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脉法心得
2024年伤寒论心得体会6篇
2024年伤寒论心得体会6篇
心得体会可以通过书写、讨论、反思等方式来表达,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和判断力,以下是我精心为您推荐的伤寒论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伤寒论心得体会篇1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三的时候开始学习经典,更是深有体会。而今有机会在毕业前再次选修经典,这对未来工作将会有莫大的帮助。在繁忙的找工作中,我依然会抽空学习经典,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2)阳明病与肠胃。《灵枢经脉》说足阳明胃经主津液所生病。足阳明病引起的一个问题就是津液大亡。因此阳明病的一大特点是大汗出。汗出也是身体正邪交争后把外邪排除体外的过程。但是大汗出后出现的问题就是胃家实排便困难。依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正常的人体防御机制,可以通过高热、汗出的方式战胜外邪病排除,在体表可以排邪,那么机体是否也有可能在肠胃之内,以分泌物的形式将外邪排除,随粪便外出。但是,由于排便困难,外邪无法排除,反而在粪便上滋生,排便困难除了破坏正常代谢外,也使外邪在粪便中滋生。因此排便就成了主要矛盾。三个承气汤就是解决排便问题,大便出来了,外邪也就随之而去了。当然并非所有的阳明病都会伴随便秘,而是肠内有燥矢、有宿食、或肠胃机能有问题才引发便秘。
伤寒论中的脉法分析与诊断方法研究
伤寒论中的脉法分析与诊断方法研究《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由东汉末年的张仲景编撰而成。
这部经典中详细记载了伤寒的病因、病程、病机以及治疗方法等内容,对于中医学的发展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脉法分析与诊断方法是《伤寒论》中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观察与判断脉象来辅助诊断疾病。
下面,我们将对伤寒论中的脉法分析与诊断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伤寒论中的脉法分析依据“寒者脉浮、热者脉沉、虚者脉细、实者脉数、病传脉变”等原则来了解脉象变化。
脉法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与诊断:1. 脉象的寒热判断伤寒论认为,当人体体内有风寒进入时,脉象会呈现浮而阴沉的特征;当人体体内有风热进入时,脉象则呈现为沉而有热的特征。
通过观察脉象的浮沉与阴阳属性,可以准确判断疾病的寒热特征。
2. 脉象的虚实判断《伤寒论》指出,当人体气血不足时,脉搏会呈现细而弱的特征,称为脉细;而当人体气血充盈,脉搏会呈现滑而有力的特征,称为脉数。
通过观察脉象的细数特征,可以判断疾病的虚实状态。
3. 病传脉变的分析伤寒论认为,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会对脉搏造成不同的变化。
通过观察与分析病传脉变的特点,可以了解疾病的发展程度及其对人体的影响,从而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伤寒论中的脉法分析与诊断方法不仅仅是通过观察脉搏,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苔等综合分析,以确保准确诊断。
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脉法分析方法:1. 九脉分析法九脉分析法是伤寒论中一种常用的脉法分析方法,主要通过观察尺脉、关脉、尺中脉、孔最脉、搏脉、经脉、经口脉、经喉脉、经两脇脉九脉的变化来判断疾病的性质。
不同的脉象变化与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脉搏的观察与分析,可以准确判断疾病的发展过程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2. 病位脉分析法病位脉分析法是伤寒论中另一种常用的脉法分析方法,主要通过观察腰尺脉、腰中脉、两脇脉、手脚脉等脉搏的变化来判断疾病在人体内的位置。
不同疾病在不同的病位上触摸的脉象有着明显的差异,通过对脉搏的观察与分析,可以确定疾病的位置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脉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脉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技巧和注意事项脉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技巧和注意事项《伤寒论》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一,由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是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参考书。
其中,脉诊是中医诊断的核心方法之一,也是《伤寒论》中常用的诊断技巧之一。
本文将探讨如何应用脉法,以及在使用脉法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应用技巧1.了解脉搏特征:脉搏是人体生理状况和疾病的一种反应,不同的脉搏特征可以反映出不同的病理变化。
了解脉搏的基本特征,包括脉搏的强弱、快慢、滑涩等,并且将其与正常脉象进行比较,有助于对疾病的辨识和诊断。
2.抓住脉象变化:脉象的变化可以给出诊断的线索。
在使用脉法时,需要注意观察脉象的变化,特别是在不同阶段的变化。
例如,在发病初期,脉搏可能会有变快或变缓的情况;在病情加重时,脉搏可能会有变弦、变涩等变化。
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变化,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进展和转归。
3.综合分析脉象与症状:脉象是综合分析中医病证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应用脉法时,需要将脉象与病人的症状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
例如,如果病人的脉搏较快,同时伴有发热和口渴等症状,可以判断为热证;如果脉搏较缓,同时伴有寒战和恶寒等症状,可以判断为寒证。
只有综合分析,才能准确诊断疾病。
二、注意事项1.慎重触动病人:在应用脉法时,需要轻柔触碰病人的脉搏,不要用过大的力气,以免影响脉象的准确判断。
尤其是对于孕妇、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更要注意轻柔触摸,保持舒适感。
2.无干扰环境:脉搏的观察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以避免外界干扰对脉搏的影响。
在诊断时,应选择一个安静的诊室,避免嘈杂的声音和刺激性的气味。
3.保持放松:在观察脉搏之前,病人应该保持放松状态,避免情绪的激动和紧张。
这是因为情绪变化会直接影响脉搏的变化,从而影响脉象的准确判断。
4.注意解读综合信息:脉象只是辅助诊断的方法之一,不能作为独立的诊断依据。
在应用脉法时,需要结合病人的其他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伤寒论中的脉法探析
伤寒论中的脉法探析《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医经典之一。
其中脉法的论述极为详尽,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伤寒论》的脉法角度进行探析,总结并精要地阐述其中的相关内容。
首先,根据《伤寒论》的记载,脉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寸脉、关脉、尺脉、荣脉、冲脉和舌诊等。
其中,寸脉是最为重要的脉象之一,在诊断中起着核心作用。
寸脉的触诊是通过按压患者手腕内侧的尺部来观察脉搏的情况,通过脉搏的形态、弦紧、浮沉和细数等变化来判别疾病的性质和病情的轻重。
在具体的脉象判断中,关脉是常被用来参考的重要脉象之一。
关脉的感受有“浮”、“沉”、“弦”、“滑”、“洪”等不同形态,这些形态的变化可以反映疾病的发展变化。
此外,关脉的触诊还可以了解到病情的阴阳、寒热、虚实等情况,从而指导中医在辨证论治时的施治方向。
尺脉则是根据手腕掌侧尺动脉的情况进行触诊的。
尺脉虽不及寸脉和关脉在诊断中的重要性,但也有其特殊的价值。
尺脉的感受主要是虚实、缓急和长短等,对于判断气血的状况以及肝郁、痰饮等病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除了以上的脉象以外,荣脉、冲脉等也是《伤寒论》中所论述的脉象。
荣脉是指两侧身体正中线的气血运行情况,可通过中部或肝部脉搏的触诊来判断。
荣脉主要与胸腹部的病证有关,如心痈、胃痞等。
冲脉是通过两侧身体正中线下腹部的搏动情况来观察。
冲脉可以判断病情的寒热、虚实等,对于妇科病证、五脏病、气血病证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另外,《伤寒论》还强调了舌诊的重要性。
舌诊是通过观察舌象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轻重。
舌诊主要包括舌质、舌苔、舌体形态等方面,通过观察舌体的颜色、形态以及舌苔的颜色和厚度等来判别病情。
在运用《伤寒论》中所述脉法时,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确保环境的安静和舒适,避免干扰。
其次,对于触诊寸脉时,应仔细感知,轻柔用力,以避免误判。
此外,触诊脉象时,需注意时间的选择,如在早晨起床后、空腹时,脉象会相对清晰,更有助于判断。
伤寒论学习心得(精选4篇)
伤寒论学习心得(精选4篇)伤寒论学习心得篇1学习《伤寒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从刚开始的懵懂无知到现在的略有心得,我深深感受到了《伤寒论》的博大精深。
《伤寒论》是一部以治疗外感病为主的经典中医著作,它总结了前人千百年来治疗外感病的经验和教训,系统地阐述了外感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对于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张仲景对中医的热爱和执着。
他通过多年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理论,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例如,在感冒的治疗上,张仲景提出的“解肌法”和“发汗法”,既简单又实用,效果也非常显著。
又如,在咳嗽的治疗上,他提出的“宣肺止咳法”和“收敛肺气法”,针对性强,效果立竿见影。
然而,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伤寒论》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例如,在治疗方法上,过于强调汗法,忽视了其他治疗方法的应用,导致一些病情复杂的患者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
此外,在方剂配伍上,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如剂量过小,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因此,我认为,《伤寒论》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
我们应该在继承《伤寒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最后,我想说的是,学习《伤寒论》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医的精髓和内涵,也让我更加热爱中医这个行业。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会更加努力,为中医临床实践做出更大的贡献。
伤寒论学习心得篇3《伤寒论》学习心得《伤寒论》是我国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的经典医书,也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医学经典之一。
学习《伤寒论》,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传统中医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
《伤寒论》主要是通过对多种伤寒病症的分类别,然后结合中医学理论,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来治疗伤寒病症的。
其中的基本证型包括太阳证、阳明证、少阳证、太阴证、少阴证、厥阴证等,每种证型都对应着不同的病症和治疗方法。
3《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通用5篇)
3《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通用5篇) 3《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1冬天容易感冒,为什么?有的人感冒了,不吃药不挂吊瓶,过一段时间也就慢慢好了,而有的人吃药挂水,不小心还弄个肺炎出来,为什么现在医疗条件好了,反而白血病之类的器官病变性疾病反而比以前多了?我们小时候怎么没有打那么多针,吃那么多药反而体质比现在的孩子要好?……当时处在冬天,对感冒发生了兴趣,我在网上发现了张仲景的《伤寒论》,从对人体遭遇寒气开始,描绘了我们所说的“感冒”在人体内的.一步一步的变化,一直到有些人到了“病入膏肓”,书中所写的就是我想知道的,赶紧跑到新华书店去买,谁知道非常失望,我看到的《伤寒论》就是学生时代用的教科书,这不是我想要的,就象英文原著永远比中文译著更有魅力;老外看了翻译后的我们的古诗就象喝白开水一样,永远没有我们读古诗时所能体味的那种意境。
虽然我临时看不懂,但我也要看文言文的,时间长了我会知道的越来越多,我看了那些教科书倒是懂了,还不知道是不是正确的呢,谁知道翻译成白话文的那个人自己水平任何?终于在一次图书展览会上我找到了一套中医书籍,而且正好符合我的水平,有文言文原文,不但有注释,而且还有京城名医之后写的译文,我真是心里乐开了花,毫不犹豫地买了一套。
尽管有思想准备,我还是比较晕,看不懂原文且不说,看了译文我都晕晕乎乎,好在不要考试,我慢慢看,有精力看原文,没精力对照着看,要不干脆看译文。
时间过去了半年,一本书好歹看了一遍,但我好像什么收获都没有,不懂的东西太多了。
不过我还在看,同时通过其他方式,或者是中医名家的讲解,或者对一些我们见到病症的讨论,我发现我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同时我也发现了我的无知,因为一个好的中医应该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我也从原来的碰到谁感冒了喜欢买弄一点医学知识到现在闭口不言。
用小侄女的话说,你们家净是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平时不常见到的书,别人不常常吃的东西。
但我相信,我们老祖宗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东西比美国200年左右的东西的含金量要高的多。
脉诊心得 伤寒脉法简述
我早年先后读过82年版北京中医学校教材《实用中医学》、《医学衷中参西录》、《频胡脉诀》、《黄帝内经素问》、《针灸大成》、《景岳全书》、《脉诊》(刘冠军著)等很多医学方面书籍,其中《频胡脉诀》曾经下功夫背诵,下的功夫应该是不少,可是,临证治病仍然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后来,看到有许多中医名家,都谈到学中医要从经典学起,于是,便放下这些书,从《伤寒杂病论》下手,就是反复读各大名家《伤寒杂病论》注释本。
有了初步体会后,后来就读原本,反复读,读反复。
终于,基本弄懂了六经辩证的原理。
有人说仲祖以六经统百病,我体会到这确实是真理。
六经是个大系统,六经辨证已经包括了五脏六腑辩证、气血营卫辩证,更包括了人体的一切四肢百骸。
就是说人体内外的五脏六腑、气血筋骨皮肉,四肢百骸,都可用六经这个大系统来辩证,来分类。
六经再分为六个分系统,六个分系统之间的关系,则可以再用阴阳、五行来表示和说明。
明白了这个道理,才基本明白了如何治病。
也就是说,遇到临床病人,自然是先分辨病在何经,是经病,还是脏腑病,还是所合病;是一经病还是两经、多经病。
等到这时候,阴阳就用上了,阴阳的概念更大,也可以更小;也就是大处有阴阳,小处也有阴阳。
如果涉及两经病、三经病就又涉及到了五行,“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是举例。
弄清六经辩证,我大概用了六、七年的功夫。
那么如何分辨病在何经、何脏腑,那就要根据病人的证和脉进行辩证,每经病的证和脉,是不一样的,所以,仲祖《伤寒杂病论》,每篇都是“辩某某病脉证并治”。
这里仲祖为什么不说舌呢?可以理解为望(气色、形态)、闻(音声)、问(病人自觉不舒)、切(脉),舌诊可以统一到“望”的范畴。
《伤寒杂病论》中,讲四诊的内容,脉诊篇幅最多,可见仲祖最重脉诊。
察色、舌诊、听音声较少。
那么,仲祖为什么独重脉诊呢?我觉得脉是最真实、最能反映病的根本原因。
所谓“四诊和参”,就是其他“三诊”提供的信息,要与“脉诊”获得的信息互相参照,但是,脉诊最能真实反映疾病原因。
伤寒论中的脉法解读
伤寒论中的脉法解读脉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伤寒论中最为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
伤寒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经典医学著作,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伤寒论中的脉法入手,解读其中的脉象、脉理及诊断意义。
1. 脉象的分类在伤寒论中,脉象被分为六类:浮脉、沉脉、弦脉、缓脉、数脉和实脉。
这些脉象的特点反映了人体疾病的不同情况。
- 浮脉:指脉搏波动明显,触之有弹性,一般表现为脉细而数。
在伤寒论中,浮脉常常是表证的表现,例如表热、表寒等。
- 沉脉:指脉搏波动不明显,触之不太有弹性,一般表现为脉滑而缓。
沉脉常见于里证(内伤)或寒证。
- 弦脉:指脉搏有力而紧绷,触之如弦。
弦脉在伤寒论中常见于气滞或血瘀之证。
- 缓脉:指脉搏波动缓慢,触之较弱。
缓脉常见于脾胃虚弱或气血不足等证。
- 数脉:指脉搏频繁而快速,触之较急。
数脉常见于热证或阳盛之候。
- 实脉:指脉搏有力,触之实实有力。
实脉常见于实证或实证转太。
脉象的变化可用来判断病情的寒热、表里、虚实等情况,为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2. 脉理的解读伤寒论中的脉理主要指的是脉搏的特点和变化,根据脉象的不同,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进展等。
- 摇脉:摇脉指脉搏在诊脉者手指下颤动。
在伤寒论中,摇脉常见于阴阳不和或阴阳交争之病。
- 倾脉:倾脉指脉搏斜向一侧。
在伤寒论中,倾脉常出现在气虚或阴虚等病证中。
- 遇脉:遇脉指脉搏与呼吸相似。
在伤寒论中,遇脉常见于气闭、痰阻等疾病。
- 止脉:止脉指脉搏突然间停止不跳动。
在伤寒论中,止脉多见于重症疾病或生命垂危的情况。
脉理的解读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变化趋势,判断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 脉法的诊断意义伤寒论中的脉法诊断主要通过观察脉象和解读脉理,进而推断出疾病的类型、病位、虚实等情况,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按诊:按诊是指用手指轻轻按压患者的脉搏,并观察其脉象的变化。
按诊的目的是判断脉搏的凹陷或迟缓、有无疼痛等情况。
《伤寒论》读后感(通用7篇)
《伤寒论》读后感(通用7篇)《伤寒论》读后感(通用7篇)看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伤寒论》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伤寒论》读后感篇1“想我中医,肇自炎黄。
神农常百草而知药性,岐黄穷天地以定纲常。
”中医是我国古代灿烂科学的结晶,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繁荣昌盛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我个人认为,中医的发展道路是曲折又漫长的,前途却是无知的。
由于自己体质较差,依靠中医疗法调养身体,对中医也算是有些许了解,也培养了自己对中医的兴趣,虽然说不是每个中医人都可以成为中医,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医真的可以让人活得更好。
《伤寒论》作者张仲景先生的主要贡献并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虽然身居高位但是愿意造福百姓,为了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而日夜寻求、探索,从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民指引了一条出路。
其著作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药方,更在于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理、法、方、药的先河。
自此以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种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
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
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结合基础理论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为主导去排斥它,甚至怀疑它。
如此这般,方能读领略到古人张仲景先生蕴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收获。
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中医对疾病的治疗是宏观的、全面的。
但是到了现代,随着西方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进入,西方医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构成了对中医学的挑战。
一些人认为,中医已经跟不上了时代先进科技的发展,中医究竟是否有效。
从伤寒论看脉法的论辨与逻辑
从伤寒论看脉法的论辨与逻辑《伤寒论》是中国古代著名医书黄帝内经的一部分,由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
它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于诊断和治疗方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伤寒论》中,脉法是一项重要的诊断工具和治疗方法。
通过对《伤寒论》中关于脉法的论辨和逻辑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脉法。
首先,在《伤寒论》中,脉法被用来诊断患者的病情。
脉搏是人体脏腑功能和气血状态的重要反映,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医生可以掌握到患者的身体状况。
《伤寒论》中对于不同的脉象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解释,如“浮”、“沉”、“细”、“数”等。
根据脉象的变化,医生可以推测出患者体内的病理变化,并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
脉搏的论辨和逻辑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避免误诊和漏诊的情况发生。
其次,在《伤寒论》中,脉法被用来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
根据不同的脉象特征,张仲景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药选择。
例如,对于“浮”的脉象,他认为是表虚内实的表现,应采用解表药进行治疗;对于“沉”的脉象,他认为是阳气不足的表现,应采用温补药进行治疗。
通过对脉象的分析,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设计,提高治疗效果。
另外,在《伤寒论》中,脉法与其他诊断方法相互印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诊断系统。
在中医诊断中,医生综合运用观察、问诊、闻听和切诊等方法,来获取患者的病情信息。
脉法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方法,通过触摸脉搏来获取患者的体征信息。
脉搏与其他脏腑的功能和形态变化有着密切的关联,通过观察脉象的变化,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因此,脉法的论辨和逻辑是中医诊断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总结起来,从《伤寒论》可以看出,脉法的论辨和逻辑是基于对脉象变化的观察和分析,通过脉搏的变化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指导治疗。
脉法作为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其独特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伤寒论》中关于脉法的内容,可以提高医生对患者的诊断能力和治疗效果。
同时,对于广大中医学习者和爱好者,研究脉法的论辨和逻辑也是学习中医理论和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伤寒论中的论辨脉法解析
伤寒论中的论辨脉法解析《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由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
该书是对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的深入研究和总结,是中医学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伤寒论》着重研究了伤寒这种重病的病机、病理、辨证和治疗方法,其中论辨脉法是临床诊断中至关重要的方法之一。
论辨脉法是中医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观察和触摸病人的脉搏来评估病人的身体状况和病变情况。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详细阐述了论辨脉法的原则和方法,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诊断思路和方法。
首先,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强调了脉诊的重要性。
他认为,脉搏是反映人体生理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观察和触摸脉搏的变化,可以了解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等情况,从而进一步确定疾病的病机和病理。
其次,在《伤寒论》中,张仲景还提出了一套辨证论治方法。
他通过观察脉搏的弦、数、滑、迟、疾、空等变化,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如身体症状、舌苔、腹部检查等,进行全面的辨证论治。
张仲景还提出了一些脉象变化与病情的关系。
例如,他认为脉搏数快而实,且有力而长,通常表示热病,如感冒、流感等。
脉搏迟而弦,往往表示阳气不足,如中气虚、血虚等。
通过不同脉象的变化,可以判断出病情的不同属性,从而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
此外,在脉诊方法的运用上,张仲景还提出了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见解。
他指出,脉搏是通过脉搏的四肢上的经络传导而形成的,不同经络的脉搏有不同的特点,对应不同的病情。
因此,观察患者的脉象变化时,也应该注意经络的相应变化。
最后,在《伤寒论》中,张仲景还强调了脉诊与其他辨证方法的结合运用。
他认为,脉诊虽然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但并不是万能的。
在进行辨证论治时,还应该结合其他临床表现、舌苔及腹部检查等全面进行评估,以得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伤寒论》中的论辨脉法是中医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和触摸脉搏的变化,可以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和病变情况,进而确定疾病的病机和病理。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了许多关于论辨脉法的原则、方法和诊断思路,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伤寒论心得体会(优秀5篇)
伤寒论心得体会(优秀5篇)伤寒论心得体会篇1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伤寒论》是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一部医学经典,它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经验和理论,并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中医临床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习《伤寒论》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医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中医强调“天人合一”,注重阴阳平衡、气血畅通,治疗上强调“三分治,七分养”,注重患者的自我调养和保健。
这些理念在《伤寒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强调了“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注重调整患者的气血阴阳平衡,使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逐渐恢复健康。
在学习《伤寒论》的过程中,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首先,我发现自己在理论方面还需要更加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其次,在实践中,我发现自己还需要更加熟练地掌握各种治疗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最后,我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在学习《伤寒论》的过程中,我也获得了一些感悟和收获。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得治疗更加有效。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各种治疗方法,并且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最后,我也学会了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使得治疗更加顺利。
总之,学习《伤寒论》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医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医理论和实践。
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伤寒论心得体会篇2学习《伤寒论》让我深刻地理解到,中医不仅是理论知识的积累,更是实际病例的处理和诊断。
在这篇论文中,我将分享我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首先,我对《伤寒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部经典著作涵盖了中医伤寒病的防治原则,它所提出的“六经辩证”分析方法,让我对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
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中医对疾病发展过程的分类,每种经都有对应的病症和治疗方法。
伤寒论中的脉法探讨
伤寒论中的脉法探讨《伤寒论中的脉法探讨》《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一本医学经典,该书系统地总结了张仲景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法。
其中,对于脉象的观察和分析,被视为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伤寒论》中关于脉法的相关内容,以期加深对其中脉学理论的理解。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脉搏诊断在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性。
在中医传统理论中,人体的脉搏反映了体内的生理状况,脉象的变化能够揭示疾病的本质。
因此,通过观察、摩诊、按诊等手段对脉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病理变化,从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线索。
《伤寒论》中对脉象的描述非常详细,并提出了几种重要的脉象类型。
其中,最为重要的脉象类型之一是“结代”,即脉气结不畅达,有时伴有弦音。
这种脉象常见于太阳、少阳、阳明等经络病,代表了体内的气滞现象。
另一个重要的脉象类型是“迟数”,即脉息从容稳定,且脉频偏慢。
这种脉象常见于寒证和虚证中,代表了体内气血运行缓慢的现象。
此外,《伤寒论》还描述了脉象类型包括“弦数”、“洪数”、“代数”、“崩数”等,每种脉象都对应了不同的病理和治疗方案。
除了对脉象类型的描述,张仲景还提出了相关的脉法思想。
例如,他强调脉法要“察其大虚劲实”。
这是指在观察脉搏时,要通过综合分析脉象的特点,判断病情的虚实程度。
同时,张仲景还关注脉质、脉势等方面的特点。
他认为,脉质的弦、滑、散、紧等不同特点,可以反映病情的不同阶段;脉势的有力、缓慢、数、微等变化,可以揭示体内的病理变化。
通过观察脉质、脉势以及脉象的整体特点,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病情的理解。
此外,《伤寒论》还提出了通过脉象诊断病因的思路。
张仲景认为,通过脉象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揭示病邪的入侵途径和所在部位。
例如,他指出太阳病伴有“脉浮者,为在太阳中”;脉沉者,为在阴;脉弦者,为在经;脉细者,为在络;脉弱者,为在表。
通过对脉象的细致观察,可以进一步确定疾病的定位和对症治疗。
总结起来,《伤寒论》中的脉法内容非常丰富,深入探讨了脉搏的观察、分析和诊断方法。
浅谈《伤寒论脉法》
浅谈《伤寒论脉法》脉学不讲,条文之意难以尽述,故试着先讲一下。
中医脉学较杂,各家脉法交错,脉象对于临床的指导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孰优孰劣,孰对孰错,难以辨别,而且脉诊本身“心中易了,指下难明”,而《伤寒论》脉法相对简单易学,密切联系临床,所以,选择“浅谈《伤寒论》脉法”。
还是先简述脉学发展史。
我国在东汉以前有遍身诊脉法、天地人三部诊法、以及《内经》分属三部九候诊脉法。
随着《仲景全书》的问世,内附平脉法,辨脉法,这个“平脉法”“辨脉法”即《伤寒论》脉法。
因《仲景全书》经历战乱,为王叔和整理,那么,这个“平脉法”和“辨脉法”又有几成是王叔和私意不得而知,但王叔和同时搜集汉以前(包括“平脉法”“辨脉法”)有关脉学著作,整理出了《脉经》。
大家知道,古时,凡称“经”者是供人学习背诵而只字不能改的。
人们依“经”而行,有多少实用性,我们不得而知。
那么,汉之后沿袭至北宋,出了个《太素脉法》,未署作者,将脉学神化到脉诊不仅能察人之百病及生死而且能察人富贵的地步。
这里的“太素”要与唐代杨上善编著的《黄帝内经太素》区别。
“太素”者,是集《灵枢》、《素问》二部书中有关医学知识的合订本的尊称,因而《太素脉法》盗其名以彰其“实”,神化脉学,将医学引向岐途。
这是一种愚昧,我们要坚决抵制(清代官方《医宗金鉴》脉学口诀篇也有简述)。
再而后,明代李时珍著《濒湖脉学》。
清代余之儁(jun,同俊)著《脉理会参》等。
其它医学大家虽有涉脉学论述但未有专著。
现代针对脉学和经络都有过专门科考,但未有权威定论。
纵观整个脉学发展史,历代医学大家都重视脉学,都有未超出《脉经》范畴的脉学描述和论述,且凡所著医案类著作中必录有脉象。
因而,看起来,脉学至关重要。
所以,敝人也曾研读过相关脉学著作。
医有“神、圣、工、巧”。
"神者,望而知之病",即望诊,是指望望气色就能诊断。
这里要提一下望诊中的“舌象”及存在于全身的“全息点",对于中医诊断很重要,后期会有专论。
《伤寒论》脉法心得
对于左右手分阴阳,我还要继续向下说,在这里还要结合我写的“伤寒论本旨总结”的主要思想。因为那是自然规律,也是人体的正常规律。在这里的理解与教科书上不一样了。ﻫ左手之脉象,从下向上起于元气,也就是肝气,又叫少阳之气。右手之脉象,从上向下运行于卫气,又名肺气。肝气主升发输运,而卫气主宣发肃降。肝气输运的是脾肾之阴血,卫气布散的是心阳之血,所以在理解脉象的时候要结合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但是这里的正常生理功能是与教科书上不一样的。为什么?因为张仲景说过“卫行于脉外,营行于脉内”,这是三维的空间结构,气,营,脉形成了三维一体的整体观念。我们在理解的时候也要结合进去。不然不能深入张仲景的心法之中。ﻫ因此,左手的脉动的正常,不及,太过均与肝气有关,右手的均与卫气的有关。ﻫ以上肝气与卫气均是运动之气,其次还有一气,就是宗气,在这里,宗气的运动要结合肾气来理解。宗气在上,肾气在下,肾气主静,而宗气主动,所以两气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运用的。肾气的封藏制约着宗气的搏动,宗气的搏动减缓者肾气的封藏。所以肾气虚弱时,宗气运行加速,宗气虚弱时,则会出现肾不纳气之喘。为什么?理解起来很细致很微妙,肾主纳气,但是肾不能只进不出,我以前说过,肾的纳气与卫气的布散,肝气的升发是相互相乘的,相互制约的,肝气不升发了,则肾气封藏的就厉害。举个很平常的例子,妇人打架生气后,气厥了,牙关紧闭,四肢挺直,呼吸急促,这是为什么,这就是肝气暂时的不升发了,肾气封藏太过引起的。所以肾气的强大的封藏之性,有三个运动之气来减缓者。
伤寒论学习体会
伤寒论学习体会
伤寒论是中医经典之一,被誉为“内经之首”,是我国古代医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自学伤寒论的过程中,我对中医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感受到伤寒论的深邃与广阔。
在此,我愿意分享一些我学习伤寒论的心得。
伤寒论以“四诊法”为基础,将病因、病机、证候、治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了完整的诊疗体系。
在学习中,我发现这种将临床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十分实用。
例如,在诊断病情时,通过四诊法来判断患者的证候,然后根据病因病机分析,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这种方法使我在诊断和治疗上更加精准有效。
伤寒论中的“病机”是理解伤寒病的关键。
我认为,病机从不同的角度揭示病因与病理变化的关系,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疾病的本质。
例如,在“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一”中,以“三阳合病”、“营卫不和”等病机来说明太阳病的发病机制。
通过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疾病治疗的关键。
伤寒论透彻地揭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
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根据病证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不能简单地按照治
疗方案进行操作。
伤寒论就是这样的一个范例,它根据不同的证候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从而更加科学、可靠地治疗疾病。
学习伤寒论还需要注重与实践相结合。
在实践中,我们不仅要根据病情进行综合分析,还要不断总结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和判断能力。
正是这样不断接触疾病实践和不断锤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才能真正掌握伤寒论的精髓。
综上所述,学习伤寒论不仅是一种理论学习,更是一种实践应用,需要不断地与实践相结合。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用伤寒论治疗疾病,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健康事业。
读伤寒论心得(共5篇)
读伤寒论心得(共5篇)第一篇:读伤寒论心得《伤寒论》,古代汉医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
在你度过伤寒论之后,你有些什么不同的想法分享?下面是读伤寒论心得体会,欢迎查看。
读伤寒论心得在这春雨纷纷的夜晚,窗外寂静无声,我独自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行人纷纷,不经意看到桌上的《伤寒论》,手不由地打开台灯,细细读起了起来。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翻阅它,但每一次翻阅它,都带给我一种新的感悟体会。
它不仅让我惊喜,也让我困惑。
但却又让我忍不住去思考、钻研,这一次次的思考、钻研都化作无数的对《伤寒论》以及中医的深情。
说道《伤寒论》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作者??张仲景,张仲景先生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身居高位却愿意造福百姓,为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所日夜寻求探索,从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民指引了一条出路。
而其著作《伤寒论》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经方,更在于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理,法,方,药的先河。
自此以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种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
由此观之,张仲景之于中医犹如门捷列夫之于化学,称其为医中之圣一点也不为过。
然后在多次阅读《伤寒论》后我却发现想要真正读懂它并不是件易事,不仅需要知识积累更需要一颗探求的心。
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
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结合基础理论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为主导去排斥它,甚至怀疑它。
最后在知识与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上,就可对《伤寒论》提出质疑,在疑问的过程中不仅是自身领悟的更高层次发展,更是医学造诣的升华。
如此这般,方能读领略到古人张仲景先生蕴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收获。
读伤寒论心得自仲景之《伤寒论》的出现,后世医家多对此有所发挥,或依原文而解,或有所补益,但于临床较为实用,讲得很是朴实的,我多遵刘渡舟、陈瑞春,二老多以临床为出发点,无累赘之言,指导我们后学有很深的实际意义。
学习《伤寒论·辨脉法》的体会
学习《伤寒论·辨脉法》的体会“伤寒论辨脉法”是中国古典医学思想中的一部分,它由朱注撰写,是中国现代医学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辨脉法将脉简单地分为三种,即浮脉、沉脉和中脉。
随着脉的改变,病人本身也会发生变化。
“伤寒论辨脉法”是研究疾病以及治疗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病人的病情,得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学习《伤寒论辨脉法》使我获益良多,给我最大的收获是弄懂脉有着怎样的变动以及它们的变化会引起什么样的影响。
当脉有特别的变化时,其他的症状往往也就随之而来,我们可以通过这一特别的变化来判断病人的病情。
此外,学习《伤寒论辨脉法》还帮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病情,因为变动的脉可以表明病人的状态是否正常。
去年我参加了一次为期三天的医学培训班,期间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学习《伤寒论辨脉法》。
我细心的研究了一些脉变动的案例,如浮脉变沉脉,沉脉变浮脉,浮脉变中脉,沉脉变中脉等,了解了它们分别所预示的疾病状况。
我还学习了不同脉内每个部位的脉形状,每个脉形状所预示的问题,以及如何结合不同脉形状,根据脉形状来确认病人的病情。
在仔细观察脉道的过程中,我学会了辨脉法的步骤,如按摩、放血、观察、诊断等,学会了如何根据脉的变化给出准确的诊断。
在期间的实践中,我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成功的诊断出病情,解决了不少病人的病痛,得到了与众多老师和同学的赞赏。
《伤寒论辨脉法》不仅仅是一种诊断疾病的方法,它更多的是一种综合运用医学理论、实践和观察的方法。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诊断病情,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病人的情况,帮助我们更好地治疗病人。
学习《伤寒论辨脉法》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实践,是用眼睛、手指、鼻等来观察、判断脉变化,和按摩脉道。
学习《伤寒论辨脉法》,我们必须多练习,不断的熟悉脉变动的症状,不断地教导自己掌握脉变动之间的关系,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学习《伤寒论辨脉法》让我更加懂得了关于脉的知识,也让我更清楚诊断病情的重要性。
《伤寒论》理法心得分享(五)
《伤寒论》理法心得分享(五)||| 导读:什么是六经脉证并治?就是张仲景在每一次说到每一句话的时候都要先说,辨某某病脉证并治,什么叫脉?什么叫证?什么叫病?就是每一个病人,他都会有一个脉象,我们为什么要摸脉,就是因为如果说通过病人主诉的话,我们很难了解他的整体状态是往哪个方向偏,我们只有通过摸脉之后,我们就可以很确定这个病人往哪个方向偏,然后,再对应他的症状。
阳盛是什么特点呢,阳道实,他这个人是越来越结实,像火一样越来越结实,那这个时候,表现上火,如果这个人表现出任何一个火象,我们可以大胆地泻它,不管是发汗泻也好,不管是泻下泻也好,我们都可以大量的泻,因为他是个阳盛嘛。
如果它是个阴盛,一摸脉关前一分,就是比关脉稍微往前一点那个位置,右边大,就说明这个病人当下是阴盛,阴盛是什么状态呢?是阴道虚,他会越来越虚,像一个、像一个越来越安静,越来越虚弱,像水一样,那么我们要怎么治,如果这个人也表现上火来,我们治的时候就要轻一点治,我们不敢撤火,因为一撤火他会虚的更厉害,同样道理,如果阳道实,这个人表现出一个虚症来,那我们治疗的时候就好治,因为他本来阳道实。
如果是阴道虚,就会表现出阴虚证来,这人病就不好治。
所以关前一分左为人迎右为气口。
来一个病人,我们不管是什么病,先判断他大的情况,阳盛还是阴盛,如果是阳盛,我们再分,他到底是太阳、阳明、少阳,如果是阴盛,再分太阴、少阴、厥阴。
如果是太阳,就说明什么呢?说明他气都聚集到后背;如果是少阳是气都聚集在两胁肋;阳明是气聚集到前面;所以“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而恶寒”。
有这么一个事,他为什么没有脉浮,因为“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条在其他版本提纲都没有脉浮,只有在宋本《伤寒论》有,它太阳之为病出现脉浮。
就说什么呢?如果这个病人出现人迎,就是左边脉大,同时处于人迎两盛状态,那么它就是气都聚集到后边。
气都聚集到后边会出现什么症状呢?我们就把这些症状形容叫太阳,就是阳太盛的状态,那就是什么呢?就是表现头项强痛而恶寒,当然它可以表现出很多很多症状来,但他大概状态就是这个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脉法心得(2011-11-04 19:52:11)转载▼标签:杂谈关于张仲景的脉法心得,我觉得只是学习到了一点皮毛,自己曾整理了一点,今天在找书时,突然看到了,已经搁置了很长时间了,今天有点时间,顺便整理一下,即可作为加深自己的记忆,也为了防止丢失,特记于此。
内容很多,需要逐步整理,因此需要一点一点的加入。
学习伤寒论的脉法,主要还得要结合我编写的“伤寒论本旨新解”总结一篇,以及我画出的哪个图,不然到后面不容易理解了。
1.脉象的阴阳定位我们都知道,人的脉象分为寸关尺三部,分左右手两个,那么是如何来分阴阳,分部位的。
在这里就用到我画的那个图了,至于在这个图上的理解方式,与我们平时教科书上的是一样的,只是在理解思路上有点不同。
那个图上画的是个圆形的,而在我们身体上表现的确是分开的,分就分在左右手上,为什么左右手分阴阳,我们先把定位明确了,在说阴阳。
左手-----肾==肝==心从下向上,肾位于下,肝位于中,心位于上,从中基上来看,水能生木,木能生火,形成了从下向上的生长关系。
他的运行也合乎了人体与自然界的完美结合。
自然界中,水在地下,肝木输运水液上升而布散,上达与心包,制约了心阳之热,在这输运过程中,体现了人体津液由下向上升发的过程。
也就是表现了人体阴的升发,或者说,难道只有阴的升发,没有阳的生长,那肯定是有的,只不过阳的生长时由少到多的,所以脉外的气又称为少阳。
右手------肺==胃==肾(命门)右手的定位则是从上向下,肺位于上,胃位于中,肾位于下,在自然界中,空气中的水由上而下,由上而外,最终到达于肾。
这再看我画的那个图,肺卫运行从上下达于肾,内行于阳明之里。
在右手的脉象中,体现了人体心阳的布散运行情况,表现了阳气从心肺出,布散于全身,最终到达于肾的整个过程。
注:在这里没有提到脾,那是因为脾的作用表现在左手的功能上。
我们在后面再说。
以上是我对脉象的大致定位,可能与教科书上不一样。
不这样理解,那张仲景在伤寒论书中提到的脉象就不会很好的来分析与理解了。
左手主阴血,为阴血之升发的表现,右手主阳气,为阳气之布散的表现。
阴血是从下向上升运,阳气是从上向下潜降,写到这里,我们可以结合自然界的规律来增加认识,冬至四十五天阳气升,也就是说,冬至是阴气最寒冷的时候,属于肾的季节,冬至以后,阴血开始升发,阳气也开始生长,所以这时候的阳气属于少阳,阴寒为主,以阳为辅,所以阴阳争拒而寒甚。
到立春阳气逐渐增强,而阴寒逐渐减退,在这里的升发过程,人体是与其相适应的,所以左手的脉象就是体现了阴血与阳气逐渐生发消长的过程。
举个例子,阴虚阳亢的脉象在左手上表现的是弦数的,为什么弦数的,肾阴亏虚,不能制约吸附于肝血中肾阳,导致阳气旺盛,充斥于络脉而出现脉弦数,细分起来,脉数是因于阴虚,而脉弦则是因于肝气,为什么阴虚与肝气有关,那就结合肾气来说了,肾气吸附于阴液之中,发挥着肾气的固涩作用,如果肾阴亏虚了,那肾气的作用也就减弱了,肾气减弱了,固涩作用也就减弱了,居于脉外的肝气,既失去了阴液的濡养,又失去了肾气的固涩,致使肝气运行加速,出现脉弦。
如果阳气不足,阴寒太过,则会出现脉沉弦,沉则主水,津液偏盛,那为什么脉弦,张仲景曾说“脉双弦者寒,偏弦者饮”,所以弦脉也主寒饮。
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因为脉外的肝气主输运阴津,以上升,如果肝气输运减弱,脾肾之阴不能正常的输运,停聚于肝脉内,则会出现脉弦,这也就是肝气郁结引起脉弦的原因,只不过肝气郁结的病机是肝气生发不利,与阳虚阴寒太过的不同。
所以说,理解左手的阴阳问题时,主要是对定位的确认,其次才是阴阳气的不同表现机理。
右手主阳气的运行,阳气的运行是靠经脉来完成的,心阳运行于经脉内,由卫气在脉外运行,促进心阳的布散,一是布散于肌表来温养,一是布散于胃肠道来温养,所以肺气的宣发与肃降,则是针对卫气的运行的不同的部位而定的。
宣发则是卫气行于外,肃降则是运行心阳布散于胃肠道,起到温中散寒的作用。
所以张仲景的麻黄汤,用麻黄宣发对外,用杏仁肃降对内,用桂枝通行心阳,借助麻黄与杏仁来解表散寒,所以在脉象上,与外邪有关的看右手的脉象,与内伤有关的看左手。
但是,这只是个人的看法。
至于为什么,因为右手的脉可以按照经脉来理解,是卫气运行的,是偏于对外的,感受外邪,卫气与经脉首当其冲,为人体之外藩篱。
总之,个人根据张仲景的意思,可以看定张仲景当时的认识思路。
---------------------------------------------------------------------------------------------------左右手分阴阳,寸关尺分部位,浮沉分表里。
这是大概,至于细分起来,那就是根据各个部位再分阴阳的不同。
所以张仲景在伤寒论书中,很少提到很详细的脉象,只是提到如,脉浮紧,脉浮缓,脉迟,脉弦细,脉大等等,这是为什么,这就要看整个条文的意思了。
对于左右手分阴阳,很多同行都不认同,为什么?这就取决于对张仲景的条文的认识不深入,脉阴阳俱浮,脉阴阳俱紧,阳脉涩,阴脉弦,脉双弦者寒,偏弦者饮等等,这都是根据左右手来分阴阳的。
有的说是浮沉分阴阳,有的说是寸尺分阴阳,但是这样对吗?,我们有没有好好考虑一下,张仲景寸尺分阴阳,还用着写脉阴阳吗?直接写寸关尺俱紧或者俱浮不更直接吗。
至于为什么左右手分阴阳,我在后面再说。
对于左右手分阴阳,我还要继续向下说,在这里还要结合我写的“伤寒论本旨总结”的主要思想。
因为那是自然规律,也是人体的正常规律。
在这里的理解与教科书上不一样了。
左手之脉象,从下向上起于元气,也就是肝气,又叫少阳之气。
右手之脉象,从上向下运行于卫气,又名肺气。
肝气主升发输运,而卫气主宣发肃降。
肝气输运的是脾肾之阴血,卫气布散的是心阳之血,所以在理解脉象的时候要结合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但是这里的正常生理功能是与教科书上不一样的。
为什么?因为张仲景说过“卫行于脉外,营行于脉内”,这是三维的空间结构,气,营,脉形成了三维一体的整体观念。
我们在理解的时候也要结合进去。
不然不能深入张仲景的心法之中。
因此,左手的脉动的正常,不及,太过均与肝气有关,右手的均与卫气的有关。
以上肝气与卫气均是运动之气,其次还有一气,就是宗气,在这里,宗气的运动要结合肾气来理解。
宗气在上,肾气在下,肾气主静,而宗气主动,所以两气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运用的。
肾气的封藏制约着宗气的搏动,宗气的搏动减缓者肾气的封藏。
所以肾气虚弱时,宗气运行加速,宗气虚弱时,则会出现肾不纳气之喘。
为什么?理解起来很细致很微妙,肾主纳气,但是肾不能只进不出,我以前说过,肾的纳气与卫气的布散,肝气的升发是相互相乘的,相互制约的,肝气不升发了,则肾气封藏的就厉害。
举个很平常的例子,妇人打架生气后,气厥了,牙关紧闭,四肢挺直,呼吸急促,这是为什么,这就是肝气暂时的不升发了,肾气封藏太过引起的。
所以肾气的强大的封藏之性,有三个运动之气来减缓者。
我们平时所说的宗气(大气)下陷,就是宗气暂时的虚弱了,不能正常的搏动,引起的喘证,所以张锡纯在此时有贡献的,发现了这一点。
其中用柴胡与升麻就是为了升发肝气,用参芪补益宗气,用桔梗有助于卫气的宣发,因而能治喘。
说这些是为了阐述一个问题,那就是宗气与肾气的关系,那么再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炙甘草汤的组方与病机,就是合乎这个机理。
为什么会脉结代?那是因为肾中的肾精之气虚弱了,不能制约肝气,肝气偏盛,上充于心包,加之肾气不能制约宗气,两个原因,致使宗气运动出现失常,所以出现脉结代。
所以这个方剂体现了治肝,治肾,治心的三种大法。
也就是说,我们平时所说的心律失常,均是与心气,肾气,肝气有关。
与左手的脉象有关。
当然还有于卫气也有关,那就是伤寒论的麻黄升麻汤的病机了。
这个以后再说。
张仲景还有一句话“122.病人脉数。
数为热,当消谷引食。
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
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这一句话值得就是宗气虚弱引起的脉数,张仲景说的膈气虚就是宗气的意思。
也就是说这里的脉数是由于发汗太过引起的,发汗伤及肾之阳气,导致肾气的固涩作用减弱,导致的心包的搏动太过引起的。
所以张仲景说“阳气微”。
为什么会出现呕吐,张仲景成为“胃中虚冷”引起的,这里的虚指的就是肾气虚,冷是肾阳虚,阳气不足,不能固涩因而出现呕吐。
所以在伤寒论一书中,很多关于阳明病的方剂中都有人参,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关于人体气机的运行”一帖中没有说到胃气的原因。
为了证明左右手分阴阳,现举一个条文来验证。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
这一条有很多不同的意见,但是主要还是在阳脉与阴脉的不同认识上。
这里的阳脉就是指的是右手,阴脉就是左手的脉象。
这里的一个相同的脉象,去显示出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
这是为什么?主要是在这脉象上来区别。
阳脉值得是右手脉象,这里总称为阳脉涩,没有说到是寸关尺的什么位置,我们可以以寸关部位为主。
第一,右手脉象主营卫气血的运行,其运行是从心包开始,有卫气来运行之,所以在右手脉象上首先要从气血来推断。
涩脉主血行不畅,在这里与血行有关。
在右手上主要显示的是心血的运行不畅,运行迟缓。
所以要明白这里的脉涩主要还是从气行与血行上来分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第二,左手脉象主肝输运脾肾之阴血,其运行是从下焦的肾开始的,有元气推动肝脉上升,以此来输运阴血,有利于阴血的上行,所以在左手脉象上主要看肝的功能。
至于左手脉象,也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脉外的肝气(元气,少阳之气),一是脉内的阴血,一是居中的络脉之脉道。
与右手的卫气,营气,经脉是一样的。
左手脉象主阴血之升,所以在这个条文中,脉象是弦脉,为什么会弦,这就是与阴血的生发不利有关,与肝气与肝脉有关。
综合上述两点,可以得出,这个阴阳脉均与气血运行有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感受了寒邪之后,导致人体内的气血运行失常。
张仲景在这里提到,见到此脉象,应当出现腹中急痛,为什么?我们不从两个方剂上来看,从脉象上来看,脉涩主疼痛,脉弦也主疼痛。
所以张仲景说道“法当腹中急痛”。
我们先不管腹痛,从脉象来分析两个方剂的病机。
首先要注意的是,小建中汤是运行阴阳血脉的一张方剂。
桂枝主通阳,芍药主疏肝,芍药疏肝是促进肝之络脉的输运,收缩络脉,来促进肝脉的输运,能使脾肾之阴血上升到心包,与桂枝的通行心包之血遍布于全身,形成了阴阳血脉的正常运行。
但是重用芍药就是为了促进肝脉的升发为主,能促进心包的搏动,所以这里的阳脉涩是指心血运行迟缓,所以用桂枝来运行心血,心阳之血运行正常,则涩脉除。
阴脉弦则是肝脉中脾肾之阴血充盈,不能升发所致,所以用芍药来收缩肝脉,来促进肝的输运,肝血升发正常了,则肝脉恢复正常了,阴脉也就不弦了。
本方剂是通过扩张经脉与收缩络脉来促进血行,以此来治疗血行不畅引起的腹中急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