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宏观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稳定化政策)【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曼昆《宏观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
第15章稳定化政策
一、名词解释
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中央财经大学2009研)
答:政府进行需求管理时,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灵活地采取一种或几种措施,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搭配,这种情况下的财政政策就是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根据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在决策速度、作用速度、预测的可靠程度和中立程度这四方面的差异,相机抉择一般具有以下三种搭配方式:
(1)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
(2)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
(3)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或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

实行相机抉择的目的在于既保持总需求的稳定,又不引起较高的通货膨胀率。

2.卢卡斯批评(Lucas Critique)(西安交通大学2006研;中央财经大学2010、2013研;厦门大学2010研)
答:卢卡斯批评又称卢卡斯批判,是卢卡斯提出的一种认为传统政策分析没有充分考虑到政策变动对人们预期影响的观点。

卢卡斯在《计量经济学的政策评价:一个批判》一文中指出,由于人们在对将来的事态做出预期时,不但要考虑过去,还要估计现在的事件对将来的影响,并且根据他们所得到的结果而改变他们的行为。

这就是说,他们要估计当前的经济政策对将来事态的影响,并且按照估计的影响来采取政策,即改变他们的行为,以便取得最大的利益。

行为的改变会使经济模型的参数发生变化,而参数的变化又是难以衡量的。

因此,
经济学者用经济模型很难评价经济政策的效果。

3.前后不一致性(time inconsistency)(厦门大学2008、2013研)
答:前后不一致性准确地说应该是时间不一致性,是指货币政策决策者提前宣布政策以影响私人决策者的预期,然后在这些预期形成并发生作用后又采用不同政策的倾向。

一般指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政府向公众承诺采取政策来对付通货膨胀,公众相信了政府的承诺从而降低通货膨胀预期,由于通货膨胀预期降低,缓解了通货膨胀压力,此时政府可能采取扩张性政策来对付失业,这就造成了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

近几年来,一些学者把新凯恩斯主义模型运用于货币政策中,并提出即使政府没有扩大产出的动机,消除通胀倾向,增进货币政策的可信性也会产生更好的政策效果,这无疑推进了对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的研究。

4.自动稳定器(东南大学2002研;西安交通大学2005研;厦门大学2006、2014研)
答: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例如,一些财政支出和税收制度就具有某种自动调整经济的灵活性,可以自动配合需求管理,减缓总需求的摇摆性,从而有助于经济的稳定。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通常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和公司所得税、失业补助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农产品维持价格以及公司储蓄和家庭储蓄等。

例如,在萧条时期,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减少,政府所得税收入自动减少,从而相应增加了消费和投资。

同时,随着失业人数的增加,政府失业救济
金和各种福利支出必然要增加,又将刺激个人消费和促进投资。

但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是有限的。

它只能配合需求管理来稳定经济,而本身不足以完全维持经济的稳定;它只能缓和或减轻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它们的总趋势。

因此,还必须采用更有力的财政政策措施。

二、简答题
1.什么是货币政策规则?请列出其中的三种并简述之。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2014研)
答:货币政策规则是相对于货币政策操作中相机抉择而言的,如果政策制定者按照一定的规则来制定政策,即提前公告政策如何对各种情况做出反应并承诺始终遵循其公告,那么政策就是按规则来实施的。

反之,如果政策制定者在事件发生时自由地作出判断并择时制定政策,该政策就是斟酌处置的,也称为相机抉择的。

经济学家提出的三种政策规则是:(1)货币主义的单一政策规则
货币主义提出,在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按平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再加上人口增长率来规定并公开宣布一个长期不变的货币增长率,是货币政策唯一的最佳选择。

货币主义的这一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控制指标,而排除利率、信贷流量、准备金等因素的政策建议被称为单一的政策规则。

(2)名义GDP目标制
根据这种规则,中央银行宣布一个计划的名义GDP路径。

如果名义GDP的增加高于这个目标,中央银行就降低货币增长率,以抑制总需求。

如果名义GDP的增加低于这个目标,中央银行就提高货币增长率,以刺激总需求。

由于名义GDP目标允许根据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调整货币政策,所以,大多数经济学家相信,这种政策规则会比货币主义政策规则
使产出和物价更稳定。

(3)通货膨胀目标制
根据这种规则,中央银行将预先宣布通货膨胀率目标(通常是低的),然后当实际通货膨胀率背离这一目标时调整货币供给。

与名义GDP目标一样,通货膨胀率目标也把经济与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分开。

此外,通货膨胀率目标政治上的优点是易于向公众作出解释。

2.请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宏观经济政策时间不一致性。

(南开大学2013研)
答: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时间不一致性。

时间不一致性指决策者提前宣布政策以影响私人决策者的预期,然后在这些预期形成并发生作用后又采用不同政策的倾向。

决策者违背自己以前做出的宣言,主要是由于决策者有改变政策,不履行诺言的激励。

举例:假定中央银行宣布采取低通货膨胀政策,公众相信了这种承诺从而同意不增加货币工资,这时由于中央银行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处于了一个更好的处境,因此中央银行就有了采取提高通货膨胀降低失业的政策的激励,从而使政策前后不一致。

考虑到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固定政策规则优于斟酌处置政策。

时间不一致性的概念不仅使宏观经济政策争论的焦点转移到了积极干预政策是否有效的问题上,而且向人们揭示,建立对规则的信任比具体的规则本身更为重要。

3.比较并评价积极的货币政策与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华中科技大学2007研)
答:(1)积极的货币政策是指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逆经济运行方向而动,从而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措施。

单一规则货币政策是指将货币供应量作为惟一的政策工具,并制定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数
量法则,使货币增长率同预期的经济增长率保持一致的政策措施。

可见,两者的区别在于,积极的货币政策需要政府观测各种宏观经济指标的运行状况并适时作出相关货币政策调整,从而保证各指标在目标范围之内。

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只考察经济增长率,并使货币供应量与之相一致。

(2)不同的学派对积极的货币政策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有不同的评价
货币主义学派推崇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相信经济本身存在自动调节功能,在没有中央银行旨在稳定经济的政策行动情况下,产出可以自动达到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

并且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时滞是由经济生活中所存在的不确定性造成的,所以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无助于稳定产出和就业,并可能导致很严重的通货膨胀。

凯恩斯主义学者则推崇积极的货币政策,认为市场经济的运行很不稳定,长期增长速度与短期增长速度往往互相背离,这就导致经济的波动。

若短期经济增长速度超过长期增长速度,社会的有效需求就超过有效供给,这就会造成通货膨胀;反之,社会有效需求少于有效供给,又会引发经济萧条和失业。

因此,他们主张采取财政货币政策以发挥稳定经济、保证充分就业的作用。

货币政策本身具有一种能动性的短期经济稳定作用,货币当局被赋予广泛的权力,它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权衡取舍,通过“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反经济周期”行动来抵消波动,稳定经济运行。

虽然他们承认货币政策具有较长的时滞,但他们仍然坚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即货币政策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可以比较有效地影响实际经济变量,稳定经济运行。

4.为什么政策制订者会违背自己以前作出的宣言?在这种情况下,政策规则的优点是什么?(厦门大学2010研)
答:(1)前后不一致性是指这样的一种情况:在某些情况下,决策者可能愿意提前宣
布他们将遵循的政策,以便影响私人决策者的预期,但后来,在私人决策者根据他们的预期行事之后,这些决策者可能会受到某种诱惑而违背自己的宣言。

(2)政策制订者违背自己以前作出的宣言,主要是由于决策者有改变政策、不履行诺言的激励。

比如在货币政策中,假定中央银行宣布采取低通货膨胀率政策而公众也相信了这种承诺,这时由于中央银行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处于一个更好的处境,因此中央银行就有了采取提高通货膨胀降低失业的政策的激励。

(3)政策行为如果经济前后不一致,会使公众不再相信政府,甚至采取相反对策,这会提高政府政策的成本。

因此,政府应该在公众中树立可信的形象,减少前后不一致。

政府按政策规则行事就可避免前后不一致,提高可信度和降低政策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可信的固定政策规则就成了更好的选择,因为这可以消除人们对政策的不信任,从而维护政策的有效性。

5.说明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政策主张的主要不同。

(上海交通大学2003研)
答:凯恩斯学派和货币主义是观点对立的两个学派。

前者认为利率是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主要因素,中央银行应该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灵活地选择货币政策工具,以实现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而货币主义则十分强调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认为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从长期来看是无效的,中央银行应该确定固定的货币供应增长率,以这种“单一规则”保持物价和需求的稳定。

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货币政策主张的主要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还是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根据凯恩斯学派的理论,市场经济的运行很不稳定,长期增长速度与短期增长速度往往互相背离,这就导致经济的波动。

若短期经济增长速度超过长期增长速度,社会的有效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