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小结和习题
电力系统分析川大课件小结及习题
电力网的电能损耗1.电力网的电能损耗和损耗率在分析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时,经常要求计算一段时刻内电力网的电能损耗。
在时刻段内对有功功率的积分便是电能损耗。
要是功率为恒定值,那么电能损耗确实是根基功率乘以时刻。
通常以年〔即365×24=8760小时〕作为计算时刻段,称为电力网年电能损耗。
例如8760小时分为n段,其中第i段时刻为△ti(h),全网功率损耗为△Pi(MW),那么全网年电能损耗为。
在同一时刻内,电力网损耗电量占供电量的百分比,称为电力网的损耗率,简称网损率或线损率,即电力网损耗率=(3-54)其中,在给定的时刻〔日、月、季或年〕内,系统中所有发电厂的总发电量与厂用电量之差称为供电量;那个地点介绍一种常用的电能损耗简化计算方法,用于逐个计算线路或变压器的年电能损耗,即最大负荷损耗时刻法。
要是线路中输送的功率一直维持为最大负荷功率Smax,在τ小时内的电能损耗恰好等于线路全年的实际电能损耗,那么称为最大负荷损耗时刻维持为最大负荷功率Smax,在τ小时内的电能损耗恰好等于线路全年的实际电能损耗,那么称为最大负荷损耗时刻。
(3-63)假设认为电压接近于恒定,那么(3-64)由此可见,最大负荷损耗时刻τ与视在功率表示的负荷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线有关。
在一定功率因数下视在功率与有功功率成正比,而有功功率负荷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线的外形在某种程度上可由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反映。
因此,τ与线路负荷的功率因数和Tmax有关。
通过对一些典型负荷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线的分析,得到τ与Tmax及cosρ的关系,如表3-1所示。
使用这一方法只需计算最大负荷时线路或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再按负荷的Tmax和cosρ从表3-1查得τ,就可用下式计算线路的年电能损耗(3-65)变压器年电能损耗为(3-66)表3-1τ与Tmax和cosρ的关系2.落低网损的要紧技术措施•1〕提高功率因素、末端增加无功补偿,以减少无功功率的传输。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
无 机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混乱度因素 、 (1)、概念 、 混乱度指系统中质点排列和运动的无序 表示。 性。用Ω表示。 A、 Ωg>Ωl>Ωs; 、 Ω Ω B、T↗,则Ω↗; 、 ↗ C、对气体系统,P↗,则Ω↘。 、对气体系统, ↗
无 机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无 机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
四 平 大 衡
无 机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目录
基本要求 §2-1 化学反应的自发性 §2-2 熵、熵变及规律 §2-3 吉布斯自由能变和化学反应的方向 小结 习题精选
无 机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1、了解自发过程的特征及遵循的规律。 、了解自发过程的特征及遵循的规律。 2、了解混乱度和熵的概念,掌握反应熵 、了解混乱度和熵的概念, 变的计算及变化规律。 变的计算及变化规律。 3、了解吉布斯自由能的定义及其与吉布 、 亥姆霍兹方程的关联。 斯-亥姆霍兹方程的关联。 亥姆霍兹方程的关联 4、掌握吉布斯自由能判据公式并训练应 、 用其判断反应的方向。 用其判断反应的方向。 5、掌握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的计算。 、掌握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的计算。
任何温度下反应非自发 任何温度下反应均自发 低温下反应非自发 高温下反应自发 低温下反应自发 高温下反应非自发
低温: - 低温:<0 - 高温:>0 高温:
例2-2: :
例2-3: :
无 机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小结
一、熵
1、概念 、 2、特点 、 3、规律
二、标准熵变的计算 标准熵变的计算
丁同仁常微分方程教程第二章小结
−( Q
∂M ∂N − ) ∂y ∂x = −1 M
仅与 y 有关,故方程有积分因子 µ ( y ) = e ∫
− dy
= e− y
从而方程 −e − y + e− y ( x + 2 y )dy = 0 为全微分方程 其通解为: − ∫x e − y dx + ∫y ( x0 + 2 y )dy = c1
z =y−y1
Riccati方程不恒为零。观察其一 特解为y = ϕ ( x)
1
dy = p ( x) y 2 + q ( x ) y + r ( x), dx p( x)
习题课 目的:①对 1-5 节内容即初等积分法求解方法的归纳,并通过几个 典型例题的讲解,使大家认识到一阶方程解法的灵活性,多样性。 ②关于一阶方程的通解公式和通解结构定理, 也是一重要的
变量分离方程
∆=0
dy = f ( x)ϕ ( y ) dx
y = c(x)e ∫
− p( x)dx
线性方程
dy = p ( x) y + q ( x) dx
1 µ= ϕ1(y)
dy a x + b1 y + c1 = f( 1 ) dx a2 x + b2 y + c2
a1 b1 a2 b2
µ=
u= y x
从而 δ lim ce x →+∞
∫x0 a (τ ) dτ
≤ lim c e− k ( x − x0 ) = 0
δ x →+∞
再讨论前一项,首先,由积分性质
−
e
∫x0 a (τ ) dτ
x
∫
x
x0
最新力学漆安慎后小结习题答案02章
力学(第二版)漆安慎习题解答第二章质点运动学第二章 质点运动学一、基本知识小结1、基本概念 22)(dtr d dt v d a dtrd v t r r====)()()(t a t v t r ⇔⇔(向右箭头表示求导运算,向左箭头表示积分运算,积分运算需初始条件:000,,v v r r t t ===)2、直角坐标系 ,,ˆˆˆ222z y x r k z j y i x r ++=++= r 与x,y,z 轴夹角的余弦分别为 r z r y r x /,/,/.v v v v v k v j v i v v z y x z y x ,,ˆˆˆ222++=++=与x,y,z 轴夹角的余弦分别为 v v v v v v z y x /,/,/. a a a a a k a j a i a a z y x z y x ,,ˆˆˆ222++=++=与x,y,z 轴夹角的余弦分别为 ./,/,/a a a a a a z y x222222,,,,dt zd dt dv a dt y d dt dv a dt x d dt dv a dtdzv dt dy v dt dx v z z y y x x z y x =========),,(),,(),,(z y x z y x a a a v v v z y x ⇔⇔3、自然坐标系 ||,,ˆ);(ττττv v dtds v v v s r r ====ρτττττ22222,,,ˆˆv a dts d dt dv a a a a n a a a n n n ===+=+= )()()(t a t v t s ττ⇔⇔4、极坐标系 22,ˆˆ,ˆθθθv v v v r v v r r r r r +=+== dtd rv dt dr v r θθ==,5、相对运动 对于两个相对平动的参考系 ',0't t r r r =+=(时空变换) 0'v v v+= (速度变换) 0'a a a+= (加速度变换)若两个参考系相对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为伽利略变换,在图示情况下,则有: zz y y x x z z y y x x a a a a a a v v v v V v v t t z z y y Vt x x =====-====-=',','',','',',','y y' Vo x o' x' z z'二、思考题解答2.1质点位置矢量方向不变,质点是否作直线运动?质点沿直线运动,其位置矢量是否一定方向不变?解答:质点位置矢量方向不变,质点沿直线运动。
第二章 热力学函数及关系
d (U 0HM ) TdS pdV 0MdH 定义包括了磁介质在磁场中势能的内能:U * U 0HM ,则
dU * TdS pdV 0MdH
24
定义磁介质系统的吉布斯函数:G U * TS pV ,那么
dG SdT Vdp 0MdH
因为G是一个态函数,存在全微分,即在数学上
21
它常决定物体的性质,可看成是一个热力学系统, 状态参量:温度T、表面张力σ、表面积ξ。 物态方程:f (T,σ,ξ)=C, 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为
A d
dF SdT d
S F , T
F
T
注意:表面积扩大系外界对系统做功的结果,因此对于非气体 系统的广义位型变化前加一个负号。
22
下面这个图是解释表面张力的一个理想试验。一个光滑的金属 框,有一边是可以自由滑动的。把这个框在水里浸一下,框里 就形成一层水膜。水膜有上下两个表面。表面上的水分子有使 表面减小的倾向,所以必须施加一定的力F才能对抗这个力从 而保持住水膜面积。很显然,这个力F的大小与那个边的长度l 成正比。而这个比例是水的一种基本性质,与力F 和边l无关。 在界面科学里,这个比例被定义为表面张力,它的单位是力除 以长度,牛顿/米。
dG
G T
p,H
dT
G p
T
,H
dp
G H
T
,
p
dH
比较以上两个等式的右边对应项,可得
0M
G H
, T , p
V
G p
T ,H
对两者求混合偏导,有
0M
p
T
,
H
V H
T , p
此式将压缩效应(左边)与磁致伸缩效应(右边)
第二章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简介总结
5 有机酸:广义的有机酸泛指分子中有羧基 的化合物。在植物中多以金属离子或生物碱盐的 形式存在。按分子大小又分为小分子有机酸和大 分子有机酸。 (1)小分子有机酸:草酸、苹果酸、枸橼酸、 柠檬酸等。 性质:极性大,具亲水性 (2)大分子有机酸:咖啡酸、树脂酸等, 因分 子大,极性小,具亲脂性。 除去方法(1)醇溶水沉法(2)铅盐、钙盐等沉淀 法 (3)碱溶酸沉法
4 糖类:为中药中普遍存在的一类成分,据能否发生 水解,分为:单糖、低聚糖、多糖。 (1) 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是糖的基本单位,如:
D―葡萄糖(glc) D― 半乳糖(gal) D ― 葡萄糖醛酸 D ― 半乳糖醛酸
OH
O
HO
OH
O
COO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O
COOH
HO
H,OH
O
OH
OH
H,OH OH
OH OH
H,OH
OH
OH
OH OH
H,OH
OH
性质:单糖多为无色结晶,有旋光性和还 原性,有甜味。易溶于水,可溶于乙醇, 难溶于无水乙醇,不溶于乙醚、苯、氯 仿等亲脂性有机溶剂。 除去方法:水溶醇沉法 操作: 将水提取液蒸干,在残留物中加入无水 乙醇溶解,过滤,则单糖沉淀被滤除, 乙醇液中还有有效成分。
(2)低聚糖 由2~10个单糖基通过甙键聚合而成的 直糖或支糖链的低聚糖(又称寡糖)。 按糖的个数分为二糖、三糖…….按有无 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分为还原糖和非还原 糖。 如:芸香糖 龙胆二糖
第二章 天然药物 化学成分简介
本章主要介绍天然药物中的各类成分,。重点掌握各类成 分的一般溶解性,哪些为有效成分、哪些为无效成分,无 效成分如何除去,为理解提取、分离中药成分打下基础。 1 生物碱:为一类存在于生物体内分子中含有氮原子的有 机化合物的总称;一般具有碱性,可与酸成盐。游离生物 碱具亲脂性;生物碱盐具亲水性。 如:槟榔碱 吗啡碱
线性时不变系统--习题
dt
dt
dt
et t et t
t t t
t
方法二没有注意利用冲激函数的性质,求解过
程较繁。另外,对冲激偶信号的性质
f t t f 0 t f 0 t
往往被错误写成
f t t f 0 t
从而得出错误结论。
(2) f t t e3 δτ d τ
1 O t 3 1
t
t 3 1
t
3
1
即2 t 4
g(t) 1 1(t )d t 2 t 2
t3 2
42
T4
1 f1
f2 t
t
1 O
1 t3
t-31
即t 4
gt 0
卷积结果
f1t
1
1 O 1 t
f2 t
3
2
O
3t
t2 t 1
g(t
)
4 t
t
2
2
4
x(t t0 ) h(t) x(t) h(t t0 ) y(t t0 )
例1 粗略绘出下列各函数式的波形图
(1) f1t u t2 1
(2)
f2 t
d dt
et cos tut
描绘信号波形是本课程的一项基本训练,在绘 图时应注意信号的基本特征,对所绘出的波形,应标 出信号的初值、终值及一些关键的值,如极大值和极 小值等,同时应注意阶跃、冲激信号的特点。
设x3(t) ax1 t bx2 t x3 t y3 t x32 t ax1 t bx2 t 2 a2 x12 t b2 x22 t 2abx1 t x2 t
a2 y1 t b2 y2 t 2abx1 t x2 t ay1 t by2 t
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小结与复习-八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北师大版)
巩固练习 拓展提高
6. 某公司为了扩大经营,决定购进6台机器用于生产某种活塞,
甲
乙
现有甲、乙两种机器供选择,其中每种机器的价格和每台机器日生 价格(万元/台) 7
5
产活塞的数量如下表所示,经过预算,本次购买机器所耗资金不能
每台日产量(个) 100 60
超过34万元,则按该公司的要求可以有几种购买方案?
> 大于,高出 大于
小于或等于 号
≤
不大于, 小于或 不超过 等于
大于或等于 号
≥
不小于, 大于或
至少
等于
不等号
≠
不相等 不等于
Hale Waihona Puke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比较不等式与等式的基本性质:
变形 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 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 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
等式 仍成立 仍成立 仍成立
解不等式的应用问题的步骤包括审、设、列、解、 找、答这几个环节,而在这些步骤中,最重要的是 利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列出不等式(组),然后通 过解出不等式(组)确定未知数的范围,利用未知 数的特征(如整数问题),依据条件,找出对应的 未知数的确定数值,以实现确定方案的解答.
巩固练习 拓展提高
7. 暑假期间,两名家长计划带领若干名学生去旅游,他们联系了报价均为每人500元的两家 旅行社,经协商,甲旅行社的优惠条件是:两名家长全额收费,学生都按七折收费;乙旅行社的 优惠条件是家长、学生都按八折收费.假设这两位家长带领x名学生去旅游,他们应该选择哪家旅 行社?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在决策型应用题中的应用
实际问题
写出两个函数表达式
画出图象
分析图象
七年级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合并相同次数项系数
对于次数相同的项,将它们的系 数进行加减运算。
注意保持符号的正确性,确保运 算结果准确无误。
合并后,整式中不再含有次数相 同的项。
检查结果并化简
检查合并后的整式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对于可以化简的项,进行进一步的化简操作。
确保最终的整式结果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03 实际应用问题中整式加减
符号处理不当
错误表现
在处理负数或正负数混合运算时,符号处理错误。
避免方法
明确负数的概念,理解负负得正的规则;在运算过程中,注意符号的变化,特别 是去括号和添括号时。
漏项或重复项问题
错误表现
在整式加减过程中,漏掉某些项或重 复计算某些项。
避免方法
在整式加减时,要逐项进行,不要遗 漏;每计算完一项,可以做一个标记, 避免重复计算。
基础练习题答案解析
题目1答案:2a + 3b;解析:根据整式加减法则,去括号后合并同类项 即可得到结果。
题目2答案:35;解析:先将原式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化简,再代入 x = -1 求值即可。
答案解析与思路点拨
• 题目3答案:A + B = x^2 - xy - 2y^2;解析:将 A、B 两式相加,去括号后合并同类项即可得到结 果。
06 章节小结与拓展延伸
章节知识点总结回顾
整式的概念
合并同类项
去括号法则
包括单项式和多项式, 是代数式的基础。
将具有相同字母部分的 项进行合并,简化整式。
根据括号前的符号,确 定括号内各项的符号。
整式的加减运算
基于合并同类项和去括 号法则,进行整式的加
减运算。
拓展延伸:多项式乘除运算
多项式乘法
2 小结与复习题
2)如果,则点不是函数的极值点.
3)如果,则函数在点有无极值不能确定,需用其它方法判别. 4.条件极值 1)求二元函数在约束条件=0下的极值,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i)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
ii) 解方程组
.
若 是方程组的解,则是该条件极值问题的可疑极值点. 2)求三元函数在约束条件=0下的极值点,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
(A)点连续
(B)点可微
(C)函数点连续
(D)点有任意方向的方向导数
7.设有连续的偏导数,且是某个函数的全微分, 则应满足
(A) (B) (C) (D)
【】
8.函数在点处 (A)连续
存在
(B)不连续
【】
(C)可微
(D)偏导数
9.在曲线的所有切线中,与平面平行的切线 【 】 (A)只有一条 (B)只有两条 (C)至少有三条 不存在
=+; 2) 若,,, 则复合函数的偏导数
=+ , =+;
6.隐函数的偏导数 1)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的导数为 . 2)方程所确定隐函数的偏导数为
,.
三、 二元函数的极值 1.极值的定义 设函数区域上有定义,点的某个邻域. 如果对于中异于的任何点,总有不等式 大值,称为极大值点. 如果对于中异于的任何点,总有不等式 小值, 称为极小值点.
(B)若,都存在,则在点处可微 (C)若,都不存在,则在点处不连续 (D)若,都在点处连续,则在点处连续
4.设 ,则函数在原点 (0,0) 处【 】
(A)偏导数不存在 (B)不可微 (D)可微
(C)偏导数连续
5.设是由方程确定的函数,则=
(A)
(B)
(C)
【】 (D)
6.已知在点的偏导数存在,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机械原理第2-10章习题册答案
l I 面 W =mr : I L L−l I 面 WI = m I : I r L
式 : −质 到 面 距 中 l 心 II 的 离 L−两 衡 之 距 平 面 间 离
F =3n−(2P + P ) l h =3×4−(2×5+1 =1 )
∴自由度为1,修改方 自由度为1 案能实现设计意图
习题解
3
2-2题 题
法: 1 F =3 −(2P + P ) −F1 n l h =3×8−(2× 0+2 −1=1 1 ) F1 局 自 度 为 部 由
法: 2 F =3 −(2P + P ) n l h =3×7−(2×9+2 =1 )
31
6 -2 作
解:根据动平衡条件有
m1r+ 2m2r22/3 +m3r32/3 +mbIrbI2=0
平衡基面I:mbI=5.7Kg,θbI=5.820 平衡基面I , 同理平衡基面II: 同理平衡基面II:mbII=7063Kg,θbI=146.470 II ,
习题解
32
基面I质径积多边形: 基面I质径积多边形:
习题解
4
2-6题 题
虚约束数计算图
法: 1 虚 束 P' = 2P1 −3n1 = 2*10−3*6 = 2 约 : L
∴F =3n−(2pl + ph −P' ) =3×11−(2×17−2) =1
法: 2 F =3n−2pl =3×5−2×7 =1
电工技术(第三版席时达)教学指导、习题解答第二章.docx
第二章电路分析方法【引言】①电路分析是指在已知电路结构和元件参数的条件下,确定各部分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②电路按结构形式分简单电路——单回路电路。
用欧姆定律即可解决。
复杂电路——不能用串并联的方法将多个回路化简为单回路的电路③ 分析和计算电路原则上可以应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解决,但往往由于电路复杂,计算手续十分繁琐,还需用到一些其他方法,以简化计算。
本章介绍三种最常用的电路分析方法: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
学习目的和要求1.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分析电路的方法。
2.掌握用叠加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3.掌握用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
2-1支路电流法【讲授】计算复杂电路的各种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支路电流法。
一、内容:以支路电流为待求量,利用基尔霍夫两条定律,列出电路的方程式,从而解出支路电流。
【说明】因基尔霍夫定律适用于任何电路,故支路电流法是分析复杂电路的一种最基本方法,可以在不改变电路结构的情况下求解任何电路。
〔例 2-1-1 〕试用支路电流法求例1-2-3 的两台直流发电机并联电路中的负载电流I 及每台发电机的输出电流I1和 I2。
〔解〕( 1)假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2-1-1所示。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结点电流方程。
对于结点 A 有12- I=0( 1)I +I对于结点 B 有-I 12- I +I=0【说明】①这两个方程中只有一个是独立的。
另一个可由图 2-1-1②一个独立的电流方程中至少应包含一个在其它方程中没有出现过的新支路电流。
一般情况下,如果电路有 n 个结点,则按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的独立方程数为n-1。
至于选那几个结点列方程,则是任意的。
③本例中选结点 A 的电流方程作为独立方程,把它记作式( 1 )。
(2)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出回路的电压方程。
对于回路Ⅰ有I1R1- I2R2+U S2- U S1=0( 2)对于回路Ⅱ有I 2 2S2( 3)R +IR- U =0本例中共有三条支路,也就是有三个待求电流I1、I 2和I,因而有三个方程即可求解。
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 小结(第1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数学年级七年级学期秋季课题第二章小结(第1课时)教科书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2.能够熟练掌握有理数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运算法则,并正确运算,加强运算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归纳有理数运算法则的共性与特点.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运算与非负数运算的一致性.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知识回顾在第一章,我们在把数的范围从非负有理数(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扩大到有理数,本章我们研究将小学的运算扩充到有理数的运算,从而将非负有理数系扩充成有理数系(域).师生活动:共同回顾.设计意图:整体感受扩充到有理数的运算,体会运算的一致性.知识回顾问题1 有理数运算包含哪些基本的运算?师生活动:回顾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法则.问题2 我们是怎么研究的?我们举了很多例子,通过具体、特殊到一般进行研究.对于这些法则,我们现在看法则之间的关系可能有一些共性,也有一些各自的特点.比如加法和乘法,在研究的时候,我们发现从方法上它们是有类似的地方.同学想到了,都是通过对参与运算的数的类型进行分类来探究的.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和取相同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的和.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和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中较大者与较小者的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且积的绝对值等乘数的绝对值的积.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对于减法和除法,二者的研究的思路也是类似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都是通过转化为我们已会的运算来进行.除法除了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先定符号再定绝对值的角度看除法和乘法的关系.除法法则的另一种说法: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且商的绝对值等于被除数的绝对值除以除数的绝对值的商.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通过回顾加减乘除法法则,我们发现与负数有关的运算,需要借助绝对值,转化为正数之间的运算.数轴可以帮助我们直观理解有理数的加法、减法运算.比如:随着非负有理数系扩充成有理数系(域),通过规定负数的减法运算,任意两个有理数总能进行减法运算,结果仍然是有理数,与已有的运算保持一致,比如:--=121.同样从数系扩充的角度来看,通过规定乘法负负得正,保证了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与已有的非负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保持一致.比如:122-×-=()().在乘法的基础上,我们认识了乘方.乘方:求n 个相同乘数的积的运算.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显然,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设计意图: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在研究有理数的运算时,一般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数的符号;二是数的绝对值.实际上,与负数有关的运算,我们都借助绝对值,将它们转化为正数之间的运算.例题精讲 例1 计算:(1)-15+25;(2)-5+(-23);(3)15-25;(4)-5-(-23).例2 计算:(1)(-5)×(-9);(2)(-23)×9; (3)5÷(-25);(4)(-25)÷(-32). 例3 计算:(1)6+15⎛⎫- ⎪⎝⎭-2-(-1.5); (2)-( 6.5)×(-2)÷13⎛⎫- ⎪⎝⎭÷-(5). 解:(1)6+(-15)-2-(-1.5) =6-0.2-2+1.5=5.8-2+1.5=3.8+1.5=5.3;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2)(-6.5)×(-2)÷(-13)÷(-5) =(-6.5)×(-2)×(-3)×(-15) =6.5×2×3×15 =395. 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设计意图:通过例题讲解进一步明确有理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法则.学以致用 1.一年之中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随时间而变化,1个天文单位是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1.496亿千米.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个天文单位是( )千米.(A )1496×105(B )14.96×106 (C )1.496×108 (D )0.1496×108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比较大的数,读、写这样大的数有一定的困难.这时我们通常采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数.一般地,10的n次幂等于10…0(在1的后面有n个0),所以就可以利用10的乘方表示一些大数.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大于或等于1,且a小于10,n为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记数法.思考:等号左边整数的位数与右边10的指数有什么关系?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n大于或等于2),其中10的指数是n-1.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回顾科学记数法.2.结合具体的数的运算,归纳有关特例,然后比较下列数的大小:(1)小于1的正数a,a的平方,a的立方;(2)大于-1的负数b,b的平方,b的立方.师生活动:具体举例,计算后比较大小.设计意图:通过具体计算,得出结论,锻炼合情推理能力,培养抽象意识.拓展提升通过有理数的除法运算,归纳有理数就是形如pq(p,q是整数,q≠0)的数.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可以表示为如下形式:(1)m p mq npn q nq±±=;(2)m p mpn q nq⨯=;(3)m p mqn q np=÷(p≠0).其中,m,n,p,q均为整数,n,q均不为0.设计意图:在有理数系(域),从有理数为分数形式的角度认识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加强对有理数运算的理解,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抽象能力的发展空间.课堂小结1.本节课主要复习回顾了哪些内容?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运算.在有理数系(域)中,有理数的和、差、积、商(除数不为0)仍然是有理数.2.在研究有理数的运算时,运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由特殊到一般、分类讨论、转化.3.在研究有理数的运算时,一般考虑哪两方面?一是数的符号;二是数的绝对值.4.随着非负有理数系扩充成有理数系(域),这种数系的扩充,给数的运算带来了怎样的新变化呢?在不同的运算中有不同的感受.比如,乘法运算中,规定了负负得正,保证了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与已有的非负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保持一致.课后任务教科书第61页,复习题2第1,4,6题.。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下册)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章小结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题解析号氮气氧气,氮气,氧气点拨:空气的成分注意使用的是体积分数,1而不是质量分数。
(1) B点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且化学性质不活泼。
(2) C液态氧是氧气的液态存在形式,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3) (3)A臭氧可以用化学式03表示,有固定的组成,属于纯净物(4) C点拨:稀有气体性质很不活泼,过去人们认为这些气体不跟其他物质发2生化学反应,曾把它们叫做惰性气体。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发现有些稀有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
故C项错误。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点拨:此题属于开放性习题,引导学生3从具体例子中来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
4把空水杯或空饮料瓶口向下按入水中,水不能进入杯中或瓶中。
去过;感受不一样;在城镇繁华街道附近,空气质量较差,农村广阔的田野空气质量好,清新,安静。
点拨:此题属于开放式的习题,学生答案可有多种,不强求一致。
造5成城镇繁华街道附近空气质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污染物较多、机动车尾气、尘土、细菌等,噪声也较大。
农村污染物较少,且绿色植物较多,光合作用强一些,所以空气质量好。
(1)氧气动植物的呼吸离不开氧气,燃料燃烧离不开氧气,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和宇宙航行等都要用到氧气。
(2)氮气制硝酸和化肥的主要原料,焊接金属时用氮气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等。
(3)稀有气体焊接金属时用稀有6气体来隔绝空气,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以使灯泡耐用;充人灯泡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氙可用于医疗麻醉等。
点拨:此题属于开放式的习题,学生可从多方面来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题解析课题2---氧气题解析(1)氧气的物理性质;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压强为101 kPa,温度在--183C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C时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初三化学-第二章知识点讲解和习题练习
第二章知识点回顾2.1(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探究步骤:(1)将图2-3所示集气瓶内加少量水,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加以标记。
(2)在带橡胶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满红磷,将胶皮管上的弹簧夹夹紧,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并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胶塞,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3)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把导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讨论:(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氧气)(2)红磷在集气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消耗完)(3)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什么?有什么性质?(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4)打开弹簧夹后,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占集气瓶容积1/5的水?(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集气瓶中剩余气体不与红磷反应,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实验结论:由该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拓展思考:(1)点燃的红磷(用燃烧匙)为什么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如果将点燃的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结果又如何?(避免集气瓶中部分气体受热逸出;测定结果偏大)(2)为什么要等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如果燃烧刚结束就打开弹簧夹,集气瓶内气体还处于受热膨胀状态,压强变化不明显;测定结果偏小)(3)如果实验中,红磷在集气瓶里已经消耗完,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红磷量不足,测定结果偏小)(4)如果将该实验中的红磷改成木炭,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木炭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生成的气体的体积会弥补反应消耗的氧气的体积,集气瓶内气压几乎不变,无法测量氧气含量)(5)拉瓦锡的实验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我们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有没有可能大于1/5?(①红磷量少,未能将容器内氧气完全消耗;②塞子未塞紧,装置漏气;③容器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章总结
上课主要内容:2-9章(公式多,计算多)
上课时间: 周二晚 (9-11节) 地点:(2号公教楼201)
周四晚 (9-11节) 地点:(2号公教楼205)
上课要求:认真听讲,遵守纪律
第2周开始
准备一个本子记笔记(小结、习题)
带计算器 出勤
平时成绩
目的:通过重新学习能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
多重平衡规则 最小自由能原理
* 当几个反应式相加(或相减) 得到另一个反应式时,其平衡常 数等于几个反应的平衡常数的乘 积(或商)。
•ΔrGm<0,自发过程
•ΔrGm=0,平衡状态
ΔrGm(T )
•ΔrGm>0,非自发过程
=ΣνiΔfGm(生)-ΣνiΔfGm (反) =ΔrHm -TΔrSm ≈ ΔrHm(298.15K)-TΔrSm (298.15K) = -RT lnK = -2.303RT lg K
• : P41 30
• 解: △rGm = Σvi△fGm(生成物)- Σvi△fGm(反应物)
•
= -394.4+2×(-237.18) – [(-50.79)+0]
•
= -818.0 (kJ.mol-1) < 0, 能自发进行。
•
lnK = -△rGm /RT
•
= -(-818.0×103)/(8.314×298.15) 注意单位换算
T
△rH m △rHm<0 放热反应 △rHm>0 吸热反应
T 升高时
KT值变小
KT值增大
平衡向逆向(吸热)移动 平衡向正向(吸热)移动
T 降低时
KT值变大
KT值减小
平衡向正向(放热)移动 平衡向逆向(放热)移动
工程热力学期末复习各章练习题汇总高教社第四版
q
h
1 c 2 2
gz
wi
q h wt
第二章 小结
通用式
dEcv d (h c2 2 gz)out qm,out
(h c2 2 gz)in qm,in Pi
闭口系:
qm,in qm,out 0
dEcv d Pi
Q dE W
第二章 小结
通用式 dEcv d (h c2 2 gz)out qm,out
答案:C
第二章 小结
1、本质: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
进入系统的能量 - 离开系统的能量 = 系统内部储存能量的变化
第二章 小结
2、热一律表达式:通用式
dEcv d (h c2 2 gz)out qm,out
(h c2 2 gz)in qm,in Pi
稳流: dEcv / d = 0 qm,in qm,out qm
第二章 小结
6、四种功的关系
w ( pv) wt
wt
1 c 2 2
gz wi
准静态下
w pdv wt vdp
闭口系过程 开口系过程
本章基本要求
深刻理解热量、功的概念,深刻理解热 力学能、焓的物理意义 理解膨胀(压缩)功、内部功、技术功、 流动功的联系与区别
本章重点
熟练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决具体问题
(3)以放逸气体为系统
W’ Q’
QW
闭口系 功量: W + W’
热量: Q + Q’
(4)以容器为系统
W’ Q’
开口系 功量: W’ 热量: Q’
(5)以气缸活塞为系统
QW
开口系 功量: W + W’’
热量: Q + Q’’
第二章 稳态导热小结及习题课
o 得 T1 525 c
由
q
Ts ,i T1 600 T1 5000 LA 0.015 KA
T2 Ts ,o T 20 5000 2 LC 0.003 KC
q
得
T2 35 oc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11、 具有均匀内热源强度qv的无限大平壁处于稳态导热, 其厚度为2δ ,导热系数 λ 为常数,两侧壁温各自均布,分 别为 tw1和tw2。 试求该平壁内的温度分布表达式。 解: 根据题意,导热系数为常数,有均匀内热源,一维, 稳态,导热,x坐标的原点取平壁的中心线。 数学描写: tw1 tw2 2 d t qv 0 2 dx 边界条件: x= -δ: t=tw1 x= δ: t=tw2 x -δ 0 δ qv tw2 tw1 t w2 t w1 2 2 (2 x ) x 得到壁内的温度表达式 t 2 2 2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9、如图所示的墙壁,其导热系数为50W/(m•K),厚度为50mm, 在稳态情况下的墙壁内的一维温度分布为:t=200-2000x2, 式中t的单位为0C,x单位为m。试求: (1)墙壁两侧表面的热流密度; (2)墙壁内单位体积的内热源生成的热量。 解:(1)由傅立叶定律: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2-4 通过肋片的导热
数学描写
G . Eq : d 2t Φ 0 2 dx λ
BC :
dt x 0, t t 0 ; x H , 0 dx
导热微分方程与边界条件转化为:
d 2 2 m 0 2 dx
t t ch[ m ( H x )] 0 t0 t ch( mH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000/18)×75.31 ln(285.28/283K和100kPa向真空
蒸发,变成373K和100kPa的水蒸
气,试计算此过程的ΔS体系、ΔS环
境和ΔS总,并判断此过程是否自
发。(水相变热为40.67kJ/mol)
Q 5646.1 S环境= = =21.47 J / K mol T 环境 263
S孤立=S+S环境= 20.66 21.47=0.82 J / K mol 0 该过程为自发过程。
10、 1mol甲苯在其沸点383.2K时 蒸发为气体,求该过程中的Q、W、 ΔH、ΔU、ΔS及ΔG,已知甲苯的汽 化热为362kJ/kg。
H1=Q1 nC p ,m, H 2O (l ) (273 263)=754.0 J / mol H 2=Q2 6025 J / mol H 3=Q3 nC p ,m, H 2O ( S ) (263 273)=-375.1J / mol
H=Q=Q1+Q2+Q3= 5646.1J / mol
21. 试由20题的结果,求算需增大到多
熵变计算(等温过程)
等温无相变:
等温可逆相变:
V2 p1 S nR ln nR ln V1 p2
QR H S T T
熵变计算(变温过程)
等压变化:
T2 S nC p ,m ln T1 等容变化:
T2 S nCV ,m ln T1
热力学第三定律和规定熵
r S =( B Sm.B )产物
Q = 362×0.092 = 33.304 kJ W = -pe(V气-V液)
≌-peV气=-nRT
= -1×8.314×383.2 = -3186J
ΔU= Q+W
= 33.304 - 3.186 = 30.118kJ
等温等压过程: ΔH=QP=33.304kJ 甲苯在正常沸点下变为气体为可逆
6.试计算 263K和100 kPa,1 mol水凝结
成冰这一过程的ΔS体系、ΔS环境和ΔS总,
并判断此过程是否为自发过程。已知水 和冰的热容分别为75.3 J/K· mol和37.6
J/K· mol,273K时冰的熔化热为 – 6025
J/mol。
解:设计可逆过程,计算ΔS体系。
所有的变化过程为等压过程。
p1V1 1000 10 解: n 4.403mol RT1 8.314 273
(a)p外=p,绝热可逆膨胀Q = 0,则:
p 1 1 T2 ( ) ( ) p2 T1 p1 T2 T1 ( ) p2
1
1 273( ) 0.1
1 5 / 3 5/3
108.7 K
ΔS = QR/T = -WR/T
= 3500/3000 = 1.17J/K
4. 有473K的锡0.25kg,落在283K 1kg 的水中,略去水的蒸发,求达到 平衡时此过程的熵变。已知: 锡的Cp,m=24.14J/K· mol, 原子量为 118.71,水的Cp,m=75.31J/K· mol。
热力学函数关系式 dU=TdS-pdV H=U+pV dH=TdS+Vdp
G=H-TS
F=U-TS
dG=-SdT+Vdp
dF=-SdT-pdV
ΔG的计算
理想气体等温变化:
p2 G nRT ln H T S p1
相变过程:可逆,ΔG=0
不可逆,ΔG=ΔH-TΔS
化学变化的ΔG ΔrG(T)=ΔrH(T) -TΔrS(T)
(1) 等温可逆压缩,则 ΔH=ΔU=0 Q = -W = nRTln(p1/p2) =1×8.314×298ln(100/600)
= - 4443J
ΔG = nRTln(p2/p1) = 4443J
ΔS体 = QR/T
= (-4443)/298 = -14.9J/K 对可逆过程: ΔS总=ΔS体+ΔS环境=0
263K水 S1 273K水
S2
S
263K冰 S3 273K冰
整个变化过程为恒压过程,则: 273 273 S1=nC p ,m , H 2O (l ) ln 75.3ln 2.81J / K mol 263 263 H 6025 S2= 22.07 J / K mol T 273 263 263 S3=nC p ,m , H 2O ( S ) ln 37.6 ln 1.40 J / K mol 273 273 S=S1 S2 S3 20.66 J / K mol
W U=nC V,m (T2 T1 ) 4.403 1.5 8.314 (108.7 273) 9033 J
H =nCp,m (T2 T1 ) 4.403 2.5 8.314 (108.7 273) 15060 J
S 0
(b)p外=0.1MPa,恒外压绝热膨胀,Q = 0 W pe 2 -V)=U=nC V,m (T2 T1 ) (V 1
活度a
pB
p fB p
A A (T , p) RT ln xA
xA
B (T , p ) RT ln xB
B,x
xB
m mB
m c
mB B B ,m (T , p) RT ln m cB B B (T , p) RT ln c
r G [ B f Gm, B ]产物
-[ B f Gm, B ]反应物
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
G ( ) T ] H [ p 2 T T
物质
气体 溶液中 溶剂 溶液中 溶质
化学势μ
p (T , p) (T ) RT ln p
真空蒸发是不可逆过程,等温等压下水
蒸发为水蒸气设计为可逆过程则: ΔS体系=ΔH/T=109J/K 求ΔS 环境 须先求Q 环境 ,实际过程真空蒸 发,ΔU=Q体系=-Q环境
可逆蒸发过程ΔU与真空蒸发ΔU相同以
求Q环境。
对可逆过程:
ΔU=ΔH–Δ(pV)=ΔH-nRT
=40670-1×8.314×373=37.569kJ Q环境= -37.569kJ ΔS环境= Q环境/T= -37569/373= -100.7J/K ΔS总=ΔS体系+ΔS环境=109-100.7=8.3J/K>0 此过程为自发不可逆过程。
(2) 等温恒外压压缩,则 ΔH=ΔU=0 V2=nRT/p2 = 1×8.314×298/600 = 4.13L V1=nRT/p1 = 1×8.314×298/100 = 24.78L Q =-W=p外(V2-V1) = 600×(4.13-24.78) = -12.39kJ
设计可逆过程,计算ΔG和ΔS体: ΔS体=-14.9J/K, ΔG = 4443J
Q=n锡Cp,m,锡 (473-T终) =n水Cp,m,水(T终-283)
=(250/118.71)×24.14×(473-T终)
=(1000/18)×75.13×(T终-283) T终=285.28K
ΔS =ΔSh +ΔSc =n锡Cp,m,锡ln(285.28/473)
+ n水Cp,m,水ln(285.28/283)
第二章
小结与习题
小结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卡诺循环和热机效率
Q1 W Q2 Q1 1 Q2 Q2 Q2 T2 T1 T1 1 T2 T2
熵的定义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 学表达式
S B S A S
B
QR
T
A
S AB
Q ( ) AB T
-( B Sm.B )反应物
T
CP r S (T ) r S (298K ) dT 298 T
过程方向和限度判据
1.对孤立体系:dS≥ 0 2.对封闭体系:
(dG)T, P, W’=0≤ 0
多组分体系: dn 0 B B B 3.对封闭体系: (dF)T, V, W’=0 ≤ 0
C cB
习题
1. 1L理想气体在3000K时压力为 1519.9kPa, 经等温膨胀后体积 变 到 10L , 计 算 该 过 程 的 Wmax, ΔH, ΔU及ΔS。
等温膨胀:ΔH=ΔU=0
最大功为等温可逆膨胀功:
WR=-nRTln(V2/V1) = -pV ln(V2/V1)
= -1519.9×1×ln10 = -3.5kJ
G H (TS ) H S T
13. 273K, 1 MPa,10 dm3的单原子理想 气体,绝热膨胀至0.1 MPa,计算Q、W、 ΔH、ΔU、ΔS。 (a) p外=p; (b) p外=0.1MPa; (c) p外=0。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CV,m = 1.5R,γ= 5/3)
4.403 8.314T2 -100 ( -10) 100 =4.403 1.5 8.314 T2 273) ( T2 174.8 K nRT2 V2 p2 4.403 8.314 174.8 3 63.99dm 100
W U=nC V,m (T2 T1 ) 4.403 1.5 8.314 174.8 273)=-5392J ( H =nC p,m (T2 T1 ) 4.403 2.5 8.314 174.8 273)=-8987J (
过程,则:
ΔS=QR/T=33304/383.2=86.9J/K 对可逆过程,ΔG=0
11、1molO2于298K (1)由100kPa等温可
逆压缩到600 kPa,求Q、W、ΔH、ΔU、 ΔG、ΔS体和ΔS总;(2) 若自始至终用 600 kPa的外压,等温压缩到终态,求 上述各热力学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