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时间观与跨文化交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时间观与跨文化交际

摘要: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时间观念和行为。人们的时间行为不知不觉地受到时间观念的制约和支配。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其时间的观念和态度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本文从时间意识和使用时间习惯着手,对中西时间行为进行对比,意在避免或减少跨文化活动中的误解与冲突,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

关键词:时间观;单向时间制;多向时间制;跨文化交际

时间观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自然形成的。人们的时间观一旦形成,其言行就不知不觉地接受它的制约和支配。反过来,一定的言行又反映一定的时间观,传递关于时间观的某种信息。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说:时间会说话,它比有声语言更坦率,它传达的信息响亮而清晰。时间观深深地潜在人们的思想深处,不易为人们觉察。在交际时人们容易把自己的时间观以及使用时间的方式视为理所当然,,一旦发现差异,就会觉得怪诞或无法理解。本文对时间行为进行跨文化对比,意在避免或减少跨文化活动中的误解与冲突。

一、时间系统

文化时间观主要强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看待时间和使用时间的时候会采用不同的方式。根据霍尔的理论,世界上存在三种文化时间系统:技术时间、正式时间和非正式时间。(1)技术时间。指的是用科学方法精确地测量出时、分、秒等时间长度。如天文学中的年就有回归年(365天5小时48分45.51秒多一点儿)、恒星年(365天6小时9分9.54秒)、以及近点年(365天6小时13分53.1秒)。技术时间是与人际交往和文化交流过程关系不大。(2)正式时间。是非科学的,是由历史积淀而成的。具体地说,它是指特定文化的人看待时间的习惯。人们一般把时间划分为世纪、年代、年、季、月、周、日、时、分和秒。但是,有的农业社会的文化则把时间与月亮的圆缺和庄稼的生长季节等自然事件相联,如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文化中就形成了农历中“二十四节气”。正式时间通常不会带来交际障碍。(3)非正式时间。是指人们笼统地提到的时间。它最为复杂,不同文化之间差异也主要表现在这类时间之中。当某人说“得要一会儿”时,你只有对他十分熟悉并了解这句话的语境时才知道“一会儿”意味着多长时间。不同文化对约会“准时”所定的标准不尽相同。英、美人的标准是5—10分钟,阿拉伯人的标准是半小时,而意大利人是两小时。非正式时间的用语与技术时间和正式时间的完全相同,但词义却常常是随情况而异,因而会给交际带来困难。了解一种文化成员是怎样对待非正式时间,就可以获知这一文化的时间意识。

二、时间意识

所有人类都一起共享着时间,生活在现在、回忆着过去、梦想着未来。但是,每种文化对于时间的看法却是不同的。时间意识可区分为直线式、变通式和轮回式三种。

直线式时间的文化把时间看作一条直线,是一种线性的单向持续运动。时间在行进、在

流逝,一旦消逝便无法挽回。时间有始有终,是一种宝贵的物品。出身于此类文化的人关注未来,使用时间精确到每分每秒。人们不喜欢迟到,因会打破计划影响随后的安排。不喜欢打扰,想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手头的工作上。北美和西欧的人们通常视时间为直线式。

变通式时间的文化不太愿意对时间严格地加以计算和控制。时间是种无限的资源,打扰

是可以接受的。人们对关系的重视远远超过对时间计划的重视。人们倾向于关注现在。当人们需要获得关注或是关系需要加以培养时,时间就变成了一种可以被把持或滥用的主观物品。南欧,地中海沿岸国家,及南美视时间为变通式。

轮回式时间的文化中,时间被看作是迂回的和可重复的。时间的变化协调于自然状态,

时间始终沿着自身运动的永恒周期性圆弧式或螺旋式运动,如昼夜交替,季节的往复,年龄的更迭,农时农作更替,都有圆周式。时间掌管着生命,人类无法控制时间,生命周期控制着人们,人们必须与自然和谐地生活在一起。此类文化的人特别注重过去,因为人们认为自己可能从过去找出很多联系。轮回式文化的例子包括亚洲、非洲以及北美土著的大多数文化。

三、时间习惯

不同文化对时间的态度之差异还表现在如何使用时间方面。霍尔把世界各国使用时间的习惯分为两种范畴,即单向时间制和多向时间制。

1. 单向时间制

习惯把时间看成是可以分隔,但不可重复的,有始有终的一条线,是一种

强调日程、阶段性和准时性的时间观念。人们倾向于短期计划和一个时间只做一件事情的习惯。为了利用好时间,人们精心地安排一天、一周、一个月的工作日程,制定时间表,确立优先考虑的问题,要求做任何事都严格遵守日程。其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守时。多次迟到的人被看作是难以信赖,是对对方不尊重,对事情不重视。北美、西欧、北欧都是单向时间习惯。

2. 多向时间制

时间被看成是发散的,一般可在同一时间内做不同的几件事情。多向时间强调人们的参与和任务的完成,而不强调一切都按照时间表。对工作安排不那么固定,时间限制不那么死,时间安排更讲人情味。多向时间制讲究时间使用的灵活性,倾向于做长期计划和一个时间允许做多种事情。在一些多向时间制的文化中,不注意遵守时间,不允许时间的限制妨碍事情的完成。亚洲大部分国家,拉美,阿拉伯国家,非洲国家都属于此类时间制。单向时间制与多向时间制的差别只是程序之异、轻重之别,并无非此即彼的绝对界限。

四、中西方文化时间观差异

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属于轮回式,采用的时间体制多与多向制相近;而西方人视时间是直线的,采用单向时间制。笔者将从以下三个维度对比中西方文化时间差异。

1. 时间价值

尽管中西方在使用时间的方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中国文化中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等,同样,英语中也有: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等类似习语。但相对地讲,中国人使用时间比较随意,灵活性强,而美国人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时间。在一定意义上讲,中国人是时间的主人,而美国人是时间的奴隶。

在大多数西方文化中,由于历史传统和基督教的影响,其主流文化是直线方

式来看待时间的,即充分地意识到过去、现在和未来,把重点放在将来。英语中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在语法中表现明显。西方的纪年方法从公元元年开始,一直向前计数。中国传统文化中,直线式和轮回式的时间观都存在,但前者占主导地位。儒家文化历来重视历史,主张以史为鉴。中国的直线式时间观不如西方强。汉语语法中没有时态的变化。传统的纪年方法是以皇帝帝号或庙号计列,如嘉靖三十六年,对不通晓中国历史的人,其时间的前后概念是模糊的。霍尔说:在西方世界,任何人都难逃脱单向时间的铁腕的控制。时间完完全全地编织人们生活的网络。在英语中,time可与这些动词搭配:buy, sell, save, spend, waste, lose, measure等。有关“准时”或“及时”的词语很多:punctual, on schedule, on time, on the minute, to the minute, on the hour, in time等。汉语中强调准时的表达较少,寻常百姓口中的“太阳落山了”,“一顿饭的工夫”反映出农业社会缺乏很强的时间观,时间概念模糊。

2. 时间安排

属于单向时间制的西方人把时间看成是一条直线,可以切割成若干段落。做任何事都要严格遵守日程。由于习惯于一个单位时间内做一件事,因此特别讲究计划的周密性。不能在期限内完成规定事情的人经常会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人,应受到轻视。商务活动中,美国人严格遵守双方约定的最后期限,并且把它写进合同中,运用法律手段来要求双方遵守所订期限。即使社交活动也不例外。美国人在举行家宴时会发出这样的邀请:Open house: 3:00----5:00pm Sunday. 这在中国人看来是无法理解的,因为它严重违反了中国人的好客传统;趋向采用多向时间制的中国人做事更讲究时机和火候,即行动的每一个步骤常是依据周围环境随机决定,因而计划性较差,灵活性强。这表现在社交活动时提前预约较少,走亲访友经常是随时随地串门而不必事先打招呼。“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情形在西方国家是极为少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