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部编教材七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泊秦淮》《贾生》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约客》
泊秦淮
唐 杜牧
诗人:杜牧
杜牧 字牧之,唐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 安)人,宰相杜佑之孙。杜牧的诗歌在晚 唐极负盛名。其诗或讽刺统治阶级的荒淫 误国,或斥责官僚、边将的昏庸苟安,或 抨击藩镇的分裂割据,具有深刻的思想意 义。他的诗作中,绝句最妙,一向为读者 所喜爱。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 有《樊川文集》问世。
约
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 远远近近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 声阵阵。 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 一晃就过了午夜。 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 人,只看到灯花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朵……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 “黄梅”、“雨”、“池塘”、“蛙 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 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 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 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 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 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 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 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 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好些具有现实意义 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 产生的。这首诗是作者借陈后主(陈叔宝)因 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班 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作 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约客》
赵师秀
约 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
词语解释
课件PPT
⑴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 故名。 ⑵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⑶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 打口哨。 ⑷深林:指“幽篁”。 ⑸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 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⑹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 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也指吹口哨。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作者档案
课件PPT
岑参(715~770),唐代诗人。南 阳人。出身于官僚家庭。三十岁举进士, 授兵曹参军。天宝年间,两度出塞,居 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 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 人等职,大历(766~779)年间官至 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作者档案
韩愈(768—824),字退之, 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 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 “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 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政治家。
课件PPT
词语解释
(1)久不归:即将结束。 (2)杨花:指柳絮。 (3)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 荚,荚小,形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4)才思:才华和能力。 (5)惟解:只知道。
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 语文 下册
课件PPT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竹里馆
王维
课件PPT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作者档案
王维(701-761),字摩诘。汉 族,唐朝太原祁州人(今山西省祁县 人),外号“诗佛”,唐代杰出诗人、 画家,开元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丞。 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 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 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 字摩诘。
新部编人教版七下古诗词诵读14首(1)
12.贾生
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diào)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1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其五)
南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14.约客
南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6.己亥(hài)杂诗
(其五) 清·龚(gōng)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7.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huáng)里, 弹琴复长啸(xiào)。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8.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ān)鞯(jiān), 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 娘去,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
闻黄河流水鸣啾啾(jiū)。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 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jiū)。万里 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 柝(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 十年归。
七(下)课内外古诗词曲14首
1.木兰诗 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 (zhù)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 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 (kè 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juàn),卷 (juàn)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 兄,愿为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 二转(zhuǎn),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 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huán)故乡。
部编本七下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共八首)
七年级 语文 下册
黄斜文课件教案试卷制作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黄斜文课件教案试卷制作
竹 里 馆
王 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黄斜文课件教案试卷制作
作者档案
王维(701-761),字摩诘。汉 族,唐朝太原祁州人(今山西省祁县 人),外号“诗佛”,唐代杰出诗人 、画家,开元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丞 。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 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 ,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 维,字摩诘。
词语解释
①入京使:回京城长安的使者。 ②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③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④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卞 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 ⑤凭:托,烦,请。 ⑥传语:捎口信。
黄斜文课件教案试卷制作
参考译文
回头向东看自己的故乡,路途遥远, 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涕泪依然擦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相遇,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纸与笔, 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帮我报个平安。
黄斜文课件教案试卷制作
诗歌赏析
诗的第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 实景。“故园”指自己的家园,“东望”点明家园 的位置,也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路漫漫”三字,说 明离家之远。诗人辞家远征,回首望故乡,自觉长路 漫漫,平沙莽莽,真不知家山何处?“漫漫”二字,给 人以茫茫然的感觉。下句诗“双袖龙钟泪不干” 写思乡的情状,思乡之泪,龙钟交横,涕泗滂沱。
黄斜文课件教案试卷制作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 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 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 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 作此诗。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
诗歌赏析
“马上相逢无纸笔”句,“逢”字点出了题目,在 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 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 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 去,可偏偏又无纸笔,彼此行色匆匆,只好托故人带个 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 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 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
逢入京使
岑 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作者档案
岑参(715~770),唐代诗人。南 阳人。出身于官僚家庭。三十岁举进士 ,授兵曹参军。天宝年间,两度出塞, 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 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 舍人等职,大历(766~779)年间官 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作者档案
李白(701~762),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 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 “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 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 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 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参考译文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我又是弹琴又是长啸。 竹林深处清幽寂静无人知晓, 只有那天上的明月将我相照。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描绘了 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悠闲生活。这首小诗总 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 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 警策。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写人都极平淡无奇。 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 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 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 古佳品。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背诵篇目目录1.《孙权劝学》原文及译文2.《孙权劝学》注释3.《木兰诗》原文4.《木兰诗》译文5.《木兰诗》注释6.《卖油翁》原文及译文7.《卖油翁》注释8.课外古诗词诵读(一)9.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原文10.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译文11.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注释12.古代诗歌五首13.《河中石兽》原文14.《河中石兽》译文15.《河中石兽》注释16.课外古诗词诵读(二)17.外国诗二首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司马光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加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己感到有很大的收益。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讨论事情,(鲁肃)非常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读书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这件事这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才分别。
《孙权劝学》注释①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中华书局1956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七下三单元后)
主旨归纳
这首诗通过客居洛阳城的
夜间闻笛声的细腻描写,引发
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
重点赏析
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
受。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
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而然地
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这就是“暗”字的意味。“散
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 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
路途遥远的样子。
双 袖 龙 钟 泪 不 干。
马 上 相 逢 无 纸 笔,
请求,烦劳。
泪流纵横的样子。
凭 君 传 语 报 平 安。
捎口信。
【句解】
离开长安已好多天了,回头东望,只觉长路 漫漫,尘烟蔽天。思念远方的亲人,禁不住泪水 潸然而下,擦拭的双袖全都湿透了。骑在马上与 回京办事的驿使相遇,一时没有纸笔,无法写信。 托您给家中捎个口信,就说我一切安好。
岑 参
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69),河南南阳人,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擅长七言歌行,作
品风格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
自如。其诗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逢入京使》等。
诗句解读
指长安和自己在 长安的家园。
逢入京使
岑 参
回京城长安 的使者。
故 园 东 望 路 漫 漫,
显出丰富的诗韵,深入人心、脍炙人口。
晚春
韩 愈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 家、哲学家、思想家。祖籍河北昌黎,世称 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 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 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 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 能。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 和“百代文宗”之名,唐宋八大家之首。作 品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
杜牧
即秦淮河;长江下游支流; 相传是秦时为疏通淮水 开凿; 秦淮河流经的南京 夫子庙一带;在六朝时十 分繁华;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曲名; 玉树后庭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花的简称;南朝 陈后主所作;后
歌女;
这里指 秦淮河;
世多称为亡国之 音;
诗意:罩着河水;月亮笼罩着沙; 入夜;我 将小船停靠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可怜的商女 不知道国已经要亡;还在对岸唱着淫靡之曲 后 庭花;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宋代诗人; 其诗 风自然活泼 幽默诙谐;人称诚斋体; 代 表作品有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晓出净慈 寺送林子方等;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就;
夏初江南梅子
赵师秀
黄熟的时节;即 梅雨季节;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即邀约友人;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旧时以油灯照明; 灯心烧残;落下来 时好像一朵闪亮的 小花; 落:使…… 掉落; 灯花:灯芯节处处都在下雨;长满青草的池塘 边上;传来阵阵蛙鸣; 时已过午夜;已约好的客人却 还没有来;我无聊地敲着棋子;灯灰震落在棋盘上;
政论家 文学家;力主改革 弊政;提出了许多重要政
汉代长安城中未 央宫前殿的正室;
治主张;但却遭谗被贬;一
李商隐 生抑郁不得志;
才华;这里指贾谊 的政治才能;
可惜;
指百姓;
宣室求贤访逐臣; 被贬谪的大臣;这里指曾
被贬到长沙的贾谊;
贾生才调更无伦;
徒然;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赏析(二)
⼈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赏析(⼆)⼈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赏析(⼆)(⼀)泊秦淮杜牧烟笼寒⽔⽉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的清辉洒在⽩⾊沙渚之上。
⼊夜,我将⼩⾈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陵歌⼥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树后庭花》。
赏析:这⾸诗是诗⼈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于六代兴亡之地的感叹中,寓含忧念现世之情怀。
这⾸诗在语⾔运⽤⽅⾯也颇见⼯夫。
⾸句写景,“烟”“⽔”“⽉”“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融合成⼀幅朦胧清冷的⽔⾊夜景,渲染⽓氛,朦胧中透出忧凉。
次句点题,并以“近酒家”的丰富内涵启动思古之幽情。
秦淮⼀带在六朝时是著名的游乐场所,酒家林⽴。
因此昔⽇那种歌舞游宴的⽆尽繁华实已包含在诗⼈此时的思绪之中。
后两句由⼀曲《⽟树后庭花》引发⽆限感慨,“不知”抒发了诗⼈对“商⼥”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了不以国事为重、纸醉⾦迷的达官贵⼈,即醉⽣梦死的统治者。
“犹唱”⼆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联为⼀体,伤时之痛委婉深沉。
清代评论家沈德潜推崇此诗为“绝唱”,⼀个“犹”字透露出作者批判之意、忧虑之情。
管世铭甚⾄称其为唐⼈七绝压卷之作。
诗⼈深夜泊⾈秦淮河畔,隔江传来商⼥《⽟树后庭花》的歌声,听着这亡国之⾳,不禁激起时代兴衰之感。
后两句对只知征歌征舞、买笑逐欢,⽽不以历史为鉴的统治者,给以深深的谴责。
本诗情景交融,朦胧的景⾊与诗⼈⼼中淡淡的哀愁和谐统⼀。
这是⼀⾸触景⽣情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的所见所闻,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醉⽣梦死的腐朽⽣活。
秦淮河两岸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贵富豪、墨客骚⼈纵情声⾊、寻欢作乐的场所。
诗⼈夜泊秦淮,在茫茫沙⽉、迷蒙烟⽔中眼见灯红酒绿,⽿闻淫歌艳曲,不禁触景⽣情,顿⽣家国兴亡之思,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从陈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下的晚唐命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完整版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背诵篇目4、孙权劝学作者:司马光原文初,权谓wèi 吕蒙曰:“卿qīng 今当dāng 涂tú掌事,不可不学!”蒙辞cí以军中多务。
权 曰:“孤gū岂qǐ欲yù卿qīng 治经为博士邪y é!但当涉shè猎liè,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shú若ruò孤gū?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yì。
”蒙乃始就学。
及鲁lǔ肃sù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jí更g ē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8、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jī杼zhù声,唯wéi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yì无所思,女亦yì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ti ě,可kè汗hán 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ju àn 卷ju àn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ān 马,从此替tì爷征。
东市买骏jùn 马,西市买鞍ān 鞯jiān ,南市买辔pèi 头tóu,北市买长鞭。
部编七下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共32页文档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部编七下语文课外古诗词诵 读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新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精品课件课外古诗词诵读PPT文档44页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基
谢谢!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一)课外古诗词诵读(一)竹里馆【走近诗人】王维(约701—761),字摩诘,河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西)人,唐代诗人、画家。
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著有《王右丞集》。
苏轼谓其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背景资料】《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
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
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汇,而命笔成篇的。
【作品赏析】这首诗采用动静相衬的手法写景抒情,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以具有典型特征的清新的月夜竹林为背景,将外物——幽篁、深林、明月与人的活动——独坐、弹琴、长啸有机地融合起来,构成了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春夜洛城闻笛【走近诗人】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背景资料】这首诗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
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
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因作此诗。
【作品赏析】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条理通畅,感情真挚,余韵无穷。
逢入京使【走近诗人】岑参(715—770),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唐代诗人。
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
与高适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泊秦淮【走近作者】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大杜”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背景资料】当时,唐王朝已经衰败,内部有军阀割据,外部有敌人进犯,人民生活非常困苦,政治上已经出现严重危机。
但是统治集团却还在纵情享乐,过着极端腐化的生活。
杜牧夜泊秦淮河畔,看到六朝金粉的金陵浮华奢靡、热闹非凡、感慨之余,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诗篇。
【作品赏析】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诗的前两句写秦淮夜景,后两句抒发感慨,借古讽今。
贾 生【走近诗人】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子,怀州河内(今河南泌阳)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并称“温李”,著有《李义山诗集》,文集已散轶,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背景资料】这首诗的作者李商隐生活在唐王朝日趋衰败的晚唐时期,他对皇帝昏庸、宦官当权与藩镇跋扈深为不满。
而且李商隐被卷入了牛李党争,屡受排挤,怀才不遇。
于是他借吊贾谊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写下了这首诗。
【作品赏析】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此诗寓慨于讽,深刻而具有力度,在对贾谊怀才不遇的同情中,寄寓作者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感伤。
首句正面写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
一“求”一“访”,把文帝求贤意愿之殷切和诚恳表现出来,这是诗人欲抑先扬之处。
次句是对贾谊的赞扬,着眼于其才华高超、意气风发和神采照人,无与伦比。
第三句是全诗承、转的关键。
“可怜”,可叹,诗人笔触一转,文帝虚心倾听的细节成了诗人叹息和微讽的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诗中表现作者强烈思想感情的是?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 诗人已经离开家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 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 涌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 “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 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 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 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精品PPT
3.作者逢入京使为什么要托他报平安?
因为岑参是第一次到西域,他告别了在 长安的妻子,踏上漫漫征途。 也不知走了多 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 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 对方要返京,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 去。
精品PPT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他一方面有对故园相思眷恋的
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
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
“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的气质。
后两句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
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
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
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了
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
力。
精品PPT
精品PPT
逢入京使
精品PPT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精品PPT
岑参 (715~770)唐代诗人。是唐代著名的边塞
诗人。岑参与高适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 塞诗派的代表。其诗题材广泛,除一般感叹身 世、赠答朋友的诗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 水诗,诗风颇似谢朓、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 特色。有《岑嘉州集》。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 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 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课外古诗词诵读四首
王维《竹里馆》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岑参《逢入京使》 韩愈《晚春》
精品PPT
唐,王维(701-761),字摩诘
崇信佛教,晚年专诚奉佛 →诗佛
精通诗、画
→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以山水诗成就为最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精品PPT
画
精品PPT
竹 里 馆
王 维
精品PPT
竹里馆
精品PPT
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途中。这是
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
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
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
大地的声威。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
精品PPT
晚春
韩愈(唐)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精品PPT
【注释】
• 晚春:一作《游城南晚春》。 •草树:指草本和木本的各类花木,即花草树木。 •久归:意为春天很快将要过去了。 •斗:竞争,比赛。 •芳菲:本指花草树木,此指花草的芳香。 •杨花:即杨花柳絮,实际就是杨树、柳树种子承受之后随风 飘飞的棉絮一样的东西,如蒲公英的小伞 •榆荚:榆树籽儿,又名榆钱,形状圆而小,象小铜钱。 •无才思:原指人没有才华,写不出美好的诗文。此指杨花榆 荚不象百花那样鲜艳美丽。才思(sì),才气,文思,此指花 草姿色。 •惟解:只知道。 •漫天:遍布空中 •作雪:装作雪,化作雪的模样。
在 今 夜 的 曲 中 , 听 到 令 人 哀 伤 的 《 折
随 着 春 风 飘 扬 , 传 遍 洛 阳 全 城。
情 柳 城 声 杨
柳
阵 阵 悠 扬 的 玉 笛 声 , 是 从 谁 家 中 飘 出 的 ?
》
。 , 。 , ,
春 夜 洛 城 闻 笛
精品PPT
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 者为何人,在一种未知的情况下,作者用 了暗。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 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 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5岁随父迁 至剑南道之绵州昌隆县,祖籍陇西郡成 纪县。他因写诗而闻名,为当时的人们 所激赏,称赞他的诗可以“泣鬼神”。 他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 路难》、《蜀道难》、《将进酒》、 《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他以 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反映现实,描 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 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
精品PPT
• 本篇是一首写晚春景物的诗。作品运用拟 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 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 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 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 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表达了诗 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提示人们应抓住 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的未来。
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精品PPT
译文:
独坐幽篁里,
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
弹琴复长啸.
或弹弹琴,或吹吹口哨。
深林人不知,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
明月来相照。
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精品PPT
鉴赏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
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
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
柔情与思念亲人之情,一方面也 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精品PPT
全诗理解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
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道,清新 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 感情真挚。
思想感情
此诗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亲 人的情感。
精品PPT
晚春
韩愈
精品PPT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 南省孟州市)人,世称“韩昌黎”、 “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 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精品PPT
注释:
1.幽篁:幽是深的意思,
竹里馆
篁是竹林。
2.啸:发出长而清脆的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相 应,意思是说,独坐幽 篁,无人相伴,唯有明
精品PPT
1.诗中表达了诗人远涉边疆的思乡怀亲之情的是?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 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 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 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 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 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 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 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 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 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 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 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精襟品PP。T
精品PPT
这一情景。 此诗创作于天宝8年(749)作者赴安西途中,表达
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精品PPT
逢入京使
注释∶
[唐]岑参
①入京使:回京的使者。
故园东望路漫漫, ②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
双袖龙钟泪不干。
安的家园。漫漫:形容路途 遥远。
马上相逢无纸笔, ③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
凭君传语报平安。 ④凭:托。
译文:回头向东望自己的故乡,路途遥远迷漫; 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涕泪依然擦不干。途中 与你在马上邂逅,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笔与纸; 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岑参的《逢入京使》所
表现的就是对故园和家人的思念,这是真挚健康的感情,虽然
调子不怎么高昂。但不能认为是消极的、悲观的,尽管他流下
了思乡之泪。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
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
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此诗就描写了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 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 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 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 章四大家”。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 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 很有指导意义。
著有《韩昌黎集》等。
精品PPT
《春夜洛城闻笛》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阳
时所作。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闻笛声而引起 思乡之情。
精品PPT
何 此 散 谁 就
有
人 夜 入 家 谁 的 【 思
不 曲 春 玉 乡 唐 之
情
起 中 风 笛 不 】 会
油
故 闻 满 暗 然 李 而
生
园 折 洛 飞 呢 白 ?
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
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
意境,融情景为一体,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
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
平淡淡,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
大手笔。
精品PPT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
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
精品PPT
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 也折柳。“柳”谐“留”音,故折柳 送行表示别情。折柳曲伤离惜别,其 音哀怨幽咽,表达了送别的哀怨感情。 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 引起客愁乡思。
精品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