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风险识别与控制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链风险识别与控制的文献综述

哈尔滨工业大学耿兆欣

供应链在企业竞争中日趋重要。随着供应链管理范围的不断扩展,企业遇到的挑战也不断增加。2011年3月,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导致了食用盐、日本奶粉、海产品等食品的短时间内的哄抢,以及其他周边地区的绿色蔬菜的采购恐慌,从供应链层面讲,这也凸显了解决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问题的重要性。近年来,供应链风险管理已成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新的热点研究方向。

(1)供应链风险的定义

在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中,存在着供应链风险的多种不同的定义。总体来说,大多数是试图借用风险的概念来为供应链风险下定义。主要有如下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供应链风险是供应链相关企业由于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例如,Deloitte管理咨询公司(2004)[1]认为供应链风险是对一个或多个供应链成员产生不利影响或破坏供应链运行,使其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导致供应链失败的不确定性因素或意外事件;胡金环(2005)[2]从供应链风险的突发性特征出发,认为是供应链相关企业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测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使供应链企业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差;马林(2004)[3]认为供应链风险是影响和破坏供应链安全运行,导致供应链网络失败和解体的不确定因素和意外事件。这些观点重点强调供应链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源自不确定因素。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供应链风险是由于供应链系统的脆弱性存在,对供应链系统造成破坏,给上下游企业及整个供应链带来损失的潜在威胁。例如,Cranfield管理学院(2002)[4]把供应链风险定义为供应链的脆弱性;丁伟东(2003)[5]等认为供应链风险是一种导致供应链系统的脆弱性的潜在威胁,将给上下游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带来损害;张存禄(2004)[6]认为供应链脆弱性表现为多参与主体、跨地域、多环节的特征,使供应链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环境和链上各实体内部不利因素的影响。该观点重点强调由于节点企业的独立自主性使供应链系统易受外界冲击所体现的脆弱性。

(2)供应链风险的分类

国内外学者从风险的来源、所属的供应链节点以及作用的结果等不同的角度,有各自不同的风险分类方法。

首先,根据风险的不同来源,大体可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如马士华(2003)[7]把供应链风险归纳为内生风险和外生风险两大类,研究了供应链风险防范的过程和理论模型;丁伟东等的研究指出供应链风险因素通常来自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并研究了利用模糊风险因素分析法来评估供应链的风险水平;Bailey(2004)[8]把供应链风险分为外部环境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和运作风险三大类,在这三大类风险的基础上又划分出21种风险,指出要有效地降低供应链风险,应该将所有的风险都考虑进去的综合风险管理战略。

同时,还存在根据供应链各节点存在的风险来划分的情况。Ernst和Young(2003)[9]的供应链风险调查表明供应链存在八大风险:持续经营计划风险、数据完整性风险、供应链管理技术应用安全风险、企业治理风险、合作关系风险、供应链管理成本与投资风险、劳动力风险和税收风险,而通过供应链风险管理可以节约成本,获取战略优势;Harland等人(2003)[10]把供应链视为供应网络,在研究分析基础上归纳出了对供应网络运作及其环境有现实影响的九大类风险,包括战略风险、作业风险、供应风险、客户风险、资产损伤风险、竞争风险、信誉风险、税收风险、制度风险、法律风险;李晓英等从系统结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等各方面对供应链风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指出在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着系统风险、管理风险、信息风险、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企业应在认识风险存在与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有效规避供应链风险。

另外,还有从其他方面的研究。Cavinato(2004)[11]从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关系网和创新网五个方面分析了供应链风险的来源;Christopher(2004)[12]研究了如何通过增进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以降低供应链风险。

(3)供应链风险的度量方法

识别供应链的风险,如何度量供应链风险是一个关键问题,供应链风险的度量方法总体上分为定量、定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三类。数学模型和一些数学方法得到应用。

首先,博弈论得到广泛的应用。Agrawal等人(2000)[13]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制定了在面对风险情况下,供应链上的参与者的不同期望效用模型与预期利润模型;施华飞等人(2003)[14]从博弈论的角度对牛鞭效应和顾客价值的产生机理和规避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顾客价值影响供应链中均衡的道德风险给出了理论上的解决方法;周勇(2004)[15]等利用两阶段和无期限重复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参与方信任和控制信任共同作用,减少了供应商的败德风险;Li(2005)[16]利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利益博弈。

相关研究中也用到了模糊数学方法。丁伟东等运用模糊数学给出了供应链风险的评估方法;张侨等(2004)[17]从供需双方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出发,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提出了供需双方利益风险合理分配的定量方法。

还有一部分学者研究了利用金融工具来管理供应链风险。Barnes(2002)[18]分析了期权在买卖系统中的作用,还探讨了合同中的实物期权条款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Pochard(2003)[19]分析了企业如何应对供应链中断风险,重点研究了企业如何采用实物期权来评估双源供应战略,为此建立了一个解析模型来分析和评估采用双源战略的优势,针对构建弹性供应链和采用实物期权来确定企业的选择还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4)供应链风险控制的应用

我国的一些学者,针对不同行业所面临的供应链风险进行了具体的应用,来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例如,侯杰(2011)[20]研究了我国煤炭行业的供应链风险识别与控制。他指出煤炭企业对煤炭供应链有强大的依赖性,且煤炭供应链具有受

自然条件影响大、界面关系复杂、受政策影响大的特征,使得煤炭供应链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环境和链上各个实体内部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煤炭供应链风险。侯杰提出,应从加快煤炭供应链整合和建立健全煤炭存储机制等五个方面来防范煤炭供应链风险;晚春东,、陈常君等(2011)[21]对水产品加工业的供应链风险进行了研究,着重从供应、物流、财务、信息、需求、环境等方面对水产品加工业供应链风险进行剖析。提出从增强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影响力、建立供应链风险评估系统、建立供应链系统协调机制、实施供应链系统柔性管理、采用基于POS 系统的物流管理模式、加强供应链财务风险控制、以提高产品档次为核心开拓新兴市场、建立供应链系统应急机制等几个方面讨论风险控制策略。近年,乳制品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张智勇等(2011)[22]提出了基于于RFID的乳制品供应链管理风险控制。他指出乳制品供应链主要包括五大部分: 养殖场环节、原料奶生产环节、乳制品加工环节、乳制品销售环节、售后服务环节。乳制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可能仅仅来自于某一环节的危险源, 但却直接影响到整条供应链的最终产出。张智勇等提出通过建立乳制品供应链的可追溯系统, 利用RFID能快速、自动且准确采集与存储信息等特性, 完成乳制品在整个产品供应链上的追踪和溯源, 最终实现乳制品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

还有一些学者是针对供应链中存在的个别风险,寻找控制方法。一些学者对供应链信用风险进行了研究:王燕(2008)[23]研究了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供应链信用风险;夏德(2003)[24]对信用在供应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供应链信用的培养、维护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党夏宁(2003)[25]针对信用风险,提出首先需要依靠契约作保障,设定补救机制。同时,针对一些企业可能遇到的不可预测的信用风险,设立供应链风险基金,实现供应链上企业共同防御资金风险。近几年,学术界与企业界开始关注对供应链中的知识与知识管理的研究:Dyer(2004)[26]研究了丰田供应链促进知识共享的一系列措施,指出激励成员企业参与共享、阻止搭便车行为和降低知识交易成本是组建供应链企业间高效率知识共享网络的重要措施;Kim(2002)[27]认为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是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基础,并且通过对一个汽车制造企业的调查研究,提出电子供应链设计是实现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有效途径,指出各节点企业的知识共享态度和行为是把供应链网络从单纯的数据交换基础设施转换为知识共享网络的重要因素;江积海等(2005)[28]对供应链企业间知识传导成本进行了实证研究,从知识的特征、知识供应商、知识接收方、传导双方的差异以及传导的渠道五个层面探讨供应链企业间知识的传导成本,详细分析五个层面的一系列影响因素和提出相关的假设,并通过对供应链企业的调研问卷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相关因素显著地解释了其对供应链企业间知识传导绩效的影响。

(5)评价

从以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尽管国内外已有许多专家学者对此对供应链风险管理与控制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这类研究整体起步较晚,实际应用的影响因素复杂,在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风险的定义与分类方面,学者们存在很大分歧。供应链风险的概念不统一,导致在研究方法和应用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性,范围比较宽泛,继承性较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