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说课稿
角的认识说课稿
角的认识说课稿角的认识说课稿角的认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在初步认识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基本特征,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并且对锐角、直角和钝角有了一个表象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让学生转动活动的角来认识平角和周角,从中体会到各种角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新课标对本单元的要求以及我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认知水平的理解,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角,知道平角和周角。
2、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不同类型的角的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提高探索和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和身边的事物来探索有关知识,从中体会知识形成的过程,感受成功的乐趣。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各种角,特别是周角和平角。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方法开展探索性活动。
有效地数学学习不能简单的依赖模仿和记忆,而是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杜威说过:"你可以把一匹马牵到河边,但是决不能按住马头让它喝水。
"这句话道出了教育教学的灵魂,那就是让学生快乐体验,自主学习。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为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二、引导探究,构建新知;三、反馈应用,当堂达标;四、课堂总结,完善新知。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课件出示课本《繁忙的工地》情境图,看图找数学信息,从而引出有关的知识,揭示本节课的课题。
创设这样简单有趣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
二、引导探究,构建新知1、做一做请同学们用活动角自己动手旋转出自己喜欢的角,然后沿着活动的边画出来。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角的初步认识,接下来我将从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以及设计意图。
一、说教材首先我们来说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作为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的一份子,同时它是让我们已经学习过了长方形、正方形等还有角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以后我们学习者的知识奠定了基础,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说学情关于学情,二年级的孩子对于角的知识呢只是存在于生活实践中,对于数学中抽象的角他们是比较难理解的,因此教材只是把角的概念建立在初步的水平上,因此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我们避开角的概念,又要揭示角的本质属性。
三、说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根据新课程的标准以及我对本节课的理解,我特意创设了知识,技能,情感等三方面的教学目标,同时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同时能用直尺来画出一个正确的角。
本节课的难点是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动手操作,知道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发现,只是与张口有关。
接下来说说我的教法和学法,本节课我采用引导探索法和动手操作法相结合,通过观察,演示,操作,实验,大量数学活动的融入到各个教学环节当中,同时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引导作用。
将通过大量的操作实验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的感知角,同时我会运用多媒体教学。
将静态的图片变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从而大大引起学生的注意。
四、说教学过程接着我重点来说说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分为五个部分来进行。
首先是关于导入,我会采用魔术导入,因为一节好的数学课避免不了一个精彩的导入,因此我利用二年级孩子心理特征特意设立了一个这样子的一个导入方式,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魔术吗?今天我请魔术大师卡卡先生为大家表演,你们期待吗?紧接着我会出示长方形到正方形,正方形到三角形,最后把三角形的一条边拿掉,变成这样子的一个图形,问孩子们,你们认识这个图形吗?知道这个图形是什么名字呢?从而顺势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经历对实例、图片的观察,提炼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并能正确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2)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并能运用判定定理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3)理解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概念,并能解决简单的线面角问题.2.过程与方法(1)通过类比空间的平行关系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2)在探索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定理的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同时感悟和体验“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线面垂直转化为线线垂直”、“无限转化为有限”等化归的数学思想.(3)尝试用数学语言(文字、符号、图形语言)对定义和定理进行准确表述和合理转换.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线面垂直的定义和定理的探索过程,培养严谨与求实的学习作风,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重点难点重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和判定定理.难点:操作确认并概括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和判定定理.重难点突破:以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线面垂直的实例为切入点,通过“展示物体的支架图片直观感知”和“折纸的操作探究”两条途径让学生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让学生增加线面垂直的感性认识的同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用书独具)●教学建议直线与平面垂直是直线与平面相交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它是空间中线线垂直位置关系的拓展.也是连接线线垂直和面面垂直的纽带,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鉴于本节知识的特点,建议采用“启发—探究”的教学方法,先利用投影仪展示多幅图片,使学生直观感知线面垂直的定义;紧接着让学生动手参与折纸试验,并对试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概括;通过一系列的双边活动,帮助学生实现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过渡,从而完成定义的建构和定理的发现.最后通过典例及变式训练突出线面垂直判定定理的应用.●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引出问题:如何定义直线与平面垂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及身边的事物,直观感知线面垂直并归纳出线面垂直定义.⇒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实验理解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通过例1及其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通过例2及其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求法.⇒归纳整理,进行课堂小结,整体认识本节课所学知识.⇒完成当堂双基达标,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反馈矫正.课标解读 1.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重点) 2.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并会用其判断直线与平面垂直.(重点、难点)3.理解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概念,并能解决简单的线面角问题.(重点、易错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在阳光下观察直立于地面的旗杆及它在地面上的影子,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位置在移动,在各个时刻旗杆所在的直线与其影子所在的直线什么关系?【提示】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ll⊥α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的垂面,它们惟一的公共点P叫做垂足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问题导思】将一块三角形纸片ABC沿折痕AD折起,将翻折后的纸片竖起放置在桌面上(BD,DC与桌面接触).观察折痕AD与桌面的位置关系.1.折痕AD与桌面一定垂直吗?【提示】不一定.2.当折痕AD满足什么条件时,AD与桌面垂直?【提示】当AD⊥BD且AD⊥CD时,折痕AD与桌面垂直.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l⊥al⊥ba⊂αb⊂αa∩b=P⇒l⊥α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图2-3-11.定义: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2.范围:设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θ,则0°≤θ≤90°.3.画法:如图所示,斜线AP与平面α所成的角是∠P AO.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下面叙述中:①若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则这条直线与平面垂直;②若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则这条直线与平面垂直;③若直线垂直于梯形的两腰所在的直线,则这条直线垂直于两底边所在的直线;④若直线垂直于梯形的两底边所在的直线,则这条直线垂直于两腰所在的直线.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思路探究】 与线面垂直的定义及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进行对照,区分异同,分析条件变换的影响,辨析正误.【自主解答】 ①中若两条直线为平行直线,则这条直线不一定与平面垂直,所以不正确;②由定义知正确;③中直线与梯形的两腰所在直线垂直,则与梯形所在平面垂直,由定义知也与两底边所在直线垂直,所以正确;④中直线与梯形两底边所在直线垂直,则不一定与梯形所在平面垂直,故不一定与两腰所在直线垂直,不正确.故选B.【答案】 B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是描述性定义,对直线的任意性要注意理解.实际上,“任何一条”与“所有”表达相同的含义.当直线与平面垂直时,该直线就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何直线.由此可知,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不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就一定不与这个平面垂直.2.由定义可得线面垂直⇒线线垂直,即若a ⊥α,b ⊂α,则a ⊥b .有下列说法:①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那么它和这个平面内的任意直线都不垂直. ②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 ③过点A 垂直于直线a 的所有直线都在过点A 且垂直于a 的平面内. 其中错误的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解析】 ①直线与平面平行,过该直线任作平面与已知平面相交,则直线与交线平行,可知平面内与交线垂直的所有直线都与已知直线垂直,①错误;②如果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是平行的,那么就不能得到直线和平面垂直的结论,②错误;③因为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垂直,所以过点A 与直线a 垂直的直线都在过点A 且与a 垂直的平面内,③正确.【答案】 A线面垂直的判定在平面α内有直角∠BCD ,AB ⊥平面α,求证CD ⊥平面ABC . 【思路探究】AB ⊥平面α――→定义AB ⊥CD ――→判定CD ⊥平面ABC BC ⊥CD ――→垂直关系∠BCD =90°【自主解答】如图所示.⎭⎪⎬⎪⎫⎭⎪⎬⎪⎫AB⊥αCD⊂α⇒AB⊥CD∠BCD=90°⇒BC⊥CDAB∩BC=B⇒CD⊥平面ABC1.使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关键是在平面内找到两条相交直线都与已知直线垂直,即把线面垂直转化为线线垂直来解决.2.线面垂直的定义具有双重作用:判定和性质,证题时常用它作为性质使用,即“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条直线就垂直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如图2-3-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棱AB,BC的中点,O 是底面ABCD的中心,求证:EF⊥平面BB1O.图2-3-2【证明】∵ABCD为正方形,∴AC⊥BO.又∵BB1⊥平面ABCD,AC⊂平面ABCD,∴AC⊥BB1,又∵BO∩BB1=B,∴AC⊥平面BB1O,又EF是△ABC的中位线,∴EF∥AC,∴EF⊥平面BB1O.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1111图2-3-3(1)求A 1B 与平面AA 1D 1D 所成的角; (2)求A 1B 与平面BB 1D 1D 所成的角.【思路探究】 (1)找A 1B 在平面AA 1D 1D 内的射影,即为A 1A . (2)找A 1B 在平面BB 1D 1D内的射影←证A 1C 1⊥平面BB 1D 1D ←正方体的性质【自主解答】 (1)∵AB ⊥平面AA 1D 1D , ∴∠AA 1B 就是A 1B 与平面AA 1D 1D 所成的角,在Rt △AA 1B 中,∠BAA 1=90°,AB =AA 1, ∴∠AA 1B =45°,∴A 1B 与平面AA 1D 1D 所成的角是45°. (2)连接A 1C 1交B 1D 1于点O ,连接BO , ∵A 1O ⊥B 1D 1,BB 1⊥A 1O , ∴A 1O ⊥平面BB 1D 1D ,∴∠A 1BO 就是A 1B 与平面BB 1D 1D 所成的角,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A 1B =2,A 1O =22. 又∵∠A 1OB =90°,∴sin ∠A 1BO =A 1O A 1B =12,∴∠A 1BO =30°.∴A 1B 与平面BB 1D 1D 所成的角是30°.1.求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步骤:(1)寻找过斜线上一点与平面垂直的直线;(2)连接垂足和斜足得到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斜线与其射影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即为所求的角;(3)把该角归结在某个三角形中,通过解三角形,求出该角.2.在上述步骤中,作角是关键,而确定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是作角的关键,几何图形的特征是找射影的依据,图形中的特殊点是突破口.如图2-3-4所示,Rt △BMC 中,斜边BM =5,它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AB 长为4,∠MBC =60°,求MC 与平面CAB 所成角的正弦值.图2-3-4【解】 由题意知,A 是M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 ∴MA ⊥平面ABC ,∴MC 在平面CAB 内的射影为AC .∴∠MCA 即为直线MC 与平面CAB 所成的角. 又∵在Rt △MBC 中,BM =5,∠MBC =60°, ∴MC =BM sin ∠MBC =5sin 60°=5×32=532. 在Rt △MAB 中,MA =MB 2-AB 2=52-42=3.在Rt △MAC 中,sin ∠MCA =MA MC =3532=235.即MC 与平面CAB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35.因考虑不周全致误已知平面α外两点A 、B 到平面α的距离分别为1和2,A 、B 两点在平面α内的射影之间的距离为3,求直线AB 和平面α所成的角.【错解】 如图,由点A 、B 分别向平面α作垂线,垂足分别为A 1、B 1,则AA 1=1,BB 1=2,B 1A 1= 3.由点A 向BB 1作垂线,垂足为H ,则AB 与平面α所成的角即为AB 与AH 所成的角,即∠BAH 为AB 与平面α所成的角.在Rt △BHA 中,AH =A 1B 1=3, BH =BB 1-AA 1=1,∴tan ∠BAH =BH AH =13=33,∴∠BAH =30°,∴AB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30°.【错因分析】 上述错解的原因是思维不周密,没有考虑问题可能出现的其他情况. 【防范措施】 平面α外两点A 、B 到平面α的距离分别为1和2,首先应想到A 、B 两点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可分点A 、B 位于平面α的同侧和点A 、B 位于平面α的异侧两种情况分别求解.【正解】 ①当点A 、B 在平面α的同侧时,由以上知直线AB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30°. ②当点A 、B 位于平面α的异侧时,如图,由点A 、B 分别向平面α作垂线,垂足分别为A 1、B 1,AB 与平面α相交于点C ,A 1B 1为AB 在平面α上的射影,∴∠BCB 1或∠ACA 1为AB 与平面α所成的角. 在Rt △BCB 1中,BB 1=2, 在Rt △AA 1C 中,AA 1=1.∵△BCB 1∽△ACA 1,∴BB 1AA 1=B 1CCA 1=2,∴B 1C =2CA 1,而B 1C +CA 1=3,∴B 1C =233,∵tan ∠BCB 1=BB 1B 1C =2233=3,∴∠BCB 1=60°,∴AB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60°.综合①、②可知:直线AB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30°或60°.小结1.线面垂直的定义具有双重性,既可以由线面垂直得出线线垂直,也可以由线线垂直得出线面垂直.2.求线面角的关键是找直线在相应平面内的射影,并借助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求线面角.3.线线垂直和线面垂直体现了知识间的互化,在学习中体会等价转化思想.。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线段、直线、 射线、角》优质课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线段、直线、射线、角》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线段、直线、射线、角》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授的。
本章主要介绍了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概念及其特性。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线段、直线、射线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特点和运用;同时,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角的概念,能够对各种角进行分类和识别。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平面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概念及其特性,学生还是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实例来进行辅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线段、直线、射线的概念及其特点,能够正确地画出线段、直线和射线;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角的概念,能够对各种角进行分类和识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线段、直线、射线的概念及其特点,能够正确地画出线段、直线和射线;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角的概念,能够对各种角进行分类和识别。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射线和直线的无限延伸特点,以及角的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挂图等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概念及其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1)线段:引导学生观察线段的特征,讲解线段的定义和性质。
(2)直线: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地感受直线的特点,讲解直线的定义和性质。
角的度量说课稿范文(精选11篇)
角的度量说课稿角的度量说课稿范文(精选11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角的度量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角的度量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我说的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中的《角的度量》一课,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线段、直线与射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后面学习画角、角的分类的基础。
教材注重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量角的必要性,认识量角的工具量角器的特征,在自主探索中体会、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二、说学生学生对于角的有关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体验,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一部分学生对量角器有初步了解,但多数学生几乎没有用量角器测量角的体验,小小的量角器虽然被拿在学生的手中,但学生对它的认识是陌生的,一条条放射状的线,不同的刻度,会使学生找不到量角器上的角,至于怎样用它测量角的大小,就更显得无从下手了。
而且,在实际中,学生似乎没有度量角的需要,他们所掌握的完全是抽象的数学知识,很少能应用到生活中。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本节课的目标:知识目标:认识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单位;会用量角器量角;能力目标:在测量角大小的活动中,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情感目标:1、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大胆尝试,积极表达,使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2、应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学生的应用意识得到培养。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难点:在自主探索中逐步体会、总结量角的方法。
三、说教法和学法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量角,是一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过去的教学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操作,然后进行大量的练习加以巩固这项技能。
无疑,这种方式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低效的。
2022年青岛版小学数学《线和角》说课稿
《线和角》说课稿这节课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线段,初步认识了角,学习了锐角,钝角,直角的根底上学习的,它是后面继续学习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重要根底。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泼、喜欢动手操作,容易被形象、生动活泼的东西吸引。
在知识的储藏上,已经初步认识了线段,初步认识了角。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根本理念,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1.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它们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2.通过观察、操作、比拟、猜测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区别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角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活动记录卡、尺或三角板。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上课开始,我用多媒体出示教材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请仔细观察这些灯射出的光线,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特点呢?这样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1. 复习线段首先,为了表达学生的主体性,我会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让学生试着把车灯的光线画下来.学生画线的时候,有画成线段的,有画成射线的,还有画成直线的,展示的时候,我先选择画线段的,然后提问:你认为用这条线来表示车灯的光线适宜吗?为什么?通过交流学生很容易答复出不适宜,因为它的长度是有限的,而车灯的光线是可以无限延长的。
这时我就告诉学生:这是一条线段,我们在二年级已经认识了线段,你还记得线段有什么特点吗?根据学生的答复复习线段的特征,我适时板书:线段:两个端点,有限长。
可以度量。
随后我又选择画射线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并提问:用它来表示车灯的光线适宜吗?为什么?学生可能答复:适宜,因为它的一端可以无限延长。
《角及其分类》 说课稿
《角及其分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角及其分类》。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角及其分类”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线段、直线和射线,并且对角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本单元的学习将使学生系统地认识角,为后续学习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图形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主要包括角的定义、角的表示方法、角的度量以及角的分类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准确地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并能根据角的度数对角进行分类。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但对于较为抽象的几何概念,理解起来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角的初步经验,但对于角的本质特征以及角的度量和分类,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角的定义,掌握角的表示方法。
(2)学生能够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
(3)学生能够根据角的度数对角进行分类,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度数范围。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经历角的度量和分类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探索角的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够根据角的度数对角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理解平角和周角的概念,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
角的认识说课稿
角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角的认识》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是学生在学习了直线、线段、射线等基本几何概念后,对几何图形学习的进一步深化。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角的定义、分类、性质以及角的大小比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分类和性质,为后续学习三角形、四边形等复杂图形打下坚实基础。
(1)作用与地位《角的认识》是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了基本的几何元素和复杂的几何图形,是学生从简单图形认知向复杂图形认知过渡的关键环节。
此外,角的概念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建筑设计、机械制造等领域,因此,掌握角的知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1. 角的定义:由两条射线共同确定的图形部分称为角,其中,射线的公共端点称为角的顶点,两条射线称为角的边。
2. 角的分类:根据角的大小,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3. 角的性质:角的大小与其两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边之间的夹角有关。
4. 角的大小比较:通过观察、度量等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角的定义,掌握角的顶点和边的概念;(2)能够根据角的大小,将角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3)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能够准确地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2)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思维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对几何图形的探究欲望;(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角的定义、分类和性质,以及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在于:1. 理解角的定义,特别是射线的概念;2. 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突破直观感受的局限;3.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四上《直线、射线和角》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上《直线、射线和角》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直线、射线和角》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直线、射线和角,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直线的无限延伸性,射线的有一个端点且无限延伸性,以及角的定义。
教材通过对这些基本概念的学习,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图形的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直线、射线和角这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直线、射线和角,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理解直线、射线和角的含义,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直线、射线和角,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直线、射线和角的无限延伸性,以及角的定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模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直线、射线和角的概念。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直线、射线和角的理解。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
4.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直线、射线和角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直线、射线和角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直线、射线和角的定义,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它们的特点。
3.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直线、射线和角的理解。
4.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直线、射线和角》优秀一等奖说课稿
《直线、射线和角》优秀一等奖说课稿1、《直线、射线和角》优秀一等奖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是在学生初步感知了直线、线段和直角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几何形体知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也是较简单的几何图形;更是学习其它几何图形的基础。
教材中首先将射线与直线、线段进行比较,明确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引出角的概念。
二、说学生:学生虽然在二年级初步感知过直线、线段和直角,但是只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上,并没有理解和掌握。
本课不仅要求学生认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而且要理解三种线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角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三、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阐明:“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学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以人为本的教育是指向真实生活的教育”。
基于以上理念,我从关注学生的知识储备、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注重课堂的生成性,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学具的恰当选择,活动和合作的有效组合,实践探索的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使学生始终保持着盎然的情绪,在愉悦中,师生共同生成新知识,得到了新发展。
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直线;理解直线、线段、射线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角的概念和角的符号,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过程与方法:经历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的认识过程,体验比较的方法。
培养学生对比、观察、验证、记忆能力,提高动手操作水平,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学会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事物、发现探究规律,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敢于验证的自主学习的精神。
四、教学设计简析:(一)本节课的知识点分为两大块,线段、射线、直线的.认识和角的进一步认识,其中射线和直线的认识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说课稿第【1】篇〗第一课时课题:直线、射线和角课型:新授课说教学内容:教材第35、36页的内容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间的区别。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角是符号表示角。
3、培养学生关于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空间观念。
说教学重点:建立射线的概念。
说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角的边是两条射线教具准备:多媒体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复习线段(1)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
(2)提问:老师画的是什么?说一说什么是线段,线段有哪些特点。
2、导入。
老师把线段的一个端点擦去,改画成射线,问:你认识这个图形吗?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认识射线。
如果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老师延长一条线段)就得到一条射线。
(板书:射线)把射线与线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点指出:射线也是直的,它只有一个端点。
另一方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地延长下去,是无限长的。
直尺或三角尺可以画出射线:先点一点,再沿着尺的一边画射线。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条射线。
谁再来说一说,射线有哪些特点射线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指出: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是无限长的,所以不能量出它的长度。
2、认识直线。
现在,我们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边说边把线段延长就得一条直线(板书:直线)大家把直线和线段、射线的特点比一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直线有哪些特点谁来说一说,用直尺或三角尺怎样画直线要不要点上点为什么直线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条直线。
提问:射线、直线是怎样得到的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吗直线和线段又有什么共同特点3、认识角和各部分名称。
角是怎样的图形呢现在仔细看老师画三个角,想想角是怎样组成的。
从这点(在黑板上点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画一个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直线线段射线和角》小学数学说课稿
《直线线段射线和角》小学数学讲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教材内容包含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线段、角和直角的基础上教课的是几何形体知识中最基本的看法之一也是认识三角形等图形的知识以及进一步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基础学生学习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时已会直观描绘它们的特色本课尊敬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有限”到“无穷”指引学生认识直线和射线掌握角的看法教课目的:1、认知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认识射线;知道直线、线段、射线的差别;认识角和角的符号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比较角的大小2、能力目标:培育学生的察看、对照、综合、记忆及着手协作能力3、感情目标:培育学生仔细察看、思虑的学习习惯加强合作研究意识教课生用科学的目光察看事物进而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课重难点:1、要点:认识射线知道射线与直线、线段的差别和联系;在射线看法的基础上说明角的看法浸透运动的看法2、难点:角的形成学生准备:活动角、一副三角尺《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可以纯真地依靠模拟与记忆着手实践、自动研究与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依据本课教课内容的特色和学生的思想特色我选择了以学生操作为主辅以讲话启迪法、指引发现法、讲练联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有效地打破了教课要点、难点使所学的新知识不停内化到已有的认知构造中充足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换学生的能动性指引他们去学习、去研究进而达到训练思想、培育能力的目的在教课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课手段激发学习兴趣进而促使学生踊跃参加学习过程在学法上采用指导学生察看、操作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说教课程序:1、着重着手操作自主研究合作沟通让学生经历研究过程在本课的教课中教师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指引学生主动参加、经历知识的形成和研究过程着重为学生创建自主研究的空间学生经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做一做在各样感官协调参加下初步认识角倡议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学生经过分组合作议论全班展现沟通领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发展了求异思想又在沟通中深入了各自的认识2、奇妙运用多媒体变抽象为直观发展了学生的空间看法在初步认识角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先在实物上闪烁角再去除实物中非实质的属性抽拿出角的实质属性引出角的图形帮助学生清楚地成立了角的表象一、评论赏识线条美1、同学们你感觉今日老师穿的衣服样美丽在里2、人们用线条创建了美给大家以美的享受你们有兴趣走进线的王国去研究有对于线的数学识题(剖析:教师创建学生喜爱的线条情形图引出了直线看法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认识射线1、今日老师带来了一个宝贝想知道(出示手电筒)你用数学的目光看它是一条什么线你能把这条线段画下来介绍一下线段2、翻开手电筒请看这线穿过窗户、透过云层、射向宇宙张开你想象的翅膀你能想象出这是一条什么样的线你能把他画下来(指名画出不一样的)你感觉谁画的比较合理为何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到过这类线我们把线段的一端无穷延伸获得的线叫———————射线三、认识直线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宝贝想知道(另一把手电)你猜猜老师会玩这两个宝贝能玩出什么来1、拼、翻开成向来线有什么想说的(两头无穷延伸)2、你能画下来3、此刻我们已经认识了三种线你能用动作和语言相联合把他们表示出来大家一同来做一做4、在你看过的书或看过的电影中有没有象直线这样两头能够无穷延伸的状况四、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之间的关系1、看黑板上的图说一说射线、直线是如何获得的2、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3、线段、射线与直线之间有什么同样点和不一样点达成板书:图形名称同样点不一样点线段都是直的2个端点有限长射线1个端点无穷长直线没有端点无穷长4、达成想想做做第 1 题学生独立判断并说明原因5、两点确立一条直线(1)方才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射线和直线经过一点能画几条直线呢学生着手操作说明:过一个点能够画无数条直线(2那么经过两点能画几条直线呢学生着手操作说明:过两点只能够画出一条直线(3)翻开书 16 页认识这个知识的适用性并指名谈谈生活中的例子(剖析:在抽象出角的图形后指引学生再回到生活情境中在四周的物体上找角这样不单丰富了学生对角的表象累积并且进一步感觉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6、达成想想(1)学生独立察看图并小组沟通:条最短你还可以想像出连接 A、(2)教师指引学生认识:两点中间的全部连线中线段最短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7、达成想想做做第 2 题(1)学生独立达成( 2)集体沟通五、认识角老师还要玩这两个手电筒你再猜猜老师还会玩出什么1、拼成角翻开电筒2、你想象得出这个图形(板书:角)今日我们持续学习相关角的知识3、教师边解说边演示画角:先点一个点再从这一点出发引出两条射线4、角是如何构成的5、画角时应当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教师演示6、学生练习画角(指导学生画不一样方向的角)7、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8、角的两边能够延伸为何角的大小改变了9、教师说明角的符号的写法10、学生练习书写(三)想想做做第 3 题学生独立达成后小组沟通(剖析:教师先让学生经过制作活动角判断角的大小与什么相关而后制造认知矛盾想方法比较两个大小不显然的角再演示教材上的比较方法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念又学习了新的比较方法最后教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长方行去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激发学生主动研究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虑能力经过设计让学生在身体上找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课达到了热潮)四、讲堂小结1、今日你有什么收获2、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3。
《射线、直线和角的认识》 教案 说课稿 教学反思
《射线、直线和角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1.本节课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6-17页第二单元“角”的第一课时。
2.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射线、直线和角”。
包含以下几个知识点: ①建立射线、直线的表象;②比较射线、直线、线段的异同, 感受“有限”与“无限”的区别;③体会“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的距离”;④建立角的概念, 体会角的符号标记。
3.本课内容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初步、直观认识了线段、角, 知道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 可以用尺度量以及知道了角各部分名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将以线段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继续认识射线和直线, 并在教学射线后, 帮助学生建立有关角的初步概念。
掌握好这部分内容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还可以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平行和相交等平面几何打下坚实的基础。
4.《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 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 逐步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以及角的相关知识,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根据《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本节课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射线、直线, 知道射线、直线和线段的区别和联系。
(2)复习角的初步认识, 认识角的符号和表示角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和探索知识的欲望和能力。
5.教学重点: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的特征, 建立角的概念。
6.教学难点: 让学生形成“无限”的观念。
二、说教法射线和直线都是把线段“无限延长”得到的几何图形, 小学生理解“无限延长”往往有些困难, 所以本节课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 主要通过创设情境、设计动态演示的教学课件, 采用“谈话法”引导学生以已有知识“线段”的经验为生长点教学射线和直线, 从有限到无限, 并辅以“观察法”“演示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建立射线和直线的表象, 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异同。
最后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教师的“讲授法”让学生自主建立角的概念, 完成教学目标。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相交直线所成的角》说课稿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相交直线所成的角》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相交直线所成的角》这一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定义,性质以及如何求解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这部分内容在几何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是进一步学习几何学的基础,也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几何图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
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正在发展,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抽象的几何概念。
此外,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需要通过有趣的教学手段来激发。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1.让学生理解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定义和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相交直线所成的角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示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如何运用这一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我将以引导为主,结合实例和图示,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我会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动态的图示和实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同时,我也会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交叉的道路,铁路等,引导学生思考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2.讲解:通过图示和实例,讲解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定义和性质。
3.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总结:通过学生的总结和我的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主要包括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定义,性质和运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3.1《角》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3.1《角》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角》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3.1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介绍角的概念、分类和度量。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角的定义、特点,掌握角的分类和度量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角的概念和分类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角的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分类和度量方法,能正确识别各种角。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角的概念、分类和度量方法。
2.教学难点:角的分类和度量方法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情境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角,引导学生关注角的存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讲解角的概念:讲解角的定义,让学生理解角的特点,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角的概念。
3.角的分类:讲解角的分类,让学生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定义。
4.角的度量:讲解角的度量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度、分、秒表示角的大小。
5.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识别各种角,并用度、分、秒表示它们的大小。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角的概念、分类和度量方法的重要性。
7.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角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1.角的概念2.角的分类3.角的度量–度、分、秒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角的定义、分类和度量方法的掌握情况。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2《角》说课稿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2《角》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6.2》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角的定义、分类和度量。
通过对角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分类和度量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但是对于角的概念、分类和度量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角的概念,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角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分类和度量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角的概念、分类和度量方法。
2.教学难点:角的分类和度量方法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实物模型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角,引导学生关注角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角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自主探究角的定义,理解角的概念。
3.学习角的分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总结出角的分类,并能够正确判断各种角的类型。
4.学习角的度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习角的度量方法,掌握度量角的工具和技巧。
5.应用与拓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运用角的知识解决问题。
6.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角的概念与分类1.角的定义: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角的分类:–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直角:等于90°的角–钝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平角:等于180°的角–周角:等于360°的角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二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对角的概念、分类和度量方法的掌握程度。
高三数学《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与二面角》第一课时 说课稿
《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与二面角》第一课时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说课稿各位专家、同仁:您们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立体几何第九章中《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与二面角》第一课时的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现在我就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恳请在座的各位专家、同仁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1.地位作用: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它是在学生学过平面几何中的角、空间中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之后,又要重点研究学习的一种空间的角。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及后面将学习的二面角都是立体几何的重要概念,也都是学生进一步研究空间多面体的基础和发展构建空间概念的依据。
因此,它起着承上启后的作用。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素材。
而要得到以上三角均需化归为平面中相交直线的夹角来求得,复习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有利于学生进行对比联系,掌握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同时也为后继学习作好铺垫。
平面外的直线和其在平面内的射影的夹角是直线与平面内任意直线所成角中的最小值、平面外的直线和其在平面内的射影的夹角的大小仅取决于直线与平面的位置说明了直线与平面所成角概念的合理性,教学中需让学生理解,才能真正认同和掌握概念。
应用概念求解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中关键是找出直线在平面中的射影,在教学中需量化,强调解题步骤。
2.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理解并掌握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概念,根据概念先找直线射影后确定线面夹角从而熟练求解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理解最小角的发现过程并能灵活变形利用其解题。
能力目标:培养化归能力、分析能力、观察发现思考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立体感、数学美感;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动手实验、乐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3. 重点、难点分析理解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概念及利用概念分步求夹角是本课时的重点,而对最小角定理的理解及应用,学生不易接受,因此是本课的难点,而突破难的关键可利用自制几何实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进行“创设情景”和“演示实验”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做观察发现最小角定理,教师再引导理论证明,使学生对最小角定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说课稿(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说课稿(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直线和线段,知道他们的特征,并会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2、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培养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激光电筒、作业纸、尺子等。
说教学过程:一、认识射线。
1、复习线段导入。
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问:这是什么图形?(线段),它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线段、两个端点、不能延长、可以度量。
2、由线段引出射线。
(电脑演示)师:老师在电脑上也画了一条线,仔细看看,与原先的线段有何不同?(少了右边端点)少掉一个端点后的线条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学生猜测)(如猜不出,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然后让学生来回答。
)生回答:向一端延长了。
师:还可以再延长吗?现在电脑上没法画下来,如果屏幕一直接着排下去的话,那他就能一直延长下去,没头没尾,这就叫无限延长。
3、演示少掉左侧端点后的射线。
师:换个方向它会延长吗?(演示,得出结论。
)4、概括出射线的概念。
师:向这种线我们就把他叫做射线。
现在你知道,什么是射线吗?(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了一条射线。
)5、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射线。
师: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射线呢?(学生举例:光线,师电脑演示,并让学生解释哪里是射线的端点,它所发出的光线就是一条射线;学生举例:手电筒的光,师就出示实物,让学生自己来体验。
)6、概括射线的特征。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并且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师板书。
7、画射线。
①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射线,那么该怎样画射线呢?(先画什么,再画什么?)一起跟着电脑小博士空手画一下。
你还可以朝那边画?(引出四面八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说课稿
《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说课材料
一.教材分析
异面直线夹角、线面夹角及后面将学习的面面夹角是立体几何的重要概念,它们均需化归为相交直线来求,复习异面直线夹角有利于学生进行对比联系,掌握线面夹角同时也为后继学习作好铺垫。
平面外的直线和其在平面内的射影的夹角是直线与平面内任意直线夹角中的最小值、平面外的直线和其在平面内的射影的夹角的大小仅取决于直线和平面的位置说明了直线和平面夹角概念的合理性,教学中需让学生理解,才能真正认同和掌握概念。
应用概念求解直线和平面夹角中关键是找出直线在平面中的射影,在教学中需量化,强调解题步骤。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并掌握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概念,根据概念先找直线射影后确定线面夹角从而熟练求解直线和平面所成角。
能力目标:培养化归能力、分析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
情感目标:培养立体感、数学美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特别是立体几何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