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共聚焦技术讲解
激光共聚焦技术课件
荧光探针的种类及应用
原位鉴定细胞或组织内生物大分子、观察细胞及亚 细胞形态结构
• 检测蛋白质、抗体及其他分子:荧光蛋白(GFP、
YFP等)
活体细胞或组织功能的实时动态监测
• 实时定量测定细胞内Ca2+变化:fluo-3/AM,fura-2
激光共聚焦技术课件
荧光探针标记样品的过程
样品预处理 给药、切片或细胞标本的制备 荧光探针标记样品
需有光路转换装置。即汞灯与激光转换,同时 汞灯光线强度可调。
荧光镜座要有防震动装置。
激光共聚焦技术课件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工激作光共原聚焦理技示术课意件 图
激光经放大、 分光后由物镜 聚焦于焦平面 上,同时,焦 平面上被激光 扫描的点F所发 出的一定波长 的荧光通过检 测针孔光栏达 到检测器,并 成像于显示器 上,得到相应 的荧光图象。
激光共聚焦技术课件
目的蛋白细胞器定位观察
35S:GFP
Bright
a
GFP
b
Merged
c
35S:BrTTG1-GFP
d
e
f
TTG1在津田芜菁洋葱表皮细胞中的瞬时表达检测 A-C:GFP蛋白在洋葱表皮细胞中的表达;D-F:TTG1-GFP融合蛋白在洋葱表皮细胞中的表达; A、D:透射光下的表皮细胞;B、E:发射光下的洋葱表皮细胞;C、F:发射和透射复合光下的洋葱表皮细胞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基本操作
获取共焦图像的步骤
在 VIS 模式中观察样品 装入 LSM 配置 扫描图像 保存图像
激光共聚焦技术课件
不同厚度光切图像
激光共聚焦技术课件
Z轴扫描
Z轴扫描、时间系列扫描
时间系列扫描
激光共聚焦(简化版)课件
和观察。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荧光漂白问题
采用低能量激光束进行扫描,降低对样本的损伤,同时采用快速 恢复的荧光蛋白或染料。
光学切片厚度问题
采用光学切片技术,减少切片厚度,提高成像分辨率。
荧光穿透深度问题
采用多波长激光激发和光谱成像技术,提高荧光穿透深度。
未来发展趋势
更高分辨率和更深的成像
利用超分辨技术和光片显微成像技术,实现更高分辨率和更深层次的成像。
曝光时间
根据荧光强度和显微镜性 能,调整曝光时间以确保 图像的动态范围和细节。
图像处理
色彩校正
伪彩色
对图像进行色彩校正,确保颜色准确 性和对比度。
将灰度图像转换为彩色图像,增强视 觉效果和目标识别。
背景消除
去除图像中的背景噪声,提高目标结 构的可见度。
定量分析
细胞识别
利用图像处理算法自动识别细胞 和其他组织结构。
激光共聚焦(简化版)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激光共聚焦技术简介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 图像处理与分析 • 实验技术与应用 • 激光共聚焦技术前沿与展望
01 激光共聚焦技术简介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激光共聚焦技术是一种光学显微 技术,利用激光作为光源,通过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解析细胞或 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定量测量
对识别出的细胞或组织结构进行定 量测量,如面积、周长、形状因子 等。
统计分析
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 同样本或条件下的差异。
04 实验技术与应用
样本制备
样本选择
选择适合观察的样本,如细胞、 组织切片或活体样本。
固定与透明化
对样本进行固定和透明化处理, 以便于观察。
《激光共聚焦简化》课件
显微镜设置与校准
激光器选择
根据所使用的荧光染料选 择适当的激光器波长。
滤色片配置
选择合适的滤色片以减少 背景噪声并提高信噪比。
校准与调整
确保显微镜的焦距、放大 倍数和视野等参数设置正 确,以便获得清晰的图像 。
图像采集与处理
采集模式选择
图像处理
根据观察需求选择单帧采集、多帧平 均或实时扫描模式。
技术培训
参加相关技术培训,提高操作和维护显微镜的能 力。
05 案例展示与解析
细胞生物学研究案例
细胞骨架结构观察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细胞 骨架的动态变化,解析细胞生长、分 裂和迁移过程中的骨架重构过程。
细胞器定位与功能研究
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对细胞内特定细胞 器进行高分辨率成像,分析其在细胞 代谢、信号转导等方面的功能。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简 化操作与解析》
contents
目录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简介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操作流程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解析技术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维护与保养 • 案例展示与解析
01 激光共聚焦显微 镜简介
定义与工作原理
定义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是一种光学显微镜技术,利用激光作为光 源,通过共聚焦方式获取样品的高分辨率、高对比度图像。
优点
色彩复原技术能够提供高对比度和高 分辨率的图像,同时能够选择性地标 记和染色细胞或组织的特定结构,有 助于研究者更深入地了解细胞或组织 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缺点
由于荧光染料可能会对细胞或组织产 生一定的毒性作用,因此需要严格控 制染料的浓度和作用时间。
定量分析技术
01 02
定量分析技术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定量分析软件,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定量分析和 数据提取。这种技术能够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实验数据,有助于研究者 更深入地了解细胞或组织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激光共聚焦原理
激光共聚焦原理激光共聚焦(LSCM)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显微成像技术,它利用激光光源和共聚焦技术对样品进行扫描成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工程等领域。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具有成像分辨率高、光学切片能力强、样品透射性好等优点,成为现代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原理基于激光共聚焦技术,其核心是激光光源和共聚焦探测器。
激光光源通过聚焦镜聚焦到样品表面,激发样品中的荧光或拉曼信号,然后通过共聚焦探测器进行信号采集和成像。
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中,激光光源经过聚焦镜的聚焦后,能够在样品表面形成一个极小的激光光斑,这样可以获得非常高的横向分辨率。
同时,共聚焦探测器能够准确地收集样品表面的荧光或拉曼信号,实现高分辨率的成像。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通过激光光源的聚焦和共聚焦探测器的信号采集,实现对样品的高分辨率成像。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成像分辨率主要受到激光光源的聚焦能力和共聚焦探测器的信号采集能力的影响。
因此,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成像分辨率可以通过优化激光光源和共聚焦探测器的性能来提高。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细胞和组织的活体成像、生物分子的定位和追踪、材料表面的形貌和结构分析等领域。
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实现对活体细胞和组织的高分辨率成像,观察细胞器的三维结构和生物分子的动态过程。
在材料科学研究中,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实现对材料表面的形貌和结构的高分辨率成像,观察材料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
因此,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总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利用激光光源和共聚焦技术实现了高分辨率的样品成像,成为现代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原理基于激光光源的聚焦和共聚焦探测器的信号采集,通过优化激光光源和共聚焦探测器的性能可以提高成像分辨率。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实现对活体细胞和组织的高分辨率成像,观察材料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原理与应用范围讲解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原理与应用范围讲解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 CLSM)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显微镜技术,它利用激光束进行点扫描,将样品的不同深度处的信息获取并合成,从而实现三维图像的获取。
本文将对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原理和应用范围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激光扫描。
激光束通过空气透镜和扫描镜反射,聚焦在样品上。
扫描镜以一个固定的频率和幅度来快速振动,使得激光束扫描在样品表面,形成二维扫描像。
其次是共焦原理。
共焦显微镜利用一个空孔径光阑(pinhole)来调整激光束的直径,只允许经过焦平面的光通过,其他散射光被阻挡。
这样可以消除在光路上不同深度处的散射光干扰,提高图像的纵向分辨率。
同时,由于只有通过焦平面的光才能进入探测器,所以可以采集不同深度处的信息,合成三维图像。
最后是探测技术。
通常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会配备一个光电探测器,并通过探测器来收集散射和荧光光信号。
散射光可以用来形成反射式图像,而荧光光信号则可以用来观察标记了特定分子或细胞的样品。
通过调整激光的波长和探测器的设置,可以实现不同特定分子和结构的成像。
1.细胞和组织成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细胞和组织成像。
通过荧光标记特定蛋白质或细胞结构,可以观察和研究细胞内部的生物过程和结构。
2.神经科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
可以观察和追踪神经元的形态和功能,研究神经网络的连接和活动,揭示神经系统的工作机制。
3.生物医学研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生物医学研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可以用于癌症细胞的培养和观察,研究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机制。
还可以用于研究哺乳动物早期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分化和组织形态的变化。
4.材料科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用于对材料的表面和内部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
可以研究纳米材料的形貌和组成,观察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缺陷。
总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显微镜技术,具有高分辨率、三维成像和可观察特定分子和结构的能力。
激光共聚焦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激光共聚焦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激光共聚焦(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简称LSCM)是一种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显微镜技术。
它通过使用高功率激光束和扫描探测器来获得样品的三维影像。
在使用激光共聚焦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首先,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图像,我们需要认真选择合适的探测器和滤光片。
常见的探测器包括光电倍增管(PMT)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它们具有不同的检测范围和灵敏度。
滤光片的选择决定了激光的发射和接收,所以我们要根据样品的荧光颜色选择合适的滤光片。
其次,样品的处理和固定也非常重要。
在进行激光共聚焦之前,我们需要对样品进行固定,以防止运动。
有许多不同的固定方案,如化学固定、交联固定和冷冻固定等。
不同的固定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样品。
此外,处理样品时要尽量避免引入氧气,以防止荧光物质的氧化。
第三,我们要注意激光的功率和曝光时间。
激光功率过高会导致样品的灼伤和荧光物质的衰减。
因此,在使用激光之前,我们应该先经过一定的实验确定适当的功率范围。
同样地,曝光时间也需要适当调整,以避免图像的过曝。
此外,选择适当的对焦方式对于获得清晰图像非常重要。
在使用激光共聚焦时,我们可以选择自动对焦或手动对焦等方式。
自动对焦通常需要校准焦距和步长,以获得最佳成像结果。
手动对焦需要操作人员不断地通过调节焦距来保持图像的清晰。
最后,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也是使用激光共聚焦的重要部分。
在获得图像后,我们可以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修饰和增强。
在对图像进行分析时,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图像分析工具和算法,如3D重建、荧光定量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等。
综上所述,激光共聚焦是一种强大的显微镜技术,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探测器和滤光片,适当处理和固定样品,控制激光功率和曝光时间,选择适当的对焦方式,以及有效处理和分析数据,将有助于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并提供准确的结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工作原理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工作原理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 LSCM)是一种常用的高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激光:首先,选择合适波长的激光器产生单色的激光束,常见的波长有488nm(常用于激发荧光染料)和633nm(常用
于激发受体标记染料)等。
2. 激光聚焦:激光通过一系列透镜逐层聚焦,使得激光束的直径变窄,激光的光斑能够更加集中。
透镜组合使光束对准一个平面。
3. 共聚焦点:激光经过透镜后,由于透镜组合以及光路设定,激光束的最终焦点被限制在一个非常小的空间区域内,称为共聚焦点。
共聚焦点是激光在待观察样品中最小的光斑。
4. 扫描:共聚焦点在样品上以二维或三维方式进行扫描。
通常采用高速马达驱动镜片组件,使共聚焦点在样品表面来回扫描。
扫描方式包括线扫描和点扫描等形式。
5. 信号检测:样品中的荧光或反射光经过共聚焦点时产生的光信号由探测器收集,并转换为电信号。
常用探测器包括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 PMT)或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等。
6. 图像重建:通过对检测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计算,可以将扫描到的信号重建成具有空间分辨率的二维或三维图像。
利用激
光聚焦特性和扫描方式,可以获取样品的各种层面和不同方向的断面图像。
总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利用激光束的聚焦特性、样品的扫描和信号的检测,实现了高分辨的光学显微成像。
它可以在样品内实现特定深度的光学切片,提供空间分辨率较高的三维图像。
它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纳米科学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激光共聚焦原理
激光共聚焦原理
激光共聚焦(Laser-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LSCM)是一种高分辨率光学显微技术,能够提供三维样本的清晰图像。
它的原理是利用激光束扫描样本,并通过光学系统将样本的荧光信号收集到探测器中。
首先,一个激光束通过一个镜面反射器被聚焦在样品上的一个点上。
激光束的波长通常在可见光范围内,例如绿光或红光。
聚焦点的大小取决于激光束的直径和聚焦镜头的数值孔径。
较小的聚焦点意味着更高的分辨率。
当激光束聚焦在样品上时,该点处的荧光染料或标记物会被激发,并发射出荧光信号。
然而,由于激光束只聚焦在一个点上,只有该点处的荧光信号会被收集到探测器中。
接下来,激光束通过一个扫描和反射系统来移动到样品的下一个位置,以便扫描整个样品。
这个系统通常由镜子和透镜组成,可以引导激光束按照预定的路径扫描样品。
通过在不同的位置收集荧光信号,可以绘制出样品的二维图像。
这些图像可以通过叠加生成三维的样品图像。
由于只收集激活点的荧光信号,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抑制样本内非焦点处的光信号,从而提供更清晰的图像和更高的对比度。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领域。
它可以用于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微观结构,分析细胞功能和亚细胞结构,并研究材料的表面形貌和化学成分。
由于其高分辨率
和对比度优势,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已成为许多研究实验室和生物医学影像中心的必备工具之一。
激光共聚焦原理
激光共聚焦原理
激光共聚焦(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是一种高分辨率的三维显微技术,可以用于观察不同物质的细胞组织或材料的内部结构。
其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激光器:首先,使用激光器产生单一波长的激光,并通过一系列光学元件使光束聚焦到一个非常小的点上。
这个点称为焦斑或焦点。
2. 物镜和样品:通过使用物镜将激光束聚焦在样品的表面上。
样品可以是生物组织、细胞或材料表面。
3. 反射镜和偏振镜:样品表面反射的光经过一个反射镜和一个偏振镜,以排除非焦点位置的散射光。
4. 光阑和光学扫描:样品反射的光通过一个光阑进一步排除非焦点位置的散射光,并通过一个光学扫描系统将焦点点在样品上扫描。
5. 探测器和图像处理:通过一个探测器收集激光扫描过程中样品反射的光,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这些信号经过图像处理,可以得到高分辨率的三维图像。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消除样品深度方向的散射光,从而提高分辨率和对比度。
由于共聚焦的特性,它可以仅获得焦平面上
的样品信息,而不会受到其他位置的影响。
这使得激光共聚焦成为一种强大的显微镜技术,用于研究生物组织结构和功能、细胞内的动态进程以及材料的表面形貌等。
《激光共聚焦技术》课件
多模态成像技术结合
将激光共聚焦技术与其它成像技术(如超声、MRI等)相 结合,可以实现多模态、多尺度的成像,为科学研究提供 更多信息。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
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激光共聚焦图像进行 深度挖掘和定量分析,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
05
实验操作与注意事项
实验前的准备
实验材料
将激光束转换为扫描线,并控 制显微镜的X和Y轴移动。
检测器
用于检测荧光信号,并将信号 转换为电信号。
激光器
用于产生激发光,常用波长为 405nm、488nm、561nm和 640nm。
物镜
用于将激光束聚焦到样品上, 并收集荧光信号。
计算机
用于控制扫描头、物镜和检测 器,并收集和处理荧光信号。
性能指标
光漂白与光毒性
强激光束可能会引起荧光分子的光漂 白和光毒性,影响实验结果和细胞活 性。
未来发展与展望
提高成像速度
未来可以通过改进扫描技术和提高探测器性能来提高激光 共聚焦技术的成像速度,以适应更多动态观察的需求。
拓展应用领域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增加,激光共聚焦技术有望 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医学诊断、药物研发等。
细胞生物学研究
细胞形态与结构研究
利用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细胞形态、细胞器结构以及细胞骨架等,有助于深入 了解细胞生物学特性。
细胞分子定位与相互作用
通过荧光标记技术,对特定分子进行定位和追踪,研究分子在细胞内的分布、 动态变化以及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
医学诊断与治疗
疾病诊断
利用激光共聚焦技术对活体组织进行无创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肿瘤、炎 症等疾病。
显微镜设置
根据实验需求,设置 激光波长、扫描速度 、分辨率等参数。
生物膜 激光共聚焦
生物膜激光共聚焦
生物膜是指生物体表面或内部的一层薄膜,由生物分子组成,
可以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等。
生物膜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保护
和隔离作用,对于细胞的正常功能和代谢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膜的
组成复杂多样,包括脂质、蛋白质、糖类等成分,其结构和功能也
因细胞类型和环境条件而异。
激光共聚焦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光学显微技术,利用激光束在样
品上聚焦,通过探测器捕捉样品发出的荧光信号来获得高分辨率的
图像。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在生物样品中实现高分辨率的成像,
对于观察生物膜的微观结构和动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激光共
聚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生物膜上的微观结构,如脂质双分子层的
排列、蛋白质的分布等,也可以实时观察生物膜的动态变化,如融合、分离等过程。
从生物膜和激光共聚焦的结合来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被
广泛应用于研究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科
研人员可以观察生物膜的微观结构和动态过程,揭示生物膜的组成
和功能,对于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激
光共聚焦显微镜还可以与其他技术结合,如荧光标记、光学操控等,
进一步拓展对生物膜的研究应用。
总的来说,生物膜和激光共聚焦技术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它们的结合为研究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手段,有助于深入理解生物膜的特性和作用。
激光共聚焦原理
激光共聚焦原理激光共聚焦是一种利用激光束在焦点处形成极高光强的技术。
它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高斯光束理论和激光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
激光共聚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细胞成像、荧光探测和光学操作等研究中。
激光共聚焦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激光束的高度单色性和相干性,通过透镜系统将激光束聚焦到极小的焦斑上。
在激光束穿过透镜系统时,经过聚焦后形成的光斑可以达到亚微米级别的直径,光斑的光强也会显著增加。
这种高光强的激光束可以用于实现高分辨率成像、精确光操作和非线性光学现象等应用。
激光共聚焦技术的实现离不开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激光器和透镜系统。
激光器是产生激光束的关键设备,常见的激光器有氩离子激光器、氦氖激光器和钛宝石激光器等。
透镜系统则是实现激光束聚焦的关键组件,通常由凸透镜、凹透镜和物镜等组成。
在激光共聚焦技术中,凸透镜起到聚焦激光束的作用。
当激光束通过凸透镜时,由于透镜的形状和折射率的影响,光线会发生折射和聚焦。
凹透镜则用于调整激光束的发散角度,使其更好地聚焦。
物镜是位于透镜系统末端的镜片,用于将聚焦的激光束投射到样品上。
激光共聚焦技术的关键是将激光束聚焦到样品的焦点处。
在焦点处,激光束的光强会显著增加,达到极高的数值。
这种极高光强的激光束可以用于实现高分辨率的成像。
通过扫描样品并记录激光束在不同位置的光强,可以得到样品的高分辨率图像。
这种成像方式被称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是一种高分辨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亚微米级别的细小结构。
相比传统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好的对比度。
它可以用于观察细胞内的亚细胞结构、蛋白质分布和细胞动力学等研究。
除了高分辨率成像外,激光共聚焦技术还可以用于精确光操作和光学操作。
通过控制激光束的光强和聚焦点的位置,可以实现光学操作,如光子切割和光子操纵。
这些操作可以用于实现微纳米尺度的加工和操纵,对于微纳加工和光子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激光共聚焦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束在焦点处形成极高光强的技术。
激光共聚焦_复合凝胶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激光共聚焦复合凝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激光共聚焦和复合凝胶是当前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两个主题。
激光共聚焦技术是一种通过聚焦高功率激光束来实现物质加工和成像的先进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而复合凝胶则是由不同组分构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控性,并显示出许多有趣的特性和优势。
本文将重点介绍激光共聚焦和复合凝胶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这两个主题的深入探讨,旨在揭示它们对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带来的巨大潜力。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引言部分对激光共聚焦和复合凝胶进行了简要介绍,说明了本文涵盖内容以及研究意义。
接下来,第二部分将详细解释激光共聚焦技术的定义与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技术发展历程。
第三部分将重点讨论复合凝胶的定义与组成、特点与性质以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前景。
第四部分将深入探究激光共聚焦和复合凝胶之间的关系,包括它们的共同优势和应用场景、相互作用机制和效果,以及相关研究进展。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本文进行总结,并展望激光共聚焦和复合凝胶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并介绍激光共聚焦和复合凝胶这两个研究主题,并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其定义原理、应用领域、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揭示它们所具备的科学意义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同时,通过收集整理相关前沿研究成果,希望为读者提供对于激光共聚焦和复合凝胶领域的全面了解,并启发他们在相关领域中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工作。
2. 激光共聚焦2.1 定义与原理激光共聚焦是一种利用激光器将能量高度集中到一个极小体积的技术。
其原理基于激光束通过特殊的透镜系统,并在焦点处达到最大功率密度。
通过使激光束变得更加窄和聚焦,可以实现对更小尺寸目标的照射和处理。
2.2 应用领域激光共聚焦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生物学中,它常被用于细胞和组织的成像、荧光探针及标记物的研究以及生物样本的高分辨率显微观察。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技术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技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LSCM)是一种高分辨率的荧光显微镜技术,可以在细胞和组织水平上观察和研究样本的三维结构和功能。
其原理是利用激光束经过一组物镜后,聚焦于样本的一个点上,再通过探测器收集经过样本的反射或荧光信号,然后通过扫描样本的X、Y和Z轴移动,以获取图像的二维和三维信息。
1.高分辨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使用激光束的聚焦原理,可以获得比传统显微镜更高的分辨率。
它可以减少标记物质的模糊和混叠现象,提供更清晰、更详细的图像。
2.3D成像能力: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获取堆叠图像,从而构建三维结构。
通过扫描样本的Z轴,可以获得不同深度的切片图像,再通过软件进行堆叠和重建,得到三维结构信息。
3.实时观察: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实时观察和记录样本的变化过程。
通过快速的扫描速度和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可以实现对细胞和组织的实时观察,并捕捉瞬间变化的图像。
4.荧光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应用于荧光标记技术,通过使用特定的荧光染料或标记抗体,可以观察和定位特定蛋白质、细胞器和细胞分子的位置和表达水平。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生物医学研究、药物发现、神经科学等领域。
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和三维结构信息,帮助研究人员深入理解生物学过程和细胞功能。
以下是几个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案例:1.细胞和组织成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观察和分析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它可以用于观察细胞分裂、细胞移动、细胞器的定位和交互作用等细胞过程的研究。
2.荧光探针研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与特定的荧光染料或标记抗体结合使用,用于研究特定蛋白质或细胞分子的位置和表达水平。
通过荧光标记技术,可以观察和定位蛋白质在细胞内的位置和亚细胞结构。
3.三维结构重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通过扫描样本的Z轴,获得不同深度的切片图像,并通过软件进行三维堆叠和重建。
激光共聚焦技术讲解
模块九激光共聚焦技术1. 实验目的让学生了解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硬件组成,掌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常用的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能够熟练、准确地设计光路,重点掌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细胞荧光信号动态变化的方法以及钙指示剂(fluo-3/AM)标记Ca2+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生物学上的应用。
2. 实验原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是采用激光为光源,在传统荧光显微镜成像的基础上,附加了激光扫描装置和共轭聚焦装置,通过计算机控制来进行数字化图像采集和处理的系统。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系统主要包括扫描模块、激光光源、荧光显微镜、数字信号处理器、计算机以及图像输出设备等。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基本结构(1)扫描模块扫描模块主要由针孔光栏(控制光学切片的厚度)、分光镜(按波长改变光线传播方向)、发射荧光分色器(选择一定波长范围的光进行检测)、检测器(光电倍增管)组成。
荧光样品中的混合荧光进入扫描器,经过检测针孔光栏、分光镜和分色器选择后,被分成各单色荧光,分别在不同的荧光通道进行检测并形成相应的共焦图象,同时在计算机屏幕上可以显示几个并列的单色荧光图象及其合成图象。
(2)荧光显微镜系统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所用的荧光显微镜大体与常规荧光显微镜相同,但又有其特点:需与扫描器连接,使激光能进入显微镜物镜照射样品,并使样品发射的荧光到达检测器;需有光路转换装置,即汞灯与激光转换,同时汞灯光线强度可调。
(3)常用激光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使用的激光光源有单激光和多激光系统,常用的激光器包括以下三种类型:多谱线Ar离子激光器(氩离子激光器):发射波长为458 nm、477 nm、488 nm、514 nm的蓝绿光;He-Ne激光器(氦氖激光器):发射波长为543 nm的绿光和633 nm的红光;UV激光器(紫外激光器):发射波长为351 nm、364 nm的紫外光。
(4)辅助设备风冷、水冷冷却系统及稳压电源。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基本工作原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首先由激光器发射的一定波长的激发光,光线经放大后通过扫描器内的照明针孔光栏形成点光源,由物镜聚焦于样品的焦平面上,样品上相应的被照射点受激发而发射出的荧光,通过检测孔光栏后,到达检测器,并成像于计算机监视屏上。
简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1. 介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 LSCM)是利用扫描光束来获取样本高分辨率图像的一种显微镜技术。
相比传统的常规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激发光功率更高、能透射更深层的样本,并且能够获取三维图像等优点。
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广泛应用于细胞和组织的观察。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基于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成像原理,通过聚焦光在样本内进行光学切片来获取样本的高分辨率图像。
2. 共聚焦成像原理共聚焦成像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核心原理。
在传统的荧光显微镜中,样本上所有的荧光都被同时激发并捕获,导致成像时无法区分特定深度的信号。
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通过点对点扫描样本,只捕获焦点所在深度的信号,从而消除了深度模糊,实现了高分辨率成像。
共聚焦成像的原理基于薄光学切片和探测系统的成像区域选取。
2.1 薄光学切片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中,激光通过聚焦镜头(Objective)被聚焦到样本表面或内部的一个点上,样本导致了光的散射、吸收和荧光发射等过程。
这些光经过探测系统(例如物镜、光学滤波器和光电二极管等)的收集和探测后形成图像。
为了实现共聚焦成像,光学系统需要将激光点在样本体内移动,并逐点收集图像。
在样本体内,聚焦的激光通过中心区域(称为焦点)继续向外传播,光线逐渐变得散开。
因此,在一个特定的深度上,只有处于焦点附近的光线才能被聚焦在一个点上。
而离焦点较远的光线则在探测系统中被模糊接收,形成深度模糊的图像。
为了克服深度模糊的问题,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将样本切成一系列薄的光学切片。
这样,每个切片内的光线都可以在探测系统中被聚焦并形成清晰的图像。
通过逐层扫描样本并获取各个切片的图像,最终可以将这些图像叠加起来,形成具有高分辨率和三维信息的样本成像。
2.2 成像区域选取在共聚焦成像过程中,为了准确地获取样本的某个深度的图像,需要通过镜头和探测系统来选取成像区域。
高温激光共聚焦升温速度
高温激光共聚焦升温速度1. 介绍高温激光共聚焦(High-Temperature Laser-Induced Co-Focusing, HT-LICF)是一种用于快速加热材料的技术。
通过将多个激光束聚焦在一个点上,可以实现对材料的快速加热,从而控制温度和加热速度。
高温激光共聚焦升温速度是指在高温激光共聚焦过程中,材料的温度升高的速度。
本文将介绍高温激光共聚焦的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影响高温激光共聚焦升温速度的因素。
同时,将探讨如何优化实验条件以提高升温速度,并提供相关实验技术和技巧。
2. 高温激光共聚焦原理高温激光共聚焦原理是将多个高能激光束聚焦在一个点上,通过吸收辐射能将能量传递到材料中,使其温度快速升高。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聚焦:使用透镜或反射镜将多个激光束聚焦到一个小点上,形成高能量密度区域。
•吸收:材料中的吸收器(通常为颗粒)吸收激光束的能量。
•热传导:吸收的能量传导到材料周围,引起材料局部区域的升温。
•热扩散:热量从局部区域向材料内部扩散,使整个材料温度升高。
通过调整激光束的参数和聚焦条件可以控制激光共聚焦升温速度,从而实现对材料的快速加热。
3. 应用领域高温激光共聚焦技术在多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材料科学、生物医学、能源等。
3.1 材料科学在材料科学领域,高温激光共聚焦可以用于材料表面改性、材料合成和材料性能改进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控制升温速度和温度梯度,可以实现对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的精确调控。
3.2 生物医学在生物医学领域,高温激光共聚焦可以用于细胞精确加热和组织热疗等研究。
通过调控激光共聚焦的参数,可以实现对细胞和组织的选择性损伤,从而用于癌症治疗和疾病治疗等应用。
3.3 能源在能源领域,高温激光共聚焦可以用于太阳能电池和电池材料的研发。
通过快速加热材料,可以实现对太阳能电池和电池材料的性能的改进,提高转换效率和电池寿命。
4. 影响高温激光共聚焦升温速度的因素高温激光共聚焦升温速度受多个因素的影响。
激光共聚焦原理
激光共聚焦原理激光共聚焦(LSCM)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显微成像技术,它利用激光束的聚焦和激发样品上的荧光来获取高质量的细胞和组织图像。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生物医学研究、材料科学、纳米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了解激光共聚焦原理对于正确操作和应用这一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激光共聚焦原理的核心是激光聚焦和荧光成像。
首先,激光束通过透镜系统进行聚焦,使得激光光斑在样品表面聚焦成一个极小的光点。
这个光点的直径通常在几百纳米到几微米之间,这取决于激光束的波长和透镜的数值孔径。
激光光斑的极小尺寸使得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能够获得高分辨率的图像,这是传统荧光显微镜无法比拟的优势。
其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利用激光激发样品上的荧光来获取图像。
在样品中加入荧光染料后,激光束照射到样品表面会激发荧光染料的荧光发射。
荧光信号经过物镜和光学滤波器系统后被检测器捕获,最终转化成数字信号并形成图像。
由于激光光斑的极小尺寸,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获取图像时能够减少背景噪音和提高信噪比,从而获得更清晰、更真实的图像。
除了激光聚焦和荧光成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还具有光学切片和三维成像的能力。
通过调节激光束的焦深,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在样品内部进行光学切片,获取样品内部不同深度的图像。
这种能力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尤为重要,可以观察样品内部的微观结构和细胞器的三维分布。
同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还可以进行时间序列成像,实现样品在不同时间点的三维成像,从而观察样品的动态变化过程。
总的来说,激光共聚焦原理是基于激光聚焦和荧光成像的技术,通过激光束的聚焦和激发样品上的荧光来获取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图像。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具有高分辨率、低背景噪音、光学切片和三维成像的能力,因此在生物医学研究、材料科学、纳米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对激光共聚焦原理的深入理解,有助于科研人员更好地应用这一技术,从而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激光共聚焦在摩擦磨损三维形貌应用
激光共聚焦在摩擦磨损三维形貌应用哎呀,你们知道吗?最近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神奇的技术,叫做激光共聚焦。
这种技术可以用来观察物体表面的摩擦磨损情况,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性能哦!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这个有趣的话题。
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激光共聚焦。
简单来说,激光共聚焦就是一种把多个激光束聚焦到一个点上的方法。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非常清晰的图像,用来观察物体表面的细节。
而且,这种方法还可以让我们看到物体的三维形貌,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看到物体的高度、宽度和深度。
这对于研究摩擦磨损现象非常重要哦!那么,激光共聚焦是如何应用到摩擦磨损三维形貌研究中的呢?其实很简单。
我们需要准备一个特殊的设备,叫做激光显微镜。
这个设备可以把激光束聚焦到物体表面,然后通过光学系统把图像放大。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用这个设备观察物体表面的摩擦磨损情况了。
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比如说,我们需要调整激光束的位置和强度,以便得到清晰的图像。
我们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要想成功地应用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摩擦磨损三维形貌,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技巧哦!好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激光共聚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那么,它有什么实际应用呢?其实,激光共聚焦技术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说,它可以用来研究材料表面的微观结构,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性能;它还可以用来观察生物细胞的结构,有助于医学研究;甚至还可以用来制作3D打印模型,实现精准制造。
激光共聚焦技术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哦!当然啦,激光共聚焦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它会变得更加先进和实用。
而我们作为普通人,也可以尝试着去了解和学习这个技术,为科学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呢!我想说的是:科学技术是人类进步的源泉。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科技成果,造福于人类社会。
所以呢,大家一定要珍惜这个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哦!。
激光共聚焦 和拉曼光谱
激光共聚焦和拉曼光谱激光共聚焦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光学显微镜技术,结合了激光聚焦和光学切片的原理。
它能够获得具有高对比度和清晰度的三维图像,并能够进行光学切片观察。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如下:1. 激光聚焦:激光光源通过光学元件(如透镜)聚焦成一个非常细微的点,即激光束。
该激光束沿垂直方向进入样品。
2. 光学切片:激光束在样品内部扫描,并记录反射光或荧光光强的二维图像。
激光束从焦点扫描到样品的各个层面,获取多个图像。
3. 光学合成:计算机通过组合这些图像,即可得到三维的图像。
由于只有焦点附近的层面对激光束是敏感的,因此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显微图像。
由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对比度,能够观察样品的细微结构并减少背景信号,因此在生物医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拉曼光谱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分析技术,可以提供关于物质的结构、成分和分子振动模式的信息。
拉曼光谱利用物质与激光光源相互作用,产生拉曼散射光,通过分析散射光的频率和强度来获得样品的光谱信息。
拉曼光谱的工作原理如下:1. 激光照射:激光光源照射样品表面或样品内部,激发样品内部的分子振动或转动。
这些分子的振动或转动会改变光的频率。
2. 拉曼散射:样品中的分子振动或转动导致输入光子的频率发生微小的偏移,产生拉曼散射光。
拉曼散射光中的频率变化与样品中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振动密切相关。
3. 光谱分析:使用光谱仪测量并记录拉曼散射光的频率和强度变化。
通过与参考光源比较,可以确定拉曼散射光的频移,进而分析样品中的分子成分和结构特征。
拉曼光谱具有灵敏度高、非破坏性、无需样品准备等优点,可以用于分析化学物质、生物分子、材料表征等多个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九激光共聚焦技术1. 实验目的让学生了解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硬件组成,掌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常用的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能够熟练、准确地设计光路,重点掌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细胞荧光信号动态变化的方法以及钙指示剂(fluo-3/AM)标记Ca2+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生物学上的应用。
2. 实验原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是采用激光为光源,在传统荧光显微镜成像的基础上,附加了激光扫描装置和共轭聚焦装置,通过计算机控制来进行数字化图像采集和处理的系统。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系统主要包括扫描模块、激光光源、荧光显微镜、数字信号处理器、计算机以及图像输出设备等。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基本结构(1)扫描模块扫描模块主要由针孔光栏(控制光学切片的厚度)、分光镜(按波长改变光线传播方向)、发射荧光分色器(选择一定波长范围的光进行检测)、检测器(光电倍增管)组成。
荧光样品中的混合荧光进入扫描器,经过检测针孔光栏、分光镜和分色器选择后,被分成各单色荧光,分别在不同的荧光通道进行检测并形成相应的共焦图象,同时在计算机屏幕上可以显示几个并列的单色荧光图象及其合成图象。
(2)荧光显微镜系统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所用的荧光显微镜大体与常规荧光显微镜相同,但又有其特点:需与扫描器连接,使激光能进入显微镜物镜照射样品,并使样品发射的荧光到达检测器;需有光路转换装置,即汞灯与激光转换,同时汞灯光线强度可调。
(3)常用激光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使用的激光光源有单激光和多激光系统,常用的激光器包括以下三种类型:多谱线Ar离子激光器(氩离子激光器):发射波长为458 nm、477 nm、488 nm、514 nm的蓝绿光;He-Ne激光器(氦氖激光器):发射波长为543 nm的绿光和633 nm的红光;UV激光器(紫外激光器):发射波长为351 nm、364 nm的紫外光。
(4)辅助设备风冷、水冷冷却系统及稳压电源。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基本工作原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首先由激光器发射的一定波长的激发光,光线经放大后通过扫描器内的照明针孔光栏形成点光源,由物镜聚焦于样品的焦平面上,样品上相应的被照射点受激发而发射出的荧光,通过检测孔光栏后,到达检测器,并成像于计算机监视屏上。
这样由焦平面上样品的的每一点的荧光图像组成了一幅完整的共焦图像,称为光切片。
3. 实验仪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4. 实验试剂 百合花粉萌发液体培养基:1.27 mM CaCl 2;0.162 mM H 3BO 3;0.99 mM KNO 3;10%蔗糖。
fluo-3/AM 荧光探针(DMSO 配制,贮存液浓度1000 µM )。
5. 实验步骤(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获得图象基本操作:启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软件和激光器;在VIS 模式中观察样品;转入LSM 配置;扫描图像;数据存储(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具体操作步骤:开机步骤:接通系统总开关。
显微镜、汞灯电源、温度控制器、除UV 以外的激光器,平时可以保持物理“开”状态,软件启动时才真正启动。
开启使用激光器的相应冷却系统,并使其运行大约15 min 后使用。
启动计算机,启动软件。
使用VIS 模式观察样品:设置物镜、反射镜类型,聚焦样品,定位于样品中心。
转入LSM 配置:启动激光器,配制光路。
滤色片参数(EF :Emissions Filter )。
LP XXX (Long Pass ,长通)波长大于 XXXnm 的光通过。
KP XXX (Short Pass ,短通)波长小于 XXXnm 的光通过。
BP XXX-YYY (Band Pass ,带通)波长在 XXXnm-YYYnm 之间。
的光通过。
BP XXX/YY 波长范围为 XXX nm ± YY nm 的光通过。
BP-IR (Band Pass – Infra Red ,带通-远红外), 适于检测受远红外激发的染料的带通。
可以阻断远红外。
扫描,存储数据。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工作原理示意图物镜 激光聚焦点F 样品关机步骤:将激光输出功率旋钮调节到最小;关闭激光器,保持其冷却系统继续工作10 min 以上再关闭开关;退出计算机操作系统,关闭计算机;关闭系统总开关;用擦镜纸蘸取少许酒精擦拭物镜镜头;显微镜光学系统冷却后,盖好仪器防尘罩。
(3)将已散粉的百合花药放入盛有5 ml 液体培养基的小培养皿中,盖好,放到脱色摇床上摇动,可使花粉从花药上脱落下来,并促其萌发。
(4)40 min 后,镜检其萌发情况,如视野中花粉萌发率已达80 %以上,且大部分花粉管长度约为花粉直径的2-5倍,去掉花药,即可进行下一步探针标记实验。
(5)将在培养皿中培养好的花粉转移到1.5 ml 离心管中。
(6)短暂离心使花粉沉淀到管底,可重复几次以得到更多的花粉。
(7)弃上清,然后向管中加入200 µl 液体培养基,另加5 µl 探针(fluo-3/AM )(终浓度25 µM ),混匀,离心管需避光(可用锡箔纸包裹严实),对照管不加探针(其它各项与探针管相同)。
(8)将管放入装好冰的冰盒中,置于脱色摇床上振荡,孵育2h ,以使探针进入。
(9)短暂离心,弃上清,沉淀用培养液洗两次。
(10)室温放置1h (注意避光)后,可进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11)吸一滴放入载玻片,盖盖玻片。
(12)启动程序。
接通系统总开关,启动计算机,进入激光共聚焦使用程序,选择专家系统。
(13)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进入荧光显微镜观察模式,选择物镜为fluar 40x/1.3Oil ,进入VIS 模式,使用双目显微镜在外荧光模式下聚焦样本,找到待测花粉管,并定位到中心部位。
(14)进入LSM 模式。
进入激光器控制界面,启动Argon/2激光器,首先点击standby 待激光器预热完成后点击on ,即激光器已经进入工作状态,并将输出功率设为60%。
设计光路。
图像扫描参数设置。
进行图像扫描。
扫描结束后,Palette 选为rainbow ,保存图像。
6. 注意事项荧光标记样品需要注意的问题:(1)荧光探针标记样品过程中注意防止样品结构的意外损伤和相关污染影响实验结果。
(2)荧光标记操作要避光进行,防止光敏效应引起的荧光淬灭或增强等变化;(3)荧光标记后要尽快上机采集图象,防止荧光探针被排出细胞、荧光淬灭及细胞干燥等导致的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百合花粉管钙离子浓度梯度 图中右下角光谱自上而下为光强由强至弱光变化。
(4)为避免非特异性标记,正确设立对照组,防止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出现。
荧光标记定量实验中经常出现的问题:(1)细胞荧光标记强度过高,甚至饱和,或刚好相反,即所有细胞荧光都很弱。
可能原因:所使用荧光探针浓度不当;标记条件不当,如样品与探针孵育温度或时间;荧光弱也可能是荧光探针失效等等。
克服方法:调整标记细胞时胞外荧光探针的浓度;改变标记样品的条件,如标记探针与样品的反应时间;检查探针是否失效,重新配制探针。
(2)“环岛效应”或“边缘效应”,表现为即连成片的细胞最外环的边缘的细胞荧光强度明显高于被包围在中间的细胞的荧光强度。
可能原因:染色时细胞接触染料的面积、生长在边缘和中间细胞的细胞膜状态不同,也可能因探针跨细胞膜能力不够、探针分布不均匀、标记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不当。
克服方法:①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低细胞种植密度;②由于染料浓度过高时更容易产生边缘效应,因此可以适当减低探针浓度;③适当延长标记时间,以使染料在细胞间达到充分的平衡时间;④染色后,上机前要进行充分洗涤附着探针(不需要洗涤的探针除外)。
附:其他荧光染料种类及应用(1)原位鉴定细胞或组织内生物大分子、观察细胞及亚细胞形态结构常用荧光染料检测核酸: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 PI);Hoechst 33342、Hoechst 33258和DAPI (4’, 6-diamidino-2-phenylindole);丫啶橙(Acridine orange, AO) 等。
检测蛋白质、抗体及其他分子:FITC(Fluorescein isothiocynate, 异硫氰酸荧光素)、罗丹明(Rhodamine)、荧光蛋白(GFP、BFP、CFP、YFP、RFP)。
细胞器的位置及形态结构的观察:JC-1(Tetrechloro-tetraethylbenzimidazol carbocyanine iodide),罗丹明适用于线粒体;DAMP,Neutral red(中性红)适用于溶酶体;短链羰花青苷DiOC6(Dihexyloxacarbocyanine iodide)适用于内质网(非特异性);NBD-Ceremide适用于高尔基复合体。
观察细胞骨架:如FITC或TRITC(TetramethylRhodamine Isothiocyanate,四乙基诺丹明异硫氰酸盐)单荧光标记的毒伞素。
检测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罗丹明-葡聚糖(Rhodamine-dextran,RD)。
检测细胞内脂肪:尼罗红(Nile red)。
(2)活体细胞或组织功能的实时动态监测实时定量测定细胞内Ca2+变化:Fluo-3/AM,Fura-2。
测定细胞内pH变化:BCECF(2′,7′-biscarboxyethyl-5(6)-carboxyfluorescein,2′,7′-二羧乙基-5(6)-羧基荧光素),COFDA,SNARF。
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DCFH-DA等。
7. 作业(1)Fluo-3/AM标记细胞内钙离子的原理是什么?(2)查阅相关文献,看看还有哪些其他的染料可以标记钙离子,其原理是否与Fluo-3/AM标记钙离子的原理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