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瀑布(公开课)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 教学设计 公开课

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 教学设计 公开课

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教学设计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了解《壶口瀑布》的背景知识,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2.分析并概括文中描写壶口瀑布的手法和语言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从文中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教学重难点1.阅读文本理解和分析2.背景知识介绍3.文学语言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预习(1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壶口瀑布的图片和视频,并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了解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及自然特征等相关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内容。

2. 阅读与分析(40分钟)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体会作者通过用词、描写手法等语言特点来表达对壶口瀑布的态度和感触,并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逐段进行文本分析,帮助学生掌握文学语言分析方法。

3. 讨论与交流(2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分析文本中的语言特点和描写手法,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讨论文本中的情感、思想和意义。

4. 总结与评价(10分钟)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点评,同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善于思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2.课件3.图书馆或网络资源五、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完成课堂习题和活动来进行评价。

2.通过小组推举、教师点评、学生自评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3.通过提供专业的作业评分标准和评价模板,对学生的个人作品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分析了课文中的语言特点和描写手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更多的文学鉴赏知识和例子,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在讨论环节中,可以引入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意义。

3.在评价环节中,需要注意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 教案 公开课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 教案 公开课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教案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壶口瀑布》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课文通过对壶口瀑布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壮观,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描绘细腻,给人以美的享受。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抒情散文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方面可能缺乏直观的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引导他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提高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壮观,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难点: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等。

2.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课堂练习题: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同时,播放轻柔的音乐,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然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答课文中的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壶口瀑布》【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壶口瀑布》【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雨季壶口: 枯水壶口: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品读语句,触摸“壶口”
我每在提笔写作时,脑子里就不由自 主地闪过许多文学巨人的影子,自觉 不自觉地向他们借词、借字、借意、 借境,然后再汇拢到一起,从自己的 笔管里流了出来。
——梁衡
活动三:从下列的角度中任选一个, 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读一读品一品文 中你认为最“神奇”、最“精彩”的 一处描写。
——别林斯基
活动四:游记除了要写“所见”,还要写 “所感”,而“所感”才是游记的“灵魂” 所在。
请在文中找出作者表达感受的文字, 说说你的理解。
一组叠词: 一串动词: 一组四字词语: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 偶): 侧面描写:
悟读课文,思索“壶口”
美丽的风景之所以使人感动,不是由于它给 人或多或少舒适的感觉,而是由于它引起人 们的思想。
——罗丹
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 象不可能具有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 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
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我每在提笔写作时脑子里就不由自主地闪过许多文学巨人的影子自觉不自觉地向他们借词借字借意借境然后再汇拢到一起从自己的笔管里流了出来
壶口瀑布
梁衡
速读课文,初识“壶口”
活动一:快速阅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 说说“壶口”的含义及壶口瀑布形成的 原因。
听读课文,走近“壶口”
活动二:听课文朗读录音,概括说说 作者先后两次所见壶口瀑布的特点。 (用四字词语)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8年级下册《壶口瀑布》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8年级下册《壶口瀑布》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之水在雨季时水势浩大、 上下翻滚的汹猛景象。
品味语言,感受意境
• 5.“整个龙漕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这柔和的水 硬是将铁硬的石寸寸到地剁去”。
• “齐齐”“切”“寸寸”“剁”等词,写出了水的力量, 体现了黄河与命运抗争的坚强意志与不懈的伟力。
品味语言,感受意境
课堂检测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A.驰骋 推推搡搡 震耳欲聋 奋力抗争
B.旋涡 如丝如楼 挟而不服 汩汩如泉
C.雾霭 怒不可遏 深不可测 搏大宽厚
D.翻身 钢板出轧 浪沫横谥 前呼后拥
解析:B项,旋—漩,楼—缕。C项,搏—博。D项,谥—溢。
课堂检测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C ) A.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 五百米处。 B.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 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C.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 好形成一个“丁”字。 D.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 百折不回的民族精神。
作者介绍
梁衡,当代作家。1946年出生。山西霍 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任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曾获青年文学奖、赵 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奖项。 出版散文集《只求新去处》《人杰鬼雄》《名 山大川感思录》等,散文名篇有《晋祠》《觅 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等。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开篇:交代地点和浏览次数
雨季观瀑——河岸俯视:生、形、色——可怕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公开课课件(共62张)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公开课课件(共62张)

枯水期壶口瀑布
3.从文中找出描写雨季中壶口瀑布的语句。 作者从哪些角度来描绘的?从中感受到雨季的 壶口瀑布怎样的特点?
【听 觉】 在半山腰“涛声隐隐如雷”,近处涛声“震耳
欲聋”; 【视 觉】
雾气弥漫、“像一锅正沸腾着的水”,“ 那 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
4.作者在枯水期来到壶口瀑布,采用了独到的观察角 度,描写了独特的景物特征。请同学们结合具体语句加以 分析。
游记
游记,顾名思义,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一般而言, 游记包括三个要素:所至(作者的游踪)、所见(作者在游 程中目睹的风貌)、所感(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 想)。
游记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文学体裁,它的选材内容非常广 泛,凡举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社会生活,无不 可以成为游记的题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游记的分类
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 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 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 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1.有关“游记”
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 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有趣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 活面貌,也可以记录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 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坤舆万国全图 明朝版图
星宿海——黄河源头 的古老称呼
荣誉称号。
梁衡在《我写<壶口瀑布>》中说:“《壶口瀑布》是我在记者任上写 的最后一篇散文。1987年我正在黄河壶口采访,接到北京来的电话,国家 成立新闻出版署,要我立即回京上任,从此结束了我十三年的一线记者生 涯。人的一生总有几个驿站,几个起止点。对我来说壶口这个地方算一个。 黄河于我有特殊的比分。我小学、中学阶段是在黄河的支流汾河边长大。 大学一毕业就分配在内蒙古黄河边的临河县。只听这个名字,就知道离河 有多么近了……后来当了记者就沿黄河上下采访,河边的人和事,还有黄 河因季节不同而出现的万千变化,在我脑子里印象亟深。这篇《壶口瀑布》 是我心中黄河的缩影。也是我对黄河精神的理解。”

壶口瀑布区级公开课

壶口瀑布区级公开课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2、感悟作者在写景过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说明:
《壶口瀑布》是七年级第四单元的一篇散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山水清韵”,在教学
的时候,既要抓住山水特点,又要感悟其神韵风采。

全文写景细腻,主要借助了多种修辞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然而,作者并非仅对壶口瀑布作表层的铺陈渲染,他将一种思辨色彩融入到山水之中,来抒情言志。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由小小的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再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蕴含在黄河身上的中华民族刚柔相济、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品味文章极具感染力的语言,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黄河壶口瀑布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

说明:
全文描绘了一个刚柔并济、多姿多彩的壶口瀑布,抒发了作者的人生感悟。

文章的语言精炼、准确、传神,通过朗读品析,让学生感受黄河的雄伟壮阔。

在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找出关键的字、词、句,进一步品味语言之美。

如何理解文末“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壶口瀑布与黄河
精神之间有何关联,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所在。

【教学过程】
板书:
壶口瀑布
梁衡
雨季:听觉、视觉、感受、结果危险、撼人心魄
枯水季节:3河水在上游的特点汹涌湍急博大宽厚4河水在龙槽壶口凝重猛烈、千姿百态柔中有刚5脚下的石以力向较、奋力抗争勇往直前
景-------- 情----- 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八年级上册《壶口瀑布》教学设计含反思教学目标:1.把握游记的基本要素。

2.品读课文独特的语言,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3.领会文中所写的黄河精神的内涵,激发热爱中华民族的感情。

教学重点:1.把握游记的基本要素。

2.品读课文独特的语言,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教学难点:领会文中所写的黄河精神的内涵,激发热爱中华民族的感情。

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任务驱动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啊!黄河!你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配乐朗诵)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思考:作者曾几次到达过壶口瀑布?第一次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三、再访壶口【任务一明所至】快速浏览课文3-5段,完成表格。

通过对作者观赏视角的梳理,咱们发现作者的位置始终未变,变化的只是他的视角,这种观察方式,我们称之为定点观景。

【任务二品所见】再次阅读3-4段,看看在这样独特的观景视角下,作者看到了怎样的壶口瀑布小组合作,选一处特写镜头,做旁批,说理解,设计朗读方案。

活动:(1)先让学生完成简单的修辞及动词的赏析。

生齐读:(动词重读)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2)采用原文与改文比较鉴赏的方式,引导学生短句速读。

原句: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男生读。

改句1: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 不断挤撞推搡,不断前呼后拥,不断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女生读。

问题:哪一个句子更好?好在哪里?明确:短句更加具有节奏感,更有气势,水横冲直撞,加快语速。

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及反思

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及反思

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及反思壶口瀑布教案及反思第1 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朗读课文,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

能力目标: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学习写景细腻,运用多种方法描写壶口瀑布气势磅礴、雄伟有力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感,激发对黄河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做国河山河文化历史的美好情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难点: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感,激发对黄河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与学法1.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2.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分享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面对美,人们的感受是不同的。

老师这里有两幅瀑布的图片,请大家看一看你更喜欢哪一幅?喜欢第一幅的同学请把你的手高高地举起来,让老师看到。

喜欢第二副的同学也请你把手高高地举起来让老师看到。

非常好,希望大家再这一节课中都能够积极投入。

第一种瀑布是柔美和谐的,给人舒服的感觉,这种美很容易被人接受。

第二种瀑布是粗犷豪放的,这种美则是不太容易被人接受的。

第二幅图片中的瀑布因为含沙量之大,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也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上唯一的瀑布----壶口瀑布。

它的磅礴气势震撼着无数人,作家梁衡就曾两次到过那里,并写下了自己的所见所感,今天我们就走进梁衡先生的《壶口瀑布》,去领略它那别样的美。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明确学习目标)(三)自主检测: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推搡()漩涡()汩汩()霎时()怒不可遏()出轧()挟而不服()(四)文本学习:1.整体感知:枯水季的壶口瀑布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一些形容词概括)2.品读感悟:品读:“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7 壶口瀑布》优质公开课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7 壶口瀑布》优质公开课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7 壶口瀑布》优质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壶口瀑布》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优质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色,展现了黄河的伟大和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

通过描写壶口瀑布的气势、声音和景象,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祖国的美丽。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的赞美。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对描写自然景色的文章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黄河壶口瀑布的认识可能有限,对课文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的理解可能有所欠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黄河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色,体会文章所传达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会欣赏自然景色,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黄河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色,体会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难点:体会文章所传达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黄河壶口瀑布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黄河壶口瀑布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阅读理解:让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的大意和重点内容。

3.词语解释: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帮助他们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

4.讨论与思考: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黄河壶口瀑布的象征意义。

5.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感受黄河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色,体会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

《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
还在不住地跳……”
心惊胆战
再游壶口 (拟人手法)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 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 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 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壶口瀑布波涛汹涌、威武雄壮、大浪 裹小浪,充满赞美和惊叹,催人奋进。
激动感慨
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 黄浪, 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 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
刚柔并济象黄河,中华 Nhomakorabea族的母亲河,她令
征 民
作者动容,让作者称颂。然而,作者 称颂的仅仅就是黄河吗?当然不是。

正是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 自然品格,才孕育出中华民族历尽艰
难、宁折不弯、拼搏进取、勇往直前
的伟大品格;黄河,千百年来日夜奔
自 强
流、生生不息,而中华民族一脉相承, 不
继往开来。

>> 作者的情思
将水的流淌方式写成人的动作,成为 人遭遇困难时心态的象征——或果断 放弃,或伺机而动,或灰心退却。
细品壶 口
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 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 河、瀑、泉、雾所有 水的形态,兼容了喜、 怒、哀、怨、愁—— 人的各种感情。
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 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 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 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 以力相较,奋力抗争。
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 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当年壶标口的题位置还在
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
水之力量
壶口世界
人生百态
感受黄河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 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 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 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 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 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 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 来被我们看见。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说课稿公开课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说课稿公开课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说课稿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壶口瀑布》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写景散文。

课文以作者访问壶口瀑布的所见所感为线索,描绘了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色,展示了黄河的伟大和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但对于写景散文的欣赏和分析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为主,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对写景散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黄河的伟大和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培养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欣赏写景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2.原因:写景散文的内容丰富,语言优美,需要学生通过深入阅读和分析,才能理解和欣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习效果。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和播放相关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导入新课。

2.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的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壶口瀑布的想象和感受,写一段描绘性的文字。

5.分享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评价和交流,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6.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学习的收获和体会,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表现。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以壶口瀑布的图片为主,配合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表达技巧,简洁明了地展示课文内容。

第17课《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7课《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7课《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初中语文八下第五单元《壶口瀑布》教学目标1.了解游记文体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特点;2.朗读课文,积累字词,理清课文结构;(教学重点)3.五读训练,多层次赏析文章语言,并体悟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教学设想本课教学设计主要通过朗读训练,一次“读"解决一个问题,层层推进,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重点从作者精妙的语句中感受瀑布的特点,体悟作者通过壶口瀑布表达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的赞美。

学习评价量表:序号评价标准等级备注1 朗读课文,能读准音,理清课文脉络☆☆☆☆☆能读准音,得1颗星;能抓关键词,筛选重要信息理思路,得2-3颗星;能大声流利朗读课文,抓关键词,理清课文思路,得4-5颗星。

2 赏析课文语言及写作手法☆☆☆☆☆有赏析,但角度不明确,得1颗星;角度明确,赏析较充分,得2-3颗星;角度明确,赏析充分,作者情思理解准确,得4-5颗星。

3 体悟作者表达的感情☆☆☆☆☆能根据文中词句把握中心,得2-3颗星;能根据文中词语把握中心,准确体悟作者情思,得4-5颗星。

学习任务:程序基本要求操作亮点训练点导入了解游记三要素思考抢答知识积累一、理读自读课文,在老师的帮助下,结合每段首句,段落中关键词概括:1. 理清文章脉络;2. 概括壶口瀑布不同季节的特点。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学会抓关键词方法;2. 讨论作者几次去壶口瀑布,分别概括特点。

1. 诵读能力;2. 概括能力;3. 厘清思路二、寻读让学生寻找作者在不同季节两次来到壶口瀑布的不同感受,并朗读、比较。

教师引导学生抓准关键词,组织提炼能概括情感的语句。

1. 筛选信息的能力;2. 理解句子的能力。

课堂导入:1.集体朗读第五单元【单元说明】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旅游也是一种“阅读”,是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式。

①如果让你写游记,你觉得应该写点什么呢?明确:游记三要素——所至、所见、所感。

17《壶口瀑布》公开课优秀课件

17《壶口瀑布》公开课优秀课件

迂回 漩 涡 震 耳 欲 聋 前 呼 后 拥
连线 推搡 震耳欲聋 霎时 寒噤 铸成 汩汩
把金属熔化后倒入
模具内制成器物。 湿漉漉
使劲推。
怒不可遏
因受冷或受惊 而身体颤动。
前呼后拥
形容极短的时间 迂回
指水流激成的 螺旋形涡旋。
形容湿透 的样子。 形容十分愤怒
指警告劝诫
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 形容瀑布飞流
漩涡
答:文章第六自然段概括了黄河伟大的 性格,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作者思想 感情的流露。作者借景抒情,他由黄河 的“柔中有刚”、“遇强则抗”和“勇 往直前”,联想到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 借对黄河的赞美,表达对中华民族百折 不挠、勇往直前精神的歌颂。
二、勇摘智慧果 (14分)
季节
声音
态势
景物 感受
雨季
隐隐如雷 上面的水
3、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有怎样的特点?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挤涌 来,_其__势__如__千__军__万__马_ ……宇宙间仿 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通过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之水波 涛汹涌,威武雄壮的情景。表现出壶口瀑布波澜 壮阔的气势,充溢着催奋人进 、勇直往前 的精 神表。 现龙槽壶口的特点的句子: 那_平__坦__如__席_ 的大水像是被无形的大洞吸着,顿时 拢成一束……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
zhá ɡá
yà yū
sǎng shà
chà
出轧 轧账 倾轧 迂回 推搡 霎时 一刹那
jìn
è shīlùlù jiè chěng gǔ gǔ zhù
寒噤 怒不可遏 湿漉漉 告诫 驰骋 汩 汩 铸成
yū xuán wō zhèn ěr yù lóng qián hū hòu yōng

公开课《壶口瀑布》一等奖课件

公开课《壶口瀑布》一等奖课件

初读课文 划分层次
1文中的哪些地方写出了壶口瀑布名字 的2 3由段 来?
2 文中两次写到壶口瀑布的情景,分别是 在什么季节?在文中标出两次的段落。
雨季,(第一次))——第2段 枯水季节,(第二次))——第3段
初读课文 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3自然段) 壶口瀑布先声夺人
第二部分(4-5自然段) 壶口瀑布构造气势壮观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 由黄河的性格联——中华民族精神
03
精读课文 深层探究
第一部分
1 文章首段有什么作用?
内容上:开篇点题,点明游览的地点和次数 结构上:引出下文对两次观看壶口瀑布情形的描述
第二部分
1第一次去看瀑布,作者几乎“什么也看不见, 什么也听不见”,为什么要描述这次经历?
第一次是雨季的远观——惊心动魄的感受 为后文描写第二次所见的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做渲 染和铺垫
飞毯不足以表现壶口瀑布的凝重、猛烈
所以用“一卷钢板出轧”作补充
感受瀑布水流之大、气势之猛
第二部分
7 “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 寸寸地剁去”一句中的“剁”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刻画黄河水坚韧不屈的特点,体现了黄河与命运抗争 的坚强意志与不懈努力,表现了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 情
第三部分 1结合第6段“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
壶口瀑布
作者:梁衡
01 破题导入 作者简介
题解 壶口瀑布
交代了写作对象和主要内容
梁 衡(1946—)山西霍县人。 1968年毕 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层当记者。他历任 《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等职, 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委 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

《壶口瀑布 》教案 (公开课)2022年部编版语文教案

《壶口瀑布  》教案 (公开课)2022年部编版语文教案

17 壶口瀑布诗句导入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2壶口瀑布〔图片〕学习目标1.抓住壶口瀑布的特点,掌握作者的游踪,体会文章布局的妙处。

〔重点〕2.欣赏本文优美抒情的语言,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难点〕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重点〕走进作者梁衡,著名学者,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其代表作品有《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

背景链接瀑布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一道美丽的风景,历来受到文人画士的青睐,以之为歌咏的题材,“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梁衡的《壶口瀑布》所歌颂的并不仅仅是壶口瀑布,而是整个黄河,黄河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作者笔下,“蕴伟力而静持,遇强阻而必摧,绕山岳而顺柔,坦荡荡而存天地〞的黄河,不就是华夏民族的象征吗?字词积累告诫〔〕雾罩〔〕推搡〔〕驰骋〔〕旋涡〔〕寒噤〔〕雾霭〔〕出轧〔〕乘隙〔〕迂回〔〕汩汩〔〕潺潺〔〕震耳欲聋〔〕恕不可遏〔〕Ǎi zhào jìn jiè tuī sǎnɡwō chěnɡɡǔzháxìyūchán zhènè◆词语解释推搡:使劲推;推抢。

驰骋:〔骑马〕奔驰。

寒噤:寒战。

出轧:〔钢板〕从轧钢机里出来。

乘隙:利用空子,趁时机。

汩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潺潺:形容雨声、水声等,潺潺流水。

从沉着容:留有足够的时间,而且常常有余。

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着护卫。

常用以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怒不可遏:愤怒得不到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这里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

整体感知认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第一局部〔①〕:简要介绍壶口的地理位置,游览的次数。

2024年度《壶口瀑布》ppt公开课课件

2024年度《壶口瀑布》ppt公开课课件

2024/3/23
19
龙门石窟
1 2
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2000年被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雕刻艺术宝库
龙门石窟内有大量的佛像、菩萨像、力士像等, 雕刻精美,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
3
历史背景丰富
龙门石窟的建造历经多个朝代,反映了中国佛教 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不同时期的文化特色。
2024/3/23
当地美食
01
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如兰州拉面、羊肉泡馍等,感受西北地
区的独特风味。
民俗活动
02
参与当地的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打腰鼓等,体验浓郁的民
间文化氛围。
民间艺术
03
欣赏当地的民间艺术表演,如秦腔、皮影戏等,领略西北地区
的艺术魅力。
14
04 壶口瀑布旅游开 发与保护
2024/3/23
黄河的文明史
了解黄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 重要地位,以及黄河文明的发展
历程。
2024/3/23
黄河的传说和故事
聆听关于黄河的传说和故事,如“ 大禹治水”、“鲤鱼跳龙门”等, 感受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
黄河的诗词歌赋
欣赏关于黄河的诗词歌赋,如《将 进酒》、《黄河颂》等,领略中华 文化的博大精深。
13
体验当地民俗风情
面临挑战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壶口瀑布面临着游客数量增长、环境压力增大等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需 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和文明旅游素质。同时,还需要加强旅游基础 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的工作,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
2024/3/2318Βιβλιοθήκη 05 壶口瀑布周边景 点推荐

《壶口瀑布》公开课教案

《壶口瀑布》公开课教案

《壶口瀑布》公开课教案壶口瀑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了解壶口瀑布的特点;能力目标: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写瀑布的妙处;情感目标:学会联想和引申,领悟作者借自然景观所表达的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民族精神的歌颂。

【教学重难点】拉进学生与课文的距离,通过朗读表现壶口瀑布雄壮的气势,体会蕴涵其中的民族精神,感悟作者丰富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1.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历代文人赞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天险,壶口最惊人。

飞流撼天地,涛声泣鬼神”,今天通过课文的研究,我们来领略壶口瀑布的雄壮的气势。

2.简介壶口壶口瀑布位于山西吉县,是我国的第二大瀑布,浩淼的黄河水由500多米宽突然收缩到40多米,从30多米落差的壶口飞流直下,奔泻于十里龙槽,据说,此景如壶注水,故名“壶口”。

这是何等壮观的巨壶啊,有如神来之手掂起一壶黄水倾天而倒,看那冲天的巨浪咆哮着、翻滚着、喷射着,猛烈地左击右打两边的石壁,狂放地奔腾向前,像浊流化成的利剑,划开两岸的河床。

走进瀑口,只见激浪滔天,水气弥漫,真有惊涛拍岸,浊浪排空,倒卷半天云烟之势。

站在水流最急的瀑口,只见XXX奋发的黄河像卷起一阵飓风,急速地从身边呼啸而过,仿佛一不留神,就会被激流卷走。

夏秋两季,壶底急升随风而动的彩虹,使悬泻天地间的瀑布更具雄浑的美感。

二、整体感知请同学自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壶口瀑布名字的由来。

文章中两次写到壶口瀑布的情形,分别是在什么季节?在文中标出两次的段落。

三、研读课文(一)雨季中的壶口瀑布1.初度相识,壶口瀑布给他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从文中找出描述雨季中壶口瀑布的语句。

作者从哪些角度来描绘的?从中感受到雨季的壶口瀑布怎样的特点?听觉:在半山腰“涛声隐隐如雷”,近处涛声“震耳欲聋”;视觉:雾气充满“像一锅正沸腾着的水”,“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

感受:急慌慌、心还在不住地跳惊心动魄、气势磅礴2.作者是XXX将壶口瀑布的特点描绘出来的?运用比喻,将涛声比作雷声,把河水比作沸水突出壶口瀑布的惊心动魄、气势澎湃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怕、吞没 涛声如雷、雾气蒸腾、气势磅礴
(惊心动魄或胆战心惊)
壶口的传说
相传远古时期,黄河就是一条卧伏在中原大地的黄 龙。它生性暴虐,荼毒生灵。大禹为制服黄龙,在晋陕 峡谷之处的龙门发现了降伏这条恶龙的好去处。龙门断 崖绝壁,将暴龙引入此门,犹如瓮中捉鳖,降伏暴龙将 易如反掌。不料峡谷的进口处有一巨石挡道,不能顺利 将黄龙引入龙门。大禹当机立断,用神斧砍开巨石,只 见天崩地裂的巨响后,巨石一分为二,出现了一条大裂 缝,这就是现在的“壶口”。
xuán wō nù bú kě è
漩涡
怒不 可遏
wù ǎi 雾霭
chū zhá gǔ gǔ rú quán 出轧 汩汩如泉
xié ér búfú 挟而不服
(一)初见壶口
作者曾两次到过壶口瀑布, 初次相识,作者听见什么?看 到什么?有什么感受?
听觉: 涛声隐隐如雷 视觉: 雾气弥漫 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浪沫横溢 感受: 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
明确:因为冲出壶口是黄河伟力 的集中表现,表现出饱历磨难的 黄河博大宽厚、不屈不挠、勇往 直前的伟大性格特点。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
感悟主旨
壶口瀑布的品质
黄河的品质
中华民族自强不
息的伟大精神
“藐视黄河,就 是藐视我们这个 民族!”这句话 是谁说的?
——毛泽东
二选一:
作 1、综观全文,展开想象的翅膀,
雄伟壮阔、刚柔相济等
季节



雨季
略写 远眺
旱季
详写 近观
描写 更细 致
隐隐如雷 震耳欲聋
隆隆冲去、 轰然而下 汩汩如泉、 潺潺成溪 哀哀打漩、 如丝如缕
“上面的水还 是一股劲地 冲进去,冲 进去……”
“其势如千军 万马,互相挤 着、撞着…… 排排黄浪霎时 碎成堆堆白 雪。” “凝重”“猛 烈”
水浸沟岸 雾罩乱石
“龙槽”“深 不可测”;大 水“向龙槽隆 隆冲去”时 “被跌得粉碎, 碎成点,碎成 雾。”
为什么作者将水的各种形 态与人的各种感情联系起来?
水的各种形态的特点与人的各种情 感特点有相通之处。如海、河、瀑 泉、雾的形态表现,与喜、哀、怨 、愁相似。
水流经不同地点有不同的形 态,人碰到不同的境遇也会 有不同的情感。
(二)再见壶口
雨季的壶口瀑布这样令人 胆战心惊,那么枯水季的壶口 又以怎样的面貌展现在作者面 前呢?分别写了什么地方的河 水?圈画出能够体现壶口瀑布
特点的语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赏析 美句
1、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 ,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 下,平平的,大大的,浑 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 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 出轧……


亮 晶 晶
顺 壁 挂
的下
如的
喜 丝
如 缕
如一卷飞 毯抖落,
不,
一卷钢板 出轧,
怒 一泻千里,
势不可挡 之势
或 被 夹 在 石 间 ,
哀 哀
哀 打 漩
于是又有一 些各自夺路 而走的, 乘隙而进的, 折返迂回的”

通观全文,作者只是向我 们介绍壶口瀑布这一风景 名胜吗?他在写景中蕴含 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你在练习本上画出你心里的壶

口瀑布。


3、摘抄文中最打动你的语句,并

写出你的感受。

声情 并茂 朗读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
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 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 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 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 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 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 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 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 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 们看见。
感悟主旨
作者在文末写道:“这伟大只 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 被我们看见”,如何理解“这伟 大”?
明确:比喻,将柔而无形 的水比作“飞毯”、“钢 板”,形象地表现了河水 的凝重和猛烈。
2、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 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 缝,汩汩如泉;或淌过 石板,潺潺成溪;或被 夹在石间,哀哀打漩。
明确:排比,写出了河 水纤细、柔和、优美的 不同形态。
这一次,壶口瀑布给你留下怎样 的印象?壶口梁 衡来自瀑 布黄河壶口瀑布
梁 衡(1946—)山西 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 人民大学。长期在基层当记 者。
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 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 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 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有散文三篇《晋祠》 《觅渡,觅渡,渡何处?》 和《夏》入选中学教材。
检查 预习
tuī sǎng hán jìn chí chěng 推推搡搡 寒 噤 驰 骋
沟底的河心还有一条河,
壶 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 口 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 得 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名 这龙漕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 的 成一个“丁”字。 由 来
分 析 壶 黄河的河床在这里由宽而 口 窄,由高而低,陡然跌落 瀑 至四十多米宽的深沟中, 布 巨大的水流拢成一束,奔 形 泄于十里龙槽,就形成了 成 壶口瀑布。 的 原 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