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及临床表现治法和方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痛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及临床表现治法和方药
(附:吐酸、嘈杂)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素体脾虚等因素导致胃气失和,气机不利,“不通则痛”,以及胃失濡养、温煦,“不荣亦痛”。临床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胃脘痛”之名,最早见于《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并首次提出胃痛发生与肝、脾有关,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灵枢·经脉》说:“脾太足大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唐宋以前文献多称胃脘痛为心痛,与心经病变的心痛相混。在此以前文献所称,“心痛”、“心下痛”,多指胃痛而言。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心腹痛》记载有:“九痛丸,治九种心痛:一虫心痛、二注心痛、三风心痛、四悸心痛,五食心痛,六饮心痛,七冷心痛,八热心痛,九来去心痛。”以上论述虽未说明九种心痛的临床表现,但从名称上分析,这里所说的心痛,大部分是指胃脘痛。宋代之后医家对胃痛与心痛混淆提出质疑,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明确指出:“夫心痛者,在《方论》有九痛,《内经》则日举痛,一日卒痛,种种不同,以其痛在中脘,故总而言日心痛,其实非心痛也。”金元时期的《兰室
秘藏》首立“胃脘痛”一门,将胃脘痛的证候,病因病机和治法明确区分于心痛,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明清时代进一步分清了心痛与胃痛混淆之论,提出了胃痛的治疗大法,丰富了胃痛的内容。《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中写道“或问丹溪言痛即胃脘痛然乎?日: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处在心之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岂胃脘痛即心痛者哉?”。“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各医家从各个不同侧面对胃脘痛进行论述,将胃脘痛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系统化,为后世辨治胃痛奠定了基础。
西医学中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胃肠道功能紊乱、胃黏膜脱垂等病以胃脘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胃痛的发生,主要因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因素,导致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或虚失所养,不荣则痛。
(一)病因
1.外邪犯胃外感可由寒、热、湿诸邪所犯,其中尤以寒邪为多,因寒主凝滞。寒邪客于胃,可致胃脘气机阻滞,不通则痛。《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
2.饮食伤胃五味过极,辛辣无度,肥甘厚腻,饮酒如浆,则蕴湿生热,伤脾碍胃,气机壅滞。或过饥过饱,损伤脾胃,胃气郁滞,致胃失和降,不通则痛。或过食香燥之物,耗伤胃阴,胃失濡养,亦致胃痛。《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3.情志所伤气郁恼怒则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气阻滞,导致胃失和降,气机郁滞而发胃痛。若气滞日久或久痛人络,可致胃络受阻,血瘀内停而发胃痛。
4.素体脾虚及它病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气机不畅,或它病久病,伤及肾阳,失于温煦,或中阳不足,中焦虚寒,失其温养,而发生胃痛,或热病伤阴,阴液耗损,胃失濡养而致胃痛。此外,本证也可因过服寒凉药物,伤及脾胃之阳,而引起疼痛。
(二)病机
胃为阳土,喜润恶燥,为五脏六腑之大源,故和脾合称为“后天之本”。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以和降为顺,以通为用。故因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所伤皆可伤及胃腑,致胃气失和,气机郁滞,而发生胃痛;若气机郁结日久,可深入血分,致血行不畅,血脉凝滞,瘀血内停,胃络受阻,而致“不通则痛”。气滞日久导致瘀血内结,病情致此,则胃痛加重,缠绵难愈。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一脏一腑,互为表里,共主升降,故脾病多涉于胃,胃病亦可及于
脾。脾胃的受纳运化,中焦气机的升降,有赖于肝的疏泄;《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土得木而达”。若肝失疏泄,肝气横逆,克脾犯胃,胃失和降而为痛。胆附于肝,胆气通降,有助于脾之运化,胃之和降;若胆腑通降失常,胆气不降而上逆,则胃气失和,气机不利,胃脘作痛,亦属“不通则痛”。《灵枢·四时气》曰:“邪在胆,逆在胃。”若肝气久郁,化火伤阴,胃阴耗损,则致“不荣亦痛”。肾为胃之关,脾胃腐熟和运化功能,全赖肾阳温煦,若肾阳不足,可致脾阳不足,则寒自内生,胃失温养;若素体中阳不足,或过服寒凉药物,亦可导致脾阳不振,胃失温养;若过食香燥或理气可伤及胃阴,使脾润不及,胃燥太过,胃失濡养,或胃络不荣,而作胃痛;这些均属于“不荣(不濡养、温煦)亦痛”。
1.基本病机胃气失和,气机不利,“不通则痛”,以及胃失濡养、温煦,“不荣亦痛”。因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所伤,导致胃气失和,气机不利,“不通则痛”;脾胃虚弱致胃失濡养、温煦,“不荣亦痛”。“不荣”即不濡养、不温煦,病机实质是精血衰少,或阳气不足,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2.病位胃痛的病位在胃,且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涉及胆与肾。
3.病理性质胃痛的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别,早期多由外邪、饮食、情志所伤,多为实证;后期常为脾胃虚弱,虚
实夹杂;实为寒凝、食积、气滞、郁热、湿热、瘀血,邪阻胃气“不通则痛”,虚为脾胃虚寒,胃失温养,胃阴不足,胃失濡养“不荣亦痛”。
4.病机转化胃痛的病机转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寒热转化,如寒郁、湿郁日久化热,形成热证,或寒热错杂之证;二是气血转化,初病多在气分,日久深入血分,出现瘀阻胃络之证,甚则因胃络伤血,导致便血、呕血;三是虚实转化,初期多为实证,寒湿、食积、气滞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如食积可导致气滞或酿生湿热;邪滞日久可损伤脾胃,如寒邪可伤脾阳,热邪可伤胃阴,其证则由实转虚,此为因实致虚。若脾胃气虚或阳虚,运化失司,可导致痰湿(饮),湿郁化热,又可出现夹热,或夹食滞,或痰湿互结,痰瘀内生,相夹为患,或为虚实错杂之证,此为因虚致实。若脾胃虚,运化无权,气血生化之源亏乏,又可导致气虚和血虚;若气虚日久,既可导致阳虚,又可导致阴虚,或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
5.预后胃痛经正确治疗和调理,预后一般较好,实证治疗较易,邪气去则胃气安;虚实夹杂,或正虚邪实者,则治疗难度较大,且易反复发作。若影响进食,化源不足,则正气日衰,形体消瘦,可成虚劳。胃痛日久,久病人络,伤及胃络,胃络伤则有呕血、便血。若量大难止,兼见大汗淋漓,四肢不温、脉微欲绝,为气随血脱的急危之候,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