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JB3206A-2010《技术状态管理》
产品规范编写中常见问题剖析
产品规范编写中常见问题剖析按GJB 3206A-2010《技术状态管理》的规定,应在产品寿命周期内实施技术状态管理。
要实施技术状态管理,就需要建立技术状态项的技术状态基线,即功能基线、分配基线和产品基线。
这3类基线一经正式批准,便成为其后该技术状态项生命周期过程中技术状态控制[1]。
的依据功能基线主要由批准的系统规范体现;分配基线主要由批准的研制规范体现;产品基线主要由批准的产品规范、材料规范和工艺规范[2]。
显而易见,产品规范是产品基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体现GJB 3206A-2010的贯彻实施,按GJB 6387-2008《武器装备研制项目专用规范》编写产品规范已成为设计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
笔者拟结合近几年来组织产品规范编写及对产品规范进行标准化审查的经验,对产品规范编写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剖析,希望对设计人员提高产品规范编写质量有所帮助。
1 常见问题产品规范编写中常见问题主要有以下8类:●与设计输入不协调;●技术要素不完整;●标准引用与剪裁不合理;●技术要求不准确不明确;●技术要求包含其他内容;●验证项目不全;● 验证方法可操作性差;●文件格式不规范。
2 问题剖析一般情况下宜采用以下方法对产品规范编写中常见问题进行剖析:● 对比法;● 关键因素和问题确定法;● 因果分析法。
2.1 与设计输入不协调设计输入是产品规范的编写依据,主要包括:技术协议书、与产品直接相关的行业以上通用规范和型号研制规范。
技术协议书是开展产品研制的主要输入,研制的产品最终应符合技术协议书的要求。
通用规范是同类产品研制经验和成果的积淀,其中规定的要求一般都经过了充分的验证和使用过程的考核,如GJB 7621-2012《军用直升机大气数据计算机通用规范》、HB 5644-2008《飞机燃油系统供输油泵通用规范》等。
应结合产品的特点,深入分析通用规范中要求的适用性,并将适用的要求纳入产品规范中。
型号研制规范是产品规范的上一级规范,如《×××飞机大气数据系统研制规范》等。
技术状态管理的基本概念
技术状态管理的基本概念迟家提一、什么是技术状态1、技术状态(GJB3206A3.2)—是指在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并在产品中达到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
2、功能特性(GJB3206A3.1)—产品的性能指标、设计约束条件和使用保障要求。
其中包括适用的范围、速度、精度、流量、压力、杀伤力等性能指标及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和安全性、电磁兼容性等要求。
产品的性能指标、设计约束条件、使用保障特性等。
3、物理特性(GJB3206A3.2)—产品的形体特性。
包括结构、组成、尺寸、粗糙度、形状、公差、配合、表面光洁度、质量等,又称实体特性。
二、什么是技术状态管理1、技术状态管理定义技术状态管理(GJB3206A3.4)—是指在产品寿命期内,为确立和维护产品的功能特性、物理特性与产品需求、技术状态文件规定保持一致的管理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纪实和技术状态审核。
也可以说是指应用技术和行政管理手段对产品技术状态项目进行的标识、控制、纪实和审核的技术的和管理的活动。
也是指—指挥和控制技术状态的协调的活动。
按照技术状态管理的定义理解,实施技术状态管理应把握以下几个问题:1)应在产品寿命周期内实施技术状态管理。
应随产品寿命周期个阶段的特点和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技术状态管理。
2)应明确技术状态管理责任的主体及其职责。
在实施技术状态管理时,应成立有相关技术领域和管理领域代表机构组成的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按赋予的权限对技术状态及其管理进行审查和决策。
3)应编制技术状态管理计划。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应规定参与者的职责、技术状态管理内容。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应根据产品寿命期各阶段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必要地修订。
承制方的技术状态管理计划应提交给订购方认可,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的内容见第五节。
4)应监督技术状态管理实施。
技术状态管理实施监督应与质量管理体系监督协调一致,可以一并进行,他涉及到产品实现的全过程。
5)应针对产品寿命周期数据,明确管理内容,确保数据的可用和可追溯性。
GJB3206技术状态管理
GJB9001A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JB 3B 1310A设计评审
GJB2366A试制过程质量控制
GJB467 工序质量控制要求
GJB1269A 工艺评审
GJB939 外购器材的质量管理
GJB906 成套技术资料管理要求
gjb 3206技术状态管理 gjb9001a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jb 3206技术状态管理 gjb5709装备技术状态管理监督要求 gjb 1310a设计评审 gjb2366a试制过程质量控制 gjb467工序质量控制要求 gjb1269a工艺评审 gjb939外购器材的质量管理 gjb906成套技术资料管理要求 gjb 762a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要求 gjb 1309军品大型试验计量保证于监督要求 gjb 2712测量身背的质量保证要求计量确认体系gjb909关键件和重要件的质量控制 gjb439军用软件质量保证规范 gjb4702a军用软件质量监督要求 gjb 5236军用软件质量度量 gjb 1686a装备质量于可靠性信息管理要求
GJB 762A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要求
GJB 1309 军品大型试验计量保证于监督要求
GJB 2712 测量身背的质量保证要求计量确认体系GJB909 关键件和重要件的质量控制
GJB439 军用软件质量保证规范
GJB4702A军用软件质量监督要求
GJB 5236 军用软件质量度量
GJB 1686A装备质量于可靠性信息管理要求
3206b技术状态管理 解析
3206b技术状态管理一、技术状态管理概述1.1 技术状态管理的定义和作用技术状态管理是指对产品和项目的技术状态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的过程,旨在确保产品和项目按照既定的技术要求和标准进行开发、生产和运行,从而确保产品和项目的质量和可靠性。
1.2 技术状态管理的重要性技术状态管理在产品开发和项目实施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技术状态的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产品和项目中的技术问题,提高产品和项目的质量和可靠性,降低技术风险,保障产品和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运行。
二、3206b技术状态管理的基本要素2.1 技术状态管理的基本流程3206b技术状态管理的基本流程包括:技术状态识别、技术状态评估、技术状态控制和技术状态改进。
其中,技术状态识别阶段主要是对产品和项目的技术状态进行识别和记录;技术状态评估阶段主要是对产品和项目的技术状态进行评估和分析;技术状态控制阶段主要是对产品和项目的技术状态进行控制和监督;技术状态改进阶段主要是对产品和项目的技术状态进行改进和优化。
2.2 技术状态管理的关键要素技术状态管理的关键要素包括:技术状态的识别、技术状态的评估、技术状态的控制、技术状态的改进。
- 技术状态的识别是指对产品和项目的技术状态进行识别和记录,包括技术状态的基本信息、技术状态的变化和技术状态的影响因素等。
- 技术状态的评估是指对产品和项目的技术状态进行评估和分析,包括技术状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符合性等。
- 技术状态的控制是指对产品和项目的技术状态进行控制和监督,确保产品和项目按照既定的技术要求和标准进行开发、生产和运行。
- 技术状态的改进是指对产品和项目的技术状态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产品和项目的质量和可靠性。
三、3206b技术状态管理的实施方法3.1 技术状态管理的实施步骤3206b技术状态管理的实施步骤包括:确定技术状态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建立技术状态管理的工作流程和标准规范、开展技术状态管理的培训和交流、完善技术状态管理的信息系统和工具支持、持续改进技术状态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技术状态管理
db)) 企国业家标军准用;标准; f) 设计文件;
ec)) 国行际业国标外准标; 准; g) 规章制度。
d) 企 业标准;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
组织和职责 本部分说明参与技术状态管理活动的人员、 部门和机构,需要时,用简图说明。同时,说 明 各参与方在技术状态管理中的职责,包括在 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中的作用。此外,说明 技术状态管理职能与技术审查和定型工作 等方面的有机联系。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
技术状态管理里程碑 本部分说明产品或技术状态项寿命周期的阶 段划分,并按阶段说明技术状态管理重大事项 的安排。重大事项包括成立技术状态控制委员 会、确立技术状态基线 (包括内部控制的基线) 和准备用于项目技术审查及或技术状态审核的 技术状态文件等。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
技术状态标识 a)选 取的技术状态项; b)建 立每一条技术状态基线所需的技术状态 文件,需要时用图示方式来表示各技术状态文 件之间的关系,例如用规范树来表示; c)标识制度,包括技术状态项及其各层次产 品的标识、技术状态文件的标识; d)技术状态文件的发放程序; e)接口管理。
技术状态管理详细要求
4.技术状态审核
技术状态审核包括:每一项技术状态项功能技术状态审核、 物理技术状态审核。 成立技术状态审核组。 功能技术状态审核与设计定型结合,也可与产品技术审查相 结合; 物理技术状态审核应在功能审核完成之后进行,必要时也可与 功能审核同步。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的构成
a)封 面;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
技术状态控制 a)技术状态更改分类; b)技术状态更改的审批权限; c)各类技术状态更改申请的处理程序; d)偏离许可、让步申请的处理程序; e)技术状态更改通知的处理程序。
军用嵌入式软件技术状态管理思索
军用嵌入式软件技术状态管理思索作者:尹治华来源:《科技经济市场》2015年第12期摘要:介绍了军用嵌入式产品技术状态管理和软件配置管理的基本概念,分析了软件技术状态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思路,并从软硬件融合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对军用嵌入式软件进行技术状态管理。
关键词:软件配置管理;技术状态管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项0 引言目前国内军用嵌入式软件研制相关单位对硬件技术状态管理主要依据GJB3206A-2010《技术状态管理》(其中GJB3206A-2010中明确说明软件按照GJB5235-2004《军用软件配置管理》进行管理),目前军用嵌入式软件研制相关单位对软件技术状态管理主要依据GJB5235-2004。
其中Configuration Management被翻译为技术状态管理(用于硬件技术状态管理)和配置管理(用于软件技术状态管理)。
因此,从本质上说,两个标准的含义是一样的,只是翻译的不同。
鉴于软件属于系统的一部分,因此在软件研制的过程中,可以借鉴硬件技术状态管理的相关要求并应用到软件配置管理过程中,并最终达到两者融合,以一个标准的形式对软硬件技术状态进行管理(目前国内基本上没有两者融合的相关文章)。
1 技术状态管理与软件配置管理基本概念解读(一)ConfigurationConfiguration在相关标准中的定义为:(1)在MIL-STD-2549中被翻译为技术状态。
现有或计划产品,或产品组合的特性、功能和物理属性;(2)在GB/T 11457-2006中:在配置管理中,在技术文档中制定的并在产品中体现的硬件、软件的功能和(或)物理特性;(3)在GJB3206A-2010中,被翻译为技术状态。
在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并且在产品中达到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4)在GJB5235-2004中,被翻译为配置。
在软件生存周期中各阶段产生的各种形式和各种版本的文档、程序、数据和环境的集合。
技术状态管理在武器装备研制中的实施探讨
技术状态管理在武器装备研制中的实施探讨摘要:武器装备研制过程中技术状态管理工作是提高武器装备研发质量,确保定型后武器装备完全满足用户需求的根本。
本文对GJB 3206A-2010《技术状态管理》实施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从技术状态标识、控制、记实、审核四个模块贯彻入手,对技术状态管理各个环节中的实际工作进行梳理,做到理论与研发实际的紧密结合,为武器装备技术状态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武器装备;研发质量;技术状态管理;JB3206A;技术状态控制0 引言技术状态是指在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并在产品研制过程中达到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
技术状态的管理是指运用技术和行政的指导,对技术状态的确定和更改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活动,包括:a)技术状态标识;b)技术状态控制;c)技术状态审核;d)技术状态记实。
国军标GJB 3206A-2010《技术状态管理》中将武器装备特性分为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这些特性需在技术状态文件中规定,并在武器装备上落实。
技术状态管理需遵循过程受控、经济实施、分层实施、分类管控的原则。
1 技术状态管理技术状态是指在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并在产品中达到的物理特性和功能特性。
技术状态管理是指应用技术和行政管理手段对产品技术状态进行标识、控制、审核和纪实的活动。
1.1 管理要素在实施技术状态管理中涉及到两个基本的管理要素,一是技术状态项目,二是基线。
技术状态项目是技术状态管理的基本单元。
基线是指已批准的并形成文件的技术描述。
技术状态管理中,一般要考虑三个基线--功能基线、分配基线和产品基线。
技术状态管理主要是针对技术状态项目的基线实施的管理。
1.2 管理内容技术状态管理可包括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纪实和技术状态审核等活动。
a)技术状态标识。
技术状态标识包括确定产品结构,选择技术状态项目,将技术状态项目的物理和功能特性以及接口和随后的更改形成文件,为技术状态项目及相应文件分配标识特征或编码等所有的活动。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编制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编制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依据对“GJB3206A-2010技术状态管理”的有关规定,分析了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的构成、编制中常见的问题、技术状态控制组织的建立及职责,以及技术状态标识、控制、记实与审核工作的编制方法,指导解决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空洞、可行性和有效性差、编制难的问题。
1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的构成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由三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概述部分,包括:封面、文件更改记录表、签署、目次;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包括:引言、规范性引用文件、组织和职责、技术状态管理重大事项、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记实、技术状态审核;第三部分是补充部分。
概述部分的格式及其填写,应符合兵器行业产品设计文件管理制度:WJ5《设计文件完整性》和WJ6《设计文件的格式及其填写方法》的规定。
正文部分的编写,应根据GJB3206A《技术状态管理》,结合研制项目的实际情况,详细描述,编写内容应该科学、合理、规范。
补充部分,应在必要时,设置附录对某些章节内容进行单独编写。
2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编制中常见的问题编制中常见问题主要有:1)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的策划者不清晰;2)组织及其职责不明确;3)未按阶段确定各阶段的工作具体内容与要求、选取技术状态项以及确定所需的相关技术状态文件;4)技术状态文件界定模糊;5)技术状态记实、技术状态审核的内容与要求不明确。
3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编制方法和注意事项本部分应说明技术状态管理的目的和范围、所适用的产品或技术状态项的简要说明、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的主要特点及实施方法。
技术状态管理的目的是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技术状态管理的范围是指本计划所适用的产品及其研制阶段。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的主要特点是:1)预见性:描述在实施技术状态管理之前对管理的任务、目标、方法、措施所做出的预见性确认,预见是否准确决定了计划编制的成功或者失败;2)针对性:针对产品的研制特点和本单位的工作任务、客观条件和相应能力确定,计划有意见、有价值;3)可行性:可行性与预见性、针对性是密切相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预见性准确、针对性强的技术状态管理计划,实施中要做到真正可行,过高则无力实施,过低则无价值;4)约束性:计划如果通过、批准或认定,则在其所指向的范围内应具有约束作用,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都必须按设定计划的内容开展工作和活动,不得与计划相违背或者拖延;5)可变性:计划在招待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如果发现原计划的某些内容和实际情况不符,或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应及时调整、修改、补充。
技术状态管理控制办法
以及其涉及产品或其组成部分技术状态改变的更改,a)Ⅰ类:由顾客批准的工程更改。,填写《技术状态文件更改单》。经费、进度、安全等因素的更改其主要是文也就是Ⅰ类工程更改以外的更改,Ⅱ类:由本公司内部自行控制的更改。b)件编写的更改,填写《更改单》。
技术状态审核3.3.4技术状态审核是指为技术状态项目符合其产品技术状态文件而进行的正式的检查。
包括功能技术状态的审核和物理技术状态的审核。
职责4
计划办公室负责与顾客沟通、协调,在合同中规定技术状态管理要求。4.1
总体部负责:4.2
a)确定每一技术状态项目所需的设计类的技术状态文件;b)制定技术状态管理文件的标识编号规定;c)编制技术状态项目的内控设计文件。4.3质量部参与工程部组织的技术状态管理的审核。4.4各部门按规定要求做好涉及本部门技术状态项目的技术状态控制和记录。5工作程序5.1技术状态管理计划对合同要求实施技术状态管理的项目,公司应编制技术状态管理计划,说明技术状5.1.1
设计更改控制5.4.3
应根据更改的重要程度,进行不同的控制:a)Ⅰ类更改应严格控制,且须征得顾客同意。Ⅱ类更改应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b) 5.4.4设计偏离的控制法拉兹·日·阿卜——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培根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应提出偏离处理事项,本公司在产品设计中由于偏离顾客要求的规定而请求继续使用时,并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控制。
技术状态标识;a)技术状态控制;b)c)技术状态审核;d)技术状态记实。3.3.1技术状态标识标识技术状态项及其拉术状技术状态标识是指确定技术状态项及其所需技术状态文件,态文件,发放和保持技术状态文件,建立技术状态基线的活动。技术状态控制3.3.2为控制技术状态项目的更改而提出的更改技术状态控制是指技术状态基线建立后,
gjb 3206a-2010 技术状态管理
gjb 3206a-2010 技术状态管理
GJB 3206A-2010是中国军事标准中的一项标准,关于技术状
态管理的内容。
以下是技术状态管理的一些重要内容:
1. 技术状态定义:技术状态指产品或系统所处的技术水平和发展阶段。
技术状态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技术状态的监控和调控,保持产品或系统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以满足军事需求。
2. 技术状态监控:技术状态监控包括对产品或系统关键性能及关键技术指标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对技术状态的监控,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空间,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技术状态评估:技术状态评估是对产品或系统的技术状态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用于决策和规划,以确定产品或系统的发展方向和优化策略。
4. 技术状态调控:技术状态调控是指通过技术管理手段和方法,对产品或系统的技术状态进行调整和控制。
技术状态调控的目的是保持产品或系统的技术水平稳定和持续发展。
5. 技术状态管理要求:GJB 3206A-2010还规定了技术状态管
理的一些基本要求,包括组织管理、信息管理、评估方法和技术状态变更管理等方面。
总之,GJB 3206A-2010标准为军事产品或系统的技术状态管
理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和要求,帮助军事单位保持产品或系统的技术水平,并促进其持续发展。
技术状态管理的基本概念
技术状态管理的基本概念迟家提一、什么是技术状态1、技术状态(GJB3206A3.2)—是指在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并在产品中达到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
2、功能特性(GJB3206A3.1)—产品的性能指标、设计约束条件和使用保障要求。
其中包括适用的范围、速度、精度、流量、压力、杀伤力等性能指标及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和安全性、电磁兼容性等要求。
产品的性能指标、设计约束条件、使用保障特性等。
3、物理特性(GJB3206A3.2)—产品的形体特性。
包括结构、组成、尺寸、粗糙度、形状、公差、配合、表面光洁度、质量等,又称实体特性。
二、什么是技术状态管理1、技术状态管理定义技术状态管理(GJB3206A3.4)—是指在产品寿命期内,为确立和维护产品的功能特性、物理特性与产品需求、技术状态文件规定保持一致的管理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纪实和技术状态审核。
也可以说是指应用技术和行政管理手段对产品技术状态项目进行的标识、控制、纪实和审核的技术的和管理的活动。
也是指—指挥和控制技术状态的协调的活动。
按照技术状态管理的定义理解,实施技术状态管理应把握以下几个问题:1)应在产品寿命周期内实施技术状态管理。
应随产品寿命周期个阶段的特点和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技术状态管理。
2)应明确技术状态管理责任的主体及其职责。
在实施技术状态管理时,应成立有相关技术领域和管理领域代表机构组成的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按赋予的权限对技术状态及其管理进行审查和决策。
3)应编制技术状态管理计划。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应规定参与者的职责、技术状态管理内容。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应根据产品寿命期各阶段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必要地修订。
承制方的技术状态管理计划应提交给订购方认可,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的内容见第五节。
4)应监督技术状态管理实施。
技术状态管理实施监督应与质量管理体系监督协调一致,可以一并进行,他涉及到产品实现的全过程。
5)应针对产品寿命周期数据,明确管理内容,确保数据的可用和可追溯性。
(完整版)技术状态管理程序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1.目的与适用范围目的:规定、实施技术状态管理要求,以确保公司军贸产品研制、生产的技术状态,满足“文实一致,图物相符”的产品需求和顾客要求。
范围:适用于武器装备及其配套产品(以下统称产品)在寿命周期内的技术状态管理。
2.引用文件GJB 3206A-2010 技术状态管理GJB 2116 武器装备研制项目工作分解结构GJB2737 武器装备系统接口控制要求GJB3273 研制阶段技术审查GJB5235 军用软件配置管理GJB6387 武器装备研制项目专用规范编写规定GJB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军贸新产品定型工作管理办法3.术语和定义3.1功能特性产品的性能指标和设计约束条件,如战术技术指标、使用保障特性等。
3.2物理特性产品的形体特征,如组成、尺寸、表面状态、形状、配合、公差、质量等,又称实体特性。
3.3技术状态在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并且在产品中达到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
3.4技术状态管理在产品寿命周期内,为确立和维持产品的功能特性、物理特性与产品需求,技术状态文件规定保持一致的管理活动。
其主要内容包括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记实和技术状态审核。
3.5技术状态项能满足最终使用功能,并被指定作为单个实体进行技术状态管理的硬件、软件或其集合体。
3.6技术状态文件规定技术状态项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或从这些内容发展而来的关于技术状态项验证、使用、保障和报废要求的技术文件。
(三种技术状态文件在产品寿命周期不同阶段进行编制、批准和保持。
)3.7功能技术状态文件规定产品的功能特性、接口特性和验证要求的技术状态文件。
3.8分配技术状态文件规定技术状态项的接口特性,从高一层技术状态项分配下来的功能特性和接口特性,附加的设计约束条件,以及上述特性的验证要求的技术状态文件。
3.9产品技术状态文件规定技术状态项所有必需的功能特性、物理特性,以及检验验收、使用、保障和报废要求的技术状态文件。
技术状态管理控制办法
技术状态管理控制办法技术状态管理控制办法1 目的通过实施技术状态管理,保证技术状态的有效性、适宜性和可追溯性。
根据GJB3206A-2010《技术状态管理》要求规定了公司技术状态管理的职责、内容、要求和方法。
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武器装备项目或产品研制过程中的技术状态管理。
3术语和定义3.1技术状态:指在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并在产品研制过程中达到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
3.2技术状态基线:在技术状态项目寿命周期内某一特定的阶段上,正式指定和规定的一个或一组技术状态标识文件。
基线的划分如下:a)在论证阶段结束后,下达技术指标所形成的功能基线。
b)在方案阶段结束后,下达研制任务书或签订研制合同所形成的分配基线。
c)项目研制阶段直至产品设计定型,完成的设计、生产定型材料所形成的产品基线。
3.3技术状态的管理技术状态的管理是指运用技术和行政的指导,对技术状态的确定和更改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活动,包括:a)技术状态标识;b)技术状态控制;c)技术状态审核;d)技术状态记实。
3.3.1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标识是指确定技术状态项及其所需技术状态文件,标识技术状态项及其拉术状态文件,发放和保持技术状态文件,建立技术状态基线的活动。
3.3.2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控制是指技术状态基线建立后,为控制技术状态项目的更改而提出的更改申请(设计更改、偏离、超差)所进行的论证、评审、协调、审批和实施的所有活动;3.3.3技术状态纪实技术状态纪实是指对已确定的技术状态文件,建议的更改状况和已批准更改的执行状况所做的正式的记录和报告;3.3.4技术状态审核技术状态审核是指为技术状态项目符合其产品技术状态文件而进行的正式的检查。
包括功能技术状态的审核和物理技术状态的审核。
4 职责4.1 计划办公室负责与顾客沟通、协调,在合同中规定技术状态管理要求。
4.2 总体部负责:a)确定每一技术状态项目所需的设计类的技术状态文件;b)制定技术状态管理文件的标识编号规定;c)编制技术状态项目的内控设计文件。
技术状态管理在航空产品研制生产中的应用
工、试验等在完成任务、系统安全方面起关键作用或采用了新技术、新设计、属于全新研制的项目,应列入分系统内控制的技术状态项;外购成件,如机械密封、电液伺服阀等属于单独采购,但其对燃油调节器具有重要,也应列入技术状态项。
3.3建立技术状态项基线技术状态基线作为技术状态控制的起点,是在产品寿命周期内的某一特定时刻,被正式确认并作为今后研制、生产、使用保障的活动基准。
一般分为功能基线、分配基线和产品基线,不同基线的信息见表1。
3.4规定技术状态项和文件标识燃油调节器选定的技术状态项标识按照有关航空标准要求执行,而技术状态文件按照有关程序文件的规定执行,例如,图样和技术文件编号、设计更改标识、工艺更改标识、零件批次标识、产品标识等。
总之,产品研制、生产过程中,每一个技术状态项都必须具有唯一标识。
3.5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控制是针对所建立的基线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包括更改控制、偏离许可和让步控制。
3.5.1技术状态更改控制就内容而言,技术状态更改分为设计更改和工艺更改;就更改影响程度而言,更改可以分为I类、II类、III更改。
三类技术状态更改的对比见表在燃油调节器型号研制、生产过程中,应分别遵从制定设计更改、工艺更改和表1 基线信息分类据。
所有的设计、工艺、试验偏离及器材代用都必须由相应的程序文件控制。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超差品,应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处理,如果属于重要的超差,做出原样使用或返修处理需技术状态纪实技术状态纪实可分为记录、报告和分析三部分。
技术状态纪实应该记录技术状态项、技术状态基线文件、工程更改、偏离许可和让步(超差)以及相应文件号、版本、标题、日期、发放、实施等有关技术状态标识和技术状态控制过程的事项和数据,为实施技术状态管理提供可追溯性。
例如,研制生产过程中的设计更改情况、器材代用情况,工艺更改及超越情况、不合格品审理情况、批次管理情况等。
报告主要指相关的设计报告、质量报告和技术状态审核报告等。
电子元器件的技术状态标识和控制
电子元器件的技术状态标识和控制摘要:依据GJB3206A-2010《技术状态管理》的相关规定,对电子元器件的技术状态标识和技术状态控制进行论述,分析了技术状态项、技术状态文件的确立及标识要求,讨论了技术状态更改的流程,以及纸质文档技术状态文件和PLM系统中电子文档技术文件更改的有效性控制。
关键词: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项;技术状态文件1引言技术状态管理是源于上世纪50年代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系统工程,贯穿于产品研制、生产、使用全过程。
GJB 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明确提出了技术状态管理应按照GJB3206A-2010的要求,确定技术状态基线及其技术状态项,实施技术状态标识、控制、记实、审核。
技术状态标识是其它管理过程的基础,技术状态控制是技术状态管理的关键。
2 技术状态标识2.1选择技术状态项技术状态项应选择功能特性、物理特性可单独管理的产品单元。
电子元器件一般作为上级系统的配套产品,若使用过程中无可更换单元,其技术状态项应为电子元器件本身。
2.2不同阶段的技术状态文件电子元器件作为配套产品,由于使用环境不同,各行业的要求亦不同,造成产品各研制阶段的技术文件种类无法统一,文件的种类不断增加,给文件的系统管理及标准化带来了诸多困难。
企业在选择产品的技术状态文件时,应在符合GJB3206A-2010规定的基础上,不必包含各个行业的要求,而是根据产品的自身特点,适度建立技术状态文件清单。
2.3技术状态项的标识技术状态项应采用型号、序列号、批次号等信息进行标识,标识具有唯一性。
2.4技术状态文件标识技术状态文件的标识应包含阶段标识、版本、文件名称、密级、文件编号等。
2.4.1 阶段标识按照电子元器件的科研生产过程,应在技术文件的封面填写阶段标识。
2.4.2 版本在研发过程中,企业的技术文件的阶段标识一般为“F、C、S、D”……的型式,关于版本的规定,可根据 WJ6-2016,版本号编写为VC3/20150711的型式,或者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简化,例如VC3,表示C阶段第3次修改的版本。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一、目的为对产品技术状态的确立和变更进行控制,确保技术状态正确无误,达到文文相符、文实相符、现行有效,特制定本程序。
二、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合同有要求时产品的技术状态的控制与管理。
三、参考文件GJB3206-2010《技术状态管理程序》四、术语与定义4。
1 技术状态:在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并且在产品中达到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4。
2 技术状态项目:能满足最终使用功能,并被指定作为单个实体进行技术状态管理的硬件、软件或其集合体;4。
3 技术状态管理对技术状态项目进行的下述技术的和管理的活动:a。
技术状态标识;b。
技术状态控制;c。
技术状态记实;d. 技术状态审核;4。
4 技术状态文件:规定技术状态项目的要求、设计、生产和验证所必需的技术文件.五、职责5。
1 新产品开发部:负责制造工艺技术文件的制订和修改,以及本文件的维护与更新;5.2 品质部:负责监控技术状态的管理活动;5。
3 制造部:负责制造工艺技术文件的制订和修改;5.4 工程部:负责产品规格图纸、工具图、工程规范的制订和修改;5。
5 市场部:负责收集客户的技术文件;5。
6 采购部:负责收集供应商的技术文件。
六、运作程序6。
1 技术状态管理策划用技术的和行政的方法对产品的技术状态实施指导、控制和监督.其主要内容有:a)标识技术状态项目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并形成文件;b)控制技术状态项目及其相关文件的更改;c)记录和报告管理技术状态项目所需信息,包括更改建议的状况和已批准更改的执行情况;d)审核技术状态项目,检查其与研制项目专用规范、图样、接口控制文件和合同要求的符合性。
6。
2 技术状态识别和标识6.2。
1 技术状态项目的阶段标识按国军标标识的规定执行;6。
2.2 技术状态的更改标识按国军标更改规定执行;6。
2。
3 技术状态文件应正确、协调,做到文文一致,配套齐全;6.2.4 产品技术状态应符合技术状态基线的要求,做到文实相符;6。
3 技术状态控制6.3。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
XXXXXXX技术状态管理计划XX-JG-1.0拟制:审核:批准:目录1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组织和职责 (3)3.1所级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 (3)3.2项目级技术状态控制组 (3)3.3配置管理员 (3)4技术状态管理里程碑及基线设置 (3)5技术状态标识 (4)5.1技术状态项 (4)5.2技术状态文件标识及与里程碑、基线的对应关系 (4)5.3技术状态文件版本标识 (5)5.4技术状态文件发放 (5)6技术状态控制 (6)6.1技术状态更改分类 (6)6.2技术状态更改程序及审批权限 (6)6.3偏离和超差的控制 (6)7技术状态纪实 (6)8技术状态审核 (6)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631项目的技术状态管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631项目研制及交付过程的技术状态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JB 3206A-2010 《技术状态管理》《设计开发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3组织和职责3.1所级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由主管所领导、质量部领导、高新电子系统部领导组成所及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负责基线及对外承诺的变更控制。
3.2项目级技术状态控制组由项目负责人及各级设计师组成项目级技术状态控制组,负责不涉及基线及对外承诺的文件变更控制。
3.3配置管理员由档案管理员负责项目的具体技术状态管理工作,包括建立并维护基线、根据批准的变更申请组织变更、文件版本管理等。
4技术状态管理里程碑及基线设置本项目的技术状态管理里程碑同项目研制及交付过程里程碑,即:a)研制方案评审;b)设计方案评审;c)出所鉴定验收;d)初步移交;e)正式移交;f)售后服务。
本项目技术状态基线为功能基线、分配基线、产品基线。
功能基线为研制任务书及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