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

合集下载

元素周期律教案(详细)

元素周期律教案(详细)

元素周期律教案(详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概念,理解元素周期律的排列规律。

2. 使学生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能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和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原子半径、化合价、原子序数等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

2.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的,分为七个周期,十六个族。

3. 元素周期律的排列规律:a. 周期性变化:同一周期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b. 族的变化:同一族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的排列规律。

2. 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的排列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元素周期律的规律。

2. 利用图表、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元素周期律。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化学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元素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规律。

2. 讲解元素周期律的概念:介绍元素周期律的定义和发现过程。

3. 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介绍周期表的七个周期和十六个族。

4. 引导学生发现元素周期律的规律:通过观察周期表,引导学生发现原子半径、化合价等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5. 讲解元素周期律的排列规律:详细讲解同一周期和同一族内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6. 练习与应用: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运用元素周期律进行分析解释。

六、教学拓展1. 介绍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领域:如化学反应原理、材料科学、生物化学等。

2. 讲解一些重要的元素周期律规律:如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分界线、过渡元素的特点等。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基本概念•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元素名称、符号、原子序数和原子量•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和周期趋势•能够通过元素的位置在周期表上预测其性质和反应行为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排列规律、周期趋势的理解•教学难点: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和反应行为的预测三、教学准备•PowerPoint课件或黑板、粉笔•元素周期表和相关参考资料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引入(5分钟)•展示元素周期表的样本•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有关原子和分子的知识,为引入元素周期表的概念做铺垫2. 元素周期表的构成(10分钟)•解释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基于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的性质•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组成:周期数、族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和原子量的含义和意义3.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周期趋势(20分钟)•解读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周期数和能级–原子序数和核外电子数–族数和元素的性质•介绍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趋势:–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连接性–金属性与非金属性4.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价值,如材料研究、催化剂开发、化学反应、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实例•鼓励学生使用元素周期表进行常见元素的性质和反应行为的预测和推理5. 巩固与拓展(10分钟)•对学生进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巩固练习:–根据元素的位置和周期表上的规律填写相关信息–预测元素的性质和反应行为•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元素周期表之外的其他元素信息,拓宽化学知识面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排列规律,掌握了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和反应行为的预测方法。

元素周期表作为化学研究和应用的重要工具,对我们的学习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六、作业布置1.练习册相关习题完成2.利用元素周期表查询和了解其他感兴趣的元素的相关信息,并制作小报告或展示稿分享给同学们七、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紧凑,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设计(优秀7篇)

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设计(优秀7篇)

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设计(优秀7篇)《元素周期律》教案篇一[教学目的要求]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3、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4、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布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教学方法]探索发现法和迁移类比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实验仪器、有关药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引入](出示门捷列夫挂像),介绍门捷列夫是俄国伟大的科学家。

门捷列夫一生最伟大的功绩是什么?[学生回答]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教师板书]第三节元素周期律[教师引导]如何理解"律"、"周期"的含义?[学生讨论]略。

(可以从"星期"、"年"、"四季"等方面认识。

)[教师小结]律就是规律,是关于元素的规律;所谓周期,首先意味着周而复始的重现。

其次,严格说来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符合哲学上的观点:螺旋式上升。

望大家在这两节内容的学习中仔细体会。

我们现在明白了:元素周期律就是揭露元素发生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下面,我们就具体研究一下元素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周期性变化。

[教师小结]请同学阅读课本130页表5—5中原子序数118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栏。

其中原子序数指的是人们按核电荷数给元素编的号。

阅读后请同学从这样几个角度分析,同时完成表5—6。

[教师板书]核外电子排布横行纵列行与行之间[学生活动]略。

[教师板书]核外电子排布横行纵列行与行之间周期性变化[教师引导]核外电子排布的情况我们已经清楚了,请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推测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情况,还是按照刚才我们提出的三个方面讨论。

[学生活动]略。

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5篇

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5篇

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5篇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5篇化学元素周期表是依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

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

由于周期表能够精确地猜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5篇,盼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1学问与技能:使同学初步把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育同学的抽象思维力量和规律思维力量;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位置间的关系的推导,培育同学的分析和推理力量。

通过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的熟悉,渗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同学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育同学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同学的学习爱好教学方法:通过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详细表现形式的教学,进行“抽象和详细”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

教学重难点:同周期、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原子的结构、性质、位置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学校我们学过了元素周期律,谁还记得元素周期律是如何叙述的吗?[同学活动]回答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即: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过渡]对!这样的叙述虽然很概括,但太抽象。

我们知道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的规律。

既然是规律,我们只能去发觉它,应用它,而不能违反它。

但是,我们能否找到一种表现形式,将元素周期律详细化呢?经过多年的探究,人们找到了元素周期表这种好的表现形式。

元素周期表就是元素周期表的详细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

它是人们的设计,所以可以这样设计,也可以那样设计。

历史上原来有“表”的雏形,经过漫长的过程,现在有了比较成熟,得到大家公认的表的形式。

依据不同的用途可以设计不同的周期表,不同的周期表有不同的编排原则,大家可以依据以下原则将前18号元素自己编排一个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教学备课教案

元素周期表的教学备课教案

元素周期表的教学备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2. 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重要信息,如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原子量等。

3. 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和规律。

4. 能够运用元素周期表解决化学问题。

教学准备:1. 具备基本化学知识,了解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

2. 具备一份完整和精确的元素周期表。

3. 准备足够的练习题和实例,以巩固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实验或图像引起学生对元素的兴趣,举例如火焰试验、称量不同金属的密度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化学家需要整理和分类元素?讲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1. 展示元素周期表的整体结构,包括行(期)和列(族)的概念。

2. 讲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基本信息,如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原子量等。

3. 强调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以及元素周期表中横向和纵向的规律。

讲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和规律:1. 解释原子序数增加时,元素的电子结构如何变化,从而导致元素性质的逐渐变化。

2. 强调周期表中的同一周期或同一族元素具有相似的性质和反应特点。

3.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

运用元素周期表解决化学问题:1. 给出一系列化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元素周期表解决,如预测元素的性质、判断元素的化合价等。

2. 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元素周期表找到有关元素的重要信息,如电子结构、价电子数等。

综合应用和拓展:1. 指导学生进行一些元素的探究,如某一族元素的特点、具有相似性质的元素的分类等。

2. 鼓励学生自主拓展,了解一些特殊的元素和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总结和评价:1.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点和学习要点。

2. 利用互动讨论或小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和拓展内容。

2. 建议学生使用元素周期表解决化学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包括周期、族等。

2. 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能运用周期律分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 培养学生运用元素周期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2.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3. 周期律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4. 元素周期表在化学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排列规律及应用。

2. 难点:周期律的理解与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图片、动画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元素周期表,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包括周期、族等,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组成。

3. 讲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如原子序数递增、电子层数变化等,使学生掌握周期表的排列特点。

4. 讲解周期律,引导学生理解周期律的意义,并能运用周期律分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5. 实例分析:利用具体元素及其化合物,展示元素周期表在化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7. 课堂练习:布置有关元素周期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9.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介绍元素周期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历史背景。

2. 讲解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现象,如对角线规则、镧系和锕系等,增强学生对周期表的理解。

七、实践活动1. 让学生自制一张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利用元素周期表选择合适的试剂和反应条件,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起源、发展及其结构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数量、分布规律和命名规则。

3. 培养学生运用元素周期表进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推断和能量计算等基本技能。

4. 提高学生对化学元素周期律的认识,理解元素周期律在化学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的数量、分布规律和命名规则。

2. 难点: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推断和能量计算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

2. 运用讲解法,详细讲解元素周期表的起源、发展、元素数量、分布规律和命名规则等。

3. 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4. 利用互动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元素周期表的图片和实例,以便进行直观演示。

2. 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

3. 准备一些典型的案例和练习题,用于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图片,引导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产生兴趣,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元素周期表的起源、发展、元素数量、分布规律和命名规则等,使学生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

3. 演示:通过展示实例,讲解元素周期表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推断和能量计算等方面的应用,让学生体会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

4.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典型的案例分析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元素周期表在化学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后续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布置一些有关元素周期表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历史及发展过程;2.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分类;3.理解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4.掌握使用元素周期表进行元素的分类及化合物的组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组成及分类;2.难点: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三、教学过程:1.概述(1)典型金属元素:钠(Na)、铜(Cu)、铁(Fe)、铝(Al);非金属元素:氧(O)、氯(Cl)、硫(S)、氢(H)。

(2)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可以方便地进行分类和记忆。

2.元素周期表的历史发展(1)1869年,德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的最早版本。

(2)20世纪初,英国化学家门德里夫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并用电子层模型解释了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3.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分类(1)元素周期表是由行和列组成的。

(2)同一行中的元素具有相同的外层电子结构,被称为同位素。

(3)同一列中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被称为同族元素。

(4)元素周期表还包括质子数、中子数、电子层数等信息。

4.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1)原子半径:同一周期中,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减小;同一族中,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电子数目的增加而增大。

(2)电离能:同一周期中,元素的电离能随原子半径的减小而增加;同一族中,元素的电离能随着电子数目的增加而减小。

(3)电负性:同一周期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半径的减小而增加;同一族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电子数目的增加而减小。

(4)金属特性: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左侧和中间位置,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

(5)非金属特性: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右侧位置,具有不良的导电性和热导性,特别是卤素族和气体族。

5.使用元素周期表进行元素的分类及化合物的组成(1)使用元素周期表可以方便地用元素的化学符号进行元素的分类。

(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组成可以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公式。

初中化学教案认识化学元素周期表

初中化学教案认识化学元素周期表

初中化学教案认识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科中基础且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它通过排列元素的方式,展示了各种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化学教案是教师用于进行教学的教学设计文档,其中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估等。

本文将结合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特点,设计一份初中化学教案,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结构;2.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3.认识元素周期表中一些重要的元素及其属性;4.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一、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开展与化学元素周期表相关的实践活动,例如观察金属的反应性或非金属的性质,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入化学元素周期表(10分钟)通过投影仪或黑板等工具展示化学元素周期表图样,简要介绍其组成结构、主要元素分类以及元素的基本信息,例如原子序数、原子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等。

三、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20分钟)1.周期表的水平排列:让学生观察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方式,并帮助他们发现周期表的水平排列规律: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递增。

2.周期表的垂直排列:引导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元素的特点,并帮助他们理解为什么同一族元素具有相似的性质。

四、元素周期表中的重要元素及其属性(30分钟)1.金属元素: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的金属元素,并介绍其性质和应用领域,例如铁、铜等。

2.非金属元素:介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及其性质,例如氧、氮等,引导学生理解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和应用。

3.半金属元素:介绍半金属元素的特点和应用,例如硅、锗等。

五、元素周期表的应用(20分钟)1.预测元素性质:让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预测某些未知元素的性质,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2.元素的命名和符号:介绍元素的命名规则和常用符号,让学生能够根据元素名称给出其符号,或者根据符号猜测元素名称。

六、巩固与评价(10分钟)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理解,例如填空、选择或简述题等。

元素周期表讲解教案

元素周期表讲解教案

元素周期表讲解教案(本身无感情,内容来源于多个资料整理)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元素周期表,使学生掌握元素的基础知识,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发展史以及知道如何读取元素周期表上的信息。

重点难点:1. 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布规律。

2. 理解化学元素的一些基础概念。

3. 熟悉素周期表的构造及其发展史。

教学内容:一、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组成元素周期表是指按阶数和种类排列的元素周期性表格。

这张表分为18个列和7个横向的周期。

周期表中横向的行称为周期,而列则称为族。

这张表包括的元素数量目前已经达到了118种。

二、元素周期表的排布规律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元素的位置是按照电子排布的方式,也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进行排列。

我们可以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排布规律来推断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1. 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表中的7个周期横向排列,每个周期代表了元素电子排布的方式。

第一周期中,元素只拥有一种电子结构,即一个s电子。

第二周期中,元素具有s和p电子,第三周期则会新增一个d电子,第四周期再新增一个f电子。

每当一个新的电子进入周期表中时,它会排在现有的周期之后,新的周期从此开始。

这种在周期表中电子数目变化的规律被称为周期性规律。

2. 周年规律周期表中的18个族垂直排列,每个族具有相同的电子结构。

代表2族的元素,例如氢和锂,拥有一个s电子。

代表3族的元素,如氮和磷,则拥有三个p电子,并用这种排列方式依次循环下去。

这种周期性规律称为周年规律。

3. 常见的元素周期表分组元素周期表一般分为1A到8A,分别以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命名,它们与元素周期表各个列中的元素有着不同的化学性质。

三、元素周期表的构造及其发展史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家迈耶和门捷列夫先后提出的。

迈耶根据原子量对元素排列进行了分类,而门捷列夫则是按照元素原子序数对元素进行排列。

现代的元素周期表则是由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演化而来。

元素周期表的的构造和发展历程其实非常的复杂。

中学化学教案常见元素周期表

中学化学教案常见元素周期表

中学化学教案常见元素周期表中学化学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原子序数。

2.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规律。

3. 能够利用元素周期表进行元素的分类和比较。

教学重点:1. 元素周期表中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原子序数。

2.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规律。

教学难点:1. 元素周期表中常见元素的分类和比较。

2. 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些特殊元素的理解。

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投影仪、电脑。

2. 教学资料:元素周期表。

教学步骤:一、导入(约200字)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向学生介绍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和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元素周期表中的基本结构和规律。

二、探索元素周期表(约500字)1. 向学生展示元素周期表,并解释其基本结构,即周期和族。

2. 引导学生发现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如原子序数递增、周期数变化、族内元素性质的相似性等。

3. 基于发现的规律,让学生从元素周期表中找出相应的元素的名称、符号和原子序数,并进行归类。

三、元素周期表中的常见元素(约500字)1. 介绍元素周期表中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原子序数,并与学生进行互动。

2. 利用元素周期表的规律,解释为什么一些元素比较常见,如碳、氢、氧、氮等。

四、元素的分类和比较(约500字)1. 通过元素的位置和性质,引导学生探讨元素的分类和比较。

2. 针对元素的周期、族、金属性等进行分类和比较,例如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分、同一族元素性质的比较等。

五、拓展与应用(约200字)1. 引导学生思考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如利用元素周期表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辅助解题等。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更多元素周期表中的知识,并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元素周期表中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原子序数,了解了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规律,并能够利用元素周期表进行元素的分类和比较。

此外,学生还通过探索和应用,拓展了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总字数1962字)。

初中化学教案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教案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教案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设计对于初中化学学科来说,化学元素周期表是一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知识点。

它不仅是深入学习其他化学知识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

本教案将围绕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设计展开,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元素周期表的构建和运用。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1 掌握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常见元素的基本信息,包括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1.2 理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能够阐述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1.3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如元素的周期性和族性。

2. 能力目标:2.1 能够运用元素周期表解决与元素相关的实际问题;2.2 能够运用元素周期表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

3. 情感目标:3.1 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3.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常见元素的基本信息;理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运用元素周期表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元素周期表构建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全面认识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扩展(5分钟)介绍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好奇心和思考。

可以通过问一些问题或展示一些与化学元素相关的现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2. 探究元素周期表的构建(15分钟)通过展示以下几个重要科学家的贡献,帮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构建的历史:2.1 门捷列夫的周期律法则;2.2 门捷列夫的周期表;2.3 亨利·莫塞里的化合价概念;2.4 亨利·莫塞里的周期表;2.5 亨利·莫塞里的八族法则。

3. 学习元素周期表的基本信息(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指导,自主查询元素周期表中常见元素的基本信息,包括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并进行记录和整理,以便后续的学习和讨论。

4. 分析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15分钟)引导学生对元素周期表进行观察和分析,探究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基本结构。

初二化学教案了解元素周期表

初二化学教案了解元素周期表

初二化学教案了解元素周期表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基本信息,掌握元素周期表的使用方法。

2.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判断元素的性质,并运用元素周期表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基本信息,理解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

2.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判断元素的性质,并进行相关推理。

三、教学过程:【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元素周期表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2. 引入:告诉同学们,化学中有很多元素,它们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要想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这些元素,我们就需要使用元素周期表。

【探究】3. 展示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介绍元素周期表的整体结构,包括周期数、族、原子序数等基本概念。

4. 分析元素周期表的规律:通过观察元素周期表的排列顺序,引导学生分析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

5. 讲解周期表中的基本信息:依次向学生介绍元素周期表中常见元素的符号、名称、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等基本信息,并帮助学生理解这些信息的含义。

【实践】6. 练习1:给出几个元素的原子序数,让学生使用元素周期表找出对应的元素符号和名称,检验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掌握情况。

7. 练习2:通过几个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元素周期表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判断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8. 练习3:设计一些带有选择题和应用题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元素周期表的知识。

【拓展】9. 拓展讨论:向学生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史和国际标准周期表。

10. 总结:归纳总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基本信息和使用方法。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提问、引入、分析、讲解、实践和拓展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掌握元素周期表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避免简单地灌输,提高课堂效果。

《元素周期表》教案

《元素周期表》教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授课目的:使学生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看法。

●授课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授课方法:启示、引诱、阅读、谈论、练习、研究等●授课用具:投影仪、多媒体、元素周期表挂图等●授课过程【引入】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这一百多种化学元素有什么内在联系呢?那么,有没有一种工具可以把我们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很好地表现出来呢?答案是必然的。

那就是元素周期表,也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讲的主要内容。

【板书】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阅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四页的文字,回答:(1)哪一位科学家第一制得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2)编排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时,是以什么为编排序次?现在的周期表又以什么为编排序次?(3)什么叫原子序数?它和核电核数、质子数有什么关系?【板书】原子序数=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研究】你能否将1— 18 号元素编成一个小小的周期表?要求:1.将性质相似的元素归类。

2.表现元生性质的周期性递变规律。

编制原则:1.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归为一列。

2.将相同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在一行。

3.按原子序数的递加编排。

【投影】收集具代表性的由学生所编制的周期表。

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到屏幕上。

设计 1:设计 2:H He H HeLi Be B C N O F Ne Li Be B C N O F NeNa Mg Al Si P S Cl Ar Na Mg Al Si P S Cl Ar【谈论】请大家谈论一下以上两种周期表的编排,哪一种更为合理呢?【小结】诚然 He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Be 和 Mg相同,但 He原子的最外层已经排满了,达到了牢固结构,而Be 和 Mg都没达到牢固结构,因此He 的性质与Be 和 Mg其实不相似,反而与同是达到牢固结构的Ne 和 Ar 相似,因此将He、 Ne、 Ar 归为一列更合理。

【表达】把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加的序次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加的序次由上而下排成纵行。

化学元素周期初中版教案

化学元素周期初中版教案

化学元素周期初中版教案
主题:元素周期表
教学目标:
1.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排列规律;
2. 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基本信息,如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原子量等;
3. 熟悉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和族族性质。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讨论:请学生回顾化学元素的基本概念,了解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二、引入新知识(10分钟)
1. 讲解: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包括周期、族等概念;
2. 演示: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实际图表,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方式和规律。

三、学习元素周期表(15分钟)
1. 分组活动:让学生分组查阅元素周期表,了解元素的基本信息;
2. 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和族族性质。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
1. 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关于元素周期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讨论:帮助学生解决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加深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

五、总结与交流(5分钟)
1. 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
2. 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化学元素,提高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排列规律,了解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和族族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对化学元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

《元素周期表》教案(人教版必

《元素周期表》教案(人教版必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发展历程;(2)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能正确书写元素符号;(3)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组和周期,能运用周期表进行元素推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认识元素周期表的规律;(2)学会利用周期表查找元素信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等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元素符号的书写;(2)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组和周期的特点;(3)利用周期表进行元素推断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2)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组和周期的理解与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符号;(2)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发展;(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准备:(1)预习元素周期表相关内容;(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发展历程;(3)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发展历程;(2)引导学生关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符号。

2. 自主学习:(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组和周期特点。

3. 课堂讲解:(1)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强调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2)讲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组和周期特点,举例说明;(3)介绍利用周期表进行元素推断的方法。

4. 练习巩固:(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教师点评练习题,及时纠正错误。

五、课后作业:1. 复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符号;3. 练习利用周期表进行元素推断。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物质的制备、药物的研发等;2. 介绍一些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科学家故事,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3. 探讨元素周期表的局限性,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科学的不断发展。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教案第一章: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与发展1.1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1.2 元素周期表的编制1.3 元素周期表的演变与发展第二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1 周期表的横行与纵列2.2 周期表的周期与族2.3 周期表的区块与间隙第三章:元素周期律的规律3.1 原子序数的递增规律3.2 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3.3 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第四章:元素周期表的应用4.1 元素的查找与识别4.2 元素周期表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4.3 元素周期表在物质制备中的应用第五章:元素周期表与化学键5.1 离子键与元素周期表5.2 共价键与元素周期表5.3 金属键与元素周期表第六章:主族元素的结构与性质6.1 碱金属族元素6.2 碱土金属族元素6.3 卤族元素6.4 稀有气体元素第七章:过渡金属元素的结构与性质7.1 过渡金属元素的电子排布7.2 过渡金属元素的化学反应7.3 过渡金属元素的合金与应用第八章:镧系元素与锕系元素8.1 镧系元素的结构与性质8.2 锕系元素的结构与性质8.3 镧系元素与锕系元素的应用第九章:元素周期表与生物体9.1 生物体中的主要元素9.2 元素周期表在生物体中的应用9.3 元素周期表与生物化学反应第十章:元素周期表与环境保护10.1 环境中的有害元素10.2 元素周期表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0.3 元素周期表与可持续发展第十一章:现代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研究11.1 元素周期表的新发现11.2 超重元素与合成元素11.3 元素周期表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十二章:元素周期表与量子化学12.1 量子化学基本原理12.2 元素周期表中的量子化学现象12.3 量子化学在元素周期表研究中的应用第十三章:元素周期表与材料科学13.1 元素周期表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13.2 纳米材料与元素周期表13.3 新能源材料与元素周期表第十四章:元素周期表与化学教育14.1 元素周期表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14.2 元素周期表教育的重要性14.3 元素周期表教育的发展趋势第十五章:元素周期表与化学研究的前沿15.1 元素周期表中的未解之谜15.2 元素周期表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15.3 元素周期表与化学科学的未来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包括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与发展、结构、规律、应用以及与化学键、生物体、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

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15篇)

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15篇)

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15篇)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节内容选自全日制高级中学化学课本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

主要内容包括:原子序数和周期性的概念;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以及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等几个部分。

并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属基础理论知识范畴,不仅是本书的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

在教材安排上,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不仅对学过的碱金属‘卤素等主族元素作了规律性的总结,也为即将学习的元素周期表和氧族元素等律后元素的学习奠定了理论知识基础。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同学们才真正打开了运用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性的学习元素及其性质的科学大门。

3教材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2).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3).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情感目标:热爱、理解对规律探讨的科学家(二)能力目标: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观点教育:量变引起质变。

通过元素周期律的推出及运用,初步培养学生抽象归纳以及演绎推理能力;在学习中提高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三)德育目标: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由量变到质变以及“客观事物本来是相互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从周期律的导出,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以及探求知识、不断进取的优良品质。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核外电子排布与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的实质难点: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二。

教学方法:1方法:诱思探究法──通过自学、讨论、对比、实验、设疑等方式诱导学生思考、观察、分析、归纳、推理、探究。

元素周期表教案板书

元素周期表教案板书

元素周期表教案板书篇一:《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长武中学陈宝凤一、教材分析《元素周期表》是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节内容,所有的化学知识都会用到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科的基石。

本章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为框架,首先介绍元素周期表,再通过一些事实和实验归纳元素周期律。

本节从化学史引入,直接呈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在学生了解一些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基础上,以元素周期表的纵向结构为线索,以碱金属和卤素元素为代表,通过比较原子结构(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的异同,突出最外层电子数的相同;并通过实验和事实来呈现主族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帮助学生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本节内容要达到“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本课是时内容要求达到“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初步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的关系;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一、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三对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都有初步了解,但在学习中较多是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易遗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低。

这一节课是新学期的第一堂化学课,同时这部分内容又比较枯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从方法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这一内容应成为教学设计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通过抢答对身边元素有所了解和重视,分组画曲线培养理性思维能力;(3)观察元素原子结构,揭示元素周期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和认识,渗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并且使学生认识化学美。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其重要意义。

2. 使学生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周期和族的分布规律。

3. 培养学生运用元素周期表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4. 引导学生认识元素周期表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元素周期表的起源和发展讲解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历程,介绍门捷列夫、莫塞莱等科学家对元素周期表的贡献。

2.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介绍元素周期表的横行(周期)、纵列(族)以及周期表中的空白区、稀有气体元素等。

3. 周期和族的分布规律讲解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规律,分析主族、副族、Ⅷ族等元素的分布特点。

4.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介绍元素周期表在化学键类型判断、化合物性质预测等方面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周期和族的分布规律。

2. 难点: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如化学键类型判断、化合物性质预测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图片、结构及应用实例。

2. 结合化学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进行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兴趣。

2. 讲解元素周期表的起源和发展,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历史背景。

3. 讲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让学生掌握周期表的横行、纵列等概念。

4. 分析周期和族的分布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元素周期表中的奥秘。

5. 讲解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运用周期表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有关元素周期表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

8.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元素周期表,加深对周期表结构的理解。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篇一:高二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元素周期表(一)核素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的中心,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带负电的电子绕核作高速运动。

也就是说,质子、中子和电子是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

在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荷,其正电荷数由所含质子数决定。

(1)原子的电性关系: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2)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3)离子指的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带正电荷的粒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粒子叫阴离子。

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阳离子,带正电荷;当质子数(核电核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阴离子,带负电荷。

(4)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质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 [azx——元素符号[练习2] (1)x共有x个电子,则n= (2)axx-共的x个电子,则n=2-2-(3)a原子核内有x个中子,其质量数为m,则ng a离子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核素和同位素(1)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原子叫核素。

如如氢元素有h、h、311121h三种不同核素。

[练习]填表:[思考] 是不是任何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2)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①同位素中“同位”的含义:指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同一个位置的意思。

如氕、氘、氚,即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

②同位素的性质: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中,各种同位素原子个数百分含量一般是不变的;同一种元素的各种不同的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因为各同位素原子结构几乎相同(除中子数)。

但由不同的同位素构成的物质物理性质不同。

③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即某个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指-26-26=55.923。

所以,同一种元素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同位素(即不同的原子),各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不同的。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各同位素(即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代数平均值。

设某元素各同位素(即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m1、m2??,各同位素(即各原子)原子个数百分含量分别为x1%,x2%??,则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m1x1%+m2x2%+??,若用同位素质量数和原子百分含量计算出的平均值为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练习] 以下互为同位素的是40 35 37a、金刚石与石墨b、d2与h2c、40 19x 与 20yd、17cl与17cle、水和重水(d2o)f、纯碱和烧碱g、氕和氘(3)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比较和关系(二)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列成纵行。

(1)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的序数叫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荷外电子数(2)原子结构示意图:用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各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练习1] 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各是什么微粒?[练习2] 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是否正确?如有错误,指出错误的原因。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

①周期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短周期,其他周期成为长周期。

②周期的特点:周期序数==电子层数同一周期中最外层电子数从1—8(除第一周期外)每一周期从左到右:碱金属元素——稀有气体(2)族: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除了8、9、10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族,共16个族。

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①族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8个纵行共分为16个族,其中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第Ⅷ族。

主族: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用a表示: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副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用b表示:Ⅰb、Ⅱb、Ⅲb、Ⅳb、Ⅴb、Ⅵb、Ⅶb。

第Ⅷ族:8、9、10三个纵行为Ⅷ族。

零族:第18纵行称为零族。

②族的特点:主族的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③族的别称:第Ⅰa族称为碱金属元素第Ⅳa族称为碳族元素第Ⅴa族称为氮族元素第Ⅵa族称为氧族元素第Ⅶa族称为卤素族元素零族称为稀有气体元素3、元素周期表的作用:(1)可以获得元素的一些信息,如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

(2)确定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是否属于过渡元素。

底色为深绿色为非金属元素,底色为浅绿色为金属元素,处于红色方框内为过渡元素。

(3)确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如铁处在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Ⅷ族。

(4)依据原子序数而确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

如已知某元素原子序数为7,则确定其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方法是:先写出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其电子层数为2,确定其处于第三周期,由其最外层有五个电子确定其处在第Ⅴa族。

[练习1] 推算出原子序数为6、13、34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族)。

[练习2] 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写出他们的元素符号和[小结]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2种元素第2周期:8种元素3周期:8种元素周期4周期:18种元素第5周期:18种元素第6周期:32种元素元素第7周期:26种元素(含锕系15种元素)最多容纳32种周期表主族(由长周期、短周期共同构成)含Ⅰa、Ⅱa、??Ⅵa、Ⅶa)副族(完全由长周期构成)含Ⅰb?族第Ⅷ族(含第八、九、十3个纵行)○族(稀有气体元素)n+【典型例题】例1. 某元素的阳离子r,核外共用x个电子,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该元素原子里的中子数为()a.a-x-nb.a-x+n c.a+x-nd.a+x+n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后,核电荷数和阴、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及离子电荷数的关系。

由于阳离子带正电,为原子失去电子的结果;阴离子带负电,为原子获得电子所致。

所以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应该是原子的质子数减去阳离子的电荷数,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原子的质子数加上阴离子的电荷数。

根据质量关系: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因此要求中子数必须先要知道质量数和质子数。

根据题意,质量数为已知,而质子数则可根据该离子所带电荷数和它的核外电子数求得。

阳离子rn+核外电子数为x,则该阳离子对应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x+n,核内的质子数也为x+n。

所以【篇二: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元素周期表中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ii、va族和过渡金属元素的某些性质和用途。

【教学重点】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数、主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

【教具准备】教学多媒体【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利用图片、录像、小实验等形式介绍其它元素。

【教学过程】【问题导入】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是谁排成的?历史上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是1869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排成的;他是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依次排列,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通过分类、归纳,制成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关系,它跟现在的元素周期表排列方式一样吗?现在的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依据是什么?反映了哪些规律?这节课的主题就是探究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元素周期表是如何体现元素周期律的问题。

【教师】通过元素周期律,你可以直接了解到元素的哪些信息?【学生】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等。

【教师】仔细观察这张元素周期表,你还能发现什么吗?【投影】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图【学生】周期表中颜色不同的区域分别代表了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教师】沿着周期表硼、硅、砷、砹、与铝、锗、锑、钋的交界处把元素估成了两大类,左侧是金属元素,右侧是非金属元素。

【设问】位于交界处的元素性质怎样?【学生】位于交界处的元素既表现出金属的某些性质,又表现出非金属元素的某些性质,如硅就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过渡】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板书】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投影】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中,元素周期表中有几个横行?几个纵行?【学生】这张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

【投影演示】周期表中的周期数、族数【讲解】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

【设问】元素周期表是如何排列的?【学生探究】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投影】展示第1列与第17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学生回答】内容略【投影并板书】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1. 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由左到右排成一个横行。

2. 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到下排成纵行。

【板书】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投影】问题:1. 元素周期表有几个周期?【回答】有7个周期,从上到下依次为1、2、3、4、5、6、7,称为周期数。

2. 同一周期的元素在原子结构上有何相同点?周期的序数怎样确定?【回答】同一周期的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周期数=电子层数【讲解】在元素周期表中,通常把1、2、3三个周期称为短周期,4、5、6三个周期称为长周期,第七周期因为没有填满,但一直有元素被发现称为不完全周期。

【提问】每周期各有多少种元素?【回答】第一周期元素2种,第二、三周期元素8种,第四周期元素18种,第五周期元素18种,第六周期元素32种,第七周期元素还未排满,现在是26种,第7周期填满时可排32种元素。

【设问】从周期表上看,五、六周期在结构上并无什么区别,为什么第六周期的元素种类比第五周期的元素种类要多14种?【投影】演示镧系元素【回答】第六周期的第三个方框是镧系元素,它的一个方框代表了15种元素。

还有没有其它周期存在特殊情况?【投影】演示锕系元素【回答】第七周期的第三个方框有15种元素,被称为锕系元素。

【设问】请观察元素周期表,每一周期的起止元素有什么特点?【投影】元素周期表【回答】在元素周期表的七个周期中,除第一周期只包括氢、氦两种元素,而第七周期不未排满以外,其余的每一周期都是从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金属元素开始,逐步过渡到最外层电子数为7 的非金属元素,最后都是以最外层为8 电子稳定结构的稀有气体元素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