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一单元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是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和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详细的历史资料,使学生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影响。
教材内容涵盖了唐朝的对外贸易、佛教传播、科技交流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唐朝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可能对中外文化交流的概念和具体内容较为陌生。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同时,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资料。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教材和分析历史资料,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中外文化交流对唐朝社会的影响,培养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2.难点:如何理解和评价中外文化交流对唐朝社会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阐述相关历史事实和资料,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提供具体的历史案例,让学生分析中外文化交流的形式和影响。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对中外文化交流的理解和观点,促进互动和思考。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相关教材和教学资料。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插图、历史资料和案例分析等,以便于教学演示和讲解。
3.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以便进行课件演示和教学互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包括唐朝的对外贸易、佛教传播、科技交流等,同时进行讲解和阐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峰。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非常活跃,不仅有与周边国家的交流,还有与阿拉伯、印度等远隔重洋的国家的交流。
本课将介绍唐朝时期的一些重要中外文化交流事件,使学生了解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情况,认识到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以及世界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对中国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唐朝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学生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和文化概念感到陌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事件,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文化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认识到文化交流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事件。
2.难点: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和文化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事件。
2.合作探讨: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影响。
3.讲解引导:教师对一些历史事件和文化概念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3.教学资源:相关的历史图片、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唐朝时期的图片,如长安城、鉴真东渡等,引导学生思考: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情况如何?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事件。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巡查,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影响。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活跃的情况,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 18 年的西游和历时 19 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出的精神的了解,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理解出现交往盛况的原因并总结出唐文化的世界意义。
【教学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教学难点】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幻灯片显示)旧金ft唐人街:在如今的东南亚、欧洲的许多城市都有一条街叫“唐人街”,你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吗?(幻灯片显示)唐朝壁画《礼宾图》反映了唐时对外交往的一个场面。
你知道隋唐时期与中国长期通好的有哪些国家吗?古代新罗、天竺、大食、波斯等国分别是指今天的哪些国家和地区?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两国在经济文化上早有密切关系。
你知道隋唐时期两国交往的史实吗?你能举出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具体事例吗?要想知道这许许多多问题的答案,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一课吧!二、讲授新课(一)遣唐使“遣唐使”作为一个特殊的词语,已经被中日两国人民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日本“遣唐使”来华情况。
为了吸收中国的文化成果,日本选派了不少留学生入唐学习,他们被分配到长安国子监学习各种专业知识。
他们在中国长期学习,与中国诗人学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其中最著名的是阿倍仲麻吕(晁衡)。
留学生和学问僧在传播唐朝制度和文化中起了很大作用。
1.请同学看书回答,唐朝与日本的交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①日本派遣唐使;②到唐朝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③使团把赠品给唐朝,唐朝回礼给日本使团,实际是两国之间的贸易。
2.唐朝与日本之间的交往对日本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出示幻灯片)①遣唐使回国后,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②日本人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他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③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目标解读】【课程标准】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点:1.中日文化交流。
2.鉴真东渡。
3.玄奘西行。
难点:玄奘西行。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东南亚、欧洲的许多城市,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大都有一条街叫做“唐人街”。
你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吗?你知道隋唐时期与中国长期通好的有哪些国家吗?让我们一起进入《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了解这些问题。
【新课探究】1.唐朝对外交往概况(1)观察《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制作简单的对外交往示意图(如下图)(2)观察下列图片,感受唐朝在世界上的深远影响2.遣唐使(1)概念:从公元7世纪初至9世纪末约264年的时间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
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
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2)史料链接: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政府派遣唐使来中国的原因。
答案提示:密切中日两国关系,学习唐朝先进文化。
(3)依据下列图片并根据所学,概括遣唐使对日本的影响。
答案提示:①城市建筑:日本的京都、寺院建筑、雕刻绘画都受到唐朝文化的影响。
8世纪后期,日本迁都平城京(今日本奈良),都城的建设规模依照唐朝长安,甚至街道的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也有“朱雀街”“东市”“西市”等名称。
②文学艺术:唐诗在日本广泛流传,白居易的诗为日本人民喜爱。
日本天皇、士大夫还热衷学习中国书法。
日本原没有自己的文字,官府文告、文人们的诗赋文章都使用汉字。
后来仿照唐朝文字创造了日文,日文的创造和使用,有力地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发展。
③生活习尚:日本铜钱的样式,与唐朝铜钱相仿。
日本人民的饮食、服装和日常生活,至今还保留着唐朝的某些风尚。
日本人当时的衣、裙、带、鞋等服饰及发型,饮茶习惯多仿唐朝。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优质教案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知识与技能了解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范围、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学习运用列表的方法来归纳知识。
2.通过阅读史料,培养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鉴真东渡日本、玄奘天竺取经的史实,引导学生学习他们为弘扬中华文化而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唐朝的经济、文化对日本等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唐朝在频繁的对外交往中,进一步促进了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而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
重点唐朝对外交通发达;唐朝和朝鲜;日本、天竺的友好关系。
难点唐朝对外交往的条件及与各国的相互影响。
鉴真图像、玄奘画像、相关史料、PPT课件。
●导入新课【导入一】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朝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
你喜欢看《西游记》吗?你一定知道孙悟空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吧!其实,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只有唐僧在历史上确有其人。
自主探究:《西游记》中关于唐僧的描述与历史上的真人真事又有哪些不同呢?你想了解鉴真东渡真实而又神奇的事迹吗?●新课讲解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1.学生阅读教材第19页“遣唐使”一目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叫遣唐使?(2)为什么日本要派遣唐使来中国?(3)日本共派遣唐使多少次?(4)遣唐使给日本带来了什么?学生回答:(1)唐朝时期,日本派遣使节来到中国进行学习交流,当时称为“遣唐使”。
(2)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3)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
(4)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时的日本人对中国的评价是“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正值“大化改新”后,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唐朝封建经济高度发展,自然吸引了日本的注意力。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历史背景和意义。
掌握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容和方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文化交流意识。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激发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容和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中外文化交流在文化交流史上的意义。
【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讨论式教学、板书式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引导学生认识唐朝的文化底蕴。
2. 引导学生思考,了解“中外文化交流”这个课题。
初步讨论:“你认为中外文化交流是什么?有什么意义?”二、发现问题(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 唐朝时期为什么能够出现中外文化交流?2.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容有哪些?3.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有哪些?三、解决问题(30分钟)1. 同台赛车: 交流的形式——通过同台竞技让中外文化交流(学生自由发挥)2. 文化杂交: 交流的内容——中外文化交流的丰富内容 (老师在黑板上板书)3. 走出去: 交流的方式——让唐朝文化走向世界 (学生分组讨论)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阅读《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本P32页,完成课后习题。
2. 在网上搜索关于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的相关资料,介绍一些新的交流方式和内容。
五、作业布置(5分钟)完成小结:整合本课所学,用50词左右的话概述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板书设计】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交流形式:同台赛车交流内容:文化杂交交流方式:走出去【教学反思】本堂历史课采用了任务型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板书式教学的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积极参与、自我发现中,掌握了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容、方式和意义。
课堂活动生动有趣、话题有深度、探究内容丰富,引起了学生积极的反应和热烈的讨论。
2024年部编版七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七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课程标题: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唐朝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地区的交流情况,包括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重大历史事件。
2. 让学生认识到唐朝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重要阶段,理解这些交流活动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体会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对国家繁荣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遣唐使制度及其影响鉴真东渡日本的历史意义玄奘西行取经的过程及其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教学难点:唐朝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分析中外文化交流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或故事引入,如讲述唐代长安城的国际都市景象,引出唐朝的对外交流背景。
2. 主体教学:环节一:遣唐使与中日交流展示图片资料,介绍遣唐使的派遣背景、任务以及他们在中国学习的内容。
分析遣唐使对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作用。
环节二:鉴真东渡与中日佛教交流讲述鉴真的生平事迹,特别强调他六次东渡的艰辛历程和在传播佛法、促进两国文化交融上的贡献。
环节三:玄奘西行与中印文化交流通过阅读课文材料,引导学生了解玄奘取经的故事,并探讨其对中印文化交流的深远影响。
3. 拓展延伸:组织小组讨论:唐朝为何能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鼎盛时期?这些交流活动对现代有何启示?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和影响。
5. 作业布置:完成配套练习题,深化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
要求学生查阅更多关于唐朝对外交流的资料,以报告或手抄报的形式展示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在课堂活动中观察学生参与度、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作业和报告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请根据实际教材内容调整上述教案细节,确保教学设计符合课程标准要求。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范文5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范文5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范文一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概况,知晓其典型例证: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及其重要影响;理解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活跃的原因、唐代中国作为中华(儒家)文化圈中心的地位;通过听讲,研读课文及相关史料,思考探究等系列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提高分析总结的能力;感受、崇仰鉴真六次东渡、玄奘西行求法体现的信念坚定、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精神。
通过了解居当时世界第一流地位的唐文明的世界意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本课三大历史事件,重点是遣唐使与玄奘西行;以此为例认识唐代中外文化交流活跃的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思考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活跃的原因,理解唐代中国作为中华(儒家)文化圈中心的地位。
三探究新知(一)导入新课__年5月1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访日期间访问了奈良县(奈良古称平城京,唐朝时为日本国都),会见日本奈良县知事荒井正吾,并赠送鉴真塑像。
这是胡锦涛同志同荒井正吾为塑像揭幕。
思考:你知道何为遣唐使吗?鉴真在日本备受尊崇,被认为是“日*化的恩人”又是为何?(二)新课展开整体感知:读《唐朝中外交通图》唐朝以其强盛的国力,先进的政治制度,高度繁荣的文化,博大开放的胸怀,不仅吸引着周边少数民族,也令周边邻国仰慕。
大唐盛世对外文化交流广泛、频繁,对外来文明采取兼容并蓄的开明政策,使得唐朝文化呈现繁花似锦的景象。
上节课我们也了解到,唐朝时少数民族甚至外国人在唐朝为官者为数不少,长安城内波斯商人聚集,本节课进一步了解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遣唐使Ⅰ自读课文:遣唐使部分结合教材思考讨论:问:什么是遣唐使?唐朝时,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节。
Ⅱ史料研读:(1)从唐朝回日本的僧人说:“大唐国者,法式定备之珍国也,常须达。
”mdash;mdash; 《日本书纪》日本为什么要派遣唐使?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课,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内容包括:唐朝时期的国际地位、中日文化交流、中印文化交流、波斯文化在唐朝的传播、唐朝的文化对后世的影响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历史、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唐朝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内容及其影响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拓展和加深。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历史事件、人物感到陌生,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历史、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深刻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再现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
2.课件: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3.学生活动材料:分组讨论的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唐朝时期的国际地位,让学生了解唐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呈现(10分钟)展示唐朝时期中日文化交流、中印文化交流、波斯文化在唐朝的传播等图片和视频资料,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是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本课内容涵盖了唐朝与日本、新罗、天竺等国的文化交流,包括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历史事件。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外文化交流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背景等方面仍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和历史背景,掌握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重要历史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背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增强学生对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的认同。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教学难点: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历史事件为例,分析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辅助材料:图片、视频、历史文献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引导学生思考:唐朝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盛世?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展示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历史事件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这些事件有直观的认识。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4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遣唐使和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取经等史实。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让学生介绍玄奘、鉴真等不畏艰险,出国远行,学习交流的事迹,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及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识读《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塑像》《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等图片,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感知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通过对唐朝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的学习,启发学生思考唐朝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习鉴真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矢志不渝而六次东渡日本远播中华文化的品质,学习玄奘西行和译经追求真知的精神,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
2)感受开放交流、包容吸收外来文化对于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
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今天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3)认识唐代的强盛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认同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本课重点: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本课难点:遣唐使的影响、玄奘西行、历史史实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区别三、教法多媒体课件、小组讨论、讲练结合、读书指导法,。
四、授课过程1、师今日赠言:我们4班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班级,在我眼中你们是自信的、阳光的,喜欢思考的、善于交流的、老师很高兴能参与到你们的成长中来,一起交流、一起探讨,今日我给大家的赠言是:成功沒有捷径,历史上有成就的人,总是敢于行动,虽然也会经常失败。
但是不要让对失败的恐惧,绊住你尝试新事物的脚步。
2.导入新课:在中国曾经有那么一个时代让世界为之仰望:那就是大唐盛世!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最为辉煌的篇章,它以自己绚丽的光彩照耀了整个世界。
谁能给大家谈一谈你眼中的大唐盛世呢?生:可以用图画、描述、书写等各种方式来谈(学生各尽特长,展示特色)师:这就是我们眼中盛唐时期的中国,国富兵强,繁华开放,将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明传播四方,世界各国的使者纷至沓而来。
七年级历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范文(通用6篇)
七年级历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范文(通用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历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历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篇1一、牢固树立课标意识,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一)设计思路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研读“课程标准”自然是我展开教学设计的起点。
《课程标准》(20xx年版)对本课作出如下规定:“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这是较为典型的以“点”带“线”的呈现方式,指引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把握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两个典型事例——“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
它们在中日、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影响深远,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
在学生认知水平及教材知识结构的综合考量下,我将这两点确立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对“鉴真东渡”这一重点的处理,我运用图片导入法,出示《鉴真坐像》图,指导学生观察、描述图片信息并关注“双眼紧闭”的细节,询问学生其中的缘由。
在问题驱动之下,学生通过充分提取书本信息并结合教师提供的《唐大和尚东征传》选段,化身为小导游为游客讲解家乡园博园内“鉴真东渡遇险纪念塔”这一景点。
之所以创设这一情境,我主要是为了吸引初一学生的主动参与,将知识点变为“活的”、“可用的”知识,既增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记忆,也在活动中渗透基本技能、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最后,我提供了鉴真在日本医药学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的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在传布佛法外,鉴真还传播了中国许多的文化成就,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对另一重点“玄奘西行”的处理,我考虑到大部分的学生阅读过青少版的《西游记》或观看过相关的电视剧、电影作品,对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感兴趣,对相关的情节也较为熟悉,只是在历史史实与文学作品之间未能作很好的区分。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一单元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了解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知道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史实故事。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学习运用列表的方法来归纳知识。
2、这阅读史料,培养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鉴真东渡日本与玄奘天竺取经的史实,引导学生学习他们为弘扬中华文化而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
2、通过学习,认识到唐朝的经济、文化对日本等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唐朝在频繁的对外交往中,进一步促进了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而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2、难点唐朝对外关系发展的原因三、教学方法1、归纳比较法2、自主探究法3、史料展示法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准备PPT课件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PPT展示晁衡的诗,首先请同学们看一首日文诗,大家试试能不能看懂,有没有我们熟悉的内容呢?中文就是:翘首望东天,神驰奈良边。
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
这是一位在唐朝做官的日本人阿倍仲麻侣,思念家乡而做的诗,日本诗里为什么会有汉字呢?日本人为什么会在唐朝为官呢?唐朝与日本有着怎样的交流呢,除了日本,唐朝与其他国家还有往来吗?这就是今天我们将要共同探讨的课题,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感知理解】中国和日本从汉朝时就有往来,唐朝时,还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中的日本,对唐朝这个封建社会的盛世极为推崇。
因此,它向唐朝派遣大量的遣唐使。
(一)遣唐使什么是遣唐使?遣唐使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接下来我们看一段视频,同时注意几个问题:遣唐使的成员有哪些人?他们为什么要来唐朝?这些遣唐使回国后给日本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遣唐使的成员有哪些?有使臣、留学生、留学僧、翻译、医师、画师、工匠、乐师等很齐全。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4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4一. 教材分析《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是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本课内容丰富,包括唐朝对外交往的原因、主要交往国家、交往方式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唐朝时期我国对外友好交往的历史事实,认识到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了隋唐时期的历史,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内容,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原因、主要交往国家、交往方式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国际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原因、主要交往国家、交往方式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2.教学难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3.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中外文化交流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相关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3.学具:准备相关的历史地图和图片,供学生观察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唐朝历史知识。
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吗?在唐朝时期,我国与外国有哪些文化交流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1)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在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不仅丰富了唐朝的文化内涵,也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课《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主要讲述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但对于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内容和历史意义,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和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和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2.教学辅助材料:历史图片、历史文献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唐朝时期的壁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唐朝文化的繁荣,激发学生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如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等,引导学生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唐王朝的对外交流情况;
技能目标:知道唐朝的对外交流的良好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感受“盛唐”气象;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唐朝的对外交流情况吗?它有哪些值得我们津津乐道的地方?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二、鉴真东渡:
师:课件出示鉴真东渡的情况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鉴真东渡的目的是什么?鉴真东渡的意义是什么?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遣唐使和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取经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2通过让学生介绍玄奘、鉴真等不畏艰险,出国远行,学习交流的事迹,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及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识读《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塑像》《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等图片,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感知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通过对唐朝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的学习,启发学生思考唐朝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1)学习鉴真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矢志不渝而六次东渡日本远播中华文化的品质,学习玄奘西行和译经追求真知的精神,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
2)感受开放交流、包容吸收外来文化对于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
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今天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认识唐代的强盛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认同情感。
3二、教学重点、难点本课重点: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本课难点:遣唐使的影响、玄奘西行、历史史实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区别三、教法多媒体课件、小组讨论、
讲练结合、读书指导法,。
四、授课过程1、师今日赠言:我们4班是一
个朝气蓬勃的班级,在我眼中你们是自信的、阳光的,喜欢思考的、善于交流的、老师很高兴能参与到你们的成长中来,一起交流、一起探讨,今日我给大家的赠.言是:成功沒有捷径,历史上有成就的人,总是敢于行动,虽然也会经常失败。
但是不要让对失败的恐惧,绊住你尝试新事物的脚步。
2.导入新课:在中国
曾经有那么一个时代让世界为之仰望:那就是大唐盛世!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最为辉煌的篇章,它以自己绚丽的光彩照耀了整个世界。
谁能给大家谈一谈你眼中的大唐盛世呢?生:可以用图画、描述、书写等各种方式来谈(学生各尽特长,展示特色)师:这就是我们眼中盛唐时期的中国,国富兵强,繁华开放,将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明传播四方,世界各国的使者纷至沓而来。
他们一旦进入了大唐帝国的领土,无不由衷的赞叹。
直到今天,海外华人仍被称为“唐人”。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历史,一睹大唐中外交往的风采。
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师过渡:有目标才会有努力的方向,有方向才能更好的达成目标,请同学们齐读我们的学习目标,期待着本节课我们精彩的表现!、出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齐读)3)掌握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等基本史实。
1(感知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玄奘西行路线图》《鉴真塑像》获取信息,(2)通过读图)感受开放交流、包容吸收外来文化对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
(3教师过渡:前面我们已经进行过课前自学知识整理,接下来我对大家的自学情况进行反馈:对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和遣唐使来华的基本史实掌握比较好,但
是对交流的影响和: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分析有些欠缺,接下来我们重点看一下相关知识)(有请课前自学效果比较好的小组上前,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分享成果)概念:1、遣唐使(4)特点:2 ((3)日本派遣唐使到大唐的目的是什么?遣唐使给日社
会带来什么影响?
(4)出示唐风洋溢奈良城的影响图片进一步说明(一)师:唐朝它以自信无私的情怀的向外传播文化,同时它也以恢弘宽广的胸襟虚心向外学习;正是在这种吸纳与传播的过程之中,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也进入了繁盛时期。
从而留下了广为传颂的鉴真六东渡和玄奘西行的故事。
播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有请我们的故事王——万明亮同学讲一讲玄奘西行的故事吧:生:玄奘西行的故事师:玄奘西行,历尽磨难,体现的是中国人学习域外文化的坚韧精神。
我们今天仍在弘扬玄奘精神,因为玄奘精神不仅是中国佛教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
玄奘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丝绸之路的践行者,更是中印友好的使节与化身。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故事讲述,请你想一想在鉴真和玄奘的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生:信守承诺、永不放弃、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坚持不懈、勇于开拓、虚心好学、乐于奉献过渡:两位唐朝高僧,两条行进路线谱写出了同样壮丽的篇章,接下来请同学们进行一下归纳对比并从中体会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及交往频繁的原因:5、利用表格归纳法来理顺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是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两件大事,对比两件事的异同。
.
事件时间人物身份目的地出行的主要目的
通过对比让同学们认识到当时唐朝的对外交流特点是: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论从史出小组合作探究:(出示材料辅助学生得出结论分析)6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隋唐对外交往活跃……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材料三:《唐朝中外交通图》
想一想:为什么唐朝时对外交往如此广泛和活跃呢?、唐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都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对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1生答:(保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国力强盛);2、力(基础:交通发达)。
);政策开放)3、唐朝对外交通发达,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条件:证:过渡: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唐朝前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民族关系和睦、中外交流密切,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我们为先辈的辉煌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今天的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经济迅速
发展时期,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启示呢?7、生以史为鉴谈启
示:师总结:我们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我们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我们要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收其精华,为己用;我们要善于学习其它国家的优秀文
化,并在吸收先进文明后,不断创新,勇于进取,敢于改革;8、回顾本课历
史知识:学生整理出:中日文化交流----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中印文化交流——玄奘西行;唐代对外交流特点——对外开放双向交流(音乐旁白)|9、小结:教师:“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大唐帝国,对很多国家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出现了开放与交一个国家只有经济文化先流的盛况。
大唐文化已经成为中国大国崛起、走向世界的象征。
.
进发达,才能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一个国家只有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有所进步;一个国家不论大小强弱均有所长;一个国家只有积极开放、虚心学习,才能充分吸取别人的精华,丰富自己的文化,为了我们中国的复兴,为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我们责无旁贷唯,让我们携起手来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