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
信息技术(选修一)
![信息技术(选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2187d04e915f804d2b16c1a9.png)
算法与程序设计
第一课 计算机如何解决问题
一、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实例回顾
例1:从键盘输入圆的半径r,编程计算圆的面积。
例2:从键盘输入三角形的三边长a、b、c,如果能构 成一个三角形,则输出其面积,否则输出“不能构成 一个三角形!”的提示信息。[提示:计算机三角形面
积的公式为s: p( p a)(p b)(p c)
2.4 程序循环结构
1. For 循环语句
格式:
For 循环变量=初值 To 终值 Step 步长 语句组
Next 循环变量
[实践]写出循环结束时变量A的值、循环次数、 运行结果。
1、for a=1 to 10 print a
next a
2、for a=1 to 100 s=s+a
next a print s
s=0 For k = 1 To x - 1
If x Mod k = 0 Then s=s+k
End If Next If s = x Then
print x End If Next
综合练习
1. 现在面值为1元、2元和5元的钞票(假设每 种钞票的数量足够多),从这些钞票中出 30张使其总面值为100元,问有多少种取 法?输出每种取法中各面额钞票的张数。
case 1:c=a+b:d=“+” case 2:c=a-b:d=“-” case 3:c=a*b:d=“*” case 4:c=a/b:d=“/” End select Print a;d;b;”=”;c
综合练习1
我们把字符作为如下的分类:大写字母:AZ;小写:a-z;数字:0-9;其他字符。编 写一个程序,根据上述分类的方法,输入一 个字符,报告该字符所属的类型。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粤教版选修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粤教版选修](https://img.taocdn.com/s3/m/e24150ce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5.png)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粤教版选修一、第一章:算法与程序设计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算法的概念、特性以及算法与程序的关系。
掌握算法描述的方法,如伪代码和流程图。
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如编程语言、编译器和解释器。
2. 教学内容算法定义及特性算法描述方法:伪代码和流程图程序设计基本概念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编程语言为例,让学生理解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关系。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编写代码,体验算法实现的过程。
4. 教学步骤介绍算法的概念和特性,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讲解伪代码和流程图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这两种工具描述算法。
讲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如编程语言、编译器和解释器。
5. 课后作业结合本章内容,让学生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实现一个基本的算法。
二、第二章:顺序结构程序设计1. 教学目标掌握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和技巧。
理解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原则,能够编写清晰、高效的程序。
2. 教学内容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原则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程序案例,让学生理解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编写代码,掌握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技巧。
4. 教学步骤讲解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如变量声明、数据类型、输出语句等。
讲解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原则,如代码清晰、可读性强、模块化等。
5. 课后作业结合本章内容,让学生编写一个简单的顺序结构程序,实现特定的功能。
三、第三章:分支结构程序设计1. 教学目标掌握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和技巧。
理解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原则,能够编写清晰、高效的程序。
2. 教学内容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原则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程序案例,让学生理解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编写代码,掌握分支结构程序设计技巧。
4. 教学步骤讲解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如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
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指南
![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8166c10581b6bd97e19ea13.png)
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本模块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选修模块,以算法与程序设计、问题解决为主线,通过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选择并设计相应的算法,使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实现算法,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最后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
本模块的教学应注意与数学课程中有关内容相衔接,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注意寻找、发现身边的实际问题,进而设计出算法和计算机程序去解决这些问题。
本模块强调通过算法与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不作具体规定。
本模块由3个主题组成,结构如下:在整个模块的教学中,问题的解决是按照一定的思维方式、方法和步骤来进行的,这体现出了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
软件工程的内容不属于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范围,但软件工程中强调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就是要了解并掌握如何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尤其是要理解问题解决过程中采用的思想和方法,这是学习本模块的关键,也是具有普遍迁移价值的内容。
一、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1.学习要求2.重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①利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建立问题意识。
程序设计是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有些问题,如:数值、逻辑等问题适合于通过程序的方式解决。
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与学习实例出发,认识与举证可以通过运用计算机程序设计得到高效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利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引发学习本模块的兴趣和动机。
②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流程如图所示,教学中选择一个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能够解决的实例,教师通过演示等手段协助学生亲历实例问题的分析、设计算法、把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成的程序输入到计算机、经调试后让计算机执行这个程序,最终达到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优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4ab6fc2bed5b9f3f80f1c76.png)
《算法与程序设计》
1.2 算法描述与设计
教学设计
单位:授课人:
《算法描述与设计》教学设计
为了更形象、直观地表示算法,我们引入了流程图
,学生学习流也叫程序框图。
下面,同学们学习“韩信点兵”问题的
流程图表示。
开始
1n
n 被3 、5 、7 整Y
除后余数为
2 、
3 、2
N
n+1n
输出n 的值
结束
流程图描述算法常用的框图主要有以下几个:
在流程图的基础上,专业软件开发人员一般采用伪代码来描述算法。
伪代码是一种介于自然语言和计算机语言之间的一种算法描述,不是真正的程序语言代码,所以没有严格的语法限制,书写格式也比较自由,只要把意思表达清楚就可以了。
例如,判断闰年伪代码算法描述如下:
输入年份y
IF y 能被4 整除THEN
IF y 能被100 整除THEN
IF y 能被400 整除
输出“是闰年”
附:《算法描述与设计》流程图作品评价量表
《算法描述与设计》流程图作品评价量表
说明:1、作品评价等级分为A、B、C、D 四个等级。
2、在对应的作品等级下画“√”。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教案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deb30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d.png)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教案教案: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常见的算法和程序设计方法;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算法的基本概念与分类a.算法的定义和特点;b.算法的分类和评价标准;c.常见的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等。
2.程序设计基础a.程序设计语言和编译器的介绍;b.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关系;c.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基本语句和控制结构,如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等。
3.算法设计与问题解决a.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b.算法设计的常见问题,如查找问题、排序问题等;c.使用编程语言实现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4.程序设计的进阶技巧a.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与分类;b.常见的数据结构,如链表、栈、队列等;c.运用递归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
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对算法和程序设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2.实践:通过编写小型程序,让学生动手实践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3.探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算法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导入: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为例,引出算法的概念和重要性;2.讲解:算法的定义和特点,以及算法的分类和评价标准;3.实践:通过示例演示并让学生动手实践,学习常见的排序算法;a.冒泡排序的实现和原理;b.选择排序的实现和原理;c.插入排序的实现和原理;4.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布置相关习题作业。
第二课时:程序设计基础1.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2.讲解:介绍程序设计语言和编译器的基本概念;3.实践:通过示例演示程序设计的基本语句和控制结构;a.顺序结构的实现和原理;b.条件结构的实现和原理;c.循环结构的实现和原理;4.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布置相关习题作业。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8748c4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6.png)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算法与程序设计是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中的一门课程,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一些基本的算法和程序设计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重点介绍该课程的内容和对学生的意义。
首先,算法是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的描述,是程序设计的基础。
在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一些常用的算法,比如排序算法、算法、图算法等。
通过学习这些算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解决的过程,更有效地设计程序。
其次,程序设计是将算法转化为可执行的程序的过程。
在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一些基本的程序设计技巧,比如控制结构、数据结构、函数的使用等。
通过这些技巧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编写程序,使程序更清晰、高效。
此外,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还教授一些编程语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将学习到一门具体的编程语言,比如C语言、Python等。
通过学习这门编程语言,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程中学到的算法和程序设计技巧。
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对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学习算法和程序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以有条理地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此外,学习算法和程序设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课程中,学生将进行大量的编程实践,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掌握一些实用的程序设计技巧,并能够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最后,学习算法和程序设计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算法和程序设计是非常基础的知识和技能。
无论是学习其他计算机科学的课程,还是从事相关的工作,都需要掌握这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综上所述,算法与程序设计是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算法和程序设计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教案-1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7ac73cb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b.png)
算法描述之流程图学科整合策略:本节采用的案例与数学学科整合,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支架策略:借助FLASH动画降低了使用流程图描述算法的操作难度;学习平台提供了明确清晰的学习活动指引,同时提供了“Raptor”工具基本操作的微课,让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深度学习路线策略:根据学生的背景知识,通过提问来激活学生先期知识,采用多种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获取新知识,通过体验、尝试、挑战,将获取到的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结在一起,形成知识树。
七、资源和环境1、资源资源类型资源内容简要描述资源来源学习平台在ITTOOLS平台上创建课程微课Raptor的基本操作教师制作动画通过拖放完成相关算法的流程图描述教师制作软件工具Raptor 互联网上下载2、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课室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情景问题:某商家为了能在双十一提高销量,思考激趣,明确主题设置了以下优惠方案:提前付预付定金10元,抵30元,双11当天付清尾款;双11当天付款满200减20(系统自动满减)。
你打算在该商家购买一原价格为220元的商品,请问你最终花了多少钱购买了这个商品?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的优点:采用人们日常所用的语言,人们比较容易接受。
不足:文字过长,走向不清晰,容易出现理解上的歧义性。
明确主题:算法描述之流程图新课讲授一、流程图的描述1.流程图及其图形说明2.流程图的优点优点:流程图描述清晰简洁,走向分明听课突出重点体验活动一:描述用流程图描述数学问题的算法问题:给出3个任意的正实数,判断以这3个正实数为三条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并说出判定结果。
(在学习平台上借助动画完成)经历用流程图描述简单算法的过程,感受流程图描述的优点突出重点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二、流程图的阅读以求解数学问题:1+2+3+4+5=?的算法流程图学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授为例,结合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进行讲解尝试活动二:阅读阅读数学问题:6!的算法流程图(借助学习平台的在线调查功能来完成)完成活动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体验活动三:验证借助Raptor工具验证活动二的结果完成活动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供微课、文字指引及半成品流程图小结梳理知识建构知识树*挑战活动四:挑战2013年全国高考数学题加强算法的学习,有助于培养计算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也是学习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关键。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一课_2022年学习资料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一课_2022年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e77ce3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4.png)
算法分析:-以“韩信点兵问题”-为例:-Sepl:将N初始值赋为1-Sep2:如果N被3、三,7整除后的余 分别为2,32,则输出N的-值,转Sep叫-Step3:将N的值加1,转Siep2-Step4:结束程序
自然语言的优点:通俗易懂。-缺点:容易产生歧义。
例如:-“这个人连老张也不认识”。-意思之一:这个人不认识老张。-意思之二:老张不认识这个人。
算法与程序设计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一课ppt
个人计算机的另一个称呼是什么?-电脑-为什么称计算机是电脑?-计算机能模拟人的大脑的活动
算法与程序设计-揭开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算法初步-神秘面纱-必程序设计基础-算法与程序框图-必可视化编程-算 与程序实现-基本算法-必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案例-必程序设计实践
算法的描述-冬自然语言-冬流程图-必伪代码
1、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什么是自然语言。-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
算法描述:-以“韩信点兵问题-为例:“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 -物几何?”答曰:“二十三。-算法分析:从1开始,取出一个自然数判断它被3,5、7整除后的余数-是为232 如果是,这个数即是所求的数,求解鞋束。,用下-一个数再试,直到找到这个数为止
计算机只懂得根据人的命令来执行相关的程序,而我们要编写程序,-首先要分析问题:-对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通过 析,弄清楚已知条件下的初始状态及-要达到的目标,找出求解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并抽取出一个数学模型,形-成算法 -然后要设计算法-将这个数学模型连同它要处理的数据用计算机能识别的方式描述出来-使之成为计算机能处理的对象 最后,编写程序:-用程序设计语言设计出具体的问题求解过程,形成计算机程序-这样,计算机就会按照我们给定的指 一条一条地-进行处理了。
第三单元《算法和程序设计》单元优秀教学案例优秀教学案例沪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第三单元《算法和程序设计》单元优秀教学案例优秀教学案例沪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fd1d611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2.png)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和技能,帮助他们巩固所学内容。
2.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思考算法与程序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包括算法的定义、特性以及算法的作用。
2.掌握常见算法的设计与分析方法,如递归、分治、贪心等。
3.熟悉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等。
4.学会使用一种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并能独立编写简单的应用程序。
5.了解算法与程序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以及它们在解决复杂问题中的作用。
3.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建议。
(五)作业小结
1.布置具有实际意义和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对作业进行及时批改和反馈,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3.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尝试创新,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团队项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鼓励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个人成长。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他们回顾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让他们从不同角度审视他人作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第三单元《算法和程序设计》单元优秀教学案例优秀教学案例沪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沪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第三单元《算法和程序设计》为例,旨在探索如何提高学生在程序设计领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算法的概念、算法的设计与分析、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等。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深入学习,使学生掌握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培养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浙教版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课件(共26张ppt)
![浙教版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课件(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0bc2c5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ae.png)
N
流程图表示
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流程框图形符号功能
WORD绘制流程图工具
用程序设计语言VB表示算法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a As Long, b As Long, n As Long
n = Val(Text1.Text)
‘输入整数N
b = Int(Sqr(n)) + 1
《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体会
方案一:基本按教材顺序进行教学,将第二章中 的排序和查找调整至第五章一起学习;
方案二:先第一章,再第三、四章内容,最后将 第二章与第五章内容结合在一起学习;
方案三:先第一章,第三章内容,再第五章内容, 将第二章、第四章内容结合在一起学习;
《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体会
二、教学设计建议 1.强调“理解”算法,而非“设计”算法:
自然语言、流程图、高级语言等; • 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
顺序、选择和循环;
N
算法的表示方法
例:判断一个整数N是否为素数?
算法分析:对从2~ 之间的整数逐一进行判断,判 断是否为整数N的因子。如果一个也不存在,则 整数N就是素数,否则就是合数。因为根据合数 的条件可以知道,整数N可以分解因子A×B,则 A,B中必有一个满足条件小于等于 。
学生技能的二大现状 简单操作型:属普及型,人数多,入门易; 编程型:属提高型,人数少,掌握难;
“理解”(或讲解)算法时要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
1)要让学生明白“本算法是怎样的一回事情” ①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 ②原则: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具体到一般
2)要能从逻辑上帮助学生分析推断出本算法的正确性。 3)要让多数学生能乐意、轻松地接受你的这种“理解”方式。
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21枚举算法》优质课教案
![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21枚举算法》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1e3f5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0.png)
《枚举算法》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浙江省普通高中教学指导意见》指出“算法与程序设计”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该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能力,并初步学会编制程序实现算法以解决问题。
而枚举算法是在掌握VB 界面设计、VB基本语句及VB编程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算法的综合运用与程序实现的一个方面。
枚举算法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是用枚举算法解决的。
枚举算法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同时它也充分体现了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是设计算法的一种重要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问题解决的方法②、了解枚举算法的概念③、发现枚举算法的解决问题的原理,归纳枚举算法的注意点④、模仿例题,编写程序求解简单问题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例分析,发现枚举算法的注意点②、通过观看、解析源程序,发现枚举算法的解决问题的原理③、通过模仿、创新,内化算法思想3、情感与价值①、感受计算机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②、形成严谨的思维习惯③、增强合作与交流意识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枚举算法的思想教学难点:根据流程图写出对应的语句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辅以讨论法与体验五、教学准备计算机机房、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㈠、导入投影展示问题一:《找钥匙》。
小明是一个动漫迷,昨天他约了几个动漫社同学一起到会议室里举行一个联欢会,可是粗心的小明去学生处拿了一串钥匙回来准备开门时,却忘记了到底哪一把才是会议室的钥匙。
假设这串钥匙一共有10把。
提问:怎样才能找到正确的钥匙来开门?师生共同分析——找钥匙的过程。
引出枚举法。
㈡、新课过程1、枚举算法的概念枚举算法就是按照问题本身的性质,一一列举出该问题所有可能的解,并在逐一列举的过程中,根据问题的条件对各解进行逐个检验,从中挑选出符合条件的解,舍弃不符合条件的解。
2、数7游戏在联欢会上,小明提议大家来玩数7的游戏。
游戏规则:从1开始数,每个人数一个数,凡是遇到7的倍数就要喊“过”,这样一直数到100为止。
2024版年度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
![2024版年度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41b3f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1.png)
分治策略的应用场景
适用于可以分解为相互独立且结 构相同的子问题的问题。
经典分治算法案例
归并排序、快速排序、二分查找 等。
27
06
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 应用
2024/2/3
28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11
编程语言选择建议
根据项目需求选择
考虑团队技能
不同的编程语言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应根据具体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
如果团队成员已经熟悉某种编程语言,那么 优先考虑使用该语言可以提高开发效率。
学习曲线和成本
社区支持和资源
对于初学者来说,应选择易于上手和学习曲 线平缓的编程语言,以降低学习成本。
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
接近自然语言,易于编写和理解,大 大提高了程序设计的效率和可读性。 常见的高级语言有C、C、Java、 Python等。
用助记符代替二进制代码,易于理解 和记忆,但仍需要转换为机器语言才 能执行。
2024/2/3
9
编程语言发展历程
早期编程语言
主要面向过程,以算法为中心,如Fortran、Algol等。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 计
2024/2/3
1
contents
目录
2024/2/3
• 算法基础 • 程序设计语言概述 • 数据结构与算法应用 • 程序设计方法与技巧 • 经典算法案例解析 • 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01
算法基础
2024/2/3
3
算法概念及特点
2024/2/3
算法定义
算法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 代表着用系统的方法描述解决问题 的策略机制。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教案-2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875f929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2a.png)
程序的选择结构(一)
一、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
3.所用教材版本:
广东教育出版社
4.学时数:1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关系表达表及逻辑表达式的意义,学会用它们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条件
2、对于给定的简单选择结构问题,能编程解决
3、培养正确的编程解题布骤
(二)内容分析
重点:
1、关系表达表及逻辑表达式
2、IF语句几种格式及其功能
难点:
应用IF语句进行简单的选择结构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VB编程解题的一般步骤,并初步掌握应用赋值语句、输入函数、输出方法及文本框进行编程,解决顺序结构。
但编程更多是在模仿的水平上。
因此本周的教学还要着重贯穿问题解决主线,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的习惯。
三、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894ea4ffd0a79563d1e724e.png)
题,并让学生自行讨论,比较自己与老师和其他同学的
差异,并做评价。
3.通过具体 pascal 语言,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计算
机程序,并指导学生调试,并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4.小组协作讨论,体会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
程,并总结出一般步骤和方法。
5.调整流程判断,创造编写更为简洁的程序模块。
试程序,并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2.过程与方法
⑴教师点拨,学生相互讨论,通过探究建立数学模
型,并将模型转化成计算机算法,并验证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发现实际问题,通过教师
引导,学生相互讨论,自主探究,培养协作意识、创新
思维与进取精神。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建立数
学模型的能力,并用计算机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活动。采用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情境教学 择与设计
等多种方法结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增加学习
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1.提出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
那么如何借助计算机帮我们解决呢,通过提出例子:停
车场看守人,如果你是停车场看守人,针对想进入的车 教学过程
辆你会做怎样的判断?
2.学生讨论,并在黑板画出流程图。向学生广播演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有做的好的地方,也存在着一
些不足,做的好的地方:(1)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
导。无论是生活中实际问题导入、解决问题、还是教学
评价等环节,教师一直扮演着引领解惑的角色;(2)
任务驱动恰当,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贴近生活实际,以
生活中的应用案例作为任务主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
课例研究综 题当中掌握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VB(选修)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VB(选修)](https://img.taocdn.com/s3/m/a684e702de80d4d8d15a4fd1.png)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VB (选修)》知识要点相关知识点(一)算法1.定义相关题解:1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算法+数据结构=程序。
单选题1、下列关于算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算法独立于任何具体的语言,BASIC 算法只能用BASIC 语言来实现B 、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实现算法的过程C 、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D 、其它三项都正确2.算法的描述方法:1算法的描述:可分多种表达方法,一般用自然语言、流程图和伪代码进行描述。
2自然语言描述法:指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本国语言),用自然语言描述符合我们的习惯,且容易理解。
3流程图描述:也称程序框图,它是算法的一种图形化表示方法。
且描述算法形象、直观,更易理解。
4伪代码描述法:是介于自然语言和计算机程序语言之间的一种算法描述。
是专业软件开发人员常用方法。
相关题解:单选题1、图形符号" "在算法流程图描述中表示( B ).A 处理或运算的功能B 输入输出操作C D 算法的开始或结束2、图形符号在算法流程图描述中表示( A ).A B 输入输出操作C 用来判断条件是否满足需求D 算法的开始或结束3、以下哪个是算法的描述方法?( A )A 流程图描述法B 枚举法C 顺序法D 列表法4、以下哪个是算法的描述方法?( D )A 顺序法B 列表法C 集合法D 自然语言描述法(二)程序设计基础(1)常用高级编程语言:BASIC、VB、Pascal、C、C++、Java1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其中的对象主要是系统设计好的对象,包括窗体等、控件等2控件:是指工具箱中的工具在窗体中画出的、能实现一定功能的部件,如文本框,命令按钮等。
对象属性=属性值对象中属性可以在设计界面时通过属性窗中设置,也可以在运行时通过程序代码设置,方法如下例:给文本框“Txt123”的“Text”属性赋值为字符串“20”,代码如下Txt123.text =”20”变量=对象.属性如果要获取对象的状态或特性,这时就要读取对象的属性值,方法如下例:读取文本框“txt123”的“Text”属性的代码如下a = txt123.text2方法[对象].方法[参数名表]例:form.print ”欢迎使用”该语句使用print方法在form1窗体中显示字符串“欢迎使用”3事件及事件驱动事件是对象对外部操作的响应,如在程序执行时,单击命令按钮会产生一个Click事件。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算法-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算法-公开课比赛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26a4e423a58da0116d174981.png)
1.2算法和算法的描述教材分析本节是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教科版)第一章“揭开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神秘面纱”的第二节“算法和算法的描述”。
本节主要是让学生在已有的数学算法的基础上,对算法作了进一步的总结和提升,强调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描述算法。
学生分析学生在数学课中对算法已经有所了解,特别是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算法,高一数学中已经讲过了,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尝试完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算法的概念。
经历用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等方法描述算法的过程。
能初步利用算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根据算法主题进行问题分析,选择适当的算法描述工具进行算法探究活动●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关注算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算法的三种描述方法:自然语言、流程图和伪代码。
●难点:结合实例分析算法的三种描述方法。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趣味性案例“过河”——理解算法——算法的三种描述方法(结合实例:鸡兔同笼)。
●媒体选择1、网络教室(有投影仪和卷幕等)2、教师自制ppt课件(主要用来展示板书内容)●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简单复习第一课《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开门见山的学习新课二、结合实例、讲解新课(一)算法是“灵魂”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了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一起回忆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2)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分析问题后要设计算法。
那什么是算法概念:在有限步内求解某一问题所使用的一组定义明确的规则。
通俗地说,算法就是用计算机求解某一问题的方法,是能被机械地执行的动作或指令的有穷集合。
学生:阅读课本P8算法的概念。
以趣味性案例加深对“算法”的理解,总结“算法”的特征算法的特征:有穷性、确定性、输入、输出、可行性。
(二)算法的三种描述方法鸡兔同笼:一个笼子里面有鸡和兔,现在只知道里面共有a个头、b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1、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要求:用自然语言描述“鸡兔同笼”的算法(参考课本P10)。
高中算法与程序设计知识点总结
![高中算法与程序设计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186c69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b.png)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20小题,共50分)
1.人类把探测器发射到火星上,探测到火星相关的数据,
这个过程属于:
()
A.信息的加工 B.信息的获取 C.信息的集成
D.信息的发布
主页
哦了,练习结束!
判断题:
1.在程序执行的过程中,变量的值始终保持不变,而常量的值是随时改
变的。
(X )
主页->『算法』知识点
『3. 算法具有的特征』
❖ 有穷性、确定性、能行性、有0个或者多个输入、 有1个或者多个输出
判断题:
1.算法具有输入、确定性、有穷性、输出、能行性5个重要特征。(√ )
主页->『算法』知识点
『4. 算法的表示』
❖ 常见算法表示方法:自然语言描述、流程图、伪 代码、程序语言等
判断题:
1.算法描述可以有多种表达方法,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机器语
言都可以描述“玫瑰花数问题”的算法。
√( )
主页->『算法』知识点
『5. 算法的三种基本模式』
❖ 算法三种基本模式:顺序模式、选择模式、循环 模式主页Leabharlann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点
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3.什么是类 5.认识VB界面
2.什么是对象 4.什么是事件与方法 6.常用控件
主页->『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点
『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面向对象编程:是一种计算机编程架构,简称 OOP,它的一条基本原则是计算机程序是由单个 能够起到子程序作用的单元或对象组合而成。
String
字符串型
一段文字与符号
Bloolean 逻辑型
判断的结果:其值为真(True)或假(Fals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
多媒体应用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广东肇庆中学麦丽华2005年11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扩展控件的主要属性和方法。
2、掌握通用对话框控件的主要属性和方法。
3、掌握菜单编辑器的使用。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利用扩展控件来设计多媒体程序的方法。
2、掌握利用面向对象编程的原理来设计和制作应用程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产生学习多媒体程序设计的相关技术的愿望。
【教学重点】
1、利用VB的多媒体控件设计VCD多媒体播放器。
2、通用对话框控件的常用属性和方法。
3、菜单编辑器。
【教学难点】
1、通用对话框控件的属性和方法、菜单编辑器的使用。
2、利用面向对象编程的原理来设计和制作应用程序。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和边讲边练相结合。
【教学环境】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
【教材分析】
本节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之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中的第六章第一节多媒体应用程序设计。
主要内
容是让学生用VB设计制作一个VCD多媒体播放器。
过程是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引入一个多媒体播放器程序的设计需求,提出了任务的具体要求,让学生通过观摩回答问题,进行任务分析,划分程序的功能模块,学习两种新的控件知识,进而进行设计制作,经过创建图形用户界面、设置控件属性、编写程序代码、运行和调试程序的过程,最后完成程序设计。
通过本节的学习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设计实用程序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掌握程序设计的模块划分方法,以及利用可视化编程工具提供的控件对象进行编程,进一步熟悉对象、属性和方法的运用。
而且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将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的特点,以及它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具有一定的娱乐性,相信本节内容在学生学习时一定会很受欢迎。
【学生分析】
学生是高二级的同学,是广东省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第一届学生,因此,他们基本掌握在新课标理念下的学习方法,和已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
高二年级是学习信息技术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经过大约一个学期的学习,他们已基本熟悉可视化编程工具――VB的使用,以及对面向对象的编程也有一定的理解。
因此,他们学习本节内容“多媒体应用程序设计”是可以的。
但是,本节是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多、难度较大,对学生要求较高。
【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从规划播放器的功能、制作关键技术、属性设置、制作步骤和个人收获等几个方面设计,详细内容见附表。
从收上来的教学评价表和课堂观察统计来看:
93%的同学完成了界面的制作
87%的同学能按自己的计划完成播放器的制作并能播放视频文件
21%的同学能制作出扩展功能的播放器。
82%的同学启发最大的就是体会到VB的功能,能制作出各种各样的软件,引起了对VB的学习兴趣,因此他们还想再学习VB的其他功能与用法。
16%的同学对控件的主要属性和方法还有一定的疑问。
【教学反思】
1、教学方法的处理。
本节内容是让学生用VB制作一个VCD多媒体播放器,属于操作类型。
操作类的教学方法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网络资源形式给出操作步骤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导;第二种是教师讲解并示范操作,学生跟练。
由于本节内容量大、有三个新知识点,而且难度较大,所以如果采用第一种方法的话,在时间上不好把握。
因此,本节内容选择了任务驱动与边讲边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且教师采用屏幕截图的方式来演示操作步骤,这样可以照顾那些操作较慢的同学。
在教师讲解操作步骤的过程中让学生跟练,当教师讲解完操作步骤时,学生也差不多把界面制作好了,这样就节约了时间,而且效果较好。
另外,我略去了两个控件的主要属性和方法的讲解。
因为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上有详细说明,而且在课后布置的探究题里刚好就是用到两个控件的主要属性和方法的知识,所以这部分的内容留给了学生自学。
从收上来的教学过程评价表来看,学生也是对这部分内容有疑问的。
这样,留出空间让学生自主去学习和探究,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拓展,增强了自学能力。
2、引入学习内容的方法得当。
本节课的开始用了几个不同的媒体播放器来播放一段我校百年校庆的“学校简介”视频片段,让学生找出这几个播放器在功能、界面和操作方法等几个方面的相同点,为他们自己设计与制作多媒体播放器作铺垫。
3、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内容涉及面广,能对全体学生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4、本节课的不足。
本节课的成败关键是对时间的掌握,如果课堂内容没有紧凑安排的话就不能让大部分的同学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任务。
本人在开始部分处理不够好,所以致使最后超时了,这是本节课最大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