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变形体的变形规律
第2章 应变分析(修改)
zx
若A点在z 轴方向的位移为
2016/4/5周书敬
w f 2 ( x, y, z) ,
9
第二章 应变分析
z
C
A
C
w
B
B
B
w w dx x
o
A
u
u
u dx x
x
图:位移矢量在xoz平面上的投影
返回
2016/4/5周书敬
10
第二章 应变分析
PB的正应变为:
P B PB (r u )d rd u PB rd r
径向线段PA的转角为: 环向线段PB的转角为:
0
p
B
p
B u (u d ) u BB PP 1 u =tg PB rd r
下面给出式(2-10)的推导过程。
2016/4/5周书敬
(2-10)
15
第二章 应变分析
首先假定只有径向位移而没有环向位移:
如图( 2 - 6 )所示,在 P 点沿径向和环向取两个微段 PA和PB,设PA移到了
o
d
rp p
B
x
A
A
PA,
y
B
位移为u;PB移到了 PB ,则
显然,如果变形的分布是均匀的,则有: (2-2)
即:材料力学的拉伸应变。 下面我们讨论一般情况,给出应变的概念。设在直角坐标 系中,变形前 A 点的坐标是( x , y , z ),变形后的坐标是
( x+u , y+v , z+w ),这里 u , v , w 是 A 点的位移在 x , y , z 三
工程力学中的应变分析与变形
工程力学中的应变分析与变形工程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和变形规律的一门学科。
在工程力学中,应变分析与变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它研究的是物体受力后产生的应变以及由此引起的变形现象。
本文将介绍工程力学中的应变分析方法和变形规律。
一、应变分析应变是描述物体变形程度的物理量,通常采用应变张量进行描述。
应变张量是一个二阶张量,表示物体各点上的应变状态,并由六个独立的应变分量组成。
在工程力学中,常用的应变分析方法包括线性应变分析和非线性应变分析。
1.1 线性应变分析线性应变分析是指在小应变范围内,物体的应变与受力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分析方法。
线性应变分析假设物体在受力作用下,材料的应变与受力成正比,比例系数为弹性模量。
通过测量物体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应变,可以计算出其弹性模量。
1.2 非线性应变分析非线性应变分析是指在大应变范围内,物体的应变与受力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的分析方法。
在非线性应变分析中,考虑了物体材料的非线性本性,可以更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变形行为。
在实际工程中,非线性应变分析常用于研究高应变下的变形规律。
二、变形规律变形是指物体由原来的形状、尺寸和位置发生改变的现象。
在工程力学中,变形规律可以通过应变分析和应力分析得到。
通过研究物体的受力和应变状态,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变形量和变形形态。
2.1 变形量变形量是指物体由于受力作用而发生的形态和尺寸的改变。
根据应变分析的结果,可以计算出物体各点上的位移和旋转量,从而得到物体的变形量。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位移法、变形图法等。
2.2 变形形态变形形态是指物体经过受力作用后的形态和尺寸的变化规律。
通过应变分析的结果,可以绘制出物体的变形形态图,以直观地展示物体的变形规律。
变形形态图对于工程设计和结构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应变分析与变形规律的应用应变分析与变形规律在工程力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结构设计和工程施工中,应变分析可以用于评估物体受力后的变形情况,从而确定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材料力学教案(全套)
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1、教学目标⑴了解材料力学的任务和研究内容;(2) 了解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3) 构件分类,知道材料力学主要研究等直杆;(4)具有截面法和应力、应变的概念。
2、教学内容(1) 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概念,安全性和经济性,材料力学的任务;(2)变形固体的连续性、均匀性和各向同性假设,材料的弹性假设,小变形假设;(3)构件的形式,杆的概念,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4)截面法,应力和应变。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同教学内容,基本上无难点。
三、教学方式讲解,用多媒体显示工程图片资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四、建议学时1~2学时五、实施学时六、讲课提纲1、由结构与构件的工作条件引出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
强度: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刚度: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稳定性:构件保持自身的平衡状态为。
2、安全性和经济性是一对矛盾,由此引出材料力学的任务。
3、引入变形固体基本假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连续性假设:材料连续地、不间断地充满了变形固体所占据的空间;均匀性假设:材料性质在变形固体内处处相同;各向同性假设:材料性质在各个方向都是相同的。
弹性假设: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工作。
所谓弹性,是指作用在构件上的荷载撤消后,构件的变形全部小时的这种性质;小变形假设:构件的变形与构件尺寸相比非常小。
4、构件分类杆,板与壳,块体。
它们的几何特征。
5、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基本变形: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各种基本变形的定义、特征。
几种基本变形的组合。
6、截面法,应力和应变截面法的定义和用法;为什么要引入应力,应力的定义,正应力,切应力;为什么要引入应变,应变的定义,正应变,切应变。
第二章轴向拉伸与压缩一、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1、教学目标⑴掌握轴向拉伸与压缩基本概念;⑵熟练掌握用截面法求轴向内力及内力图的绘制;⑶熟练掌握横截面上的应力计算方法,掌握斜截面上的应力计算方法;⑷具有胡克定律,弹性模量与泊松比的概念,能熟练地计算轴向拉压情况下杆的变形;⑸了解低碳钢和铸铁,作为两种典型的材料,在拉伸和压缩试验时的性质。
工程力学教学课件:2-7 胡克定律与拉压杆的变形律
8
比较两种计算的结果
l
' AC
l
" AC
l
叠加原理:几个载荷同时作用产生的效果,等于各载荷单 独作用产生的效果的总和
例13 图示杆长为L=150mm,横截面面积A=20mm2,弹性模量 E=200GPa,受分布力 q = kx 作用,方向如图,试AB杆的变形量 ,并计算杆变形后横截面面积沿轴线的变化。
A1
27
、补充方程
N1L1 E1 A1
T1L1
( N3L3 E3 A3
T3L3) cos
解平衡方程和补充方程,得:
B
1
D 3
2
C
N1
N2
E1A1(1 3 cos2 )T 1 2cos3 E1A1 / E3A3
A
L2 L3
L1
N3
2E1A1(1 3 cos2 1 2cos3 E1A1
)T cos
38
(合力) P
n
Q n
1、剪切面--AQ : 错动面。 剪力--Q: 剪切面上的内力。
n
P
2、名义剪应力--:
(合力)
Q
AQ
剪切面 3、剪切强度条件(准则):
n
P
Q
A
其中 : jx
n
工作应力不得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
39
三、挤压的实用计算 挤压:构件局部面积的承压现象。 挤压力:在接触面上的压力,记Pjy 。 1、挤压力―Pjy :接触面上的合力。
1、等内力拉压杆的弹性定律
P
P
2、变内力拉压杆的弹性定律
NN((xx))
x dx 内力在n段中分别为常量时
L PL A
L PL NL EA EA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总复习
第一章 静力分析(刚体)
分析: 未知数与平衡方程数 BE与CE为二力杆
[例题]图示结构由曲梁ABCD及杆CE、BE和GE构成,A、B、C、E、G均为铰接。已知F=20kN,均布载荷q=10kN/m,M=20kN·m,a=2m。试求A、G处的反力及杆BE、CE所受之力。
第一章 静力分析(刚体)
贮运设备
按承压高低分类
常压容器:p < 0.1 MPa
低压容器:0.1≤p < 1.6 MPa
中压容器:1.6≤p < 10 MPa
高压容器:10≤p < 100 MPa
超高压容器:100 MPa ≤p
按综合安全管理分类
I类容器-II类容器-III类容器
第六章 化工设备设计概述
第六章 化工设备设计概述
第三章 弯曲(梁)
梁的弯曲强度公式
02
梁的弯曲要解决的三类问题
03
强度校核
04
确定梁的截面形状、尺寸
05
计算梁的许可载荷
06
首先进行静力分析,求解约束反力;
其次内力分析画出正确的剪力图和弯矩图,确定危险截面;
08
求解危险截面的最大弯曲应力;
09
利用弯曲强度条件(或其公式的变形)求解问题。
第四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第三章 弯曲(梁)
[例题]已知梁的载荷F=10kN,q=10kN/m,b=1m,a=0.4m,列出梁的剪力、弯矩方程,并做出剪力、弯矩图。 解:⑴ 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求支反力; NB=1kN Nc=19 kN ⑵ 利用截面法分别列出AC、CB段的剪力和弯矩方程; AC段:Q(X)=-10 M(X)=-10X (0≤X<0.4) CB段:Q(X)=13-10X M(X)=-5X2 + 13X - 8.4 (0.4<X≤1.4) ⑶ 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
第二章:弹性力学基本理论及变分原理
第二章 弹性力学基本理论及变分原理弹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
它研究弹性体在外力或其他因素(如温度变化)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并为各种结构或其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的计算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本章将介绍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及有关的变分原理。
§2.1小位移变形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和变分原理在结构数值分析中,经常用到弹性力学中的定解问题及与之等效的变分原理。
现将它们连同相应的矩阵形式的张量表达式综合引述于后,详细推导可参阅有关的书籍。
§2.1.1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的矩阵形式弹性体在载荷作用下,体内任意一点的应力状态可由6个应力分量表示,它们的矩阵表示称为应力列阵或应力向量111213141516222324252633343536444546555666x x y y z z xy xy yz yz zx zx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σεσεσετγτγτγ⎧⎫⎡⎤⎧⎫⎪⎪⎢⎥⎪⎪⎪⎪⎢⎥⎪⎪⎪⎪⎢⎥⎪⎪⎪⎪⎪⎪=⎢⎥⎨⎬⎨⎬⎢⎥⎪⎪⎪⎪⎢⎥⎪⎪⎪⎪⎢⎥⎪⎪⎪⎪⎢⎥⎪⎪⎪⎪⎩⎭⎣⎦⎩⎭ (2.1.1) 弹性体在载荷作用下,将产生位移和变形,弹性体内任意一点位移可用3个位移分量表示,它们的矩阵形式为[]T u u v u v w w ⎧⎫⎪⎪==⎨⎬⎪⎪⎩⎭(2.1.2)弹性体内任意一点的应变,可由6个应变分量表示,应变的矩阵形式为x y Tz xy z xy yz zx xy yz zx εεεσεεεγγγγγγ⎧⎫⎪⎪⎪⎪⎪⎪⎪⎪⎡⎤==⎨⎬⎣⎦⎪⎪⎪⎪⎪⎪⎪⎪⎩⎭(2.1.3)对于三维问题,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可写成如下形式 1 平衡方程0xy x zx x f x y z τστ∂∂∂+++=∂∂∂ 0xy y zy y f xyzτστ∂∂∂+++=∂∂∂0yz zx zz f x y zττσ∂∂∂+++=∂∂∂ x f 、y f 和z f 为单位体积的体积力在x 、y 、z 方向的分量。
第二章 弹性力学基础知识
3. 均匀性假定 假定整个物体是由同一材料组成的。 假定整个物体是由同一材料组成的。这样,整个物体的 所有各部分才具有相同的弹性,因而物体的弹性常数才不会 随位置坐标而变,可以取出该物体的任意一小部分来加以分 析,然后把分析所得的结果应用于整个物体。如果物体是由 多种材料组成的,但是只要每一种材料的颗粒远远小于物体 而且在物体内是均匀分布的,那么整个物体也就可以假定为 均匀的。 4. 各向同性假定 假定物体的弹性在各方向都是相同的。 假定物体的弹性在各方向都是相同的。即物体的弹性常 数不随方向而变化。对于非晶体材料,是完全符合这一假定 的。而由木材、竹材等作成的构件,就不能当作各向同性体 来研究。至于钢材构件,虽然其内部含有各向异性的晶体, 但由于晶体非常微小,并且是随机排列的,所以从统计平均 意义上讲,钢材构件的弹性基本上是各向同性的。
τ
P ΔA
ΔQ
n
σ
(法线 法线) 法线
应力分量 单位: 单位:
应力的法向分量 应力的切向分量
σ
—— 正应力 —— 剪应力
τ
与面力相同
MPa (兆帕)
应力关于坐标连续分布的
σ = σ (x, y, z) τ =τ (x, y, z)
(2) 一点的应力状态
通过一点P 通过一点 的各个面上应力状况的集合 —— 称为一点的应力状态 x面的应力: 面的应力: 面的应力 σ x ,τ xy ,τ xz y面的应力: 面的应力: 面的应力 z面的应力: 面的应力: 面的应力
一 平衡微分方程 • 从弹性体内任一点取出微元体,建立弹性 从弹性体内任一点取出微元体, 体内一点的应力分量与体力分量之间的关 系。
对于平面问题, 对于平面问题,分析平衡方程
取微元体PABC(P点附近), ( 取微元体
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
2019/6/30
12
切削层金属的变形
二、切削层金属的变形 1. 变形区的划分(以直角自由切削方式切削塑性材料为例)
根据实验,切削层金属在刀具 作用下变成切屑大体可划分三 个变形区。
2019/6/30
13
金属切削过程中滑移线和流线示意图
(l)第一变形区(Ⅰ)
从OA线(始滑移线)金属开始发生剪切变形,到 OM 线 ( 终 滑 移 线 ) 金 属 晶 粒 剪 切 滑 移 基 本 结 束 , AOM区域叫第一变形区。
忽略切屑宽度的变化,有a=l=
变形系数能直观反映切屑的变形程度,且容易
求得,生产中常用。
2019/6/30
变形系数求法
27
(3) 剪应变
按剪应变即相对滑移关系有
= s / y, 而 s = NP,y = MK故
=NP / MK = (NK+KP) / MK = ctg + tg(-0)
2
2) 切削力
掌握切削力的来源、切削合力、分力及切削功率 牢固掌握影响切削力的主要因素;
2019/6/30
3
3) 切削热和切削温度
掌握切削热的来源及传出规律; 掌握切削区的温度分布规律; 牢固掌握影响切削温度的主要因素;
2019/6/30
4
4) 刀具磨损、破损
牢固掌握刀具的磨损形态及刀具磨损的主要原因; 牢固掌握刀具磨钝标准及刀具耐用度的概念; 掌握各切削参数与刀具耐用度的关系及合理耐用度的
(-0) 为切削合力Fr 与切削速度方向的夹角,称作用角,以表示。
2019/6/30
34
可得如下结论
前角 o 增大时, 增大,变形减小。故在保证刀刃 强度条件下增大前角可以改善切削过程(降低切削 力、温度、提高表面质量等);
第二章 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
主编
第二章
第一节 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轴向拉伸与压缩 1.4b2≥42×103mm2 第三节 剪切和挤压 第二章 第四节 扭 转 第五节 平 面 弯 曲
第一节 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
一、承载能力分析研究的任务
二、变形体及其基本假设 三、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四、内力、截面法和应力
图2-12 拉杆内力
二、拉压杆内力计算和轴力图
图2-13
活塞杆轴力图
2.轴力图
二、拉压杆内力计算和轴力图
例2-1 汽车上某液压缸活塞杆受力如图2-13所示,设F>F1>F2,试求 截面1—1、2—2的轴力并画轴力图。 解:① 在活塞杆上以假想截面1—1将杆一分为二,取截面以右的一 段为研究对象,并画其受力图,截面上轴力为FN1,如图2-13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得 ② 在杆上取截面2—2,以截面以左的一段为研究对象,画其受力图 如图2-13所示,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得 ③ 画轴力图:以x轴表示杆上截面的位置,以纵轴表示轴力大小,FN 1、FN2均为压力,画在坐标轴负向,如图2-13所示。
五、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图2-21 低碳钢的F—Δl和σ—ε曲线
1.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1)弹性阶段(图中OA′段) 图中OA为直线段,在此阶段,应力ζ与应 变ε成正比关系,即胡克定律成立,有ζ=Eε。
五、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2)屈服阶段(图中BC段) 当应力ζ>σe后,图上曲线出现接近水平的 有微小波动的锯齿线段,说明在此阶段内应力虽有微小的波动,但 基本不变,而应变ε却迅速增加,表明此时材料暂时几乎失去抵抗变 形的能力,这种现象称为材料的屈服。 (3)强化阶段(图中CD段) 过了屈服阶段后,图上曲线又开始逐渐上 升,表明材料又恢复了抵抗变形的能力,要使它继续变形就必须增 加拉力,这种现象称为材料的强化。
材料力学性能——第二章
一、缺口效应
(一)缺口试样在弹性状态下的应力分布(厚板)
理论应力集中系数
Kt max
与薄板相比, 厚板在垂直于板厚方向的收缩变形受到 约束,即:
z 0
z
1 E
[ z
(
x
y )]
z ( x y )
y> z> x
材料力学性能
一、缺口效应
(二)缺口试样在塑性状态下的应力分布(厚板)
一、应力状态软性系数α
(1)较硬的应力状态试验,主要用于塑性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测定。 (2)较软的应力状态试验,主要用于脆性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测定。
材料力学性能
第二节 压缩
一、压缩试验的特点
(1) 单向压缩试验的应力状态软性系数α=2,所以 主要用于拉伸时呈脆性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测定。
(2) 拉伸时塑性很好的材料,在压缩时只发生压缩 变形而不断裂。
原因:
切应力:引起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以及韧性断裂。 正应力:引起金属材料产生脆性断裂。
反之亦然
1
材料力学性能
第一节 应力状态软性系数
材料在受到载荷作用时(单向拉伸), max s
max k
产生屈服 产生断裂
在复杂的应力状态下(用三个主应力表示成σ1、σ2、 σ3 )
最大切应力理论: max
一、缺口效应 定义
在静载荷作用下,由于缺口的存在,而使其尖端出现应力、应变集中; 并改变了缺口前方的应力状态,由原来的单向应力状态变为两向或三向 应力状态; 并使塑性材料的强度增加,塑性降低。
材料力学性能
一、缺口效应
(一)缺口试样在弹性状态下的应力分布(薄板)
在拉应力σ的作用下,缺口的存在使 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不均匀: 轴向应力σy分布:σy在缺口根部最大, 随着距离x↑ ,σy ↓ ,所以在缺口根部 产生了应力集中的现象。 横向应力σx分布:缺口根部可自由变形, σx=0,远离x轴,变形阻力增大, σx↑, 达到一定距离后,由于σy↓导致σx ↓。
有限元分析的力学基础
.
33
作用在任意平面上该点的应力分量可以由下式表示为:
xxl yx m px xyl y m py
其中
l c o sN ,x,m c o sN ,y
.
34
2.5空间问题的基本力学方程
平衡方程:外力和内力之间的平衡关系 几何方程:描述的是位移和应变之间关系 物理方程: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 边界条件:
按照边界情况,弹性力学问题一般分为三类:
✓ 位移边界问题:在边界面上全部给定位移,即全部是 Su 边界
✓ 应力边界问题:在边界面上全部给定表面力,即全部是应力 边界S。 这时,外力(包括体力和面力)应是平衡力系。
S
✓ 混合边界问题:既有Su 边界,又有应力边界。二者可以分 别在边界表面不同的区域上,或同一区域不同的方向上。
2 u v
xy
yxΒιβλιοθήκη 2 xy xy象发生。
.
29
物理方程
x
E 1 2
x y
x
E 1 2
y x
xy
E
2 1
xy
写成矩阵形式为
D
E称为杨氏模量反映材料对于拉伸或压缩 变形的抵抗能力。
是泊松系数,描写材料横向收缩或膨胀
的特性。
.
30
线应变(相对伸长或压缩)
绝对伸长(或压缩)与原长之比称为相对伸长(或压
.
12
2.3弹性力学基本变量
内力:应力 --外力(或温度)的作用 内力
设作用于 A上的内力为 ,则Q
内力的平均集度,即平均应力, 为 / Q A
lim Q S
A0 A
这个极限矢量S,就是物体在截面
mn上、P点的应力。
第二章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
, , 1, 2
由此,向量 a可表示为
3
a a1e1 a2e2 a3e3 ai ei i 1
三阶线性代数方程组
a11x a12 y a13 z P1
a21
x
a22
y
a23
z
P2
a31
x
a32
y
a33
z
P3
可表示为
ai1x1 ai2 x2 ai3x3 Pi
(c) 非循环序列:i, j, k中有两个以上得指标取
相同值
e112 e222 e323 0
利用置换符号可以简化公式
(1)行列式
a11 a12 a13 a a21 a22 a23
( xix j
) ,ij
例如:
xi
,i
ui x j
ui, j
2ui x j xk
ui, jk
ui xi
ui,i
u1,1
u2,2
u3,3
f xi
dxi
f ,i dxi
f ,1dx1
f ,2 dx2
f ,3dx3
4、 克罗内克(Kroneker)符号
定义: ij ei e j cos(ei ˆ e j )
Fx
1 dh 3
0
同理可得:
Tx xl yx m zx n Ty xyl y m zy n Tz xzl yz m z n
上式称为斜面应力公式,又称Cauchy公式。
2、斜面上得正应力与剪应力
Tν Txl Tym Tz n
xl 2 y m 2 z n 2 2 xylm 2 yz mn 2 zx nl
ei
变形体的虚功原理
F 表示由零增加到 Fi 过程中的某一数值,以 表示相应位移,则当 F 增加 dF 时,
位移 也相应增加 d iF ,则在此微小阶段荷载 F 所做的元功为
dW (F d F )d F d d F d (a) 略去高阶微量,则元功又可表示为
dW F d
(b)
图10-4
图10-5
从几何角度上看,元功 dW 就是如图10-5 所示的窄条阴影面积。由于F 与 d iF 成 线性关系,若设 α 为比例常数,则有
W内 W内 l M d FQ d v FN du
(10-7)
1. 4 变形体的虚功原理
变形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为:变形体上所有外力在其对应位移 上所做的外力虚功的总和等于各微段上内力在其对应变形上所做的内力虚功 W内 的 总和 ( 证明从略 ),即
W外 W内 将式 (10-6) 和式 (10-7) 代人式 (10-8),于是得
① 虚设位移,求力,故称为虚位移原理。若虚设单位位移,应用虚位移原 理求力的方法称为虚拟单位位移法。
② 虚设力系,求位移,故称为虚力原理。若虚设单位荷载,应用虚力原理 求位移的方法称为虚拟单位荷载法。
建筑力学
1. 2 实功与虚功
1. 实功与虚功的概念 力在某位移上所做的功根据位移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如下两类: ① 实功:力在其自身引起的位移上所做的功; ② 虚功:力在其他因素引起的位移上所做的功。
2. 实功与虚功的计算
设图10-6 所示的简支梁,在其梁上 1 点作用由零增加至 F1 时,使梁产生弯 曲变形如虚线Ⅰ所示,则 1 点发生竖向 位移 Δ 11 是由 F1 上作用所引起的;当 F1 平稳后,又在其梁上 2 点作用力 F2 使梁 继续产生弯曲变形如实线Ⅱ所示,由于 F2 作用,则1点又发生竖向位移 Δ 12 。
第二章4 晶体结构与塑性变形之小结
冷加工: 冷加工: 在金属的再结晶温度以下的塑性 变形加工。如低碳钢的冷轧、冷拔、冷冲等, 变形加工。如低碳钢的冷轧、冷拔、冷冲等, 有加工硬化的现象产生。 有加工硬化的现象产生。 热加工: 热加工 在金属的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塑性变 形加工。如碳钢的热轧、锻造等, 形加工。如碳钢的热轧、锻造等,因有动态再 结晶发生, 无加工硬化现象产生。 结晶发生 无加工硬化现象产生
一﹑金属的晶体结构
1.三种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 三种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
体心立方晶格; 面心方晶格; 体心立方晶格; 面心方晶格; 密排六方立方晶格 单晶体:晶体内部的晶格位相完全一致。 单晶体:晶体内部的晶格位相完全一致。 多晶体:由许多小单晶体组合成的晶体。 多晶体:由许多小单晶体组合成的晶体。实际金属 晶体是多晶体结构。 晶体是多晶体结构。
三、回复和再结晶
(一).回复 加热温度较低,晶内原子移动,点线缺陷复合消失、减少。 加热温度较低,晶内原子移动,点线缺陷复合消失、减少。晶 粒和显微组织仍保持变形后的形态,不发生明显变化。 粒和显微组织仍保持变形后的形态,不发生明显变化。 强度和硬度只略有降低, 塑性有所增高, 残余应力大大降低。 强度和硬度只略有降低 , 塑性有所增高 , 残余应力大大降低 。 去应力退火就是利用回复过程、 消除冷变形金属残余内应力, 去应力退火就是利用回复过程 、 消除冷变形金属残余内应力 , 保留加工硬化效果的工艺方法。 保留加工硬化效果的工艺方法。 (二).再结晶 加热温度较高,原子扩散能力增大,被压扁拉长、 加热温度较高,原子扩散能力增大,被压扁拉长、破碎的晶 粒重新生核、长大变成新的均匀、 粒重新生核、长大变成新的均匀、细小的等轴晶称再结晶 再结晶后,内应力全部消失,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明显降低, 再结晶后,内应力全部消失,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明显降低, 而塑性和韧性大大提高,加工硬化现象被消除。 而塑性和韧性大大提高,加工硬化现象被消除。 物理、化学性能基本上恢复到变形前的水平,晶格类型不变。 物理、化学性能基本上恢复到变形前的水平,晶格类型不变。 ).晶粒长大 (三).晶粒长大 继续加热保温会发生晶粒长大。 继续加热保温会发生晶粒长大。粗大的晶粒组织使金属的强 硬度、塑性、韧性等机械性能都显著降低。 度、硬度、塑性、韧性等机械性能都显著降低。
第二章 杆件的内力与内力图
第二章 杆件的内力与内力图§2-1 杆件内力的概念与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一、杆件的内力与内力分量内力是工程力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内力从广义上讲,是指杆件内部各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显然,无荷载作用时,这种相互作用力也是存在的。
在荷载作用下,杆件内部粒子的排列发生了改变,这时粒子间相互的作用力也发生了改变。
这种由于荷载作用而产生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改变量,称为附加内力,简称内力。
需要指出的是:受力杆件某横截面上的内力实际上是分布在截面上的各点的分布力系,而工程力学分析杆件某截面上的内力时,一般将分布内力先表示成分布内力向截面的形心简化所得的主矢分量和主矩分量进行求解,而内力的具体分布规律放在下一步(属于本书第二篇中的内容)考虑。
受力杆件横截面上可能存在的内力分量最多有四类六个:轴力N F 、剪力y Q F )(和z Q F )(、扭矩x M 、弯矩y M 和z M 。
轴力N F 是沿杆件轴线方向(与横截面垂直)的内力分量。
剪力y Q F )(和z Q F )(是垂直于杆件轴线方向(与横截面相切)的内力分量。
扭矩xM 是力矩矢量沿杆件轴线方向的内力矩分量。
弯矩y M 和z M 是力矩矢量与杆件轴线方向垂直的内力矩分量。
二、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实际的构件受力后将发生形状、尺寸的改变,构件这种形状、尺寸的改变称为变形。
杆件受力变形的基本形式有四种:轴向拉伸和压缩、扭转、剪切、弯曲。
1、轴向拉伸和压缩变形轴向拉伸和压缩简称为轴向拉压。
其受力特点是:外力沿杆件的轴线方向。
其变形特点是:拉伸——沿轴线方向伸长而横向尺寸缩小,压缩——沿轴线方向缩短而横向尺寸增大,如图4-1所示。
轴向受拉的杆件称为拉杆,轴向受压的杆件压杆。
图2-1 图2-2 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桁架,由大量的拉压杆组成,如图2-2所示。
内燃机中的连杆、压缩机中的活塞杆等均属此类。
它们都可以简化成图2-1所示的计算简图。
2、剪切变形工程中的拉压杆件有时是由几部分联接而成的。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章_课堂笔记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章 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课堂笔记◆ 学习要点:钢筋砼的组成为非匀质的,又由于混凝土材料组成的非均匀性以及具有显著的非弹性性能,因此其力学性能与匀质弹性材料有很大的差异。
对钢筋和砼材料力学性能的了解,包括其强度和变形性能,以及对二者相互作用的了解是掌握钢筋砼构件受力特点,确立计算方法,制定构造措施的基础。
◆ 主要内容混凝土及其力学性能混凝土的组成、强度指标及其换算关系、变形性能、其它性能(疲劳、收缩、徐变)、钢筋及其力学性能。
钢筋品种、级别和型号、力学性能及性能要求。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 学习要求1、掌握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轴心抗拉强度的测定方法和换算关系。
2、了解影响硷强度的因素,掌握砼应力一应变曲线特点,理解复合应力下硷强度和变形特点。
3、了解混凝土收缩、徐变现象及其影响因素;理解收缩、徐变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4、了解钢筋的品种级别和使用范围。
掌握钢筋的应力一应变曲线的特点和强度的取值标准:,◆ 重点难点混凝土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复合应力状态下的强度。
混凝土受压应力一应变关系的特征值。
混 凝土的收缩与徐变及其影响因素,一、混凝土(一)混凝土的组成结构砼是由水泥石(水泥胶结料)和骨料(石料)组成的一种内部结构复杂的复合材料。
从微观看:砼是不均匀的多相材料,存在许多内部微裂缝,这与其物理力学性能有密切的关系。
从宏观看:混凝土是粗骨料均匀分散在连续的砂浆基材中的两相材料,可视为各向同性的。
(二)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强度是混凝土力学.隆能中的主要指标。
在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土强度指标有: ·立方体抗压强度fcu ·轴心抗压强度fc ·轴心抗拉强度ft1、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砼立方体抗压强度是其力学性能中最基本的指标,也是评定fc 强度等级的标准。
砼强度等级是指按照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mm ,的立方体试件,在28天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
2金属塑性变形宏观规律与微观机制
3. 4. 2 平辊轧制时金属的应力及变形特点
1.基本应力特点 2.变形区内金属质点流动特点 3.平辊轧制时,第一类附加应力的分布特点
轧制时,金属在两个轧辊之间受到连续压 缩,因之在其纵向与宽向上产生延伸和宽 展变形。由于轧辊所施加的压力作用,在 高向上轧件承受的压应力 z ,而在纵向 与横向上,因摩擦力的作用而使轧件承受
矩形试件在平锤间镦粗时的基本应力状态是三 向压应力,但在试件内部,每点的压应力值并 不相等。如果沿三个坐标轴方向的正应力分别 为,其分布的规律是:沿x轴在接触表面上的 分布是从边缘向中心由零开始逐渐增大,因为 越接近中心,摩擦力的阻碍作用越显著;沿y 轴的分布规律同沿x轴的分布;沿z轴在侧表面 上为零,在试件内部,从接触表面向对称层逐 渐减小 。
§3.1 塑性流动规律(最小阻力定律)
概念:最小阻力定律 最小周边法则 实际应用分析
最小阻力定律
变形过程中,物体各质点将 向着阻力最小的方向移动。即 做最少的功,走最短的路。
图3-1 开式模锻的金属流动
图3-2 最小周边法则
(a)
(b) B-B剖面
(c)
图3-3 正方形断面变形模式
3. 3. 4 残余应力
1.残余应力的来源 2.工艺条件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3.残余应力所引起的后果 4.减小或消除残余应力的措施 5.研究残余应力的主要方法
1.残余应力的来源
不均匀塑性变形产生的附加应力。 不均匀加热、冷却(热处理)过程产生的热应力。
残余应力的种类:
(a)第一类残余应力,又称宏观应力。它在物体全部或部分范围内平衡。 (b)第二类残余应力,又称显微应力。它在各相组成物或各晶粒之间平衡。 (c)第三类残余应力,又称超显微应力。它常存在于金属点阵内部,例如位错 与溶质原子交互作用引起的应力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2.1.2 岩石的力学性质
弹性:是指物体在受外力作用的瞬间即产生全部变形,而去 除外力(卸载)后又能立即恢复其原有形状和尺寸的性质。 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分为两种类型:线性弹性和非线性 弹性。 塑性:是指物体受力后产生变形,在外力去除(卸载)后变 形不能完全恢复的性质,不能恢复的那部分变形称为塑性变 形,或称永久变形、残余变形。 粘性:是指物体受力后变形不能在瞬时完成,且应变速率随 应力增加而增加的性质。 脆性:是指物体受力后,变形很小时就发生破裂的性质。 延性:是指物体能承受较大塑性变形而不丧失其承载力的性 质。
23
2.1.2 岩石的力学性质
(4)岩石的流变性质 岩石的流变性:是指岩石在长期静荷载作用下,应力、应变随时
间延长而变化的性质。
工程实践表明,岩石具有流变性,特别是粘土岩、泥质页岩等一 些较软的岩石,流变量可能很大。 蠕变和松驰是流变性的两种宏观表现。 岩石的蠕变: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应力作用下,岩石随时间延长 (外力不变)而产生的缓慢、连续变形。 岩石的松弛: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变形条件下,岩石随时间延长而 产生的缓慢、连续应力减小的过程;它反映了应力随时间而衰减的规 律。
研究岩石分类、确定破坏准则、衡量围岩(或上覆岩层)的坚硬程 度等,经常采用这个指标。
(2)岩石的单向抗拉强度
岩石试块在单向拉伸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称为岩石的 单向抗拉强度。 它也是岩石力学的主要指标之一,它远小于岩石的抗压强度,因 此在受载不大时就可能出现拉伸破坏。
28
2.1.2 岩石的力学性质
2 变形体的变形规律
2.1 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2.2 建筑物变形规律及影响因素 2.3 大坝变形规律及影响因素 2.4 抽水引起的地表变形规律及影响因素
1
2 变形体的变形规律
变形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是指变形体在各种荷载
作用下,形状、大小及位置在时空域中的变化。
变形体的变形:
与变形体自身特征及外部载荷情况密切相关;
1.01~1.03
1.03~1.07 1.05 1.10 1.10~1.15 /
9
泥质页岩 砂质页岩 硬 砂 岩
2.1.1 岩石的物理性质
三、岩石的水理性质 (1)岩石的含水性
岩石的含水性一般用湿度或含水率表示。
岩石的含水率ω 是指岩石中水的重量 之比,以百分率表示,即 与岩石的烘干重量
岩石含水的多少取决于岩石中空隙的大小和数量。岩石的含水 性对岩石的强度有影响,空隙大的岩石,水浸后其抗压强度降低 25%~45%,一般也要降低15%~20%。致密的岩浆岩,由于空隙度小, 所以其强度降低最少。
t
50
2.1.2 岩石的力学性质
2)泊松比 泊松比 是指单向压缩条件下,横向变形与纵向变形之比, 即
x z
岩块的变形模量和泊松比受岩石矿物组成、结构构造、风化程
度、空隙性、含水率、微结构面及其与荷载方向的关系等多种 因素的影响,变化较大。
26
2.1.2 岩石的力学性质
常见岩石的变形模量和泊松比的经验值
不同的变形体、不同的载荷所产生的变形在大小、性
质、分布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差别。
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变形,大坝变形,抽水地表变形
矿区开采沉陷
2
2.1 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2.1.1 岩石的物理性质
2.1.2 岩石的力学性质
3
2.1.1 岩石的物理性质
一、岩石的质量指标 (1)岩石的密度
42.1.1 岩石的物理来自质由坚硬矿物组成,且具强的结晶连结的致密状岩石,其抗冻 性较高。反之,则抗冻性低。
(6)岩石的膨胀性
岩石浸水后体积增大和相应地引起压力增大的性质称为岩石 的膨胀性。岩石膨胀造成强度降低。
对于含有粘土矿物的岩石,掌握开挖后遇水膨胀的特性是十 分必要的。
15
2.1.2 岩石的力学性质
岩石的力学性质:岩石的变形性质及强度性质。
0.09~0.35
砾 岩 板 岩 煤
20~80 20~80 10~20
0.20~0.30 0.20~0.30 0.10~0.50
27
2.1.2 岩石的力学性质
二、岩石的强度性质
(1)岩石的单向抗压强度
岩石试块在单向受压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称为岩石的单向 抗压强度。
抗压强度是反映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指标之一,在矿山工程中,
变形模量 /GPa 变形模量 /GPa
岩石名称
泊松比
岩石名称
泊松比
花岗岩
石英岩
50~100
60~200
0.17~0.36
0.10~0.25
砂质页岩
泥 岩
20~30
20~50
0.15~0.25
/
砂 岩 细砂岩 石灰岩
页 岩
10~100 30~50 50~100
20~80
0.20~0.30 0.15~0.50 0.18~0.35
(3)岩石的抗剪强度 岩石试块抵抗剪切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切力,称为岩石的抗剪强
度。
它是岩石力学性质中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它反映着岩石抵抗剪切
滑动的能力。 (4)岩石的三向抗压强度 岩石试块在三向压应力作用下所能抵抗的最大应力,称为岩石的三 向抗压强度。 地层中的岩石绝大多数都处在三向压缩应力的作用下,因此,从某 种意义上来说,岩石的三向抗压强度是岩石本性的反映。 实验表明,随着侧压力加大,岩石的三向抗压强度增加,且不成线 性关系。
空隙体积Vv与岩石总体积V之比,以百分率表示,即:
岩石空隙性对岩石的性质有显著影响。
一般说来,空隙率大的岩体,整体性较差,岩石的质量密度较小, 强度较低,而透水性较好,风化速度较快,反之亦然。
6
2.1.1 岩石的物理性质
煤矿中常见岩石的空隙率见下表:
岩石名称 砾岩 砂岩 泥岩 空隙率% 0.8~10.0 1.6~28.0 3.0~7.0 岩石名称 石灰岩 石英岩 石英片岩 空隙率% 0.5~27.0 0.1~8.7 0.7~3.0
10
2.1.1 岩石的物理性质
(2)岩石的吸水性 岩石在一定条件下吸收水分的性能称为岩石的吸水性。通常
以吸水率表示。
岩石的吸水率是指岩石试件在常温常压下吸入水分的重量与 岩石的烘干重量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即:
岩石吸水率的大小,取决于岩石所含空隙的数量和大小,开闭 程度及其分布情况。岩石的吸水率愈大,表明岩石中的空隙大, 数量多,并目连通性好,岩石的力学性质差。
1)应力—应变初始阶段岩石属弹性变形。 2)随着侧向应力的增大,岩石试块的塑性变形增大。说明岩石
的脆性和塑性是相对的,在单向应力或较低的三向应力状态下表现
为脆性的岩石,在高压三向应力状态下破坏前也表现出很大的塑性。 3)随着侧向应力和应力差值的增加,强度极限(峰值)也随之
增大。
4)岩石发生破坏后,虽然其结构发生了变化,但仍然保留一定 的承载能力。实践证明,围压愈大,其残余强度也愈大。
亲水性矿物和易溶性矿物含量越多,空隙越发育,则岩石的
软化程度越大。 岩石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软化性,浸水软化后,强度降低,
塑性增加。这对岩石力学性质及岩层移动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14
2.1.1 岩石的物理性质
(5)岩石的抗冻性 岩石抵抗冻融破坏的性能称为岩石的抗冻性。
岩石在反复冻融后其强度降低和破坏。
岩石的抗冻性与造岩矿物的物理性质和强度、粒间连结、空 隙的发育情况以及含水率等因素。
18
2.1.2 岩石的力学性质
(2)单轴压缩条件下岩石变形性质 岩石试件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产生变形的全过程可由图
全应力—应变OABCD曲线表示。
由全应力—应变曲线可将岩石的变形分为下列四个阶段: 1)孔隙裂隙压密阶段(OA 阶段): 即试件中原有张开性结构面或微裂隙逐 渐闭合,岩石被压密,形成早期的非线 性变形,在此阶段岩石横向膨胀很小, 试件体积随荷载增大而减小。 2)弹性变形阶段(AB 阶段): 该阶段的应力—应变近似呈直线。
页岩
泥灰岩
0.4~10.0
1.0~10.0
板岩
0.1~0.45
7
2.1.1 岩石的物理性质
(2)岩石的碎胀性及碎胀系数
从岩体中采掘或崩落下来的碎石,其整个体积大于它在岩体内 的体积。这种体积增大的性质,叫做岩石的碎胀性。 通常用碎胀系数Kp来表示,即
式中, V’为岩石破碎成块后处于松散状态下的体积;V为岩石 在完整情况下的体积。
20
2.1.2 岩石的力学性质
4)破裂后阶段(CD 阶段): 岩块承载能力达到峰值强度后,其内部结构遭到破坏,但试件基 本保持整体状; 到本阶段,裂隙迅速发展,交叉且相互联合形成宏观断裂面,此 后,岩块变形主要表现为沿宏观断裂面的块体滑移,试块承载能力 随变形增大迅速下降,但并不降为零,说明破裂的岩石仍有一定的 承载能力。
岩石的变形性质:是指岩石所表现的弹塑性等力学 属性,在各种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关系以及岩石 的流变性; 岩石的强度性质:主要包括岩石的单向抗压强度、 单向抗拉强度、抗剪强度以及岩石的三向抗压强度等。
16
2.1.2 岩石的力学性质
一、岩石的变形性质
(1)岩石变形的力学属性 物体上任一点的绝对或相对位移,或者线性尺寸的变化,称 为该物体的变形。 岩石变形分为: 弹性、塑性、粘性、脆性、延性 弹—塑性、 塑—弹性、弹—粘—塑性或粘—弹性 影响岩石变形的因素: (1)岩石的组分和结构; (2)受力条件、大小; (3)温度等环境因素有关。
砾岩
>50
粗砂岩
20~50
中砂岩
5~20 强透水
细砂岩
1~5 中等透水
亚粘土
0.1~ 0.001 弱透水
粘土
<0.001 极弱透水
极强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