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读书笔记1500(共6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百年孤独读后感--
《百年孤独》读后感
我觉得这是一部很奇特的书,如果不看人物介绍便不会知道它讲了什么,因为一个庞大的家族竟只有两个名字,阿卡迪奥,奥雷连诺。

全文讲述了布恩蒂亚一家七代的故事,运用倒叙的说法,从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例如小说一开头,作家就这样写道:“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连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句子里从第三代道出了第一代的事,容纳了未来、过去和现在三个时间层面,并且结局又用第六代的手揭示出吉卜赛人梅尔加德斯的手稿竟然是布恩地亚加的历史。

整本书的内容错综混乱,总让人有种读错页的感觉,但是混乱之间又隐隐透露着一股哀伤的感觉,比如二代的阿玛兰塔和意大利人皮埃特罗,克列斯比之间。

皮埃特罗受不了两次打击而自杀,阿玛兰塔为了惩罚自己烧伤了手一生未嫁,终日封着丧服,缝了又拆,拆了又逢。

其实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第一代霍·阿·布恩蒂亚。

他因为受不了被自己杀死的好友的灵魂紧紧地盯着而带领一些人出去寻找安身之处,最终来到马孔多,他是如此有能力的人,他带领马孔多人们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以至于这里还没有死过人;他又是如此富有创造力的人,看到磁铁便想到采矿,只用观象仪和六分仪边研究出“地球是圆的,像橙子”。

他不满足与现在的生活想要出去闯荡,却以失败告终,他渴望科学沉醉于科学,却不被认同,他的精神世界与马孔多狭隘、落后、保守的现实格格不入,所以他陷入孤独之中不能自拔,以至于精神失常,最后在一颗大树下孤独的死去。

他那敢于突破的精神让我为他赞叹,却无奈无法被认同。

最成功的应该是第二代的奥雷链诺上校了,她在娘胎便会哭,他会预见事物,他与父亲一样沉醉于炼金术,他有一个美丽活泼的妻子雷麦黛丝,旦自从妻子死后,一切都变了,他绝望了。

于是参加了自由党成了上校。

他一生遭遇过14次暗杀,73次埋伏和一次枪决,均幸免于难,唯一的伤竟是因为发现战争是无意义的而开枪自杀造成的。

最具有神秘色彩的人应属于梅尔加德斯了,他似乎是一个神一样的人物,他为马孔多带来了科技,她在马孔多人患上失眠症时回来治好了全村人,没人知道一个已经死去的人是怎么回来的,他是马孔多第一个死的人,她留下的羊皮卷预言了布恩蒂亚家族。

他就像一个神明,为马孔多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死亡,可最终也没有说明他是谁,为了什么,只留一个羊皮卷卷走了马孔多的一切。

镇就永远地消失了。

如此荒唐的结局,让我有一种“你被骗了“的感觉。

但回头回味,这荒诞的故事竟有一种神奇的魔力,那一幅幅真真假假、虚实交错的画面就在你眼前。

篇二:《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百年孤独》读后感
“若干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百年孤独》的开篇这样写道。

恰如《百年孤独》这个题目给人的感觉一样,开篇这段话,马尔克斯将时间和空间拉长延展,给读者以脱离现实时间的魔幻般的感受。

1965年马尔克斯开始创作《百年孤独》,1967年6月29日小说发表。

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马尔克斯。

马尔克斯曾言:“活着为了讲述生活,生活并非一个人的经历,而是他的记忆。

六世,也有过繁华与鼎盛,但自始自终没有人能逃离孤独。

每一个灵魂都在孤独中游荡,家庭成员中没有情感,没有交流,没有沟通与理解。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没有人关心他人,没有人关心身外的世界。

他们在自己的世界中忙碌着,却不知道为何忙碌。

他们在忙碌中体味孤独,甚至享受孤独,最后在孤独中离开这个世界。

乌尔苏拉的孤独是理性的,这个经历一个多世纪的老人历经沧桑,却一门心思为家族的兴旺而努力。

她孤独地奋斗着,争取着,看管着,但直到老死,仍是一个人在努力。

乌苏拉的丈夫何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和二儿子奥雷里亚诺的孤独是人性的孤独。

何塞整天忙着搞科学试验,发誓要让愚昧、闭塞、落后的马孔多小镇富裕起来。

他倾其财力、智力,但从未得到过任何人的理解和支持,他也从未想过要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他孤独一生,最后因发疯被绑到栗子树上孤独地死去。

奥雷里亚诺一生发动了32次战争,成了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

乌尔苏拉的大儿子何塞.阿卡迪奥的孤独是兽性的孤独。

乌苏拉的女儿阿玛兰塔的孤独是爱情的孤独。

她心里有如岩浆般炽热的爱情,也多次与爱情相遇,但每次都坚决地拒绝,用冰封住火热的心,让自己陷入深深的孤独中。

在诅咒与怨恨中,在渴望与拒绝中结束了可悲的一生。

还有连乌尔苏拉也分不清的何塞·布恩迪亚第二和奥雷里亚诺第二这对孪生兄弟。

继承了父辈的名字却表现出了完全相反的性格——何塞·布恩迪亚第二像奥雷里亚诺上校那样深沉而奥雷里亚诺第二则像何塞·布恩迪亚那样不羁——以至于乌苏娜常常怀疑他们是否是在幼年时交换了名字。

难道名字一定要和性格一样吗?这是一个深深的讽刺。

而最后两兄弟死去时又搞错了墓穴仿佛这样才是正确的归属。

然而依然有人逃脱了这个命运,那就是俏姑娘蕾梅戴丝。

她精美绝伦的长相并没有让她在情欲横飞的小镇沦为男人的玩物,相反却成为爱慕她的男人无法逾越的障碍,因为他们都面临着最大的恐惧—死亡;她接受了所有的命运,命运也没有愚弄她,或者是没法愚弄。

最后作者给她安排了一个近乎神话的结局——她牵着白色的床单飘向天空。

白色的床单也许象征着高尚的灵魂。

……
虽然是初读这本书,虽然书中情节琐碎,故事亦魔亦幻,亦真亦虚,虽然还不能很好地把握小说的脉搏,不能很好地领悟它的宗旨,
也许孤独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与生俱来的,是永远无法走出的。

小说的结局布恩地亚家
“就在奥雷良诺·布族连同小镇马孔多消失在一阵飓风中。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的结尾写道:
恩地亚译完羊皮纸手稿的最后瞬间,马孔多这个镜子似的城镇,将被飓风从地面一扫而光。

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抹掉,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所谓魔幻现实主义,以荒诞的形式反映现实,不管马孔多发生的一切有多离奇古怪和扑朔迷离,都是取材于马尔克斯对拉美现实的观察和感悟。

篇三: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百年孤独》读后感
“若干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这就是《百年孤独》的开开始。

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作”的《百年孤独》,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作。

这本书如一部情节丰富的厚重家谱,记载了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百年的坎坷历程。

孤独
的宿命围绕着这样一个家族,一代代相同的名字,似乎也预示着他们相同的命运。

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每个人的精神历程都是一个圆。

小说的架构也是一个往复循环的结构,不管是情节或者是时间,甚至是人物的名字。

马尔克斯将布恩地亚家族和读者拖入一个循环的时空中,让布恩地亚家族去经历循环的命运,让读者去感受布恩地亚家族的荣辱兴衰。

他们从小就孤独、冷漠,这似乎是这个家族每代人共同的特点,诚如小说中写道:“布恩地亚家族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种一望可知的特有的孤独神情。

长大后,他们都试图以各自的方式突破孤独的怪圈,但激烈的行动总是归于挫败的沮丧。

他们又以不同的方式,一个个陷入更深沉的孤独之中。

对他们来说,孤独仿佛一种神秘的命运,难以抗拒。

”终点最终回到起点,让人感觉到巨大的苍凉与悲哀。

马尔克斯在谈及作品中人物孤独性时,他说过:“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

然而由于先天缺陷,缺乏大一统的市场及环境,拉丁美洲的革命先烈终未遂愿,革命之父圣马丁想要建立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的夙愿如书中的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一样归于沉寂,最后流落异乡郁郁死去。

布恩地亚家族都不懂爱情,不通人道,这就是他们孤独和受挫的原因。

实质是一种毫无意义的生存哲学,它意味着以冷漠、消极的态度去对待生活。

而实际上,你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生活同样会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你。

一个陷入孤独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只能与贫穷、落后和愚昧为伍。

小说的结局布恩地亚家族连同小镇马贡多消失在一阵飓风中。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的结尾写道:“就在奥雷良诺?布恩地亚译完羊皮纸手稿的最后瞬间,马贡多这个镜子似的(或者蜃景似的)城镇,将被飓风从地面一扫而光。

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抹掉,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这无疑暗示着拉美人民如果不思变革,最后只能面临被历史淘汰的命运。

作者对于落后和愚昧的态度是彻底否定的,于是安排了一场飓风对旧事物来了一次彻底的清理。

“百年孤独”,既是说拉美落后的时间之长,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的心态:对进步和先进的漫长等待。

百年孤独,百年的等待。

篇四:《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百年孤独》
一年前的某个夜晚行走在街上,看见一家有独特风格的书店,进去本无意,只是那一刻也许需要点书香的气氛而已,在随处翻阅的同时发现了一本仿佛很久无人去翻阅的书——《百年孤独》,看着它那泛黄的封面,心中感慨:也许这本书就像它的名字那样度过它的“百年”孤独,我喜欢孤独这个词,就像自己现在喜欢一个人的感觉一样,就如同陈果老师说的那样,什么是孤独?孤独就是从人群中偷来的享受,她高傲、优美,完全是精神的自由。

孤独是需要有独处的时间,做到“如我所是”完全不需要装扮、做作,不需要戴着帽子抽个烟来装深沉。

陈老师的话值得思索。

我感叹霍·阿·布恩蒂亚的梦想,但却是那么无力,梦想总是让我们付出很大的代价,我想起了在无力改变时,其实梦想往往就是孤独的开始。

“科学缩短了距离”梅尔加德斯说。

“在短时期内,人们足不出户,就可看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事儿。

”梅尔加德斯又想劝阻他,但他终于同意用两块磁铁和三枚殖民地时期的金币交换放大镜。

乌苏娜伤心得流了泪。

这些钱是从一盒金鱼卫拿出来的,那盒金币由她父亲一生节衣缩食积攒下来,她一直把它埋藏在自个儿床下,想在适当的时刻使用。

得后面这样描述,由于长期熬夜和冥思苦想而变得精疲力竭的父亲,如何洋洋得意地向他们宣布自己的发现:“地球是圆的,象橙子。

“她用手指尖抚摸着他的脑袋,让他尽情地哭。

不需要他表白自己是为爱情而悲恸,她一下子就知道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眼泪;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是无法复原的,那最狂乱而又最坚韧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
现实。

.他隐约知道,一个幸福晚年的秘诀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

”书中的几句话让人感伤,她的爱以及她的苦,不想去描写什么感受,此刻觉得还是陈老师独特的表达不至于内心过于忧伤。

陈老师说,没有什么“理所当然”的爱。

他对你好,是因为他爱你,落实到行动是对你的理解、包容、奉献。

寂寞,自成世界独处,自成体系的完整的状态,孤独者表现出的事圆融的高贵、羽化、没有缺失的遗憾,孤独是我们的命运,但这绝不是糟糕的事。

“在那个没有尽头的漫漫长夜里,奥雷良诺·布·地亚上校长时间地搔着身上的痒,企图打破他身上孤独的坚硬外壳。

命中注定孤独百年的世家,不会有出现在世上第二次的机会。

”他算不上孤独,可以这样评论,她比烟花更寂寞。

烟花绽放于无形,消失于乌有,当中有短暂的释放,伴随而来的却是无边的寂寞。

“孩子看见,一个女人双手合成十字,跪在空地中间,神秘地摆脱了蜂拥的人群。

霍·阿卡蒂奥第二也把孩子摔在这儿了,他倒在地上,满脸是血,汹涌的巨大人流扫荡了空地,扫荡了跪着的女人,扫荡了酷热的天穹投下的阳光,扫荡了这个卑鄙龌龊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乌苏娜曾经卖过那么多的糖动物啊。

”“毫不战栗地回忆黄昏时庇埃德洛.格列斯身上发出的薰衣草的香味,把蕾蓓卡从悲惨的境地中搭救出来,——不是出于爱,也不是由于恨,而是深切地理解她的孤独。

”理解是世界上最美的词,友情跟爱情一样,如此晶莹剔透、纯洁美丽,交朋友是因为爱他。

“一个人是孤独的,因为没有言语。

两个人是孤独的,因为通常有了言语而感觉到心的距离。

三个人是孤独的,因为一个人会被冷落。

很多人的时候是孤独的,因为会被遗忘。

渐渐地,他变成了情妇的丈夫,妻子的情人。

然而这种反复,不是为了摆脱孤独,而是为了保持孤独。

以上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原文和自己的评论,看完这本书对书中这七代人错中复杂的人物中写写我的感受。

我突然间想起了席慕容的“如何遇见你,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那么,此时,阿玛兰塔就在她遇见了英俊潇洒的皮埃特罗克雷庇斯。

只是,在同样美丽,甚至还要更美丽的雷蓓卡的对比下,阿玛兰塔也只好无奈地被当成孩子而忽略。

和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一样带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倔强与傲气的她,又怎么会妥协?她阻止婚礼的进行,恶狠狠地对着姐姐说:“要结婚,除非从我的尸体上踏过。

”这样的话,以皮埃特罗克雷庇斯的母亲的名义寄出了一封假信??我常常想象着阿玛兰塔写信给皮埃特罗克雷庇斯的情景:以一种绝望而自卑的心情混合着泪水写下自己的思念。

乌苏拉谈论战争消息的那位追求者的声音。

尽管此时她想见他想得要命,但还是硬以毅力克制着自己,不出去同他会面。

”只是阿玛兰塔,你的柔情藏得太深,又有谁能看的出来?但正如乌苏拉所感悟到的那样: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你那强烈的爱情与怯弱之间的殊死搏斗,而最后却是那种荒谬的恐惧感占了上风。

你的这种感情,始终凌驾于你那颗备受磨难的心。

这本书讲的很多,我也不想去了解,我只想了解孤独,为什么还是百年,孤独是一种心境和心理状态?孤独不是故作姿态,孤独是一种心境。

沉默未必是孤独,孤独没有任何形式,那是孤独者精神上的自我流浪。

装出来的叫浮躁,那是一种虚荣心,是为了招揽目光。

备注:黑体字为书中原文
篇五: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百年孤独因为它独特的思想以及主题在文学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一席之地。

他用绚丽而无羁的想象力构造出仿佛神话般的世界。

正因如此,文学出现了新的流派---魔幻现实主义。

百年孤独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等等。

但阅毕全书,全书主要通过布恩地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
解释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从而去寻找摆脱命运捉弄的正确途径。

他把我们引入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交错的生活之中,不仅让你感受许多血淋淋的现实和荒诞不经的传说,也让你体会到最深刻的人性和最令人震惊的情感。

刚刚开始阅读《百年孤独》时,我们会发现作品中有两处奇怪的地方,其一是书中诉说的故事大都荒诞不经;其二是作品中人名的反复出现和相同怪事的重复发生。

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会有持续了四年多的雨,一个老年神父不可能只喝了一口可可茶就能浮在空中。

更令人奇怪的是,书中这个绵亘了百余年的世家中,男子不是叫做阿卡迪奥就是叫做奥雷良诺,而家族中各种奇怪的事情,在家族的第一代创始人阿卡迪奥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的身上反复的发生着。

联系到作者的创作年代和生活环境,我们不难发现这象征了什么。

拉丁美洲,这片广袤的土地,蕴含着无穷的神秘,创造过辉煌的古代文明,但拉美的近代史却充满了耻辱与压迫,血腥和悲剧。

人独裁政权的统治下。

作者在《百年孤独》中用梦幻般的语言叙述了创业的艰辛,文明的出现,繁衍与生存,爱情与背叛,光荣与梦想,资本主义的产生,内战的爆发,垄断资本主义的进入,民主与共和之争等足以影响拉美的大事,却让他们集中发生在一个小小的名叫马贡多的乡村中。

把布恩迪亚家的每个成员都深深的牵扯了进去。

家族一代代的承传着。

每一代的成员都经历了历史长河中波涛汹涌的时刻,又渐渐的老去,第三代的阿卡迪奥曾见证了垄断资本的兴起和剥削的凶残。

而之后的奥雷良诺则见证了自给自足的农业在这片处女地上最后而短暂的繁荣。

原始的繁荣很快就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侵入和自给自足的消亡。

当家族的男子死去时,这个百年世家很快陷入了衰败,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在羊皮书卷中发现这一切只不过是家族不可避免的宿命,是永远也走不出的循环,才恍然大悟。

家族中的另一个贯穿始终的人即是乌苏拉,她从未看过羊皮书卷,却远比所有人都先知先觉。

早在羊皮书破译之前,她就曾经在内心中对自己说“这些事情在他们发生之前我就曾经见过,也早就知道”。

《百年孤独》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故事的发展更是令人费解。

担当你读完他,掩卷长思,你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历史的重复。

对拉美的孤独百年的思考。

并情不自禁的沉浸其中。

篇六: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作为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

其代表作为《百年孤独》。

上面一段是我在百度得到的作者简介,因为时隔结束《百年孤独》的阅读已有两年时间了,我想作者的写作是受了其身份的影响的,所以马尔克斯的多重身份并没有令我吃惊,但他锐利的眼光和天才的创作才能让我为之惊叹,就在不久前这位闻名于世的大师走向了天堂,就像他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所写的一样:“请用一支玫瑰纪念我”。

每一代人的生平经历和环境的变迁都显示了文明的世易时移,当第四代人降生之时,我已很难分清他们身上发生的事迹与前人的区别了。

第一代家庭的夫妻俩是表亲关系,因此他们为避免后代身上出现异物而久不同房,虽然之后生下的孩子都正常,但是家族最后一代人是第二代人布雷里亚诺上校在外的私生子与其姨母阿玛兰妲·乌尔苏拉所生,他身上的猪尾巴表示了这个家族百年来关系混乱的程度。

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都是混乱的,从来破坏秩序的人就不在少数,一心一意的过着我们以为文明的生活,精神上却是忍受着混乱不堪的空气和信息,肆虐着人类的劳动成果。

第四代美人雷梅黛丝裹着白布升天,她生来楚楚动人,散发着令人不安的气味,她洞明世事而又超然物外,不屑于各种世俗的杂念和偏见,神奇的消失了。

这个风云家族与世隔绝的事实是由吉普赛人梅尔基亚德斯证明的,他带来冰块并在马孔多展出,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带着俩个孩子用崇拜和不可置信的心情去观摩;他带来磁铁使得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近乎倾家荡产,倾其所有来换取,只为引出黄金;他留下手稿被六代奥雷里亚诺破译,而此时第一代人何塞·阿尔卡蒂奥被绑在树上,第七代人也就是六代奥雷里亚诺的儿子,家族里唯一的爱情结晶,正在被蚂蚁吃掉。

神奇和魔幻就在手稿里,这手稿记载的正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

在他译完最后一章的瞬间,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把整个儿马孔多镇从地球上刮走,从此这个村镇就永远地消失了。

努力似乎看似是没有结果的劳作。

而这个结果和希绪弗斯推石上山有着相同的启示意义。

南森说过:人有必要与沉思为伍。

人类的孤独是永无止境的,不管我们生活在多么先进的时代,体验着多么便捷的生活,科学与文明总是不相离,我们也需要不断认识自己,归处和来处,在这个时刻变化着的世界中扮演着不断努力的人,在自己的孤独中进取,也在一条没有尽头的道路上行走。

这让我想起了卡尔维诺的《孤独》,走在人群中却永远无法融入人群,到头来,自己还是自己,没有任何角色、没有任何身份。

“黑色幽默”对人间百态的描述本身就是一种孤独,一种思想上的距离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