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模拟编制生命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模拟编制生命表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生态学

年级: 环境科学1001班

学号: 10320104 姓名: 王园园

实验室模拟生命表

摘要:根据生命表内信息,绘制存活曲线和死亡率曲线,科学正确的将龄分配,分析种群大小不同,及不同种群大小各年龄段存活率特点,为种群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生命表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

引言:

生命表:在生态学中,指死亡表和寿命表,用于简单而直观地反应种群存活和死亡过程的统计表。生命表上所记载的死亡率、生存率是决定的重要依据。是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人口生存死亡规律的调查统计表。即追踪一批人,逐年记录该人群的死亡人数,得到该人群从出生到死亡为止的各年龄死亡率,并进一步构成表格式模型,称为生命表。

以存活数量的对数值为纵坐标,以年龄为横坐标作图,从而把每一个种群的死亡——存活情况绘成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即是存活曲线。存活曲线直观地表达了同生群的存活过程。为了方便不同动物的比较,横轴的年龄可以各年龄其占总存活年限的百分数来表示。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骰子、托盘、烧杯、记录纸、绘图纸、笔等。

1.2实验材料:

1.2.1

⑴. 以骰子数量代表所观察的一组动物的同生群,给每个实验组发30只

骰子,1个烧杯;

⑵. 通过投骰子来模拟动物的死亡过程,每颗骰子代表一个动物,所以开

始时动物数为30,年龄记为0。掷骰子规则为:将烧杯中骰子充分混

匀,一次全部掷出,观察骰子的点数,1,2,5,6点代表存活个体,3、

4点代表死亡个体,投掷一次骰子代表1年。将投掷次数作为年龄记

在表1的最左边一栏(年龄x)中,将显示1,2,5,6点的骰子数作为

一栏中;

存活个体数记在表1中的存活个体数n

x

⑶. 将“死亡个体”去除,“存活个体”继续放回烧杯中重复以上步骤,

直到所有动物全部“死亡”。

1.2.2

将开始动物改为60,其他与第一个实验相同。

1.3实验室模拟生命表的主要指标:

⑴ X-年龄

⑵ lx-存活率(符号右下角的X表示年龄)

⑶ dx-从x到x+1的死亡数

⑷ qx-从x到x+1的死亡率

⑸ Lx-x期开始时的存活率

⑹ Tx-平均生存总人年数

⑺ ex-x期开始时的生命期望或平均余年

⑻ nx-x期开始的存活数

⑼ Lx=nx/n0

⑽ dx=nx-nx+1

⑾ qx=dx/nx

⑿ ex=Tx/nx.

1.4数据处理

1.4.1实验一生命表及存活曲线、存活概率图。

1.4.2实验二生命表及存活曲线、存活概率图。

2结果分析

2.1比较种群大小不同的生命表差异

存活曲线可分为三种,反映内容如下:

A型:存活曲线呈凸型。它们表示种群的大多数个体均能

实现其平均的生理寿命(种群生理寿命是指种群处于最适生活

环境下的平均年龄,而不是某个特殊个体可能具有的最长寿

命),在到达平均寿命时,几乎同时死亡。也就是说,在接近生

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人类和许多高等动物(大型兽类)

以及许多一年生的植物常属此类。

B型:存活曲线呈对角线。它们表示各年龄段具有相同的

死亡率。多年生次结实植物和水螅、许多鸟类以及小型哺乳动

物的存活曲线接近此类。B1:阶梯型,存活率相差很大,属于

完全变态类(蝴蝶),曲线陡峭地方为不易存活年龄,分别指的

是卵,孵化和成长阶段。曲线平滑为幼虫和蛹时期。B3:即S

型,幼龄时死亡率较高,之后死亡率较低。

C型:存活曲线呈凹型。它们表示幼小个体的死亡率极高,一旦过了危险期死亡率就变得很低而且稳定。许多海产鱼类、海产无脊椎动物、许多低等脊椎动物和寄生虫以及多次结实的多年生植物属此类。

由实验一、二,可得两组存活曲线和死亡率曲线图。

由实验一死亡率曲线图可知,当种群个体数为30时,各年龄段的死亡率差异很大,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规律。

由实验二死亡率曲线图可知,当种群个体数为三十时,在12岁钱死亡率波动不大,12岁以后,由平稳突变成死亡率很高,再突变回很低。

我们看实验一的存活曲线图,由左图推断,该图近似为B3曲线,为Ⅱ型。实验二存活曲线近似于B1,为二型。

我们可以推断,种群的大小影响着接近生理寿命前死亡率的大小,影响整个种群数量的演变。

2.2比较模拟种群与所给种群生命表

种群数量越大,幼年死亡率越低,老年死亡率越高,越接近于Ⅰ型,种群个头越大,生存时间越长,受环境干扰能力越弱。种群越小,幼体死亡率越高,各年龄段死亡率都很高,为了将种群繁衍下去,只能增大出生率,以备灭绝之灾的降临。

3讨论

3.1存活曲线引入对数做纵坐标,利用年龄做横坐标具有哪些突出的优点?

种群数目过大,直接用种群数目为纵坐标太过麻烦,对种群数目取对数做为纵坐标后,可以更简便,更直观的看出规律。

3.2不同生存曲线的类型特征,不同时期,不同时期,存活率如何随时间变化?

存活曲线可分为三种,反映内容如下:

A型:存活曲线呈凸型。它们表示种群的大多数个体均能实现其平均的生理寿命(种群生理寿命是指种群处于最适生活环境下的平均年龄,而不是某个特殊个体可能具有的最长寿命),在到达平均寿命时,几乎同时死亡。也就是说,在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人类和许多高等动物(大型兽类)以及许多一年生的植物常属此类。

B型:存活曲线呈对角线。它们表示各年龄段具有相同的死亡率。多年生次结实植物和水螅、许多鸟类以及小型哺乳动物的存活曲线接近此类。B1:阶梯型,存活率相差很大,属于完全变态类(蝴蝶),曲线陡峭地方为不易存活年龄,分别指的是卵,孵化和成长阶段。曲线平滑为幼虫和蛹时期。B3:即S型,幼龄时死亡率较高,之后死亡率较低。

C型:存活曲线呈凹型。它们表示幼小个体的死亡率极高,一旦过了危险期死亡率就变得很低而且稳定。许多海产鱼类、海产无脊椎动物、许多低等脊椎动物和寄生虫以及多次结实的多年生植物属此类。

3.3为什么说死亡率曲线比存活曲线好?

大多数野生生物生命表常常由于一龄年龄组的资料不充分而产生误差,如果初始数据不准确,必然会影响后继nx和 dx值的准确性。某一年龄组期间的个体数的死亡数同该年龄组开始时存活个体数的比值,误差不会影响后继。虽然死亡率曲线不能直接地表示出死亡率,但却比存活率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现代生态学》——————————戈峰主编

《普通生态学》——————————尚玉昌主编

《生态学实验》——————————李铭红主编

《生态学》————————————李博主编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