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生活中到处都有美,人们除了在自然界、社会生活和艺术领域进行各种美的创造外,还要通过审美教育,实现自身的美化。审美教育是指运用美学理论和美的现象,在审美关系中实施教育,以陶冶人的感情,启迪人的智慧,使人们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全的审美能力,培养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能力。
学校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这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决定的。首先,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这就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认真地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要高度重视美的薰陶,努力实施美的教育。其次,美育也是课堂教学实践的需要。语文固然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但语文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念以及负载人类文明成果也是显示了其鲜明的人文性。“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课堂更应是涌动着真情,充溢着美感,焕发着生命活力的磁场。课文一旦离开了美,必将显得枯燥乏味,失去了应有的魅力。第三,课堂美育更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中的“素质”不仅包括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同样包括美的素质,即正确感知、判断、理解美的能力。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育中实施审美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和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教师更有必要高度重视审美教育,通过美育陶冶性情,美化心灵,丰富精神生活,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从而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要接触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作品。通过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获得丰富的社会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提高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水平,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念,增强区别社会生活中的真伪、善恶与美丑的能力。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优秀的文学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在文学作品中,作家不是纯客观地描写现实生活的,而是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念加以选择、概括和再创造,塑出优美、生动的艺术形象。我们在欣赏作品时,对其中的艺术形象必然会在感情上产生强烈的反应,引起优美的或丑恶的、崇高的或卑劣的、悲惨的或可笑的等等感觉,从而在精神上得到愉快和陶冶。由此可见,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有着天然的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审美教育这一神圣使命。
二、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
文学作品的内涵极其丰富,能引起人们美感的方面很多,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
1、指导学生“朗读”,显示作品的语言美。
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要体味作品的语言美,要从朗读开始,因为朗读是感知的主要方式,是获取文章美感的途径之一。朗读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如朱自清先生写的散文《春》一文中“春风图”的描写,写出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而这一特点,又是通过触觉、视觉、听觉表现出来的。朗读时对学生在停顿、速度、节奏、语调上加以指导,让读者感到耳畔似
乎响起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春天交响曲,仿佛感觉到春天的柔和,闻到春风的芳香,看到一幅美丽的“春风图”。
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更能表现作品的美。如鲁彦《听潮》,通过对大海潮落、潮起、潮涨三个阶段不同潮声的朗读,体现作者对大海的溺爱的感情,体现大海的雄壮美和伟大的力量;又如冰心的《纸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体会作者当时的感情,设身处地与作品的脉搏一起跳动,与作者的感情进行沟通,从而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的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2、指导学生“析文”,挖掘作品的形象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的,而它又以形象教育读者,影响读者整个精神世界。当学生有了审美感受,获得审美愉悦后,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就是对审美对象的鉴别和评价能力,它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真、善、美的识别,对审美客体逐渐加深理解、并能给予审美评价,得到新的领悟。如《爱莲说》一文,可指导学生抓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等句子进行赏析,启引学生从莲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志行仪态等方面去感知形象,使学生意会到莲高洁可爱的品格,由此对莲所象征的有坚贞气节的君子产生敬仰。又如《春》一文中“春花图”的描写,抓住“不让”、“赶趟儿”、“像火”、“像霞”、“像雪”等词语的描写,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想像那春花争芳吐艳的美景,再由“闭了眼”、“仿佛”、“满”等词展开联想,由春花联想到秋天硕果累累,使人看到希望,加上蜜蜂“闹”,蝴蝶“飞”,衬托花美、花香,“树上”、“花下”,一幅五彩缤纷的立体感很强的春天图充分展现出来。对事物的形象进行分析,在审美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若能启发学生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意趣、情趣、达到“意美以感
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那么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能得到美的感受。
3、指导学生“感悟”,体味文学作品中的思想美。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文学作品创作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通过对作品中人物、事物、内容的分析,使学生在对作品体验基础上,由情入理,把握作者思想观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感知形象,产生审美效应,启发学生把审美感受上升到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如王愿坚的小说《七根火柴》,通过对无名战士的外貌描写,表现出这位负了伤并遭受饥饿折磨的战士跟痛苦与死亡进行顽强斗争的精神。接着通过卢进勇送他吃青稞面时的“呆滞”的神情和“不,不……没用了”的语言描写,通过无名战士把火柴交给卢进勇时的“抖抖索索地打开”、“小心翼翼地数着”的动作描写和数完后“脸色舒展开”、“发出一种喜悦的光”的内心描写,进一步写出了无名战士的伤势过重和生命的垂危,又体现了他对火柴的极度珍惜,从而刻画了一个对党无限忠诚的红军战士的英雄形象。这样指导学生抓住语感的“感悟”,就使学生感知到小说刻划的红军战士的高火形象,理解到红军战士的精神美,受到红军战士长征精神的感染。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此美育效果的作品非常多。《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以松骨峰战斗、战士马玉祥救朝鲜小孩、作者与一位战士的谈话三个典型事例,真实而生动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爱国主义的精神;《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现了杜甫灼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文中,杜甫高唱“安得广大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也足!”由个艰辛的处境联想到天下“寒士”类似的处境,这种灼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