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言警句及释义
名人名言大全及解释
![名人名言大全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f4e788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1.png)
名人名言及解释名人名言大全及解释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名言吧,名言作为一种引导、激活、推动教学的手段,具有释疑解惑、点拨诱导、强化联系、深化认识的功能。
还苦于找不到优秀的名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人名言大全及解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左丘明解释:衡量自己的德行来为人处世,计算自己的能力来办事。
1、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左丘明解释:衡量自己的德行来为人处世,计算自己的能力来办事。
2、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众。
——司马迁解释:终极的品德的人是不会与平常的俗人合流的,能成就极大功业的人是不会和众人谋划的。
3、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子思解释: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
天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拥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的人是圣人。
努力做到真诚,就要选择美好的目标执著追求。
4、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珍者鲜矣。
——左丘明解释:受宠而不骄横,骄横而能安于下位,地位在下而不怨恨,怨恨而能克制的人,是非常少见。
5、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子思解释:大地的法则,就是广博、深厚、高大、光明、悠远、长久。
6、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诸葛亮解释:看轻世俗的名利,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身心安宁恬静,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7、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解释: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
8、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老子解释: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
经典名言警句及释义
![经典名言警句及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2476a73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4.png)
经典名言警句及释义经典名言警句及释义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格言大意:年少时不努力学习,长大后就只能徒然地悲伤了。
这句话提醒我们,光阴似箭,岁月如流,要珍惜青春年华,奋发有为。
2、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进学解》格言大意:学业由于勤奋而精进,由于嬉游而荒废。
这句话警示人们,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想有所成就,都必须勤勉努力,不要虚度光阴。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格言大意: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金子那样宝贵,而一寸金子也无法买回一寸的光阴啊。
这句话常被用于强调时光容易流逝,我们在生活中要惜时如金。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格言大意:天体运行刚健不息,有才德的人应该像天体运行那样自强不息。
这是鼓励人奋发有为,努力进取的警句。
一个人要想事业有成,就要不畏困难,时刻自我激励,永远自强奋进。
5、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格言大意:志向不坚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这句话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坚定的志向能给人无穷的动力。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格言大意:青色染料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草更深;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而比水还寒冷。
这句话是说后生可畏,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完全可以后来居上。
7、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格言大意:立志应当崇高远大。
这句话意在鼓励青少年放宽眼界,开阔胸襟,树立远大的志向。
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植《赠白马王彪》格言大意:有抱负的人志在四海,这样,即使相距万里,也能彼此心意相通,就像离得很近的邻居一样。
这是曹植与其弟弟曹彪分别时写的诗句,后来,人们常用它来互相勉励,抒发昂扬的情怀。
9、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列传》格言大意:有志向的人终究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
后人常用这名话表明,一个人只要有决心和恒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名言警句解释和例子
![名言警句解释和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c74e6b3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8.png)
名言警句解释和例子
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或普通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
名言警句易于留传,是浓缩了的语言。
以下是关于名言警句的解释和例子:
解释:
名言警句,是一种短小精悍、含义深远、众所周知的话语。
它们通常是由著名人物、经典著作或民间谚语所产生,用以表达真理、智慧、启示和警示。
名言警句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能够启迪思想、激励行动、传播文化。
例子:
1. “知识就是力量。
” - 弗朗西斯·培根
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知识是推动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力量,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才能获得更多的智慧和能力。
2. “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
” - 罗贯中
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就像一场戏,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因为各种因缘际会,人们才会在生命中相遇,共同经历各种悲欢离合。
3.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 - 鲁迅
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我们应该珍惜并充分利用它。
只要我们愿意付出努力和时间,总会有所收获和成就。
4.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 老子
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任何伟大的事业都需要从小事做起,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5.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 莎士比亚
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考验和磨砺之后,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的本质和能力。
以上名言警句的解释和例子仅供参考,具体含义可能因文化和个人理解而有所不同。
名言名句大全及解释
![名言名句大全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9b9b41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8.png)
名言名句大全及解释名言名句是经过人们长期积累和总结的智慧结晶,常常能够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哲理和深刻的思想。
它们不仅具有美学的价值,还能给人智慧和启示。
下面是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言名句及其解释。
1. "知识就是力量" (Knowledge is power.)这句名言强调了知识对于个人发展和实现目标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获取知识,一个人才能够拥有更多的选择和掌握更多的机会,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实现个人价值。
2.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To read a good book is to have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most eminent minds of past centuries.)这句名言描述了读书的益处。
通过阅读好书,一个人可以与过去几个世纪最优秀的思想家进行对话,从中获得启迪和智慧。
阅读好书不仅可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还能影响一个人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
3. "人生短暂,学问无涯" (Life is short, and the art long.)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人生的时间有限,而学问的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断地学习和追求进步。
无论是在职业还是个人领域,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4.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Practice is the sole criterion for testing truth.)这句名言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验证理论是否真实可行。
凡事只有经过实践,才能得出结论和取得真知。
理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取得成功。
5. "有志者事竟成" (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s a way.)这句名言鼓励人们坚持追求自己的目标。
名言警句及其解释和理由
![名言警句及其解释和理由](https://img.taocdn.com/s3/m/8c8023b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c.png)
名言警句及其解释和理由1. 名言警句及解释1、君子以俭德辟难。
大意: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2、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4、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
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大意: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
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大意: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是这样辛苦得来。
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10、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11、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大意: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1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大意: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2. 名言警句及其解释不参加变革社会的斗争来,理想望永远是一种幻影。
——吴运铎:《让植根于现实的理想闪闪发光》你要了解革命是什么吗?称它为进步就是了。
你要了解进步是什么吗?管它叫明天就是。
明天一往无前地做它的工作,并源且从今天就已经开始做了,尽管变幻离奇,它从来不会不到目2113的。
——雨果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雪莱未来是光明而美丽的,爱它吧,向它突进5261,为它工作,迎接它,尽可能地使它变成为现实吧!…… ——车尔尼雪夫斯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名言名句积累及解释-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名言名句积累及解释-概念解析以及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a2c1f0a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9.png)
名言名句积累及解释1.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高晓松解释:这句话鼓励人们在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时,不应忘记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和理想的远方。
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解释: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理解、喜好和享受其中的乐趣是递进的层次,最高境界在于以学为乐。
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解释:此句表达了面对艰难险阻,持之以恒,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4.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道德经》解释:这句话启示我们无论多么复杂困难的事情,都应从简单易行之处做起,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由细微之处积累起来的。
5.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遗诏解释:告诫人们无论好事坏事,都不能因其微小而不予重视,积小成大,行为的累积最终塑造品格。
6.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董其昌解释: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读书增长见识,旅行开阔视野。
7.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
"——电影《阿甘正传》解释:表达人生的不确定性,倡导积极应对各种未知的可能性。
8.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无名氏解释:比喻人的优秀品质和成功来自于不断的锻炼和艰苦的努力。
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解释:这句话激励我们要效仿天地运行不息的刚健精神,不断自我提升,同时具备包容和承载万物的美德。
10.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解释:表示对学问的追求应当永不停歇,犹如追赶什么东西,生怕落后,失去学习的机会。
名言警句即意思
![名言警句即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fcbe6f5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4.png)
名言警句即意思1、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舌1M所为。
——《孟子•告子下》名言警句即意思:上天将要把重大的使命交给一个人的时候,一定先会使他的心志受苦,身体劳累,忍饥挨饿,肌肤消瘦,做事情总是不如意。
这段话深刻地揭示,艰难困苦的逆境,更能锻炼人的意志,使人增长才干,成就未来的大事业。
2、不积腔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名言警句即意思:不一小步一小步地积累起来,就不能到达千里远的地方;没有一条条小河汇聚在一起,就不能形成大江大海。
这句话不仅强调了积累的可贵,还告诫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追求。
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魏征列传》名言警句即意思:以铜镜作为镜子,可以整理衣冠;以历史作为镜子,可以了解朝代兴衰的规律;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
这其中,"以古为镜"“以人为镜",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名言警句即意思:雕刻如果半途而废,那么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断不了;如果不停的雕刻,那么即使是金属、石头也能刻出花纹来。
这句话以雕刻为喻,说明做事情必须要有恒心和毅力。
5、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诚廉》名言警句即意思:石头可以被打碎,但绝不能改变它固有的坚硬;朱砂可以被研磨,但绝不能改变它自身的红色。
用这两句话可以比喻,一个意志坚定、品德高尚的人,即使遭受艰难困苦,也不会改变心中的信念。
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名言警句即意思:只要有制成之心,就是金石也能够断开。
这句话后来常备有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们用它来比喻,只要意志坚定,心思专一,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名言警句及翻译
![名言警句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a842908c58f5f61fb73666f6.png)
名言警句及翻译1、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译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2、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译文)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从道德方面来说,是应唾弃的。
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4、故其乐逾繁者,其治逾寡。
自此观之,乐非所以治天下也。
(译文)所以,音乐越繁复,治国的成绩越少。
因此来看,音乐不是用来治理天下的啊!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自己身正,即使不下达命令,群众也会自觉去做;自身不正,即使下达了命令,群众也不会服从。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君子坦荡而不骄狂,小人骄狂而不坦荡。
8、是以其财不足以待凶饥,振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也。
(译文)所以,国家的钱财不足以来应付饥荒,救济孤儿寡妇,这样,国家就贫困,百姓就难于治理。
9、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环境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10、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
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1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
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12、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13、是故凡大国之所以不攻小国者,积委多,城郭修,上下调和。
(译文)凡是大国之所以不攻打小国的,必定是由于这个小国粮食充足,城郭修筑坚固,上下和谐一心。
1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译文)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名人名言带意思
![名人名言带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062a56645ef7ba0d4b733b41.png)
名人名言带意思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
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有过错不改正,才是真错。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译文: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
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7、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文:执政者不因人说好听的话就提拔他们,也不因他是坏人就鄙弃他说过的正确的话。
8、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译文: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
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9、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
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10、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译文: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12、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文: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13、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译文: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1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译文: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1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名言佳句+解释+造句
![名言佳句+解释+造句](https://img.taocdn.com/s3/m/47d3d80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e.png)
名言佳句+解釋+造句
名言佳句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们能够激励人们不断进取、追求卓越。
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名言佳句,配上解释和造句。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
解释:天空常常变化,为了生存和成长,君子应该持续自我修炼,不断奋斗,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造句:他深受“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启发,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解释:人生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但是我们不能放弃,必须勇敢前行,不断探索,寻找我们的目标和意义。
造句:他时刻铭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一直在不断探索和挑战自己。
3.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解释:只有勤奋工作,认真思考才能成就事业,过于沉迷于娱乐和随意放纵则会破坏我们的成功之路。
造句:他深刻理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道理,每天都在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4.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毛泽东
解释: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它,不断奋斗,成就自我,为社会做贡献。
造句:他一直抱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信念,不断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己,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中国百句经典名言及注释_名言警句
![中国百句经典名言及注释_名言警句](https://img.taocdn.com/s3/m/32339b6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2.png)
中国百句经典名言及注释_名言警句中国百句经典名言及注释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来自《孙子兵法》的名句,意为只有了解自己和了解敌人,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这句话强调了对于自身和敌人的全面了解的重要性。
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这句名言鼓励人们广泛阅读和积极地去探索世界,提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3.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 意味着抓住机遇不可失去,因为时机并不会重来。
这句话告诫我们对于机遇的把握和及时行动的重要性。
4.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艰辛,告诫人们要付出努力并不断进取。
5. "君子之交淡如水。
" 意味着真正的君子之间的交情是淡薄的,没有功利和偏见。
这句话强调了真诚和无私的友谊。
6.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只有脚踏实地地走第一步,才能走得更远。
7.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 意味着在困难时刻,才能看出真正的友情和情感。
这句名言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和稳定。
8.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这句话强调了要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必须使用好工具和装备。
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意味着天地万物都在不断运行和发展,以此鼓励人们要不断奋斗和进步。
10.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这句名言告诫人们不要担心在前进的道路上没有知己,因为世间也没有不识君的人。
这句话强调了人际关系和社交的重要性。
11.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 意味着宁愿做纯粹而完美的个体,不愿意低俗和庸俗。
这句名言强调了坚守自己的原则和追求卓越的态度。
12.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 意味着永远追求更高更深的境界和目标。
100句名言名句的意思
![100句名言名句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99b40c9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d.png)
100句名言名句的意思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名不正,则言不顺。
——《论语》(译:名分不正,说话就不能顺理成章。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名言警句带解释
![名言警句带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a945cb9910ef12d2af9e75b.png)
名言警句带解释导读:名言警句名言警句带解释1、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用公平正直来对待怨恨,以恩德来报答恩德。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加给别人。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7、言必信,行必果。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8、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
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9、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10、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成绩来。
1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
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1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译:读书,要在自己年轻时,生命力旺盛时多读,多学习。
13、多行不义必自毙。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1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有过错不改正,才是真错。
1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懂就就懂,不懂就说不懂,才是聪明人。
17、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名言警句摘抄大全及理解
![名言警句摘抄大全及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b970f52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c.png)
生命在于运动。
含义: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知识就是力量。
含义:拥有知识能够使人更加强大有力。
生命不止,折腾不息。
含义:人生需要不断奋斗和探索,不要停止前进的脚步。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含义:努力付出才能获得回报。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含义:只要我们有决心和毅力,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够做到的。
人生如梦,一尊还酩江月。
含义:人生短暂如梦境,珍惜当下才能品味美好。
成功源于对目标的执着追求。
含义:只要我们对自己的目标坚定不移地追求,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含义:学习和思考必须相辅相成,否则效果不佳。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含义:时间比金钱更宝贵,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含义:不经历艰辛困苦,怎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和荣誉。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
含义:人生不能重来,每一选择都需要认真考虑后果。
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含义:人生只有一次,每一刻都要认真对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含义:人生的道路漫长而艰辛,但是我们应该坚定信念,不断探索,寻求进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含义:君子应该不断地自我完善,不断地追求进步;而且要有胸怀,善于接纳和包容他人。
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失败,而是没有经历过。
含义:人生中最重要的是要勇于尝试,只有经历过失败和挫折,才能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含义: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骏马穿过一个狭窄的通道,瞬间而过。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生是短暂的,我们应该珍惜时间,抓住机会,好好地生活。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含义:大丈夫生活在世上,应当以治理天下为己任,怎么能只顾自己一室的安宁呢?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远大的抱负和责任,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含义:活着的时候要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雄心壮志,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
经典名言的意思
![经典名言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e816fa5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1b.png)
经典名言的意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名言警句有解释
![名言警句有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a7152e1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97.png)
名言警句有解释第一篇:名言警句有解释第八:严格执法守法1、出政施教,赏善罚暴。
(墨子)E释:出任政事和实施教育,就要奖赏善良和惩罚暴虐。
>2、邪正者治乱之本,赏罚者治乱之具。
(宋?林逋),]Xz释:邪恶和正直是决定太平或混乱的根本,赏和罚是保证太平消除祸乱的工具。
ueC3、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明?张居正):l* 释:天下的事情,立法并不难,难的是立了法必须执行;听别人的意见建议并不难,难的是听了后能去照着做。
sEDs4、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韩非子)9,释:掌管执行法规的人坚强,就能使国家强盛;掌管执行法规的人软弱,就会使国家衰弱。
d`5、杀人者死,然后人莫敢杀;伤人者刑,然后人莫敢伤。
((宋?李觏)Kmy@释:对杀人的处以死刑,以后就没人敢杀人了;对伤人的处以刑罚,以后就没人敢随便伤人了。
C6、无功不赏,无罪不罚。
(荀子)1Ji释:没有功劳就不进行奖赏,立了功的就要奖赏,没有罪过就不进行惩罚,犯了罪的就要惩罚。
1mv37、巨壑虽深,兽知所避;烈火至猛,人无蹈死。
|`(宋?苏舜钦)6释:大沟壑虽深,野兽能知道躲避开;大火虽非常猛烈,人没有踩上烧死的。
N8、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FWmd$(荀子)dpzsx!释:不进行教育而光杀人,这样虽然刑罚多但压不下歪风邪气;光教育而不实行刑罚,这样做坏事的人就受不到惩戒。
74S9、赏善而不罚恶则乱,罚恶而不赏善亦乱。
(唐?元结)(S7,G释:只奖赏善良的而不惩罚作恶的就会出乱子,只惩罚作恶的而不奖赏善良的也会出乱子。
10、赏无度则费而无恩,罚无度则戮而无威。
(孙武)K“-t@释:赏赐没有一定限度就会费了财物而不能使人感恩,惩罚没有限度就会虽杀人也不能树立威严。
n&Ef11、善为政者,刑先于贵,后于贱;重于贵,轻于贱;密于贵,疏于贱;决于贵,假于贱。
(清?唐甄)*?j^释:善于为官从政的人,在进行刑罚时,先制裁地位高的,后制裁地位低的;对地位高的从重,对地位低的从轻;对地位高的紧密,对地位低的稀疏,对地位高的认真坚决,对地位低的宽容。
名言警句及解释
![名言警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12f954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16.png)
名言警句及解释名言警句及解释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译文: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的了。
2、是可忍,孰不可忍。
译文:这种事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事呢?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译文:读书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
4、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
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5、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译文: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
6、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7、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9、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译文:读书可以使人聪明。
10、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11、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译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12、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译文: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13、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14、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译文: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1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文:(对一个国家来说)百姓的地位最尊贵,国家其次,君主的地位应比百姓,国家轻。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聪明,爱好学习,向下面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分。
17、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名言警句及释义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格言大意:年少时不努力学习,长大后就只能徒然地悲伤了。
这句话提醒我们,光阴似箭,岁月如流,要珍惜青春年华,奋发有为。
2、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进学解》格言大意:学业由于勤奋而精进,由于嬉游而荒废。
这句话警示人们,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想有所成就,都必须勤勉努力,不要虚度光阴。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格言大意: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金子那样宝贵,而一寸金子也无法买回一寸的光阴啊。
这句话常被用于强调时光容易流逝,我们在生活中要惜时如金。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格言大意:天体运行刚健不息,有才德的人应该像天体运行那样自强不息。
这是鼓励人奋发有为,努力进取的警句。
一个人要想事业有成,就要不畏困难,时刻自我激励,永远自强奋进。
5、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格言大意:志向不坚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这句话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坚定的志向能给人无穷的动力。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格言大意:青色染料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草更深;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而比水还寒冷。
这句话是说后生可畏,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完全可以后来居上。
7、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格言大意:立志应当崇高远大。
这句话意在鼓励青少年放宽眼界,开阔胸襟,树立远大的志向。
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植《赠白马王彪》格言大意:有抱负的人志在四海,这样,即使相距万里,也能彼此心意相通,就像离得很近的邻居一样。
这是曹植与其弟弟曹彪分别时写的诗句,后来,人们常用它来互相勉励,抒发昂扬的情怀。
9、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列传》格言大意:有志向的人终究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
后人常用这名话表明,一个人只要有决心和恒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格言大意:要想看到更远的地方,必须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这两句诗借描述登高望远的情景,倡导一种不断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格言大意:终当要登上泰山之巅,到那时,看那周围的群山都显得矮小了。
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也是对志在高远的广阔胸怀的形象写照。
12、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
——《管子·五辅》格言大意:人一定要懂得“礼”以后才能产生恭敬之心,产生恭敬之心以后才能有所尊敬,有所礼让。
这句话表述了“知礼”的重要性,指出它与“恭敬”和“尊让”的关系。
“知礼”是前提,“恭敬”是内心产生的反应,“尊让”则变而为行动。
1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格言大意: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方形和圆形。
这句话用工匠需要靠一定的工具才能画出方形和圆形的事实,比喻我们在生活中要遵守一定的规范。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格言大意:尊敬自己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
人们应当不分亲疏,对每一位老人和儿童都像自己的亲人一样。
15、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晏子春秋》格言大意:人之所以比禽兽尊贵,是因为人懂得“礼”啊。
后人常用这句话说明“礼”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讲究“礼”,是有修养、有道德的表现。
1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格言大意:谁说小草的心意,能够报答得了春天的阳光呢?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母爱的温暖与伟大,又表达了子女对母亲的无限感激之情。
17、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
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
——《劝孝歌》格言大意:小乌鸦还懂得把食物吐出来给父母吃,羊羔吃奶的时候还知道跪着向母亲表示感谢;人要是不孝敬他的双亲,就连禽兽也不如啊!这是劝导人们行孝的歌谣。
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不知凝聚了养育者的多少心血与艰辛!孝敬养育过自己的亲人,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
1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格言大意:我每天都会几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时是不是很诚实?有没有温习老师传授的知识?这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名言。
它表明,无论是求学,还是修身,都要经常自我反省,这样才能保持优点,改正缺点,不断完善自己。
19、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论语·学而》格言大意:虽然贫穷却不谄媚,虽然富贵却不骄横。
这是孔子的学生子贡所赞誉的为人态度。
孔子认为做到这一点就很不错了,如果能“贫而乐,富而好礼”就更好了。
2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格言大意: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守信。
这句话强调,讲究信用,才能得到别人的依赖,从而结交下真正的朋友。
21、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礼记·中庸》格言大意:诚,是天道;对别人讲诚信,是做人之道。
诚指真实、实在。
这句话是说,天地自然是真实实在的,做人也要像天地自然一样真实,不要弄虚作假,自欺欺人。
2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格言大意:富贵不能使心志迷乱,贫贱不能使节操改变,武力不能使人格屈服。
这是孟子心目中有气节的人的形象。
人不管是处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要有刚正不阿的精神,有自己的独立人格,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
23、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扬雄《法言·君子》格言大意:人一定要自爱,而后才能被他人所爱;人一定要自尊,而后才能被他人尊敬。
这句话强调了人要自尊自爱。
自尊自爱,就是在品格、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24、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
——王勃《上刘右相书》格言大意:源头干净,水流就清;身形正,影子就直。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品格高尚,清白无瑕,就能时刻把握自己,堂堂正正地做人。
2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格言大意:(莲花)虽生长于淤泥之间,却能保持洁净不污;虽洗涤于清水之中,却风姿天然,不显得妖媚。
这是歌咏莲花高洁清白的名句。
我们做人也要有莲花一样的品格,那就是在任何环境中,都坚守美好的情操,不随波逐流。
26、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增广贤文》格言大意:一句话已经说出口了,就是用四匹马拉车去追也难追回。
这是对信守承诺的形象说法。
一个人,一旦对别人做出了承诺,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都有责任去兑现。
27、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格言大意: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这句话讲的是与人为善的处世态度,那就是要将心比心,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2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论语·卫灵公》格言大意:多多要求自己而少要求别人。
这是孔子关于如何待已待人的原则,他认为只要做到这一点,人与人之间就可以减少怨恨,增加和睦。
2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格言大意: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则总是忧虑不安。
这句话表明,道德高尚的人心底无私,自然生活得坦荡;品格低下的人被各种私心牵绊着,就不可能过得轻松愉快。
30、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战国策·魏策》格言大意:别人对我有恩德,是不能忘记的;而我对别人有恩德,则是不可不忘记的。
这是我国古人推崇的一种与人交往的原则:从受恩的角度说,应该“有恩必报”;从施恩的角度说,却要“施恩不图报”。
3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格言大意:爱别人的人,别人总会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总会尊敬他。
这两句话意在说明人们之间的感情是互动的,关爱、尊敬别人,也就能得到别人的关爱、尊敬。
32、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管子·形势解》格言大意:大海不嫌弃任何水流,因此能成就它的大;高山不拒绝任何泥土石块,因此能成就它的高。
这两句话说明,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不能计较细微小事,要有大海一样的胸怀和高山一样的气度。
33、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
——北朝乐府名歌《紫骝马歌》格言大意:一根枝条成不了树,一棵树成不了树林。
后人引用这两句诗,说明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成就伟大的事业,必须善于团结人,发挥群体的智慧和力量。
3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格言大意:水太清了就不会有鱼,人过分苛求就没有同伴了。
这句话说明,与人相处,要有宽容的态度。
过于苛求,就难以发现别人的优点,不能与别人合作,最终导致自我孤立。
35、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
——白居易《策林》格言大意:以别人的快乐为快乐,别人也会以你的快乐为快乐;对别人担心的事感到担忧,别人也会担忧你所担心的事。
这句话表明,关心别人,对人对己都很重要。
假如人人都能以别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别人的忧愁为忧愁,人与人之间会相处得更融洽。
36、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格言大意: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则会获得益处。
这句话点明自满和谦虚的弊与利。
自满使人沾沾自喜,裹足不前;谦虚才能让人不断进步,不断有所得。
3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老子》第二十二章格言大意:不自我表现,所以高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显著;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建立功勋;不骄傲自满,所以能够长久。
这段话告诫人们不要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这样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38、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格言大意: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
这句诗多用来说明,胸襟开阔,善于取他人之长,是提高自己、发展自己的好办法。
3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屈原《卜居》格言大意:尺虽比寸长,但也有它的短处;寸虽比尺短,但也有它的长处。
这句话是说任何人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格言大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态度。
这句话强调,我们在求知、求学中不要弄虚作假,不懂装懂。
4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格言大意: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
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参照自己的情况加以改正。
这表达了一种极为谦虚的学习态度。
不管什么人,只要他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就应该向他学习;对于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引以为戒,不要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