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课程编制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实施和评价课程等主要环节。
课程决策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
一是广义的(理论的)层次。这一层次的决策在于对课程的方向问题做出基本的价值选择。课程的方向主要取决于社记者对课程的三大基础——社会、儿童和知识内容之间关系的处理
二是具体的(技术的)层次。这一层次的决策是在理论决策的指导下对课程要素(课程目标、内容、组织与实施、以及课程评价)及其关系进行处理。
幼儿园课程编制就是通过上述两种决策拟制出“预定的课程”,即课程计划与方案,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修正进行“再设计”。
在幼儿园课程编制中,理论层次的决策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他决定着课程的方向。而理论决策的主要依据,是设计者对社会要求,儿童发展和人类知识在课程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
(一)社会要求
课程是教育机构实现其教育职能的手段和途径。
教育的最基本职能是促使年轻一代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合格社会成员。
了解社会需要(包括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对人的需要、国家、家庭的价值观和儿童发展的要求和期望)可以提高幼儿园课程对社会(包括谁
去和家庭)的适宜性,培养出更加适应社会、更加符合社会要求的人。(二)儿童发展
在设计和实施时,必须充分考虑儿童身心发展需要和学习的准备性,根据发展规律和学习活动特征来安排课程。
(三)人类知识
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知识为儿童提供了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正确的对待世界的方法与态度。知识是儿童发展所需要的“营养”,是课程内容的重要来源。
知识包括多种形态:表征性的(以语言形式存在)、程序性的(以表象或动作形式存在)和价值性的(以情感和态度方式表现)。知识具有不同的价值:知识价值(了解周围世界)、发展价值(提高自己,改造世界)、评价价值(形成对人对事的态度)。
知识的获得是儿童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生活、交往、操作活动而主动建构的过程。
设计课程时应把上述三个因素,即课程的三大基础结合起来考虑,以保证课程的平衡和多方面的适宜性。
要处理好课程决策中的各种问题,首先需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儿童观、发展观、知识观、课程观)作指导,然后根据正确的指导思想来选择组织课程要素,并使其内部有高度的一致性。
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
幼儿园课程目标是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在一定学习期限内的学习效果的预期。他是幼儿园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课程目标是幼儿园教育课程的“指南针”和“方向盘”。在课程中,目标处于核心价值,它既是课程设计的起点,也是他的终点。它既是选择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方式和教学策略的依据,也是课程评价的标准。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来源与依据
儿童发展、社会生活和人类知识是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同时也是课程目标的“来源”。所以必须研究儿童、社会、人类知识。
(一)对幼儿的研究
研究幼儿,了解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尤其是关注他们的发展需要。这里所谓发展需要,指的是“理想的发展”和“现实的发展”之间的距离。
研究幼儿的发展需要,一是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所揭示的幼儿“应该”和“可能达到”的理想发展。二是了解幼儿的现实发展状况。这需要实际观察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通过他们的行为表现判断他们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我国《幼儿园工作规划》中的幼儿园教育目标部分明确指出,要“发展幼儿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其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发展智力。
(二)对社会的研究
社会对儿童成长的期望,既直接反映在政府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和各种有关文件中,也反映在家庭的要求中,还体现在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
(三)对人类知识的研究
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知识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形成判断是与非、对与错、美与丑的标准,掌握有效的行动方式方法。因此,知识是课程必不可少的内容。而儿童应该学习什么,学习这些内容的意义是什么,往往也取决于这些知识本身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和对其相对价值的判断。换句话说,人类知识也是课程目标的依据和来源。
各领域的只是相对都有两种价值:学术发展价值和一般发展价值。其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强调将学习者逐步引向该领域的专门研究。
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幼儿园课程注重的是学科知识的一般发展价值。
在教育目标体系中来自三个来源的信息的关系如何处理?这就需要经过过滤、筛选、协调。
筛选、协调工作应该分为两步进行:
第一步,我们权且称他为“可能性筛选”。这种筛选还只是初步的。社会学、心理学和知识论三者起着相互过滤的作用。
第二步,不妨称之为“价值性筛选”。只是十分重要的一步,他将决定着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这里的过滤网和调节器是教育哲学和学习心理学。(历史上曾经出现一种“钟摆现象”)
(P31)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与结构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
1.幼儿园课程的总目标与课程领域目标。
2.年龄阶段目标。第一层目标是三年的总目标,这一层则是小、中、
大三个年龄班的一年性目标,即中期、中观的目标。
3.单元目标。这个“单元”既可是主题活动的“单元”,也可是时间
“单元”。当它作为时间单元时,这层目标也就相当于“月计划”、“周计划”中的目标了。
4.教育活动计划。
一般来说,课程研究人员负责制定的是一、二层课程目标,而幼儿园教师参与制定的目标主要是三、四层,有时也要参加第二层目标的制定工作。
(二)课程目标的结构
如果说,课程目标的“层次”是从纵向的角度来探讨课程目标体系的构成问题,那么,这里的所谓的“结构”则是从横断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研究。
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以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结构为框架。
这个框架中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
1.认知领域
2.情感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