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摩擦力习题卷新人教必修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摩擦力习题卷新人教必修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摩擦力习题卷新人教必修

第3节摩擦力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B.静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C.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D.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

2.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做一种特殊的“拔河”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水平收回手掌以达到拖拉凳子的目的.如果甲、乙与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且在乙端的凳子上面放四块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凳子向甲方移动

B.凳子向乙方移动

C.凳子在原地不会被拉动

D.凳子向体重大的同学一方移动

3.如图所示,一小孩用80 N的水平力推重力为200 N的木箱,木箱不动;当小孩用100 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恰好能被推动.当木箱被推动之后,小孩只要用90 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沿地面匀速前进,以下是对上述过程作出的计算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5

B.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90 N

C.木箱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始终为80 N

D.木箱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00 N

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水平传送带上,随传送带一起向前运动,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传送带匀速运动时,木块受向前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

B.当传送带匀速运动时,木块不受摩擦力作用

C.当传送带向前加速运动时,木块受向前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

D.无论传送带做何运动,木块受摩擦力均为μmg

5.关于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 B.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

C.弹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D.摩擦力越大,弹力一定越大

6.关于滑动摩擦力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相互接触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能产生滑动摩擦力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C.受弹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会受到滑动摩擦力

D.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会受到弹力作用

7.关于动摩擦因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接触面间压力越大,动摩擦因数越大

B.两物体间滑动摩擦力越大,动摩擦因数越大

C.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两物体间的压力成反比

D.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是由两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决定的,与滑动摩擦力和正压力的大小无关

8.运动员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攀和匀速下滑时,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上和F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F上向上,F下向下,F上=F下

B.F上向下,F下向下,F上>F下

C.F上向上,F下向上,F上=F下

D.F上向上,F下向下,F上>F下

9.如图所示,一平板小车在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向右滑行了一段距离x,同时车上的物体A相对车向左滑行了L,此过程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如何,该摩擦力是动力还是阻力( )

A.水平向左,阻力

B.水平向左,动力

D.水平向右,动力

二、多项选择题

10.下列关于摩擦力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垂直

D.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平行

11.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运动的物体之间可能有静摩擦力的作用

B.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C.当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时,可以用F=μF N计算静摩擦力

D.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性质及正压力有关

12.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向左拉力F1和水平向右拉力F2作用下,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则物体所受摩擦力F f的大小和方向为( )

A.F 1>F2时,F f=F1-F2,方向水平向右

B.F1

C.F2=F1,F f=0

D.根据摩擦力计算公式可知,F f为定值μmg

13.三个形状相同、材料不同的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B物体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但三个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各个接触面一定都是粗糙的

B.A与B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

C.C与水平面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

D.B与C、C与水平面的接触面一定是粗糙的

14.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靠在竖直粗糙的墙壁上,且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木块静止,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竖直向上

B.若木块静止,当F增大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随之增大

C.若木块沿墙壁向下运动,则墙壁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μF

D.若开始时木块静止.当撤去F,木块沿墙壁下滑时,木块不受滑动摩擦力作用

15.如图所示,皮带运输机将物体匀速地送往高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

B.传送的速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也越大

C.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匀速传送的速度无关

D.若匀速向下传送物体,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沿皮带向下

三、计算题

16.质量为2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视为相等,给物体一水平拉力.(g取10 N/kg)

(1)当拉力大小为5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2)当拉力大小为12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3)此后若将拉力减小为5 N(物体仍在滑动),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4)若撤去拉力,在物体继续滑动的过程中,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17.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k=20 N/cm,用其拉着一个重为200 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当弹簧的伸长量为4 cm时,物体恰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当弹簧的伸长量为6 cm时,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多大?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有多大?

(3)如果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突然撤去弹簧,而物体在水平面上能继续滑行,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2019-2020学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是235

92U→141

56

Ba+92

36

Kx+21

n

B.玻尔根据光的波粒二象性,大胆提出假设,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C.原子从低能级向髙能级跃迁,不吸收光子也能实现

D.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

A.阴极射线是一种电磁辐射

B.所有原子的发射光谱都是线状谱,不同原子的谱线一定不同

C.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变为中子时产生的

D.古木的年代可以根据体内碳14放射性强度减小的情况进行推算

3.如图所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a、b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两端,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位置,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A,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

B.电压表V2示数增大

C.电压表V3示数减小

D.变阻器滑片是沿d→c的方向滑动

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状态变化的P-T图像如图所示。气体在由状态1变化到状态2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增大

C.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增多

D.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撞击器壁的分子数增多

5.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原子核,发现了质子

B.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C.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阴极射线是原子核中的中子变为质子时产生的 射线

D.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

6.传送带可向上匀速运动,也可向上加速运动;货箱M与传送带间保持相对静止,受传送带的摩擦力为f。则()

A.传送带加速运动时,f的方向可能平行传送带向下

B.传送带匀速运动时,不同质量的货箱,f相等

C.相同的货箱,传送带匀速运动的速度越大,f越大

D.相同的货箱,传送带加速运动的加速度越大,f越大

7.相传我国早在5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就已经发明了一种指南车。如图所示为一种指南车模型,该指南车利用机械齿轮传动的原理,在任意转弯的情况下确保指南车上的小木人右手臂始终指向南方。关于该指南车模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以指南车为参照物,车上的小木人始终是静止的

B.如果研究指南车的工作原理,可以把车看成质点

C.在任意情况下,指南车两个车轮轮缘的线速度大小都相等

D.在任意情况下,车转弯的角速度跟小木人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8.一正三角形导线框ABC(高度为a)从图示位置沿x轴正向匀速穿过两匀强磁场区域。两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相反、垂直于平面、宽度均为a。下图反映感应电流Ⅰ与线框移动距离x的关系,

以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图像正确的是()

A.B.

C.D.

9.如图所示,滑块以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若用x、v、a分别表示滑块下滑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该过程的是

A.B.

C.D.

10.如图甲所示,金属细圆环固定,圆环的左半部分处于随时间均匀变化的匀强磁场中。该圆环电阻为R、半径为r,从t=0时刻开始,该圆环所受安培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为()

A .

12

3

1

2F R

r t π B .

123

1

F R

r t π C .

13

1

2F R

r t π D .

131

F R r t π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

B .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

C .分子平均速率大的物体的温度一定比分子平均速率小的物体的温度高

D .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E.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可能减小

12.如图所示,用粗细均匀、总电阻为r 的导线围成一个边长为L 的等边三角形闭合线框,线框以速度v 匀速穿过一个水平方向宽度为2L ,竖直方向足够长的磁场区域,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线框在匀速穿过磁场区域过程中BC 边始终与磁场边界(图中虚线所示)平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线框从刚进入磁场到完全进入磁场过程中产生的平均电动势为E BLv =

B (43)L

-

C .导线框BC 边刚进入和刚离开磁场时BC 两间的电势差相等

D .导线框从BC 边进入磁场的水平距离为L 时刻开始到导线框完全离开磁场过程中通过线框的电荷量为

234q BL r

=

13.如图所示,一直角斜劈绕其竖直边BC 做圆周运动,物块始终静止在斜劈AB 上。在斜劈转动的角速度ω缓慢增加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斜劈对物块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B .斜劈对物块的支持力保持不变

C .斜劈对物块的摩擦力逐渐增加

D .斜劈对物块的摩擦力变化情况无法判断

14.已知均匀带电的球壳在球外空间产生的电场等效于电荷集中于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如图所示,一个均匀带正电的金属球壳的球心位于x 轴上的O 点,球壳与x 轴相交于A 、B 两点,球壳半径为r ,带电量为Q 。现将球壳A 处开有半径远小于球半径的小孔,减少的电荷量为q ,不影响球壳上电荷的分布。已知球壳外侧两点C 、D 到A ,B 两点的距离均为r ,则此时( )

A .O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零

B .

C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2

(4)

4k Q q r -

C .C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2

()

4k Q q r - D .D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

(94)

36k Q q r -

15.物块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用不可伸长的轻绳将物块由A 点匀速拉到B 点,AB 高度为h ,则在运动过程中( )

A .绳中张力变小

B .绳子自由端的速率减小

C .拉力F 做功为cos h F

θ

D .拉力F 的功率P 不变 三、实验题:共2小题

中间刻度20mL处,然后将注射器连接压强传感器并开始实验,气体体积V每减小2mL测一次压强p,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最后得到p和V的乘积逐渐减小.

(1)(单选题)造成上述实验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在实验过程中________

(A)注射器中有异物

(B)实验时环境温度增大了.

(C)实验时外界大气压强发生了变化.

(D)实验时注射器内的空气向外发生了泄漏.

(2)由此可推断,该同学的实验结果可能为图________(选填“a”或“b”).

(3)若另一同学用较大的注射器在同一实验室里(温度不变)做同一个实验,实验仪器完好,操作规范,

也从中间刻度开始实验,则得出的

1

V

p

图象的斜率比上一同学直线部分的斜率相比________(选填“增

大”、“减小”或“相同”).

17.①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为了使测量误差尽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须选用密度和直径都较小的摆球

B.须选用轻且不易伸长的细线

C.实验时须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

D.计时起、终点都应在摆球的最高点且不少于30次全振动的时间

②某同学在野外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由于没有合适的摆球,他找到了一块外形不规则的石块代替摆球,如上图所示。操作时,他用刻度尺测量摆线OM 的长度L 作为摆长,测出n 次全振动的总时间由到周期T ,求出重力加速度2

2(

)g L T

π=,这样得到的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填“大”或“小”)。为了克服摆长无法准确测量的困难,该同学将摆线长度缩短为L ',重复上面的实验,得出周期T ',由此他得到了较精确的重力加速度值g=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3题

18.将电容器的极板水平放置分别连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上,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可调整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极板下方三角形ABC 区域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其中∠B=30?、∠C=90?,底边AB 平行于极板,长度为L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一粒子源O 位于平行板电容器中间位置,可产生无初速度、电荷量为+q 的粒子,在粒子源正下方的极板上开一小孔F ,OFC 在同一直线上且垂直于极板。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忽略不计,滑动变阻器电阻最大值为R ,粒子重力不计,求: (1)当滑动变阻器滑片调节到正中央时,粒子从小孔F 射出的速度;

(2)调整两极板间电压,粒子可从AB 边射出。若使粒子从三角形直角边射出且距离C 点最远,两极板间所加电压应是多少。

19.(6分)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斯发明了回旋加速器,巧妙地利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特点,解决了粒子的加速问题。现在回旋加速器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恢学设备中。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置于真空中的D 形金属盒半径为R ,两盒间的狭缝很小,带电粒子穿过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与盒面垂直,加速器按一定频率的高频交流电源,保证粒子每次经过电场都被加速,加速电压为U 。D 形金属盒中心粒子源产生的粒子,初速度不计,在加速器中被加速,加速过程中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和重力作用。

(1)求把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静止粒子加速到最大动能所需时间;

(2)若此回旋加速器原来加速质量为2m ,带电荷量为q 的α粒子(42He )

,获得的最大动能为E km ,现改为加速氘核(2

1H ),它获得的最大动能为多少?要想使氘核获得与α粒子相同的动能,请你通过分析,提出

一种简单可行的办法;

(3)已知两D 形盒间的交变电压如图乙所示,设α粒子在此回旋加速器中运行的周期为T ,若存在一种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粒子201

X ,在T

t =

时进入加速电场,该粒子在加速器中能获得的最大动能?(在

此过程中,粒子未飞出D 形盒)

20.(6分)如图所示,一位同学在用气垫导轨探究动量守恒定律时,测得滑块甲质量为m 甲,它以v 1的速度水平撞上同向滑行的滑块乙。乙的质量为m 乙,速度为v 2。碰撞后滑块甲以v 3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求滑块乙的滑行速度v 乙的大小。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解析】A.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是

2351141921

92

0563603U n Ba Kr n +→++,故A 错误;

B 、德布罗意根据光的波粒二象性,大胆提出假设,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故B 错误;

C 、受到电子或其他粒子的碰撞,原子也可从低能级向髙能级跃迁,不吸收光子也能实现,故C 正确;

D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光的波长越大,根据c

v λ

=,波长越大,故能量E hv =越小,故D 错

误; 故选C 。 2.B

A .阴极射线是高速电子流,故A 错误;

B .原子光谱,是由原子中的电子在能量变化时所发射或吸收的一系列波长的光所组成的光谱,原子光谱都不是连续的,每一种原子的光谱都不同,称为特征光谱,故B 正确;

C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产生的,故C 错误;

D .原子核的衰变是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的,与外界环境无关,不随时间改变,故D 错误。 故选B 。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公式

12

21

I n I n = 得

12210.840.2

n I n I ?===? 则

12n n >

该变压器起降压作用,故A 错误;

B .由于a 、b 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两端,则电压表V 1示数不变,由理相变压器原公式

11

22

U n U n = 可知,电压表V 2示数不变,故B 错误; C .电压表V 3的示数

3220U U I R =-

由于U 2不变,I 2增大,则U 3减小,故C 正确; D .由

2

20U I R R

=

+

且U 2不变,I 2增大,R 应减小,则滑片应沿c d →方向滑动,故D 错误。

4.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 【详解】

AB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增加,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增大,A 正确,B 错误; C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nRT =

nRT

V P

=

温度升高,压强变小,体积变大,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减少,C 错误;

D .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增大,压强却减小了,故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撞击壁的分子数减少,D 错误; 故选A 。 5.D 【解析】 【详解】

A .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原子核,发现了中子。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质子,故A 错误;

B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证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故B 错误;

C .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但阴极射线不是原子核中的中子变为质子时产生的β射线,故C 错误;

D .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 0)和镭(R a )两种新元素,故D 正确。 故选D 。 6.D 【解析】 【详解】

A .当传送带加速向上运动时,加速度沿传送带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可知货箱所受合力沿传送带向上,则有:

sin f mg ma θ-=

知摩擦力的方向向上,故A 错误;

B .当传送带匀速运动时,货箱受到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作用,其中重力沿传送带方向的分力与静摩擦力平衡,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即sin f mg θ=,不同质量的货箱,f 不相等,故B 错误;

C .传送带匀速运动时的摩擦力为:sin f mg θ=,与货箱的质量有关,与传送带的速度无关,故C 错误;

D .当传送带加速向上运动时,加速度沿传送带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可知合力沿传送带向上::

sin f mg ma θ-=

解得:sin f mg ma θ=+,所以相同的货箱,传送带加速运动的加速度越大,f 越大。故D 正确。 故选D 。 7.A 【解析】 【详解】

A .以指南车为参照物,车上的小木人相对于小车的位置不变,所以始终是静止的,故A 正确;

B .在研究指南车的工作原理时,不可以把车看成质点,否则车上的小木人右手臂始终指向南方的特点不能体现,故B 错误;

C .在指南车转弯时,两个车轮的角速度相等,线速度不一定相等,故C 错误;

D .由题,车转弯时,车转动,但车上的小木人右手臂始终指向南方,可知小木人是不转动的,所以它们的角速度是不相等的,故D 错误; 故选A 。 8.A 【解析】 【详解】

在x 上,在0~a 范围,线框穿过左侧磁场时,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为正值。在2a

a

范围内,线框穿过两磁场分界线时,BC 、AC 边在右侧磁场中切割磁感线,有效切割长度逐渐增大,产生的感应电动势1E 增大,AC 边在左侧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2E 不变,两个电动势串联,总电动势

12E E E =+

增大,同时电流方向为瞬时针,为负值。在2~3a a 范围内,线框穿过左侧磁场时,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为正值,综上所述,故A 正确。

9.D 【解析】 【详解】

AB .滑块以初速度v 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滑块下滑过程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滑过程中,其速度时间图线是一条斜向下的直线;下滑过程中,其加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平行.故AB 两项错误.

CD .用x 、v 、a 分别表示滑块下滑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据速度位移关系可得:

2202v v ax -=

解得:

v =所以下滑过程中,其速度位移图线是一条切线斜率变大的向下弯曲的曲线;故C 项错误,D 项正确. 10.D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匀强磁场

B kt = (B

k t

=

) 感应电动势

2

1

2B r E t t

πΦ==

安培力

3

2E k B r F BIL kt r t R R t

π==??=

结合图像可知

3211()F r B

t R t

π=? 所以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

13F R B t r π=故D 正确ABC 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BDE 【解析】 【详解】

A .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越少,布朗运动越明显,故A 错误;

B .由于表面分子较为稀疏,故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故B 正确;

C .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时,物体的温度相等;考虑到分子的质量可能不同,分子平均速率大有可能分子的平均动能小;分子平均速率小有可能分子的平均动能大.故C 错误;

D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故D 正确;

E .当外界对气体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W+Q 分析可知,内能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故E 正确. 12.BD 【解析】 【详解】

A.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线框从刚进入磁场到完全进入磁场过程中产生的平均电动势:

E t

=

?, 而:

2

1224B S B L L BL ?Φ=??=??=,

2L t v ?==, 解得

1

2

E BLv =

, 故A 错误;

B.导线框完全在磁场中运动时磁通量不变,没有感应电流,不受安培力作用的时间为:

2(422L s L t v

v v

-=

==, 故B 正确;

C.线框BC 边刚进入磁场时BC 两端的电势差为:

2

333

BC r BLv r U BLv I BLv BLv r =-?=-?=,

线框BC 边刚离开时,BC 两端的电势差为:

221333

BC BLv U BLv I r BLv r BLv r '

=-?=-?=,

故C 错误;

D.导线框BC 边进入磁场的水平距离为L 时线框已经完全进入磁场,由:

24q I t t BL r t r r

?Φ?Φ=??=

??==??, 故D 正确。 故选:BD 。 13.AC 【解析】 【详解】

物块的向心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加速度大小为a=ω2r ,设斜劈倾角为θ,对物块沿AB 方向 f-mgsinθ=macosθ 垂直AB 方向有 mgcosθ-N=masinθ 解得

f=mgsinθ+macosθ N=mgcosθ-masinθ

当角速度ω逐渐增加时,加速度a 逐渐增加,f 逐渐增加,N 逐渐减小,故AC 正确, BD 错误。 故选AC 。 14.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电场强度的合成可得,O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

2

=

O kq E r 故A 错误;

222(4)

44C kQ kq k Q q E r r r

-=

-= 故B 正确,C 错误;

D .根据电场强度的合成可得,D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

222(94)

4936D kQ kq k Q q E r r r

-=

-= 故D 正确。 故选BD 。 15.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因为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合力为零,则有

cos T mg θ=

因为θ增大,cos θ减小,则拉力T 增大,故A 错误; B .物块沿绳子方向上的分速度

cos A v v θ=

该速度等于自由端的速度,θ增大,自由端速度v 减小,故B 正确;

C .F 为变力,不能用功的定义。应根据动能定理,拉力F 做功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即

W mgh =

故C 错误; D .拉力的功率为

cos cos A A mg

P Fv v mgv θθ

==

= 可知拉力F 的功率P 不变,故D 正确。 故选BD 。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6.D b 增大 【解析】 【分析】

(1)根据理想气体状态参量方程分析。

(2)图像的斜率代表压强和体积乘积,根据题目表格中的数据判断。

(3)较大的试管体积大,初始状态的压强都等于大气压,所以pV 的乘积变大,图线斜率增大。 【详解】

(1)[1]根据pV=nRT ,pV 的乘积减小,说明气体物质的量减小,气体在漏气,D 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意; 故选D 。 (2)[2]1

V p

-

图线上切线的斜率为pV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随着体积的增大pV 值增大,则斜率增大,a 符合题意,b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3)[3]另一同学用较大的注射器在同一实验室里(温度不变)做同一个实验,初始状态pV 是大试管大,得出的1

V p

-

图象的斜率比上一同学直线部分的斜率增大。 17.BC 小 ()22

2

4L L g T T

π''-=-

【解析】 【详解】

(1) A 、为减小空气阻力对实验的影响,从而减小实验误差,组装单摆须选用密度大而直径都较小的摆球,故A 错误;

B 、为减小实验误差,组装单摆须选用轻且不易伸长的细线,故B 正确;

C 、实验时须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不能使单摆成为圆锥摆,故C 正确;

D 、测量时间应从单摆摆到最低点开始,因为最低位置摆球速度最大,相同的视觉距离误差,引起的时间误差较小,则周期测量比较准确,故D 错误;

(2)

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2T =得:22

4πL

g T

=,该同学用OM 的长L 作为摆长,摆长偏小,根据上述表达式得知,g 的测量值偏小,设摆线的结点到大理石质心的距离为r

,则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

2T =

得:2T =

2T π'=2'

2'2

4()L L g T T

π-=-。 四、解答题:本题共3题

18.

;(2)

22

316qB L m

【解析】

【分析】 【详解】

(1)当滑动变阻器调到

2

R

时,两极板间电压为 =

2

E U 设粒子加速电压为1U ,则有

1=

4

E U 由动能定理可得

2112

qU mv =

解得

v =

(2)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与AB 相切,设轨道半径为r ,由几何关系得

4

r L =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2

11v qv B m r

=

设两极板间电压为2U ,由动能定理得

2211

22

U q mv = 解得

22

2316qB L U m

=

19.(1)2π2BR U ;(2)2

,见解析;(3)0100q U '

【解析】 【分析】

高一物理摩擦力典型习题

摩擦力大全 1 .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 ,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 相连,从滑 轮到P 和到Q 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 与P 之间以及P 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 ,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 拉Q 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 的大小为 ( ) A .mg μ B .mg μ2 C .mg μ3 D .mg μ4 2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的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上 滑行,长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1μ,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2μ,若长木板仍处于静止状态,则长木板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 ) A .mg 2μ B .g m m )(211+μ C .mg 1μ D .mg mg 12μμ+ 3 .如图1-B-8所示,质量为m 的工件置于水平放置的钢板C 上,二者间动摩擦因 数为μ,由于光滑导槽 ( ) A . B 的控制,工件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现在使钢板以速度ν1向右运动,同时用力F 拉动工件(F 方向与导槽平行)使其以速度ν2沿导槽运动,则F 的大小为 A 等于μmg B .大于μmg C 小于μmg D .不能确定 P Q F 图1-B-8

4 .用一个水平推力F=Kt (K为恒量,t为时间)把一重为G的物体压在竖直的足够 高的平整墙上,如图1-B-5所示,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关系是中的哪一个? 图 1-B- 6 5 .一皮带传动装置,轮A.B均沿同方向转动,设皮带不打滑,A.B为两边缘上的点, 某时刻a、b、o、o’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如图 1-B-3所示.设该时刻a、b所受摩擦力分别为f a、 f b,则下列说确的是

高一物理必修一摩擦力练习题完整版

高一物理必修一摩擦力 练习题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摩擦力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C.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动摩擦因数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A.与压力成正比 B.等于水平拉力 C.小于滑动摩擦力 D.在物体上叠放另一物体,该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不变 3、关于动摩擦因数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间没有摩擦力产生说明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 B.增大两物体的接触面积,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 C.增大两物体间的正压力,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 D.两物体的材料一定,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仅决定于两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 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可能没有弹力 C.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必互相垂直 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 5、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M上表面有一物体m,m与M之间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则关于M和m受力情况的判断,错误的是:( ) A.m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B.M受到m对它向左的摩擦力 C.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右 D.地面对M不存在摩擦力作用 二、填空题 6、某同学用弹簧秤称一木块重5N,把木块水平桌面上,弹簧秤水平地向右拉木块. (1)当弹簧秤读数为1N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 ______,方向向______. (2)开始运动后,使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读数变为2N,此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动摩擦因数μ=______. (3)若使弹簧秤在拉动木块运动中读数变为3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当木块离开弹簧秤继续滑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

高中物理各种模型受力分析练习题

单一物体在水平面上的受力问题 1、如右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间的动 摩擦因数相同,受到三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F,它们受到的摩擦 力的大小关系是( ) A.三者相同B.乙最大 C.丙最大D.已知条件不够,无法比较 2、如右图所示,在动摩擦因数μ=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 20kg,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N的拉力作用,则 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g取10N/kg)( ) A.10N,向右B.10N,向左 C.20N,向右D.20N,向左 3、质量为m的木块,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的推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 面做匀速运动,如右图所示,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 么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应为( ) A.μmg B.μ(mg+F sinθ) C.μ(mg-F sinθ) D.F cosθ 4、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一水平力F的作用,如右图所示,现将作用力F保持大小不变,沿逆时针方向缓缓转过180°,在转动过程中,物体一直在向右运动,则在此过程中,物体对地面的正压力F N和地面给物体的摩擦力F f的变化情况是( ) A.F N先变小后变大,F f不变 B.F N不变,F f先变小后变大 C.F N、F f都先变大后变小 D.F N、F f都先变小后变大 5、如右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 A.10N,方向向左B.6N,方向向右 C.2N,方向向右D.零 6、如下图甲所示,重为G的物体在水平外力F作用下,向右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试问在下列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怎样变化? (1)当F突然增大时; (2)从撤去F到物体最终静止的过程中; (3)将物体立放起来(如图乙),仍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向右匀速运动的过程中. 7、质量为的空木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施加拉力,当拉力F1=时,木箱静止;当拉力F2=时,木箱做匀速运动,求: (1)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木箱在的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3)木箱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8、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2kg的物块,在F=10N的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方向与水平成θ=370,物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cos37°=。 (1)画出物块的受力示意图;

高中物理专题练习《摩擦力做功》

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沿糙粗斜面向上滑,达到最高点后又滑回出发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上滑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值比下滑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值小 B .上滑过程中重力做功值比下滑过程中重力做功值小 C .上滑过程中摩擦力的冲量值比下滑过程中摩擦力的冲量值大 D .上滑过程中摩擦力做功值比下滑过程中摩擦力做功值大 答案:A 来源: 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 如图所示,一物块(可视为质点)以 7 m / s 的初速度从半 圆面的A 点滑下,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大小仍为 7 m / s 。若该物块以 6 m / s 的初速度仍由A 点滑下,则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大小 为( ) A.大于6m/s B.等于6m/s C.小于6m/s D.无法确定 答案:A 来源: 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 如图,一物块以s m /1的初速度沿曲面由A 处下滑,到达较低的B 点时速度恰好也是s m /1,如果此物块以s m /2的初速度仍由A 处下滑,则它达到B 点时的速度 ( ) A 、等于s m /2 B 、小于s m /2 C 、大于s m /2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B 来源: 题型:单选题,难度:识记 如图所示在北戴河旅游景点之一的南戴河滑沙场有两个坡度不同的滑道AB 和AB / (都可看作斜面)。甲、乙两名旅游者分乘两个滑沙撬从插有红旗的A 点由静止出发同时沿AB 和AB / 滑下,最后都停在水平沙面BC 上.设滑沙撬 和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滑沙者保持一定 姿势坐在滑沙撬上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在B 点的速率等于乙在B / 点的速率 B.甲的滑行总路程比乙短 C.甲全部滑行过程的水平位移一定比乙全部滑行过程的水平位移大 D.甲、乙停止滑行后回头看A 处的红旗时视线的仰角一定相同 答案:D 来源:2004年高考江苏 题型:单选题,难度:应用 如图6甲所示,一质量为m 的滑块以初速度v 0自固定于地面的斜面底端A 开始冲上斜面,到达某一高度后返回A ,斜面与滑块之间有摩擦,图6乙中分别表示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V 、加速度a 、势能E P 和机械能E 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可能正确的是 A B B / C

高中物理摩擦力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摩擦力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摩擦力公式 (1)滑动摩擦力:f=N 说明: a、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 (2)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Of静fm(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听得懂 高中生要积极主动地去听讲,把老师所说的每一句话都用心来听,熟记高中物理概念定义,这是“知其然”,老师

讲解的过程就是“知其所以然”,听懂,才会运用。 记牢固 尤其是基本的概念。定义、定律、结论等,不要把这些看成可记可不记的知识,轻视了,高中生对物理问题的理解、运用就会受阻,在物理解题过程中就会因概念不清而丢分,掌握三基本:基本概念清、基本规律熟、基本方法会,这些都是要记住的范畴。只有这样,高中生学习物理才会得心应手,各种难题才会迎刃而解。 会运用 会运用才是提高成绩的根本,就是对概念、公式等要掌握灵活,活学活用,不是死记硬背,不同的题型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公式的运用也是做到灵活多变,以达到正确解题的目的。比如对于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什么是动量、为什么动量会守恒这些动力学的基本概念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字面上学起来就是枯燥的,甚至是难于理解的,而这些知识又影响着整个力学的学习过程,所以,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试着把这些概念化的内容融于各种题型中,将其内化成高中生的基本知识,另辟思路,学起来就容易得多了,学习效益会翻倍。 练得熟 高中物理知识是分板块的,各内容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练是很有必要的,俗话说,

(完整)高一物理摩擦力典型习题

摩擦力大全 1 .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 ,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 相连,从滑轮到P 和 到Q 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 与P 之间以及P 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 ,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 拉Q 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 的大小为 ( ) A .mg μ B .mg μ2 C .mg μ3 D .mg μ4 2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的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上滑行,长 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1μ,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2μ,若长木板仍处于静止状态,则长木板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 ) A .mg 2μ B .g m m )(211+μ C .mg 1μ D .mg mg 12μμ+ 3 .如图1-B-8所示,质量为m 的工件置于水平放置的钢板C 上,二者间动摩擦因数为μ,由 于光滑导槽 ( ) A .B 的控制,工件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现在使钢板以速度ν1向右运动,同时用力F 拉动工件(F 方向与导槽平行)使其以速度ν2沿导槽运动,则F 的大小为 A 等于μmg B .大于μmg C 小于μmg D .不能确定 4 .用一个水平推力F=Kt (K 为恒量,t 为时间)把一重为G 的 物体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墙上,如图1-B-5所示,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随时间t 变化关系是中的哪一个? 图1-B-6 P Q F 图1-B-8

5 .一皮带传动装置,轮A .B 均沿同方向转动,设皮带不打滑,A .B 为两边缘上的点,某时刻a 、 b 、o 、o ’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如图1-B-3所示.设该时刻a 、b 所受摩擦力分别为f a 、f 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B-3 ( ) A .f a 、f b 都是动力、而且方向相同 D .f a 、f b 都是阻力,而且方向相反 C .f a 若是动力,则f b 一定是阻力,两力方向相反 D .f a 若是阻力,则f b 一定是动力,两方向相同 6 .如图所示,A 是主动轮,B 是从动轮,它们通过不打滑的皮带转动,轮的转动方向如图所 示,B 轮上带有负载,P 、Q 分别是两轮边缘上的点,则关于P 、Q 所受摩擦力的判断正确的是 A P 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方向向下 B P 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向上 C Q 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方向向上 D Q 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向下 7 .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 、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 ) A .g m K l 1μ + B . g m m K l )(21++ μ C .g m K l 2μ + D .g m m m m K l )(2 121++μ 8 .如图所示,重物A .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质量分别为m 1、m 2、m 3的物体分别通过细线跨过 定滑轮水平系在重物A .B 上,已知m 1>m 2+m 3,A .B 保持静止.现将m 3解下放在物体A 的上方,发现A .B 仍处于静止.关于A .B 间的摩擦力f 1和B 与桌面间的摩擦力f 2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f 1变大,f 2不变 B .f 1变大,f 2变大 C .f 1变小,f 2不变 D .f 1变小,f 2变大 9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长木板,质量为m 的小物块放在长木板的左端,现 用水平恒力F 向右拉小物块使它在木板上向右滑动,木板仍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1mg B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2Mg C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2(M +m )g A B m 1 m 2 m 3

高一物理必修一摩擦力练习题

摩擦力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C.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动摩擦因数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A.与压力成正比B.等于水平拉力 C.小于滑动摩擦力D.在物体上叠放另一物体,该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不变 3、关于动摩擦因数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间没有摩擦力产生说明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 B.增大两物体的接触面积,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 C.增大两物体间的正压力,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 D.两物体的材料一定,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仅决定于两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 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可能没有弹力 C.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必互相垂直 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 5、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M上表面有一物体m,m与M之间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则关于M和m受力情况的判断,错误的是:( ) A.m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B.M受到m对它向左的摩擦力 C.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右 D.地面对M不存在摩擦力作用

二、填空题 6、某同学用弹簧秤称一木块重5N ,把木块水平桌面上,弹簧秤水平地向右拉木块. (1)当弹簧秤读数为1N 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 方向向______. (2)开始运动后,使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读数变为2N ,此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 大小是______,动摩擦因数μ=______. (3)若使弹簧秤在拉动木块运动中读数变为3N 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当木块离开弹簧秤继续滑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 7、如图所示,A 、B 的重力分别为5N 和8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 为0.2,则要能从A 下方拉出B 所需的最小水平拉力F=_____N,这时系A 的水平绳中的张力大小为_____N 。 三、计算题 8、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GA=20N 的木块A,A 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在A 上放有重GB=10N 的木块B,B 与A 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求: (1)使A 和B 一起匀速运动的水平拉力F ? (2)若力F 作用在B 上,使B 匀速运动时水平面给A 的摩擦力多大? 9、如图5所示,一质量为2kg 的物体夹在两木板之间,物体左右两侧 面与两块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若把该物从上面匀速抽出,需50N 的力。若把它从下面匀速抽出,则需多大的力。(设两木板对物体的压力 不变)

高中物理必修摩擦力经典习题及答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三节摩擦力 二. 教学要点: 知道静摩擦力的含义并能分析简单的事例,知道静摩擦力是可变的且有最大值。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含义,能用F=μF N进行计算滑动摩擦力。会判断摩擦力的方向。 三. 重点、难点解析: 1. 静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而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当它们之间存在滑动趋势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物体间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静摩擦力。 (2)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相接触;②接触面不光滑;③两物体间有弹力;④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3)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随推力的增大而增大,所以说静摩擦力的大小由外部因素决定。当人的水平推力增大到某一值F m时,物体就要滑动,此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我们把F m(或者F max)叫做最大静摩擦力,故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0≤F

高一物理必修一专题弹力、摩擦力综合问题

A级基础巩固题 1.如右图所示,A、B两物体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C物体叠放在A、B 上,D物体悬挂在竖直悬线下端,且与斜面接触,若接触面均光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C的重力 B.B对A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左 C.斜面对D的支持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D.D对斜面没有压力作用 2.如下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滑行,长木板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那么此时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 ) A.μ2mg B.μ1Mg C.μ1(m+M)g D.μ2mg+μ2Mg 2题图3题图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L形木板M上放着小木块m,M与m间有一个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M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M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D.地面对M无摩擦力的作用 4题图5题图 4.质量为m的杆AB,处于静止状态,A端用细绳竖直悬挂,B端放在地板上,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杆B端所受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B端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 B.B端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左 C.B端受到的静摩擦力沿细杆AB斜向下 D.B端不受静摩擦力作用

B级能力提升题 5.为了测定木块和竖直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用一根弹簧将木块压在墙上,同时在木块下方有一个拉力F2作用,使木块恰好匀速向下运动,现分别测出了弹簧的弹力F1,拉力F2和木块的重力G,则动摩擦因数μ应等于 ( ) A.F 2 +G F 1 B. F 2 F 1 C.G F D. F 1 +G F 2 6.如图所示,有黑白两条毛巾交替折叠地放在地面上,白毛巾的中部用线与墙壁连接着,黑毛巾的中部用线拉住,设线均呈水平.欲将黑白毛巾分离开来,设每条毛巾的质量均为m,毛巾之间及其跟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将黑毛巾匀速拉出需用的水平拉力为 ( ) A.2μmg B.4μmg C.5μmg D.5 2 μmg 7.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F拉着木块沿桌面运动,则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F f随拉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正确的是 ( ) 8.如右图所示,重400N的大木箱放在大磅秤上,箱内的小磅秤上站着一个重600N的人,当人用力向上推木箱的顶板时,两磅秤的示数将 ( ) A.小磅秤示数增大,大磅秤示数减小 B.小磅秤示数不变,大磅秤示数增大 C.小磅秤示数增大,大磅秤示数不变

高中物理必修一摩擦力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摩擦力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C.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动摩擦因数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 A.与压力成正比B.等于水平拉力 C.小于滑动摩擦力D.在物体上叠放另一物体,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 3.如图1,木块质量为m,跟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受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匀速运动,从物体到边缘开始,到物体下落为止,在此过程中物体保持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力F因物体悬空部分越来越大而变小 B.推力F在物体下落前会变为原来的1/2 C.推力F始终是μmg D.因接触面变小,动摩擦因数μ会变大 4.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 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 C.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必互相垂直 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 5.一物体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按图2所示不同的放法,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运动,设地面与物体各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 A.f甲>f乙>f丙B.f乙>f甲>f丙C.f丙>f乙>f甲D.f甲=f乙=f丙

二、填空题 6.某同学用弹簧秤称一木块重5N,把木块水平桌面上,弹簧秤水平地向右拉木块. (1)当弹簧秤读数为1N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方向向______. (2)当弹簧秤的读数是 2.1N时,木块刚好开始移动,此时木块受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方向向______. (3)开始运动后,使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读数变为2N,此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动摩擦因数μ=______. (4)若使弹簧秤在拉动木块运动中读数变为3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 (5)木块离开弹簧秤继续滑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 7.如图3所示,用力F将质量为1kg的物体压在竖直墙上,F=50N.方向垂直于墙,若物体匀速下滑,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动摩擦因数是______,若物体静止不动,它受到的静摩擦力是______N,方向______.(g=10N/kg) 8.如图4是一主动轮A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B的示意图,主动轮的转动方向如图所示,试分析A轮上M点和B轮上N点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f M______,f N______。 三、计算题 9、如图5所示,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夹在两木板之间,物体左右两侧面与两块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若把该物从上面匀速抽出,需50N的力。若把它从下面匀速抽出,则需多大的力。(设两木板对物体的压力不变)

高中物理摩擦力专题.

专题讲解:摩擦力 掌握要求:1、摩擦力的定义把握 2、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与联系 3、经典题型的理解与把握 一、定义: 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或者存在相互运动趋势的时候,就会在 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非光滑接触面)二、产生的条件: ①接触面上是粗糙的; ②接触面上要有挤压的力(压力); ③接触面上的两种物体要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三、分类: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1、静摩擦力:当两个相互接触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但是没有出现相对运动。 经典案例分析: 1、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可能受静摩擦力 B.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可能产生静摩擦力 C.产生静摩擦力的两个物体间一定相对静止 D.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一定有静摩擦力产生 答案:BC 2.关于滑动摩擦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才可能产生滑动摩擦力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C.受弹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会受到滑动摩擦力 D.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会受到弹力作用 答案:AD 解析:对照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可以看出;选项A、D正确,而C错 误.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之一是物体发生相对滑动,但物体并不一定 运动.例如物体A用细绳固定在墙上,当把木板B水平向右抽出时(如

图所示),物体A保持静止,而此时它却受到木板B对它的滑动摩擦力.可见,选项B错误3下列关于动摩擦因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越重,物体与水平支持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越大 B.物体在一支持面上滑动,当支持面倾斜放置时,动摩擦因数比水平放置 时小一些 C.两个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是由两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 的,与滑动摩擦力和正压力大小无关 D.两个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两物体间的正压力成 反比 答案:C 4.一物体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按图中所示不同的放法,在水平力F的作 用下运动,设地面与物体各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 小关系是() A.F f甲>F f乙>F f丙B.F f乙>F f甲>F f丙 C.F f丙>F f乙>F f甲D.F f甲=F f乙=F f丙 答案:D 5.(长沙一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A、B、C三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 m和m0,作如图所示的连接.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 擦均可不计.若B随A一起沿水平桌面做匀速运动,则可以断定()

高一物理 摩擦力习题

摩擦力习题 1 .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 ,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 相连,从 滑轮到P 和到Q 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 与P 之间以及P 与桌面之间的 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 ,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 拉Q 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 的大小为 ( ) A .mg μ B .mg μ2 C .mg μ3 D .mg μ4 2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的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上滑行,长木板与地面间动 摩擦因数为1μ,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2μ,若长木板仍处于静止状态,则长木板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 ) A .mg 2μ B .g m m )(211+μ C .mg 1μ D .mg mg 12μμ+ 3 .如图1-B-8所示,质量为m 的工件置于水平放置的钢板C 上,二者间动摩擦因数为μ,由于光滑导槽 ( ) A .B 的控制,工件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现在使钢板以速度ν1向右运动,同时用力F 拉动工件(F 方向与导槽平行)使其以速度ν2沿导槽运动,则F 的大小为 ( ) A 等于μmg B .大于μmg C 小于μmg D .不能确定 4 .用一个水平推力F=Kt (K 为恒量,t 为时间)把一重 为G 的物体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墙上,如图1-B-5所示,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随时间t 变化关系是中的哪一个? ( ) 图1-B-5 图1-B-6 5 .一皮带传动装置,轮A .B 均沿同方向转动,设皮带不打滑,A .B 为两边缘上的 点,某时刻a 、b 、o 、o ’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如图1-B-3所示.设该时刻a 、b 所受摩擦力分别为f a 、f 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1-B-3 ( ) 图1-B-8

高一物理必修一《摩擦力》练习题

高一物理摩擦力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一定受到弹力作用,且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相对应的弹力方向垂直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 C.具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滑动摩擦力作用 D.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成正比 E.静摩擦力可以作为动力、阻力,而滑动摩擦力只能作为阻力 , 2.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间的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B.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C.两接触面间的滑动摩擦力越大,说明两接触面越粗糙 D.滑动摩擦力大小不仅与两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还与它们间的正压力有关,而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3.关于动摩擦因数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间没有摩擦力产生说明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 B.增大两物体的接触面积,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 C.增大两物体间的正压力,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 % D.两物体的材料一定,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仅决定于两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如图所示,用力F把铁块压在竖直墙上不动,那么,当F增大时,关于铁块对墙的压力N,铁块受墙的摩擦力f,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增大,f不变增大,f增大变小,f不变不变,f不变 5.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木板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块B略向右移动一些,使倾角α减小,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块A与木板间的正压力减小 B.物块A所受的摩擦力减小 C.物块A仍可保持静止状态 D.木板对A的作用力减小 6.运动员双手紧握竹竿匀速攀升和匀速下滑时,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1和f2,则:( ) A.f1 向下, f2向上,且f1= f2 B. f1向下, f2向上,且f1> f2 C. f1向上, f2向上,且f1= f2 D. f1向上, f2向下,且f1> f2 ^ 7.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M上表面有一物体m,m与M之间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则关于M和m受力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受到m对它向左的摩擦力 C.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右 D.地面对M不存在摩擦力作用 二、填空题 8.如图所示,A、B的重力分别为5N和8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则要能从A 下方拉出B所需的最小水平拉力F=_____N,这时系A的水平绳中的张力大小为 _____N 三、计算题 9.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重为40N的物体,受到F1=13N和F2=6N的水平力的作用而保持静止,F1与F2的方向相反.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设最大的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 (2)若只撤去F1,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若只撤去F2,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高中物理《摩擦力》练习题

突破点(一)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 [题点全练] 1.(2018·遵义调研)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以一定的初速度v沿粗糙斜面上滑,物体A在上滑过程中受到的力有() A.向上的冲力、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B.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C.重力、对斜面的正压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D.重力、斜面的支持力、下滑力 2.(2018·鹰潭一模)如图所示,三个形状不规则的石块a、b、c在水平桌面上成功地叠放在一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一定竖直向上 B.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一定等于a受到的重力 C.石块c受到水平桌面向左的摩擦力 D.石块c对b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 3.[多选](2018·南京模拟)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质量相等,它们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也相同。三个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三个物体中只有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零 C.B、C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同 D.B、C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 4.(2018·中山模拟)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A上叠放着物体B,A和B之间有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A、B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B对A的摩擦力向右 C.地面对A的摩擦力向右 D.地面对A没有摩擦力 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三种方法 (1)假设法 (2)运动状态法 此法关键是先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平衡或求出加速度),再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F=ma)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 (3)牛顿第三定律法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 突破点(二)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高中物理必修摩擦力经典习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摩擦力经典习题及答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三节 摩擦力 二. 教学要点: 知道静摩擦力的含义并能分析简单的事例,知道静摩擦力是可变的且有最大值。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含义,能用F=μF N 进行计算滑动摩擦力。会判断摩擦力的方向。 三. 重点、难点解析: 1. 静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而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当它们之间存在滑动趋势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物体间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静摩擦力。 (2)产生条件:① 两物体相接触;② 接触面不光滑;③ 两物体间有弹力;④ 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3)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随推力的增大而增大,所以说静摩擦力的大小由外部因素决定。当人的水平推力增大到某一值F m 时,物体就要 滑动,此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我们把F m (或者F max )叫做最大静摩擦 力,故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0≤F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精选习题+答案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精选习题 1.下列各图的A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试分析A物体的受力情况 2.应用隔离法在每个图的右边画出下列各图中的A物体的受力图,各图的具体条件如下: ⑴⑵图中的A物体的质量均为m,都处于静止状态.⑶图中的A处于静止,质量 为m,分析A的受力并求出它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并指出A受几个摩擦力。⑷图中各个砖块质量均为m,分析A所受的全部力,并求出A受的摩擦力的大小。3.物体m沿粗糙水平面运动,⑴图:作出①F sinθ <mg时的受力图;②F sinθ =mg时的受力图.⑵图中的物块沿斜面匀速上滑,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分析物块的受力情况.⑶图中的m1和m2与倾角θ满足条件m2g<m1g sinθ且m1和m2均静止.作出m1的受力图.⑷图中的A,B均静止,竖直墙壁光滑,试用隔离法画出A和B两个物体的受力图.

4.⑴图中的A,B之间,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在A,B都向右运动的同时,B相对于A向左滑动,试分析A,B各自的受力情况;⑵图中的地面光滑,B物体以初速度v0滑上长木板A,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试分析A,B各自的受力情况.⑶图中的轻绳延长线过球心,竖直墙壁是粗糙的,球静止,画出球的受力图;⑷图中竖直墙壁粗糙,球静止,画出球的受力图.⑸图中的球静止,试画出球的受力图. . 5.下列图⑴中的A,B,C均保持静止,试画出三个物体的 受力图;图⑵为两根轻绳吊一 木板,木板处于倾斜状态,另 一个物块放在木板上,系统处 于平衡状态,试分析木板的受力情况.图⑶中的A,B保持静止,试分析A帮B 的受力情况. 6.以下三个图中的物体全部处于静止状态,⑴图和⑵图画出C点的受力图,⑶图画出均匀棒的受力图.球面光滑.

2020高一物理摩擦力练习题二(有答案)

第2课时摩擦力 1.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F拉着木块沿桌面运动,则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f随拉力F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下图中的( ) 2.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重200 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依次用15N、30N、80N的水平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15 N、 30 N、 40 N B.15 N、 30 N、 80 N C. 0 N、 0 N、 40 N D.15 N、 40 N、 40 N 3.一根质量为m,长为L的均匀长方木条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条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力F推木条,当木条经图所示位置时,桌面对它的摩擦力为( ) A.μmg B.μmg C.μmg D.上述选项均不对 4.木块A、B分别重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 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 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 )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 N 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 N 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 N 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 N 5.如图所示,有黑白两条毛巾交替折叠放在地面上,白毛巾的中间用绳与墙壁连接着,黑毛巾的中间用手将它拉住,欲将两条毛巾分开来。若每条毛巾的质量均为m,毛巾之间及其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均为μ,则将黑毛巾匀速拉出需要的力F的大小为( ) A. 2μmg B. 3μmg C.4μmg D. 5μmg 6.如图所示是皮带传动的装置示意图,O1是主动轮,O2是从动轮.两轮水平放置.当O1顺时针匀速转动时,重10N 的物体同皮带一起运动.若物体与皮带间最大静摩擦力为5N,则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图中皮带上P、Q 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 A.5N、向下、向下 B.0、向下、向上 C.0、向上、向上 D.0、向下、向下 7.右图是皮带运输机的示意图,在它把货物匀速地从A运输到B(货物在皮带上不打滑)的过程中,货物受到的摩擦力是( ) A.滑动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上 B.滑动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下 C.静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上 D.静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下

高中物理必修一:《摩擦力》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一定受到弹力作用,且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相对应的弹力方向垂直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 C.具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滑动摩擦力作用 D.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成正比 E.静摩擦力可以作为动力、阻力,而滑动摩擦力只能作为阻力 2.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间的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B.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C.两接触面间的滑动摩擦力越大,说明两接触面越粗糙 D.滑动摩擦力大小不仅与两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还与它们间的正压力有关,而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3.关于动摩擦因数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间没有摩擦力产生说明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 B.增大两物体的接触面积,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 C.增大两物体间的正压力,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 D.两物体的材料一定,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仅决定于两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如图所示,用力F把铁块压在竖直墙上不动,那么,当F增大时,关于铁块对墙的压力N,铁块受墙的摩擦力f,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N增大,f不变 B.N增大,f增大 C.N变小,f不变 D.N不变,f不变 5.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木板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块B略向右移动一些,使倾角α减小,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块A与木板间的正压力减小 B.物块A所受的摩擦力减小 C.物块A仍可保持静止状态 D.木板对A的作用力减小 6.运动员双手紧握竹竿匀速攀升和匀速下滑时,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1和f2,则:( ) A. f1向下, f2向上,且f1= f2 B. f1向下, f2向上,且f1> f2 C. f1向上, f2向上,且f1= f2 D. f1向上, f2向下,且f1> f2 7.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M上表面有一物体m,m与M之间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则关于M和m受力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m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B.M受到m对它向左的摩擦力 C.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右 D.地面对M不存在摩擦力作用 二、填空题 8.如图所示,A、B的重力分别为5N和8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 数均为0.2,则要能从A下方拉出B所需的最小水平拉力F=_____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