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上学期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七年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上学期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学校名称:巩义市河洛镇实验学校

课程类型:初中思想品德必修

教学材料:教科书

适用年级:七年级

设计教师:何海伟

[课程背景]

学生分析: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中学时代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需要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等方面的关系。一方面,体验到自己是被需要的,有助于中学生获得意义感和价值感,增强自信心,在各种关系的互动中培养责任意识,以及乐于付出和奉献的精神;另一方面,认识到自己也需要他人、集体、社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个人的意义和价值需要通过他人、集体和社会来体现等,有助于初中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他人、学会理解他人、学会欣赏他人、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以顺利地度过青春成长。

教材分析: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贯穿价值观教育。

教材内容既充分体现国情,又具有全球视野。法治教育得到加强,注重公民意识教育,强化生命教育,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教材编写的整体思路,生活逻辑与知识逻辑相统一,打通知识与生活之间

的价值链接,生活经验的价值线索暗含每一课。

主要立足于学生的学校生活,适当兼顾家庭生活,渗透社会生活,具体包括:成长,友谊,师生,生命,青春,情绪情感,集体生活,法律生活八大主题。

[课程目标]

根据现代教育精神突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育人要求和“学会关心”到21世纪教育主体,引导学生确立“尊重、关爱、责任”的基本价值目标,引导学生珍惜初中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主动把握自我、发展自我。引导学生品味生活、做情绪的主人,学会拒绝不良诱惑,了解自我保护的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做生活的主人。

[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

体现了初中生活的基调。引领学生踏上成长的节拍,体会角色变化的意味,了解中学时代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为未来的生活确立崭新的目标,并建立努力就有改变的生活信念。走进学习新天地,建立学习新概念,拓展对学习的认识和理解,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激发生命的原动力,学会学习。

引导学生关注发展中的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愉快地接纳自己,努力发掘自己的潜能,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激励自己,逐步

形成健康的自我概念。

课程内容:

第一课中学时代

中学序曲

少年有梦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

学习伴成长

享受学习

第三课发现自己

认识自己

做更好的自己

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

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

关注了学生成长的困惑,直面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给学生发媕娿予以必要的帮助。

学生步入青春期后,对父母和教师的领带逐步减少,对同伴友谊的渴望更加强烈。同伴间的交往关系在青少年交往能力的培养、人格的健康发展、学业的顺利完成、社会技能发展等方面起着成人无法替代的作用。

对自己交往需求和人际状况的觉察,对友谊的合理性期待,培养正确的友谊观,有一定的交往技能,能面对和处理人际冲突,会辩证认识网上交友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并能够用慎重的态度对待虚拟世界

的交往等。

课程内容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

第五课交友的智慧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

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

与老师、父母的交往是初中阶段主要的人际交往内容,学生与他人积极交往,是初中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是初中学生人际交往的拓展与延伸。

“师生之间”。基于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和当代教师职业的新特点,引领学生从多层面、多角度认识教师这一职业群体,从而更好地理解身边的教师,学会接纳、尊重不同风格的教师,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与教师积极沟通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恰当处理师生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同时,学生需要从双向互动的角度认识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应该彼此尊重,携手共进;在接受老师的关心和帮助的同时,学会主动关心、帮助老师,与老师建立一种合作的关系,共度教育好时光。

“亲情之爱”。通过对“家”及与“家”有关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探讨与分享,认识中国人的“家”是怎样的。探讨“爱在家人间”,围绕亲情、碰撞、沟通,直面“家”最核心的内容——爱,父母对子女的爱,子女对父母的家。认识现代家庭的特点,培养学生在亲子之间积极沟通的意识和能力,学会表达爱,让家更美好成为一种发自内

内心的呼唤,与父母共创美好家庭。

课程内容

第六课师生之间

走近老师

师生交往

第七课亲情之爱

家的意味

爱在家人间

让家更美好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

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进入青春成长期的学生,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等哲学命题有了一些初步思考。引领学生探问“生命可以永恒吗?”帮助学生感悟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不可逆转和短暂的等特点,理解生命有时尽的自然规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审视个人生命与人类生命的关系,理解生命有接续,初步培养学生作为个体生命的“我”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的使命感,帮助学生理解生命至上的内涵,引导学生从个体的我的生命体验和认识,扩展到对人与人生命关系的体认与思考,理解休戚与共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对生命的敬畏,珍爱自己的生命,关系他人的生命,自觉走上道德的生活。结合初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帮助学生学会从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两方面来守护生命,引领学生既要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培养维护健康、危急情况下自救自护的意识和能力,

又要追求充盈的精神生活,满足生命的精神需求,进而引导学生学会直面挫折,增强生命的韧性,发掘生命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再父亲为引发学生对生命的追问:人为什么活着?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引领学生认真审视生命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和贡献;引导学生做自己生命的导演,力求生命充盈,学会关切他人,努力在平凡的生活中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追求生命的美好,活出生命的精神。

课程内容实施内容课时安排

第八课探问生命

生命何以永恒

敬畏生命

第九课珍视生命

守护生命

增强生命的韧性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

感受生命的意义

活出生命的精彩

[课程实施]

(一)教学方式:

1.问题驱动教学: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学生生成、探究、交流的问题,进行教学。

2.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