喷雾器喷嘴出口喷流流场特性的实验研究

合集下载

2004 _旋转型气_液雾化喷嘴_流量特性的实验研究_龚景松

2004 _旋转型气_液雾化喷嘴_流量特性的实验研究_龚景松
1 - 1 - 12 - 2. 5 , 1 - 1 - 12 - 4 , 1 - 1 - 12 - 6 , 1 - 0. 75 - 12 - 2. 5 , 1 - 0. 75 - 12 - 4 , 1 - 0. 75 - 12 - 6 0. 8 - 0. 8 - 12 - 4 , 0. 8 - 0. 8 - 12 - 6 , 0. 6 - 0. 6 - 12 - 4 , 0. 6 - 0. 6 - 12 - 6 ,
力差 , Pa 。
此时流量系数可以表达为 :
Cl = πrp2
Ql
2ρlΔPl
(2)
喷嘴出口达到声速时 , 雾化气体的流量用等熵
流动条件下的流量公式表达为[2] :
2
Qg = Cg f p
2K K+1
2 K+1
K- 1 Pgρg
(3)
其中 : Qg —雾化空气的流量 , kg/ s ; Cg —气体的流量
图 2 实验系统图
3 流量系数的表达式
液体的流量可以表示为如下的关系[2] :
Ql = Cl f p 2ρlΔPl
(1)
其中 : Ql — 液 体 的 流 量 ,kg/ s ; Cl — 液 体 的 流 量 系
数 ; f p —喷嘴出口面积 ,m2 , f p = πrp2 ;ρl —被测液体
的密度 , kg/ m3 ;ΔPl —被测液体在喷嘴进出口的压
混合液体 ,具体的物理性质见表 1 。同时由于液体粘 性改变 ,需要对流量计的读数进行重新标定 。
表 1 甘油水溶液的粘性与密度
编号
粘度 / mPa. s
恩氏粘度 (°E) 密度 / kg ·m- 3
1
59. 75
6. 63

压电陶瓷喷嘴汽油直喷喷雾特性实验研究

压电陶瓷喷嘴汽油直喷喷雾特性实验研究

压电陶瓷喷嘴汽油直喷喷雾特性实验研究一、引言汽油直喷技术在汽车发动机燃烧效率和排放控制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压电陶瓷喷嘴作为一种新型的喷雾系统,其对燃料喷射过程的控制能力具有独特优势。

本文旨在通过实验研究,探究压电陶瓷喷嘴在汽油直喷系统中的喷雾特性。

二、实验方法1. 实验装置本次实验主要使用了一台汽油直喷燃烧室实验装置,其中包括燃油供应系统、压电陶瓷喷嘴、高速摄像系统等。

2. 实验参数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针对压电陶瓷喷嘴的喷雾特性进行了多组参数调节实验,包括喷油压力、喷油量、喷雾角等。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1. 喷雾形态观察通过高速摄像系统的观测,我们得到了压电陶瓷喷嘴喷雾的图像数据。

根据对喷雾形态的分析,我们发现喷嘴的工作压力对喷雾锥角和雾化效果有显著影响。

在相同工作压力下,增加喷油量会使得喷雾的锥角增大,同时雾化效果更好。

2. 喷雾粒径测试利用激光雾化粒度仪对压电陶瓷喷嘴喷雾产生的雾化液滴进行测试。

实验结果显示,较低的工作压力和较大的喷油量可以产生更小的雾化液滴粒径,这有利于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尾气排放。

3. 喷雾稳定性通过对喷雾延迟时间和雾化的均匀性进行测试,我们发现增加喷油压力能够缩短喷雾延迟时间并提高喷雾的均匀性。

四、结论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压电陶瓷喷嘴的喷油压力对喷雾锥角和雾化效果有显著影响。

2. 较低的工作压力和较大的喷油量可以产生更小的雾化液滴粒径。

3. 增加喷油压力能够缩短喷雾延迟时间并提高喷雾的均匀性。

五、展望本次实验只是针对压电陶瓷喷嘴的喷雾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还有许多其他参数和因素有待进一步实验探究。

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考虑加入喷油温度、喷孔直径等因素,并进行更为详细的实验设计,以进一步优化汽油直喷系统的性能。

六、参考文献[1] Smith A, Brown B.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spray characteristics of a piezoelectric ceramic nozzle for direct fuel injection[J]. Combus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8, 190(10): 1845-1861.[2] Zhang L, Liang X, Wang Z, et al. Influence of injection pressure on the atomization of a piezoelectric injector[J]. 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2017, 36(1): 1213-1221.通过以上实验研究,我们对压电陶瓷喷嘴在汽油直喷喷雾特性方面的表现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压力油雾化喷嘴内流动特性的研究

压力油雾化喷嘴内流动特性的研究
s s w t h i mee .W h n t e da tr i c n t n l n t h n r a e o e e t n a ge h e i teda tr h e h ime e s o s tao g wi t e i c e s f f c i n l ,t e a h dl o
w t i e e t s cu a a a t r r i ltd i h e — i n i n l f w b s g t e n me c l i df r n t t r lp r mee s a e s h u r mu a e n t r e d me so a o y u i h u r a l n i s f a e ti s o n t a h n d f c in a ge i o sa tt e v lc t tc n e f h o z e r a ot r .I s h w h tw e e e t n l s c n tn h e o i a e tro e n z l d c e — w l o y t e
n n2 01 ,C ia .S a d n rvn ilKe a oaoyo uligEn r — aigT c n lg ,S a d n inh a 5 01 hn ;3 h n o gP o ica yL b rtr fB i n eg S vn e h oo d y y hn o gJa z u
U i r t, ia 5 1 1 hn ) n e i J n2 0 0 ,C ia vs y n
Absr c By a ay i g t tu t r h r c e itc f t e p e s r — i a o zn o ze,t e o ze t a t: n l zn he sr cu e c a a trsi o h r su e o l t mii g n zl h n z ls

压力雾化喷嘴流场试验研究

压力雾化喷嘴流场试验研究
s ra e W ih a l s e e i ne O s d h pr y n nt n iy, y l m a i t dy w a e f r e u fc . l e l r d sg d l l y t e s a i g i e st a s s e u tc s u s p ro m d o he s a n i e s t fl e s iln a o ii pr yi n z ls u e fe e t o ii s fl pr yi g n t n iy o h w ri g t m zng s a ng o z e nd r dif r n c nd ton .
试 骨 架 . 鄂 为循 环 水 箱 。接 收 试 管 在 l 下 2个 同 心 圆 上 均 匀 布 l置 . 妍淄 : 图 2所 乐 . 心嘲 牛径 R } 式 ( ) 、 .同 } 1 表示 。 j
尺 2 ・ i 一 O (1 )
净 化 系统 的能 耗 豳 低 、 化牧 率 的 大 小 ,时 除 细 微 粉 伞 , 净
粒 径 的 大小 不 仅 与 喷 嘴 的 缔 构 有 关 , 与 供 水 压 力 荚 . 还 压 力 越 大 . 雾喷 射 速 度 越 大 . 滴越 容 易 破 碎 ’ 雾 化 喷 嘴 水 水 有 多 种 型 . 括 单相 、 帽 及 多 相 雾 化 喷 嘴 . 轴 式 、 向 包 阆 l 同 侧 式 、 射 、 发 簧 式 、 瀛 式 翮 离 心 式 喷 嘴 . 孔 和 多 孔 蒸 旋 蕈
dit i 1i n w a i e It e s m e lm e. i d r t r i e t e b ss f r 1 e de i fl e s i— s rbt1o s g v n a h a i n or e o p ov d h a i o h sgn o h w r l g a o i i pr yi g I T ̄ . i t m zng s a n l ls n OZ Ke o d : l Z l s r y n m e iy; i l e i a t r y W r s l Z C; p a i g i nsl O nfu ncng f c o s

旋转射流喷嘴内旋流特性的PIV实验分析_胡鹤鸣

旋转射流喷嘴内旋流特性的PIV实验分析_胡鹤鸣

旋转射流喷嘴内旋流特性的PIV 实验分析胡鹤鸣,刘昭伟,陈永灿,李 玲(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北京100084)摘 要:利用二维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对旋转水射流喷嘴内部流场进行了测量,将喷嘴入流条件分为入流流量比(切向流量与轴向流量之比)以及入流总流量两个因素,分析了两者对喷嘴出口旋流结构、切向速度分布以及喷嘴出口旋流数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入流流量比对喷嘴出口的切向速度大小及其径向分布都有影响,而入流总流量只影响其大小;入流流量比和入流总流量的增加均可使喷嘴出口的旋转流动增强,但只有入流流量比的增加可使喷嘴出口旋流数增加,而旋流数是喷嘴加旋效果的检验标准。

关键词:水力学;喷嘴;旋转射流;PIV;流速分布中图分类号:TV13112文献标识码:A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swirling characteristics ofa swirling water jet nozzle by using PIVHU Heming,LIU Zhaowei,C HE N Yongcan,LI Ling(Department o f Hydraulic &Hydro power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 j ing 100084)Abstract :An experimental system for the swirling water jet nozzle is established to investigate the swirling charac teristics of the nozzle flo w,and the velocity field in the nozzle is measured with a two -dimensional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 V )syste m.An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internal flow structure,tangential velocity distribution and swirling intensity shows that,among the two parameters,i.e.the flow rate ratio (tangential inflow vs.axial inflow)and the total flow rate of the nozzle inlet condition,the former deter mines the magnitude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tangential velocity,and the latter determines the magnitude only.The tangential velocity can be enhanced by increasing either of the two inlet para meters,but only the flow rate ratio makes contribution to the swirling number that characterizes the nozzle outle t swirling and hence dominates the water flo w jetted from the nozzle.Key words :hydraulics;nozzle;swirling jet;PI V;distribution of velocity收稿日期:2008-01-2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379018)作者简介:胡鹤鸣(1980)),男,博士研究生,E -mail:huheming99@mails.tsi 0 引言旋转射流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射流形式,在诸多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发动机燃料喷注系统利用旋转射流的扩散雾化效果达到燃料充分燃烧的目的[1],高压水射流钻井设备利用旋转射流出射角大的特性而实现扩大孔径的目的[2]。

高压水射流喷嘴内外部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压水射流喷嘴内外部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压水射流喷嘴内外部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的开题报告
1.研究背景
高压水射流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清洗、切割、加工等。

射流喷嘴内部的流场对喷嘴性能和射流特性的影响非常重要,因此研究高压水射流喷嘴内外部
流场的数值模拟成为了目前的研究热点。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射流喷嘴内外部的流动特性,可以更好地了解高压水射流的物理机制,优化喷嘴设计,提高喷嘴的效率和使用
寿命。

2.研究内容
本文旨在通过数值模拟研究高压水射流喷嘴内外部流场的特性。

具体内容如下:
(1)建立高压水射流喷嘴的三维数值模型和几何尺寸参数。

(2)利用ANSYS Fluent软件对高压水射流喷嘴内部和外部的流场进行模拟计算,分析流场压力、速度、温度等参数。

(3)通过模拟结果,分析高压水射流喷嘴的性能和流动特性,研究射流喷嘴内
部流动对喷嘴性能的影响。

(4)优化高压水射流喷嘴的设计,提高喷嘴的效率和使用寿命。

3.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使用ANSYS Fluent软件对高压水射流喷嘴进行三
维流场模拟。

首先,建立喷嘴的三维几何模型和网格模型,然后设置物理模型和模拟
参数,进行模拟计算。

最后,根据模拟结果分析和优化喷嘴设计。

4.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成果可以为高压水射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高压水射流喷嘴的内外部流场特性,优化喷嘴设计,可以提高喷嘴的效率和使用寿命,并
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清洗、切割、加工等。

同时,本研究也可以为相关理论研究提
供支持,为高压水射流技术的普及应用打下基础。

喷水织机喷嘴口射流速度的理论研究

喷水织机喷嘴口射流速度的理论研究

喷水织机喷嘴口射流速度的理论研究李克让陈明(宁渡服装职、毗技术学院。

宁渡.315100)(东华大学机械学院)摘要:建立喷水织机引纬系统的力学模型和计算方怯,通过对喷水织机喷水动力学的研究,首次在考虑双臂杠杆套件的转动惯量和水流阻山损先的情况r.得m了计算喷嘴口出谛速度的弹论公式。

美犍词:喷水织机喷业引纬射流瞳崖动力学理论研究中图法分娄号:1s10333712文献标识码:A喷水织机采瑁喷水引纬机构,其性能的优劣决定了整台织机的档次。

喷水引纬织造时,纬纱是依靠高速水射流牵引的,因此水射流的运动规律足非常重要的,而水射流的运动规律又取决于喷嘴出水【__I的水射流速度。

由此可见,喷射水流的出流速度是分析喷水织机上水射流的运动规律和纬纱E行的出发点和关键。

研究喷水系统动力学,有助于探索主要引纬机构参数对水射流的出流速度的影响及其相可.关系,并通过引纬机构参数的优化组合来达到改善喷射水流的性能,并提高水射流的速度和水射流对纬纱的牵引力,以实现提高喷水织机入纬率和适当扩大喷水织机织造幅宽的目的。

1喷水装置喷水装置如图1所示…。

柱塞3的运动是受凸轮1和弹簧2相配合的作用所控制的。

当凸轮从小半径转向大半径时,通过双臂摆杆10的作用带动柱塞向左运动,同时通过衬套使弹簧2压缩。

另·方面叉在水泵内腔5形成一负压使出水单向阀4关闭,将水从进水单向阀4’及进水『__】6引入。

当凸轮I一凸轮;2一弹黄;3一柱基;4.4’一单向阀;5一水泵内腔:6一进水口;7一锁紧螺母;8一滚花螺母;9一点史螺钉:10一积臂摆杆;1l一衬套鲴1喷水袈置币意图水单向阀4’封闭,同时将水从内腔压出,使水流经喷嘴而喷出。

调节弹簧左端的滚花螺母8及锁紧螺母7,af调节压水弹簧压力的大小。

调节支头螺钉9可以凋节柱塞向右的最大位移以调节每次压出水量的多少。

2喷嘴出口喷水速度的计算从最大半径突然降至最小半径时,由于弹簧的作用在以下理论分析中,假设水流为理想流体,不町通过衬套使柱塞迅速向右,带动j=双臂杆做逆时针方压缩,其在水泵内、输水管内及喷嘴内的流动为层向转动。

叶片式预旋喷嘴出口流场实验研究

叶片式预旋喷嘴出口流场实验研究

叶片式预旋喷嘴出口流场实验研究孔晓治;刘高文;刘育心;龚文彬;王掩刚【期刊名称】《推进技术》【年(卷),期】2019(40)10【摘要】叶片式预旋喷嘴具有尺寸小,落后角大的特点。

为了详细研究小尺寸预旋喷嘴的预旋性能,采用五孔探针对叶片式预旋喷嘴的出口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

测量了Ma=0.2,0.3时喷嘴出口的压力分布、速度分布和出口气流角度分布,实验获得了喷嘴的落后角和预旋效率,并进行了与实验工况相同的数值计算。

通过实验获得的总压云图以及速度云图,可以发现叶片式预旋喷嘴的端壁二次流损失、尾迹损失严重,有明显的边界层分离现象。

Ma=0.2时,喷嘴Re数为5.76×10^4,落后角2.84°,实验测得的预旋效率为0.73;Ma=0.3时,喷嘴Re数为1.06×10^5,预旋效率提高至0.77。

实验模型端壁的影响使预旋效率实验结果偏低6.5%左右。

数值结果与实验测得各参数符合较好:数值结果与测得的喷嘴出口截面平均总压、静压偏差在1%以内;出气速度、周向速度以及出气角度与实验结果偏差在4%以内。

数值计算表明,叶片式预旋喷嘴的预旋效率基本不受压比影响,随Re数增大先增大后基本不变,最后基本稳定在0.85。

【总页数】9页(P2279-2287)【作者】孔晓治;刘高文;刘育心;龚文彬;王掩刚【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231.1【相关文献】1.旋流喷嘴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2.轴向叶片式旋流煤粉燃烧器出口区域两相流场的数值模拟3.收缩形预旋喷嘴流场的实验研究4.多孔式喷嘴加湿旋流扩散燃烧流场的实验研究5.对转双旋流气动喷嘴出口后流场结构的实验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几种喷嘴的喷射流场模拟研究

几种喷嘴的喷射流场模拟研究

几种喷嘴的喷射流场模拟研究在工业生产和实际应用中,喷嘴的使用广泛且复杂。

喷嘴的喷射流场特性直接影响其喷雾性能和效率。

本文通过模拟研究几种常见喷嘴的喷射流场,深入探讨其喷雾性能的差异,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喷嘴在许多工业领域如消防、冷却、清洗、喷涂等都有广泛应用。

不同种类的喷嘴具有不同的喷射流场,从而具有特定的喷雾性能。

对于喷嘴的选择和使用,了解其喷射流场特性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选取了几种常见的喷嘴,通过模拟研究其喷射流场,以评估其喷雾性能。

本文选取了以下几种喷嘴进行模拟研究:扇形喷嘴、圆锥形喷嘴、气动喷嘴和平行喷嘴。

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每种喷嘴的喷射流场进行模拟,得到了以下结果。

扇形喷嘴:扇形喷嘴的喷射流场呈现明显的扇形,具有较大的覆盖面积和较远的喷射距离。

模拟结果显示,扇形喷嘴的喷雾性能与喷嘴出口角度密切相关。

圆锥形喷嘴:圆锥形喷嘴的喷射流场呈现圆锥形,射程较远,但覆盖面积较小。

模拟结果显示,圆锥形喷嘴的喷雾性能受喷嘴出口角度和流体流速的影响较大。

气动喷嘴:气动喷嘴的喷射流场特点是流体受气压驱动喷出,形成高速射流。

气动喷嘴的覆盖面积较小,但具有较远的喷射距离和较高的喷雾速度。

模拟结果显示,气动喷嘴的喷雾性能受气动压力和流体特性的影响显著。

平行喷嘴:平行喷嘴的喷射流场特点是流体以平行方式喷出,形成宽广的喷雾带。

平行喷嘴的覆盖面积较大,但喷射距离相对较短。

模拟结果显示,平行喷嘴的喷雾性能主要受流体流速和喷嘴间距的影响。

通过对几种喷嘴的喷射流场进行模拟研究,发现不同喷嘴的喷雾性能存在差异。

具体对比分析如下:扇形喷嘴与圆锥形喷嘴:扇形喷嘴和圆锥形喷嘴都具有一定的喷射角度和射程。

然而,扇形喷嘴在覆盖面积上具有优势,而圆锥形喷嘴在射程方面表现较好。

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喷嘴类型。

气动喷嘴与平行喷嘴:气动喷嘴以高速射流为主要特点,而平行喷嘴以广范围喷雾为优势。

在特定应用场景下,气动喷嘴和平行喷嘴各有优点。

压力雾化喷嘴在受限空间气流中喷雾特性的实验研究

压力雾化喷嘴在受限空间气流中喷雾特性的实验研究
加湿 技术维 持原 有铸 铁管 网输 送天然 气几 十年 至 今 。天然气 加 湿有 两 种 方 法 , 向管 道 内加 注 水 或
成投运 , 使 我 国很 多 城 市逐 渐 过 渡 到 以天 然气 作 为主要 燃气 。 以前 我 国大 部 分 城 市 的 燃 气 都 是人 工煤 气 , 燃气 管 路 以铸 铁 管 网 为 主 。人 工 煤
气与 天然 气 的含湿 量 不 同 , 前 者 接 近 饱 和 而后 者
油 的蒸汽 , 或 加 注 经 过 喷雾 产 生 的细 小 颗 粒 。
加 注蒸汽 通常 需要加 热 , 使 得 系统复 杂 、 运 行费 用
高, 因而应 用受 限 。喷雾 加湿 因系统 简单 、 运行 费 用低 而具 有广 泛应用 前 景 。我 国 目前 天然 气喷 雾 加 湿技术 尚不 成 熟 , 在 喷雾 加 湿 机 理 和效 果 方 面 有 待深入 研究 。 天然 气 喷雾加 湿过 程实 际上是 在有 限空 间中
滴 的运 动 和 蒸 发 特性
。E l e t r i b i S使 用 P D P A
测 量横 流 中心截 面 上 的 喷雾 液 滴 和 速度 分 布 , 研
} 苏
倩, 女, 1 9 8 9年 2月 生 , 硕 士研 究 生 。 福 建 省 福 州 市 , 3 5 0 1 0 8 。
究 有重 要意 义 , 而 且对 类似 问题如 汽轮 机除湿 、 各 类 蒸 汽过流 设备 的性 能研究 和检定 的研 究也 有一
将 随气体 流 动 , 造 成 管 道 和设 备 堵 塞 。 因此 如 何
改 造原有 城 市燃 气 管 网 系统 , 使 之 适 应 输 送 天 然 气, 是城 市 天然气 转换 工程需 要 解决 的首 要 问题 。

惰性气体灭火系统喷嘴流量特性的实验研究

惰性气体灭火系统喷嘴流量特性的实验研究
可用 式 ( ) 示 。 1表
中 图分 类 号 : 9 4 4 T 9 X 2 . , U8
文献标志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9 0 2 (0 0 0 — 0 2 —0 1 0 ~ 0 9 2 1 )3 2 3 3
气 体 灭 火 系 统 设 计 是 否 达 到相 关 标 准 规 范 要 求 或 最 终 能 否 扑 灭 火 灾 都 与 喷 嘴 的设 计 、 布置 有 重 要 的 关 系 。


A ・ ̄ 2 P /p
() 1
式 中 : 为 喷 嘴 限流 的 孔 口面 积 , ; 为 灭 火 剂 的 质 量 A m Q 流 量 , g/ ; 为流 量 系数 ; k s p为介 质 密 度 , g m。 P k / ; 为 喷 嘴前 压 力 , a P。
Dic s i n o i e o k d sg f s u so n fr w r e i n o l r e s ae p sa o tn e t r a g —c l o t ls r i g c n e
¨ ¨ 。¨. ’lq-¨¨ -ll・ql -…' 一 ¨t” h ¨ l 1 ql,_ l 。¨-一 l “ . ・ q ‘I, … ¨ l *・l l ’ ' Ih, I ・ q ・_… ・II一 l _ ¨ ’l ll - ・ - l 一1I “ h.‘ ¨- ’I . l ’[ q 1 。 l II 。l・ ’l.・l l -l- q I Ii一 r ¨ 一 I ql ・ql ・l ‘ l l 1 ’Ir I I I I
~一 一~ ~ 一 一 ~ 一
因此 , 气 体 灭 火 系 统 喷 嘴 的 相 关 性 能 研 究 是 十 分 必 要 对
数 的物 理 意 义 和 影 响 因 素 。 流 量 系数 不 随 压 力 变 化 而 改 变 。

《内燃机原理》喷油器喷雾特性测量实验指导书

《内燃机原理》喷油器喷雾特性测量实验指导书

喷油器喷雾特性测量实验指导书课程名称:内燃机原理试验名称:喷油器喷雾特性测量针对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车用内燃机方向1、实验目的(1)掌握喷雾的现代测量方法和手段,了解影响喷雾特性的因素(2)定量的测量喷雾过程中,各个时间点的喷雾锥角与贯穿距离(3)根据各个时间点的喷雾贯穿距离,计算得到雾束贯穿速率(4)比较不同喷射压力下,喷雾锥角、雾束贯穿距离以及雾束贯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2、实验内容(1)实验原理与实验方法介绍(2)高速摄影仪操作方法介绍及演示(3)高压共轨试验台操作方法介绍及演示(4)喷雾特性参数的测量(喷雾锥角、喷雾贯穿距离)(5)实验数据整理、分析3、实验原理(1)高速摄影仪系统工作原理高速摄影仪是记录高速瞬变现象的空间-时间信息,空间信息以画幅图像显示,时间信息通常已摄影频率来说明。

实现高速摄影的基本原理是:曝光时,记录光场和记录介质相对静止,或把相对运动控制在容许范围之内;不曝光时,记录光场和记录介质作高速相对运动。

使不同时刻的图像成在记录介质的不同位置上。

本次实验采用的是数字式高速摄影仪,其工作原理为在像平面使用快速响应CCD(CMOS)面阵传感器,高速现象的数字图像通过接口实时传输、直接进入微机,由存储器存储。

无需胶片记录图像,无机械运动系统。

其特点是通过微机操作、简单方便、易于同步、可靠捕捉现象,处理和复制所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可以改善像质。

(2)喷雾特性测量原理本次实验的实验台系统图如图1所示。

该实验台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分别为燃油喷射系统与测量系统。

燃油喷射系统主要由共轨试验台,喷油器以及试验台架组成。

测量系统主要由光源与高速摄影仪组成。

实验时通过共轨试验台控制燃油喷射参数,包括喷射压力、喷射频率、喷油脉宽。

采用高速摄影仪拍摄燃油喷雾过程,用MATLAB或其它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测量燃油喷射过程中,不同时刻喷雾雾束的锥角以及贯穿距离,并根据贯穿距离计算不同时刻的喷雾雾束的贯穿速率。

喷雾器喷嘴出口喷流流场特性的实验研究

喷雾器喷嘴出口喷流流场特性的实验研究

喷雾器喷嘴出口喷流流场特性的实验研究
章 敏 张召明 陈 尹
(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航 空 学 院 ,南 京 ,210016)
摘 要 :通 过 定 性 定 量 实 验 手 段 研 究 了 以 水 为 单 介 质 流 体 的 某 农 用 喷 雾 器 喷 嘴 出 口 流 场 。 首 先 采 用 单 反 相 机 常 规
第 51 卷第 4 期 2019 年 8 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
Vol. 51 No. 4 Aug 2019
DOI:10. 16356/j. 1005⁃2615. 2019. 04. 009
强度越大,流速也越大。本文实验研究结果验证了 PIV 测速技术可以用于水雾滴的速度场测量。
关键词:农用喷雾器;喷雾流场;PIV 测速;流场观察
中 图 分 类 号 :V 2 11 .7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5⁃2 6 1 5(2 0 1 9)0 4⁃04 9 3⁃1 0
Abstract:The outlet flow field of an agricultural sprayer nozzle with water as single medium fluid is studied by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experiments. Firstly,conventional shooting method using a single⁃lens reflex camera is used to record the outflow field of the nozzle with the spray pressure ranging from 50 Pa to 4 000 Pa. As the spray pressure increases,the shape of the jet flow at the outlet of the nozzle undergoes a process of bubble formation to corruption,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and final stabilization of the jet. Then,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is carried out on the outlet flow field of the nozzle with the spray pressure of 1 000— 4 000 Pa,using PIV velocity measurement technique. A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experiment is conducted to obtain that on the longitudinal section,the outlet velocity of the nozzle increases with the spray pressure, and the velocity along the center line shows an oscillating attenuation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istance from the nozzle. At the same transverse section,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pray pressure,the stronger the swirl strength is,the greater the flow velocity will be;while at the same spray pressure,the closer the cross section to the nozzle outlet is ,the stronger the swirl strength and the greater the flow velocity will b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this paper show an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to the design of spray nozzles and similar atomizer nozzles. It is also verified that the PIV velocity measurement technique can be used to measure the velocity field of water droplet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prayer;spray flow field;PIV velocity measurement;flow field observation

喷雾特性实验报告

喷雾特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研究喷雾特性,包括喷雾液滴大小、分布、速度等参数,以及这些参数对喷雾效果的影响。

通过对喷雾特性的深入研究,为喷雾设备的优化设计、喷雾工艺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喷雾是液体在高压作用下,通过喷嘴喷出时,由于液体内部压力与外界压力的差值,使液体在喷嘴处发生剧烈的扰动,从而形成细小的液滴。

喷雾特性主要取决于喷嘴结构、工作压力、介质性质等因素。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喷雾试验台、高压泵、流量计、喷嘴、喷雾试验箱、显微镜、电子天平等。

2. 实验材料:水、油、乙醇等不同介质。

四、实验方法1. 准备工作:将喷雾试验台、高压泵、流量计、喷嘴、喷雾试验箱等实验仪器连接好,确保仪器工作正常。

2. 实验步骤:(1)调整喷嘴: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喷嘴,调整喷嘴角度和距离,使喷雾液滴分布均匀。

(2)设定工作压力:根据实验要求,设定高压泵的工作压力,确保喷雾液滴大小和速度符合实验要求。

(3)调节介质: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介质,如水、油、乙醇等。

(4)喷雾试验:开启高压泵,使介质通过喷嘴喷出,观察喷雾液滴的大小、分布和速度。

(5)记录数据:使用显微镜、电子天平等仪器,测量喷雾液滴的大小、分布和速度,记录实验数据。

(6)重复实验: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多次实验,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喷雾液滴大小: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喷雾液滴大小呈正态分布,大部分液滴直径在10-50μm之间。

(2)喷雾液滴分布:喷雾液滴在空间分布均匀,无明显的聚集现象。

(3)喷雾液滴速度:喷雾液滴速度在10-30m/s之间,与工作压力有关。

2. 结果分析:(1)喷雾液滴大小:喷嘴结构、工作压力和介质性质是影响喷雾液滴大小的关键因素。

通过优化喷嘴结构、调整工作压力和选择合适的介质,可以控制喷雾液滴大小。

(2)喷雾液滴分布:喷雾液滴分布均匀,有利于提高喷雾效果,减少喷雾死角。

(3)喷雾液滴速度:喷雾液滴速度与工作压力有关,适当提高工作压力可以增加喷雾液滴速度,提高喷雾效果。

《旋流式喷嘴雾化特性研究》范文

《旋流式喷嘴雾化特性研究》范文

《旋流式喷嘴雾化特性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喷嘴作为流体输送和喷雾应用中的关键元件,其雾化特性对许多工艺过程如燃烧、喷涂、喷雾冷却等具有重要影响。

旋流式喷嘴作为一种新型的喷嘴结构,其独特的喷流方式和雾化效果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因此,对旋流式喷嘴雾化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旋流式喷嘴的基本原理与结构旋流式喷嘴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旋转流体产生旋流效应,使流体在喷出时形成旋转的喷射流,进而在空气中形成雾化效果。

其结构主要包括喷嘴主体、旋流装置和喷口等部分。

其中,旋流装置是关键部分,它决定了流体的旋转程度和喷射方向。

三、旋流式喷嘴雾化特性的研究方法为了研究旋流式喷嘴的雾化特性,通常采用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

实验研究主要包括喷嘴的流场测试、雾化效果观察和性能参数测量等。

数值模拟则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等方法,对喷嘴内部的流体流动和雾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

四、旋流式喷嘴雾化特性的影响因素旋流式喷嘴的雾化特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流体性质(如粘度、表面张力等)、喷嘴结构(如旋流装置的设计、喷口直径等)、操作条件(如压力、流量等)以及外部环境(如空气流速、温度等)。

这些因素都会对喷嘴的雾化效果和喷雾分布产生影响。

五、旋流式喷嘴雾化特性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研究,可以观察到旋流式喷嘴在不同条件下的雾化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适当的旋流装置设计和操作条件能够使喷嘴产生更为均匀和细小的雾化效果。

此外,通过测量喷雾粒径分布、喷雾角度和喷雾覆盖范围等参数,可以评估喷嘴的性能并为其优化提供依据。

六、旋流式喷嘴雾化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数值模拟是研究旋流式喷嘴雾化特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喷嘴内部的流体流动模型和雾化模型,可以模拟出喷嘴的喷雾过程和雾化效果。

数值模拟可以揭示流体在喷嘴内部的流动规律、旋流效应的产生和传播过程以及喷雾的破裂和雾化机制等。

这些信息对于优化喷嘴设计和提高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CFD的真空雾化喷嘴参数对流场特性和粒径分布影响的研究

基于CFD的真空雾化喷嘴参数对流场特性和粒径分布影响的研究

基于CFD的真空雾化喷嘴参数对流场特性和粒径分布影响的研究基于CFD的真空雾化喷嘴参数对流场特性和粒径分布影响的研究摘要:真空雾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农药等领域。

本研究通过建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了真空雾化喷嘴的参数对流场特性和粒径分布的影响。

模拟结果表明,喷嘴出口直径、气相速度和扰动频率对流场特性和粒径分布有显著影响,为真空雾化喷嘴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1. 引言真空雾化技术是将液体通过喷嘴在真空环境下雾化成细小颗粒,常用于喷涂、气凝胶制备等领域。

研究雾化喷嘴参数对流场特性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对于提高雾化效果和产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2. 建立数值模拟模型本研究基于CFD建立了真空雾化喷嘴的数值模拟模型。

模型的几何形状采用常见的圆柱形,模拟区域分为喷嘴进口、喷嘴出口和气相区域。

采用VOF(Volume of Fluid)方法模拟了气液界面的运动。

3. 模拟结果与讨论3.1. 喷嘴出口直径对粒径分布的影响研究中固定其他参数,改变喷嘴出口直径,分析了其对雾化效果的影响。

结果显示,喷嘴出口直径越小,液滴的平均粒径越小,粒径分布越均匀。

3.2. 气相速度对流场特性的影响通过改变气相速度,研究了其对雾化流场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较高的气相速度可以增加液滴的碰撞速率,从而促进液滴的破碎和雾化效果。

3.3. 扰动频率对粒径分布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改变扰动频率,研究了其对雾化粒径分布的影响。

模拟结果表明,较低的扰动频率可以得到较小的液滴粒径,而较高的频率会导致粒径分布的不均匀。

4. 参数优化通过调整喷嘴出口直径、气相速度和扰动频率,可以优化真空雾化喷嘴的参数,以达到更好的雾化效果和粒径分布。

根据模拟结果,提出了一组优化参数建议,可供实际应用参考。

5. 结论基于CFD的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有效地研究真空雾化喷嘴参数对流场特性和粒径分布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模拟分析了喷嘴出口直径、气相速度和扰动频率对雾化效果的影响,为真空雾化技术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流体在喷孔中的流动特性分析

流体在喷孔中的流动特性分析

流体在喷孔中的流动特性分析摘要:本文旨在分析流体流动在喷孔中的特性,以便了解流体的摩擦力、抵抗力及必要的热力学降温过程,并对减小喷孔压力降低的可能性作出评估。

为此,我们收集了有关于喷孔流动的大量数据,包括喷孔尺寸、流体温度、压力以及流速等,并采用模拟和理论方法,以识别出不同喷孔结构之间的差异。

研究发现,当喷孔尺寸增大时,摩擦力会降低,而伴随喷孔流动压力降低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我们还发现,尽管喷孔面积增大可以降低抵抗力,但在它们的存在下,就热力学降温的准备时间而言,抵抗力还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喷孔流动,流体摩擦力,抵抗力,热力学降温,喷孔尺寸正文:1. 引言本文将对流体在喷孔中的流动特性进行分析,以确定喷孔流动的相关变量,以及如何减小喷孔压力降低的可能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收集关于喷孔流动的大量数据,并利用模拟和理论分析,以确定摩擦力、抵抗力以及流体的热力学降温过程的影响。

2. 方法为了收集喷孔流动的关键变量,我们需要对涉及喷孔流动的流体温度、压力和流速等变量进行测量。

然后,使用模拟方法,包括复杂流体动力学(CFD)和数值分析,以确定摩擦力、抵抗力以及热力学降温过程等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另外,为了减小喷孔压力降低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对喷孔尺寸和形状进行控制,以最大程度地减小摩擦力和抵抗力的影响。

3. 结果通过分析测量数据及模拟和理论分析的结果,我们发现,当喷孔尺寸增大时,摩擦力会降低。

而伴随喷孔流动压力降低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同时,我们也发现,尽管喷孔面积增大可以降低抵抗力,但在它们的存在下,就热力学降温的准备时间而言,抵抗力还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4. 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在控制流体流动的压力时,喷孔尺寸和形状是至关重要的变量。

通过增加喷孔尺寸,可以减少摩擦力的影响,以用尽可能低的压力来维持喷孔流动。

同时,由于抵抗力对热力学降温过程至关重要,因此,增大喷孔尺寸并不一定意味着增加喷孔流动的效率,而是要取决于喷孔尺寸和抵抗力之间的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喷雾器喷嘴出口喷流流场特性的实验研究章敏;张召明;陈尹【摘要】通过定性定量实验手段研究了以水为单介质流体的某农用喷雾器喷嘴出口流场.首先采用单反相机常规拍摄方法,记录了喷雾压力在50~4000 Pa范围内的喷嘴出口流场,发现了随着喷雾压力增大,喷嘴出口射流的形状经历了形成液泡到液泡破裂的过程,以及射流发展及最终稳定过程.然后通过PIV测速技术对喷雾压力在1000~4000 Pa范围内的喷嘴出口流场进行了定量测量实验研究,获得了在纵向截面上,喷嘴出口速度随喷雾压力增大而增大,且在中心线上的速度随着离喷口距离的增加均呈现振荡衰减的变化规律.在同一位置横向截面上,随着喷雾压力的增加,旋流强度越强,流速越大;而在同一喷雾压力下,离喷嘴出口距离越近的横截面处旋流强度越大,流速也越大.本文实验研究结果验证了PIV测速技术可以用于水雾滴的速度场测量.【期刊名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51)004【总页数】10页(P493-502)【关键词】农用喷雾器;喷雾流场;PIV测速;流场观察【作者】章敏;张召明;陈尹【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南京,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南京,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南京,2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211.7液体雾化是能源动力、化工、农业和环境工程中一个广泛性的流体力学课题,在燃油燃烧器、结冰风洞水雾化、农作物的喷淋、杀虫剂的喷洒、烟气脱硫中都有广泛应用。

农用喷雾器喷嘴是实现液体雾化的装置,其喷雾流场对喷雾器喷雾效率、效果均有重要作用,其工作原理是将流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流体的动能,并在喷嘴出口处形成锥体状的雾滴群,并在与空气相互作用下,形成液滴进一步雾化。

Lefebvre[1]和金如山等[2]采用激光散射技术测量了液滴平均直径。

Hebrard等[3]和顾洪斌[4]采用激光多普勒分析仪(PDA)对模型燃烧室内喷雾流场中喷嘴出口处的轴向、径向、切向速度等进行了测量。

Rizk等[5]运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燃油雾化、液滴湍流扩散、液滴蒸发以及燃烧等一些参数的变化情况,并总结了有一定应用范围的经验公式。

王振国等[6]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气液同轴离心式喷嘴冷态液雾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气液同轴离心式喷嘴冷态液雾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

Holtzclaw等[7]、Wang等[8]和万吉安[9]采用PIV技术研究了燃油喷嘴出口处的速度随着雾化压力的变化以及喷嘴结构对液膜厚度和喷雾锥角的影响。

Jeng等[10-11]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研究了压力雾化喷嘴液膜的射流情况。

Smith等[12]采用VOF多相流模型对气体雾化喷嘴的内流场进行模拟,研究了液膜厚度、喷嘴出口处液膜的变化、喷嘴出口处的速度以及喷雾锥角在不同雾化压力下的变化情况,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

周立新等[13]采用单相流模型以及气液两相混合分数的概念建立了离心式喷嘴内流场的数学模型,给出了离心式喷嘴内部液膜与气涡共存的流场结构以及气液交界面的几何形状,并与Jeng等人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

王国辉等[14]对旋流式喷嘴进行了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并采用VOF多相流模型对喷嘴内三维气液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用该模型对喷嘴在不同结构尺寸下的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旋流器螺旋升角和槽道数会对喷嘴的雾化锥角产生显著的影响。

张淑荣等[15]采用Fluent软件对空气雾化燃油喷嘴的喷雾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喷嘴的结构对雾化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喷嘴出口下游截面雾化粒径的分布情况,得出了喷嘴结构是影响雾化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关于农用喷雾器喷嘴的出口流场定量测量研究尚是空白,本文通过流场观察及PIV测速实验对喷雾器喷嘴出口流场特性开展定性和定量研究,可为农用喷雾器喷嘴或类似喷雾器喷嘴的设计提供参考。

1 喷雾器与实验装置1.1 某农用喷雾器实验所采用的某农用喷雾器实物图如图1所示,其中图1(a)为某农用喷雾器,图1(b)为喷嘴外壳,图1(c)为喷嘴内部旋流内芯。

喷雾器用人工加压,通过观察其压力表值获得所需喷雾压力的大小。

喷嘴由进液段、加速段、旋流段、密封圈、出口帽共5部分组成。

喷雾介质由进液段进入喷嘴,在加速段受流通面积减小作用完成初始加速,经旋流段获得足够的周向速度,最终从出口帽上的喷嘴出口孔喷出。

实验采用水做雾化介质,喷嘴出口外为静止的环境大气。

实验喷嘴的尺寸参数见表1。

图1 实验喷雾器实物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experimental sprayer表1 实验喷嘴尺寸参数表Tab.1 Size parameter of the experimental nozzle结构名称喷嘴出口孔直径/mm喷嘴切向槽个数喷嘴旋流室内径/mm尺寸参数1 2 1 41.2 喷嘴出口处流场常规拍摄装置本文通过NIKON D610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拍摄了喷雾压力从50~4 000 Pa喷嘴出口处的侧视流场图。

拍摄装置如图2所示,拍摄时喷口朝下,背景使用黑布,相机垂直于黑布面,从侧面拍摄喷口流场。

图2 喷雾器喷嘴出口流场常规拍摄装置图Fig.2 Conventional shooting device diagram of the sprayer nozzle outlet flow field1.3 PIV测速实验装置本文PIV测速系统的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由某农用喷雾器、PIV系统组成。

图3 PIV测速系统的实验装置图Fig.3 Test device diagram of PIV speed measurement system其中,喷雾器包括了喷嘴、喷杆、阀门、液压气缸、压力表、卸荷阀、打气棒等,作用是提供不同喷雾压力下的喷嘴出口水射流。

PIV系统包括了脉冲Nd:YAG激光器、片光光学元件、CCD数字相机、同步器和软件操作系统等,其作用是以激光器作为光源,采用片光光学元件将脉冲激光光束转为片光照亮测试流场区域中的水粒子,通过对水粒子流场的连续两次照明,用CCD相机记录下两次曝光的粒子图像,曝光时间为10 ns,再通过DynamicStudio2016a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测量出图像上任一水粒子处的瞬时速度,最终可得到测试流场区域的速度场。

2 实验内容2.1 喷雾器喷嘴出口流场常规拍摄实验通过NIKON D610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拍摄了喷雾压力从50~4 000 Pa喷嘴出口处流场图,实验状态见表2。

表2 常规拍摄所进行的实验状态Tab.2 Test status of regular shooting喷雾压力/kPa相机拍摄0.05√0.1√0.2√0.4√0.60.81 2 3 4√ √ √√√√2.2 喷雾器喷嘴出口流场PIV测速实验通过PIV测速系统对喷雾器喷嘴出口喷流流场进行速度场的定量测量,图4为本文通过PIV测速技术测量的流场截面示意图,纵向截面为雾化器喷嘴出口中心对称截面,横向截面为距离雾化器喷嘴出口10,30和60 mm处的截面,α为靠近喷嘴出口处气液两相边界线的夹角,即称为喷嘴雾化角,而喷嘴雾化角反映了喷流离开喷嘴以后分布的范围,是评估喷雾质量的重要参数。

较大的喷嘴雾化角具有更大的液滴散射面积,有利于提高喷淋的效率。

实验状态见表3。

图4 喷嘴出口喷流流场纵向和横向截面示意图(单位:mm)Fig.4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sections of the jet flow field at the nozzle outlet(unit:mm)表3 PIV测速系统所进行的实验状态Tab.3 Test status of PIV speed measurement system喷雾压力/kPa纵向截面横向截面A 10 mm B 30 mm C 60 mm 1√√√√2√√√√3√√√√4√√√√3 实验结果和分析3.1 不同喷雾压力对喷雾器喷嘴出口流场流态的影响图5为在不同喷雾压力下喷雾器喷嘴出口流动形态的演变图,表4列出在不同喷雾压力下喷雾器喷嘴出口雾化角随喷雾压力的变化值。

从图5和表4可知,喷雾压力在50~200 Pa范围内,随着喷雾压力增大,雾化器喷嘴出口射流流动形态经历了形成液泡到液泡破裂的过程,液泡破裂的临界压力约为200 Pa;喷雾压力在200~1 000 Pa范围内,随着喷雾压力增大,雾化进一步发展,喷嘴雾化角逐渐增大,到1 000 Pa时雾化流场基本趋于稳定;喷雾压力在1 000~4 000 Pa范围内,随着喷雾压力的增大,雾化角增加的幅度逐渐减小。

由此可知,喷雾器正常工作的最低喷雾压力应为1 000 Pa,所以喷雾压力在1 000 Pa以上,有利于提高喷淋的效率。

而喷雾流场的这种变化是由于随着喷雾压力的增加,旋流内芯出口处的切向速度逐渐增大,引起喷嘴出口外部雾化流场周向速度增大,因此雾化角也随之增大。

当喷雾压力大于1 000 Pa时,周向速度受空气阻碍耗散较大,因此雾化角增幅相对减小。

图5 不同喷雾压力下喷雾器喷嘴出口流动形态图Fig.5 Flow pattern of nozzle exit of sprayer under different spray pressures表4 雾化角随喷雾压力的变化Tab.4 Variation of atomization angle with spray pressure喷雾压力/kPa雾化角/(°)0.05 54.7 0.1 55.0 0.2 57.4 0.4 58.2 0.6 60.4 0.8 59.8 1234 63.265.469.772.6根据流态观测结果,本文主要对喷雾压力在1 000~4 000 Pa范围内喷雾器喷嘴出口充分发展的喷雾流场进行PIV测速实验。

3.2 不同喷雾压力对喷雾器喷嘴出口纵截面处流场特性的影响图6为喷雾压力在1 000~4 000 Pa范围内,在激光片光照亮下,通过CCD相机拍摄的水粒子图像,从图像结果可以得出,水粒子分布于整个扇形面内,因此,喷流是一个雾状锥体。

图7为通过PIV测速系统测量所得喷嘴出口中心纵向对称截面处的速度云图、速度矢量图和流线图。

图8为纵向对称截面中心线上随离喷嘴出口距离变化的速度分布图。

从图7中速度云图及速度矢量图可以看出,随着喷雾压力的增加,喷嘴出口处雾化介质的速度逐渐增加,且通过流线图表明喷流向下游呈锥体状扩散,并减速;从图8可以看出,在喷嘴出口中心线上的速度随着离喷口距离的增加,喷流速度出现明显的振荡衰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