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语言的魅力》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言的魅力》教案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言的魅力》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4、学会本课21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繁华、木牌、过往、打扮、悲伤、添上、陶醉、漆黑”等词语。
5、教育学生从小培养自己的同情心,增强助人为乐的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添上那几个字产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理解第六自然段,学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理解词语。
一、导入课文师:同学们,在本单元,我们已经结识了古今中外几位名人,都有谁谁啊?谁能说说?(我国明代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加拿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从他们身上我们发现了什么?(李时珍一主为病人解除痛苦而学医的崇高的思想,白求恩在危险环境中仍然为伤病员做手术,也有一种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不错,那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课文,学习一位诗人的高尚品质。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师:同学们,读完题目,心里有什么感想?想知道点什么?或者你知道了什么?谁能谈谈!生:(魅力指的是非常有吸引力)生:(到底什么语言有那样的吸引力了?)生:(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师:那这句话为什么就吸引人了呢?吸引谁了呢?想知道这些问题,开始读课文,找答案吧!二、学习课文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读课文,初步领会一下课文内容,注意带拼音的生字词语,还要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可以吗?2、让生说说读完后的感想(双目失明)(课文讲的是语言的魅力)“盲人”课文中是用什么词说的(课文讲的是法国诗人让彼浩勒帮助一位盲人的故事)那么到底这位诗人怎么帮盲人老人的呢?在什么情况下这位诗人帮助老人的呢?请同学们快速从文中找一下相关的句段,准备给大家读一读!好吗?3、找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4、读完后:让生说说当时的情况,(老人——木牌——街上过往的行人无动于衷)师相机指导:什么样的老人?课件(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穿着描写5、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你有没有什么疑问?(1)课件(他不像其他……这样做的。
小学语文《语言的魅力》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语言的魅力》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语言的魅力》,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语言的魅力所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运用语言描述事物,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善于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2)教育学生文明用语,懂得礼貌待人,感受语言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感受语言的魅力,学会文明用语。
(2)通过课文内容,运用语言描述事物。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图片内容,引出本课《语言的魅力》。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查阅意思。
(2)小组内交流生字词,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
3. 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身边的语言魅力实例,感受语言的魅力。
(2)学生举例说明文明用语的重要性,教育大家要文明待人。
4. 实践活动(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魅力。
(2)学生尝试用课文中的句子描述自己喜欢的事物,提高语言组织能力。
5. 总结反馈(1)教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运用课文中的句子,描述自己喜欢的事物。
3. 观察身边的生活,举例说明语言的魅力所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生字词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对语言魅力的理解。
3. 学生完成实践活动的成果,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情境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语言的魅力》讲课教案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语言的魅力》讲课教案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语言在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激发想象等方面的独特魅力。
2.学会运用生动、贴切的词语,增强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学会运用语言表达。
2.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对语言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教师以一段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诗句或名言,谈谈对语言的感受。
第二环节:感受语言的魅力1.教师展示一组优美的图片,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图片内容,感受语言的魅力。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语言魅力的理解。
第三环节: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经典案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狼和小羊》等,让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语言特色。
第四环节:实践与应用1.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用语言描述一个场景,要求语言生动、贴切。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谈谈如何更好地运用语言表达。
四、课后作业1.学生选取一部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语言魅力,写成短文。
2.学生创作一篇短文,要求运用生动、贴切的词语,展示语言的魅力。
五、教学反思1.导入环节的设计要富有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环节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实践与应用环节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的指导。
4.课后作业的布置要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对语言的热爱和兴趣。
2.作业完成情况:学生作业完成认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3.学习效果:学生能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语言的魅力,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更多学生受益。
语言的魅力教案
语言的魅力教案
1. 教学目标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了解以下内容:
1.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最基本工具之一,它深刻地影响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2.通过不同的语言,人们能够了解并包容彼此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3.了解语言的魅力和多样性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相了解。
2. 教学内容
2.1. 什么是语言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基本工具之一,它通过词语的组合和语法的规则来表达思想、情感和行为。
语言不仅是人们沟通和交流的载体,还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语言的多样性
世界上存在着众多不同的语言,它们在语音、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上各不相同。
每种语言都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这也是各种文化之间交流和交融的重要方式。
2.3. 语言的魅力
语言的魅力在于它所能传递的信息和情感。
语言可以引起共鸣、喜悦、悲伤或愤怒,可以让人们在思想和感情上互相连接、理解和支持。
2.4. 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了解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交流和理解对方。
在今天的世界中,跨文化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了解和包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推动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合作与发展。
3. 教学方法
在本节课中将采用学生探究、互动交流和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
特别是通过引导学生多角度、多维度地了解语言的魅力和多样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
4. 总结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语言的魅力和多样性,从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相了解。
只有通过加强跨文化交流和合作,才能在世界各国之间建立更紧密、更友好的关系。
《语言的魅力》教案教学设计
《语言的魅力》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语言的魅力,认识到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传递信息、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不同语境下语言表达的适应性,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语言的定义与特点2. 语言的魅力表现3. 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4. 文明礼貌用语的运用5. 不同语境下的语言表达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语言的魅力,学会在不同语境下运用文明礼貌的语言。
2. 难点:培养学生适应不同语境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实际交往中能够得体地运用语言。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语言的定义与特点、语言的魅力表现、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运用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魅力。
3. 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下的语言交流,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文明礼貌用语的运用、不同语境下的语言表达技巧等话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趣味故事或现象,引发学生对语言魅力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语言的定义与特点、语言的魅力表现、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等知识点。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运用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魅力。
4.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下的语言交流,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讨论:引导学生就文明礼貌用语的运用、不同语境下的语言表达技巧等话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自己的语言魅力。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认同。
《语言的魅力》教案7篇
《语言的魅力》教案7篇《语言的魅力》教案篇1师:同学们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语言的魅力》,上节课我们说到乞讨的老人因为什么也没得到而非常的悲伤。
最能表现老人悲伤的句子是哪句?生: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
师:读到这里,老师的内心也涌上了无限的悲伤。
难道这些路人真的没有一点儿同情心吗?生反应不一,有的说“不是”,有的默不作声。
于是老师进行提示。
师:自由读一下课文的2—5自然段,看看过路人到底有没有这份爱心。
生自由读2—5段师:谁来说一下?生:不是路人没有爱心,是老人的牌子没有魅力。
师:你认为路人刚开始没有献出爱心是牌子上的字没有魅力,没有打动他们。
你将课文进行了前后联系,你很会读书。
师:还有那位同学想说?路人其实是有爱心的,还从哪里读出了这种信息?生:在第一段,路人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
师:这是最初,那后来呢?生:诗人从他的牌子上添了几个字之后,给他钱的人多极了。
师:通过老人第二次和诗人见面,他的话语里已经告诉我们了,他得到的钱多极了!师:来看老人的这句话,(屏幕出示)哪位同学来读一下?生:老人笑着回答:“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师:从老人的这句话中你又读出了老人此时是一种什么心情?生:非常高兴。
师:那你来读一读,读出老人的高兴。
生:老人笑着回答:“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师:听出老人的高兴了吗?生:听出来了。
师:还读出了什么?再读一读。
生:老人很满意。
师:好,读出你的感受。
生:老人笑着回答:“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师:老师也听出来了,你把“多极了”这几个字加重了一下语气。
体会出了老人的满意。
师:老人还有什么心情?生:他很不解,因为上午没人给他钱,到了下午竟有那么多人给他钱了。
师:从哪里看出老人不解。
生:老人笑着回答:“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师:你把“不知为什么”加重了一下语气。
同学们,老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汇成了一句话,老人笑着说生: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师:这个时候你的脑海中有什么疑问吗?生:老人不明白,为什么下午给他的钱的人多极了?师:他自己也非常疑惑不解。
《语言的魅力》讲课教案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演讲,包括演讲结构、语言表达和肢体语 言等方面的技巧。
辩论训练
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比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 养批判性思维。
04
语言运用技巧探讨
口头表达技巧训练
1 2
语音语调
通过模仿和练习,掌握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和语调 ,提高口头表达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表达能力
通过介绍语言学、文学、文化等方面 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语言视野,提高 其语言素养。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通过介绍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交 流方式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 跨文化交流环境。
教学目标与要求010203知识目标掌握语言学、文学、文化 等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知识。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语 言现象,提高语言表达和 交流能力。
情景对话
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对话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模拟对话练 习。这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应对不同情境的能力。
06
课程总结与评估
课程知识点回顾
语言的基本概念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的主要表达方式 。
语言的特点
语言具有社会性、文化性、符号性、系统性等特点。
语言的魅力
03
语言的魅力展示
经典文学作品欣赏
《红楼梦》
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复杂的情 节描写,展示了汉语言文学的独
特魅力。
《百年孤独》
以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展现了西 班牙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的经典之作,通过精美 的诗歌和深刻的人物内心独白,
展现了英语文学的魅力。
优秀影视作品推荐
《肖申克的救赎》
语言能够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塑造形象、构建社会,具有无穷的 魅力。
关于语言的魅力教案设计
关于语言的魅力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语言的魅力,认识到语言在交流、表达和沟通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提高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美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语言的魅力: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和影响力。
2. 语言表达:引导学生学习并实践各种表达方式,如描述、叙述、议论、抒情等。
4. 语言美感:分析并欣赏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美感,提高学生对语言美的敏感度。
5. 实践与应用: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实践,如演讲、辩论、情景剧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
2.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语言表达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尊重他人意见。
4. 欣赏教学法:分析并欣赏语言美感,提高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演示和分析。
2. 准备各种语言表达活动的道具和场地。
3. 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供学生课后拓展阅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学生倾听与尊重他人意见的表现:观察学生在交流中的态度,评价学生的倾听和尊重能力。
4. 学生对语言美感的认识:通过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对语言美感的认识和审美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幽默的故事或情景,引发学生对语言魅力的思考,导入新课。
2.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典型的语言魅力案例,让学生感受语言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力。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围绕语言的魅力展开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经历。
4. 课堂讲解: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各种方式,如描述、叙述、议论、抒情等,并进行讲解和示范。
语文教案《语言的魅力》8篇
语文教案《语言的魅力》8篇语文教案《语言的魅力》1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法国诗人让.彼浩勒关心盲老人的故事,体会"语言的魅力"。
2、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体“语言的魅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六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第三段的第一句话"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富有诗意的语言,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有特别深厚的感情颜色。
三、教学设计思想课文记叙了法国诗人让.彼浩勒关心盲老人的事。
赞扬他怜悯关心穷困残疾人的和善品质,同时说明白语言艺术的巨大作用。
文章的第一、二段是比较"我什么也看不见"和"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有什么不同呢?诗人添上几个字前后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从而设计cai课件卡1和卡2。
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第三段的内容,为什么说后者“富有诗意的语言"、"有深厚的感情颜色"呢?设计卡3,提出问题,"春天到了"自然会使人们产生很多美妙的联想,正如文中所说,出示卡4,练习填空。
依据括号中的内容想象这叫人沉醉的春天美景,画面消失后,让同学充分体验"观察"与"看不见"的心理反差,创设情境,从而感悟盲老人一生什么也看不见,自然令人心酸、让人怜悯,乐于解囊相助。
诗人添上几个字后能产生这么大的作用,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四、媒体预备cai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自由读全文,想一想课文讲解并描述了一件什么事?(二)学习第一段1、盲老人站在木牌旁,期盼着路人的关心,路人却无动于衷。
找出这一段,读一读,你的脑海中会出现出怎样的一幅画面?2、你们想看这个画面吗?(出示课件盲老人和写有"我什么也看不见"的木牌。
)3、看了以后,你的感受是什么?是啊,盲老人为生活所迫才这样做的,境况特别凄惨,可路人却如此冷漠,谁来有语气的读一读,其他同学看书体会或看画面感受。
《语言的魅力》的教学设计 3篇
《语言的魅力》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学会12个字,认识5个字。
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理解“衣衫褴褛、佝偻、表情木然、虚设、辛酸、贫困交加、风烛残年”的意思。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语言的魅力》这一奇特感人的故事,使同学们能够了解故事内容,并且深深震撼于“语言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情境创设,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精学第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诗人在木牌上加了几个字,就产生了那样的“魅力”的原因。
教具安排:生字卡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6个字,认识5个字。
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理解“衣衫褴褛、佝偻、表情木然”的意思。
2、理解课文第1自然段,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第1自然段,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学习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老人生活处境的艰辛。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一、导入:师:“语言”是人类思想表达的工具,语言的内容非常非常的丰富,一辈子也说不完,语言是我们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没有它,我们就无法表达出细腻丰富的情感,人与人之间更是无法交流沟通了,语言的魅力可大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讲述有关“语言的魅力”的课文。
你们有兴趣吗?首先呀,这还要从一个故事说起……(请快快翻开书本第5页读读这片奇特的故事吧!)二、初读:自读课文。
想想课文写了些什么,并边读边圈生字,读完课文后把所圈生字反复多读几遍直到熟练。
检查生字。
把生字送回课文再读课文,想想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可提出来。
三、精读:师: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吗?(指名自由概括)学习第1自然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这是怎样的一位老人呢?(“衣衫褴褛,佝偻着腰,头发花白,表情木然”说明她贫困交加,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破破烂烂,这么大岁数了,头发白了,连背都驮了,伸也伸不直,佝偻着背,长期吃不饱,穿不暖,饥寒交迫,老得连站都站不稳了,却还要为了生存,为了活下去,为了不饿死,而整天从早到晚长时间地站在街上沿街乞讨,她的'表情木然、目光呆滞,长期生活的不幸早已压得她都麻木了。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石嘴山市第二十六小学:席慧娟教学目标1.检查生词,重点讲解“魅”的书写。
2.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常识了解“魅力”含义。
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诗人关心、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3.通过比较阅读了解添加后的句子有魅力。
通过读、讲,进一步体会为什么这个句子有魅力。
4.学习写有魅力的语言。
方法与策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读中感悟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是体会诗人添上“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后产生的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2、教学难点是理解第6自然段。
通过联想,感情朗读,体会这句富有诗意的语言所具有的浓厚的感情色彩。
学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教学准备1、字词句课件2、课文插图课件3、描绘“春天美景”的图片教学过程一、质疑引入,解读魅力(3分钟)1、引题。
师:同学们,老师有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我也不知道原因,想请教大家,看谁能帮助老师:我每天路过学校前面的那片桃花林,都忍不住要停下来看看,这是为什么呢?生:因为春天到了,那里很美。
师:是的,美的景色能吸引人,长得乖巧可爱的小孩也能吸引人,就连我们班会听讲的孩子也很吸引人,老师很喜欢你们。
这种具有吸引人的力量就叫---魅力。
那么,你们见过语言也具有魅力吗?我们今天一起走进这篇课文,(看黑板齐读课题)22、语言的魅力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5分钟)导语: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这篇课文的生字词。
看看这些词语你都认识吗?课件出示:请你读一读:双目失明衣衫褴褛叹息悲伤无动于衷姗姗而去淡淡一笑让·彼浩勒漆黑满意师:观察上面每一排词,分别与文中的谁有关?生:盲老人、行人、诗人诗:默读课文,思考老人、诗人、行人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试着用上幻灯上的词语概括一下。
三、细读感悟,体会魅力(15分钟)(一)学习1—5自然段:1.师:诗人让·彼浩勒用有魅力的语言帮助了盲老人,这句有魅力的语言是什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谁最先找到?(板书: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2。
关于语言的魅力教案四篇
关于语言的魅力教案四篇语言的魅力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4、学会本课21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繁华、木牌、过往、打扮、悲伤、添上、陶醉、漆黑等词语。
5、教育学生从小培养自己的同情心,增强助人为乐的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添上那几个字产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理解第六自然段,学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理解词语。
一、导入课文:师:同学们,在本单元,我们已经结识了古今中外几位名人,都有谁谁啊?谁能说说?(我国明代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加拿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从他们身上我们发现了什么?(李时珍一主为病人解除痛苦而学医的崇高的思想,白求恩在危险环境中仍然为伤病员做手术,也有一种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不错,那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课文,学习一位著名诗人的高尚品质。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师:同学们,读完题目,心里有什么感想?想知道点什么?或者你知道了什么?谁能谈谈!生:(魅力指的是非常有吸引力)生:(到底什么语言有那样的吸引力了?)生:(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师:那这句话为什么就吸引人了呢?吸引谁了呢?想知道这些问题,开始读课文,找答案吧!二、学习课文: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读课文,初步领会一下课文内容,注意带拼音的生字词语,还要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可以吗?2、让生说说读完后的感想:(双目失明)(课文讲的是语言的魅力)盲人课文中是用什么词说的(课文讲的是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帮助一位盲人的故事)那么到底这位诗人怎么帮盲人老人的呢?在什么情况下这位诗人帮助老人的呢?请同学们快速从文中找一下相关的句段,准备给大家读一读!好吗?3、找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4、读完后:让生说说当时的情况,(老人木牌街上过往的行人无动于衷)师相机指导:什么样的老人?课件(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穿着描写5、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你有没有什么疑问?(1)课件(他不像其他这样做的。
《语言的魅力》教案教学设计
《语言的魅力》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语言的魅力,认识到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倾听、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善于沟通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语言的魅力所在:引导学生认识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了解文明用语、礼貌用语的重要性。
2. 表达与倾听: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以及倾听、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
3. 情景模拟:设置不同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文明、礼貌的语言进行沟通。
4.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因语言使用不当而引发的矛盾,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教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如何更好地运用语言进行人际交往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并掌握语言表达和倾听的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使用实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氛围。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 准备情景模拟道具,便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 划分课堂小组,确保小组讨论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
2.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环节中的语言表达水平。
3. 学生倾听与理解能力: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他人观点的理解程度。
4. 学生尊重他人、善于沟通的品质: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评估其在人际交往中的沟通能力。
六、教学进程1. 导课:通过一个简单的语言游戏,引发学生对语言魅力的思考,导入新课。
2. 基本概念:介绍语言的魅力,解释文明用语、礼貌用语的重要性。
《语言的魅力》语文教案
《语言的魅力》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提高学生对语言表达的认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魅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语言的魅力》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语言的魅力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3.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理解课文《语言的魅力》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魅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和观点,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魅力。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语言魅力,让学生感受并理解其重要性。
3.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引发学生对语言魅力的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课文《语言的魅力》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3. 案例分析: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语言魅力,让学生感受并理解其重要性。
4. 实践训练: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评估他们对语言魅力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或口语表达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评估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3. 长期效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方式的改变,评估教学效果。
七、教学资源:1. 课文《语言的魅力》及相关阅读材料。
2. 教学PPT或幻灯片,用于展示案例和教学内容。
3. 视频或音频材料,用于案例分析和教学演示。
4. 写作纸张或电子设备,用于课后作业。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导入和讲解课文主要内容。
2. 第二课时:案例分析和实践训练。
3. 第三课时:总结与反思,布置课后作业。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和观点,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训练加深他们对语言魅力的认识。
一年级语文《语言的魅力》教案
一年级语文《语言的魅力》教案
教案主题:一年级语文《语言的魅力》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并体验到语言的魅力,培养他们对语言的热爱和兴趣。
2. 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
1. 阅读课文《语言的魅力》,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2. 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的魅力。
3. 进行口语练习,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流。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以生活中的例子引入课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会有不同的效果,从而引出“语言的魅力”。
2. 讲解新课: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语言的魅力》,引导他们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然后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特点,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
3. 练习与实践: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口语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流。
比如,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子,或者自己创作一些有魅力的句子。
4. 总结归纳: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他们认识到语言的魅力,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有魅力的语言。
四、教学评估: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他们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同时,也可以通过口头提问或书面作业的方式,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家庭作业:
让学生在家中选择一段自己喜欢的文章,尝试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体验语言的魅力。
六、教学反思: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语言的魅力》语文教案
《语言的魅力》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短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通过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力量,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念,做一个文明、有修养的人。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
2. 课文解析: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如修辞手法、句式结构等。
3. 词汇学习:重点讲解并练习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三、教学重点1. 课文朗读和理解。
2. 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
3. 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文章中的重点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语言表达,掌握写作技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语言的魅力》全文。
2. 教学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3. 教学辅助材料:课文注释、相关语言表达案例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语言表达案例,引发学生对《语言的魅力》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
3. 课文解析: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如修辞手法、句式结构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词汇学习:重点讲解并练习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和短语,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分析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语言的魅力和正确运用语言的重要性。
八、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2. 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等方面,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语言的魅力教案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绵阳市南山小学:王碧波教学目标情感与价值目标:了解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用语言帮助盲老人的事,体会诗人关心、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14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练习用“可是”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6自然段。
4、学习写有魅力的语言。
方法与策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读中感悟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是体会诗人添上“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后产生的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2、教学难点是理解第6自然段,学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教学准备1、字词句课件2、课文插图课件3、描绘“春天美景”的图片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分析课题,提出探索性问题,初步处理字词。
2、通过读文,了解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用语言帮助盲老人的事,体会诗人关心、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3、指导朗读,练习背诵第6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质疑引入,解读魅力(2分钟)1、引题。
师:同学们,老师有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我也不知道原因,想请教大家,看谁能帮助老师:我每天路过学校前面的哪片桃花林,都忍不住要停下来看看,这是为什么呢?生:因为春天到了,那里很美。
师:是的,美的景色具有魅力,能吸引人,长得乖巧可爱的小孩有魅力也能吸引人,就连我们班会听讲的孩子也具有魅力,老师最喜欢。
那么,你们见过语言也具有魅力吗?我们今天一起走进这篇课文,(看黑板齐读课题)22、语言的魅力2、分析课题。
师:“魅力”是什么意思?(魅:传说中的鬼怪。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处理字词(3分钟)导语: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这篇课文的生字词。
看看这些词语你都认识吗?课件出示:请你读一读:双目失明衣衫褴褛叹息悲伤无动于衷姗姗而去淡淡一笑让·彼浩勒漆黑满意师:“无动于衷”这个词语出现在哪句话中?谁读一读?课件出示:街上过往的行人很多,那些穿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那些打扮漂亮的少男少女们,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有的还淡淡一笑,便姗姗而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
自贡市育才小学陈兰教学思路:
本次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
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盲人的可怜。
2、通过画面前后变化的对比,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语言用得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让·彼浩勒添加的那几个字为什么那么有魅力。
教学难点:
明白恰当的运用语言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动人心。
一、复习引入:
1、师:孩子们,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语言的魅力》。
我们一起来齐读课题。
请同学说说课题中的哪些字应该重读?(魅力)为什么?然后再读课题。
2、复习词语。
师:接下来老师要来检查一下大家上节课掌握生字的情况。
(请同学读大屏上的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画面对比,体会魅力
(一)、画面对比:
师:请孩子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文中最有魅力的一句话。
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勾画。
(生汇报“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课件展示
师:这是诗人让·彼浩勒给盲老人修改后的一句话,木牌上开始是怎样写的?
生:汇报(我什么也看不见。
)课件展示
师:孩子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话,为什么大家都认为下面这句话更有魅力呢?接下来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找找原因。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当木牌上还是“我什么也看不见时”(板书:我什么也看不见!)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第一幅画面:
A:感悟老人的可怜。
1、师:请一个同学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其他同学边听边勾画出这段话中描写这位老人(出示课件)外貌的语句?(学生汇报时课件相机出示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
2、师:孩子们老人给你什么印象?你是从那些地方体会到的?
(学生汇报到时就突出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汇报的过程中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形容衣衫褴褛)
3、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请同学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这句话。
4、全班齐读这句话。
(读出老人的无助、可怜)
B:感悟行人的无情。
1、师:孩子们老人是如此的可怜,让人理所当然的想到他肯定会要到很多钱。
是吧?然而现实却怎样呢?请你用喜欢的符号在这个自然段中勾出相关的语句。
(课件相机出示语句)
2、师: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了什么?(相机点拨无动于衷、淡淡一笑、姗姗而去)。
(毫不在乎,很不在意,觉得可笑,觉得无所谓,不管自己的事)
3、学生汇报后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这句话。
4、师:老人已经很久没要到钱了,孩子们此时你脑海里仿佛出现了老人怎样的画面?(老人在哭,今天没吃一口饭已经饿得不行了….)
5、孩子们此时你的心情如何?你想说什么?(难过、无奈、心酸、不满….)大家都说得很好,让我们一起来读出老人的可怜,读出行人的无情。
(课件出示语句)
第二幅画面:
师:孩子们诗人让··彼浩勒在木牌上加了几个字后,这幅画面发生的哪些变化呢?请孩子们自读课文2——5自然段说说画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a:钱多了;
b:给钱的人多了;
c:老人的心情变了;
······
师:对,这些都是看得到的变化,还有什么看不到的变化吗?
生:d:人们都变得很有爱心了,世界充满了爱。
e:社会变得温暖了
······
(二)、体会魅力:
1、师:孩子们为什么加了几个字后会让画面发生如此之大的变化呢?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春天到了”(课件突出“春天到了”这几个字)。
春天到了,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谁来说一说。
(有的学生说:“看见了,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
”有的学生说:“看见了茂盛的绿树、耀眼的红花。
”有的学生说:“听到莺歌燕语声。
”想到:到郊外去走走、踏青、钓鱼,体会到:活着真好、真幸福……)
2、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春天。
(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生机勃勃......)
3、师:孩子们春天太美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文中的作者是怎样描写春天的呢?请孩子们自由读课文第六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文中描写春天的语句。
4、引导读描写春天的句子。
(读出春天的美)先个别读(引导读出四个“那”的不同,读出反问的语气。
)再全班读。
5、师:是呀,春天多美啊!蓝天白云、绿树红花、莺歌燕舞、流水人家(课件打出一幅春光图)(响起轻松欢快的音乐),我们可以走进大自然幸福的享受春光,可是(语气拖长、重)这位双目失明的老人眼前却一片漆黑,(课件打出漆黑的画面)他什么也看不见。
(响起了哀婉的《江河水》)他这一生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孩子们此时你最想说什么?如果此时你正路过这个街边你最想做什么?(关心安慰老人的话,给钱)
6、孩子们你们真善良,真有爱心。
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读出对老人的同情,打动忙碌的人们吧。
(齐读课文第六自然读)
师:于是过往的商人停下脚步,衣着华丽的绅士停下脚步,贵妇人停下脚步纷纷送上自己的一份爱心。
孩子们假如此时你就是那位给钱的商人、绅士、贵妇人,我是一位记者。
师随机采访:
(1):这位先生上午你从这儿过的时候都没给钱,为什么下午你却要给呢?
(2):这位小姐,看样子你不是很有钱,为什么还要给他那么多钱呢?
(3):这位小朋友,你为什么要给老人钱呢?
(4):请问这位先生,看到木牌上的字你想到了什么呢?
师小结:孩子们,这句话加了几个字后,就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爱心,让大家从无动于衷变到纷纷相助。
让老人从叹息到笑了这就是这句话的魅力,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三、拓展:
师:孩子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像这样有魅力的语言,谁能来说说?(汇报后师小结:孩子们你们说的太好了,让我们用心去体会语言的魅力,让自己的语言也越变越有魅力!)
四、板书设计:
22、语言的魅力
无动于衷纷纷相助
叹息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