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合集下载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和企业界的一种重要合作方式。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对于促进教育教学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加强沟通与合作校企合作的首要任务是加强沟通与合作。

教育机构和企业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座谈会、研讨会等活动,搭建平台,促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建立校企合作的联络机制,设立专门的对接人员,负责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和困难。

只有通过加强沟通与合作,双方才能真正了解对方的需求和期望,进而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二、制定合理的合作计划校企合作需要制定合理的合作计划。

教育机构和企业可以共同确定合作的目标、内容和时间,明确各自的责任和权益。

合作计划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既要符合教育机构的教学安排,又要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通过制定合理的合作计划,可以提高合作的效率和效果,实现优质的教学资源与实践机会的共享。

三、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校企合作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教育机构和企业可以共同制定合作的管理规定和流程,明确合作的评估和监督机制。

同时,建立合作项目的档案和数据库,及时记录和总结合作的经验和成果,为今后的合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可以确保合作的规范性和持续性,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四、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校企合作需要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

教育机构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引入企业导师参与教学,提供实践机会和实习岗位。

同时,企业可以提供给学生就业岗位、实习机会和职业发展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和就业机会。

通过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可以使教育教学与产业需求更好地对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五、加强成果转化与共享校企合作需要加强成果转化与共享。

教育机构和企业可以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探索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同时,建立知识产权的管理机制,保护创新成果的合法权益。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理性思考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理性思考
业指导 , 实现 校 企 文 化 对 接 。
关键 词 : 校企合 作; 体制机制 ; 理性思考 ; 高职 教 育
中 图分 类 号 : G7 1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9 7 1 9 ( 2 0 1 3 ) 5 —0 1 0 3 -0 4
作者简 介 : 陈 海峰 ( 1 9 6 5 一) , 男。 广西玉林人 , 教务处处长 。 教授 , 教 育 管理 学 硕 士 , 研 究 方 向 为 教 学 管理 。
( 一) 教 育 与 生 产 劳 动 相 结 合 理 论 马克 思 首 先 提 出 教 育 与 生 产 劳 动 相 结 合 的观 点, 认 为通 过 教育 与劳 动相 结合 , 可 以 将 体 力 劳 动 与 脑力 劳动 很好 地结 合起 来 , 使人 的体 力 、 智力、 精神 、 道 德 各 方 面 都 得 到 充 分 发 展 。 列 宁 关 于 教 育 与 劳 动 相结 合理 论 的基本 观 点包 括普 遍 的劳 动 与普 遍 的教
高教 论 坛 2 0 1 3年 5月第 5期
职 业与成 人 教 育 ・
Ma y 2 01 3 . No .5 Hi g he r Educ a t i o n Fo r um

高 职教 育校 企合作体 制机制建设 的理性 思考
陈海峰 , 张俊青 , 黄 云 奇
( 广 西交 通 职业 技术 学 院 , 广西 南宁 5 3 0 0 2 3 )
育 相结合 , 把 培 养 未 来 劳 动 者 的 教 育 和 教 学 过 程 同
的 关 系 。职 业 院 校 与 企 业 分 别 属 于 教 育 和 产 业 两 个 不 同的系统 , 也 是 两 个 性 质 不 同 的 组 织 。 校 企 合 作 的本质 是两 个 主 体 之 间 的合 作 , 学 校 和 企 业 的 关 系

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模式探索

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模式探索
力 的 关键 ,是提 高高 等职 业 院校 软 实 力 的有 力保 障 。
关 键 词 :高职 院校 校 企合 作 体 制 机制 建 设模 式

合 作 办 学 软实 力 ,指 明 了一 条 艰 苦 的再 建之 路 。
教 育 部 、财 政 部 为 贯 彻 落 实 《 家 中 长 期 教 育 改 革 和 国 发展 规 划 纲 要 ( 0 0 2 2 年 ) 》 ,进 一 步 推 进 “ 2 1— 0 0 国家 示
提 高合理 利用 与支 配各类 资源 的能 力;训 练学 生优化 的思 维方 认 证 后设 备 后 半生 管 理水 平 也 没有 完 善 。只 有校 企 结合 之 路 通 过 在 设 备 技 能 训 练 的 教 材 使 用 了 “ 5- 准 化 操 作 开 始 ,今 后 还有 大 量 工作 如 :在 修 改课 程 设 置 、制 定考 核 标 9" 标 文 件 ”后 , 学 生 的 “ 全 生产 意 识 ” , “ 准 实 际 操 作 能 准 、 互聘 师 资 、定 向实 习培 养 双师 型 教师 、 企业 参 与学 校 教 安 标 力 ” , “ 规模 生产 观念 ”普 遍 提升 。例 如 : “ 备 安全 使 学 改 革评 价 等方 面 全 面展 开 合作 。 大 设 用 标准 操 作 程序 ”严 谨 、规 范 ,确 实可 以提 高学 生 掌握 操 作
校企合作 I O PR TO R EAIN C
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建设模式探索
文/ 戈平 许 胡 亚 春
摘 要 : 高职 学 院 实 施 校 企合 作 体 制 机 制 建 设 是 教 育 部 校 企 合 作 体 制 机 制 建 设 ,政 策 支 持 与投 入环 境 建 设 , 专 业
提 出的 重要 建 设任 务 。明 确校 企合作 体 制 机 制建 设 目标 ,探 建 设 与人 才 培 养 模 式 改 革 ,师 资 队伍 与 领 导 能 力 建 设 , 社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情况报告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情况报告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情况报告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信息特色鲜明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下称“学校”)擦亮信息品牌,积极对接国家所向、湾区所需、深圳所能,以“融入产业、服务产业、引领产业”为目标,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一、建立健全政校行企合作办学的“三会两办”体制学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二级学院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管委会的“三会”合作管理体制,成立了学校层面产教融合办公室和二级学院产教融合办公室的“两办”行政机构。

其中,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作为全面领导全校校企合作办学的机构,致力于构建职业教育协同办学联合体,建立健全有利于校企深度合作的体制机制,促进学校与政府、行业协会、知名企业和中等职业院校紧密合作。

理事长由校长担任。

学校牵头成立的深圳信息职业教育集团、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联盟、工业软件职业教育集团等多个职教集团(联盟),分别成立了理事会,全面部署职教集团(联盟)各项工作,深化成员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产教科融合互促,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一是与头部企业、一流大学共建命运共同体。

为培养信息技术产业急需的创新型应用工程师人才,与华为、腾讯、大疆、华大九天等信息技术头部企业合作成立了15个特色产业学院,共同研制专业标准、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共同负责学生就业,试点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

二是依托产业学院,贡献了“1234+X”高层次应用工程师人才培养新模式。

以“标准+特色”策略践行“一中心二服务三全程四融合+X专业培养路径”。

软件技术专业群实施“项目贯穿、精细培养”、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群实施“华为行业认证、岗课赛证融通”培养、集成电路专业群实施“以岗定标、联产承包”;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构建由前沿技术科学、数理逻辑训练等8大模块200门课程组成的素质课程体系,探索素质赋能新模式;与链主企业、平台企业(含生态)积极试点高等工程师学院度。

校企合作建设方案

校企合作建设方案

校企合作建设方案背景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越来越紧密。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深入推进,高校需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共同构建学科特色、创新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卓越平台。

一方面,企业需要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积极参与高校教育体系,并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另一方面,高校需要以企业为依托,推进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培育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双方互动、互利的合作关系,促进高校与企业的发展,加强教育教学的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

方案1.建立高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机制,强化项目合作的推进。

高校和企业联合,制定各种赛事、项目和比赛计划,在学生培养中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开展“联合实验室”等联合研究项目。

学校与企业合作成立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共同开展前沿性的研究,优化技术推广效果和产业发展模式,培育人才和与科技研究紧密相关的经济活动,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

3.强化实习基地建设。

学校与企业联合构建实习基地,以帮助学生了解工作环境、接受实际操作训练,提升自身技能和素质,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

4.推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学校与企业联合推出并完善技术转移及成果推广机制,鼓励和支持学者和企业共同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实现知识的转化和产业化,提高学校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打造产学研融合示范基地。

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融合示范基地,将理论研究、实践教学和产业生产紧密结合,在各方面共同推进教育改革和产业升级。

可行性1.合作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学校和企业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方面拥有各自的优势和资源。

校企合作可以依托高校学科和研究团队的强大技术能力,吸引企业参与带有前瞻性、可行性的科研项目;同时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稳定的高素质人才输出。

2.政策扶持力度强。

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校企合作的政策,为校企合作提供了保障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方案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方案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校合作运行机制方案围场职教中心学前教育专业2012.6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校合作运行机制建设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我校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达到“双赢”的目的,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开创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二、建设依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校合作运行的体制,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为进一步搞好我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实现我校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进一步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的根本转变,建设“理论+实践”的实训系统,培养具有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原则,以实训基地为依托,在进一步发挥好学校和企业作用的同时,加大推进校企合作力度,更好地发挥职业学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结合我校实际,并借鉴其它院校的经验,特制订本方案。

三、建设内容(一)订单培养模式根据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综合实力,将继续主动了解本地区和区域内幼儿园的用人需求,积极主动地与企事业单位沟通协商,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书,让学生直接学习用人单位所急需的职业岗位知识和技能。

(二)见习模式每学期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和见习两周以上,让学生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学习幼儿园文化,体验幼儿园生活。

(三)顶岗实习模式通过前两年在校学习,培养学生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职业基本素质;第5学期,根据幼儿园的需求,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和实训。

(四)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校企共同制订课程的教学计划、实训标准。

(五)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教材开发应聘请幼儿园专家与学校专业教师针对专业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在相关幼儿园一线的实习实训环境,编写针对性强的教材。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全员化体制机制建设研究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全员化体制机制建设研究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全员化体制机制建设研究作者:朱有明张薛梅来源:《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05期摘要:“双高计划”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任务。

在“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单纯依靠学校的领导层、现有的校企合作处(部)开展校企合作工作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首先对“双高计划”赋予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的新内涵、提出的新任务进行了阐释,对加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全员化体制机制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接着对加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全员化体制机制建设的价值进行了探索,然后以课题组所在的高职院校为依托探索了高职院校全员化参与校企合作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的障碍,最后提出“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全员化参与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双高计划”;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全员化;体制机制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獻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2153(2023)05-0007-06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对高等职业院校来说,校企合作工作可谓是历久弥新的工作。

为了能够在我国建设一批拥有世界一流技术水平的高职院校,能够给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与动力,2019年2月国家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1],同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

“双高计划”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赋予了新内涵,提出了新任务与新要求,指出要坚持产教融合的原则,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提升校企合作工作水平,并首次提出“推动高职学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的要求[2]。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1]。

构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是打造职业教育类型特点的重要内容[3]。

借助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全员化体制机制建设的手段,激励与规范全体教职员工特别是专任教师广泛参与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工作,这对于“双高计划”建设院校新任务的完成来说意义重大。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指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机制与体制。

本文将从机制建设、模式选择和优势挖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机制建设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包括政府、学校和企业三个主体的合作机制。

在政府方面,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职业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提供专项拨款、设立奖励机制等,推动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在学校方面,应建立校企合作的组织架构,设立专门的校企合作部门,负责合作项目的推进和管理工作。

在企业方面,应成立企业导师团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等,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和就业机会。

二、模式选择校企合作的模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模式。

目前常见的合作模式有“订单式”合作、“集团化”合作和“专业型”合作三种。

订单式合作是根据企业需求,聘请专业人员去企业中开展培训,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集团化合作是指由一家大型企业牵头,与多所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专业型合作是指职业学校与一家或几家企业在特定领域开展专业化的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三、优势挖掘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具有许多优势,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和学校的教育优势,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首先,企业可以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技术和管理理念,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次,学校可以提供系统的教育培训,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再次,校企合作可以增加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与融合,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最后,校企合作可以提高就业率,增加学生就业的竞争力,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持。

总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机制和体制。

通过加强机制建设、灵活选择合作模式和发挥优势,可以有效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摘要:以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为例,分析了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文章提出了依托职教集团,整合校企、校际优势资源,建立专门从事校企合作管理的校企合作委员会以及建立校二级校企合作工作考核制度等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新举措。

关键词: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理事会二级管理近年,国家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文件政策,推动职业教育院校进一步实行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2009年《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强调,中等职业学校要在改革人才培养的探索中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主体的企业与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落实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使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

校企合作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

校企合作在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上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不乏是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

本文以辽宁省葫芦岛市中等专业学校为例,通过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推进校企合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校企合作普遍存在的问题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职业中专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已与50多家企业进行了校企合作,在充分享受校企合作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带来的成果的同时,在实际操作中也发现了如下问题,使之难以向纵深推进:1.缺乏合理运行的保障机制。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在教育事业中选择校企合作的方式加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锻炼,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的进程,但在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进程中,依然缺乏一个合理运行的保障机制。

2.缺乏必要的激励政策。

目前,在校企合作制度化进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激励政策,致使职业院校和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校企合作的顺利进展。

校企合作组织机构

校企合作组织机构

校企合作组织机构学院形成院、系、专业三级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在校企合作委员会下增设体制机制建设工作委员会和系企合作专业建设理事会(简称系企合作理事会),调整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按照专业和专业群建设需要,成立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

其组织架构如下图:校企合作委员会由顾问单位、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和理事会成员单位组成。

校企合作委员会理事长由学院院长担任,副理事长由理事长提名,经委员会大会表决后产生。

秘书处设在学院校企合作处,秘书长由该处负责人担任;体制机制建设委员会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和行业企业相关领导组成,主任由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学院有关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企业与学院专家组成,主任由学院院长或分管院长担任;系企合作专业建设理事会由系领导、行业领导、相关企业负责人、专业带头人组成,理事长由系主任担任;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由系负责人、行业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组成,主任由系负责人担任。

一、校企合作处工作职责1、校企合作方面的制度建设。

2、制定全院校企合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3、督促、检查各教学系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4、组织引进企业,组织实施学校投资额度较大及跨系(部门)的校企合作项目。

5、协调各系对学院已有合作企业间的资源共享。

6、研究并推广适合我院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7、校企合作合同管理。

部门负责人:田平联系电话:8126002二、教学系校企合作负责人工作职责1、制定本系的校企合作工作计划和总结。

2、按学院要求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3、组织实施本系的产学合作项目。

4、配合校企合作处完成院级校企合作项目。

5、开发新的校企合作企业、维持与已有校企合作单位的良好关系。

6、配合校企合作处完成全院校企合作方面的评价、资料归档及管理。

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制度建设

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制度建设

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制度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育也进入了新的时期。

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制度建设是当前教育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和校企合作制度建设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

目前,我国教育体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资源不均衡,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方式传统等。

因此,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是解决这些问题并推进教育发展的关键。

首先,需要深化教育,打破教育行政化束缚,推行校长和教师的职务任免制度,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其次,要加强教育评价体系建设,实施绩效评估制度,促进学校内部竞争和外部评价的有效结合,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

此外,还应加强多元评价的推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要加强教育投入和管理,保障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优化教育经费的使用结构,推动教育设施和师资的优化配置,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

为了推进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制度建设,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具体举措。

首先,要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支持力度,提供资金和政策的支持,鼓励学校和企业开展合作。

其次,要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和教育教学,改善教育环境,提高教育质量。

此外,还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评价,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

最后,要建立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和制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促进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制度建设是教育的重要方面。

通过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和校企合作制度的建设,可以推动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我们应该加大力度,推进这一工作的深入开展。

新时期高校校企合作机制的研究与完善

新时期高校校企合作机制的研究与完善

新时期高校校企合作机制的研究与完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高等教育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变得日益紧密。

高校校企合作机制的研究和完善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新时期高校校企合作机制的研究与完善,以期为加强校企合作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一、当前高校校企合作机制的现状分析(这部分内容可以按照当前高校校企合作机制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展开)1. 高校校企合作机制的优点(这里可以列举几个关键点,如促进人才培养与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丰富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手段等)2. 高校校企合作机制存在的问题(这里可以列举几个关键点,如缺乏紧密的合作机制、合作项目不够实际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等)二、新时期高校校企合作机制的研究方向(这部分内容可以探讨新时期高校校企合作机制的研究重点和方向)1. 加强合作机制建设(这里可以提出完善合作机制的关键点,如建立稳定的合作框架、制定明确的合作协议、加强沟通与协调等)2.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这里可以提出如何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措施,如共同研究项目、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教师兼职企业等)3. 高校校企合作实践的改革与创新(这里可以提出如何改革和创新高校校企合作实践的方法,如开展跨领域的合作项目、探索新的合作模式等)三、新时期高校校企合作机制的完善路径(这部分内容可以提出新时期高校校企合作机制的完善路径和具体措施)1. 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这里可以提出政府应加大对高校校企合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力度,为合作提供有力保障)2. 建立健全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这里可以提出建立健全的评价和激励机制的方法,如制定校企合作项目的评价指标、设立奖励与激励措施等)3. 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设置的优化(这里可以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优化专业设置的关键措施,如增加企业背景教师的比例、优化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的匹配等)四、完善高校校企合作机制所面临的挑战(这部分内容可以分析完善高校校企合作机制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1. 体制机制不顺畅(这里可以分析体制机制不顺畅所带来的问题,并提出如何应对,如改革行政体制、优化学校管理机制等)2. 标准和规范缺失(这里可以分析标准和规范缺失所带来的问题,并提出如何应对,如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合作规范等)五、结论与展望(这部分内容可以对全文作一个总结,并对未来高校校企合作机制的研究与完善提出展望)通过对新时期高校校企合作机制的研究与完善,能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为高等教育培养实践型人才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

作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上海版专”)在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行“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自主、适应需求”的办学模式,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上海市政府指导下,在印刷、出版等行业协会支撑下,组建由出版印刷界知名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建立政府宏观调控、理事会主导、系部与企业共同实施,行业协会等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融入行业企业、服务社会发展的特色道路。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规范校企合作管理1. 发挥部市共建优势,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学校按照“战略合作、校企一体、产学链接、共建共管”的原则,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并进一步完善校、专业群、专业三级校企合作体制.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专业校企合作工作站,从校企合作组织结构、资金和制度保障、政府支持等方面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关系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真正达到校企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局面。

2。

坚持“二+五”原则,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校企合作理事会成员牢牢把握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建设、合作发展、合作研究等关键点,进行实质性合作。

理事会日常运行中坚持“二+五”原则,即“二个建设”和“五个环节”,切实把合作落实到具体的专业和项目上。

“二个建设"是“校企合作理事会科学化机制建设”和“校企合作专业群建设”.通过“二个建设",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一体的多层次、立体化办学体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打造出版印刷高端技能型人才。

“五个环节"即:分析校企合作理事会建设的背景和基础;明确理事会建设的指导思想、思路及原则;确立理事会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制定理事会建设的内容和步骤,并组织实施;提供理事会建设的保障措施及预期效果,建成高效运行+关键绩效管理模式的校企合作理事会架构。

“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体制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体制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体制机制的研究与实践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职教育逐渐成为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渠道。

然而,许多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与实效,构建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的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体制机制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实训基地的概念与意义1. 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实训基地是指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建设和管理的实训场所。

2. 实训基地的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机制能够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促进大学教育与产业培训的融合,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体制机制1. 建设机制:a. 设立建设指导小组,由高职院校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和目标。

b. 建设方案应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建设进度和质量。

c. 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合理规划实训基地建设的设备、场地和材料,并确保其符合高职专业的实际需求。

2. 管理体制:a. 建立高职院校和企业的联席会议机制,在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和使用上进行共同研究和决策。

b. 制定明确的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明确相关责任人和权责。

c. 定期开展实训基地的质量评估和效果评价,及时调整和改进实践方案和管理措施。

四、实践案例分析以某高职院校与当地企业合作共建共享型实训基地为例,通过多年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高职院校与企业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承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责任。

通过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设备设施得到了升级和完善,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大幅提升。

五、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1. 存在问题:a. 高职院校和企业在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意识不足。

b. 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机制的运行不够顺畅,信息沟通不畅。

2. 解决对策:a. 加强实践教育理念的宣传和推广,增强高职院校和企业的意识。

完善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发挥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主体地位

完善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发挥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主体地位

完善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发挥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主体地位发布时间:2023-02-17T05:55:20.405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19期作者:慈建富高娟[导读] 高职教育的使命,是培养慈建富高娟山东省威海市文登技师学院山东省威海市 264400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第二实验小学山东省威海市 264400摘要:高职教育的使命,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即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人”,帮助学生完成从求学到就业的完美转身?要完成这一使命,单凭高职院校自身力量难以做到尽善尽美,没有企业的参与,无论是教学还是教研教改都容易陷入“纸上谈兵”的尴尬?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必然要求,需要不断地探索?关键词:校企合作;制度体系;学校;主体地位1校企合作的制度建设应基于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学校和企业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任务系统,具有完全不同的目标和属性,学校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学校具有公益性属性,企业具有盈利性属性?从职业教育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看,自从职业教育从传统学徒制形式从企业分裂出来,成为正规学校教育,既大大地提高了职业教育的系统化程度和教育效率,但也使得职业教育与企业愈加分离而存在脱离工作世界的弊端?尽管学校教育的发展使职业教育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职业学校成为职业教育的主导形式,但是职业教育培养企业工作现场技能型人才的根本目标及其特定的培养过程始终涉及到学校和企业?因此,校企合作的制度设计应充分考虑两个当事主体?很显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必须兼顾企业?学校?学生三方的利益,不顾三方利益的合作关系是不能长久的?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应该是这样:企业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资源优势为自己的发展服务;学校利用企业的设备?设施?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学生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平台获取知识和技能?实际中,一方面,基于利益需要,为了保证企业获得所需要的人才,企业参与或者承担职业教育成为自身需要,甚至企业直接举办职业教育,将所需技能型人才培养完全由自己来承担;另一方面,为了能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职业学校必然寻求与企业合作,要求企业帮助指导职业学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这样,职业教育具备了在职业学校和企业两个场所实施的需求前提?进一步研究可看出,职业学校和企业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各有优势和劣势,从直接对接职业工作岗位需要来看,企业承担职业教育应该更有优势,但是企业举办职业学校不可能包罗所有工作岗位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实行学徒制也不符合我国学生升学的社会传统,大量的中小企业也不具备参与或承担职业教育的能力?而职业学校由于专事人才培养,在规模办学?专业建设?人才的系统培养?德育和素质教育?人才蓄容等方面具有企业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但是在培养对接岗位职业资格的技能型人才这个关键问题上,却很难做到符合企业需求,因为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师能力?职业情境不可能即时对接企业需求实际,即使不断更新改进,仍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或不适应?因此,必须通过某种制度设计确保在职业学校和企业两个场所?基于互惠互利校企合作需求,各自发挥自身在职业教育方面的优势,成为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和方式的必然选择?2中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建设的现状分析2.1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建设速度加快与规模扩大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牵动教育体制?科技体制?行政体制同步发生变革,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亦发生变化,相应地,国家及各部委在颁布的政策中一方面强调对原有半工半读制度内涵的延续,即注重产教结合,注重校内外实习基建设,另一方面则关注市场经济体制下校企合作关系的建立?进入新世纪,在经历了国有企业改革?学校从企业中剥离?行业办学转制调整所带来的三年短暂阵痛之后,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大发展时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三个文件均从国家层面对如何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作出明确安排?除此之外,我国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农业部等部委单独或联合发布大量政策文件,规划?指导和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这其中,还包括一系列指导?规范和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专项政策?这一时期,教育部等职能部门组织召开了一系列职业教育产教对接与校企合作对接会议,搭建合作平台,营造了良好的校企合作氛围,政?校?行?企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此时期,以国家及部委政策为指导,我国地方政府也根据区情相继出台推动职业教育及其校企合作的政策及措施,很多地区出台了专门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规,在探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的道路上先行先试,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这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规模不断扩大,建设速度正逐步加快?2.2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建设的效益逐步增大这种效益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效益,二是社会效益?建国之初,我国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生产,此时期校企合作制度建设的目标有两个:一是通过人才供给增强行业企业自身发展能力,实现国家财政的增长;二是通过半工半读,实现在实践中育人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然这一时期半工半读制度的政治使命任务也非常明显?改革开放后,伴随经济体制改革及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增长,校企合作制度建设日益得到民众认可,校企合作带来的个人就业?家庭增收?企业发展等效益越发明显?3维护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主体地位的措施3.1学校要主动与市场?产业?企业对接目前,大部分学校往往是立足于生存?发展需要选择合作企业,而没有从企业对于人才技能需求的角度来考虑,合作仅限于一些项目的开发,实习场所的提供以及员工培训等初级层面,这对于校企合作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学校应结合专业选择产业,联合企业促进专业,主动了解企业人才需求,构建适合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学校不要坐等企业上门,而要拓宽路子,主动寻求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对接,开展好与企业的合作?3.2学校要主动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学校要在明确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探索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如在学校专业建设相对不足,教师实践经验相对缺乏的条件下,可以选择“订单班”的合作模式,双方共同培养人才?在学校专业建设较好,校内实训基地设备完善,教师实践能力强的条件下,可以采用“工作室”的模式,鼓励专业教师投身市场,带领学生做一些生产性实践项目,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条件更好的学校还可以实行“校中厂”模式?3.3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目前,企业缺乏人才是客观实际,但企业需要的是职业素养好,业务能力强并且具有服务意识?脚踏实地的人才,而当前部分学生还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思想观念没有转变,往往眼高手低,并没有认识到自己去企业见习或实习,就是拜师学艺,提升技能水平?所以,学校在这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注重对学生的专业化教育和职业化培养,使学生意识到只有通过勤学苦练?不耻下问,尽快掌握岗位所需的技能,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4结束语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本质属性,它既要求职业学校和企业是职业教育办学的两个主体和两个场所,又要求两者之间建立合作机制,而目前自发状态的校企合作缺乏规范要求和可持续发展机制,需从制度建设层面解决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同时职业院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质人才?作人员参考?“本文系2021年度山东开放大学科研发展项目《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的有效路径研究——文登开放大学为例》,(立项批准编号2021NDKF02Y)研究成果”。

校企联动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

校企联动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

校企联动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然而,由于现行校企联动体制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协同程度低、效率不高等,制约了校企联动发展的进程。

为了进一步推动校企联动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其运行效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旨在优化校企合作模式,完善体制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和步骤。

二、改革内容1. 改善合作环境:建立互信、互利、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校企联动的基础。

为此,要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加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双方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动力。

2. 创新合作模式:针对各行业和领域的实际需求,探索新的校企合作模式,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机制,促进知识与资源的共享,提升合作效果。

3. 加强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应紧密结合产业需求,共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企业可提供实训基地、实习机会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

4. 健全激励机制:完善校企联动激励机制,鼓励高校和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

以质量和效益为导向,通过项目评估、科研成果转化等方式,激发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具体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校企合作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校企合作的改革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分工。

2. 搭建平台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提供信息共享、资源对接和项目对接的功能,方便学校和企业合作交流。

3. 建立激励制度:根据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奖励政策和评价标准,激发高校和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4. 完善培训体系: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训机制,为参与校企合作的教师和企业员工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提升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专业素质。

四、实施步骤1. 确定项目组成员:成立校企合作改革项目组,确定相关负责人和成员,明确各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2. 制定具体方案:项目组根据改革目标和需要,制定校企联动体制机制改革的具体方案,明确改革的目标、内容、措施和时间节点。

校企合作建设方案

校企合作建设方案

校企合作建设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在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企业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一种切实可行的校企合作建设方案,以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方共赢。

二、合作目标(一)学校方面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3、促进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二)企业方面1、获得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降低招聘和培训成本。

2、借助学校的科研力量,解决企业在生产、管理和技术创新方面的难题。

3、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知名度。

1、增强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

2、获得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拓宽职业发展渠道。

3、了解企业的文化和管理模式,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三、合作原则(一)互利共赢原则校企双方应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合作的深入开展。

(二)平等自愿原则合作应建立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尊重双方的意愿和需求,协商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长期稳定原则校企合作应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确保合作的持续发展。

(四)共同发展原则通过合作,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有机融合。

四、合作内容1、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和企业应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等。

2、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和设备,学校按照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岗位要求,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践机会。

3、开展“订单式”培养企业根据自身的人才需求,与学校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学校按照企业的要求选拔学生,单独编班,制定专门的教学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通过相互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合作开展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活动。

校企合作的建设是推动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设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至关重要。

首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需要明确责任主体。

学校与企业作为合作的主体,需要明确各自的责任与义务。

学校要重视校企合作工作,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安排专人负责校企合作的协调与推进工作。

同时,企业也要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和就业岗位,并与学校合作开展科研项目。

责任主体的明确可以提高校企合作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需要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学校与企业之间需要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渠道,及时了解对方的需求和资源。

可以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网站或平台、举办校企合作交流会等形式,促进信息的共享和沟通,增强双方合作的互信和合作意愿。

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可以提高双方的合作效率,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第三,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需要建立合作机制和项目管理制度。

学校与企业合作可以分为多种形式,如产教融合、科技合作、创新创业等。

校企合作合同和项目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明确合作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表,并规范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合作机制和项目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合作效率,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需要激励机制的支持。

学校与企业合作需要双方都能够从中获得实际的利益和回报。

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科
研项目、人才培养等形式获取经费支持和技术支持。

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
作获取更好的人才和科技创新成果。

激励机制的建设可以增强双方的合作
热情,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第五,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需要培养合作人才。

学校与企业合作需要有
专门的合作人才来推动和管理。

学校可以通过培训、选拔等方式,组织教
师和管理人员参与校企合作工作。

企业也可以通过培训和选拔,选拔合适
的人员来参与校企合作。

合作人才的培养可以提高双方的合作水平和能力,为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总之,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建设对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明确责任主体、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合作机制和
项目管理制度、激励机制的建设以及培养合作人才,可以提高校企合作的
效率和质量,促进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校企
合作体制机制的建设需要学校、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以实现双方的共
赢和长远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