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三维设计》地理第一轮高考总复习 第3部分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教案)

合集下载

2012届高考地理三维设计一轮复习课件:第3部分 第13章 第1讲 荒漠化的防治

2012届高考地理三维设计一轮复习课件:第3部分 第13章 第1讲 荒漠化的防治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考纲下载—————————————————
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
危害,以及有关治理保护措施。 考情上线————————————————— 以区域图为背景材料,结合图中地理环境的 特点,综合考查区域内环境问题的分布、产生原
因及解决措施。
一、荒漠化的概念与表现
直,组成了一个立体空间坐标系。同学们可采用列表
法分析三维坐标统计图。
右图中各坐标轴分别表示气
候、地形、河流三种区位因素, 箭头方向表示区位条件越来越好。 据此回答(1)~(6)题。
(1)若用此图分析我国的自然灾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地最易发生泥石流 B.K地最易发生洪涝 C.G地最易发生旱灾 D.F地最易发生寒潮 )
远远大于降水量,排除本地降水补给是主要补给源)
坐标图的判读
1.二维坐标统计图
二维坐标统计图又叫平面直角坐标图,可分为Y轴向 上、Y轴向下和多项Y轴三类。二维坐标统计图的判读 要领:
(1)要正确判断并理解坐标系统中各坐标的具体含义,明 白该图反映了哪两个或哪几个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思 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联系。一般来说, 线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时间或空间分配规律。
2.读1937~1980年内蒙古商都县土地耕垦、人口、放牧强 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图,回答(1)~(3)题。
(1)对该县1937~1980年土地耕垦、人口、放牧强度和荒 漠化面积发展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人口总数约翻了一番 B.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 C.荒漠化面积扩大约3倍 D.放牧的绵羊总数增加了约2倍 ( )
(2)要准确获取坐标中的有关数值及其变化趋势。坐标图上
的点、线(折线、曲线、直线)等既表示了地理事物的数

2016《三维设计》地理第一轮高考总复习课件 第3部分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讲 荒漠

2016《三维设计》地理第一轮高考总复习课件 第3部分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讲 荒漠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3. (2014· 广东高考)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 )
第一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认识荒漠化
轻巧记忆
数字法记忆荒漠化的概念
(1)“三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
(2)“三退”——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 (3)“三化”——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4)“二因”——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人类过度的经济 活动。
过度樵采 草原地区
为燃料
严重破坏植被,
采挖药材、发菜 易造成风沙侵蚀 增加收入 加速了草场退化 和沙化进程
半干旱的草原牧 为求得短期经济 过度放牧 区、干旱的绿洲 利益,尽可能多 边缘 地放牧牲畜
因素
分布地区
破坏原因
危害
半干旱的草原
过度放牧 牧区、干旱的 绿洲边缘 过度开垦 干旱、半干旱 沙质土壤地区 绿洲地区 灌溉农业区
为求得短期经济利 加速了草场
益,尽可能多地放 退化和沙化 牧牲畜 从事农业(种植业) 生产 中上游过度利用水 资源,导致下游水 源短缺,生态恶化 大水漫灌 进程 使沙化土地 连片发展
水资源利
用不当
次生盐渍化
1.(2010· 安徽高考)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 石。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图示区域铁矿 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 )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接近亚洲高压中心,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 利条件。

【三维设计】2018版高考地理(人教版 )一轮文档讲义:第三部分2.2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三维设计】2018版高考地理(人教版 )一轮文档讲义:第三部分2.2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二讲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荒漠化的防治(一)认识荒漠化[轻巧记忆]数字法记忆荒漠化的概念(1)“三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

(2)“三退”——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

(3)“三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4)“二因”——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人为因素)。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地域差异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3.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温馨提示]荒漠是一种现象和景观,而荒漠化是一个过程。

荒漠化的成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危害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当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2.防治内容(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3.防治原则(1)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2)坚持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4.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一)石漠化(以云贵高原为例)(二)次生盐碱化(以我国西北、华北地区为例)(三)水土流失(以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为例)二、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一)森林资源现状与作用1.分布及现状 (1)分布:(2)现状:急剧减少,原始森林破坏殆尽。

2.森林的作用(1)经济价值:重要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

(2)生态价值: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

不同区域森林生态功能差异:3.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地球之肺2.绿色水库3.基因宝库(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的生态优势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三维设计】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四章第一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三维设计】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四章第一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答案] A
山西省能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1.能源综合利用 能源综合利用的核心是围绕主体能源,调整相关产 业结构,延长生产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价值,实现 由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结构的升级。如山西煤炭的综合 利用。
2.环境保护与治理 (1)必要性: ①开采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
②综合利用过程中污染环境。
第三步:联题目,抓关键 该类图设问主要是比较不同年份能源消费总量的变 化和主要能源构成的特点,进而分析其关系、影响、对 策等,要根据设问要求去图中寻找针对性的信息。如每 年的能源消费总量要看清每个柱状图的总高度,即顶端 对应的左侧纵坐标,此图中呈现上升趋势;主要能源构 成特点,要看清每个柱状图中各个组成部分的高度,也 就是相应图例对应的纵坐标上限和下限之差,此图中主 要能源构成呈现出以煤炭为主(煤炭比重大),石油、天 然气、水电的比重较低的特点。每年的单位GDP能耗变 化要看清曲线上的点对应的右侧纵坐标,呈下降趋势。
第五步:组答案,防失误 (1)该类图常涉及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要注意“变化趋 势”与“变化”或“变化特点”不同,趋势是一种较为笼统的走向 ,所以不能答“先慢后快”或是“先下降后上升”“波动上升”之 类的说法,而应答成“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单位GDP能耗呈 下降趋势”。单位GDP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应答成“提高能源利用 率;调整产业结构”,而不能答成“改变产业结构”。 (2)该类图在描述能源构成特点时要注意概括性,并且要注意 与变化的区别,同时叙述要完整。如“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 点”,虽然石油、天然气,尤其是天然气的比重增加了,但是题目 要求说的是特点,而不是变化特点,所以要从静态上概括重庆市近 些年能源消费构成的共同点,答案应答成“以煤为主,石油、天然 气和水电的比重较低。”而不能答成“煤炭比重大,天然气比重增 加”或者只答“以煤为主”。

2022《三维设计》地理第一轮高考总复习真题备选题库: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022《三维设计》地理第一轮高考总复习真题备选题库: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010~2022年高考真题备选题库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1.(2022.广东高考)随着我国南方地区部分江河水库主要功能的退化,大坝将被拆除。

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与拆坝前相比,将会毁灭的变化有()A.坝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上升B.坝址上游汛期毁灭的季节提前C.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减小D.坝址下游汛期洪峰流量增大解析:选D筑大坝对河流上下游的水文特征都有影响,拆大坝会使坝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下降;坝址上游汛期毁灭的季节与天气有关,与大坝无关;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会加大;没有大坝的拦截,坝址下游汛期洪峰流量增大。

(2022.上海高考)依据我国北方半潮湿区某小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率图,回答2~3题。

2.1998年之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表现为()A.由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B.由耕地、草地向水域转化C.由耕地、草地向城乡用地转化D.由城乡用地向耕地、草地转化3.据图可以推断,从1976年到2010年该流域生态环境()A.前期改善明显,后期改善缓慢B.得到持续明显改善C.前期改善缓慢,后期改善明显 D. 改善效果不甚明显解析:2.A 3.C 第2题,由图示可知:1998年后,林地变化率最高,为正值,说明增加林地多;耕地和草地变化率也较大,但为负值,说明耕地与草地削减的多,而其他用地变化率不大,故选A。

第3题,由图可知,1976~1998年,林地变化率很小,说明生态环境改善缓慢,1998~2010年变化率大,说明改善明显。

故选C。

4.(2022.北京高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月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难,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缘由。

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

(2)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实行的对策。

三维设计4高考地理人教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三高考-PPT精品文档

三维设计4高考地理人教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三高考-PPT精品文档

土地覆被类型 沙地 草地 盐碱地 耕地 沼泽地 建设用地
面积/万hm2 468.7 58.8 32.1 16.6 10.7 1.4
1.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A.治理盐碱地 C.保护沼泽地 B.退耕还草 D.植树造林
(
)
2.该区域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东部 C.黄土高原中部
(
B.松嫩平原中部
)
D.内蒙古高原西部
松嫩平原中部都位于湿润、半湿润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内
蒙古西部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严重,故D项正确。 答案:1.B 2.D
3.(2019·四川高考)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 措施是 ( )
A.调整农作物熟制
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 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
4.(2019·重庆高考节选)依据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 是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区之一。 指出我国西北地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不当会引起的主要 生态环境问题。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同时考查调动 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析: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开垦耕地的过程中, 灌溉不当易引起土壤盐渍化;植被破坏,造成土地荒漠化; 生态系统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农业生产需水量大,扩 大耕地会加剧该地区的水资源短缺。 答案:①土壤盐渍化;②土地荒漠化;③水资源短缺加剧; ④生态系统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5.(2019·浙江高考节选)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沙地和
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2022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三章板块命题直击

2022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三章板块命题直击

2022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三章板块命题直击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2011年3月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强调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爱护和治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爱护生物多样性,构建“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构建以生态农业、生态牧业以及科学合理开采矿产资源,形成可连续进展的产业进展模式。

材料2:下图为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1)①生态带要紧发挥如何样的生态功能?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说明该地植被破坏后的不利阻碍。

(2)②地区阻碍自然环境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在自然带的分布中属于________现象。

(3)生态屏障③南北部山地自然带中的基带分别是什么?这种变化表达了如何样的地域分异规律?(4)在图中序号①~④所示地区的山地自然带谱中,植被带最丰富的是________,分析缘故。

解析:第(1)题,①生态带要紧位于内蒙古高原上,生态功能是防风固沙,自然景观上属于半洪涝草原区,开垦草原、过度放牧等不合理行为破坏植被,从地理环境整体性上看,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要素的变化。

第(2)题,②位于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绿洲地区,沙漠中的绿洲主导因素是水源,属于非地带性现象。

第(3)题,生态屏障③地跨我国南北方地区,山地自然带中南部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北部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纬度地带性规律。

第(4)题,山地自然带谱的多样性与山地所处的纬度和相对高度有关,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植被带越丰富。

答案:(1)防风固沙。

植被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草原载畜量下降;降水减少,气候更加洪涝,风沙危害、沙尘暴加剧;河流流量减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2)水源非地带性(3)南部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北部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纬度地带性。

(4)③地南段为横断山地,纬度低,相对高度大。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华社西宁2011年8月7日专电题:黄河源头再现“千湖之县”的美景——青海省玛多县生态变化见闻。

版《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 第二章 第三讲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版《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 第二章 第三讲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典例] (2016·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 煤电、水电。2009 年 5 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 1 000 万千瓦 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 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 的瓜州县。如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 级)日数。
钢铁生产转移,钢铁产量下降
2.环境恶化 (1)原因:鲁尔区能源结构以 煤炭 为主,产业结构以重化 工业为主。
(2)表现:煤渣、矿渣堆积,占用大量土地;大气污染严 重;河流污染;热污染等造成 生态环境 破坏。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1.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 (1)对传统工业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 (2)改善投资环境,鼓励 新兴产业 迁入。 (3)重视旅游业、商业、金融业和保险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2.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 (1)整治 河流 。 (2)控制 大气污染 。 (3)加强环境管理。 (4)美化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教材外案例>>> 领悟好
长江流域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自然环境 (1)地形:上游高原、盆地,中下游 平原 。 (2)气候: 亚热带季风 气候,温和湿润,降水自东南向西 北递减。 (3)水量:水量居我国首位,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密布。 (4)流域概况:干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 南北 辐射状, 流域面积居全国首位。 2.自然资源 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 水能 资源、森林资源和旅游 资源等。
(二)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1.经济发展快,形成三大经济区 (1)上游:以 重庆 为中心。 (2)中游:以 武汉 为中心。 (3)下游:以 上海 为中心。 2.城市化水平较高 除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外,宜宾以下河流两岸城镇都很密 集,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度远高于上游地区。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学案1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学案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学案1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学案

第三讲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__理清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和应用范围__1.概念: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简称RS)。

2.工作原理:不同地物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各不相同。

3.主要环节4.优势: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5.应用应用领域应用方向资源普查矿产资源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生物资源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部门服务环境监测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自然灾害防御监测有利于防灾减灾图示遥感的特点(2020·浙江选考模拟)2017年4月,借助激光交会对接雷达,“天舟一号”准确掌握“天宫二号”的距离、速度等数据,确保实现第一次高精度自动交会对接。

从技术上来说我国最迟能够于2020年在月球极区建成月球天文台。

完成1~2 题。

1.“天舟一号”准确掌握“天宫二号”的距离、速度等数据所应用的核心技术是() A.GIS B.GPSC.RS D.VR2.与地基观测相比,月基天文观测的突出优势是()A.距离天体更近B.没有大气散射C.大气逆辐射强D.昼夜温差大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天舟一号”准确掌握“天宫二号”的距离、速度等数据是借助激光交会对接雷达,雷达是遥感技术系统组成中的传感器的一种类型。

第2题,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因此没有大气散射,观测精度高。

(2020·上海高三检测)下图为某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工作流程示意图。

完成下题。

3.该地理信息技术为()A.RS B.GPSC.GIS D.VR解析:选A传感器是遥感系统的最重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传感器接受物体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然后以图像、数据等形式将信息传递给地面工作站。

从图中该地理信息技术工作过程可以判断为遥感系统,简称RS。

__掌握全球定位系统的特点和应用__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简称GPS)。

三维设计地理第一轮高考总复习课件第部分第十三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三维设计地理第一轮高考总复习课件第部分第十三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的内陆 及下游生态环境(shēnɡ tài huán
jìnɡ)的保护第二十二页,共37页。
第二十三页,共37页。
第二十四页,共37页。
第二十五页,共37页。
第二十六页,共37页。
第二十七页,共37页。
第二十八页,共37页。
第二十九页,共37页。
第三十页,共37页。
第三十一页,共37页。
第十八页,共37页。
第十九页,共37页。
第二十页,共37页。
第二十一页,共37页。
地区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
农作区
干牧旱区草 合减业理,少分避水免配井河土(sh流壤u盐上ǐjǐn、渍g中化)的、数下量游,水以资免源,
(gā原nhàn) 既牲要畜考的虑大上量、无中序游增的长开发,又要顾
No 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渍化。由图例及其在图中的分布可以得出主要的农。押题 Image
第三十七页,共37页。
第一页,共37页。
第二页,共37页。
Hale Waihona Puke 第三页,共37页。示意图
植被景观
降水量
土地(tǔdì) 生产能力
50m_荒m__漠以_ 下自东以荒2向0下漠0西(y草m减_ǐ_xm原少_ià_)__温 原4_(0y以_带0ǐ__xm下__i草_àm_)_
第四页,共37页。
第五页,共37页。
第六页,共37页。
为发菜求增得加短收 期入经济利
加 风沙速侵(jiā蚀sù) 了草场退
牧 旱的绿洲 益(lìyì),尽 化和沙化
(lǜzhōu)边 可能多地 进程

放牧牲畜
第十四页,共37页。
因素
半分干布旱地的区 为破求坏得原短期因

版《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 第一章 第一讲 世界地理概况

版《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 第一章 第一讲 世界地理概况
3.两图中具有一处典型的外力作用形成的 景观,图甲中半岛西海岸为峡湾地貌, 是由 冰川侵蚀 作用形成的。图乙中②海 域有大堡礁,是外力 沉积 作用形成的。
4.从纬度位置比较两区域气候类型的差异:图甲 所示地区纬度较高,为 温带气候;图乙地区 纬度较低,为热__带__和_亚__热__带__气候。
5.图甲人口主要分布在 波罗的海 沿岸,图乙人口 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两地共同的有利条 件是:_交__通__便__利_,水源充足;_地__形__平__坦__;农业 发达。
亚洲东部岛 弧、马里亚 纳海沟
消__亡__边界 消__亡__边界
读图析图(七) 世界主要地形单元
1.填出图甲中字母代表的水域: A. 北海 、B. 波罗的海 、C. 挪威海 。
2.图甲中半岛上有一山脉,根据图示信息, 在图中画出该山脉的大致位置和走向。 ( 提示: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在河流 最上游的空白处画出近东北-西南 走向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
板块相互移动 对地球面貌的影响 举例 边界类型
张裂
东非大裂谷、 形成裂谷或_海__洋__ 红海、大西 生__长__边界

大__陆__板块与 _大__陆__板块相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 大高原
相 互挤压碰撞
撞 _大__陆__板块与 海沟、岛弧、海岸
_大__洋__板块相 互挤压碰撞
山脉
喜马拉雅山 脉、青藏高 原
O 阿拉斯加半岛
P ⑮○2G2拉⑦密格布克爱陵小拉罗尔兰亚多尼兰岛细半西岛亚岛亚半群岛岛 Q○2H3 佛⑧西罗印冰巴里度岛尔达群干半岛半岛岛
读图析图(二) 世界主要海、海湾、海峡及运河分布图
12.填写出数图字中序字号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 ②R⑨IJAB莫 曼白珊波桑 德 亚令白 鄂瑚斯丁比海海霍令海湾湾克 峡峡次 海海克峡海 ⑩朝鲜海峡 ③SKC霍哈尔红得日木海孙本兹湾海海峡 ④T⑪LD苏台墨伊地湾黄西士中海哥海海运峡湾河 ⑤⑫ME土马耳六黑东其海甲海海海峡峡 ⑥U⑬NF直巴加布比拿南勒罗斯马海比陀开运海海湾河峡

2022《三维设计》地理第一轮高考总复习真题备选题库:第十二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2022《三维设计》地理第一轮高考总复习真题备选题库:第十二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2010~2022年高考真题备选题库第十二章地理环境与区域进展第一讲地理环境对区域进展的影响(2022.江苏高考)《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据此回答1~2题。

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B.山前平原C.山间盆地D.平缓高原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B.浇灌系统C.农业科技D.水力资源解析:1.C 2.A 第1题,由材料中“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可知该地位于河流发源地,应为地势较高的山地,所以顺着山地峡谷进入的山间开阔地应为山间盆地,不行能是山前平原或平缓高原。

第2题,“桃花源”为世外桃源,由于地处河流源头,山地深处,地理位置偏僻,不受当时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2022.海南高考)如图所示,位于潮湿区的某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进入平原。

读图,完成3~5题。

3.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河流流量最小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4.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修建水坝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5.河流穿过平行背斜山脉的缘由可能是()A.河流侵蚀,逐步将山脉切开B.河流改道,由与山脉平行改为穿行C.河流先于褶皱形成D.山脉断裂,断裂处形成河流解析:3.A 4.B 5.C第3题,河流一般是从上游向下游流量渐渐增大,依据图示地形及河流流向推断,甲位于河流上游,丙和乙位于中游,丁位于下游。

因此A正确。

第4题,通过读图分析,乙位于地势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格外丰富,最适宜建大坝,因此B项正确。

第5题,若山脉先形成,河流流向应平行于山脉即纵列分布,不会将山脉切开,更不会改为穿行,因此A、B错;只有河流先于褶皱形成的前提下,才会毁灭河流穿行山脉,C正确。

三维设计地理第一轮高考总复习课件第部分第十三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讲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

三维设计地理第一轮高考总复习课件第部分第十三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讲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
第三十八页,共39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吸收二氧 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滥伐(làn fá)森林,毁林开荒,商业性伐木,
No 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秸秆还田,封山育林、育草,建
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殖珍稀野生动物,移植珍稀野生植物等。①农业上的工程措施主 要有平整土地、修筑梯田、引水灌溉、兴建水利设施(打坝淤地,建水库、电站和水渠等) 。押题
第二十九页,共39页。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技术措施
①交通技术措施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②农业 技术措施主要有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 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
生活措施 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作燃料等
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展农产 经济措施 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
(chéngshì) 环境、吸烟除尘等
第十一页,共39页。
第十二页,共39页。
第十三页,共39页。
第十四页,共39页。
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降 大气
低风速,吸附飘尘 水文 蒸腾水汽的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 土壤 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层吸收一定量的降水 生物 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
政策措施
主要有开发性移民,投入资金、劳动力,城市规划 (chénɡ shìɡuī huà)或旅游等
环保 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制、治
(huánbǎo)措 理环境污染,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提高(tí

gāo)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

2022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十三章第二讲提能力创新演练

2022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十三章第二讲提能力创新演练

2022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十三章第二讲提能力创新演练一、选择题《中国都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都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做了评估。

下图中数字是前30名的都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

读图回答1~2题。

1.前30名都市个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组合是()A.湘、粤、闽B.苏、皖、鄂C.京、辽、鲁D.沪、浙、赣2.西北地区的都市未排入前30名,其要紧限制因素可能是()A.自然条件B.旅行资源C.都市建筑D.矿产资源解析:第1题,熟练把握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名称,结合图上数据与选项进行加法运算。

A组合湘、粤、闽的前30名都市个数为:1+5+1=7(个)。

同理,B组合的都市个数为8个,C为6个,D为6个。

第2题,西北地区多荒漠,气候洪涝,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环境容量小。

答案:1.B 2.A(2020·佛山模拟)读“我国2007年十大粮食输出和短缺省份示意图”,完成3~4题。

3.粮食输出前两位的省份进展商品农业的有利条件是()①地势平坦,光热充足②水源充足,土壤肥沃③人口稀少,本地消费量较小④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4.粮食输入前两位的省份是我国的“鱼米之乡”,其需要大量调入粮食的最要紧缘故是()A.耕地污染严峻,单产低B.水旱灾难频发,粮食减产快C.工业化和都市化占地多D.人口增长过快,粮食供给不足解析:第3题,粮食输出前两位的省为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两省的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故①错,由此可排除A、C、D选项。

第4题粮食输入前两位的省是广东省和浙江省,两省工业化、都市化水平高,耕地被大量占用,粮食不能自给。

答案:3.B 4.C我国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存在地区差异。

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5~6题。

5.关于我国国有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省际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湖北大于河北②山西大于江西③天津大于重庆④湖南大于海南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读图可知,劳动生产率湖北为“中”,河北为“较低”,天津为“较高”,重庆为“较低”,山西为“低”,江西“较低”,湖南为“较低”,海南为“中”。

2022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章第一讲提能力创新演练

2022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章第一讲提能力创新演练

2022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章第一讲提能力创新演练一、选择题读某村落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示村落的形状特点是()A.呈多边形B.呈带状C.呈环形D.呈团状2.该村落按图示分布的缘故是()A.在山区由于地势的阻碍,村落顺河谷而建B.平原面积开阔平坦,便于农耕C.为躲避野兽突击而建在山口D.为防洪水,村落建在山脊解析:由图中观看村落的形状为带状;关于山区来说,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谷地带适宜聚落形成与进展。

答案:1.B 2.A(2020·青岛模拟)下图为某地1965年和2008年地理简图,读图回答3~4题。

3.B地势成村镇的条件可能是()A.水源充足,交通便利B.矿产资源丰富C.优待的政策D.劳动力素养高解析:B地村镇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是其有利条件。

答案:A4.随着当地煤炭和石油资源耗竭,都市的经济进展受阻碍最小的是()A.A城B.D城C.E城D.F城解析:D、F两都市的兴起主导因素分别是煤炭和石油开采,A都市本地尽管没有煤炭、石油资源,但D都市的煤炭是依靠通过A城的铁路向外运动的;E都市的兴起得益于石林、溶洞等旅行业的进展。

答案:C“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读川藏公路景观图,回答5~6题。

5.阻碍川藏公路分布的要紧因素是()A.气候B.资源C.地势D.人口分布6.四川省交通线路的布局特点是()A.北部山地交通线路稀疏,南部盆地交通线路密集B.北部山地交通线路密集,南部盆地交通线路稀疏C.西部高原交通线路稀疏,东部盆地交通线路密集D.西部高原交通线路密集,东部盆地交通线路稀疏解析:川藏公路分布在山区,受地势阻碍呈“之”字形,线路曲折。

四川省西部是川西高原,交通线路稀疏;东部是四川盆地,交通线路稠密。

答案:5.C 6.C二、综合题7.山区某中学组织学生考察公路选线方案,下图是他们从有关部门得到的设计方案,对此他们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摸索完成。

(1)该地区打算修建b镇到a镇的公路,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________合理,理由是什么?(2)修建b镇到d都市的公路没走直线,绕道通过c镇的缘故是什么?(3)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往往需要________(迂回、直截了当)前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生疏荒漠化
轻松记忆
数字法记忆荒漠化的概念
(1)“三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潮湿区。

(2)“三退”——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

(3)“三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4)“二因”——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区域差异
示意图
植被景

荒漠荒漠草原温带草原
降水量50 mm以下200 mm以下400 mm以下
土地生
产力气
自东向西削减
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3.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气候特殊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缘由:
(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2)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留意环保。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危害
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丢失,影响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进展,威逼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2.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和原则
(1)内容
⎩⎪

⎪⎧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逼
扭转正在进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整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实行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把握人口增长。

问题导思
下图是宁夏沙坡头的草方格沙障你知道它的生态作用吗?
提示:①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②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全析考点一|荒漠化的含义及成因
1.荒漠化的含义及类型
2.荒漠化的成因(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其成因具体分析如下:
(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制造条件。

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有,有利于荒漠化进展。

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为风沙活动制造了有利条件。

④重要影响因素——气候特殊。

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

(2)人为因素——打算性因素。

因素分布地区破坏缘由危害
过度樵采
能源缺乏地区
樵采自然植被作为燃
料严峻破坏植被,易造成
风沙侵蚀
草原地区
采挖药材、发菜增加收

过度放牧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
旱的绿洲边缘
为求得短期经济利益,
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
加速了草场退化和沙化
进程
过度开垦
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
地区
从事农业(种植业)生产使沙化土地连片进展
水资源
利用不当
绿洲地区
中上游过度利用水资
源,导致下游水源短缺,
生态恶化
次生盐渍化
浇灌农业区大水漫灌
1.(2010·安徽高考)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

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

图示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A.森林锐减B.土地沙漠化
C.土地盐渍化D.物种灭亡
解析:选B图中铁矿石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西北地区,由于受沿岸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该地区干燥少雨,主要形成了草原和荒漠景观,再加上铁矿石的开采,必定导致该地区土地沙漠化加剧。

2.(2022·重庆高考)依据图文资料和所学学问,完成问题。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区之一。

为此,我
国乐观实施国际资源合作开发战略。

据报道,俄罗斯经济进展部建议将远东的几百万公顷土地(下图中阴影所示区域)出租给外国投资者。

我国投资者对此表现出极大爱好。

下图是俄罗斯远东局部区域示意图。

(1)指出我国西北地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不当会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俄罗斯拟出租土地所在区主要地带性植被是________。

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该区土壤水分含量
________。

分析全球变暖对该地区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

解析:第(1)题,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源短缺,生态脆弱,假如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当,就会导致土地荒漠化加剧、水资源更加短缺、生物多样性削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第(2)题,结合图示纬度位置可以推断该地区主要地带性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由于气温低、蒸发弱,所以土壤中含水量较我国西北地区大。

全球气候变暖会使该地区温度上升、热量增加,这些都对农业生产有利。

答案:(1)①土壤盐渍化;②土地荒漠化;③水资源短缺加剧;④生态系统多样性削减(生物多样性削减)。

(2)亚寒带针叶林高
有利影响:①热量条件得到改善;②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时间延长;③农作物种植范围扩大;④农作物可利用的水分增加(降水增加)。

全析考点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农作区改善耕作和浇灌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开土壤盐渍化
牧区草原削减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干旱的内
陆地区合理支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
生态环境的疼惜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整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实行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把握人口增长
3.(2022·广东高考)沙漠中植被的毁灭可对沙丘产生确定的影响。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削减积累
C.促进风沙流携沙力气的增加而增大侵蚀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解析:选D一般状况下,植被条件越好,地表受侵蚀作用影响越小,沉积作用越强,故植被可以拦截
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4.(2022·四川高考节选)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针对该国面临的突诞生态环境问题,应实行的
主要防治措施是()
A.调整农作物熟制
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
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
D.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
解析:选D该国为蒙古,由于地处内陆,降水稀有,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所以应当实行的主要防治措施为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

5.(2011·浙江高考节选)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

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实行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审题答题规范专训]————————————————————————————————————————1.从文字材料中猎取信息
(1)设问中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需从位置、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描述。

(2)设问中该区域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需从耕地、林地、草地等方面中选择。

2.从图表中猎取信息
答案:内陆地区;高原地形;气候较干旱;植被稀有等。

耕地和牧草地。

沙地: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

旱地:水土保持。

————————————————————————————————————————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 下图为我国各种荒漠化类型比重图,我国荒漠化的类型及其对应地区正确的为()
A.风蚀荒漠化——东北平原
B.水蚀荒漠化——西北地区
C.盐渍化——南方低山丘陵
D.冻融荒漠化——青藏高原
解析:选D在我国,风蚀荒漠化多见于西北地区;水蚀荒漠化多分布于南方低山丘陵和西南喀斯特地区;盐渍化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浇灌区和华北半潮湿区。

(2021·重庆高考)地理爱好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

据此回答2~3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