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式改革
渐进式改革的名词解释
渐进式改革的名词解释渐进式改革是指以逐步、渐进的方式进行的一系列变革,旨在解决社会、经济或制度方面的问题,并实现社会进步与发展。
这种改革方式强调稳定性、可持续性和社会和谐,与剧烈、突然的改革相对应。
渐进式改革注重渐进步骤、协商合作和逐渐达成共识。
渐进式改革的本质是通过小步骤来实现大改变。
与突然改革相比,渐进式改革更具可行性和可预测性。
它考虑到了社会和经济的复杂性,尽可能减少冲击和不确定性,使改革得以稳定推进。
在一个复杂多元的社会中,渐进式改革有助于减少冲突和撕裂。
通过渐进式改革,不同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可以得到听取,并在实施过程中得到妥善考虑。
这种方式鼓励参与,凝聚共识,并最终达到改革目标。
渐进式改革的特点之一是包容性。
它意味着改革的利益应该覆盖整个社会,特别是最弱势群体。
通过重视社会公正、减少贫困和不平等,渐进式改革可以实现社会的整体进步。
渐进式改革强调科学性和实证研究。
在制定改革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和经济的现实情况,并依据数据和经验证据作出决策。
渐进式改革关注长期效果和可持续性,而不仅仅满足眼前的结果。
一个成功的渐进式改革需要强调合作与合理的权衡。
各利益相关方应该参与改革进程,而不仅仅是政府或特定群体的决策。
在改革过程中,不同利益相关方可能会有冲突和分歧,但通过协商和妥协,可以找到最佳解决方案,促进社会和谐。
在现实中,渐进式改革可能会面临挑战和困难。
某些人可能对改革的速度和方向不满意,而其他人则可能担心改革带来的不确定性。
然而,通过充分沟通和平衡各种观点,渐进式改革可以取得成功。
总之,渐进式改革是一种以稳定、渐进和包容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和推动发展的方法。
它强调科学性、合作性和可持续性,旨在实现整体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商,渐进式改革可以不断推进并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三章 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
(3)作为国民经济主体和经济改革中心环 节的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效益不高,活力 不足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着 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国民经济整体效益 的提高。 (4)分步的非均衡推进的改革,造成了体 制内各部分之间,如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 济,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沿海与内地, 城市与农村,经济与政治的矛盾和摩擦。
第三章 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
思考几个问题
1、渐进式改革的内涵。 2、渐进式改革的“中国特色”何在? 3、渐进式改革的成效和局限有哪些? 4、你认为目前我国的改革遇到了哪些困难? 5、今后我国的改革应采取何种方式?改革 的重点是什么?
渐进式改革的内涵
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特定步骤,逐渐打破 旧制度的主体地位,培育、确立、完善新 制度的主要经济作用。
要处理几个关系
1、处理好全局“渐进式”改革与局部“激 进式”改革的关系。 2、处理好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改革的关系。 3、处理好整体转变与分步推进的关系。 4、处理好市场配置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 5、正确处理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 革的关系。
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
增量改革是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内,让 市场机制在资产增量的配置上发挥作用,从而 使增量部分不断扩大,计划经济的存量比重逐 步缩小。 存量改革是指常态本身即在于“非帕累托 改进”,亦即,尽管其中的社会整体福利依然 增进,但存量改革的性质决定了在利益格局的 重新划分中,改革并不必然保证部分利益集团 利益增加的同时其他利益集团的利益并不必然 相对减少甚至绝对减少。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进入新世纪以来,从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镇化率、社会结构的变化来看,我国已开始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全社会面临的生存性压力在逐步减弱,发展性压力在全面增强。
例如,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城乡区域的均衡发展、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以及公共治理、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压力等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
减轻新阶段的发展性压力,需要进一步突破制约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体制性障碍。
发展性压力增大的矛盾和问题,涉及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也涉及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体制改革,还涉及到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的变革和创新。
适应新阶段发展的要求,应当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使改革及时、主动地从经济领域拓展到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
1 渐进式改革本身就意味着改革阻力将随改革的深入而逐步增强渐进式改革以传统计划体制中最薄弱的环节作为突破口,实行由易到难、逐步过渡的策略。
这种改革方式并不马上触及经济体制的难点问题,并不立即破坏现存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制度变迁对经济的推动也使绝大多数人得到了实惠,这就减少了改革的阻力,使改革赢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改革的风险。
同时,在渐进式改革过程中,政府也容易控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冲突和矛盾,能够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并校正自己的行为方式,为改革的不断深入积累经验、创造条件,使中国改革得以稳步持续推进。
然而,对改革难点问题和关键问题的刻意回避,并不意味着这些问题能够自动得到解决。
恰恰相反,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这些难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讲是变得越来越严重了,而不是像许多人理解的那样变得越来越容易解决。
因为非常明显,改革的难点和关键问题客观上也存在着一个在量上不断累积的过程;同时,在产生这些问题的领域中,有可能成为改革对象的经济主体也通过不断地“学习”,找到了许许多多应对改革的对策。
事实上,由于这些领域通常就是传统体制的“堡垒”,相关人员是传统体制的受益者,改革导致的利益损失必然会引起他们的激烈反对,并促使他们接近或已经达成公开与不公开的利益同盟。
我国渐进式改革的..
三、我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及历程
4、先做后说
首先,“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其次,不搞强迫,不搞运动。 最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理论,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总之,渐进式改革是中国改革的显著特点和取得成功的 重要原因。一方面形成了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激励和竞争机 制,加速了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和部类的流转而优化资源 配置;另一方面又使无自生能力的企业在体制转型过程中 继续得到保护不致崩溃。
观点:过分强调“渐进式改革”,会陷入“转型 陷阱” 1 、渐进式改革是一种妥协式改革,造就了一批 利益集团 清华大学2011年度“社会进步系列研究报告”称, “过去,我们过多地强调了渐进式改革的优势, 但现在看,一个渐进式改革的国家陷入转型陷阱 的危险会大大增加。”所谓“转型陷阱”,是指 改革和转型过程会造就一个既得利益集团,这个 集团会阻止进一步变革,要求把过渡时期的体制 定型化。
一、渐进式改革的背景
1、俄罗斯“休克疗法”失败 俄罗斯于1992年开始实行所谓的“休克疗 法”:即通过短期阵痛乃至“休克”,迅 速实现市场化和私有化,实现向资本主义 市场经济轨道的转变。 “休克疗法”给俄罗斯经济带来的连续6年 的负增长,1998年的GDP比1980年缩水 了70%;社会动荡不安,甚至 出现炮轰议会大厦、 取消宪法的流血事件。
三、我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及历程
2、先试点后推广
中国的改革大都经过试点、扩大试点、全面推广 的过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先从安徽、四川 的包产到户开始,成功后向全国推进 。 农村税费改革从2000年开始,安徽进行全省范围 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5年28省市取消农业 税,2006年全国免除农业税。 对外开放先是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启动, 然后分阶段地向内陆和边远地区推进。
浅析中国的渐进式政治体制改革
浅析中国的渐进式政治体制改革
渐进政治改革是中国政治改革的优选之路。
渐进式改革是通过试点循序渐进地、分阶段地、由局部到整体逐步展开的过程。
其具体特点是,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摸着石头过河”,改革过程是一个通过试点试错积累经验循序渐进地、分阶段地、由局部到整体逐步展开的过程,改革进程是先易后难、先外围后中心、先微观后宏观的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不可逆的进程。
之所以说渐进政治改革是中国政治改革的优选之路,原因包括:
首先,改革的发动者能够始终保持对改革的领导权,在综合权衡利弊得失基础上,从容而又理性地选择较为可行的改革方案;
其次,它自觉地选择一条阻力较小的改革路径,力求化一次大震为若干次小震,尽量减少改革的摩擦成本,因此比激进政治改革更容易实现政治改革和政治稳定的有机统一;再次,渐进式政治改革强调局部试验、实践检验并根据改革结果对有关改革方案随时加以修正调整,从而将制度创新和解决改革后果的不确定性有机结合起来,避免改革陷入不可自拨的陷阱;
最后,渐进政治改革所取得的政治转型成果更加巩固,改革方案建立在试点经验基础上因而成功的把握更大,改革的速度适应了社会结构变迁和政治文化演进的速度,政治制度转型建立在社会结构变化和政治文化变革的基础上因而更加坚实可靠。
中国渐进式改革与东欧激进式改革异同
渐进式改革又称“中国式道路”,它是指在保持原有根本制度条件下,通过培植新体制因素以达到体制转换,从而最终过渡到市场经济的一种方式,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殊性质在于它是以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为基础并与这种宪法制度的逐步改革结合在一起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般来说,渐进式改革具有如下几个特征:1、体制外改革,在计划经济体制之外或者计划经济体制薄弱的边缘领域进行,给予市场经济一个试验空间;2、增量改革,在保留计划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同时,不断引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因素;3、双轨制改革,新旧两种体制并存的经济体制;单项突破性改革和集中对部分政策的变革并存;4、倾斜式改革,改革选择了那些影响较小又有建立新体制条件的地区作为突破口;5、普惠制改革,使绝大多数人从改革中受益。
这种改革的优势就是具有阻力小,易突破,成本较小的优势,因此在中国的改革进程中,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事情。
激进式改革又称为“休克疗法”或“俄罗斯道路”,它是指在较短时间内按总体改革蓝图,推倒原有制度重新建立自由市场制度的改革,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就是选择了这种社会主义快速全民进行市场化的改革。
激进式改革的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在政治利益结构的重构上选择自由化策略。
激进式改革的首要条件就是实现经济自由化,这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
经济自由化包括价格、贸易和汇率的自由。
二是在经济利益结构的重构上选择私有化策略。
私有化旨在建立市场经济主体。
三是在经济政策的重构上选择稳定化策略。
为了使市场化和私有化有效进行,激进式改革认为稳定宏观经济是必须的。
稳定化主要是通过紧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在财政政策上,主要表现在提高税率,减少各种税收优惠并开征新税种,计划最终使税收总额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5%。
同时政府还要求压缩预算支出,削减各种补贴和国家投资。
在货币政策上,为了抑制通货膨胀。
政府下令减少货币发行,控制银行信贷。
渐进式改革
带薪休假目前国家还在征求意见,具体由哪个部 门来落实还未明确。从规定的内容上看,有些方 面可能要进一步细化才便于操作,比如有企业不 执行该怎么办、由哪个部门采取什么措施进行处 罚等等。 近年来,这个省关于劳动者休息权的投诉发生率 不高,职工因为个人谋生需要或者因为害怕丢失 工作,往往不敢维护自己的休息权益。 没有保障的权益很难称得上权益,因此对于带薪 休假,必须有一系列配套的制度来保障落实才更 可行。
• 说到底,“黄金粥”等节假日是政府可以 规避的选项。其实,国务院在今年“十一” 前撤销“假日办”、召开国务院旅游工作 部际联席会议、公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 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行动,已透露出未 来的某种走向,相信未来这种转变会变的 更加明快和直接。
中国经济转型最重要的特征是:市场化、 现代化、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三位一 体”,浓缩在同一时代,还将面临更多的 问题和挑战……
• 黄金周的初衷是促进经济,实则是混淆了 政府与市场、公权力与私权利的边界。从 一定意义上讲,黄金周面对的困境是现有 放假制度架构下的“诱导性”结果,折射 着行政权力对旅游市场的直接干预。一项 设计者眼中的“利好”政策,却年年遭遇 民众和社会各界的吐槽,黄金周成了名副 其实的“黄金粥”。
• 经历了15年的发展,积攒了“沸腾”的民 意,是面对现实、直面问题对黄金周安排 进行调整的时候了!其核心则是要调整政 府的思维定式和行为方式。放假是政府的 权力,何时休假、怎么休假却是民众的自 由。有调查显示,80%的人希望通过带薪 休假的方式旅游,而不是黄金周。
好政策如何能实现
虽然《劳动法》赋 予了劳动者带薪休 假的权利,但由于 不是强制性法律, 一些单位或企业往 往根据自己的“规 定”办事,有的企 业将“带薪”演变 成只带基本工资或 干脆不带薪。特别 是在一些劳动密集 型民营企业和私营 企业,企业负责人 为了追求更多利润, 更不愿让职工带薪 休假,使得带薪休 假成了一项“写在 纸上的权利”。
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
中国渐进式改革特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壮丽史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逐步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它的丰富性、独创性和深刻的历史意义引起了人们日益广泛的关注。
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具有以下四个“有先有后”的特征:1、先农村后城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先归功于农民的创造精神。
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又得到了提高粮价等政策的好处,农村经济形势空前好转。
2农村工业化发展时期。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农民进厂进城、务工经商,带动了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3城镇化和小康社会建设时期。
前两阶段的改革成本较低且有明显的收益,既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农村的非农化又主要是就地进行,剩余劳动力主要由乡镇企业吸纳。
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4农村综合改革时期。
2005年28个省、市、区不再征收农业税,同年底通过废止征收农业税的法令。
目前我们处于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阶段,尽快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保障。
农村改革成功后再进行城市改革。
城市改革是在农村改革的启示和推动下起步的。
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城市。
在多年酝酿和农村改革成功的基础上,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逐步展开。
2、先试点后推广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而改革是有风险的。
因此,中国的改革大都经过试点、扩大试点、全面推广的过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先从安徽、四川的包产到户开始,成功后向全国推进;价格改革首先从基本消费品以外的消费品开始突破,然后逐步向生活消费品和生产领域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从2000年开始,安徽进行全省范围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
2005年28省市取消农业税,2006年全国免除农业税;对外开放先是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启动,然后分阶段地向内陆和边远地区推进。
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比较分析
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比较分析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刘明龙21002020431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就各国的改革而言都是要改革不适应甚至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就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而言都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本国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地发展。
所以从改革的动因、方向及目标上看,两种改革方式并没有大的差别。
一、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定义激进式改革理论,也称之为大爆炸式改革或休克疗法,特指主要以狭义新自由主义与现代货币主义为其理论基础,主张在原计划经济国家实行的,以迅速私有化、自由化、稳定化为手段,以建立自由市场经济秩序为归属的一整套体系。
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在旧制度的废墟上快速进行新制度的构建工作,采取了彻底打破旧有的制度框架而一次性地建立新制度框架的方式。
该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与拥护者包括萨克斯、里普顿、布兰查德、科尔内、克鲁格曼、叶利钦、盖达尔、丘拜斯、巴尔采罗维奇、克劳斯等人。
激进理论曾被用于改革已经处于计划经济困境中的俄罗斯、波兰、捷克等原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秩序。
渐进式改革理论,采取先易后难, 先表层后里层的改革路径,在旧有制度的框架内渐进、逐步地对旧体制进行制度创新。
随着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化,新制度的组成部分不断地把旧制度的组成部分给置换出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新旧两种制度处于一种并存及此消彼长的状态中, 直至最终建立起符合市场化要求的新制度框架。
主张分阶段进行,逐步到位,如价格改革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实行了双轨价格,在放松管制和经济控制上也是逐步进行,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地推进,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进行,其指导思想是“摸着石头过河”。
我国的大部分经济政治改革采用的就是渐进式改革。
二、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区别1.经济转轨的速度不同许多西方的经济学家认为,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存在一个危险的雷区。
激进和渐进式改革的差异
1.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差异答:(1)激进式转型又称休克疗法,“休克疗法”这一医学术语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被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引入经济领域。
休克疗法的最早提出,是萨克斯被聘担任玻利维亚政府经济顾问期间所为。
玻利维亚是南美一个经济落后的小国,由于长期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政府经济政策不断失误,由此引发的经济问题大量积累而又得不到解决,终于导致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正是面对这样一种险恶的经济形势,受聘于危难之际的萨克斯,大胆地提出了一整套经济纲领和经济政策。
其主要内容是:实行紧缩的金融和财政政策,压缩政府开支,取消补贴,放开价格,实行贸易自由化,通过货币贬值实现汇率稳定,进一步改革行政和税收制度,将部分公营部门和企业民营化,重新安排债务和接受外援等等。
由于这套经济纲领和政策的实施,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在短期内可能使社会的经济生活产生巨大的震荡,甚至导致出现“休克”状态,因此,人们借用医学上的名词,把萨克斯提出的这套稳定经济、治理通货膨胀的经济纲领和政策称为“休克疗法”。
(2)渐进式转型又称摸着石头过河,渐进式改革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强调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在基本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实行增量改革。
渐进式改革实质上是物质利益关系的调整,其成功就是由于在肯定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内在发展动机的基础上,对社会各主体物质利益分配格局进行了有序的渐进的调整,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阶层和成员的积极性,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和参与。
渐进式改革的内容也包括稳定化、自由化、私有化和制度化,只不过在具体实施中体现出循序渐进的特色。
渐进式改革可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减少改革代价,拥有可过渡方式,而且在一个宏观经济相对平衡稳定的国家实行渐进式的改革较为有利。
(3)二者区别:渐进式改革主要考虑的是稳扎稳打;激进式改革,则是带有冒险性质的。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摘要:渐进式改革是计划经济国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种方式。
其主要特征是分阶段、有序地推进改革,即循序渐进地改革。
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
不采用全部推倒重来的改革方法,而是完全保留原有金字塔等级结构,通过原先等级构架中的领导人组织市场取向的改革,并在市场机制逐渐扩大的基础上渐渐减小等级规则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因此,我国的改革一开始表现为放权让利的改革,逐渐过渡到价格和产权制度改革,进而导致政治体制变革。
关键词:中国特色,渐进式改革,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经验,问题一、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中国经济改革的特殊性在于:第一,它是与工业化和现代化联系在一起的,面临着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双重转型。
第二,它是以社会主义宪法制度或基本制度为基础并与这种宪法制度的逐步改革结合在一起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第三,市场经济的目标是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中逐步确立的,新体制的建立是通过不断试验逐步形成的。
第四,中国共产党在改革过程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它是市场化和现代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简而言之,中国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
中国经济改革的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在改革道路的选择上必然强调连续性、稳定性和渐进性,必然要在改革中寻求传统与现代、计划与市场、自由与秩序、稳定与变革、局部与整体、改革与发展、公有与非公有、国有与非国有的结合,归根结底,要在工业化、市场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之间寻求平衡和协调,在稳定与发展中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因此,在总结中国改革成功的经验和探索中国改革的内在逻辑时,市场化的方式和方法、成本和收益的计算并不是问题的实质,我们所面临的真正问题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能不能结合;如何结合以及这种结合的内在根据、具体形式、主要后果和一般前景。
归根结底,我们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框架内,市场化改革能不能持续推进下去并获得最后的成功。
改革本质的分类
改革本质的分类
1. 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改革:渐进式改革是指逐步、分阶段地推进改革,通过小规模的调整和改进来实现目标。
激进式改革则是指迅速、大幅度地进行改革,采取彻底的措施来改变现有制度或体系。
2. 结构性改革和技术性改革:结构性改革涉及到经济、社会或政治结构的调整和变革,例如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
技术性改革则主要关注技术、工艺或管理方面的改进,以提高效率和质量。
3. 自发改革和强制性改革:自发改革是指由内部力量推动的改革,通常是由于市场需求、社会压力或自我调整的需要而产生的。
强制性改革则是由外部力量强制实施的改革,例如政府的法律法规、国际条约等。
4. 经济改革、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经济改革主要涉及经济领域的制度、政策和机制的调整,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社会改革关注社会福利、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改善和进步。
政治改革则涉及政治制度、行政管理、选举制度等方面的变革。
5. 微观改革和宏观改革:微观改革关注个体、组织或特定领域的变革,例如企业内部的管理改革、教育机构的教学改革等。
宏观改革则是针对整个社会、国家或地区的改革,涉及政策、制度、法律等方面的调整。
这些分类方式只是一些常见的角度,实际上改革的本质分类可能因具体情况而异。
不同的改革类型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渐进式改革
四、渐进式改革的正负作用
1、渐进式改革的消极影响
进式改革道路也产生了近年来中国经济中的许多 消极现象。 消极现象。 第一,渐进式改革产生了两种不完善的体制, 第一,渐进式改革产生了两种不完善的体制,削 弱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弱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整个经济运行还 带有“治乱循环”怪圈的特征。 带有“治乱循环”怪圈的特征。 第二,渐进式改革使不同地区在市场发育程度, 第二,渐进式改革使不同地区在市场发育程度, 政策倾斜等方面产生了很大差别, 政策倾斜等方面产生了很大差别,加大了已有的 地区差距。 地区差距。 第三,新旧体制并存滋生了寻租等腐败行为, 第三,新旧体制并存滋生了寻租等腐败行为,引 起了广大群众的严重不满, 起了广大群众的严重不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 改革的进程。 改革的进程。
第一阶段 以农村为重点的改革蓬勃发展阶段
1978—1991
2、城市经济体制玫革的初步尝试 (一)扩大企业自主权 (二)以调为主,逐步地改革价格结构 以调为主, (三)逐步恢复集体经济的自主性,大力发展新型的 逐步恢复集体经济的自主性, 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 (四)改革城市流通体制,逐步引入市场调节机制 改革城市流通体制, (五)逐步实行对外开放。 逐步实行对外开放。
三 邓小平渐进式改革策略的时代价值
一、邓小平以坚定的原则性为目标的渐进式改革策略 二 、邓小平以经济体制为突破口的渐进式改革策略 三、邓小平以政治体制为重点的渐进式改革策略
四、渐进式改革的正负作用
1、渐进式改革的积极作用
渐进式改革道路从旧体制旁循宇渐进, 渐进式改革道路从旧体制旁循宇渐进, 逐步发育新体制, 逐步发育新体制,以旧体制支持新体制的成 长,避免了直接从旧体制中发育新体制的阻 新体制的成长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力:新体制的成长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 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为旧体制 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的改革创造了条件;新体制还通过示范效应 和竞争效应促进了旧体制的改革。 和竞争效应促进了旧体制的改革。
渐进式改革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
渐进式改革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国有企业改革与整体改革开放同步,是整体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受其影响,也推动着整体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
国有企业改革30年的历程,体现了中国渐进式改革的规律性和中国领导人的政治智慧。
一、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1.秩序性。
由于我国的改革不同于前苏联、东欧,他们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国体政体的根本改变,而我国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所以我们是在原有基本社会制度、基本国体和政体基础上对经济运行体制的改革。
这种模式的改革就必须以保持政治、社会的稳定有序为前提,所以秩序性就成为中国式改革的特殊规律性和成功的关键。
为保证改革的秩序性,1978~1988年10年间从扩权到承包,都是小步谨慎的改革;为保证改革的秩序性,中央历来重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协调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国民承受度。
2.探索性和求实性。
改革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尤其是我们中国的改革方向和目标是一场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又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样的改革探索是前无古人、无所参照的事业。
因而,被邓小平比喻为“摸着石头过河”,既要达成“过河”的目的,又要把“摸石头”的探索性和求实性紧密结合起来。
第一,我们必须在探索中谋求前进,在不断发展、拓宽我们的改革视野的同时,将改革的思路切实的落实到改革过程之中;第二,改革过程的每一步都要经过谨慎考虑才能实施,选择的改革方案要可靠、落实,措施的执行要“踩对”、“踩实”,所以改革的步伐要“踩稳”,稳重求进。
3.逐步深入性。
我国的渐进式改革既要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地进行,又要一步一步深化改革。
在制定改革目标的过程中,应该把终极目标分解为若干个阶段性目标,要使改革事业分阶段、分步骤地完成,后一步要比前一步更接近最终目标。
为此,要处理好阶段目标和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
如1978~1992年国有企业的改革,就是从扩大企业自主权、经济责任制、利改税、拨改贷到承包制的渐进式探索性改革,其阶段性目标是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一步步增加企业活力,是稳中求进,逐步深化,直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找到了能使企业彻底成为独立经营、充满活力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的制度环境。
我国渐进式改革的
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改革 有何区别?
为什么说过分强 调“渐进式改革”, 会陷入“转型陷 阱”?
一、渐进式改革的背景
上世纪9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纷纷启 动经济改革。当时主要有两种改革思路: 以迅速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为特征的 “激进式改革”,和在时间、速度和次序 上有选择的、分步走的“渐进式改革”。 前者以俄罗斯“休克疗法”为典型代表, 后者则主要指中国的经济改革。
二、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改革的区别
两种改革方式的主要区别是:
1.在改革和发展的关系上,激进式改革往往是先搞改革、 后求发展。而渐进式改革则是既搞改革、又求发展,把改 革与发展结合起来。 2.从“破”与“立”的关系上看,激进式改革往往是“破” 字当头、先破后立,首先彻底破坏计划经济体系和国有制 度,然后进行新体制建设,而渐进式改革往往“立”字当 头、先立后破,在改革过程中于不断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 制的同时鼓励非国有经济发展,在坚持和完善宏观调控的 情况下不断减少指令性计划。 3.从速度和推进力度方面看,激进式改革往往重视速度, 力求速决,而渐进式改革则往往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三、我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及历程
2、先试点后推广
中国的改革大都经过试点、扩大试点、全面推广 的过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先从安徽、四川 的包产到户开始,成功后向全国推进 。 农村税费改革从2000年开始,安徽进行全省范围 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5年28省市取消农业 税,2006年全国免除农业税。 对外开放先是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启动, 然后分阶段地向内陆和边远地区推进。
一、渐进式改革的背景
2、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获得腾飞 市场化导向的中国改革,不是对国有企业 进行私有化的“改造”,不是否定、抛弃 社会主义的“改向”,而是对计划经济体 制进行“创造性破坏”——通过发展非国 有经济,大力培育和发展起一块“新体制 经济”,推行“渐进式增量改革”,然后, 再以“改革的增量”激活“存量”,从而 实现整个体制的转轨。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经验
过渡经济是指有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而形成的经
• • • • • • • •
(5)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把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 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把改革、发展和稳定结合起来,实 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良性循环。 (6)经济的市场化与政治的多元化相分离。在经济市场 化的同时,坚持政治上的稳定和相对集中,同时完善社会 主义民主和法制,不实行西方式的政治多元化。 1、从调整发展战略起步,营造一个宽松的改革环境。 2、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第一推动力,改革从农村向 城市逐步推进。 3、以对外开放带动对内改革,改革开放从沿海向内地逐 步推进。 4、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改革有体 制外相体制内逐步推进。 5、先试验,后推广,从点和局部做起,逐渐推进 这些具体特点都是与中国改革的特殊性质和目标相联系 的,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中国经济改革的本质。
受益高的部门开始改革,先解决容易的问题,而把难题留 在后面,可以减少阻力,降低成本,有利于维持改革中稳 定与速度两种要求之间的平衡。政府对改革过程从整体上 进行的规划、组织、协调,可以充分利用政府的强制性力 量推动改革,协调经济与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问 题,防止社会过渡混乱和失控,从而可以按照社会理性的 要求选择比较有利的制度模式和改革路线。 个别试点、局部推进、总体协调逐步转型方式(三部曲)
然后交由政府付诸实施
Hale Waihona Puke 渐进式转型的基本程序是:先放开搞活,后调整规 范 决策者提出改革的意愿,规定改革的领域和改革 的边界
在放开的领域形成盈利空间,激励民间创新的出
现
最后自上而下的进行规范、调整
渐进式转型的优势:降低创新成本,分散和降低转 型风险
• (3)局部推进与整体协调相结合。先从改革成本低、
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比较分析
激进改革策略认为:经济稳定集中体现在物价的稳定上,物价稳定是一切经济稳定的汇合点,稳定宏观经济的首要目标是克服通货膨胀。为此,激进战略主张采取严厉的紧缩措施,取消补贴,减少预算赤字,控制货币的发行,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大致平衡,为经济转轨创造前提。渐进策略信奉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实行贸易自由化和价格自由化。而渐进战略的支持者认为,在过渡时期国家的作用不应当削弱,为了克服经济衰退,政府必须对经济进行干预,扩大对本国产品的保护,继续向国营企业提供信贷和补贴,以避免生产滑坡和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2.经济改革的步骤不同
激进式改革策略主张价格改革先行,迅速而全面地开放价格。而渐进改革策略主张分阶段地逐步调整和理顺价格。赞成激进改革策略的人认为:市场关系的建立,并非是一朝一夕之事,扭曲的价格体制不纠正,市场关系也建立不起来,而没有真正的市场竞争,价格也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为了打破僵局,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先放开价格同时实行外贸自由引进外国竞争,以加速市场经济的形成。赞成渐进改革策略的人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先要培育和发展市场,明确产权关系,对国营企业经营机制进行改造,然后才能全面放开价格;否则,在先行放开物价的情况下,由于缺乏竞争,国营大型企业可以制定垄断价格,减少生产,以获取超额利润,从而导致通货膨胀加剧,经济秩序混乱。
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比较分析
———————————————————————————————— 作者:
———————————————————————————————— 日期:
ﻩ
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比较分析
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刘明龙21002020431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就各国的改革而言都是要改革不适应甚至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就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而言都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本国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地发展。所以从改革的动因、方向及目标上看,两种改革方式并没有大的差别。
中国渐进式退休制度改革研究
中国渐进式退休制度改革研究渐进式退休制度改革是指逐步延迟退休年龄,让人们能够更长时间地参与工作,延缓领取养老金的时间。
这种制度被认为能够减轻养老金支付压力,缓解养老金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
渐进式退休制度改革对于中国的养老金支付压力来说有着明显的好处。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金支付的压力日益增大。
而延迟退休年龄可以减缓养老金的发放速度,给养老保险基金增加了更多的积累时间,可以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保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
渐进式退休制度改革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
很多老年人在退休后面临失去工作、被边缘化的困境。
延迟退休年龄可以让他们继续从事工作,保持社会交往,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延迟退休年龄也可以减少社会养老人数,人口结构更加平衡,减少了老年人的经济负担。
渐进式退休制度改革也面临一些挑战。
延迟退休年龄可能会带来更严格的就业竞争。
一些年轻人可能会感到担忧,担心被老年人占据就业岗位,造成自己就业难的问题。
一些行业对年龄有着严格的要求,延迟退休年龄可能会使得人才结构失衡,影响产业发展。
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存在差异,渐进式退休制度改革在各个地区的实施难度也会不同。
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可能面临更大的困难,养老金支付的压力更大,实施的难度更大。
中国渐进式退休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挑战。
这种制度可以减轻养老金支付压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
也要注意解决延迟退休年龄带来的就业竞争问题和地区差异的问题。
只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退休制度改革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联和东欧为代表的激进式变革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渐进式变革来源:陕西论文网字体:摘要:转型经济学(或称转轨经济学、过渡经济学),是指一种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学理论。
20世纪80年代,包括前苏联、东欧和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开始的经济体制转型。
以前苏联和东欧为代表的激进式变革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渐进式变革,取得不同的经济绩效,形成巨大反差。
关键词:转型经济渐进式演化激进式变革制度变迁一引言转型经济学是指一种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学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转型经济学主要是指具有共同研究主题和追求目标的一些理论文献以及撰写这些文献的经济学家(盛洪,1996)。
目前,关于转型经济还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也很难说谁是转型经济学家,因为还没有专门从事这一理论研究的人。
关于其理论体系,我们只能从现在构成这一经济学流派的一些理论文献,以及撰写这些文献的经济学家的文献、研究思路来寻找一条线索,理清其脉络。
本文首先介绍转型经济学的内涵,然后简述一下各个学派关于转型经济的理论要点,最后简要回顾中国经济奇迹并作以简要评述。
二转型内涵关于转型概念的理解,比较经典与普遍的定义是热若尔·罗兰的表述:转型即一种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过程或者说经济体制模式的转换。
从目前国内的文献来看,从三个层面上使用转型的概念:第一种含义是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第二种含义是在包括了第一种含义外,还包括那些过去实行广泛管制的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型;第三钟含义是在前两种理解基础上还包括了所有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市场化,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
实际上许多人把转型经济学看作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的原因正是由于把转型理解成为一种制度的变迁过程,只是描述了转型的一般的特点。
不错,转型的确主要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但转型还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而这些特殊性仅依靠制度变迁是不能够真实的描述,更别说来解决这些问题。
鉴于以上理论实践中三个层面使用转型概念的事实,笔者个人比较赞成转型的第一种含义,即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当然,后两种转型概念的理解当然没错,但关键是其不符合概念提出的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更不适合建立新的独立的研究学科。
对于第二种理解,放松政府管制,实行经济自由化,其实这在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框架内可以得到解释;对于第三种发展经济学范畴内使用的转型概念,现有的发展经济学就有了相应的解答与分析框架。
转型(或者转轨、过渡)概念的提出应该来说主要发源于二十世纪上半期全球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计划经济实践中遇到困难并探索其解决办法的历史事实。
三几种转型理论范式20世纪80年代末,包括前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开始了从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将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一起称之为“二十世纪两项最伟大的经济实验”。
毫无疑问,这场涉及多达15亿人口的重大变革吸引了全世界学者的目光,他们应用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演化经济学以及比较经济学等最前沿的理论成果从不同侧面对这一变革加以研究。
在短短的十几年里,相关文献数量迅猛增长,从而在主流经济学中赢得了巩固的学术地位,并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催生出了一门新的学科—转型经济学,来专门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1、主流经济学的激进主义转型理论新古典经济学是对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系统化。
按照新古典理论的理解,市场机制不过是资源配置的工具,其核心是供求和价格的相互作用。
在转型之初,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在转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中占据统治地位。
根据华盛顿共识:严厉的需求紧缩,加上放松管制、贸易自由化和私有化,就可以推动经济增长。
因此,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核心就是“管住货币,放开价格”,实行以宏观经济稳定化、国有企业私有化和价格自由化为核心的激进式的“休克疗法”。
采取了一系列诸如:大幅度缩减货币供应量,实行高利率;保留少数重要商品的国家定价,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全面放开;消除预算赤字,减少价格的国家补贴;取消对企业工资的限制;全面改革财税体制等措施。
2、演进主义的渐进式转型理论随着俄罗斯等国的激进式改革的受挫和中国经济改革的巨大成功,演进主义的兴起及其影响力的扩大是转型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演进主义理论核心思想可概括为:知识和信息是有限和主观的,并以分散的状态为个人拥有,因此,人们根本无法认识和控制社会生活,最好的社会就是顺其自然。
想通过理性设计而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变革必然造成社会的灾难。
渐进式改革实际上是社会不断的积累、加工信息,而且知识与信息是具有连续性的,用一种完全不同的系统来强制使其中断是不可取的。
经济体制本身是一个具有自我强化机制的复杂系统,在演进过程中会不断吸取旧制度中的合理因素。
因而,渐进式改革更可取。
3、新制度经济学转型理论新制度经济学把企业制度、产权制度、市场制度以及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制度现象纳入经济学分析的框架之内,扩展了经济学的视野,对于我们研究制度现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根据这种理论,改革的过程实质上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寻求成本最小的最优改革路径。
经济学家热若尔·罗兰曾指出:“如果转型的经验给了我们任何启示的话,那便是,没有以适当的制度为基础的自由化、稳定化和私有化政策,不大可能产生实际的效果”。
公共选择学派代表人物布坎南指出市场制度是自由交易的制度,这些制度结构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
另外,科尔内、萨克斯都提出了新制度经济学转型理论的代表性观点。
4、凯恩斯主义转型理论与新古典主义理论相比,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于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和内在机理的认识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现实,他们对于转型经济中产权改革、宏观经济、转轨速度和次序、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认识值得重视。
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一书中,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斯蒂格利茨对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转型经济理论提出批评。
认为在决定选择哪种市场经济模式时,一定要牢牢记住实际的市场经济是如何运行的,而不是去记住毫不相干的完全竞争范式;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竞争远比私有化重要得多;由于信息的不完全,私有企业和公有企业一样都会出现激励问题,因此,建立一种集中与分散、公有因素与私有因素相结合的混合体制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正确选择。
马克·奈尔(Mark Knell)等人认为激进式改革对自由市场的崇拜是盲目的。
市场化和私有化的方案往往忽视了这样几个重要因素: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交易关系,而是一种生产关系;企业是生产组织,市场是交易机构,企业与市场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替代的;价格机制不仅是一种解决经济问题的手段,同时还有金融功能、战略功能等,在满足这些功能上越是成功,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就越难以实现;私有化对于提高效率并不是必要的;国有企业也可对市场做出积极的反应。
因此,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重要的。
5、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就是以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为目标的一种理论和主张。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能否在理论和实践中解决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问题,是决定经济体制改革前途和命运的关键因素。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初模式即兰格一泰勒一勒纳模式,借助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工具。
这一理论假定,市场机制仅仅是一个中性的概念。
后来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虽然在许多方面超越了新古典的范式,但是中性论的假定却被接受下来,因而这些理论难免会带有新古典理论的缺陷。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实践表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任务,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和实践,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获得巨大的发展,市场社会主义也成为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主流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
6、比较主义用比较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现实的改革问题是九十年代以前转型经济学的主流。
这种理论从不同的经济体制中总结出若干基本的经济体制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做出最优选择,指导改革的实践。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从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到匈牙利新经济机制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再到90年代东亚模式,都曾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市场经济模式和市场化道路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的经济转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然比较经济学的方法也存在着根本的缺陷。
一方面,这一理论是经验的而非规范的,因而无法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
另一方面,它把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历史环境下的经济体制简单化,因而无法深刻理解制度变迁的复杂现实。
7、特殊改革方式理论中国的学者在借鉴国外关于转型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把转型经济研究放在中国特殊国情和特殊道路选择上。
林毅夫等人认为,经济改革的核心是经济发展战略的转轨,改革以前中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推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而改革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则在于改革“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使资源的比较优势能发挥出来。
中国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是选择了渐进式改革道路。
张军指出,由于传统国有部门的绝对规模使它事实上处于垄断地位,因而,在改革过程中如果实行完全的价格自由化,就可能给国有企业提供操纵市场的机会,造成生产下降和经济的衰退。
相反,在价格双轨制下,国有部门将比完全的价格自由化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多且定价更低。
以价格双轨制为特征的“边界改革”的经验正在于,国有部门在计划外边界上通过对价格信号做出反应去捕捉获利机会,要比突然被私有化的国有部门去对经济扭曲和短缺做出的反应更迅速。
四中国增长的“奇迹”自1978年开始,中国开始经济转型。
10年后,东欧和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也加入转型的行列。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选择了与东欧和前苏联不同的道路:“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改革,而不是激进的“休克疗法”。
中国经历了20年迅速的增长,而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却经历了将近10年的下降。
改革方式选择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改革结果。
以下两组数据清楚的表明了中国改革与前苏联、东欧改革成果的巨大反差:中国改革二十多年的稳定的高速发展,引起全球的瞩目,经济学家也提出了不同的解释。
专家指出中国能在这二十年间迅速发展的原因在于1979-1983年之间中国建立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起了非常重要要的作用,在此之后,中国又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还有乡镇企业的作用。
中国的改革成功的原因是基于保持和建立在社会和组织资本上的这一系列的制度变迁。
斯蒂格利茨认为基于社会资本的制度变迁是中国改革成功的基础,而在很多国家转型后的社会资本比转型前要薄弱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