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母语:民族精神文化的家园
苏教版语文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专题十知能优化演练
1.下面一段话中有一句与本段的立意不符,请找出。
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这是千真万确的。
凡在科学上有所造就的人,无一不是历尽坎坷的。
司马迁读遍藏书,游历全国,忍辱著述,才写成《史记》这部伟大巨著。
徐霞客历尽艰险,几丧生命,走遍三山五岳,作了几十年的考察,才给我们留下了有重大价值的地理著作《徐霞客游记》。
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不也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吗?法拉第经过几十年的刻苦研究和无数次实验,才在物理学和化学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文中的主旨为“凡在科学上有所造就的人,无一不是历尽坎坷的”,而“中国革命……”一句与主旨不符。
答案: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不也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吗?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B.王夫人丧子后好不容易再次得子,无论从母性本能还是从自身权益出发,王夫人对宝玉都弥足珍贵。
C.几天前,他刚接待过包括省委书记在内的一批省市领导来到县里,专门调研返乡农民工问题。
D.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科学无禁区,不过并非没有科学伦理的规范。
解析:选D。
A项,提出主干“学生学习本题与素养”动词“学习”与宾语“素养”搭配不当;B项,主客颠倒。
“珍贵”是形容词,所指对象应是宝玉,可改为“宝玉对王夫人来说都弥足珍贵”。
此句也可改为“王夫人对宝玉都非常珍爱”;C项,句式杂糅。
应为“接待……省市领导,省市领导来到县里……”。
3.下面的句子中,没有重复啰嗦毛病的是()A.接着是整个城被火山熔岩淹没,直到1709年才被一些考古学家将这个城市发掘出来。
B.工厂决定给王某、李某等二人留厂察看一年的处分,受处分期间每月只发生活费,并免发奖金。
苏教版语文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专题七知能优化演练
指出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原因。
1.火车站售票处有一个特殊、鲜明的标志,很好找。
记者走进售票处,马上有工作人员迎上来,问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句为非疑问句,句末应为句号。
答案:非疑问句句末用句号。
2.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个倒装句。
“我的小姑奶奶”,是全句的主语。
凡是倒装问句,问号应臵于句末,才能准确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不能一看到发问便加问号。
答案:倒装句问号前置。
3.诈骗犯有一种特长,讲究“适销对路”:你迷信鬼神,他就以鬼神为饵,你迷信权力,他就以权力相诱。
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冒号后实际上有两个分句,“他就以鬼神为饵”后应用分号,而不是逗号。
答案:分句之间用逗号。
4.(1)这种白内障冷冻摘除器,具有制冷、解冻迅速、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等特点。
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些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产品、管理水平落后,面临的竞争程度高、市场需求变化快,因而承担的风险往往要大于获得的效益。
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制冷、解冻迅速、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不是同一层次,第二、三个顿号应该改为逗号以区别层次。
省级课题开题报告
省级课题开题报告省级课题开题报告--附开题报告的写法各位领导、专家教授、老师们:大家好!本课题拟作为“语言文字应用选修课程的有效实施研究”的子课题。
经过紧张的筹备,今天正式开题了。
现在,我代表课题组向参与课题教师作开题报告,提请各位教师讨论,并请上级领导及专家教授多提宝贵意见。
1、选题原因1、江苏省虽然经济发达,在均衡发展教育上努力不小,但教育的不均衡现象仍存在。
特别广大农村学生在学习上,不管是知识积累,还是学习方法习惯,还是心理,等有其特殊性。
2、新课程的实施,理念先进科学。
在目标、教科书的编写、评价等方面兼顾了城乡差别的客观情况。
但实际教学中,似乎农村学校在目标的达成上,困难更大,问题更多。
3、有效教学,其中之1就是分层教学。
如果不忽略城市和农村的学生素质是不同的两个层面的话,研究语言文字应用选修课程在农村高中的有效实施,就是研究该课程在农村高中的分层教学,尽力做到因材施教,和城区学生1样,获得较好的语文素养。
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语文课程目标: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等5个方面获得发展。
其中“应用与拓展”特别要求“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应用选修课程适应了这1要求。
2.语言文字应用选修课程:《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规定:“联系语言文字应用中的现象和问题,阅读有关著作,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作出解释。
了解语言文字法规的有关内容,增强规范意识,学会辨析和纠正错误,提高语言文字应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观察语言文字应用中的新现象,思考语言文字发展中的新问题,努力在语言文字应用过程中有所创新。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系列主要有两个模块:《语言规范与创新》和《当代语言生活》。
这两个板块都充分体现了选修课程的基础性,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供了保证。
高中语文1守望精神文化家园课件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
(4)汉语比印欧语系多出了一类量词,也是表现事物的艺术 性手段之一。
5.现实生活中,你认为哪些行为是对母语的亵渎?请举例 说明。
[点拨] (1)网络语言的乱用。譬如:美女叫“美眉”; “人”不叫人,叫“银”;“我”不叫我,叫“偶”;“什么” 不叫什么,叫“虾米”;“这样子”不叫这样子,叫“酱紫” 等。
[答案] A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羞涩 袅娜 歌声缈茫 荷塘薄雾 B.霜天 廖廓 峥嵘岁月 浪遏飞舟 C.细腻 箫索 落蕊残叶 秋蝉嘶叫 D.嫩黄 葱茏 婆娑起舞 繁茂苍翠 [解析] A 项,缈—渺;B 项,廖—寥;C 项,箫—萧。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 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 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 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 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守望精神文化家园
第二天,老进士请来的宾客都来了,大家一见这副对联,都 交头接耳,暗自偷笑。老进士闻讯出来一看,只见对联变成了“父 进土,子进土,父子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失夫”。那 老进士在众人面前出了丑,不由得大叫一声,昏了过去,百姓们 则拍手称快。
1.汉语经济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点拨] (1)语音的利用简省。汉语总体上只有 400 多个声 韵组合,声调稍作变化就形成 1 300 个左右的音节。
近年高中语文 8 文章长短随君意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2021年整理)
2018高中语文8 文章长短随君意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高中语文8 文章长短随君意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高中语文8 文章长短随君意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的全部内容。
文章长短随君意一、语段压缩的类型有哪些?【提示】1。
记叙类语段的压缩要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2.描写类语段的压缩要弄清描写的对象,运用“舍弃枝叶取主干"的方法,保留关键性的句子和词语。
3.说明类语段的压缩运用“层次切分法”划清语段的层次,提炼各层次的要点,要把重点相加,再整理。
4.议论类语段的压缩运用“关键语句提取法”提取关键句,再进行归纳调整。
二、语段压缩应遵循怎样的原则?【提示】压缩语段必须坚持四个原则:一是摘录语句要立足原文,要体现原文中心,不能断章取义;二是压缩后的内容要前后连贯,相对完整,保持原语段风格;三是要结合文体特征选用压缩的方法和技巧,不可生搬硬套;四是语句要完整,切忌过简。
三、压缩语段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提示】1。
了解常见应用文,尤其是新闻、通知、电报稿的结构和内容特点。
2.弄清题目要求,明确压缩时要保留的信息要点,切不可旁逸斜出。
3.把握原文的要点、中心、主旨句,辨别主次信息,分析取舍内容.4.有些应用文文段,如新闻文段,由于作者的立场不同,认识方法不同,很可能会出现同一件事有不同的报道,因此压缩语段时一定要分析原文作者的立场、态度,切不可使压缩后的语段与原文不吻合,甚至改变原意。
课件: 苏教语文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专题四 词语选用的审美追求
例:欣欣向荣、津津有昧、循循善诱、节节胜利、 念念不忘、夸夸其谈、蒸蒸日上、心心相印。 ABAC式 例:有声有色、群策群力、自吹自擂、可歌可泣、 再接再厉、先知先觉、全心全意。 ABCB式例:种瓜得瓜、说走就走、口服心服、 一错再错、将计就计、应有尽有、以毒攻毒。 ABCA式 例:天外有天、为所欲为、话中有话、好上加好、 忍无可忍、贼喊捉贼、精益求精、防不胜防。
A.提出 B.提出 C.提醒
产生 引发 产生
适合 合适 合适
D.提醒
引发
适合
【解析】 “提出”是“( 用言语或文字把自己的 意愿、想法、建议等 ) 表示出来”,而“提醒”是 “从旁指点,促使注意”。此处从语境看,是专家 指出问题,意在促使人注意,故应用“提醒”。“ 产生”是指“由已有的事物中生出新的事物”,或 “出现”;而“引发”是指“引起,触发”。此处 强调久坐的结果,故应用“产生”。“适合”是指 “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是动词;“合适” 意义与“适合”基本相同而词性是形容词。此处修 饰“高度”,故用“合适”。 【答案】 C
结构图解
高考信息链接
考点链接
《考试大纲》对词语的要求是:“正确使用词语。 ”这里所说的词语包括实词、虚词两部分,考查 的重点是实词和虚词的使用能力。从考查的内容 上看,考查的均为常用的词语。考查的重点是易 混词语语境意义的辨析,主要考查近义词的比较 选用(有的与虚词结合起来考查)、虚词的运用、熟 语的理解与运用等。就考查虚词来说也主要集中
2 .汉语运用对称、均衡的审美追求使得汉语在 语汇层面上形成了四字格较多的特点。教材中以 AABB 式为例,从词性角度作了举例说明,请以 ABAB式为例,也从词性的角度举例说明。 【提示】 名词式:雪白雪白、漆黑漆黑、教育 教育 数量式:一个一个、一伙一伙、一块一块 副词式:非常非常、特别特别 形容词式:高兴高兴、碧绿碧绿、火红火红、湛 蓝湛蓝、金黄金黄
高中语文主题教学策略摭谈
高中语文主题教学策略摭谈作者:蒋琳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8年第05期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生成意义、建构理解,这意味着新知识的获得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强调学习的主动性,这与主题教学的策略相契合。
笔者认为结合综合同构教学法推进主题教学,不失为一种更有效率的教学方式。
综合同构教学法是学科教学的一种综合性教学方法。
它是在特定的主题或专题下,紧扣关键性教学细节,维系上下文知识网络,经过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联系学生已有认识经验以及与主题相关联的其他知识,构建动态生成的知识体系,实现主要知识点之间的多维同构,从而发展融会贯通能力的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
主题教学基于建构主义、结合综合同构法,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我所理解的主题教学是通过多维度的预设,围绕一个主题紧扣学情,对多个文本内容进行开发重组,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实现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多元开放性教学。
一、定格主题。
构建生成与表述平台主题化教学最显著特点就是弱化思想灌输,强调在单一主题下多元解读和自由表述。
主题的本质是无定义概念,不存在观点和态度。
其存在的意义在于使教学施受双方获取解读和表述的平台。
《论语·侍坐》中的“志”是无定义的,只是一个概念。
孔子是教学中的施教者,四位弟子是受教者,以“志”为平台,孔子引导学生表述自己观点并解读学生的观点,学生从孔子的解读中获取成长并表述自己的观点。
在此平台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显性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完成;“知识与技能”是隐性教学目标,学生的表述和审美的能力在弟子表述观点和解读他人表述的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潜移默化的完成。
2004年开始,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采用版块教学,如教材必修一有四个版块,分别是“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
这四个版块究其实质就是专题性学习,属于主题教学的范畴。
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 “枯藤、老树、昏鸦”与修辞》
修辞手法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讲语言基础运用里的修辞这一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同学们应该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今天我在给你们作一个整理,帮助同学们对修辞能有清晰的判断。
14年新考卷模式后,连续三年都出现修辞选择题,2021考纲中也放了两个样题,不出意外,今年的高考这一题是必考的。
我们也知道,这类题因为简单,带有送分的性质,所以你不能出错,不能失误。
当然,只要你对这些修辞知识清晰掌握了,也就一定能做出来。
关键是你要清晰,今天的课里,我把每种修辞的关键点讲清楚。
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
一、比喻关于比喻。
先看一个句子。
这里有没有比喻?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很多人误以为这句话是比喻。
总觉得金麦穗和赶车谣是比喻。
实际上,这里:金麦穗,指丰富的物质财富。
赶车谣,指多彩的精神文化。
金麦穗只是物质财富中的一部分,赶车谣也只是精神文化的一个方面。
比喻有一个原则,就是同类的东西不能比喻。
金麦穗就是物质财富,是同类,所以不能是比喻。
“赶车谣”和“精神文化”也是这个道理,不是比喻。
其实这里是借代。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
这里的金山指天安门中南海,光芒指毛主席的思想。
这里就是不同类的事物,这里是象征,象征一定也是比喻。
是辨别比喻的时候,要注意的一个点。
同类不能比喻。
刚才这是借代。
再看一个例子。
他像他父亲一样帅。
这座山像黄山一样秀美。
这就是另外一种的情况,同类的还有一个典型情况,是比较,不是比喻。
比喻,我们还要注意的一个点。
借喻,出现在诗歌中的往往是借喻。
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只出现喻体。
看一个例子。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里“白银盘”和“一青螺”都是比喻。
是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湖里的山比作青螺。
本体和喻词都没有出现。
只出现白银盘和一青螺,这两个喻体。
这就是借喻。
下面我们来做一道题。
A项中,野樱,仿佛开花,这里就是一种对野樱开花的描写,没有手法。
其他三项中,小叶如星座,树叶象星辰,叶子落下像流星雨。
高中语文苏教版高二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习题:训练-落实提升_6_word版有答案
给语言绣上几道花边儿1.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文学中流淌着一丝淡淡的优雅。
曾记否,那新娘般的金柳,站在康桥的夕阳中,将伤别的艳影留在余晖的波光里;;。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首先,明确该段的首句传达出两个信息,一是涉及“文学”,一是表意上突出“淡淡的优雅”,这些限定了答题范围和方向。
然后,分析例句的特点。
最后,根据例句进行有针对性的仿写,必须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答案】曾记否,那悠长的雨巷,独自彷徨着寂寥,思念着丁香一样的姑娘曾记否,那根卧地下的木棉,叶伸触云里,擎举着红硕的花朵挥手致意2.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上的景色越发奇丽。
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面,像莲花,像海棠叶,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说不定你能忘记自己是在漓江上了呢!——此句运用了多个比喻句,写出漓江两岸石乳的千姿百态,进而表现了漓江景色的奇丽。
B.我们总希望一切都是完美的,总希望所有的机缘都能同时出现,总希望整条路上都是和风丽日、鸟语花香。
却没想到,追求完美的我们,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一种极端的不完美。
——句中三个“总希望”领起的排比句强调了“我们”对“完美”的希求,以及对完美难以得到的深深的惋惜。
C.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
——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海、山浑然一体的优美意境。
D.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此句运用了借代手法,句中用具体而又可感的“骨头”代替实际存在却不可触摸的抽象精神,给人以形象、深刻的感受。
【解析】B项,三个“总希望”领起的排比句强调了“我们”对“完美”的希求,但并没有表达“对完美难以得到的深深的惋惜”。
苏教版语文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专题一知能优化演练
1.填空。
①汉语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②汉语语音的基本感知单位是________。
③构成汉语音节的三大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一言以蔽之,汉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经济性,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性。
答案:①经济性艺术性②音节③声韵调④简明简约以少胜多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福祉.(zhǐ)菜畦.(xí) 拗.断(ǎo)视若草芥.(jiè) 祓.除(bá)B.肄.业(sì) 谙.熟(ān) 吮.血(shǔn)同仇敌忾.(kài) 僭.称(jiàn)C.思忖.(cǔn) 口讷.(nà) 盘飧.(sūn)面面相觑.(qù) 猿猱.(náo)D.赧.然(nǎn) 衅.端(xìn) 赡.养(shàn)妍媸.毕露(chī) 戏谑.(xuè)解析:选D。
A.“畦”应读qí,“祓”应读fú;B.“肄”应读yì;C.“讷”应读nè。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遒劲敲竹杠沸反盈天来而不往非理也B.丰腴打圆场煊赫一时识时务者为俊杰C.撕打跑龙套有条不紊言必信,行必果D.接洽挂幌子德艺双罄牵一发而动全身解析:选B。
A.理—礼,C.撕—厮,D.罄—馨。
4.选出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词语。
①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那是很难写出高________的作品来的。
(A.品味B.品位)②文学需要深厚的文化________和深沉的人文精神,没有这些则只能流于一般的情感宣泄和浅薄的心灵安慰。
(A.内涵B.蕴涵)解析:①“品味”意为“尝试滋味”,是动词,常常用副词修饰;“品位”常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是名词,往往用形容词修饰。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二语文教学设计:苏教版 语言规范与创新(选修) 千锤百炼铸新词 词语选用的审
“语言文字与应用”教学示例千锤百炼铸新词南京市金陵中学朱德勇学情分析策略授课班级的学生普遍语文学科基础扎实,学习勤奋,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经过必修阶段的学习,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教师的引领,大多数学生能努力改变学习方式,逐渐适应课程改革,学会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达到了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
对于语言文字应用选修课程的学习,在学习方式上能够切实做到自主、合作、探究,从学习语言文字知识逐步提升到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培养自己的语言意识,以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因此,他们学习《语言规范与创新》选修课程,能做到学习积极主动,乐于交流和探究。
基于这样的学情,对于“千锤百炼铸新词”的教学,在教学设计上,应引导学生通过专题学习,系统学习相关语言知识,并结合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语言实践,关注其中涉及的语言现象,研究从中发现的语言问题,培养语言意识,提高语言素养。
专题定位策略“千锤百炼铸新词”是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系列教科书中语言文字应用系列的“语言规范与创新”模块中的第四专题。
“语言规范与创新”模块有三部分内容:如何认识汉语的性质,如何遵守汉语规范,如何运用语言手段进行语言创新。
专题四“千锤百炼铸新词”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遵守汉语的词汇规范,二是如何运用语言手段中的词汇手段进行语言创新。
专题四“千锤百炼铸新词”,通过对于文本“词语选用的审美追求”的研讨,引导学生通过典型问题,探讨汉语运用在形式上显露出的执著的对称、均衡的审美追求这一语言现象,并由对此语言问题的探讨切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炼字和炼意的语言理论知识,尝试在实际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训练和探究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探究形成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并在语言实践中发展创新思维品质。
目标确立策略基于以上专题定位,结合教科书中“阅读·探讨”和“积累与应用”,专题四“千锤百炼铸新词”的教学可拟定以下目标:1、掌握常见词语(实词、虚词、成语等)的一般用法,并能根据语境选用恰当的词语。
苏教版语文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专题三知能优化演练
同音字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涵养萎靡明枪暗剑一着不慎,满盘皆输B.恣肆版画以逸代劳万变不离其宗C.澄澈企盼以身作则一失足成千古恨D.陷阱扫描精减机构苛政猛于虎解析:选C。
A.“剑”应为“箭”;B.“代”应为“待”;D.“减”应为“简”。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扳手渲染绿草如荫精诚所致,金石为开B.迸裂报歉阿谀奉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C.恻隐反省三叉路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D.嗔怪觇视屡见不鲜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解析:选D。
A.“荫”应为“茵”;B.“报”应为“抱”;C.“叉”应为“岔”。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抱复干涸酩酊大醉急流勇退B.窥视留恋轰堂大笑博闻强识C.枢纽池塘融汇贯通猝不及防D.深奥殉情大相径庭恰如其分解析:选D。
A.“抱复”应为“抱负”或“报复”;B.“轰”应为“哄”;C.“汇”应为“会”。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诤友吊唁紧箍咒桀骜不驯B.肄业门坎露马脚治国安邦C.脉膊媲美杂揉句如鲠在喉D.采撷赝品假惺惺暗然失色解析:选A。
B.“坎”应为“槛”;C.“膊”应为“搏”,“揉”应为“糅”;D.“暗”应为“黯”。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叙言佳宾满坐稀有连年歉收B.夜宵弱不经风影像老调重谈C.领域合盘托出收敛了了无几D.致谢浩瀚无边皓月良莠不齐解析:选D。
A.“叙言”应为“序言”,“佳宾满坐”应为“嘉宾满座”(“佳宾”与“嘉宾”通用);B.“经”应为“禁”,“谈”应为“弹”;C.“合”应为“和”,“了了”应为“寥寥”。
6.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凭水相逢良辰美景置若罔闻独挡一面B.望文生意批发另售金壁辉煌事不两立C.青春永住望而却步刨根问底无则加免D.投桃抱李屡试落第电影角本睡眼惺松解析:选B。
“意”应为“义”,“另”应为“零”,“壁”应为“碧”,“事”应为“誓”。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教学案:第六专题 给语言绣上几道花边儿 含答案 精品
清代大学者纪晓岚很小的时候,既聪明又顽皮,常常让老师(老师姓施)啼笑皆非。
有一天,他带着一只小黄鸟到学堂去玩,玩得正起劲的时候,施老师进来了,纪晓岚马上把鸟儿藏在墙上松脱的砖头后面,却被施老师瞧见,他故意装作不知道,就上他的课了。
可是当施老师吟着诗句走到墙边时,突然用手把砖头往后一推,可怜的鸟儿就活活地被挤死了,老师还很得意地吟了一句:“细羽佳禽砖后死。
”纪晓岚想了想,说:“老师,我能不能给您对个下句?”老师还是很得意,说:“当然可以。
”纪晓岚说:“您念的是‘细羽佳禽’,我给您对‘粗毛野兽’,您的‘砖’,我对‘石’,‘后’我对‘先’,‘死’我对‘生’,连起来就是:‘粗毛野兽石先生’。
”老师听了,知道纪晓岚是用谐音在骂他,鼻子都气歪了,但是,他又拿这个聪慧的学生没办法![对应学生用书P36]一、“枯藤、老树、昏鸦”与修辞1.词性词性是指词在语言组合结构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或基本语法性质、功能与特点。
某个词按照它所具有的语法功能应该属于某一类,这个词就具有了某一类词的词性。
2.形容词和名词的修辞作用名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不能够表示动作、行为或者人和事物的性质、状态,但名词写景状物会给人如在目前的感觉,更具体、更形象化。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状,因而形容词也大都有描绘色彩、性状等方面的特点。
因此,形容词和名词的修辞作用是能把事物描绘得生动,形象,具体。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曲基本上没有选用动词,全是形容词和名词的有机组合,营造出一种寂静、悲哀、凄凉的气氛,给人以抑郁难忍的感觉,日暮途穷的凄凉景色形象具体地衬托了人的悲凉的感情。
3.动词的修辞作用动词能细致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凸显人物的个性特征;动词还能细致描写动态的画面,给人以身临其境、耳闻目睹的感觉;动词还可以变静态的画面为动态的生机盎然的画面,给人以力量和鼓舞。
鲁迅《药》中对康大叔的描写,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来揭示他凶残、贪婪、奸诈的性格特征的。
苏教版语文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专题五知能优化演练
语序不当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序不.当”语病的一项是()A.每个企事业单位都应该完善和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照章执行。
B.看着他们出拳、踢腿的动作,谁能相信他们竟是年逾古稀,甚至年过花甲的老人呢?C.我看见在门边站着的穿花连衣裙的姑娘捂着嘴悄悄地笑。
D.这届人代会对如何有效地行使人大代表监督权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解析:选C。
A.“完善”与“建立”换位;B.“年逾古稀”与“年过花甲”换位;D.“广泛的”放在“交换”之前,改“的”为“地”。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序不.当”语病的一项是()A.现代自然科学,不是单单研究一个个现象,一个个事物,而是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B.要是一篇作品里的观点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C.我们通过赏析这篇散文,看到了老舍先生在他整个创作中,一贯追求美好事物的心灵。
D.对于自己的路,我们在探索着,我们在判断着,我们在寻找着,我们在思考着。
解析:选C。
A.前一个“现象”与“事物”换位;B.“文字”放到“即使”之后;D.应以“寻找”“判断”“探索”“思考”的顺序组织句子。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序不.当”语病的一项是()A.为期一周的会议将就各种国际性的犯罪活动以及国际间的执法合作等问题展开广泛讨论。
B.据介绍,目前我省各市都已根据“国民待遇”的原则,制定了一些减轻企业负担的措施。
C.全世界至少有5万人每天死于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饮用水质已经成为50亿地球人生存的尖锐问题。
D.重庆农妇熊德明因向总理说了一句实话,引出一段总理为民工讨工钱的佳话,也把自己无意中推向了本年度备受争议的一个角色位置。
解析:选B。
A.将“广泛”移至“展开”前,并加“地”;C.“每天”提至“至少”之前;D.将“把自己”移至“无意中”之后。
搭配不当1.下列各句中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A.感人的事迹,像成串的珍珠般说不完。
B.皎洁的月光像银纱似的照着整个校园。
精品文档 (120)再谈语文选修模块的教学操作
严格说来,目前我们高中语文新课程的选修课尚不能称之为“选修”,因为学习内容无法界定是属于必修还是属于“选修”,教材的编选者事先没有对教材内容作过严格的区分筛选;学生缺乏自主选课的权利,基本上是被迫限定模块学习;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趋同甚至完全一样,选修变成了“逼修”。
这样学校的“选修”多是徒有其名,与新课程当初的设计宗旨相去远矣。
因为选修课程属性不够明晰,教学操作上越来越没有人去理会必修与选修要有什么区别。
现在重新拣起几年前的老话题,重新梳理或是强调一些操作原则,并非多余,恰是回到教学的根本上来,还“选修”一个本来面目。
一、少些求新求异,多些务实高效选修与必修模块两部分,如果学习任务、性质趋同,那么不需对二者作教法学法上的区分。
一般来说,面对选修模块,不要刻意追求教学方法的新。
实施新课程,不要为了新而去“新”。
大家都知道,必修模块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均衡性,而选修模块则更多地体现选择性,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样化需求。
不管必修、选修,只要为了学习的有效性,任何教学方法都是可行的。
必修教学的手段选修部分可以用,选修的教学手段于必修部分一样适用。
因为语文学习内容上的特殊性,选修课程也有基础性的属性(基础性的学习内容和基础性的教学任务),必修、选修在许多地方往往是兼融共通的,难以区分,因此如果选修模块某些特定的学习内容旨在奠定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与必修模块一样,那么二者的教学要求与教学方法完全可以一样,根本没有必要刻意寻找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事实上,目前选修模块最主要、最基本的还是沿用必修模块的教学方法。
但是,选修课的部分内容往往比必修课更深、更广、更细、更活,这就要求教学上转换教学定位,改变教学策略,如变“基本了解”为“深入探究”,变“整体把握”为“具体研讨”;变“单向联系”为“多向整合”等等,我们下面稍作探讨。
二、少些大包大揽,多些放手自学这其实是一个教学理念问题。
很多老师长期习惯于一个人独占课堂,将学习任务大包大揽,老是担心学生不去学、学不会,不愿意放手,结果学生反而越学越不愿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母语:民族精神文化的家园测试题 2019.9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二十年以后欧·亨利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
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
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人寥寥无几了。
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
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
“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
”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
”男了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
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
“这是20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
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
大约20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男子继续说,“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
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
我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
从小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
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谋生。
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俩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
”“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
“当然啰!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
啊,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又是一阵冷飕飕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
他俩谁也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
“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
假如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不会的。
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
如果吉米他还活在人间,他到时候一定会来到这儿的。
就说这些吧,再见,警察先生。
”“再见,先生。
”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空荡荡的。
男子又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
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到耳朵。
“你是鲍勃吗?”来人问道。
“你是吉米·维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
来人握住了男子的双手。
“不错,你是鲍勃。
我早就确信我会在这儿见到你的。
啧,啧,啧!20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啊!你看,鲍勃!原来的那个饭馆已经不在啦!要是它没有被拆除,我们再一块儿在这里面共进晚餐该多好啊!鲍勃,你在西部的情况怎么样?”“哦,我已经设法获得了我所需要的一切东西。
你的变化不小啊,吉米,你在纽约混得不错吧?”“一般,一般。
我在市政府的一个部门里上班,坐办公室。
来,鲍勃,咱们去转转,找个地方好好叙叙往事。
”这条街的街角处有一家大商店。
尽管时间已经不早了,商店里的灯还在亮着。
来到亮处以后,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的脸。
突然间,那个从西部来的男子停住了脚步。
“你不是吉米·维尔斯。
”他说,“20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容貌全非。
”从他说话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在怀疑对方。
“然而,20年的时间却有可能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
”高个子说,“你被捕了,鲍勃。
在我们还没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条子,是你的朋友写给你的。
”鲍勃接过便条。
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
便条上写着:鲍勃: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
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那个芝加哥警方所通缉的人。
不知怎么的,我不忍自己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警察来做这件事。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A.鲍勃对警察说“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表现了他在和老友见面前的愉快心情。
B.鲍勃说“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反映出他负罪在逃的窘迫之状。
C.鲍勃给警察讲述他和朋友约会的缘起,是为了缓解他害怕被逮捕的紧张心理。
D.高个子男子担心鲍勃很快认出他不是吉米,便把衣领向上翻着,盖到耳朵。
E.鲍勃读便条时微微颤抖,表现了他当时惊愕、恐慌、尴尬等复杂的内心活动。
2.小说两次写到“一陈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3.小说中的鲍勃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雾季羡林①我从来没有喜欢过雾。
②抵达加德满都的第二天凌晨,我一起床,推开窗子:外面是大雾弥天。
昨天下午我们从加德满都的大街上看到城北面崇山峻岭,层峦叠嶂,个个都戴着一顶顶的白帽子,这些都是万古雪峰,在阳光下闪出了耀眼的银光。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我简直像小孩子一般地喜悦。
现在大雾遮蔽了一切,连那些万古雪峰也隐没不见,一点影子也不给留下。
旅馆后面的那几棵参天古树,在平常时候,高枝直刺入晴空,现在只留下淡淡的黑影,衬着白色的大雾,宛如一张中国古代的画。
昨天抵达旅馆下车时,我看到一个尼泊尔妇女背着一筐红砖,倒在一大堆砖上。
现在我看到一个男子,手里拿着一堆红红的东西,我以为他拿的也是红砖。
但是当他走得近了一点时,我才发现那一堆红红的东西簌簌抖动,原来是一束束红色的鲜花。
我不禁自己笑了起来。
③正当我失神落魄地自己暗笑的时候,忽然听到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咕咕的叫声。
浓雾虽然遮蔽了形象,但是却遮蔽不住声音。
我知道,这是鸽子的声音。
当我倾耳细听时,又不知从哪里传来了阵阵的犬吠声。
这都是我意想不到的情景。
我万万没有想到,我在加德满都学会了喜欢的两种动物--鸽子和狗,竟同时都在浓雾中出现了。
难道浓雾竟成了我在这个美丽的山城里学会欣赏的第三件东西吗?④世界上,喜欢雾的人似乎是并不多的。
英国伦敦的大雾是颇有一点名气的。
有一些作家写散文、写小说来描绘伦敦的雾,我们读起来觉得韵味无穷。
对于尼泊尔文学我所知甚少,我不知道,是否也有尼泊尔作家专门写加德满都的雾。
但是,不管是在伦敦,还是在加德满都,明目张胆大声赞美浓雾的人,恐怕是不会多的,其中原因我不甚了了,我也没有那种闲情逸致去钻研探讨。
我现在在这高山王国的首都来对浓雾大唱赞歌,也颇出自己的意料。
过去我不但没有赞美过雾,而且也没有认真去观察过雾。
我眼前是由赞美而达到观察,由观察而加深了赞美。
雾能把一切东西:美的、丑的、可爱的、不可爱的,都给罩上一层或厚或薄的轻纱,让清楚的东西模糊起来,从而带来了另外一种美,一种在光天化日之下看不到的美,一种朦胧的美,一种模糊的美。
⑤一些时候以前,当我第一次听到模糊数学这个名词的时候,我曾说过几句怪话:数学比任何科学都更要求清晰,要求准确,怎么还能有什么模糊数学呢?后来我读了一些介绍文章,逐渐了解了模糊数学的内容。
我一反从前的想法,觉得模糊数学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
在人类社会中,在日常生活中,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有着大量模糊的东西。
无论如何也无法否认这些东西的模糊性。
承认这个事实,对研究学术和制订政策等等都是有好处的。
⑥在大自然中怎样呢?在大自然中模糊不清的东西更多。
连审美观念也不例外。
有很多东西,在很多时候,朦胧模糊反而更显得美。
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在这里,观赏者有更多的自由,自己让自己的幻想插上翅膀,上天下地,纵横六合,神驰于无何有之乡,情注于自己制造的幻象之中;你想它是什么样子,它立刻就成了什么样子,比那些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要好得多,而且绝对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在大自然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⑦我的幻想飞腾,忽然想到了这一切。
我自诧是神来之笔,我简直陶醉在这些幻象中了。
这时窗外的雾仍然稠密厚重,它似乎了解了我的心情,感激我对它的赞扬。
它无法说话,只是呈现出更加美妙更加神秘的面貌,弥漫于天地之间。
(选自《中华散文珍藏本丛书·季羡林卷》,有删节)1.文章的第②、③自然段中着重写到了关于鲜花和动物的细节。
从本文的主旨来看,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雾的哪些特点?从艺术表达效果来看,这些细节描写又有什么作用?2.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第⑤自然段的主要观点,不超过20字。
3.“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根据第⑥自然段的内容,谈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4.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谈静朱光潜(1)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
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
这两个字含义极广。
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
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
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看见它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见到它可以让人纳凉;旁人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
再比方街上有一个乞丐,我只能见到他的蓬头垢面,觉得他很讨厌;你见他便发慈悲心,给他一个铜子;旁人见到他也许立刻发下宏愿,要打翻社会制度。
(2)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
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
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你就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棉匠弹棉花。
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
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
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好比喝茶,渴汉只管满口吞咽,会喝茶的人却一口一口地细啜,能领略其中风味。
(3)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
朱子有一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
你姑且闭目一思索,把这幅图画印在脑里,然后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你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味。
(4)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
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
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
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
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
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
你的心界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你的心界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
所以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
静与闲也不同。
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
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你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这就是忙中静趣。
(5)我这番话都是替两句人人知道的诗下注脚。
这两句诗就是“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大约诗人的领略力比一般人都要大。
近来看周启孟的《雨天的书》引日本人小林一茶的一首俳句:“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
”觉得这种情境真是幽美。
你懂得这一句诗就懂得我所谓静趣。
中国诗人到这种境界的也很多:“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