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产业发展趋势.pptx
蛋鸡养殖精细化ppt课件
育成期体重对产蛋期体重和平均蛋重的影响
18周龄体重(克)
72周龄体重(克)
1000以下
1570
1090-1140
1800
1230-1270
1840
1360-1410
2050
1500以上
2180
资料来源:《浅析影响鸡蛋外在品质的因素》
平均蛋重(克) 58.7 60.4 60.6 62.5 63.7
36 1838-2032
62 1900-2100
12 1006-1080
38 1843-2037
64 1905-2105
14 1155-1239
40 1848-2042
66 1910-2111
16 1283-1377
20
21
纵向通风
12m 60m
22
附图2、高温季节水帘降温系统效果图
水帘启动
23
附表1、不同规格风机的相关参数
风机型号 叶轮直径(cm) 电机功率(kw)
0 帕斯卡 12 帕斯卡 静 25 帕斯卡 态 压 32 帕斯卡 力 值 38 帕斯卡 45 帕斯卡 55 帕斯卡
24英寸 60.96 0.25
1蛋鸡高产养殖技术安徽科技学院柳卫国2蛋鸡高产的主要因素营养防疫环境品种3品种是蛋鸡高产的基础海兰褐曼新罗曼海赛克斯高兰96989598959895986576656315514215145949694969496949614614515015132周62360161461170周6696516656552262212252231141101151122322522822694959495至80周存活率饲料消耗kg18周龄体重kg生长期18周成活率生产性能蛋重产蛋期至80周高峰产蛋率50产蛋率日龄至80周龄产蛋总重日耗料g蛋料比2174周商品代褐壳蛋鸡生产性能指标4性能指标正大褐海兰褐17周龄体重克14001480产蛋50日龄145146产蛋枚数hh80周周345347总蛋重hh公斤22422170周龄时蛋重克679670平均蛋重克645料蛋比20206产蛋期存活率80周9695淘汰时体重公斤1920225点灯刺激时的体重克克140015501600正大褐与海兰褐商品代性能对比5高产蛋鸡的要求?现代育种的趋势鸡体重愈改愈小鸡体应激加大总产蛋重愈产愈多饲料报酬愈来愈高?高产稳产的条件稳定适宜的环境平衡稳定的营养健康优质的青年鸡均匀有效的抗体6目录?蛋鸡的环境控制?关于均匀度的管理?蛋鸡培育的营养要求?关于卫生防疫和免疫的一些看法7蛋鸡的环境控制8自然开放冬冷夏热传统型鸡舍9这样的环境谁给你产蛋10鸡舍设备技术没有标准11育雏育成舍产蛋舍12艰苦奋斗的典范13改进型鸡舍14改进型鸡舍15现代标准化鸡舍16叠层笼养蛋鸡设备17?舍内空气中氧气含量gt
蛋鸡养殖现状调研分析报告.ppt
2017年1-3月份监测的规模场情况
➢ 规模场平均产蛋鸡存栏1873.46万只,同比增加 11.6%; ➢ 累计鸡蛋产量8.18万吨,同比增加13.1%; ➢ 累计新增雏鸡315.59万只,同比减少16.7%
(监测村同比减少16.6%,数据相近); ➢ 累计淘汰产蛋鸡400.12万只,同比增加34.8%(监测村同
饲养量,再由省级营销委员会将配额分给个体生产者。 ➢ CEMA督察各省对其农场进行检查确保生产者在其配额内,蛋鸡饲
养量超过配额的省份将受到CEMA罚款。
(二)通过产业法规制度调控生产
1、美国
通过蛋品安全法规约束企业生产 •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2009年发布了鸡蛋安全生产法
规,《预防鸡蛋在生产、 贮藏与运输过程中感染沙门氏菌的 行业指南》。 • 2010年7月,超过5万只存栏的蛋鸡生产企业必须执行上述蛋
2015 2015
8
“京白1号”蛋鸡配套系
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
2016
9
“凤达1号”蛋鸡配套系
荣达禽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农业大学
2016
重点成果
保障种业安全
u 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国产蛋鸡品种扩繁推广体系; u 国产蛋鸡品种的市场占有率从“十二五”前约30%提高到
目前的50%以上; u 在国外品种近年来受禽流感影响被封关的严峻形势下,有
饲养室
产蛋 吃料 休息
u 研制出便于种鸡饲养管理的设备——标记种鸡的装置、蛋盘堆装箱、输精装 置,孵化室温度自动控制器,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个。
u 研发家庭农场不同规模工艺配套的标准化养殖设施设备——喂食槽、生态绿 壳蛋鸡的鸡舍,放养鸡舍,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个。
3、研究蛋鸡场生物安全体系保障及优化免疫程序
我国规模化养鸡业发展前景和问题PPT课件
15
强化生物安全
疫苗免疫必须配以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才能有效控制疾病。我国养鸡业对生物安 全的理解还不到位,在实施上就更不到位了。有3点具体建议:
①改善和提高规模化肉鸡饲养的鸡舍条件,特别是解决冬天通风和保温的矛盾。 但是,这涉及到鸡场建设和运行的成本问题。对不同气候条件的不同地区,需摸 索出一种性能和成本比最佳的鸡舍设计。显然,我国规模化养鸡业要考虑引进和 聘用在工程和自动控制专业上有专长的技术人员加入了。
5
鸡肉是最健康的肉食品
易消化性是鸡(禽)肉是最健康肉类的另一个原因。以白羽肉鸡 为例,其生长期只有6~7周,其肌纤维的易消化性一定优于生长 期较长的其它动物肉类(包括鱼类)。
以上只是从理论说明鸡肉作为最健康肉类的依据。实际上,多年 来我本人和家庭的日常饮食中不仅肉类占的比例高,而且鸡(禽 )肉占40%~50%,鱼虾类占30%,其它肉类只占20%~30%。 我也觉得猪肉的口味最好,但有意识不多吃,因为要以健康为主 。因为健康的身体给生活带来的欢乐远比一时美味的口感更重要 。
10
日趋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将要求肉鸡生产进一步 规模化
我国对食品安全的社会需求,正在逐渐促进和加大我国肉鸡生产的规模 化程度,这使我们在疫病控制上将面对更大的挑战。
为了控制药物残留,必须改变肉鸡生产的经营模式。在过去20年中,我 国大部分肉鸡是在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下生产出来的。在这个模式下 ,一个大公司从千家万户收购合同鸡,很难从饲养的全过程来控制药物 残留。对其解决方案,只能是公司自养或在显著减少合同户数量的同时 显著增大合同户的饲养规模。但近二三年来的实践证明,随着饲养规模 的显著增大,疫病问题也显著增加了,特别是在冬季,在鸡舍相对封闭 的条件下不能解决维持必要的通风量与同时保持室温的稳定性这一矛盾 时。
蛋鸡产业发展的国际趋势及中国展望
蛋鸡产业发展的国际趋势及中国展望据记载,中国在原始社会就开始养殖蛋鸡,以满足人们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
蛋鸡产业的发展壮大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鸡蛋产量在 1985年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位,并持续至今,中国蛋鸡产业已进入加速转型升级的关键期[1~4]。
虽然在发展过程中,满足了消费者需求,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但仍然面临一系列更加突出的挑战,尤其是资源、技术、经济以及环境的约束,亟需在理清国内蛋鸡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探究国际蛋鸡产业发展的概况及趋势,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协助破解中国蛋鸡产业发展存在的难题,加快推进中国蛋鸡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1中国蛋鸡产业发展的成就与贡献1.1 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蛋鸡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稳步提升。
1985年,中国鸡蛋产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并持续至今,2014年中国鸡蛋产量约2 46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约 35%。
2014 年中国人均鸡蛋占有量约 17.98 kg,世界排名第三,为满足城乡居民食物营养需求做出了巨大贡献。
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到2015年4月底,祖代鸡场24家,存栏约58.56万套,父母代存栏维持在2 000万套左右,商品代蛋鸡存栏约 14.5亿只,其中产蛋鸡 12亿只左右,各项指标均居世界首位。
从蛋种鸡国产化的趋势来看,截止到2014年,中国蛋种鸡的国产化比例达到了67%。
1.2 蛋鸡养殖规模效益凸显近十年来,中国商品代蛋鸡养殖的规模化程度已有较大提升,据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的调研数据显示,中国蛋鸡规模化养殖的程度已达到70%,蛋鸡养殖正朝着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道路发展[ 5]。
2004年以来,中国蛋鸡养殖成本和产值均呈现上升的态势,每百只蛋鸡总饲养成本由2004年的8 590.03元升至2014年的16 407.30元, 10年间累计增长了近 1倍;每百只蛋鸡产值由 9 659.54元升至18 069.46 元,累计增长了0.87 倍;每百只蛋鸡净利润由2004 年的 1 069.51 元涨至 2014 年的1 662.16元,其中, 2004、2007、 2011和 2014年均达到阶段最高点,基本呈现出三年一个周期的循环波动。
蛋鸡种业发展概况与未来发展趋势
04
蛋鸡种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与对策
面临的挑战
种质资源匮乏
国内蛋鸡种质资源有限,优良品种的引进和利用不足,制 约了蛋鸡种业的进一步发展。
资金短缺
蛋鸡种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科研、育种、饲 养、市场开发等方面,资金短缺成为制约蛋鸡种业发展的 一个重要因素。
技术落后
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蛋鸡种业在育种技术、饲养管理、 疾病防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了蛋鸡种业的效益和 竞争力。
政府将加大对蛋鸡种 业的支持和投入,为 行业发展提供更加良 好的环境和条件,促 进蛋鸡种业的持续稳 定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蛋鸡种业发展概况与未来 发展趋势》
2023-10-29
目录
• 蛋鸡种业发展背景 • 蛋鸡种业生产技术发展 • 蛋鸡种业市场需求与趋势 • 蛋鸡种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结论与展望
01
蛋鸡种业发展背景
蛋鸡产业概述
01
02
03
蛋鸡产业定义
蛋鸡产业是指以蛋鸡养殖 、鸡蛋生产、加工、销售 为主导的农业产业。
环保政策的加强和消费者对绿色 食品的需求增加,蛋鸡种业将朝 着绿色化方向发展。企业将注重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广绿色养 殖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蛋鸡种业 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企业将 加强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高生 产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 本。
随着国际市场的不断扩大,蛋鸡 种业将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企 业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 海外市场,提高品牌影响力。
建立疾病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控制疾病 传播。
免疫接种
研究和推广有效的疫苗和免疫程序,提高蛋鸡的 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国家蛋鸡产业趋势
国家蛋鸡产业趋势国家蛋鸡产业趋势一、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蛋制品作为重要的食品来源之一,在市场上的需求也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的蛋鸡产量在过去十年间保持了平均每年5%的增长率,且仍有增长空间。
而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对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需求日益增加,蛋鸡及其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得到进一步推动。
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蛋鸡养殖产业不断扩大规模。
一方面,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人口的增加,城市消费市场的需求逐渐扩大,这促使了蛋鸡产业向城市周边地区的扩张;另一方面,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蛋鸡养殖产业也逐渐崛起,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商业化规模养殖的推动和技术的进步,使得蛋鸡养殖的投资风险降低,吸引了更多的农民投资养殖,进一步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三、技术创新与改良近年来,蛋鸡养殖技术不断创新和改良,使得蛋鸡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首先,随着现代化设备的引进,蛋鸡养殖环境得到改善,饲料供应、水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其次,选育高产种鸡和改良传统种鸡,使蛋鸡的产蛋性能得到提升。
同时,饲料配方的科学化、饲养管理的标准化、疾病防控的规范化等方面的创新和改良,也提高了蛋鸡养殖的效益。
四、疫病防控与品质安全随着蛋鸡养殖产业规模的扩大,疫病防控和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变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加,疫情的传播和扩散速度也更快,对于疫情的防控,必须采取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另一方面,在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国内外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蛋鸡及其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也更加严格。
因此,加强疫病防控、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工作,将成为蛋鸡养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五、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保在蛋鸡养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保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方面,蛋鸡养殖的排泄物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因为对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较大,养殖规模的扩大可能会对当地的环境和资源带来一定的压力。
中国蛋鸡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蛋鸡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蛋鸡行业概况蛋鸡产业是一个以纵向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多元的代际畜禽产业,从原种鸡、曾祖代蛋种鸡、祖代蛋种鸡、父母代蛋种鸡、商品代蛋鸡到鸡蛋产品是一个完整、系统的代次繁育流程。
我国是全球鸡蛋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自1985年开始鸡蛋产量连续居于世界首位。
我国蛋鸡产业的养殖模式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我国的蛋种鸡产业链始于曾祖代种鸡育种,祖代蛋种鸡、父母代蛋种鸡、商品代育成鸡、商品代蛋鸡以及鸡蛋等几个生产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蛋鸡产业完整的产业链如下:二、中国蛋鸡行业市场现状分析2010年国产祖代蛋种鸡存栏量开始超过国外引种品种量,比例维持在50%以上。
此外,受2014年12月美国禽流感疫情影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农业部2015年1月9日发布公告,禁止从美国进口活禽、种蛋和禽产品,随后又禁止从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进口种鸡,受此影响2015年国外引进品种比例达到最低比例13.03%。
至2019年,我国当年新增的49.02万套祖代蛋种鸡中,国产品种占81.69%,国外品种占18.31%,国产品种所占比重高于国外品种63.38个百分点。
2015-2019年,国外引进品种祖代在产蛋种鸡全年产能利用率始终高于国产品种的100%以上,显示了国外品种的利用率显著高于国产品种,国外品种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可。
从我国在产祖代蛋种鸡年平均存栏量来看,近十年来,我国在产祖代蛋种鸡年平均存栏量基本维持在50-65万套之间,并随行业周期而波动。
海兰、罗曼、伊莎一直是我国引进祖代蛋种鸡的主要品种。
据统计,2019年我国共引进祖代鸡8.98万套,其中引进海兰褐5.27万套,占比58.73%,引进海兰灰1.2万套,占比13.37%,海兰粉与海兰白引进数量为0.18万套与0.8万套,分别占比1.96%与8.92%,罗曼褐与罗曼灰引进数量为0.68万套与0.85万套,分别占比7.58%与9.44%。
2023年中国蛋鸡养殖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行业主要参与者
1
中国蛋鸡养殖行业参与者主要包括大型规模化 养殖企业、中小型养殖户和散户。
2
大型规模化养殖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资 金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市场竞争力较强。
3
中小型养殖户和散户数量众多,但经营分散, 管理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市场竞争力较弱。
行业主要产品或服务
中国蛋鸡养殖行业主要产品为鲜鸡 蛋和蛋制品。
行业整合加速
市场和技术趋势推动行业整合加速,蛋鸡养殖企业将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扩大规模,提高 竞争力。
绿色发展
国家鼓励绿色发展,蛋鸡养殖企业需要加强环保意识,推广环保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
多元化市场拓展
通过多元化市场拓展,如开发特色产品、拓展新的消费场景等,增加蛋鸡养殖企业的市场 机会和盈利能力。
06
05
中国蛋鸡养殖行业的市场和技术趋势
市场趋势
消费需求增长
01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和蛋白质的需求增加,蛋鸡养殖的市场
需求持续增长。
区域化发展
02
蛋鸡养殖逐渐向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北方地区
蛋鸡存栏量和产量仍然占据主要地位。
线上线下融合
03Biblioteka 传统销售渠道与电商平台相结合,拓宽销售渠道,满足消费者
2023年中国蛋鸡养殖行业 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目 录
• 行业概述 • 2023年中国蛋鸡养殖行业现状分析 • 中国蛋鸡养殖行业的地区发展状况 • 中国蛋鸡养殖行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中国蛋鸡养殖行业的市场和技术趋势 • 中国蛋鸡养殖行业的前景预测和展望
01
行业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蛋鸡养殖是指通过人工饲养蛋鸡,生产出鲜蛋、雏鸡和青年 鸡等产品的过程。
鸡蛋养殖未来发展趋势报告ppt
鸡蛋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食品之一,具有广泛的消费需求;蛋鸡养殖具 有适应性强、养殖成本相对较低、易于管理等优点。
行业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国内发展状况
我国鸡蛋养殖行业发展迅速,产量和消费量均呈增长态势,但行业内存在小规模 、分散化的现象。
国外发展状况
欧美等国家蛋鸡养殖业发展较为成熟,产业化水平较高,具有向我国渗透的趋势 。
3. 加强行业监管 和规范经营
应该加强对养殖业的行业监 管和规范经营,建立健全的 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 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 高消费者的信心。
4. 发展智能化技 术提高效率
应积极推广智能化技术在养 殖业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 和降低成本,推动行业的可 持续发展。
THANKS
2. 养殖业发展将 …
随着土地成本上升、人力短缺等因 素影响,养殖业将逐渐向规模化、 集约化方向发展,以降低生产成本 和提高效益。
由于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养殖 业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环保措施 ,推动绿色、环保的养殖模式的 发展。
4. 智能化技术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技术 将在养殖业得到广泛应用,如智能 化养殖、无人化养殖等,以提高生 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主要市场参与者及竞争态势
总结词:竞争激烈
详细描述:鸡蛋养殖市场主要由个体养殖户、家庭农场、专 业合作社和企业等构成。目前,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各参与 者通过提高养殖技术、优化管理模式和拓展销售渠道等方式 进行竞争,争夺市场份额。
市场需求及消费行为分析
总结词
多样化、品质化、健康化
详细描述
随着消费者对鸡蛋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市场对不同品种 、规格、包装和功能等方面的鸡蛋产品有着较高的需求。同 时,消费者对鸡蛋品质和健康的关注也在不断提高,绿色、 有机、无抗等健康型鸡蛋产品受到青睐。
蛋鸡饲养新技术.pptx
3.胫长的生长发育规律及重要性
①胫长-指跖骨上关节到第三与第四趾间的距离. ②胫长的发育规律:蛋鸡成年胫长为104-105mm (白壳蛋鸡104mm,褐壳蛋鸡105mm).
▲育雏期末(6周龄)发育可达左右76-80mm, 占成年鸡胫长的74%;10周龄胫长达到92-93mm, 占成年88%-90%;18周龄即达成年胫长
4).繁殖潜力大
● 一枚鸡个卵泡 ●公鸡精子在母鸡生殖道可保持受精能力的
第15页/共43页
5).抗病能力弱
▲肺较小且连接遍布机体的气囊,故 从呼吸道传播的病原体感染较快.
▲鸡蛋产出经过泄殖腔易受污染
▲腹部与胸腔之间没有横隔膜的免疫 屏障
▲无淋巴结-即缺少机体的免疫关 卡.
新+支原体+肾传支三 联
禽流感H5+H9 传喉+鸡痘 新+H52
第11页/共43页
▲许多农户育雏期以后按日龄而不按体型 指标(胫长、体重)发育更换为育成鸡日粮, 使雏鸡本来发 育不良的体型得不到发育补 偿。
▲育成期较长时段的低能日粮,实质上对 所有鸡群无视其体况发育而实施了“限制饲 喂”,导致育成后期鸡体型发育不良。
第12页/共43页
二.蛋鸡生理与饲料营养 (一)、蛋鸡的生物特性与代谢特点 1.蛋鸡生理器官特点
●嗉囊-湿润贮存食物 ●肌胃-饲料的粉碎器官 ●盲肠不发达-仅6%-10%的饲料进入
盲肠
●泄殖腔-粪.尿.生殖道汇集之处. ●消化道短-为体长6倍,小于猪14倍
和羊 27倍,饲料通过消化道需4h左右.
●法氏囊-特有的免疫器官
▲我国蛋鸡饲料与国外相比最大的区别是能量
第18页/共43页
2) 蛋白质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⑤鸡蛋质量可追溯系统 利用网络技术,对鸡场生产环境清楚记
录,消费者可通过鸡蛋喷码,利用网络查 询此蛋出自于哪个场、鸡群规模、鸡群周 龄、鸡群健康状况、生产日期等需要了解 的问题,从而放心食用。
五、由单纯的疫苗免疫向以生物 安全体系建设为基础的疫病综合
控制体系转变
我国疫病控制主要是依靠疫苗,没有建 立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要注意的是当环 境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疫苗是无能为力 的。疫苗只能减少目前的经济损失但是永 远消灭不了疾病。近年来随着养鸡数量增 大,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疫苗使用也越 来越多,疾病也随着增多,几乎每两年增 加一新病,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蛋鸡产业的发展趋势
杜元钊 博士 国家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近年来,我国的蛋鸡产业取得了长足 发展,目前我国的禽蛋产量均跃居世界第 一位,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畜牧大国。然而, 蛋鸡业在我国仍然是处于较粗放的管理 阶段,养殖规模和饲养方式比较落后,生 产效益低,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已远远 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变。
一、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我国蛋鸡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1、 “白色革命”:
1975年在北京建起了中国第一个现代 化的种鸡场——北京市种禽公司和第一 个现代化的蛋鸡场——红星20万只蛋鸡 场。以此为契机,建立了工厂化养鸡方 式。
2、 “菜篮子工程”:
1988年实施“菜篮子工程”,旨在 “发展农副食品生产、保障城市供 应”,使城市郊区家禽生产基地得以迅 速扩展;
将人工智能、计算机自动化监控和传 统养鸡业相结合,研究集成开放数字农 业精细养殖技术,是未来蛋鸡生产中发 展趋势。
①智能化蛋鸡数字管理系统 鸡场的日常管理,包括对生产参数、环 境参数、鸡场免疫、生产性能的纪录、分 类、制图、报表和数据分析。 ②禽病诊断数字化系统 研制并设计适用于规模化养鸡场禽病诊 断专家系统。
★ 部分技术性较强和劳动密集型工作也将由 专门的人员来完成,如免疫、断喙、整群、 转群、冲洗鸡舍等等。
这就要求我们技术人员,不一定熟悉养鸡 的全部技术,但必须是某一项技术的专家, 对所负责的技术要知晓本企业情况,了解国 内国外发展动态,更需要动脑筋,深入的研 究,最终成为行业的专家。
四、由粗放管理向数上,收集整
理饲料配方调制专家知识,建立领域专家 知识库。采用动物营养学的成果,建立蛋 鸡在不同生长期和环境条件下的营养需要 模型,以及饲料营养成份变化的最新研究 数据,制定最佳日粮配方。
④蛋鸡饲养自动监控系统 目前有部分场应用的监控系统只停留在
对鸡群观察。需要研究的是在观察基础上, 对主要环境因素:温度、湿度、通风、光 照等实行自动调控。并对系统运行储存备 查,供进一步指导生产。
因此, 要实现蛋鸡业可持续发展, 必须调整产业模式,提高产业档次, 发展生态、安全禽蛋产品。
蛋鸡产业发展总体趋势有以下五 个方面
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由大范围、小规模养殖向规模化、规范
化转变; 由小而全向分工合作方向转变; 由粗放管理向数字化精细管理方式转变; 由单纯的疫苗免疫向综合性防控措施转
环境污染严重出现一系列问题:
1、疫苗防不住病; 2、典型变化 非典型变化; 3、增加病毒变异频率; 4、缩短疫苗的有效保护期; 5、提高抗体保护的临界线。 6、野毒+细菌+环境因素可导致多因素疾病。
依靠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管理,在稳定现有家 禽饲养量的前提下,仍有可能实现年增加禽蛋生产 量2%~4%左右的目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禽蛋质量的要求 会不断提高。在生产环节,要重视无公害禽蛋生产 体系的建设,重点解决饲料中违禁药物使用和药物 残留问题。针对中高档消费市场,要推广品牌优质 蛋产品等开发出多种多样的禽蛋产品,以扩大消费, 促进生产的发展。
规模化、规范化的鸡场还可以大大节约 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应激反应和疾 病的发生。
三、由小而全向分工合作方向转变
蛋鸡生产的分工越来越细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行业的发展,规模化、
规范化饲养方式的出现,必须带来蛋鸡生 产全过程中各项分工越来越细化。
★出现独立的饲料加工厂,育雏育成场,蛋 鸡生产场,兽医诊断等。
食品的呼唤,在居住需求上对环境质量的 提高以及我国人均可耕地的减少、部分城 市民工荒的出现等情况,都要求养鸡生产 走规模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规模化、规范化的饲养方式能保证先进 饲养技术的及时实施,防疫系统工程落到 实处,产品质量得到充分保证并能产生规 模效益。
未来的规模化、规范化的鸡场要求:全进全 出、密闭式饲养,机械喂料、捡蛋、清粪、 鸡舍内温度、通风、光照等由电脑自动控制, 清除出来的鸡粪直接烘干、打包。鸡蛋则随 着输送带到蛋库,直接进入鸡蛋分级机器, 然后进行清理、分级、喷码、包装。
3、 “大范围、小规模”:
许多农户开始涉足家禽业,我国的家禽 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形成“大范围、 小规模”养殖局面。这一时期(1990年到 1996年)也是我国蛋禽生产发展最快的时 期。
我国蛋鸡产业经过三个过程20多年的快速发展, 禽蛋总产量已连续10余年稳居世界首位,人均禽 蛋占有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已没有太大的发 展余地。
二、由大范围、小规模养殖向规模 化、规范化转变;
大范围、小规模养殖是我国当前养 殖主要模式,这种模式在短缺经济时代 发挥重要作用;但现在来看,这种方式 是没有前途 的。鸡舍简陋、生产环境差、 应激反应重、生产效益低、疾病多发难 以控制,禽蛋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规模化、规范化的饲养方式是唯一的出路 人们在食品消费中对安全食品、有机
而占全国人口多数的农村人口受购买能力的限 制,消费水平仍较低,不足以带动禽蛋禽肉消费 的大幅度提高。
因此,禽蛋生产很难再现20世纪80年代末、 90年代初年增10%以上的发展势头,而仅处于相 对饱和状态。满足消费需求,不能通过增加饲养 数量,而应靠提高生产水平来实现。我国目前一 般生产条件下,每只蛋鸡年产蛋约16-18公斤(发 达国家20-22公斤)。料蛋比2.3-2.5:1,死淘率超 过20%(发达国家3-5%),与发达国家相比,还 有很大的改进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