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次数减少,一般每周少于3次,伴排便困难,粪便干结。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多长期持续存在,症状扰人,影响生活质量,病因多样,以肠道疾病最为常见,但诊断时应慎重排除其他病因。

【病因】

1、功能性便秘,其发生原因有:

⑴进食量少或食物缺乏纤维素或水分不足,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

⑵因工作紧张等打乱了正常的排便习惯。

⑶结肠运动功能紊乱,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系由结肠及已状结肠痉挛引起,部分病人可表现为使秘与腹泻交替。

⑷腹肌及盆腔肌张力不足,排便动力不足,难于将粪便排出体外。

⑸滥用泻药,形成药物依赖,造成便秘,老年体弱,活动过少,肠痉挛致排便困难。

2、器质性便秘,其发生原因有:

⑴直肠与肛门病变引起肛门括约股痉挛,排便疼痛,造成惧怕排便,如痔疮、肛裂、肛周脓肿和溃疡,直肠炎等。

⑵局部病变导致排便无力:如大量腹水膈肌麻痹,系统性硬化症,肌营养不良等。

⑶结肠完全或不完全性梗阻:结肠良、恶性肿瘤、Crohn病,先天性性世结肠症,各种原因引起的肠粘连,肠扭转,肠套叠等。

⑷腹腔或盆腔内肿瘤的压迫(如子宫肌瘤)。

⑸全身性疾病使肠肌松弛,排便无力,如尿素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脑血管意外截瘫,多发性硬化,皮肌炎等。此外,血卟啉病及铅中毒引起肠肌痉挛,亦可导致便秘。

⑹应用吗啡类药、抗胆碱能药、钙通道阻滞剂、神经阻滞药、镇静剂、抗抑郁药以及含钙、铅的制酸剂等使肠肌松驰引起便秘。

【发生机制】

食物在消化道经消化吸收后,剩余的食糜残渣从小肠输送至结肠,在结肠内再将大部分的水分和电解质吸收形成粪团,最后输送至乙状结肠及直肠,通过一系列的排便活将粪便排出体外。从形成粪团到产生便意和排便动作的各个环节,均可因神经系统活动异常,肠平滑肌病变及肛门括约肌功能异常或病变而发生便秘。就排便过程而言,其生理活动包括:①粪团在直肠内膨胀所致的机械刺激,引起便意及排便反射和随后一系列肌肉活;②直肠平滑肌的推动性收缩;③肛门内、外括约肌的松弛;④腹肌与膈肌收缩使腹压增高,最扣将粪便排出体外,若上述的任何一环节存在缺陷即可导致便秘,便秘发生机制中,常见的因素有:①摄入食物过少,特别是纤维素和水分摄入不足,致肠内的食糜和粪团的量不足以刺激肠道的正常蠕动;②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内肌肉张力减低和蠕动减弱;③肠蠕动受阻碍致肠内容物滞留而不能下降,如肠梗阻;④排便过程的神经及肌肉活动障碍,如排便反射减弱或消失,肛门括约股痉挛,腹肌及隔肌收缩力减弱等。

【临床表现】

急性便秘患者多有腹痛、腹胀、甚至恶心、呕吐、我见行各种原因的肠梗阻,慢性便秘多无特殊表现,部分病人诉口苦,食欲减退,腹胀、下腹不适或有头晕、头痛、疲乏等神经功能症状,但一般不重,排出粪便坚硬如羊粪,排便时可有左腹部或下腹痉挛性疼痛与下坠感,常可在左下腹触及痉挛之乙状结肠。排便困难难严重者可因痔加得及肛裂而有大便带血或便血,患者亦可因此而紧张、焦虑。慢性习惯性便秘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尤其是经产妇女,可能与肠肌、腹肌与盆底肌的张力降低有关。

【伴随症状】

1、伴呕吐、腹胀、肠绞痛等,可能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肠梗阻。

2、伴腹部包块者应注意结肠肿瘤(注意勿将左下腹痉挛的乙状结

肠或其内之粪便块误为肿瘤)、肠结核及Crohn病。

3、便秘与腹泻交替者应注意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

征;

4、伴生活环境改变,精神紧张出现便秘,多为功能性便秘。

【问诊要点】

1、询问病人大便的性状、频度、排便量、排便是否费力,以确定

是否便秘。询问便秘的起病与病程,持续或间歇发作,是否因精神紧张,工作压力诱发。并了解年龄、职业、生活习惯、食物是否含足量纤维素,有无偏食等。

2、询问是否长期服用泻药,药物种类及疗程,是否有腹部、盆腔

手术史。

3、询问有无服用引起便秘的药物史,如吗啡、鸦片制剂、可待因、

肠道吸收剂等。

4、询问其他疾病情况,如代谢病、内分泌病、慢性铅中毒等。【治疗】1、病因治疗:包括改变生活习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治疗器质性疾病,指导合理用药等。肿瘤、梗阻、绞窄所致的便秘及时手术治疗。

2、对症处理根据不同情况选用泻药;如进食过少、年老体弱、排便动力减弱者,宜选用润滑性泻药,如石蜡油、甘油等,也可选用刺激性泻药,如番泻叶、酚酞、便塞停、大黄苏打片等;排便时不宜用力者,可选用软化性泻药,如二辛基硫酸琥珀钠;粪块嵌塞或作为慢性便秘者的临时治疗,可选用肥皂水灌肠或使用甘油栓、开塞露等;中药:润肠丸,麻仁丸等作用和尤适于慢性便秘患者。为缓解某些药物的收敛作用,常应用氧化镁等;甘露醇、半乳糖果糖可提高肠腔内渗透压、增加肠腔内容量,刺激肠?动,也可选用。一般不用硫酸镁治疗便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