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护理

脑出血护理

【一般护理】

1.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l50~300,保持环境安静。避

免各种刺激。

2.翻身时动作轻柔,尽量避免移动,必须更换体位及治疗,护理时,动作要轻,翻身角度不宜太大。

3.病情危重者发病24~48小时内禁食,72小时仍不能自口进食者,可行鼻饲流质饮食。

4.急性期每小时测体温1次,如有高热,可于头、腋窝、腹股沟等

处放置冰袋进行物理降温。

5.观察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及性质,及时留取标本,以防消化道

出血。

6.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气管、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如呼

吸道分泌物量多、不易吸出时,准备气管切开用品。如有肺炎时,及

时做痰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

7.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准确记录入量,及时留取血标本,查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力、尿素氮等,了解结果,及时提供医

师参考。

8.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心理护理】

1.有些脑出血病人经过治疗,虽脱离了危险,但却留下了偏瘫、

失语等后遗症,心理上也会发生变化。有的害怕病治不好,死神会随

时降临;有的悲观失望,认为自己成了残废人,人生的意义也就到此

结束;还有的认为自己的衣、食、住、行都不能自理,已成为社会及

家庭中多余的人和包袱。凡此心理障碍,不仅会影响药物治疗效果,

也不利于康复训练的实施,因此,应积极进行心理护理。

2.稳定病人的情绪,避免一切忧愁、悲伤、烦恼等不良刺激,护

士及家属应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主动地帮助病人洗脸、喂饭、洗澡、

处理大小便等。事事处处关心爱护,不得有任何不耐烦的表现,不讲

任何伤情感的话,使病人心情舒畅,不孤独,树立继续生活的勇气。

3.要积极进行心理疏导,脑出血的病人神志清醒后,即可给病人

讲解脑出血的有关知识,让病人了解本病多由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引起,故不能急躁,不要坐起,要安心养病,按时用药,不要屏气用力,很

好配合医师治疗。通过心理疏导,多数病人都会面对现实,看到希望,争取好的结局,大大加速病情恢复。

4.应注意保持安静、整洁、采光照明充足、布置合理、良好舒适的治

疗环境,这样可有助于稳定情绪,促进心理康复。

【病情观察】

脑出血急性期病情凶险,常发生一些严重并发症,因此,护士应

注意密切观察病情动态变化。

1.脑疝:脑出血病人多数死于急性期,其原因大多是由大量出血,脑中线结构移位,形成脑疝,使脑干被挤压和移位,危及生命中枢所致。当病人出现:头痛剧烈或极度烦躁不安;频繁呕吐或抽搐;呼吸

及心率变慢,血压升高;意识障碍逐渐加重;双侧瞳孔不等大,则提

示颅内压明显增高,或又有颅内再出血,可能有脑疝的形成,应立即

报告医师,按医嘱积极脱水治疗。

2.脑心综合征:当脑出血病变波及植物神经的高级中枢丘脑下部,导致神经体液障碍时,也常引起心脑功能或器质性改变,称为脑心综

合征。以脑出血起病,而后发生心血管病。由于症状相互掩盖,故在

抢救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并应认真询问病史及仔细观察病人有无心功

能不全的表现。若出现胸闷、气短、紫绀、肺低部有湿罗音、心音低

钝及心动过速等异常现象时,护士应及时做心电图检查。行心电监护,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3.膀胱及直肠功能障碍:轻型脑出血病人常因不习惯卧位排便,

而出现一时性"体位性尿潴留"及大便于结。严重病人,当病变波及半

球运动中枢时,常出现尿频及膀胱内压增高,如第三脑室受到刺激,

往往会出现直肠活动性增强,导致高度排便亢进,病人便意频繁,但

每次排便较少。如灰结节受损,可出现不自主排便。若全脑受损,深

度昏迷病人,常出现二便失禁或尿潴留。根据不同的症状及时给予处理。

4.肾功能衰竭及电解质紊乱:脑出血病人因昏迷或失语,不能反

应主观感觉,加之症状复杂,治疗矛盾较多;也常因频繁呕吐、发热、出汗、脱水剂的应用和补液不足而造成失水、电解质紊乱及肾功能衰竭。有时因缺氧、饥饿、呼吸异常等导致酸中毒,或偶然发生碱中毒。但上述病症在昏迷或合并感染的情况下,常易被掩盖而被忽视,使病

情日趋加重,故应注意观察,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5.呼吸节律异常:随着病情的发展,呼吸频率、呼吸量的大小、

呼吸的节律的异常亦相继出现。当发现病人呼吸加深加快,心动过速.意识障碍加重,血压下降,尿量减少或无尿,肢体及面部水肿或

脱水等现象时,护士应仔细观察寻找病因,及时提示医师按医嘱做二

氧化碳结合力、非蛋白氮、血气分析及电解质定量测定等检查,发现

异常,及时协助医师处理。

4.应注意保持安静、整洁、采光照明充足、布置合理、良好舒适的治

疗环境,这样可有助于稳定情绪,促进心理康复。

【病情观察】

脑出血急性期病情凶险,常发生一些严重并发症,因此,护士应

注意密切观察病情动态变化。

1.脑疝:脑出血病人多数死于急性期,其原因大多是由大量出血,脑中线结构移位,形成脑疝,使脑干被挤压和移位,危及生命中枢所致。当病人出现:头痛剧烈或极度烦躁不安;频繁呕吐或抽搐;呼吸

及心率变慢,血压升高;意识障碍逐渐加重;双侧瞳孔不等大,则提

示颅内压明显增高,或又有颅内再出血,可能有脑疝的形成,应立即

报告医师,按医嘱积极脱水治疗。

2.脑心综合征:当脑出血病变波及植物神经的高级中枢丘脑下部,导致神经体液障碍时,也常引起心脑功能或器质性改变,称为脑心综

合征。以脑出血起病,而后发生心血管病。由于症状相互掩盖,故在

抢救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并应认真询问病史及仔细观察病人有无心功

能不全的表现。若出现胸闷、气短、紫绀、肺低部有湿罗音、心音低

钝及心动过速等异常现象时,护士应及时做心电图检查。行心电监护,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3.膀胱及直肠功能障碍:轻型脑出血病人常因不习惯卧位排便,

而出现一时性"体位性尿潴留"及大便于结。严重病人,当病变波及半

球运动中枢时,常出现尿频及膀胱内压增高,如第三脑室受到刺激,

往往会出现直肠活动性增强,导致高度排便亢进,病人便意频繁,但

每次排便较少。如灰结节受损,可出现不自主排便。若全脑受损,深

度昏迷病人,常出现二便失禁或尿潴留。根据不同的症状及时给予处理。

4.肾功能衰竭及电解质紊乱:脑出血病人因昏迷或失语,不能反

应主观感觉,加之症状复杂,治疗矛盾较多;也常因频繁呕吐、发热、出汗、脱水剂的应用和补液不足而造成失水、电解质紊乱及肾功能衰竭。有时因缺氧、饥饿、呼吸异常等导致酸中毒,或偶然发生碱中毒。但上述病症在昏迷或合并感染的情况下,常易被掩盖而被忽视,使病

情日趋加重,故应注意观察,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5.呼吸节律异常:随着病情的发展,呼吸频率、呼吸量的大小、

呼吸的节律的异常亦相继出现。当发现病人呼吸加深加快,心动过速.意识障碍加重,血压下降,尿量减少或无尿,肢体及面部水肿或

脱水等现象时,护士应仔细观察寻找病因,及时提示医师按医嘱做二

氧化碳结合力、非蛋白氮、血气分析及电解质定量测定等检查,发现

异常,及时协助医师处理。

6.中枢性体温调节障碍:当脑出血波及到丘脑下部及前都时,散热机

制被破坏,可引起持续性高热,体温常达40以上,并可伴有无汗、肢冷、心动过速、呼吸增快等症状。但白细胞一般多不增高,复方氨基

比林、阿司匹林也不能使之下降,有时用巴比妥加冰枕降温有效,如

不及时处理,数小时可死亡。因此,护士密切注意病人体温变化,及时

采取降温措施。

7.消化道出血: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引起消化道出血,是脑出

血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丘脑下部损伤后,使迷走神经兴奋、紧张,胃肠道功能亢进及发生痉挛性收缩,乃至局部缺血、栓塞,而

引起溃疡及出血。应观察出血先兆,定期检查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如

突然发生面色苍白、出汗、脉速、血压骤降等现象时,应先考虑有消

化道出血。如果发现呕血、便血、大便潜血阳性或从胃管中抽出咖啡

色内容物时,应立即通知医师,积极采取措施。

【治疗护理】

1.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由于脑实质内突然出现了

血肿的占位效应,可使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移位,颅内压急剧增高,

可引起脑疝,危及生命。因此,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按医嘱立

即应用脱水药,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30分钟内滴完),每日2~3次。应用脱水剂的过程中,既要注意观察是否已达到了脱水的目的,

又要预防过度脱水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如血容量不足、低血压、电解

质紊乱及肾功能损害等。注意观察输入后4小时内尿量少于200ml,要

提示医师慎用或停用,并及时协助检查肾脏情况。

2.调整血压:脑出血的病人多伴有高血压,而适当调整血压,有

利于出血部位血小板聚集而止血。但应注意观察的是血压不易降得太快,否则,若血压降得太快,应立即通知医师,如得不到及时处理,

会使本来已受损而有限的血管调节作用不能发挥;病灶区的血液供应

更趋减少,而使病情恶化。一般使收缩压维持在20~21.2kPa,舒张

压维持在13.0kPa左右。

3.止血和防止再出血:一般认为高血压性脑出血非凝血机制改变,故难以药物制止,但如合并消化道出血或有凝血障碍时,止血药的应用

可能发挥一定作用。故临床上对脑出血病人仍常选用6-氨基己酸(EAC A)、抗血纤溶芳酸(PAMBA)等。并发消化道出血时,尚可经胃管鼻饲或

口服云南白药、三七粉、冰牛奶、冰盐水等。严格按医嘱应用洛赛克、立止血、凝血酶等。密切观察用药后止血效果,定期检查大便隐血,

以掌握病情动态。

4.维持营养:防止水、电解质紊乱,病人由于呕吐、昏迷、不能进食,或用脱水剂,液体大量丢失,极易引起水、电解质失衡。按医嘱鼻饲

进食,每次鼻饲时一定要抽取胃液,每日补液l 500~2 000ml,补钠5 g,补钾3g。体温每升高l℃,每公斤体重可增加液量5ml。

【健康教育】

1.急性脑出血发病后,由于损伤了有关中枢神经,可引起偏瘫、

失语甚至昏迷等一系列症状。约有2/3的病人可遗留关节挛缩畸形、

肌肉萎缩及智力降低等症状,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有效地进行康

复训练治疗。

2.护理人员应积极向病人及家属做好有关康复训练的医学知识,

使病人能了解疾病对健康的影响,能正确掌握保健锻炼的方法。如用

健侧手来帮助病侧手伸屈或上肢的屈伸、旋转和抬举,将健康的下肢

放在瘫肢下面帮助抬举等。被动运动要按顺序进行,先活动大关节,

后活动小关节。避免用暴力强行牵拉和做剧烈运动,如果出现疼痛,

说明运动量或运动范围太大,应适当控制。而那种认为"不痛就不会有效"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总的原则是训练动作由简到繁,活动范围逐步

扩大。时间由短到长,强度由弱到强,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并

应做好防护,以免造成关节和肌肉损伤。

3.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人在用降压治疗时,应随时注意血压的变化,护理人员及家属要注意病人的心功能,可常规定期做心电图检查,以防由于心肌梗死而引起心源性休克。血压过低或伴有心律失常,应

及时就医。

4.要注意控制情绪,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疲劳。因为不良刺激及精神过度紧张和疲劳,可使血压突然升高,进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而发病。

5.生活有节律,劳逸应适度,过劳则伤气,过逸形肥而脏弱,均易发生脑血管病。故从事脑力劳动及进入中老年之后,要注意劳逸结合,可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6.要保持大便通畅。大便秘结,排便时用力过猛,可使血压突然升高,而发生脑血管破裂,因此,血压偏高或有脑血管病先兆的中老年人,应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大便秘结。

脑出血应该如何预防?

脑出血跟天气的变化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天气变寒人的皮肤血管床收缩造成心脑循环血量的剧增心脏负荷增加脑循环阻力增大容易引起血压增高因此冬季来是脑血管意外的高发期

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老人冬季要特别提高警惕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一生活要有规律老人可以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但不可过于劳累

二血压要控制高血压是终身疾病要终身服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血压反复反弹极易导致血管破裂发生脑溢血

三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于激动做到心境平静减少烦恼悲喜勿过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四注意饮食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鱼蛋品

五预防便秘大便燥结排便用力不但腹压升高血压和颅内压也同时上升极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发脑溢血要预防便秘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适当的运动及早晨起床前腹部自我保健按摩或用适且的药物如麻仁丸蜂蜜口服开塞露甘油外用;可有效防治便秘

六防止劳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要过于劳累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

七注意天气变化寒天是脑中风好发季节血管收缩血压容易上升要注意保暖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还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做广播体操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八经常动左手日常生活中尽多用左上肢及左下肢尤其多用左手可减轻大脑左半球的负担又能锻炼大脑的右半球以加强大脑右半球的协调机能医学研究表明脑溢血最容易发生在血管比较脆弱的右脑半球所以防范脑溢血的发生最好的办法是在早晚时分用左手转动两个健身球帮助右脑半球的发达

九密切注意自己身体变化中风会有一些先兆症状如无诱因的剧烈头痛头晕晕厥有的突感体麻木乏力或一时性失视语言交流困难等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脑出血康复护理措施

脑出血康复护理措施 1. 措施目的 脑出血是指脑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提出一系列具体的脑出血康复护理措施,包括其目的、实施步骤和预期效果。 2. 控制危险因素 目的: •减少再次发生脑出血的风险。 ### 实施步骤: •定期测量血压并保持在正常范围。 •控制血糖、血脂和体重,避免肥胖和糖尿病等慢性病。 •避免吸烟和饮酒。 ### 预期效果: •减少再次发生脑出血的可能性。 3. 康复训练 目的: •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 ### 实施步骤: •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热敷、冷敷等,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松弛。 •言语治疗:通过语音训练和语言理解训练,帮助患者改善言语能力。 •运动康复:进行适度的运动锻炼,如步行、平衡训练等,恢复运动功能。 ### 预期效果: •帮助患者恢复部分或全部受损的神经功能。 4. 心理支持 目的: •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 实施步骤: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慰。 •鼓励参加康复小组或心理咨询活动。 ### 预期效果: •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5. 日常生活护理 目的: •帮助患者逐渐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 实施步骤:

•协助患者进行个人卫生和日常活动,如洗漱、穿衣等。 •提供必要的辅助工具,如助行器、轮椅等。 •帮助患者规划合理的饮食和休息。 ### 预期效果: •帮助患者逐渐恢复独立生活能力。 6. 家庭支持和教育 目的: •提供家庭支持和教育,帮助患者及其家人更好地应对脑出血。 ### 实施步骤: •为家属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如康复护理知识、急救技能等。 •组织康复宣教活动,提供康复指导和建议。 •提供心理咨询和社会支持。 ### 预期效果: •提高家属的护理水平,增强他们的支持能力。 7. 定期随访 目的: •监测患者康复进展,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 实施步骤:•每隔一段时间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包括身体检查、功能评估等。 •根据随访结果调整康复方案。 ### 预期效果: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康复问题,促进康复效果。 脑出血康复护理措施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康复训练、心理支持、日常生活护理、家庭支持和教育以及定期随访。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提供全面的护理和支持。也需要加强对家属的教育和支持,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患者的康复需求。在整个康复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促进康复效果的达到。

脑出血护理问题与措施

脑出血护理问题与措施 一、概述 脑出血是指脑内血管破裂,引起脑组织出血的一种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该疾病发生后,患者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护理,以减轻病情并促进康复。本文将从不同方面介绍脑出血的护理问题与措施。 二、预防措施 1.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出血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患者应该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等方法来控制高血压。 2. 饮食调整:饮食中应避免过度摄入盐分和动物脂肪等有害物质,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摄入量。 3. 合理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并减少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三、早期护理 1. 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需要保持头部稍微侧向,并定期清洁口鼻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2. 保持体位:患者应保持半卧位,避免头部过高或过低,以减少脑内压力。 3. 管理液体:患者需要定期监测体重和尿量,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液体管理。过多的液体摄入可能会导致脑水肿和心力衰竭。

四、中期护理 1. 防止并发症:脑出血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尿失禁等并发症。护理人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如使用吸氧、鼻饲等方法来缓解症状。 2. 促进康复: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物理治疗、语言治疗等。护理人员应该与医生和康复师紧密合作,确保康复计划的顺利实施。 五、长期护理 1. 定期随访: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并接受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同时,护理人员也应该关注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2. 家庭护理:脑出血患者需要长期的家庭护理。家人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如换药、测量血压等,以便更好地照顾患者。 六、心理护理 1. 心理疏导:脑出血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问题。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情绪压力。 2. 社交支持:脑出血患者需要得到社交支持,如与家人、朋友等进行交流。这有助于减少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七、总结

脑出血护理问题及护理难点

脑出血护理问题及护理难点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不仅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而且在护理上也有一定的难度。 以下是脑出血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及难点。 1.维持生命体征稳定:脑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压不稳定、心率失常等生命体征问题,需要密切监测并进行及时处理。同时,需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和缺氧。 2.控制颅内压:颅内压升高是脑出血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脑疝等严重后果。因此,控制颅内压是脑出血护理的重要问题。护理中需要注意控制患者的液体摄入量,保持患者安静,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 3.预防并发症:脑出血患者容易出现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需要加强护理和预防措施。定期给患者翻身拍背、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加强口腔护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4.心理护理:脑出血患者可能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要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疏导。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给予关心和鼓励,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提高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 5.康复训练:脑出血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康复、认知训练等。 6.营养与饮食:脑出血患者需要注意营养与饮食的调节,保持营养均衡和适当的体重。给予高蛋白、低脂肪、低盐、低糖的饮食,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7.家庭护理指导:家庭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家属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掌握相关的护理技能和注意事项。指导家属给患者提供良

好的生活环境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总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问题和难点。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脑出血护理

脑出血护理 【一般护理】 1.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l50~300,保持环境安静。避 免各种刺激。 2.翻身时动作轻柔,尽量避免移动,必须更换体位及治疗,护理时,动作要轻,翻身角度不宜太大。 3.病情危重者发病24~48小时内禁食,72小时仍不能自口进食者,可行鼻饲流质饮食。 4.急性期每小时测体温1次,如有高热,可于头、腋窝、腹股沟等 处放置冰袋进行物理降温。 5.观察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及性质,及时留取标本,以防消化道 出血。 6.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气管、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如呼 吸道分泌物量多、不易吸出时,准备气管切开用品。如有肺炎时,及 时做痰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 7.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准确记录入量,及时留取血标本,查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力、尿素氮等,了解结果,及时提供医 师参考。 8.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心理护理】

1.有些脑出血病人经过治疗,虽脱离了危险,但却留下了偏瘫、 失语等后遗症,心理上也会发生变化。有的害怕病治不好,死神会随 时降临;有的悲观失望,认为自己成了残废人,人生的意义也就到此 结束;还有的认为自己的衣、食、住、行都不能自理,已成为社会及 家庭中多余的人和包袱。凡此心理障碍,不仅会影响药物治疗效果, 也不利于康复训练的实施,因此,应积极进行心理护理。 2.稳定病人的情绪,避免一切忧愁、悲伤、烦恼等不良刺激,护 士及家属应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主动地帮助病人洗脸、喂饭、洗澡、 处理大小便等。事事处处关心爱护,不得有任何不耐烦的表现,不讲 任何伤情感的话,使病人心情舒畅,不孤独,树立继续生活的勇气。 3.要积极进行心理疏导,脑出血的病人神志清醒后,即可给病人 讲解脑出血的有关知识,让病人了解本病多由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引起,故不能急躁,不要坐起,要安心养病,按时用药,不要屏气用力,很 好配合医师治疗。通过心理疏导,多数病人都会面对现实,看到希望,争取好的结局,大大加速病情恢复。 4.应注意保持安静、整洁、采光照明充足、布置合理、良好舒适的治 疗环境,这样可有助于稳定情绪,促进心理康复。 【病情观察】 脑出血急性期病情凶险,常发生一些严重并发症,因此,护士应 注意密切观察病情动态变化。 1.脑疝:脑出血病人多数死于急性期,其原因大多是由大量出血,脑中线结构移位,形成脑疝,使脑干被挤压和移位,危及生命中枢所致。当病人出现:头痛剧烈或极度烦躁不安;频繁呕吐或抽搐;呼吸 及心率变慢,血压升高;意识障碍逐渐加重;双侧瞳孔不等大,则提

脑出血病人护理问题及措施

脑出血病人护理问题及措施 一、脑出血的病因及症状 脑出血是指脑部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病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等。其临床表现常见的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 二、脑出血患者护理的重要性 对于脑出血患者,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种疾病会伤害到患者的大脑,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工作。同时,由于这种疾病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和复杂性,对于护理人员来说也存在很大的挑战。 三、护理措施 1. 保持患者安静舒适 由于脑出血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所以保持患者安静舒适是非常重要的。护理人员应该经常检查患者是否处于合适的姿势,并保持床单干净整洁。

2. 管理药物 脑出血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疾病的发展。护理人员应该仔细了解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并按时给予药物。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 3. 监测生命体征 脑出血患者需要经常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护理人员应该定时记录这些指标,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4. 保持营养均衡 脑出血患者需要保持营养均衡,以促进身体康复。护理人员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患者适当的饮食,并关注其饮食习惯和偏好。 5. 预防并发症 脑出血患者存在着许多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6. 心理支持

脑出血患者需要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以促进其康复。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及时解答其疑虑和问题。 7. 康复训练 脑出血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其身体功能。护理人员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帮助患者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 四、护理注意事项 1.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2. 定期检查血压和其他生命体征。 3. 定期进行头部CT检查。 4. 睡眠质量要好,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 5. 饮食要清淡,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6. 避免受到剧烈刺激和情绪波动。 7.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脑出血的护理完整版

脑出血的护理完整版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是指脑组织发生出血,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脑出血的危害非常大,可能导致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昏迷、瘫痪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因此,对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出血的护理过程,包括早期护理、中期护理和后期护理。 一、早期护理 早期护理包括急救和护理,主要是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以下是早期护理的具体内容: 1. 急救:采取合适的急救措施对病情进行紧急处理,包括清醒后的呼吸道管理、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控制高血压、维持正常体温等。 2. 监测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监测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如意识水平、瞳孔等。 3. 管理疼痛:脑出血患者常伴随剧烈头痛等不适,需要通过适当的药物管理来缓解疼痛。常用药物有吗啡、芬太尼等。 4. 维持营养:鼓励患者进食易于消化的食物,保证身体充足的营养物质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5. 预防并发症:尽可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例如说预防深静脉

血栓形成等。 二、中期护理 中期护理是患者治疗后的护理期,需要继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适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护患者免受其他不利因素的损伤。以下是中期护理的具体内容: 1. 病情观察:记录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观察意识情况、瞳孔、肢体活动情况等,及时发现症状变化,避免脑部出血扩大。 2. 管理药物:口服、静脉注射或贴敷药物,确保治疗达到最佳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 3. 康复护理:开展康复训练,包括开展理疗、言语治疗、物理治疗等,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 4. 情绪协调: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减少沮丧等消极情绪的产生。 三、后期护理 后期护理期是指患者进入恢复期之后的护理,要保证患者充分康复,避免再次发作。以下是后期护理的具体内容: 1. 评估康复训练疗效:对患者的康复训练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功能恢复、说话和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等。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指非损伤性原发性脑实质内出血。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常发生于50~70岁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冬春季易发。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 病因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病因,其他病因有血液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脑淀粉样血管病、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炎、Moyamoya病、原发性或转移性脑肿瘤、梗死后脑出血及抗凝或溶栓治疗等。情绪激动、用力活动、便秘等导致血压骤然升高,是脑出血最常见的诱因。 2. 发病机制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基底节区、内囊附近多见(约70%),此处的豆纹动脉从大脑中动脉呈直角发出,受压力较高的血流冲击易发生血管破裂;其他部位依次为大脑中动脉深穿支豆纹动脉(42%)、基底动脉脑桥支(16%)、大脑后动脉丘脑支(15%)、小脑上动脉支(12%)及顶枕叶、颞叶白质分支(10%)。由于脑内动脉壁结构薄弱,肌层和外膜结缔组织较少、无外弹力层,易破裂出血;长期高血压使脑内细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和纤维素性坏死,弹性减弱,在血流冲击下,血管壁病变会导致微小动脉瘤形成,当血压骤然升高时,微小动脉瘤破裂而发生脑出血。脑血管突然破裂,血液外溢形成血肿,造成脑组织受压、推移、水肿、软化、坏死等损伤,继而引起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和脑疝,是导致脑出血死亡的主要原因。

二、护理评估 (一) 健康史 评估有无高血压史,以及有无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炎、脑瘤等病史,了解发病前有无情绪激动、酗酒、用力活动及排便、紧张脑力活动等诱发因素。 (二) 临床表现 脑出血大多在白天、活动和情绪激动时突然起病,少数可有头昏、头痛、肢麻和口齿不清等前驱症状。 1. 全脑表现剧烈头痛,常伴呕吐、重者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呼吸深沉带有鼾音,重者呈潮式呼吸或不规则呼吸,血压明显升高,脉搏缓慢有力;颜面潮红或苍白,大汗淋漓,大小便失禁;迅速出现意识模糊、昏迷。 2. 局灶表现: (1) 基底节区出血包括壳核、丘脑和尾状核出血,其中壳核和 丘脑出血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常见的类型,易损及内囊而称内囊出血。 ①“凝视病灶”状:头、眼转向出血病灶侧。②“三偏”症状群:病灶对侧偏瘫,表现为病灶对侧中枢性面瘫(鼻唇沟变浅,鼓腮时漏气,口角低垂)和肢体瘫痪(开始时,上下肢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反射阴性,数日后发展为典型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出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病灶对侧偏身感觉缺失(针

脑出血护理查房

脑出血护理查房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通常由于脑部血管破裂或破碎引起。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一旦发生,病患的生命就处于危险之中。然而,通过适当的护理,病患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生命得以保全。因此,脑出血护理查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生命体征观察 首先,医护人员需要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呼吸、心跳等。这些都是关键信息,因为脑出血的患者通常会出现血压异常、呼吸困难、心率不齐等症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可帮助护士或医生及时识别问题并作出紧急措施。 二、意识观察 脑出血患者通常会出现意识障碍。因此,护士或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意识的观察。患者的幻觉、嗜睡、昏迷等都是需要注意的。观察患者的意识情况可帮助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三、伤害评估 脑出血患者出现了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说瘫痪、语言障碍等。伤害评估可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目前的身体状况,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帮助。这些评估包括肌肉力量、语言能力、感觉等方面的评估。通过这些评估,医生们可以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度,确定治疗方案。

四、饮食护理 脑出血患者饮食的安排很重要。虽然患者可能会有胃口不好的情况,但他们的身体需要摄取足够的营养去支持其康复。护士或医生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饮食用量和类型的指导。同时,需要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吞咽困难等问题。 五、体位、运动和排便 脑出血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体位。正确的体位可以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力。另外,运动和排便也非常重要。这有助于避免肺炎和深静脉血栓(DVT)等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脑出血护理查房是治疗脑出血的关键步骤之一。医护工作者需要细心地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身体状况,及时采取措施。在这个过程中,环境因素、饮食、体位、运动和排便也是需要关注的。通过合理的护理和治疗,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改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支持。

脑出血患者的日常护理

脑出血患者的日常护理 脑出血就是人们俗称的“脑溢血”、“脑中风”,属于中老年高压病患者中 常见的脑部并发症。脑出血是指非外力影响,患者脑部血管破裂后的出血,最常 见的病因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患者经常是在剧烈活动和情 绪激动后病发。患者发病时十分迅速,会出现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无法正 常说话等神经系统方面的损害。脑出血由于发病快、病情严重,成为中老年人血 管病致死的重要原因。 一、脑出血的致病因素和症状 1.脑出血的致病因素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出血性疾病史、先天性颅 内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等。患者会因为精神压力过大、有强烈的情绪波动,或 者是过度劳累后,一些患者是因为排便时过于用力引起的。据临床数据统计,脑 出血患者中长期抽烟喝酒的人群比例非常高,而且大多有体重超标的情况。 2.脑出血患者发病后,由于病情发展很快,初期患者会感到剧烈头痛、呕吐,随即会出现意识模糊、呼吸又长又响、血压迅速升高,大小便失禁,肢体无法自 主活动。 二、脑出血的日常护理 1.居住环境 患者治疗的房间内需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每天定时两次开窗通风,保持适宜 的室温和湿度。要注意不要让患者着凉,冷空气会引起患者气道内的血管收缩、 黏膜上皮缺血缺氧,导致抵抗力下降,引起呼吸道感染等问题。 2.静养休息

脑出血患者病发后需要绝对的静养休息,患者应采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可以 将床头抬起20厘米左右,保持头侧向一方或者侧卧的姿势。要避免出现食管反 流或者分泌物逆流进入呼吸道的情况。 3.饮食时间和方法 脑出血患者在病发后24小时内时不可以饮食的,由于患者脑部血液循环出 现障碍,会导致消化道功能也减退,过早进食后会引起胃扩张、食物滞留等情况。还会引起患者呕吐、呛咳等,造成吸入性肺炎。患者在24小时后还处于昏迷状态,医师会安排进行流质鼻饲补充营养,要注意鼻饲食物温度要保持在40℃左右,不可过烫过凉。每次鼻饲前应先帮患者翻身、吸痰,鼻饲速度和总量都要控制合适。患者可以自主进食时,护理人员应提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 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做到少量多餐,帮助胃部正常消化。吃饭时不可说话,避 免造成误吸。进食后要保持半卧姿势一个小时再恢复平躺。每次吃饭要控制进食 量和速度,还要避免过冷、过热刺激胃部引起呕吐。 4.基础护理 护理人员每天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每天五次,每次十分钟。患者出现咳黄痰、发热、呼吸急促、口唇发青等症状时,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诊治。要保证患 者每天足够的液体摄入量,不但可以达到清洁尿路的目的,还能防止便秘情况。 如果发现患者尿液浑浊并且异常发热,有可能是泌尿系统出现感染,需要及早诊 断治疗。 5.便秘护理 脑出血患者应避免出现便秘情况,用力排便时有可能引起脑出血再次发生。 因此患者的食材应多选取低脂、高蛋白、高能量,还有含粗纤维的新鲜蔬菜、水果,并保证补充足够的水分。患者要养成定时定点大便的习惯,如果已经出现便 秘情况后,可遵医嘱使用缓泻剂。 6.按摩护理

脑出血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脑出血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常见脑出血的护理诊断问题包括:①生活自理缺陷;②肢体活动障碍;③语言沟通障碍;1).说话时用短而清楚的句子,速度比正常缓慢一点. 2).鼓励说话,不要强逼,发问时用简单直接的问题,使病人能答“是”或“不是”. 3).对于有严重沟通问题者,可以用手势及面部表情表达你的意见,亦可鼓励病人用手势去沟通. 4).每次与病人交谈时,要给予足够时间让他思考,组织说话内容. 5).用他熟悉的名称及术语跟他交谈. ④有发生褥疮的危险;防治褥疮的方法: 1、经常变换体位,每2~4小时即帮病人翻身一次; 2、保护皮肤,每天早晚二次用温水(或50%酒精)以海绵擦、揉受压处; 3、床铺要平整、柔软,不要放零星小物品或食物,更不要放锐利物以免损伤皮肤,及时扫去碎屑,更换湿污的床单,避免皮肤擦伤及潮湿的排泄物的刺激。保持皮肤干燥。 ⑤有误吸的危险;⑥清理呼吸道无效;⑦舒适的改变:头痛;⑧潜在并发症--脑疝;⑨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⑩便秘;⑾大小便失禁. 锻炼方法: *开始时做深呼吸及简单的主动运动,着重偏瘫一侧手脚的伸展运动:肩外展,上肢伸展,下肢弯曲. *运动间隙用枕垫,木架维持肢体功能位,防止上肢屈曲,足下垂等畸形. *可逐步增加坐,立,行走练习,进行正确步态行走,上下楼.注意加强保护,防止跌伤等意外. *上肢活动功能初步恢复后,着重做爬墙,抓放物品,盘核桃等运动,加强自理能力练习:进餐,梳洗,穿脱衣等. *情况进一步好转,可进行写字,编织,园艺等劳动治疗. 健康宣教

1.患者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特别是发病2周内,应尽量减少探望,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避免各种不良情绪影响. 2.绝对卧床休息2周,头部可轻轻向左右转动,应避免过度搬动或抬高头部,四肢可在床上进行小幅度翻动,每2小时一次,不必过分紧张.大小便须在床上进行,不可自行下床解便,以防再次出血的意外发生. 3.有些病员会出现烦躁不安,躁动的症状,对这样的病员我们会采取约束带,床档等保护措施,这样可防止病员自行拔除输液管或胃管,坠床等不必要的意外.可能有些家属于心不忍,我们理解家属的心情.一旦病情稳定,不再烦躁后,我们就会立即撤离对躯体的约束,但床档还需时时加护,特别是有气垫床的病人,严防坠床.希望大家能配合. 4.病程中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疼,例如头部胀痛,针刺样痛,剧烈疼痛等,这是最常见的症状.我们会予以合理的治疗.随着病情的好转,头疼会逐渐消失,因此您不必过度紧张,要学会分散注意力.如在治疗过程中,仍觉得痛得很厉害,不能耐受,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医生能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5.老年病人,心脑血管老化,脆性程度高,季节变化易诱发疾病.长期卧床易肺部感染,痰多不易咳出,药物祛痰,加强翻身,拍背,使痰液松动咳出,减轻肺部感染.无力咳痰者,采取吸痰措施,望能配合. 6.长期卧床,皮肤受压超过2小时,易发生褥疮,应加强翻身.按摩受压处,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肢体放置功能位,防畸形. 7.饮食:要营养丰富,低脂,清淡软食,如鸡蛋,豆制品等.进食困难者,可头偏向一侧,喂食速度慢,避免交谈,防呛咳,窒息. 8.保持大便通畅,可食用香蕉,蜂蜜,多进水,加强适度翻身,按摩腹部,减少便秘发生.病人数天未解便或排便不畅,可使用缓泄剂,诱导排便.禁忌用力屏气排便,防再次脑出血. 9.恢复期据医嘱摇高床头10~15○,后按耐受及适应程度逐渐摇高床头至半卧位,每天30分钟,1~2小时不等. 10.高血压是本病常见诱因.服用降压药物要按时定量,不随意增减药量,防血压骤升骤降,加重病情. 11.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监测血压,血脂等,适当体育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偏瘫患者的日常护理 一、功能锻炼:这是偏瘫病人家庭护理的重要环节,因为病人长期卧床不能活动,全身器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要点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要点 一、绝对卧床休息,头部置冰袋以减少出血,保护脑细胞。昏迷躁动者加床栏或约束带以防止坠床,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神志清楚患者做好心理护理。 二、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氧疗法以提高动脉血的氧含量,改善脑缺氧,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另外,可抬高头部15度到30度,促进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 三、15~30min测记一次生命体征,包括瞳孔、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严格准确记录。 四、患者呼吸道的护理:首先,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病人采取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以利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有痰液时及时吸出,如伴有喉肌松弛,舌根后坠,及时在口腔内放置口咽通气管,或用拉舌钳将舌向外拉,或进行气管插管。如痰液粘稠时,可作气管切开。吸痰动作要轻,防止损伤黏膜,还要注意吸痰用物的消毒,严格无菌操作,病室每日用高效消毒剂拖地两次,紫外线消毒。 五、脑出血患者高热的护理:脑疝早期可有发热,代偿期可高达40度,晚期体温可不升。另外,当病人合并呼吸道感染时,也可出现高热。因此,当体温上升至39℃以上的患者应及时处理。通常遵医嘱应用药物降温并配合物理降温。 六、脑出血患者要保证营养、昏迷或不能进食者,可根据病情在发病48~72小时后遵医嘱给予鼻饲,每2小时注入流质或药物一次,每次100~200ml,温度在38℃~40℃,以保证病人的治疗和营养。注入药液或流质后应注入少量温开水,以防止鼻饲液积存于管腔中变质造成胃肠炎或堵塞管腔。 七、皮肤护理: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大小便失禁者及时擦洗,做到随湿随换,在尾骶部和其他骨突部位垫气圈,减轻局部受压,每2小时翻身一次,以防褥疮的发生。 八、口腔护理:昏迷患者每天早晚各彻底清洁口腔一次,选用生理盐水或呋喃西林溶液,观察有无溃疡和霉菌感染,观察舌苔的变化。 九、预防泌尿系感染:对清醒患者鼓励多饮水,起到膀胱冲洗的作用。对昏迷留置导尿管的病人每日更换引流袋,每周更换尿管一次,每天擦洗尿道口两次,遵医嘱用生理盐水冲洗膀胱一天2次,并作尿常规检查。 十、康复护理:为了使病人瘫痪肢体早日康复,在发病后48h即可进行康复护理,对四肢肌肉进行按摩,对瘫痪肢体作被动舒缩运动,从小关节到大关节的顺序,每日被动运动两次,每次半小时,以防止肌肉萎缩和静脉血栓的形成。 十一、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出院后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激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康复锻炼;遵医嘱用药;有病情变化时应及时就医。

脑出血患者定位体位护理

脑出血患者定位体位护理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特点是突发且危险性较高。在脑出血的护理中,定位体位的正确使用对于患者的康复和预后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脑出血患者定位体位护理的相关内容。 一、定位体位的定义及作用 定位体位是指将病人身体部位放于特定的位置和姿势,以便促进病 人的理学、心理、营养等方面的需求,有利于病人的自主呼吸、排痰、排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的康复。 定位体位对于脑出血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它有助于减轻颅内压,提 高脑组织的灌注,防止脑水肿的发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促进 脑出血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二、头部抬高体位 脑出血患者初始应采用头部抬高体位,即将患者的头部抬高15-30度。这种体位有助于减轻颅内压,改善脑灌注,降低脑水肿,从而减 少脑损伤的程度。 头部抬高体位的操作要求护士将患者的头部抬高至合适角度,患者 需要保持这一位置。在操作中要注意避免头部过度抬高,以免导致颈 椎的不稳定。 三、卧位保持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以逐渐过渡到卧位保持。卧位保持有头低平 卧位和侧卧位两种,具体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头低平卧位是指将患者平躺在床上,头部稍微低于心脏的位置。这 种体位有助于提高脑灌注,减轻颅内压。 侧卧位是指将患者转为左侧或右侧卧位,患侧辅以一个枕头垫高。 这种体位有助于避免舌咽部的阻塞,减少呕吐物的咽入,保持呼吸道 通畅。 四、定位体位的操作步骤 1.准备好所需的床上用品,如枕头、床单等,并确保床单干净整洁。 2.将患者移动至适合的位置,保证患者的安全。 3.根据医嘱,将患者的头部抬高至合适角度。 4.定期检查患者的头部和身体位置,保证其在定位体位中的稳定性。 5.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定位体位的调整,如需要换边或调整角度等。 6.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呼吸、心率等情况。如 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7.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告知他们关于定位体位的重要性以及需要 遵循的注意事项。 五、注意事项

脑出血护理评估

脑出血护理评估 介绍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需要进行综合的护理评估 以提供适当的护理干预。本文档旨在介绍脑出血护理评估的重要性 和评估过程。 评估目的 脑出血护理评估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以 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通过评估,护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患者 的变化和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评估内容 脑出血护理评估包括以下内容: 1. 客观指标评估:包括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生命体征,以及评估神经系统功能、心肺功能等方面的指标。 2. 病史评估:收集患者的病史信息,包括既往疾病史、药物过 敏史、手术史等,以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可能的危险因素。

3. 症状评估:评估患者的症状表现,包括头痛、恶心呕吐、意 识改变、肢体活动受限等。 4. 神经系统评估: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包括意识状态、 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等,以了解脑部损伤的程度和范围。 5. 心肺功能评估: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状态,包括心率、心律、呼吸频率和质量等,以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6. 皮肤评估:评估患者的皮肤状况,包括颜色、温度、潮湿度等,以及有无皮肤损伤等。 7. 情绪评估: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包括焦虑、抑郁等,以及 与脑出血相关的心理和情绪问题。 8. 家属评估:了解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和护理需求,与家属沟通,提供相关的支持和教育。 结论

脑出血护理评估是提供个性化护理的重要工具,通过对患者全面综合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变化和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应经常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护理计划,以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护士护理脑出血的心得体会

护士护理脑出血的心得体会 护士护理脑出血的心得体会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并且危险的神经内科急症,护士在护理脑出血患者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我的护理生涯中,我有幸有机会参与了许多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护理脑出血患者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作为一名护士,我们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对于脑出血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一旦出现脑出血的症状,护士需要迅速判断和处理。我们需要了解脑出血的病因、病情发展过程以及护理干预的要点。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我逐渐掌握了护理脑出血患者的专业技能。在实践中,我通过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神志状态、肢体活动情况、生命体征等指标,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例如监测血压、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的体温稳定等。 其次,护理脑出血患者需要注重沟通与理解。脑出血带给患者和家属的是极大的恐惧和不安。作为护士,我们需要尽可能地提供情绪支持,帮助他们理解疾病的性质和治疗方案,并积极引导他们树立积极的心态。在与患者进行护理沟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简明扼要地解释病情,以便患者能够理解自己的疾病情况。同时,我们还应该耐心倾听患者的需求和问题,并尽力解答。在护理床边,我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关心他们的情绪及生活需求,在安慰和支持中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第三,合理的团队协作能够提高护理效果。脑出血护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多学科的团队合作。护士需要与医生、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等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护理方案。在护理团队中,我主动向其他专业人员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也加强了与其他护理人员的沟通和配合。团队协作的力量可以覆盖护理的方方面面,帮助我们更好地关注患者的全面康复。 最后,护理脑出血患者需要我们保持专注和耐心。脑出血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治疗和观察,护理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各种意外和变化。作为护士,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专注,保证护理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同时,我们还需要耐心细致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例如更换衬床、清洁伤口、协助患者行动等。在长期的护理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坚持专注和耐心是成功护理的关键。 总之,护理脑出血患者需要护士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与多学科的团队协作,并保持专注和耐心。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相信我们护士的护理水平会不断提高,为脑出血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总 9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 脑出血(ICH)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 【病因】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非创伤性颅内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伴发脑小动脉病变,血压骤升使动脉破裂所致。其他病因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炎,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可并发脑出血。 【临床表现】 脑出血多在白天发病,如情绪激动、活动过后、酒后或排便 用力时,血压突然急骤升高,致脑血管破裂大量出血而发病, 以内囊出血最多见。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呕吐(颅内压增高),迅速出现意识障碍。出血越多,意识障碍越重,鼾声呼吸,可伴有抽搐和大小便失禁,同时可有上消化道出血(胃应 激性溃疡)。体检;颜面潮红、意识障碍、脉搏慢而有力,血 压可达(200mmhg)以上,出血常损伤内囊而出现对侧偏瘫、偏 身感觉障碍、对侧同向性偏盲(称“三偏征”)。当清醒后可 检出瘫痪肢体肌张力减弱、腱反射消失(急性期),数天后瘫 痪肢体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多因大量致 颅内压增高、短期内迅速形成脑疝而死亡。脑桥出血轻者仅有 头痛、呕吐,重者表现为出血灶侧周围性面瘫,对侧肢体中枢 性瘫痪,称交叉瘫。当出血波及两侧时可出现四肢瘫,瞳孔呈

针尖样。小脑出血表现为眩晕、呕吐、枕部头疼、眼球震颤、 共济失调。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急骤,常在活动中突然发病, 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 【护理措施】 1加强防止加重出血的护理:(1)绝对卧床休息:少搬动,避免牵刺头部,头偏一侧,头部抬高5—30°面瘫侧向上。(2)防止血压增高;防止剧烈咳嗽,打喷嚏,躁动,用力排便等,遵医正确,应用降压药物。(3)加强病区空气及环境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开窗通风,2次/d,室温控制在20~22 ℃,湿度60%~70%。避免患者受凉,因寒冷可使患者气道血管收缩、黏膜上皮缺血缺氧,抵抗力下降,细菌容易侵入。流感流行时限制或减少人员探视,以防交叉感染。 2病情观察 2.1对瞳孔的观察。脑出血患者瞳孔的观察十分重要,它是反映颅内高压危象的最重要的指标。观察双侧瞳孔是不等大同圆,及其对光反射的灵敏程度,若双侧瞳孔缩小固定,形状规则,对光反射消失,则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桥出血所致。如果双侧瞳孔散大直径在6cm以上,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则是脑干损伤或是小脑扁桃体疝形成。 2.2意识状态的观察。意识改变反应病情的恶化与转归,是判断病情进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脑出血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从昏睡、意识朦胧、嗜睡到昏迷,程度不等,昏迷快而深者

脑出血健康宣教

一、脑出血健康宣教 (修订日期:2017年04月10日) 疾病简介: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de)出血,发生(de)原因主要与脑血管(de)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de)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脑出血(de)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de)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1、卧位: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o. 2、饮食护理:脑出血昏迷(de)病人24-48小时内禁食,以后按医嘱进行鼻饲.3、心理护理:保持病室安静,指导避免情绪激动. 4、用药指导:遵医嘱静脉输注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适当使用降压药,使血压保持在正常水平,防止血压高引起再出血. 5、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立即抢救. 6、预防并发症:落实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预防坠积性肺炎、褥疮等并发症. 7、功能锻炼:急性期应保持偏瘫肢体(de)功能位置,病情稳定后应鼓励病人早期进行被动活动和按摩,对失语(de)病人应进行语言方面(de)锻炼. 8、出院指导 (1)保持居室通风良好,空气新鲜. (2)加强营养,合理(de)饮食,增强身体抵抗力. (3)生活要有规律,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劳逸结合. (4)卧床者,协助翻身拍背,预防并发症. (5)保持良好情绪,避免精神紧张、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

(6)遵医嘱用药,勿擅自更改或停药,尤其是降压药,以免引起降压停药综合征,如血压急骤升高,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出汗等. (7)定时复诊,如突然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时应即来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8)按计划进行康复训练,做主动和被动运动.

脑出血的护理评估

脑出血的护理评估 一、疾病概述 (一)概念和特点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又称出血性脑卒中,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是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的疾病。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脑出血。继发性脑出血是由于某种原发性血管病变如血液病、结缔组织病、脑肿瘤、脑血管畸形等引发的脑出血。原发性脑出血是指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脑动脉破裂出血。 (二)相关病理生理 绝大多数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生在基底节区的壳核和内囊区,约占ICH的70%。脑叶、脑干及小脑齿状核出血各占约10%。壳核出血常 侵入内囊,如出血量大也可破入侧脑室,使血液充满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丘脑出血常破入第三脑室或侧脑室,向外也可损伤内囊;脑桥或小脑出血则可直接破入到蛛网膜下腔或第四脑室。脑出血血肿较大时,可使脑组织和脑室变形移位,形成脑疝;幕上的半球出血,可出现小脑幕疝;小脑大量出血可发生枕大孔疝。 (三)病因与诱因 最常见的病因为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其他病因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炎、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梗死后出

血、脑淀粉样血管病、脑底异常血管网病、抗凝及溶栓治疗等。 (四)临床表现 1. 一般表现 脑出血好发年龄为50~70岁,男性稍多于女性,冬春季发病率较高,多有高血压病史。情绪激动或活动时突然发病,症状常于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 2. 不同部位出血的表现 (1)壳核出血: 最常见,约占脑出血的50%~60%,系豆纹动脉破裂所致,可分为局限型(血肿局限于壳核内)和扩延型(血肿向内扩展波及内囊外侧)。病人常有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缺失和同向性偏盲,还可出现眼球向病灶对侧同向凝视不能,优势半球受累可有失语。 (2)丘脑出血: 约占脑出血的20%,系丘脑穿通动脉或丘脑膝状体动脉破裂所致,分为局限型(血肿局限于丘脑)和扩延型(出血侵及内囊内侧)。病人常有“三偏征”,通常感觉障碍重于运动障碍,深浅感觉均受累,但深感觉障碍更明显。可有特征性眼征,如上视不能或凝视鼻尖、眼球偏斜或分离性斜视等。优势侧出血可出现丘脑性失语(言语缓慢不清、重复语言、发音困难等);也可出现丘脑性痴呆(记忆力减退、计算力下降、情感障碍和人格改变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