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小学科学课件-认识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认识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科学态度:

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2、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

3、能分工合作,分享彼此的想法,接纳他人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

二、科学探究:

1、能在教师引导下,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提出假设;

2、运用感官,借助仪器,观察并描述现象;

3、会用比较科学的词汇、符号记录整理信息,倾听别人意见,并与之流;

三、科学知识:

1、认识光源,知道有的光直接来自发光物体,有的光来自反射光的物体;

2、知道光沿直线传播。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光源、光的传播路线

难点:探究光的传播方式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记录单、滴加牛奶的水、水晶泥、烟雾、蜡烛、火柴、带孔纸板、直管、弯管等

2、学生准备:收集资料,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光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丰富感知

1、谈话:我们的家乡大美滕州是中国百强县,国家卫生城市,她的夜景如何呢?我们一块来欣赏一下。

(播放视频)

2、学生谈感受。

3、是谁把滕州的夜晚打扮得如此绚丽多彩?

(学生回答)

4、如果没有光,会怎样?请闭上眼睛,体会一下。

5、学生谈感受。

6、师揭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家乡滕州熟悉的真实情境,找准课堂教学的始发点,丰富学生对光的感性认识,激发探究热情。)

二、认识光源,简单分类。

1、提出问题:哪些物体会发光?(点击PPT)

2、学生举例,师随机板书

3、辨析不会发光的物体,并说说为什么?

4、揭示光源概念。(点击PPT)

5、试着给光源分类。

6、教师随机揭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概念。(点击PPT)

7、小结: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设计意图:从经验出发,走向科学建构。学生对生活中会发光的物体有一定了解,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辨析反光物体,从而正确认识光源的概念。)

三、探究光的传播路线

1、提出问题: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的?

2、出示光现象,学生观察。(点击PPT)

3、结合现象,科学猜想。

(师随机板书直线)

4、究竟是不是这样呢?(板书:?)进行试验探究。

5、试验验证。

(1)介绍不认识的材料,提示注意问题。

(2)PPT出示温馨出示。

(3)开始试验。

(师巡视了解学情)

6、汇报发现。

7、小结:光确实沿直线传播。

(设计意图:聚焦核心问题,开展有根据地猜想。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光的传播路线,学生的探究活动从问题开始,通过对典型光现象的观察,引导学生进行有理有据的猜想,巧破难点,明确探究方向。)

8、大显身手。

(1)师简介活动要求,点燃学生探究激情。

(2)PPT出示比赛规则。

(3)小组活动。

(4)汇报成果。

①请冠军小组介绍具体做法,并说明为什么做?

②请最后完成的小组介绍,找出慢的原因。

(5)小结:再次证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9、学以致用。

(1)提出问题:你知道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吗?(点击PPT出示图片)

(2)学生回答。

(3)小结:影子形成原因。(PPT出示)

10、小吸管,大学问。

(1)提出问题:分别用直管、弯管看电视的光会有什么不同?

(2)学生活动。

(3)汇报发现。

(4)为什么大家在不同的位置上用直管都看到了电视的光?(学生回答,师随机板书:四面八方)

(5)评价小结:通过刚出道的探究,我们知道了光原来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设计意图:设置挑战性活动,引爆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精心设置“大显身手”、“你一言,我一语”、“小吸管,大学问”富有挑战性的活动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促进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创造性问题的能力,多次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顺利达成了本课的重点目标,使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等方面得到有效发展,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哪些地方需要光?

1、提出问题:哪些地方需要光?

2、学生交流。

3、师课件补充

4、小结:光的应用广泛。

(设计意图:走进生活,学以致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展开交流,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了光的应用,真切感受到光与我们的关系密切。)

五、拓展延伸

1、光是不是越多,越亮,越好呢?

2、出示PPT,认识什么是光污染。

3、课下调查生活中有哪些光污染现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持续关注身边的科学,体现了科学教学“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特点,科学探究活动不应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师精心选择“光污染”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对光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下面新课的学习做铺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