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通用15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通用15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通用15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1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1~5各数的实际含义,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来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运用“=”、“>”、“<”来描述数的大小。

2、学生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开火车数数。

2、说一说上节课学了哪些内容?用“=”、“>”和“<”填空。

34 42 21 55让学生回顾怎样区分“=”、“>”和“<”,借助顺口溜来记忆。

二、巩固提升1、完成练习三第1题。

(1)指导学生看第1幅图,然后说说这道题是什么意思。

(2)学生先独立解答,然后全班交流。

2、完成练习三第2题。

指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然后独立解答,小组内相互交流,最后全班评价展示。

评选出每组画的同学,让其他学生说说为什么好,好在哪里。

3、完成练习三第3题。

(1)师: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2)师:“数一数,比一比”是什么意思?怎样数才不会数错?引导学生先数出小狗和小猫以及花朵的数量并把数字写上去,再进行比较。

(3)还可以怎样比?4、完成练习三第4题。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师:图中都有哪些动物?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哪种动物最多?哪种动物最少?除了动物,你还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地说,鼓励学生把一句话说完整,并且出示相应的数字卡片,进一步理解1~5各数表示的实际含义。

(3)师:小鸟和大象比,你能用式子表示吗?。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单元教案总结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单元教案总结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我们已经学完了数学一年级上册的第3单元,针对这个单元的教学,我们进行了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了一些收获,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以下是对本单元的教学过程和效果的总结。

一、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简单的加法和减法,以及如何应用数轴解决简单问题。

针对这些内容,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说黑板教学、小组互动讲解、课外活动等等,同时也需要孩子们加强练习,巩固所掌握的知识。

二、教学方法1.黑板教学黑板教学是我们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通过拿起粉笔,讲解和演示,让孩子们了解简单的加减法,同时也可以帮助孩子们把知识点逐渐地解释给他们。

2.小组互动讲解小组互动讲解,也是我们教学中使用的一种方式。

孩子们根据所掌握的知识点,并参照教材中的例题,分成小组互动地讲解知识点、举例子解题,更加完美地掌握了这些知识。

3.课外活动孩子们轻松愉悦地继续学习是我们一直所关注的问题。

在课外时间,我们设定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和活动,比如说数轴上吃糖果,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游戏,以达到孩子们继续学习的目的。

三、教学效果1.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多次采用多媒体、游戏、竞赛等创新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增强孩子们的数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帮助孩子们在不同难度的练习中逐渐掌握所学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数学能力。

比如说:孩子们能够灵活地应用所学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合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与家长通过微信、电话等多种方式进行沟通交流,告诉家长孩子们在学习上的情况,提供一些家庭教育方案以及课外补习建议,使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孩子们在学习方面的情况,更好地配合我们的教学工作,共同协力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

四、教学不足之处1.缺乏足够的练习虽然我们在教学中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孩子们的练习量还是不够,尤其是不太善于自主学习的孩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5的认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5的认识》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5的认识》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5的认识》,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5的认识》1一、教学目标1、会数数量是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用l~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知道1~5的数序。

能认读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1~5各数的写法。

难点:使学生掌握1~5的基数含义。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去王奶奶家看看吧。

(课件出示课本第14、15页的彩图)王奶奶家的院子里都有些什么呢?快来数一数它们的数量,并用相同的小圆片表示出来。

(学生观察图画,数数,并动手摆圆片) (1)与组内的小朋友交流。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它的数量是多少。

你是用几个圆片表示它的数量的?(2)交流汇报。

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说说你看到的事物的数量是多少?(学生在实物展示台上摆出相应的圆片数量,边说边摆,全班进行简单评价)(3)小结。

同学们摆出的圆片的数量都在1~5之间,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1~5。

(板书课题:1~5的认识)2、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摆一摆。

师:你们能根据老师摆出圆片的'个数,从你们的学具卡片里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吗?找一找,看谁找得对。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操作情况)组内同学相互评价谁找得正确,请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摆出圆片和拿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全班交流。

(2)感知数的顺序。

①逐次感知1~5的顺序。

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

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在哪个数字后面?再摆1个是几个?依次感知3、4、5的顺序。

②整体感知1~5的顺序。

a.出示点子图,你们来给它们5个排排队。

请两名学生上台摆,其他学生动手自己摆。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26道练习题总结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26道练习题总结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26道练习题总结1、口算2+3= 4-2= 2+2= 2+0= 2-0= 1-0= 1+4= 1+3= 4-3= 0+3= 5-1= 1+1= 2-1= 5-2= 2+1= 5-5= 3-2= 5-3= 3+1= 2+3=2、()+2=5 3-()=1 ()+3=43、()-4=1 2+()=2 5-()<34、()比4少1,2比()少3,4比5()。

5、6、()<( )<( )<( )<( )7、在〇里填上“+”或“-”5〇0=5 3〇2=5 2〇2=04〇2=2 3〇3=0 1〇1=28、在〇里填上“<”“>”“=”4〇5 3〇3 1〇0 2〇14〇3 3〇5 4〇1+2 4+1〇5-19、2 + 2=()+1=()-1=()+ 0 =()-2=()10、请你试一试。

□-□=3 □+□=5 4-□=□11、从左边起涂颜色。

涂 2 个:☆☆☆☆☆涂第2个:☆☆☆☆☆12、画一画,你能行!¤¤¤¤(可以画你喜欢的任何简单的图形)1、比¤多画1个。

2、比¤少画2个。

3、和¤画同样多。

13、从小到大排一排。

3 04 15 214、汽车有()个轮子。

一双筷子有()根,三角形有()个角,小鸭有()条腿,国旗上有()颗五角星。

15、 5 1 3 2 0 4①从左数,5是第()个数,5右边有()个数。

②在这些数中,()最大,()最小③把右边第3个数圈起来。

16、在里填上“+”或“-”。

4 1 =5 1 3 = 4 5 2 = 3 0 1 = 1 2 2 = 4 3 2=1 3 3 =0 4 1= 317、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 + 1 =3 + 2 =4 - 2 =5 - 4 =3 - 0 =4 + 1 = 1 + 0 = 3 - 1 =5 - 3 = 0 + 0 = 3 - 3 = 5 - 2 =18、19、看图列式= == =20、想一想,动脑筋3 2 5121、在□里填数。

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学教案三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学教案三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学教案三篇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小编小编整理了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学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1―――5的认识及书写教学内容:1―――5的认识及书写(第_面――――第_面)完成第_页的第1题――――第4题教学要求: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主题画: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1、认识1(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3)请你拿出1根小棒2、认识2(教学方法同上)3、认识3(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教学方法同上)(二)、出示计数器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3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4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5板书:1、2、3、4、5(全班齐读:正、反读)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三)、教师说,学生操作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3、请你拿出5个圆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三单元教学计划1.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数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2. 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 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的安排是: 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 这部分教材, 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 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 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3.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 并注意书写工整。

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 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 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 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4. 单元重难点:(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 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4)数的认识, 比较大小, 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 要发分类为基础。

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5. 单元课时安排:共9课时。

(1)1――5的认识…………………………4课时(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4课时(3)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 1课时课题( 1 课时)课题( 2 课时)课题( 3 课时)主备教师: 周晓丹课题( 4 课时)主备教师: 周晓丹课题( 5 课时)主备教师: 周晓丹课题( 6 课时)主备教师: 周晓丹课题( 7 课时)主备教师: 周晓丹课题( 8 课时)主备教师: 周晓丹课题( 9 课时)主备教师: 周晓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学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学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学习
资料
第一课:认识1和认识多少
- 研究认识数字1,并可以写出数字1的笔画和书写形式。

- 练通过分组、比较的方式认识多少。

- 进行一些实际操作练,如数一数教室里有多少个学生。

第二课:认识2和认识相等
- 研究认识数字2,并可以写出数字2的笔画和书写形式。

- 研究认识相等,通过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来判断是否相等。

- 练通过找出相等的物体来巩固概念。

第三课:认识3和认识多一和少一
- 研究认识数字3,并可以写出数字3的笔画和书写形式。

- 研究认识多一和少一的概念,通过增加或减少物体的数量来体验多一和少一的含义。

- 练通过操作物体的增减来巩固概念。

第四课:认识4和认识数目
- 研究认识数字4,并可以写出数字4的笔画和书写形式。

- 研究认识数目,通过数一数物体的数量来判断数目的大小。

- 练通过数数来巩固概念。

第五课:认识5和认识没有
- 研究认识数字5,并可以写出数字5的笔画和书写形式。

- 研究认识没有,通过观察一些物体缺失的情况来理解没有的含义。

- 练通过观察物体有无来巩固概念。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单元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4-33页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

这部分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学习基数、序数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组成,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单元目标导向: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

2、使学生知道5以内各数的顺序和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演示、动手操作学具等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5以内各数,并掌握5以内的加、减法。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知识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第一课时 1-5的认识(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4-16页)一、教学目标:1、认识1-5各数,会用1-5各数来表示物体的个数。

2、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地读、写1-5这5个数字。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掌握1-5各数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掌握1-5各数的基数含义和数的排列顺序。

四、教学准备:教具:教学情境图、1-5的数字卡片。

学具:1-5的数字卡片,学具圆片若干、小棒若干。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你们去过农村吗?今天就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下农村的美景。

请看(出示课本第14-15页的情境图)。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的初步认识加法》教案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的初步认识加法》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的初步认识加法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讲解,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加法,掌握简单的加法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喜爱。

二、教学重点1.了解加法的概念及简单计算方法。

2.掌握加法的运算规则。

3.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加法?2.加法的运算规则。

3.加法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2.教具:数字卡片、计算板、彩色笔等。

3.教案:教师备课内容、学生课后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实际物品来展示加法的概念,引导学生感受加法的意义和实际运用。

2. 讲解加法概念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加法是对物品的数量合理计数方法,并介绍加法的运算规则。

3. 进行加法计算练习老师设计一系列简单的加法计算题目,让学生在计算板上进行计算,帮助他们掌握加法的运算规则。

4. 拓展加法知识通过游戏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将加法运用到更多的场景中,加深他们对加法的理解。

5. 总结与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说出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感悟,并进行互相交流和反馈。

六、课堂作业布置适量的加法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了解学生对加法的初步认识情况,考虑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下节课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加法,掌握简单的加法计算方法。

感谢大家的聆听!愿大家在数学的世界里越走越远,谢谢!。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3单元 认识立体图形立体图形的认识教案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3单元  认识立体图形立体图形的认识教案

第三单元认识立体图形3.1立体图形的认识单元说明:“认识图形”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为了分散难点,这一单元只安排了立体图形的认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物体分类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4种立体图形;二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是会用同样的立体图形进行拼组。

建议如下: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哪些物体的形状相同等。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3.要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利用已有知识发现新知识;要注意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4.重视对“成长小档案”中内容的研讨,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课题名称】第1课时立体图形的认识【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7页--69页。

【教学目标】1.通过摸一摸、猜一猜、搭一搭等活动,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能在实际情境中辨认这些图形,准确说出它们的名称。

2.经历从实物抽象到图形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体会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一般形状特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课前准备】1.教师:教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教具和图片教学课件:《七彩课堂》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标注完成《七彩课堂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学具: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物体。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语。

教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玩一个猜谜语游戏(课件出示谜语)小小一个长方体,肚里装着尺和笔,小朋友们来上学,把它放进书包里。

打一学习用品,猜一猜是什么?学生:文具盒。

第三单元 整理与分类(复习课件)一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2024秋)

第三单元 整理与分类(复习课件)一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2024秋)
解答 解:飞机是天上飞的交通工具;客车、轿车、货车是陆地上的交通工具;所以飞机和其他 三个不是一类的。 故选:A。
考点精讲练
考点01 整理与分类
典例精讲
分一分。 (1)按形状分:( );( (2)按杯子盛水的情况分:(
);( );(
)。 );(
)。
考点精讲练
考点01 整理与分类
分析 根据实际生活对物体进行分类即可解答。
解答 解:(1)按形状分:①②⑦; ③⑤⑥; ④⑧⑨。 (2)按杯子盛水的情况分:①⑥⑨; ②④⑤; ③⑦⑧。 故答案为:(1)①②⑦; ③⑤⑥; ④⑧⑨。(2)①⑥⑨; ②④⑤; ③⑦⑧。
考点精讲练
考点01 整理与分类
典例精讲
分一分(填序号)。 天上飞的有( ),地上跑的有(
),水里游的有(
பைடு நூலகம்
)。
知识盘点
3、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确定不同的分类标准,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易错攻略
1、在分类时,先要区分物品的属性,再进行分类。 2、正确判断事物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考点精讲练
考点01 整理与分类
典例精讲
下面( )和其他三个不是一类的。
分析 飞机是天上飞的交通工具;客车、轿车、货车是陆地上的交通工具;据此解答。
考点精讲练
考点01 整理与分类
分析 (1)根据分类的方法,按动物的种类分一分,可以分成 一类, 一类, 一类。 (2)根据分类的方法,按卡片的形状分一分,可以分成□一类,〇一类,△一类。 (3)根据分类的方法,分类计数填表即可。 (4)问题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解:(1)按动物的种类分一分,可以分成 一类, 一类, 一类。 解答 (2)按卡片的形状分一分,可以分成□一类,〇一类,△一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三单元知识汇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三单元知识汇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三单元知识汇总一、数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首先引入了1至5这五个基本数字的概念,通过具体的实物到抽象的数字,让学生体会基数的含义。

每个数字都代表不同物体的数量,比如有两个苹果就用数字“2”来表示。

●数序:从前往后数,数字的顺序是1、2、3、4、5;从后往前数则是5、4、3、2、1。

这有助于学生建立数的基本顺序观念。

●数的写法:学生需要学会在田字格中认真、工整地书写这些数字,确保每个数字的形状正确,占格合理。

二、比大小本单元还介绍了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

当比较两个数时,如果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等号“=”表示,例如3=3;如果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大于号“>”表示,如5>3;如果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则用小于号“<”表示,如3<4。

●使用“>”或“<”时,有一个重要的规则: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序数和基数在本单元中,学生需要区分序数和基数的概念。

基数表示物体的数量,用“几”来表示,比如“5个苹果”;而序数则表示物体的次序,用“第几”来表示,比如“第三个苹果”。

●确定排列顺序:首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四、数的组成数的组成是学习加减法的基础。

一个数(1除外)可以分成几和几,例如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分解时要有序进行,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减法1.加法:加法就是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

比如,2个苹果和3个苹果放在一起,就是2+3=5个苹果。

计算时,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

2.减法:减法则是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

例如,有5个苹果,吃掉2个,还剩3个,即5-2=3。

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解、想加算减等方法。

六、0的认识本单元还详细介绍了数字0。

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同时也表示起点。

学生需要学会0的读法(读作零)和写法(写0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认识立体图形《整理复习》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认识立体图形《整理复习》课件

3. 我会数拼搭的立体图形。(6 分)
( 4 )个
( 5 )个
( 6 )个
三、我机灵,我会动。(共16 分) 1. 我会辨认,我会分。
把序号填入相应的框里。(8 分) ⑧⑩ ②⑤⑥⑦ ①⑪⑫ ③④⑨
2. 我会按规律,圈一圈。(4 分) (1) (2)
3. 我会按要求,圈一圈。 (1)圈出能搭成左边图形的一组。(2 分)
( √ ) ( ×) ( √ ) ( ×) ( √ )
二、我细心,我会数。(共26 分) 1. 我会数拼搭的各种立体图形。(8 分) ( 2 )个 ( 5 )个 ( 3 )个 ( 6 )个
2. 我会数拼搭的相同小正方体。(12 分)
( 6 )个
( 4 )个
( 5 )个
( 8 )个
( 7 )个
( 6 )个
(2)先摆一个
,在 的左边摆一个 ,再把
摆在
的上面。(圈出正确的摆法)(2 分)
四、我挑战,我会想。(共24 分) 1. 认一认,圈一圈。(找出每组中的不同图形)(6 分) (1) (2) (3)
2. 下面组合图形分别是用哪些图形拼搭成的?连一连。 (12 分)
3. 请为下面三件物品选择合适的包装盒,并连一连。(6 分)
点拨:没有被完全遮挡、看不见的图形,就可以用点数 法。如先数球,从左往右,数出一个球就划去一个。
三、我自信,我会圈。(每小题8 分,共16 分) 接下来横线上该摆什么图形? 圈一圈。 1. 2.
点拨:解决这类题目,要根据已知的图形找出摆放的规律。第1 题以一个长方体和两个球为一组重复出现,横线前是一组的结束, 所以横线上应该是下一组的开始,应该摆长方体。第2 题同理。
( ○) ( ×) ( ×) (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 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 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2)按颜色分类。

想一想如果按颜色分类,可以怎么分呢?每种气球又各有多少个呢,请小组内分一分,数一数。

学生分组活动。

汇报、交流。

【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七的第1题。

2.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七的第2题。

【课堂小结】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分类的方法,知道了可以按物体的形状、颜色、用途等来分类。

在生活中,我们给物体分类时常根据不同的标准,比如:物体的大小、用途、种类……只要大家能说出适当的理由,我们都可以对物体进行分类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1)作业设计:教学反思: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一次备课二次备课课题:分类与整理(2)学习目标:1.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2.能用表格的形式把分类的结果表示出来。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难点:1.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2.能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分类的结果。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1.出示一大一小两个盒子,一大一小的两个杯子,一大一小的两个球。

这些东西可以怎样分类呢?2.揭示课题:同学们按照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用途等不同的标准给这些物体进行了分类。

那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分类的结果是不是都是一样的呢?这些结果可以怎样清楚地表示出来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出示课题)【新课讲授】1.按不同标准分类。

出示例2情景图。

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分两组做游戏,他们可以怎样分组呢?2.用表格表示分类的结果。

同学们想了这么多的办法。

老师要告诉你们,用表格表示分类的结果最清楚。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用表格来表示分类的结果。

(2)出示表格。

数师:请同学们先按年龄把这些人分组,看怎么分?每组有多少人?把结果填在表(一)中。

学生分组活动。

汇报、交流、展示。

请同学们再按性别把这些人分组,把分组的结果填在表(二)中。

2024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新教材第三单元《认识立体图形》教解析

2024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新教材第三单元《认识立体图形》教解析

二 教学内容
3.对比与分析
原教材
例1:认识立体图形
例2:图形拼组
例3:看谁搭得高
二 教学内容
3.对比与分析
新教材
例1:认识立体图形
例2:看谁搭得高
例3:图形拼组
二 教学内容
3.对比与分析
新教材
认识
问题的解决
图形的关系
例1:认识立体图形
例2:看谁搭得高
例3:图形拼组
二 教学内容
3.对比与分析
主题图
二 教学内容
练一练
区别:第一题连一连中删 掉了圆柱形的饼干,正方 体改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 魔方。
二 教学内容
练一练
区别:第二题的中减少了一个 长方体,增加了一共有( ) 立体图形。答案是10个,原本 是11个,这也是放在十以内数 的认识之后教材的另一改变。
二 教学内容
练一练
没有变化
二 教学内容
二 教学内容
例1:做一做第1题。 区别:第1题是旧教材做一做第2题。 设计意图: 第1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 游戏的范例,要求学生在看不见实物 的情况下,按指定的图形名称摸实物。 使学生通过触摸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 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增强空间想 象能力。 教学建议:在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立 体图形的认识。可以根据特征拿物体、 根据物体说特征的方式加深对立体图 形的认识。
二 教学内容
相同图形之间的关系
例3:图形拼组(用相同的图形) 区别:例题中新增8个小正方体拼成 的大正方体。对话中增加了“我用” 两个字。 设计意图:原教材只学习五以内的认 识,现在是学完10以内的认识后, 结构上更加合理。 教学建议:拼组出新的图形,进一步 直观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
不相同图形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认识并写出1~5这几个数字。

2.掌握1~5的数字大小关系。

3.理解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能够进行1~5的加减法计算。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数字观念和数学思维。

2.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注重团体合作,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1~5这几个数字,写出来并掌握它们的大小关系。

2.理解1~5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教学难点1.理解数字1~5大小关系的抽象概念。

2.进行1~5的简单加减法运算时理解运算意义的抽象概念。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教具:数字卡片、计数棒、玩具等。

3.课件:PPT演示(针对数字1~5的认识和加减法展开)。

4.图表:1~5的数量表、加法表、减法表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数字1~51.教师介绍数字1~5,通过数字卡片或展示图表让学生认识这几个数字。

2.学生跟读数字1~5,练习写出这几个数字。

3.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用计数棒表示数字1~5,互相观察、比较。

4.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巩固数字1~5的认识。

第二课时:认识数字1~5的大小关系1.利用游戏或实物,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数字1~5之间的大小关系。

2.教师演示辅助记忆方法,帮助学生记住数字1~5的大小次序。

3.进行互动问答,加深学生对1~5大小关系的理解。

4.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等方式加深对数字1~5大小关系的印象。

第三课时:学习加法和减法1.介绍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讲解1~5的简单加减法规则。

2.利用图表或实物,让学生通过视觉化方式理解加减法运算过程。

3.进行加减法练习,让学生掌握1~5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4.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加减法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