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课题——鸡蛋上的物理学
鸡蛋中的物理学问
![鸡蛋中的物理学问](https://img.taocdn.com/s3/m/08f81e620740be1e640e9a5c.png)
鸡蛋中的物理学问鸡蛋是餐桌上的一种传统美食,其味道鲜美,口感滑嫩,深受人们喜爱。
你知道小小鸡蛋中藏有多少物理学问吗?一、扩散现象把新鲜的鸡蛋外壳打开时,可以看到蛋黄完整饱满,蛋清粘稠透明。
把放久了的鸡蛋外壳打开时,却是蛋黄松散,蛋清混浊,俗称“散黄”。
鸡蛋“散黄”是蛋清与蛋黄之间发生了扩散现象。
众所周知,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蛋清和蛋黄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时彼此进入了对方。
鸡蛋存放时间越长“散黄”越严重。
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夏天的鸡蛋比冬天的鸡蛋易发生“散黄”。
若“散黄”不严重,无异味,高温煎煮后仍可食用。
若细菌滋生,蛋白质已变性就不能吃了。
新鲜的鸡蛋泡在盐水中,几周后蛋清和蛋黄都变咸了;将鸡蛋浸在卤汁中慢火煮炖,调料的香气会逐渐渗入鸡蛋中。
这些都是分子的扩散现象。
二、蒸发吸热刚煮熟的鸡蛋从水中捞出时,蛋壳上湿漉漉的,握在手里有点烫,但还可以忍受。
可是过一会,当蛋壳上的水变干后,握在手里却感觉更烫了。
鸡蛋刚从热水中捞出时,蛋内不断向蛋壳传递热量,由于蛋壳上附着一层水,水在蒸发时吸收热量,使蛋壳的温度不升。
当水蒸发殆尽,蛋壳的温度就会快速升高,这时握在手里就会感觉更烫了。
饮食店做大饼的师傅,在把生大饼贴到炉膛内壁之前,总是把手往冷水里浸一下,然后再托着大饼伸进炉里。
正是手上的水蒸发吸热,保护了他的皮肤不被烫伤。
从刚出锅的笼屉中捡馒头时,手上沾点凉水就不会感觉烫,也是手上的水蒸发吸热延缓了热量从馒头到手的传递时间。
三、液化放热夏天,刚从冰箱里取出来的鸡蛋原本是干燥的,但是过一会蛋壳上就会有晶莹透亮的小水珠生成。
这是由于刚拿出的鸡蛋温度低于室温,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蛋壳上遇冷放热液化,液化后的小水珠依附在蛋壳上,就好像鸡蛋出汗似的。
鸡蛋从冰箱中取出后就不要再放回去,因为水蒸气在蛋壳上液化成小水珠后细菌也会借此繁生。
如果再放回冰箱,细菌不仅会侵入鸡蛋,还会蔓延到冰箱里其它食物上。
鸡蛋物理实验报告答案
![鸡蛋物理实验报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995311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c.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鸡蛋的结构特点。
2. 探究鸡蛋在不同条件下的物理性质。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验原理鸡蛋是一种常见的生物材料,其结构复杂,具有多种物理性质。
本实验通过观察鸡蛋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探究其物理性质。
三、实验器材1. 鸡蛋若干2. 水盆3. 砂纸4. 热水5. 冰块6. 滴管7. 纸巾8. 电子秤9. 尺子四、实验步骤1. 观察鸡蛋外观,记录鸡蛋的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
2. 将鸡蛋放入水盆中,观察鸡蛋在水中的浮沉情况,记录鸡蛋的浮沉状态。
3. 在鸡蛋表面涂抹砂纸,观察鸡蛋在涂抹砂纸后的摩擦力变化。
4. 将鸡蛋放入热水中,观察鸡蛋在热水中的变化,记录鸡蛋的浮沉状态和形状变化。
5. 将鸡蛋放入冰块中,观察鸡蛋在冰块中的变化,记录鸡蛋的浮沉状态和形状变化。
6. 使用滴管向鸡蛋表面滴水,观察水滴在鸡蛋表面的形状变化。
7. 使用电子秤称量鸡蛋的质量,记录鸡蛋的质量。
8. 使用尺子测量鸡蛋的直径,记录鸡蛋的直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鸡蛋外观特征:鸡蛋呈椭圆形,表面光滑,有壳、蛋黄、蛋白等部分。
2. 鸡蛋在水中的浮沉情况:鸡蛋在水中呈下沉状态,说明鸡蛋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3. 鸡蛋表面涂抹砂纸后的摩擦力变化:鸡蛋表面涂抹砂纸后,摩擦力增大,鸡蛋在涂抹砂纸后的摩擦力大于未涂抹砂纸时的摩擦力。
4. 鸡蛋在热水中的变化:鸡蛋在热水中呈上浮状态,形状略微变形,说明鸡蛋在热水中膨胀,密度减小。
5. 鸡蛋在冰块中的变化:鸡蛋在冰块中呈下沉状态,形状略微变形,说明鸡蛋在冰块中收缩,密度增大。
6. 水滴在鸡蛋表面的形状变化:水滴在鸡蛋表面呈圆形,说明鸡蛋表面具有亲水性。
7. 鸡蛋的质量: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8. 鸡蛋的直径:鸡蛋的直径约为5cm。
六、实验结论1. 鸡蛋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故在水中呈下沉状态。
2. 鸡蛋表面具有亲水性,水滴在鸡蛋表面呈圆形。
3. 鸡蛋在不同温度下,其密度和形状会发生变化。
物理关于鸡蛋的实验报告(3篇)
![物理关于鸡蛋的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e6416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0e.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鸡蛋的物理性质;2. 掌握测量鸡蛋密度、弹性模量、比热容等物理量的方法;3.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1. 密度: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用公式ρ = m/V表示,其中ρ为密度,m为质量,V为体积。
2. 弹性模量:弹性模量是材料在受力时产生形变的能力,用公式E = F/A表示,其中E为弹性模量,F为受力,A为受力面积。
3. 比热容: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用公式c =Q/mΔT表示,其中c为比热容,Q为热量,m为质量,ΔT为温度变化。
三、实验器材1. 鸡蛋;2. 天平;3. 量筒;4. 弹簧测力计;5. 温度计;6. 烧杯;7. 水浴锅;8. 钳子;9. 秒表;10. 计算器。
四、实验步骤1. 密度测量(1)将鸡蛋放在天平上,记录其质量m1;(2)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1;(3)将鸡蛋放入量筒中,记录水面上升后的体积V2;(4)计算鸡蛋的体积V = V2 - V1;(5)计算鸡蛋的密度ρ = m1/V。
2. 弹性模量测量(1)将鸡蛋放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记录初始长度L1;(2)用钳子轻轻压缩鸡蛋,记录压缩后的长度L2;(3)计算压缩量ΔL = L2 - L1;(4)计算弹性模量E = F/A,其中F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A为鸡蛋的横截面积。
3. 比热容测量(1)将鸡蛋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2)将烧杯放入水浴锅中,调节水温至室温;(3)记录室温T1;(4)将鸡蛋放入水浴锅中,用秒表计时,记录鸡蛋在水浴锅中加热的时间t;(5)取出鸡蛋,用温度计测量鸡蛋的温度T2;(6)计算温度变化ΔT = T2 - T1;(7)计算比热容c = Q/mΔT,其中Q为鸡蛋吸收的热量,m为鸡蛋的质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鸡蛋的密度: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鸡蛋的密度ρ约为1.03g/cm³。
2. 鸡蛋的弹性模量: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鸡蛋的弹性模量E约为3.2×10⁵Pa。
鸡蛋物理学开题报告
![鸡蛋物理学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8cb9f3fb4daa58da0114afc.png)
组长:许天奇
课题研究意义
1. 有利于了解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2. 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 3. 有利于提高探索能力
课题研究目的
1. 了解余生活
课题研究的背景
鸡蛋又名鸡卵、鸡子,是母鸡所产的卵,其外有一层硬壳,内则有 气室、卵白及卵黄部分。富含胆固醇,营养丰富,一个鸡蛋重约50 克,含蛋白质7克。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很适合人体生理需要 、易为机体吸收,利用率高达98%以上,营养价值很高,是人类常 食用的食物之一。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 鸡蛋有关力学的知识 • 方法:文献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
研究工作的步骤
1. 2. 3. 4. 开题报告 收集资料 做实验(例:压强、大气、沉浮) 总结与反思
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PPT、研究报告
鸡蛋身上的物理学研究
![鸡蛋身上的物理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a0b84080b4e767f5acfce60.png)
鸡蛋身上的物理学研究一、问题产生的背景一天,在家看着奶奶做饭,她拿了一个鸡蛋,椭圆形的,她往灶头一敲,鸡蛋就坏了,我还看到鸡蛋里面有粘粘的液体……由此问题就产生了。
二、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三、实验器材:鸡蛋四、实验人员:组长:单义(统筹领导)组员:田野(查找资料)史亚男(实验操作)白瑞(整理资料)叶笑笑(制作报告)司化杰(后勤保障)五、实验地点:本班教室六、实验时间:2011-11-30七、进行实验1、看鸡蛋夏天,鸡蛋常常容易变质损坏,如果用平常的方法直接看鸡蛋,则不能看到鸡蛋内的情况,但如果我们将鸡蛋对着阳光,同时将周围遮挡起来,这时我们便可隐约地看见鸡蛋内的情况。
可见鸡蛋还是有一定的透光性的。
在孵鸡场,工作人员常常将鸡蛋放在暗室与外界相连的小窗洞上,以观察鸡蛋的孵化情况。
2、煮鸡蛋由于鸡蛋中蛋清和蛋黄的凝固温度不同等因素,所以用不同的煮法可煮出不同花样的鸡蛋。
⑴淌心蛋:用急火煮鸡蛋,当水沸腾后,由于蛋清在外层,首先被煮熟凝固,而由于蛋清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此时的蛋黄由于受热不充分,基本上还处于液态,如果此时就将鸡蛋取出,便就煮成了我们所说的淌心蛋了。
⑵温泉蛋:蛋清的凝固温度大约是70℃左右,而蛋黄的凝固温度却只有60℃左右,所以我们在煮鸡蛋时只要将水温控制在60℃——70℃之间,便可煮出一种奇特的蛋——温泉蛋:蛋黄已凝固,而蛋清却还是晶莹剔透的液体!3、玩鸡蛋⑴转鸡蛋:将一枚生鸡蛋和一枚熟鸡蛋以同样的速度在桌面上转动,将会发现生鸡蛋很快就会停下来,而熟鸡蛋转的时间会较长一点。
原因就是生鸡蛋在转动时,蛋清蛋黄由于惯性就会阻碍蛋壳的转动。
⑵滚鸡蛋:将鸡蛋横着沿斜面滚下很容易,而竖着却只能缓慢地滑下!可见滚动摩擦要比滑动摩擦小得多⑶做不倒翁:将生鸡蛋的一端敲一个小孔,将蛋清蛋黄慢慢甩出,凉干再在其中装入适量的沙子,滴入一些胶水以固定住沙子,在蛋壳外画上脸谱,便制成了一个不倒翁。
4、腌鸡蛋腌鸡蛋时,盐水的配置是很有学问的,过咸,盐水密度大,鸡蛋浮在水面上,容易发臭变质;过淡,鸡蛋腌很长时间也不会变咸,所以配制的盐水应能使鸡蛋刚好悬浮在水中为宜,这样过一段时间后,鸡蛋中盐分增加,密度变大,相反盐水的密度变小,所以鸡蛋逐渐沉入坛底,这时鸡蛋也就腌得差不多了。
鸡蛋物理的实验报告
![鸡蛋物理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785c6e1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e.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鸡蛋的结构及其物理性质。
2. 通过实验探究鸡蛋在不同物理环境下的行为和变化。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鸡蛋是一种常见的生物材料,其结构复杂,具有多种物理性质。
本实验通过观察鸡蛋在不同物理环境下的行为和变化,了解鸡蛋的物理性质。
三、实验器材1. 鸡蛋若干2. 烧杯3. 玻璃棒4. 水5. 盐6. 水银7. 量筒8. 秒表9. 计时器10. 温度计四、实验步骤1. 观察鸡蛋外观,记录鸡蛋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
2. 将鸡蛋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观察鸡蛋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3. 在水中逐渐加入盐,观察鸡蛋的浮沉变化,记录鸡蛋开始浮起时的盐的质量。
4. 将鸡蛋放入盛有水银的容器中,观察鸡蛋在水银中的浮沉情况。
5. 用玻璃棒轻轻敲击鸡蛋,观察鸡蛋的破裂情况。
6. 将鸡蛋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观察鸡蛋在热水中和冷水中的浮沉变化。
7.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鸡蛋的物理性质。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1. 鸡蛋外观特征:鸡蛋呈椭圆形,表面有壳,壳上有一层薄膜,颜色为白色。
2. 鸡蛋在水中的浮沉情况:鸡蛋在水中浮沉不定,当盐的质量达到一定值时,鸡蛋开始浮起。
3. 鸡蛋在水银中的浮沉情况:鸡蛋在水银中下沉。
4. 鸡蛋破裂情况:用玻璃棒轻轻敲击鸡蛋,鸡蛋容易破裂。
5. 鸡蛋在热水中和冷水中的浮沉变化:鸡蛋在热水中浮起,在冷水中下沉。
六、实验分析1. 鸡蛋的浮沉情况与盐的质量有关,当盐的质量达到一定值时,鸡蛋开始浮起。
这是因为盐溶解在水中后,增加了水的密度,使得鸡蛋的浮力增大,从而浮起。
2. 鸡蛋在水银中下沉,说明鸡蛋的密度大于水银的密度。
3. 鸡蛋容易破裂,说明鸡蛋的壳较薄,抗冲击能力较弱。
4. 鸡蛋在热水中浮起,在冷水中下沉,说明鸡蛋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当水温升高时,鸡蛋体积膨胀,密度减小,从而浮起。
七、实验结论1. 鸡蛋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浮力等。
物理中鸡蛋实验报告
![物理中鸡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89e3920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1.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物理学中力学、光学、热学等基本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1. 力学原理:通过实验观察鸡蛋在不同压力下的变形情况,了解物体在受力时的形变规律。
2. 光学原理:通过观察鸡蛋的折射现象,了解光的传播规律。
3. 热学原理:通过实验观察鸡蛋在温度变化下的变化,了解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等热学现象。
三、实验器材1. 鸡蛋1个2. 玻璃杯1个3. 水若干4. 热水壶1个5. 冰块若干6. 尺子1把7. 记号笔1支8. 记录本1本四、实验步骤1. 鸡蛋弹性实验(1)将鸡蛋放在平坦的桌面上,用手指轻轻按压鸡蛋,观察鸡蛋的变形情况。
(2)记录鸡蛋变形的程度,分析鸡蛋的弹性。
(3)重复实验,比较不同压力下鸡蛋的变形情况。
2. 鸡蛋折射实验(1)将鸡蛋放入装有水的玻璃杯中,观察鸡蛋在水中的折射现象。
(2)调整玻璃杯的角度,观察不同角度下的折射现象。
(3)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光的折射规律。
3. 鸡蛋温度变化实验(1)将鸡蛋放入热水中,观察鸡蛋的温度变化。
(2)将鸡蛋取出,放入装有冰块的容器中,观察鸡蛋的温度变化。
(3)记录鸡蛋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情况,分析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等热学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鸡蛋弹性实验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鸡蛋在受到不同压力时,其变形程度不同。
当压力较小时,鸡蛋变形较小;当压力较大时,鸡蛋变形较大。
这说明物体在受力时,其形变程度与受力大小有关。
2. 鸡蛋折射实验实验结果显示,鸡蛋在水中会发生折射现象。
当调整玻璃杯的角度时,鸡蛋的折射现象也会发生变化。
这说明光的传播路径会因介质的不同而改变。
3. 鸡蛋温度变化实验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鸡蛋在热水中温度逐渐升高,在冰块中温度逐渐降低。
这说明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等热学现象在鸡蛋温度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六、实验结论1. 物理学中的力学、光学、热学等基本原理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研究性学习报告——鸡蛋中的物理学
![研究性学习报告——鸡蛋中的物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553e60f7ba0d4a7302763ad4.png)
鸡蛋中的物理学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爱因斯坦说:“喜爱比责任是更好的教师。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物理现象;利用身边物品,进行物理实验,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体会。
在这里说说鸡蛋中的物理知识:1、液体蒸发吸热实验:把刚煮熟的鸡蛋从锅内捞出,直接用手拿时,虽然较烫,但还可以忍受。
过一会儿,当蛋壳上的水干了后,感到比刚捞上时更烫了。
分析:因为刚刚捞上来的蛋壳上附着一层水膜,开始时,水膜蒸发吸热,使蛋壳的温度下降,所以并不觉得很烫。
经过一段时间,水膜蒸发完毕。
由鸡蛋内部传递出的热量使蛋壳的温度重新升高,所以感到更烫手。
2、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把煮熟捞起的蛋立刻浸入冷水中,待完全冷却后,再捞起剥落。
分析:首先,鸡蛋刚浸入冷水中,蛋壳直接遇冷收缩,而蛋白温度下降不大,收缩也较小,这时主要表现为蛋壳在收缩。
其次,由于不同物质热胀冷缩性质的差异性,当整个蛋都完全冷却时,组织疏松的蛋白收缩率比蛋壳大,收缩程度更明显,造成蛋白蛋壳相互脱离,剥蛋壳就更方便了。
3、验证大气压存在实验:选一只口径略小于鸡蛋的瓶子,在瓶底热上一层沙子。
先点燃一团酒精棉投入瓶内,接着把一只去壳鸡蛋的小头端朝下堵住瓶口。
火焰熄灭后,蛋被瓶子缓缓“吞”入瓶肚中。
分析:酒精棉燃烧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部分气体被排出。
当蛋堵住瓶口,火焰熄灭后,瓶内气体由于温度下降,压强变小,低于瓶外的大气压。
在大气压作用下,有一定弹性的鸡蛋被压入瓶内。
4、浮沉现象实验:把一只去壳鸡蛋,浸没在一只装有清水的大口径玻璃杯中。
松开手后,发现鸡蛋缓缓沉入杯底。
捞出鸡蛋往清水中加入食盐,调制成浓度较高的盐溶液。
再把鸡蛋浸没在盐溶液中,松开手后,鸡蛋却缓缓上浮。
分析:物体浮沉情况取决于所受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体积就是它所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可以对应表示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
鸡蛋上的物理学 开题报告
![鸡蛋上的物理学 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419d207804d2b160b4ec08f.png)
鸡蛋上的物理学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课题组长:课题成员:指导老师:一,课题背景:中学物理的课程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其中最重要的是能领略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
美国物理学家费曼曾说:“学过科学以后,你周围的世界仿佛变了样子。
”这才是科学教育的真谛。
为此,本小组选取人们非常熟悉且取材容易的鸡蛋作为研究对象,对小小鸡蛋中蕴含的丰富物理知识进行深入研究。
二,研究目的:探究鸡蛋身上的物理,领略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对物理学习起促进作用。
此外,进行此次研究就本身而言,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团队的团结协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研究过程: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上网,去图书馆查阅资料。
为了增加结论的说服力,我们进行了多项验证性实验,也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
四,研究内容:从鸡蛋的构造入手,从内到外,一一“解剖”鸡蛋,仔细研究鸡蛋外壳的薄壳结构,以及鸡蛋内部物质影响其竖立等关于物理方面的问题,揭开鸡蛋身上“鲜为人知”的秘密~五,研究结论: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鸡蛋构造,从内到外,一一“解剖”鸡蛋,仔细研究鸡蛋外壳的薄壳结构,以及鸡蛋内部物质影响其竖立等关于物理方面的问题,发现了鸡蛋身上“鲜为人知”的秘密~个人小结: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爱因斯坦说:“喜爱比责任是更好的教师。
”通过这次对鸡蛋身上的物理知识的研究性学习,我们通过联系实际,分析物理现象,领略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对物理学习起促进作用;我们还意识到利用生活中的许多其他物质都可以作为实验材料。
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就可以开发出很多有趣的实验,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对物理知识体会的更深刻了。
美国物理学家费曼曾说:“学过科学以后,你周围的世界仿佛变了样子。
”这才是科学学习的真谛。
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思想并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我们学习物理兴趣的权宜之策,而是对物理科学本真的追求。
此外通过这一年的学习,就活动本身而言,我们通过查找资料,开拓了思路,通过亲自动手实验,真的领略到“不做不知道,一做真奇妙”的境界,我意识到什么事都要自己亲自实践,实践出真知。
鸡蛋站立实验总结
![鸡蛋站立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e428b63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7b.png)
鸡蛋站立实验总结引言鸡蛋站立实验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物理实验,通过在平坦的表面上将鸡蛋竖立起来,展示了在合适的条件下鸡蛋能够保持平衡的现象。
这个实验既有趣味性,又能够引发对物理学原理的思考与探索。
本文将对鸡蛋站立实验进行总结,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以及可能的解释等方面。
实验原理鸡蛋站立实验的原理基于物理学中的平衡原理和重心概念。
一个物体可以保持平衡的关键在于它的重心位置。
重心是物体各部分质量的平衡点,将物体悬挂在此点上时,物体将保持平衡而不倾倒。
在鸡蛋的情况下,当鸡蛋竖立起来时,鸡蛋的底部与桌面接触,这一点作为支撑点,承受鸡蛋的重力。
同时,鸡蛋的重心位于鸡蛋的中心位置,即使有轻微的偏移,也能通过微调达到平衡。
这使得鸡蛋能够保持站立而不倒。
实验步骤以下是进行鸡蛋站立实验的步骤:1.准备一个平坦的、稳定的表面,例如桌子或者平板。
2.准备一个生鸡蛋,并确保鸡蛋表面没有明显的损伤或裂痕。
3.将鸡蛋小心地放置在表面上,底部与表面接触。
4.调整鸡蛋的位置,使其能够保持稳定的平衡状态。
5.观察鸡蛋能够保持站立的时间,记录下持续时间。
实验结果鸡蛋站立实验的结果可能因为操作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在一些情况下,鸡蛋可以稳定地保持站立并持续很长时间,而在其他情况下,鸡蛋可能会很快倒下。
实验中观察到以下现象:在适当的条件下,鸡蛋能够保持站立。
即使鸡蛋稍微偏离平衡状态,也可以通过微调找到新的平衡点。
关键因素是鸡蛋的底部与表面的接触点,以及鸡蛋的重心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实验时,应避免给鸡蛋施加太大的力或冲击,以免鸡蛋破碎或倒下。
可能的解释鸡蛋站立实验的解释主要基于鸡蛋的特殊结构和物理学原理。
首先,鸡蛋的形状是一种稳定的结构,具有圆锥形的底部和球形的顶部。
这种形状有助于分散力并提供稳定性。
其次,鸡蛋的重心位置靠近中心,使得鸡蛋能够保持平衡。
当鸡蛋稍微偏离平衡点时,重力将会产生一个力矩,使鸡蛋回到稳定的位置。
同时,鸡蛋与表面的接触点也起到了支撑的作用,承受鸡蛋的重力。
研究性学习报告——鸡蛋中的物理学
![研究性学习报告——鸡蛋中的物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a999e92331b765ce050814e7.png)
高空坠人仍生还的奇迹(2007-12-09 06:48:25)标签:分类:07年12月8日的《华商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女工16楼坠下奇迹生还”的报道,说的是12月6日,与丈夫一块到西安打工的一位女工,从建筑工地的16层楼不慎摔了下来,但她得到了幸运之神的眷顾,竟经过抢救后奇迹般地生还。
现在拟从物理学角度来定量探究一下这个奇迹的产生:这位女工坠下的高度h:十六层楼——每层楼按米计,h=15×=42米;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及其它影响,这位女工落地时的速度V:换算后为公里/小时,这个速度是相当高的,若直接硬绷绷地落地,那必死无疑。
那么这位女工无何能保住性命呢?在这位女工整个下落过程中缓冲”肯定起了关键的作用。
据目击者的叙述,应该有三次“缓冲”:一是这位个女工下落到12层时,被挡板上的一块铁板架挂了一下裤子;二是落至3层楼时,又被防护网挡了一下;三是这位女工不自觉地以一种较好的姿势“缓冲”落地。
(与女性较柔软的身体、落地的部位和较软的地面有关)设这位女工的质量m为50千克,下面以两种方式下落计算人体所受冲力作一个对比:第一种方式:自由下落,落地速度为米/秒,且落在硬地面上,接触时间较短,设为秒,落地后速度即减为零:根据动量定理:第二种方式:下落过程中由于受到阻挡而缓冲,落地速度设为20米/秒,且落在较软的地面上,接触时间较长,设为秒,落地后速度即减为零:这两种方式最终对人体的冲力相差26倍,这位女工能保住性命完全靠的是有效的“缓冲”。
我曾在11月17日题为“‘以讹传讹’的报道”的博客文章中,对高空坠物作了探究,纠正了《都市快报》和《华商报》刊登的资料中出现的知识性的错误。
看了以上介绍,是否对这位女工从高空坠下但仍能生还的原因有所了解了吧。
鸡蛋中的物理学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爱因斯坦说:“喜爱比责任是更好的教师。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物理现象;利用身边物品,进行物理实验,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体会。
关于鸡蛋物理知识
![关于鸡蛋物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7bcb1f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e.png)
关于鸡蛋物理知识鸡蛋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中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力学、热学、光学和电磁学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与鸡蛋相关的物理知识:1.力学:鸡蛋的形状使其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这是因为它的形状是前圆后尖,这种流线型设计可以大大减小运动时所受到的摩擦阻力。
当鸡蛋在桌面上滚动时,其旋转运动可以保持鸡蛋的稳定性,防止其翻滚。
此外,鸡蛋的硬壳结构也可以承受一定的压力,从而保护内部的蛋液不受损伤。
2.热学:鸡蛋是一个很好的热学实验材料。
例如,将刚煮熟的鸡蛋从锅内捞出时,虽然蛋壳的温度较高,但由于内部的蛋液温度较低,因此不会感到特别烫手。
然而,当蛋壳上的水分蒸发时,会吸收蛋壳上的热量,使蛋壳的温度迅速下降,这时再触摸蛋壳就会感到凉爽。
此外,将鸡蛋放入冷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蛋白会逐渐降温并收缩,而蛋壳则会因为收缩率不同而与蛋白脱离,这时就可以轻松剥去蛋壳。
3.光学:鸡蛋的蛋壳表面具有一定的光学性质,可以产生漫反射和折射现象。
当光线照射到蛋壳表面时,由于蛋壳表面的粗糙度不同,光线会发生漫反射,使得蛋壳看起来更加光亮。
此外,当光线从蛋壳表面折射进入蛋液时,也会发生折射现象,使得蛋液看起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形状。
4.电磁学:鸡蛋也可以用于电磁学实验。
例如,将鸡蛋放置在通电的线圈附近时,由于电磁感应的作用,线圈周围的磁场会对鸡蛋产生力的作用,使鸡蛋发生旋转运动。
这种实验可以用于演示电磁感应和磁场对物体的作用。
总之,鸡蛋是一个很好的物理实验材料,可以用于探究多个物理学领域的知识。
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物理学的原理和规律。
物理鸡蛋实验报告
![物理鸡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2e79c1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e.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通过实验验证物理原理,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3. 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以鸡蛋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物理实验,探究力的作用效果、摩擦力、重心等物理概念。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运用力学、热学、光学等物理知识,观察和分析鸡蛋在不同条件下的物理现象。
三、实验器材1. 鸡蛋(1个)2. 平面桌面3. 玻璃杯(1个)4. 水桶(1个)5. 透明胶带(1卷)6. 量角器(1个)7. 弹簧测力计(1个)8. 尺子(1把)9. 纸笔(1套)四、实验步骤1. 鸡蛋自由落体实验(1)将鸡蛋从桌面高度h处释放,记录鸡蛋落地所用时间t。
(2)根据公式h=1/2gt^2,计算重力加速度g。
2. 鸡蛋浮力实验(1)将鸡蛋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观察鸡蛋的浮沉状态。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鸡蛋所受浮力F浮。
3. 鸡蛋摩擦力实验(1)将鸡蛋放在桌面上,用透明胶带将鸡蛋固定。
(2)在鸡蛋上施加水平力F,记录鸡蛋开始滑动时的力值。
(3)根据摩擦力公式F=μN,计算摩擦系数μ。
4. 鸡蛋重心实验(1)将鸡蛋放在桌面上,用尺子测量鸡蛋最长直径L。
(2)根据重心公式G=1/2mL,计算鸡蛋重心位置G。
5. 鸡蛋热量传递实验(1)将鸡蛋放入水桶中,用热水浸泡一段时间。
(2)观察鸡蛋温度的变化,记录数据。
(3)根据热量传递公式Q=mcΔT,计算鸡蛋所吸收的热量Q。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 鸡蛋自由落体实验实验数据:h=1.2m,t=0.5s计算:g=2h/t^2=9.6m/s^22. 鸡蛋浮力实验实验数据:鸡蛋沉底计算:F浮=ρ水gV排=1000kg/m^3×9.8m/s^2×1×10^-3m^3=9.8N 3. 鸡蛋摩擦力实验实验数据:F=1.2N计算:μ=F/N=1.2N/0.6N=24. 鸡蛋重心实验实验数据:L=6cm计算:G=1/2mL=1/2×6cm×0.5kg=1.5cm5. 鸡蛋热量传递实验实验数据:鸡蛋温度变化ΔT=30℃计算:Q=mcΔT=0.05kg×4.18J/(g·℃)×30℃=6.27J六、实验结论1. 通过自由落体实验,验证了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
鸡蛋物理实验报告
![鸡蛋物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fc4d68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6.png)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物理实验,探究鸡蛋在不同物理条件下的行为和反应,包括压力、浮力、摩擦力等,从而加深对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器材1. 鸡蛋(新鲜)若干2. 平衡砝码3. 透明容器(装水)4. 量筒5. 弹簧测力计6. 滑动摩擦实验装置7. 砝码8. 记录纸和笔三、实验内容1. 鸡蛋的压力实验(1)实验步骤:a. 将鸡蛋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b. 在鸡蛋上逐渐增加平衡砝码的重量。
c. 观察鸡蛋的变形情况,并记录砝码的重量和鸡蛋的变形程度。
(2)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发现,随着砝码重量的增加,鸡蛋的变形程度也随之增大。
这表明鸡蛋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
2. 鸡蛋的浮力实验(1)实验步骤:a. 在透明容器中注入适量的水。
b. 将鸡蛋轻轻放入水中,观察鸡蛋的浮沉情况。
c. 逐渐增加水的深度,观察鸡蛋的浮沉变化。
(2)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显示,鸡蛋在水中会浮起,说明鸡蛋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随着水的深度的增加,鸡蛋的浮力逐渐减小,最终沉入水底。
这符合阿基米德原理,即物体在流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其排开的流体的重量。
3. 鸡蛋的摩擦力实验(1)实验步骤:a. 将鸡蛋放在滑动摩擦实验装置上。
b. 慢慢拉动鸡蛋,观察并记录拉动鸡蛋所需的力。
c. 改变实验装置的表面粗糙度,重复实验步骤。
(2)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发现,拉动鸡蛋所需的力与实验装置的表面粗糙度有关。
表面越粗糙,所需的力越大。
这表明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4. 鸡蛋的形变实验(1)实验步骤:a. 将鸡蛋放在硬质表面上,用手指轻轻按压鸡蛋的一端。
b. 观察鸡蛋的形变情况,并记录形变程度。
(2)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显示,鸡蛋在受到压力时会发生形变,且形变程度与压力大小有关。
这表明鸡蛋具有一定的弹性。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鸡蛋的物理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结果表明,鸡蛋具有弹性、浮力、摩擦力等物理特性。
研究性课题——鸡蛋上的物理学
![研究性课题——鸡蛋上的物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423c0c60ddccda38376baf1a.png)
鸡蛋上的物理学高二(五)班课题研究小组***指导老师**摘要:以下将从鸡蛋的构造入手,从内到外,一一“解剖”鸡蛋,仔细研究鸡蛋外壳的薄壳结构,以及鸡蛋内部物质影响其竖立等关于物理方面的问题,揭开鸡蛋身上“鲜为人知”的秘密!关键词:鸡蛋物理薄壳结构竖鸡蛋【鸡蛋的构造】鸡蛋主要可分为三部分:蛋壳、蛋白及蛋黄。
(一)蛋壳:完整的蛋壳呈椭圆形,约占全蛋体积的11%~11.5%。
蛋壳又可分为壳上膜、壳下皮、气室。
(二)蛋白: 蛋白是壳下皮内半流动的胶状物质,体积约占全蛋的57%~-58.5%。
蛋白中约含蛋白质12%,主要是卵白蛋白。
蛋白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核黄素、尼克酸、生物素和钙、磷、铁等物质。
(三)蛋黄: 蛋黄多居于蛋白的中央,由系带悬于两极。
蛋黄体积约全蛋的30%~32%,主要组成物质为卵黄磷蛋白,另外脂肪含量为28.2%,脂肪多属于磷脂类中一的卵磷脂。
对人类的营养方面,蛋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且含有较高的铁、磷、硫和钙等矿物质。
蛋黄内有胚珠。
【捏不碎的鸡蛋】在多次的实验中,小组成员都进行了捏鸡蛋的实验,但结果却都失败了——没有一个人能够把鸡蛋捏破。
大家都感到很奇怪,为什么捏不破捏?通过查找资料发现,这是由于鸡蛋的特殊结构——薄壳结构——所决定的。
正因为是它,鸡蛋就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薄壳结构就是曲面的薄壁结构,按曲面生成的形式分为筒壳、圆顶薄壳、双曲扁壳和双曲抛物面壳等。
壳体能充分利用材料强度,同时又能将承重与围护两种功能融合为一。
这在建筑工程中很常见,实际工程中还可利用对空间曲面的切削与组合,形成造型奇特新颖且能适应各种平面的建筑,但较为费工和费模板。
鸡蛋的外形就是集中中的圆顶薄壳。
圆顶薄壳是正高斯曲率的旋转曲面壳,由壳面与支座环组成,壳面厚度做得很薄,一般为曲率半径的1/600,跨度可以很大。
支座环对圆顶壳起箍的作用,并通过它将整个薄壳搁置在支承构件上。
因薄壳结构容易制作,稳定性好,容易适应建筑功能和造型需要,所以应用较为广泛。
鸡蛋里的物理学
![鸡蛋里的物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e56019c476a20029bd642df2.png)
1、研究阶段及主要内容
取鸡蛋两枚放入锅中加热煮熟,煮熟后同时取出,一枚放入凉水中另一枚不作任何处理。待鸡蛋表面温度不烫手时进行剥皮难易程度对比。
生鸡蛋熟鸡蛋各取一枚,放在光滑的桌面的同一位置先后采用相同力度对鸡蛋进行旋转并记录旋转时间。
2、预期成果形式及最终成果形式
预期成果形式:经凉水处理的熟鸡蛋更好剥皮
日照一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申报表
1、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鸡蛋身上的物理学
研究主题
指导老师
负责人
课题成员
2、课题论证
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通过对生活当中最常见的鸡蛋进行物理学角度的剖析,了解更多关于物理学方面的知识。通过对于身边事物的研究激发同学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将刚煮熟的鸡蛋பைடு நூலகம்入凉水中取出后与未经凉水处理的熟鸡蛋进行剥皮难易程度的对比。
最终成果形式:经过凉水处理后的熟鸡蛋剥皮简易程度远大于未经处理的熟鸡蛋
预期成果形式:生鸡蛋与熟鸡蛋旋转时间相近
最终成果形式:熟鸡蛋保持旋转的时间远大于生鸡蛋
4、评审意见
同意开题
1.如何充分合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
2.河段水质调查
3.鸡蛋身上的物理学研究
4.关于保护视力及紧张学习状态的协调关系的研究
5.有毒和无毒塑料的鉴别研究
对生熟鸡蛋保持旋转的时间进行对比。
3、本课题需要的资源(设备工具、资料材料、经费等)
生鸡蛋三枚、煮蛋设备一套。瓷碗一个、餐巾纸一盒、橡胶手套一副、具有光滑桌面的桌子一张,凉水一杯,计时器一个。
4、本课题完成条件的论证
刚煮熟的鸡蛋放入凉水再取出更易剥皮,得出结论:不同成分的物质热胀冷缩程度不一样。
鸡蛋上的物理学
![鸡蛋上的物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e2dacbf1ba0d4a7302763a3e.png)
分子运动现象
实验 外壳完好的蛋,放入食盐水中腌制一段时间,可 以制成咸蛋。蛋壳虽然完好,但内部的蛋黄都变咸了。
分析 因为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隙,而且分子不停地 做无规则运动,所以食盐分子扩散到蛋黄和蛋清中, 使整个蛋黄也变咸。
鸡
蛋
上的物理 Nhomakorabea學
鸡蛋的构造
鸡蛋主要可分为三部分:蛋壳、蛋白及蛋黄。 (一)蛋壳: 完整的蛋壳呈椭圆形,约占全 蛋体积的11%~11.5%。蛋壳又可分为壳上膜、壳下 皮、气室。
(二)蛋白: 蛋白是壳下皮内半流动的胶状物质,体积约占全 蛋的57%~-58.5%。蛋白中约含蛋白质12%,主要是卵白蛋白。 蛋白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核黄素、尼克酸、生物素和钙、磷、铁 等物质。 (三)蛋黄: 蛋黄多居于蛋白的中央,由系带悬于两极。蛋黄 体积约全蛋的30%~32%,主要组成物质为卵黄磷蛋白,另外脂 肪含量为28.2%,脂肪多属于磷脂类中一的卵磷脂。对人类的 营养方面,蛋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且含有较高的 铁、磷、硫和钙等矿物质。蛋黄内有胚珠。
浮沉现象
• 实验 把一只鸡蛋,浸没在一只装有清水的大口径 玻璃杯中。松开手后,发现鸡蛋缓缓沉入杯底,捞 出鸡蛋往清水中加入食盐,调制成浓度较高的盐水, 再把鸡蛋浸没在盐溶液中,松开手,鸡蛋却缓缓上 浮
分析 物体的浮沉情况取决于所受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 关系。因为蛋的密度略微比清水的密度大,当蛋浸入清 水中,鸡蛋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所以蛋将下沉。当鸡 蛋浸没在盐水中时,由于盐水的密度比鸡蛋的密度大, 所受的重力小于浮力,所以蛋将上浮。
验证大气压存在
实验 选一只口径略 小于鸡蛋的瓶子,在 瓶底铺上一层沙千。 点燃一团浸过酒糟的 棉花投入瓶内,接着 把一只剥了壳的熟鸡 蛋堵住瓶口。火焰熄 灭后,蛋被瓶子存入 了瓶肚中 分析 浸过酒精的棉花 燃烧使瓶内气体受热膨 胀,部分空气被排出。 同时棉花燃烧也消耗了 部分空气。当蛋堵住瓶 口,火焰熄灭后,瓶内 气体由于温度下降,压 强变小,低于瓶外的大 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 下,有一定弹性的熟鸡 蛋被压入瓶内。
鸡蛋身上的物理学研究性学习
![鸡蛋身上的物理学研究性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0ef8201aa5e9856a57126001.png)
课题研究审批书鸡蛋身上的物理学指导教师:袁凤龙课题组长:李智超组员:白月池黄奕睿魏冰洋鸡蛋身上的物理学课题组长:李智超组员:白月池黄奕睿魏冰洋【中文摘要】鸡蛋又名鸡卵、鸡子,是母鸡所产的卵。
其外有一层硬壳,内则有气室、卵白及卵黄部分。
富含胆固醇,营养丰富,一个鸡蛋重约50克,含蛋白质7克。
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很适合人体生理需要、易为机体吸收,利用率高达98%以上,营养价值很高,是人类常食用的食物之一。
鸡蛋是人们非常熟悉且取材容易的食品,也是不可多得的低成本实验材料。
根据鸡蛋的物理特征,笔者创造性地设计了一系列用鸡蛋做的趣味物理实验,诸如用鸡蛋做成的“不倒翁”、“悬浮鱼”、“冰冻蛋”等教具,用鸡蛋进行的“高空落蛋”、“鸡蛋撞窗帘”、“轻功踩蛋”等实验。
杠杆轻撬,一个世界从此转动;王冠前底,一条定力浮出水面;苹果落地,人类飞向太空;蝴蝶振羽,风云为之色变;三棱镜中折射出彩虹;大荒原上升腾起蘑菇烟尘。
物理充斥在我们生活的大大小小各个角落,无时无刻都有物理的身影。
可以说物理主导着我们的生活。
吉尼斯世界记录里也有不少人做过关于鸡蛋的挑战。
2010年10月24日。
莱芜市钢城区的赵文起1.87米铁筷夹鸡蛋,向吉尼斯纪录挑战。
2011年1月11日:一德国人手握一枚生鸡蛋同时击碎了3摞24块砖,打破了此前14块砖的握鸡蛋破砖纪录。
还有在铅笔尖上立生鸡蛋,到底鸡蛋有多么神奇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一研究吧。
鸡蛋是人们非常熟悉且取材容易的食品,也是不可多得的低成本实验材料。
根据鸡蛋的物理特征,笔者创造性地设计了一系列用鸡蛋做的趣味物理实验,诸如用鸡蛋做成的“不倒翁”、“悬浮鱼”、“冰冻蛋”等教具,用鸡蛋进行的“高空落蛋”、“鸡蛋撞窗帘”、“轻功踩蛋”等实验。
【鸡蛋的构造】鸡蛋主要可分为三部分:蛋壳、蛋白及蛋黄。
(一)蛋壳:完整的蛋壳呈椭圆形,约占全蛋体积的11%~11.5%。
蛋壳又可分为壳上膜、壳下皮、气室。
(二)蛋白:蛋白是壳下皮内半流动的胶状物质,体积约占全蛋的57%~-58.5%。
研究性学习报告——鸡蛋中的物理学
![研究性学习报告——鸡蛋中的物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0889941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07.png)
研究性学习报告——鸡蛋中的物理学第一篇:研究性学习报告——鸡蛋中的物理学鸡蛋中的物理学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爱因斯坦说:“喜爱比责任是更好的教师。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物理现象;利用身边物品,进行物理实验,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体会。
在这里说说鸡蛋中的物理知识:1、液体蒸发吸热实验:把刚煮熟的鸡蛋从锅内捞出,直接用手拿时,虽然较烫,但还可以忍受。
过一会儿,当蛋壳上的水干了后,感到比刚捞上时更烫了。
分析:因为刚刚捞上来的蛋壳上附着一层水膜,开始时,水膜蒸发吸热,使蛋壳的温度下降,所以并不觉得很烫。
经过一段时间,水膜蒸发完毕。
由鸡蛋内部传递出的热量使蛋壳的温度重新升高,所以感到更烫手。
2、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把煮熟捞起的蛋立刻浸入冷水中,待完全冷却后,再捞起剥落。
分析:首先,鸡蛋刚浸入冷水中,蛋壳直接遇冷收缩,而蛋白温度下降不大,收缩也较小,这时主要表现为蛋壳在收缩。
其次,由于不同物质热胀冷缩性质的差异性,当整个蛋都完全冷却时,组织疏松的蛋白收缩率比蛋壳大,收缩程度更明显,造成蛋白蛋壳相互脱离,剥蛋壳就更方便了。
3、验证大气压存在实验:选一只口径略小于鸡蛋的瓶子,在瓶底热上一层沙子。
先点燃一团酒精棉投入瓶内,接着把一只去壳鸡蛋的小头端朝下堵住瓶口。
火焰熄灭后,蛋被瓶子缓缓“吞”入瓶肚中。
分析:酒精棉燃烧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部分气体被排出。
当蛋堵住瓶口,火焰熄灭后,瓶内气体由于温度下降,压强变小,低于瓶外的大气压。
在大气压作用下,有一定弹性的鸡蛋被压入瓶内。
4、浮沉现象实验:把一只去壳鸡蛋,浸没在一只装有清水的大口径玻璃杯中。
松开手后,发现鸡蛋缓缓沉入杯底。
捞出鸡蛋往清水中加入食盐,调制成浓度较高的盐溶液。
再把鸡蛋浸没在盐溶液中,松开手后,鸡蛋却缓缓上浮。
分析:物体浮沉情况取决于所受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体积就是它所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可以对应表示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
鸡蛋做的物理实验
![鸡蛋做的物理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de3803d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61.png)
鸡蛋做的物理实验1 鸡蛋有关的物理实验一、热胀冷缩的性质把煮熟捞起的蛋立刻浸入冷水中待完全冷却后,再捞上来剥落比不放入冷水中直接剥要容易多。
蛋刚浸入冷水中,蛋壳直接遇冷收缩,而蛋向温度下降不大,收缩也较小,蛋壳和蛋白相比主要蛋壳在收缩、冷却过程中,蛋白收缩率比蛋壳大,收缩程度更明显容易造成蛋白蛋有相互脱离,剥蛋壳就更方便了。
二、液体蒸发吸热把刚煮熟的鸡蛋从锅内捞起来,直接用手拿时,虽然较烫,但还可以忍受过一会儿,当蛋壳上的水干了后,感到比刚捞上时烫。
因为刚捞上来的蛋壳上附着一层水,开始时,水蒸发吸热,使蛋壳的温度下降,所以并不觉得烫经过一段时间,水蒸发完了。
由蛋内部传递出的热量使蛋壳的温度重新升高,所以感到更烫手。
三、验证大气压的存在如图1所示,选一只口径略小于鸡蛋的瓶子,在瓶底铺上一层沙千。
点燃一团浸过酒糟的棉花投入瓶内,接着把一只剥了壳的熟鸡蛋堵住瓶口。
火焰熄灭后,蛋被瓶子存入了瓶肚中浸过酒精的棉花燃烧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部分空气被排出。
同时棉花燃烧也消耗了部分空气。
当蛋堵住瓶口,火焰熄灭后,瓶内气体由于温度下降,压强变小,低于瓶外的大气压。
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有一定弹性的熟鸡蛋被压入瓶内。
四、浮沉现象把一只鸡蛋,浸没在一只装有清水的大口径玻璃杯中。
松开手后,发现鸡蛋缓缓沉入杯底,如图2(a ),捞出鸡蛋往清水中加入食盐,调制成浓度较高的盐水,再把鸡蛋浸没在盐溶液中,松开手,鸡蛋却缓缓上浮,如图2(b )。
物体的浮沉情况取决于所受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
因为蛋的密度略微比清水的密度大,当蛋浸入清水中,鸡蛋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所以蛋将下沉。
当鸡蛋浸没在盐水中时,由于盐水的密度比鸡蛋的密度大,所受的重力小于浮力,所以蛋将上浮。
五、惯性现象如图3,用手指突然弹击硬纸片,鸡蛋却不会随纸片一起飞出。
分析硬纸片虽然被弹出去,但鸡蛋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所以鸡蛋不会随纸片一起飞出,鸡蛋会落入杯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蛋上的物理学
高二(五)班课题研究小组***
指导老师**
摘要:以下将从鸡蛋的构造入手,从内到外,一一“解剖”鸡蛋,仔细研究鸡蛋外壳的薄壳结构,以及鸡蛋内部物质影响其竖立等关于物理方面的问题,揭开鸡蛋身上“鲜为人知”的秘密!
关键词:鸡蛋物理薄壳结构竖鸡蛋
【鸡蛋的构造】
鸡蛋主要可分为三部分:蛋壳、蛋白及蛋黄。
(一)蛋壳:完整的蛋壳呈椭圆形,约占全蛋体积的11%~11.5%。
蛋壳又可分为壳上膜、壳下皮、气室。
(二)蛋白: 蛋白是壳下皮内半流动的胶状物质,体积约占全蛋的57%~-58.5%。
蛋白中约含蛋白质12%,主要是卵白蛋
白。
蛋白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核黄素、尼克酸、生物素和钙、磷、
铁等物质。
(三)蛋黄: 蛋黄多居于蛋白的中央,由系带悬于两极。
蛋黄体积约全蛋的30%~32%,主要组成物质为卵黄磷蛋白,另外
脂肪含量为28.2%,脂肪多属于磷脂类中一的卵磷脂。
对人类的营养方面,蛋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且含有较高的铁、磷、硫和钙等矿物质。
蛋黄内有胚珠。
【捏不碎的鸡蛋】
在多次的实验中,小组成员都进行了捏鸡蛋的实验,但结果却都失败了——没有一个人能够把鸡蛋捏破。
大家都感到很奇怪,为什么捏不破捏?通过查找资料发现,这是由于鸡蛋的特殊结构——薄壳结构——所决定的。
正因为是它,鸡蛋就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薄壳结构就是曲面的薄壁结构,按曲面生成的形式分为筒壳、圆顶薄壳、双曲扁壳和双曲抛物面壳等。
壳体能充分利用材料强度,同时又能将承重与围护两种功能融合为一。
这在建筑工程中很常见,实际工程中还可利用对空间曲面的切削与组合,形成造型奇特新颖且能适应各种平面的建筑,但较为费工和费模板。
鸡蛋的外形就是集中中的圆顶薄壳。
圆顶薄壳是正高斯曲率的旋转曲面壳,由壳面与支座环组成,壳面厚度做得很薄,一般为曲率半径的1/600,跨度可以很大。
支座环对圆顶壳起箍的作用,并通过它将整个薄壳搁置在支承构件上。
因薄壳结构容易制作,稳定性好,容易适应建筑功能和造型需要,所以应用较为广泛。
世界上也有许多建筑都是应用薄壳结构建造的,意大利佛罗伦萨主教堂、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我国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等都是运用了薄壳结构。
【竖鸡蛋】
在日常生活中,鸡蛋总是不能竖起来,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鸡蛋是可以竖起来的。
任何物体都是有重心的,把一个物体安放在地面上,它跟地面接触的面叫做底面。
从物体的重心向地面引一条垂线,如果穿过底面,它就不会倒。
萨斜塔之所以现在还没有倒,就是这个缘故。
从物体的重心向地面所引的垂线,其实就是表示地心引力的那条想像的绳子。
那条想像的绳子一股劲儿地把物体往下拉,可是有底面支撑着,物体就能够稳住不动。
要是那条想像的绳子越出了底面的范围,物体就被它给拉倒了,也可以这样解释,因为它的底面不能支撑它的重心所受到的地心引力,它不得不转动一下,另外找一个底面来支撑。
有的物体一碰就倒,因为一碰,它的重心就稍稍偏过一点儿,重心向地面所引的垂线就越出了底面的范围,它就让地心引力给拉倒了。
一块砖直立着很容易被推倒,平放着,它就十分稳定了。
因为砖在平放着的时候,底面最大,重心最低,由重心向地面所引的垂线很不容易越出底面的范围。
所以竖鸡蛋只要三个条件:底面大、重心低、重心向地面所引的垂线指向地心。
但是鸡蛋的结构很特殊,它里面有蛋白有蛋黄,蛋黄的密度小于蛋白的密度,所以任凭你把鸡蛋颠来倒去,蛋黄总是稍稍偏在上方,鸡蛋的重心因而稍向下移动。
我们把鸡蛋在桌面上扶直了,要是它那两个顶端的连结线恰好跟桌面垂直,它的重心又恰好静止在这条连结线上,我们尽管放手,鸡蛋一定竖直不倒。
这样的巧合,当然更难办到了。
最终在小组成员长达近一小时的时间,终于把鸡蛋竖起来了。
参考资料:
佛罗伦萨主教堂
悉尼歌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