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

合集下载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缺铁性贫血诊疗标准铁缺乏症包含以下3个阶段,即储铁缺乏、缺铁性红细胞生成及缺铁性贫血,三者总称铁缺乏症。

中国诊疗标准以下:1.缺铁性贫血诊疗标准(1)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男性Hb<120g/L,女性Hb<110g/L;MCV<80fl,MCH<26pg,MCHC<0.31;红细胞形态可有显著低色素表现。

(2)有明确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

(3)血清(血浆)铁<10.7μmol/L(60μg/L),总铁结协力>64.44μmol/L(360μg/dl)。

(4)运铁蛋白饱和度<0.15。

(5)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幼粒细胞<15%。

(6)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0.9μmol/L(50μg/dl)(全血),或血液锌原卟啉>0.96μmol/L(60μg/dl)(全血)或FEP/Hb>4.5μg/Hb。

(7)血清铁蛋白(SF)<14μg/L。

(8)铁剂诊疗有效。

符合第1条和2~8条中任何2条以上者能够诊疗为缺铁性贫血。

2.储存铁缺乏诊疗标准(符合以下任何1条即可诊疗)(1)血清铁蛋白<14μg/L。

(2)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色铁消失。

3.缺铁性红细胞生成同时含有以下任何1条即可诊疗:(1)运铁蛋白饱和度<0.15。

(2)红细胞游离原卟啉>0.9μmol/L(50μg/dl)(全血),或血液游离锌原卟啉0.96μmol/L (60μg/dl)(全血),或FEP/Hb>4.5μg/gHb。

(3)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

缺铁性贫血诊疗:口服铁剂诊疗:应采取亚铁制剂口服补铁,利于铁吸收。

多个亚铁制剂可供选择,如硫酸亚铁、富马亚铁、乳酸亚铁、葡萄糖亚铁等,应依据供给等情况决定采取何种制剂,相对来说,含有阿胶、蛋白质、乳酸亚铁成份铁之缘片是比很好选择,轻易吸收又不伤肠胃,但应按元素铁计算补铁剂量,即每日补充元素铁4-6mg/kg,每日分2-3次于两餐间服用。

血液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缺铁性贫血(IDA)

血液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缺铁性贫血(IDA)

血液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缺铁性贫血(IDA)
一.疾病相关情况
(一)定义:缺铁性贫血是指由于体内贮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产所需要时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二)分型:缺铁性贫血早期、中度缺铁性贫血、重度缺铁性贫血.
(三)诊断标准:
1.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男性Hb<120g/L,女性Hb<110g/L,孕妇Hb<100g/L;MCV<80fl,MCH<27g/L,MCHC<31%;
2.有缺铁的依据:血清铁蛋白<12ug/L;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少于15%;血清铁低于8.95umol/L;总体结合力升高大于64.44u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15%;FEP/Hb>4.5ug/gHb;
3.存在铁缺乏的病因,补铁治疗有效。

(四)临床特点:
缺铁性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贫血类型,多与慢性失血或长期消化道疾病有关,儿童与喂养有关。

除贫血症状外,可伴指甲或毛发发育异常,脾脏一般无明显肿大。

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下降,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正常,或轻度下降。

对铁剂治疗有效。

有关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如血清生化指标符合缺铁改变。

贫血的分型及诊断标准

贫血的分型及诊断标准

贫血的分型及诊断标准贫血是指人体内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下降,导致血液输送氧气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

根据贫血的病因不同及其临床表现特点,可以将贫血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类型。

同时,医生们还依据相应的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贫血的确诊。

一般而言,贫血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缺铁性贫血:缺铁是此类型贫血的主要原因,导致红细胞生成受阻。

常见的症状包括乏力、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等。

诊断依据包括血液检查显示红细胞大小、形态异常,并伴有血清铁、红细胞计数、新生红细胞百分比等相关指标异常。

2. 长期慢性病性贫血:慢性炎症、感染、癌症等慢性疾病会导致此类型贫血产生。

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

诊断依据为血液检查发现红细胞数量降低,但红细胞大小形态正常,伴随慢性炎症标志物的升高。

3. 遗传性贫血:这类贫血由遗传基因突变引起。

包括地中海贫血、镰刀形细胞性贫血等。

患者常表现为疲倦、疼痛、黄疸等症状。

诊断依据包括基因检测、血红蛋白电泳等。

4. 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的贫血:维生素B12和叶酸是红细胞生成过程中必需的物质。

缺乏这两种维生素会导致贫血。

症状常包括胃肠道问题、神经系统问题等。

诊断依据为血清B12和叶酸水平的降低。

5. 骨髓异常性贫血:这类贫血是由于骨髓内造血功能异常引起,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等。

患者经常会出现贫血以及其他骨髓功能异常的症状。

诊断依据包括骨髓活检、血细胞计数和形态学检查等。

确诊贫血的标准通常包括相关症状、体格检查以及血液检查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贫血,会有相应的诊断标准供医生参考。

根据贫血的确切类型,医生可以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帮助患者恢复到更好的健康状态。

请务必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早寻求医生的帮助和建议。

最新:铁缺乏(ID)和缺铁性贫血(IDA)实验室诊断指标及诊断建议

最新:铁缺乏(ID)和缺铁性贫血(IDA)实验室诊断指标及诊断建议

最新:铁缺乏(ID )和缺铁性贫血(IDA )实验室诊断指标及诊断建议铁缺乏(iron deficiency ,ID 诉口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 , IDA )是普遍影响儿童、绝经前女性(尤其是孕妇)和老年人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同时也是多种疾病的常见合并症。

一、临床表现常见症状有乏力、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头痛、头晕、耳鸣。

其他可见易怒/抑郁、脱发、头发或皮肤干燥、匙状甲、口角炎、运动耐量下降和不宁腿综合征。

有些患者可能表现为异食癖,多见于女性和儿童,原因尚不清楚。

体征可见面色苍白、舌乳头减少、唇裂、口角开裂。

但这些症状和体征是非特异性的。

Blank等研究显示,35%有缺铁症状的患者在首次就诊时被误诊为抑郁症、焦虑症、倦怠或慢性疲劳等。

因此,怀疑IDA时需进行实验室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二、实验室诊断指标1 .血常规:Hb水平是诊断贫血的标准,但是对铁状态的诊断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须与其他铁代谢指标结合进行诊断。

不过,一旦确诊IDA , 跟踪治疗反应中的Hb浓度则是一个很好的衡量指标。

IDA显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80 fl ,平均血红蛋白量(MCH ) <27 Pg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32% ,但与血清铁等铁代谢指标相比,这些变化相对较晚,MCV在非缺铁状态下(如地中海贫血或炎症性贫血)也可能降低。

2 .骨髓铁染色:是评估铁含量的金标准。

骨髓穿刺因其侵袭性不常规用于ID/IDA诊断,但对复杂病例的诊断仍有价值。

3 .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是反映体内储存铁能否有效利用的指标,TSAT<20%提示ID o TSAT是根据铁和总铁结合能力(TIBC )计算的,其水平受这些值变化的影响,也受患者炎症和营养状态的影响,导致诊断ID/IDA的可靠性降低,且日内变化较大。

4 .血清铁:日内变化较大,受外部因素影响也大,其水平随感染、炎症和恶性肿瘤而降低,随肝脏疾病而升高。

缺铁性贫血诊断治疗指南

缺铁性贫血诊断治疗指南

缺铁性贫血诊断治疗指南细胞极少或消失。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引起的贫血。

其形态学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其他疾病的症状。

其症状与贫血程度以及起病的缓急程度有关。

在病史追问方面,应注意饮食惯、是否有消化系统疾病、是否有月经过多等。

临床症状包括贫血的一般表现、组织缺铁的表现和原发病表现。

体征方面,除了贫血外貌外,还有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枯易脱落、指甲薄平易碎裂等。

辅助检查方面,血象呈现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骨髓象呈现增生活跃中晚幼红细胞增多。

生化检查方面,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包括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血清(浆)铁<8.95μmol/L、总铁结合力>66.44μmol/L、运铁蛋白饱和度<0.15和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极少或消失。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如下:1.血红蛋白<110g/L(女性)或<120g/L(男性);2.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fL;3.血清铁<10.7μmol/L;4.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62.7μmol/L;5.血清铁饱和度<16%;6.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0.9μmol/L或血液锌原卟啉(ZPP)>0.96μXXX或FEP/Hb>4.5μg/gHb;7.血清铁蛋白(SF)<12μg/L(诊断非单纯性IDA,SF标准可以提高到<60μg/L);8.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8mg/L(ELISA法)或2.25mg/L (26.5nmol/L,S&D systems);9.铁剂治疗有效。

缺铁性贫血分为三个阶段:1.缺铁期(ID):仅有体内贮存铁的消耗,血清铁蛋白<12μg/L或骨髓铁染色显示铁粒幼细胞<10%或消失,细胞外铁缺如;2.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XXX):红细胞摄入铁较正常时为少,除血清铁蛋白4.5μg/gHb,但血红蛋白是正常的;3.缺铁性贫血期: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明显减少,呈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成人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液管理专家共识要点

成人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液管理专家共识要点

成人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液管理专家共识要点1.诊断标准:成人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依据是血红蛋白(Hb)水平下降和/或红细胞体积小于正常范围,同时血清铁蛋白水平低于正常值。

2.病因分析:成人缺铁性贫血可能由于长期慢性出血、营养不良、肠道吸收不良、妊娠、乳汁摄入不足、慢性炎症等原因造成。

因此,在确定治疗方案时应考虑潜在的病因。

3. 铁剂治疗:口服铁剂是成人缺铁性贫血治疗的首选方法。

常用的口服铁剂包括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

治疗期间应根据铁缺乏的程度和适应症进行剂量调整,一般每天口服100-200mg。

4.组合治疗:对于严重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考虑同时使用口服铁剂和静脉铁剂。

静脉铁剂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病情和患者需求进行个体化制定。

5.定期复查: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血清铁蛋白等指标应定期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一般来说,治疗6-8周后,Hb水平可以显著提高。

6.定期随访:治疗期间,应定期复诊,并进行相关的检查和评估。

同时,应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或不满意的地方,并及时解决患者的疑虑和问题。

7.监测并处理不良反应:铁剂治疗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便秘、黑便等。

专家建议在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根据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和调整。

8.生活方式干预:适当的生活方式改变可以辅助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患者应遵循均衡的饮食,摄入充足的含铁食物,并减少与铁吸收有关的不良饮食习惯,如茶叶、咖啡和奶制品的过量摄入。

9.好的疗效评估:缺铁性贫血的治疗目标是恢复正常的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形态学参数。

评估治疗效果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临床症状和相关指标的变化。

10.预防复发:缺铁性贫血患者在治愈后仍需定期复查和随访,以预防复发。

同时,对于易复发或潜在病因存在的患者,应积极预防和治疗相关病因,以减少缺铁性贫血的复发率。

以上是成人缺铁性贫血血液管理专家共识的要点。

缺铁贫血诊断标准

缺铁贫血诊断标准

缺铁贫血诊断标准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2. 红细胞平均体积低于正常。

3. 在贫血四项检查中,血清铁水平低于正常。

4. 符合缺铁的诊断标准,并且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减少明显,呈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5. 铁剂治疗有效。

6. 总铁结合力小于μmol/L(360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小于15%。

此外,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的因素,例如年龄、性别、种族和身体状况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血红蛋白的正常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诊断标准仅供参考,具体的诊断标准可能因国家和地区而异。

如果您有贫血症状或疑虑,建议您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

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
正常新生儿生后生理性溶血释放的铁及储存铁足够体重增长1倍。
★足月儿长到4~5月体重增长1倍,1年增长2倍,需补充铁156mg。 故足月儿体重增长1倍以前有明显的缺铁性贫血者, 应寻找饮食以外的病因。 ★早产儿1年体重可增长6倍,需补充铁276mg。
故早产儿如不及时供应足量的铁,势必发生贫血。 ★6月-3岁 饮食中摄入铁困难
缺铁性贫血组TH1/TH2比值明显下降, TH1、TH2极化异常,提示患 儿免疫功能紊乱
刘华林等.缺铁性贫血患儿T辅助细胞的免疫与调控. 中国小儿血液2003年第8卷第5期
青春期特征
增长高峰 获得成人的表现型和生物规律
青春期男孩和女孩全血容量导致铁需要 增加
肌肉强壮 青春期女孩月经初潮
青春期3年铁需要
足够体重 增加1倍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 出生体重越低,铁储存越少生贫血的 可能性越大。
缺铁的原因
1 出生时机体铁含量与贫血的关系
★母亲:
母亲妊娠期严重缺铁贫血,胎儿储铁少 母亲妊娠期前3个月缺铁影响胎儿发育
★其他:
经胎盘输血、分娩中胎儿血管破裂等可影响体 内铁含量。
缺铁的原因 2 生长速度与贫血的关系
缺铁的原因 4 慢性少量失血
每失血1ml≈失铁0.5mg 铁的消耗超过正常1倍以上,即可造成贫血。
★每日大量(>1L)未经煮沸鲜牛奶喂养的小儿体 内有抗不耐热蛋白的抗体,可出现长期慢性失血。 ★胃肠道畸形、息肉、溃疡、钩虫病等可引起胃肠 道慢性失血。
缺铁的症状
(一)贫血:
症状轻重取决于:贫血的程度,贫血的速度;
国内婴幼儿辅食营养包营养成分
铁补充(国外)
(WHO/UNICEF)
Sprinkles营养素*含量(每包):

临床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病例分享、诊断标准、原因分析、鉴别诊断及要点点评

临床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病例分享、诊断标准、原因分析、鉴别诊断及要点点评

临床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病例分享、贫诊断标准、原因分析、鉴别诊断及要点点评入院初步诊断患儿男,1 岁2 月,因咳嗽半月入院。

现病史:无明显诱因起病,病程半月,主要表现为咳嗽,呈阵发性串咳,夜间咳嗽较频繁,有痰不易咳出,伴鼻塞、流涕,无其他不适。

病后自服药物治疗咳嗽但无改善。

5/29 外院胸片提示支气管肺炎,血常规:白细胞13.22 × 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6.09 × 10^9/L,淋巴细胞计数 4.57 × 10^9/L,红细胞 4.8 × 10^12/L,血红蛋白94 g/L↓,血小板489 × 10^9/L↑。

个人史:长期母乳喂养、未规律添加辅食。

家族史:父母及其他家属无贫血病史。

入院查体:T 36.4 ℃,HR 126 次/分,R 30 次/分,体重9.4 kg,身长80 cm。

神志清楚,精神尚可。

全身皮肤未见花斑及出血点。

面色、口唇无发绀,未见明显贫血貌。

未见鼻翼扇动及三凹征。

颈软。

咽无充血。

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

心律齐,心音有力,心前区未闻及杂音。

腹软,肝脾未扪及,肠鸣音 4 饮/分。

四肢肌张力正常,肢端暖和。

CRT < 2S。

入院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16 × 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 5.57 × 10^9/L,淋巴细胞计数 4.67 × 10^9/L,红细胞 4.85 × 10^12/L,血红蛋白(HGB)90 g/L↓,红细胞比积(HCT)28.50%↓,红细胞平均体积(MCV)58.7 fL↓,平均血红蛋白量(MCH)18.7 pg↓,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18 g/L↓,红细胞分布宽度(RDW)16.9 %↑;血小板492 × 10^9/L↑;超敏C 反应蛋白5.5 mg/L;细胞7 因子:IL-6 879.37 pg/mL、THF-α4.77 pg/L;肺炎支原体IgM 抗体、心肌酶、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等均未见明显异常。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类型,是由于机体缺乏足够的铁元素而引起的贫血症状。

临床上,如何准确地诊断缺铁性贫血对于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识别和治疗这一疾病。

一、临床表现。

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常常表现为乏力、疲劳、头晕、心悸、气短等症状。

在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皮肤苍白、指甲呈现脆裂、口腔黏膜苍白等症状。

因此,对于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应高度怀疑是否患有缺铁性贫血。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红蛋白测定,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通常降低,且在较长时间内无法得到有效改善。

2. 血清铁蛋白测定,血清铁蛋白水平下降是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指标,通常与血红蛋白水平呈现一致的变化。

3. 血清铁测定,血清铁水平下降也是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依据之一。

4. 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在镜检下,可以发现红细胞呈现微小、低色素、低中心色素等异常形态,这对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也具有一定的帮助。

三、其他辅助检查。

1. 骨髓穿刺,对于确诊有困难的患者,骨髓穿刺可以帮助明确诊断。

2. 小肠镜检查,对于疑似因慢性失血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可以进行小肠镜检查以明确出血病灶的位置。

综上所述,对于临床上怀疑患有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应该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其他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诊断。

在诊断时,应排除其他引起贫血的疾病,如慢性疾病、遗传性贫血等。

同时,对于确诊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治疗,包括口服铁剂、静脉补铁等。

希望本文对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有所帮助,也希望患者能够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治疗。

缺铁性贫血诊断的标准

缺铁性贫血诊断的标准

缺铁性贫血诊断的标准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类型,其诊断主要依赖于一系列
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患者的
临床表现、红细胞形态学改变、血清铁代谢指标以及其他相关检查。

下面将详细介绍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乏力、疲劳、头晕、心悸、呼
吸急促、皮肤苍白等症状。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当仔细询问患者
的症状,特别是注意询问患者是否有贫血的典型症状,对于有疑似
症状的患者,应当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二、红细胞形态学改变。

在缺铁性贫血的患者中,常常可见到红细胞大小不一、形态不
规则、中心淡染等异常现象。

这些异常的红细胞形态学改变是缺铁
性贫血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

三、血清铁代谢指标。

血清铁代谢指标包括血清铁、血清转铁蛋白、总铁结合力和铁
饱和度。

在缺铁性贫血患者中,血清铁和铁饱和度通常下降,而血
清转铁蛋白和总铁结合力则升高。

这些指标的改变有助于缺铁性贫
血的诊断。

四、其他相关检查。

除了上述的临床表现、红细胞形态学改变和血清铁代谢指标外,还可以进行其他相关检查来帮助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如骨髓象检查、红细胞变性试验等。

综上所述,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患者的临床表现、
红细胞形态学改变、血清铁代谢指标以及其他相关检查。

医生在诊
断缺铁性贫血时应当全面综合这些指标,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
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只有准确诊断才能够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儿童缺铁性贫血儿童人群、血常规贫血标准、铁缺乏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措施及预防要点

儿童缺铁性贫血儿童人群、血常规贫血标准、铁缺乏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措施及预防要点

儿童缺铁性贫血儿童人群、血常规贫血标准、铁缺乏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措施及预防要点最容易缺铁性贫血先天储铁不足。

等于宫内储存的粮食减少,包括母亲铁摄入量不足,双胞胎或多胞胎;准妈妈严重缺铁等。

婴儿早期喂养不当。

这是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人乳、牛乳、谷物中含铁量都比较低,6 个月以上仍纯母乳喂养,添加含铁辅食不及时的婴儿就容易发生缺铁甚至贫血。

快速生长。

对铁需求增加导致的铁平衡失调,新生儿铁储备与体重成正比,低出生体重儿铁储备更低,维持时间更短,出现 ID 和 IDA 更早更严重。

铁丢失过多。

急慢性出血性疾病;有些宝宝对牛奶过敏而导致肠道慢性失血;青春期女孩的月经不规则以及部分人经量过多。

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降低铁缺乏症临床表现不同器官、组织缺铁的危害和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患儿可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易疲劳、神经发育受损等。

甚至出现异食癖等。

大多数婴儿 ID 无明显临床症状,多通过 6~12 月龄的常规筛查发现。

IDA 早期多无特异性症状。

当 Hb 降至 70—80 g/L 时,患儿开始出现面色苍白,以及手掌、甲床或结膜苍白。

当 Hb 水平降至<50 g/L 时,患儿可出现烦躁、厌食和嗜睡,胸骨左缘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若 Hb 持续下降,则可能发生高输出量心力衰竭。

铁缺乏症或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治疗低剂量铁剂疗法对我国儿童 IDA 的治愈率和高剂量铁剂相当,并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口服铁剂的比较预防要点总结牛奶是钙的良好来源,但可能会减少含铁制剂中铁的吸收。

喝太多牛奶或在一岁以下时开始喝牛奶会增加患 IDA 的风险。

其他风险因素包括早产或接触铅。

早产、低出生体重是产前最重要的高危因素。

在分娩时通过延迟脐带结扎多给婴儿一些铁储备,合理铁剂补充和富铁辅助食品添加,合理喂养指导等都对 ID 和 IDA 的防治起着重要作用。

IDA 的病因主要包括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障碍和铁利用障碍及丢失增加等。

微量营养素及时补充,胃肠疾病及慢性疾病预防也尤为重要。

缺铁性贫血诊断的标准

缺铁性贫血诊断的标准

缺铁性贫血诊断的标准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类型,主要是由于机体缺乏足够的铁元素而引起的。

在临床上,对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指标进行判断。

本文将介绍缺铁性贫血诊断的标准,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诊断这一疾病。

一、临床表现。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贫血症状和缺铁症状。

贫血症状包括乏力、疲劳、头晕、心悸等,而缺铁症状则包括口腔黏膜炎、舌炎、吞咽困难等。

这些临床表现可以作为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参考。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浓度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对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也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20g/L,成年男性低于130g/L可以考虑为贫血。

2. 血清铁蛋白浓度,血清铁蛋白浓度是判断机体铁贮存情况的重要指标,对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血清铁蛋白浓度低于15μg/L可以提示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

3.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MCV是评价红细胞大小的指标,对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般来说,MCV低于80fl可以提示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

4. 血清铁浓度和总铁结合力,血清铁浓度和总铁结合力的比值(铁蛋白饱和度)可以进一步确认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一般来说,铁蛋白饱和度低于15%可以提示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

三、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实验室检查指标外,还可以通过骨髓穿刺、红细胞形态学检查等辅助检查来帮助诊断缺铁性贫血。

骨髓穿刺可以观察铁贮存情况,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发现红细胞微小、低色素等特点,从而进一步确认诊断。

综上所述,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指标,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缺铁性贫血,为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临床医生在诊断缺铁性贫血时应当综合考虑各项指标,避免单一指标的片面判断,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

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

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

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是妊娠期常见问题之一,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制定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诊治指南对于提供细致的医疗保健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份关于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的建议。

1.诊断标准:a.妊娠早期血红蛋白(Hb)浓度低于110g/L(根据不同人群和地区的参考范围进行调整)可被诊断为妊娠期铁缺乏。

b.妊娠期中后期,Hb浓度低于100g/L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2.食物补充:a.建议妊娠期妇女每天摄入30毫克的铁,该量适合健康成人维持正常铁储备。

b.食物补充铁源可以包括瘦肉,禽类,鸡蛋,豆类,绿叶蔬菜和坚果。

3.生成补充:a.如果食物摄入无法满足铁需求,妊娠期妇女可以选择口服铁补充剂。

b.推荐使用每天含有60-120毫克元素铁的铁补充剂。

c.建议在餐前或餐后两小时服用铁补充剂,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吸收率。

d.同时也建议做好补充剂与其他药物和饮食之间的相互作用评估。

4.孕期监测:a.针对高风险人群进行更频繁的Hb测量,尤其是妊娠中后期。

b.建议每孕16周至32周进行至少一次Hb测量。

c.血清铁蛋白和铁诱导蛋白水平也可作为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监测指标之一5.铁剂耐受性和不良反应:a.建议遵循使用低剂量铁剂,并逐渐增加剂量的原则。

b.妊娠中后期逐渐减少铁的剂量,以避免便秘和其他不良反应。

c.如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可以将剂量分为两次或者与餐同时服用。

6.对妊娠期潜在并发症的评估和管理:a.高风险人群(如多胎妊娠、妊娠中期Hb浓度低于90g/L)需评估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b.提供全面的妊娠期管理,例如监测胎儿生长、分娩方式和新生儿健康。

综上所述,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诊治指南应包括早期和定期的Hb测量、针对高风险人群的监测,食物补充和铁剂补充等建议。

同时,还应考虑妊娠期潜在的并发症评估和综合管理。

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定期接受医疗专家的指导和监测非常重要,以确保母婴健康和预防妊娠期并发症。

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 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
缺铁性贫血,IDA
概念: IDA是体内贮存铁消耗殆尽,血红蛋白
合成减少所致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注意: IDA是一种症候群,不是一种疾病
二、流行病学
• 铁缺乏症是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症 •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
生理:婴幼儿、青少年、育龄妇女、妊娠或哺乳期 病理:胃大部切除,慢性失血
边缘不整齐,胞质发育迟于胞核(核老浆幼现象) • 粒系、巨核系基本正常 • 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减少或缺如
铁粒幼细胞<15%或消失
注意:骨髓小粒缺乏可染铁,是诊断缺铁最可靠的指标
(三)生化检查
• 血清铁 < 8.95μmol/L (50μg /dl) 总铁结合力 > 64.44 μmol/L (360 μg/dl) 注意:血清铁不是缺铁的灵敏指标
• 组织缺铁的表现: 症状:发育迟缓、体力下降、智商低、易兴奋、 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 体征:头发干枯脱落、指甲扁平、失光泽、 易碎裂
• 原发病表现
特殊表现
• 吞咽困难或吞咽哽塞感(Paterson Kelly 或 Plummer- Vinson综合征)
• 勺状指(趾)甲—反甲 • 异食癖
五、实验室检查
功能状态铁: 约65%为血红蛋白 15%为转运铁、含铁酶和肌红蛋白
储存铁: 20%为储存铁: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

铁参与血红蛋白合成
铜蓝蛋白
Fe 2+ →Fe 3+
原卟啉
血红素血需要铁:20-25mg 主要来自衰老破坏的红细胞
铁摄入与排泄的平衡
➢ 摄入:正常人需要从食物摄取铁 1-1.5mg/d 孕、乳妇 2-4mg/d

缺铁性贫血诊断的标准

缺铁性贫血诊断的标准

缺铁性贫血诊断的标准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类型,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鉴别诊断三个方面。

在临床实践中,准确诊断缺铁性贫血对于指导治疗和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上三个方面详细介绍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贫血症状和缺铁症状两个方面。

贫血症状包括乏力、乏力、头晕、心悸等,而缺铁症状则包括口腔炎、舌炎、耳鸣等。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是否患有缺铁性贫血。

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检查项目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血清铁蛋白测定等。

其中,血红蛋白测定是最常用的指标,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水平应在130-175g/L,女性应在120-160g/L。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平均体积来判断贫血类型。

此外,血清铁蛋白测定可以直接反映体内铁储备量,对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三、鉴别诊断。

在进行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时,需要与其他类型的贫血进行鉴别。

常见的需要鉴别的贫血类型包括慢性疾病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在鉴别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全面分析,以排除其他类型贫血的可能性。

总结,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鉴别诊断三个方面。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并与其他类型的贫血进行鉴别,以确保准确诊断缺铁性贫血,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希望本文能够对临床医生和相关人员有所帮助,提高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

缺铁性贫血诊疗常规

缺铁性贫血诊疗常规

缺铁性贫血诊疗常规【病史采集】1.原发病因:慢性失血、胃肠疾病、营养不良;女性的月经情况、小儿喂养情况、农民耕作情况等。

2.慢性贫血症状:头晕乏力、眼花耳呜、劳累后心悸气促。

3.特殊症状:精神迟滞、吞咽困难、异食癖。

【相关检查项目】体格检查:1.全身检查:注意缺铁的体征:皮肤干燥、毛发无光泽、易脱落,指(趾)甲平、薄、脆,甚至反甲,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

2.注意导致缺铁原因的线索。

实验室检查:1.三大常规及网织红细胞计数。

2.铁代谢检查:可视条件检测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S)、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

3.骨髓穿刺:骨髓铁染色4.有关病因的检查:粪潜血为必查指标;消化道的X 线和(或)内窥镜检查在男性病人尤为重要;其余检查视病情而定。

【诊断标准】符合下列第1条和第2~8条中任何两条以上者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血红蛋白(Hb)<120g/L,女性Hb<110g/L,孕妇Hb<100g/L,MCV<80fl,MCH <26pg,MCHC<0.31;红细胞形态有明显低色素表现。

2.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

3.SI<10.7μmol/L,TIBC>64.44μmol/L。

4.TS<0.15。

5.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

6.FEP>0.9μmol/L(>50μg/dl)(全血)。

7.SF<12μg/L。

8.铁剂治疗有效。

【鉴别诊断】1.铁粒幼细胞性贫血;2.转铁蛋白缺乏症;3.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治疗原则】1.病因治疗;2.口服铁剂治疗:一般以口服铁剂为主,不论使用何种铁剂,一般每日剂量为二价铁150~200mg。

最常用硫酸亚铁片(每片0.3含铁元素60mg),葡萄糖酸亚铁片(每片0.325含铁元素37mg),右旋糖酐铁胶囊(每胶囊含铁元素50mg),力蜚能(每胶囊含铁元素150mg)等等。

缺铁性贫血诊断的标准

缺铁性贫血诊断的标准

缺铁性贫血诊断的标准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类型,其诊断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诊断这一疾病。

一、临床表现。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贫血症状,如乏力、疲劳、头晕、心慌、呼吸急促等。

此外,还可能出现皮肤苍白、口唇苍白、指甲呈脆性、发绀等症状。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来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从而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液常规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

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相关指标通常会降低。

2. 血清铁蛋白测定,血清铁蛋白是评价体内铁储备的重要指标,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通常会降低。

3. 骨髓象检查,骨髓象检查可以直接观察骨髓内红系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对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以上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明确患者的血液情况,从而辅助诊断缺铁性贫血。

三、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实验室检查外,还可以进行其他辅助检查来帮助诊断缺铁性贫血,如红细胞变形指数测定、铁代谢相关指标检测等。

四、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的结果,可以综合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缺铁性贫血。

一般来说,以下情况可以考虑诊断为缺铁性贫血:1. 血红蛋白水平降低,红细胞相关指标异常。

2. 血清铁蛋白水平降低。

3. 骨髓象检查显示红系细胞异常。

综上所述,缺铁性贫血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的结果,以明确患者的血液情况,从而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结语。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类型,正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介绍的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诊断这一疾病,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
(1)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男性Hb<120g/L,女性Hb<110g/L;MCV<80fl,MCH<26pg,MCHC<0.31;红细胞形态可有明显低色素表现。

(2)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

(3)血清(血浆)铁<10.7μmol/L(60μg/L),总铁结合力>64.44μmol/L(360μg/dl)。

(4)运铁蛋白饱和度<0.15。

(5)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幼粒细胞<15%。

(6)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0.9μmol/L(50μg/dl)(全血),或血液锌原卟啉>0.96μmol/L(60μg/dl)(全血)或FEP/Hb>4.5μg/Hb。

(7)血清铁蛋白(SF)<14μg/L。

(8)铁剂治疗有效。

符合第1条和2~8条中任何2条以上者可以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2.储存铁缺乏的诊断标准(符合以下任何1条即可诊断)
(1)血清铁蛋白<14μg/L。

(2)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色铁消失。

3.缺铁性红细胞生成
同时具有以下任何1条即可诊断:
(1)运铁蛋白饱和度<0.15。

(2)红细胞游离原卟啉>0.9μmol/L(50μg/dl)(全血),或血液游离锌原卟啉0.96μmol/L(60μg/dl)(全血),或FEP/Hb>4.5μg/gHb。

(3)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

血片显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MCV<80fl,MCH<27pg,MCHC<30g/L。

网织红细胞多为正常,也可轻度增高。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一般正常,血小板在有出血者可偏高。

骨髓增生活跃,红系明显增生,中幼红细胞比例增高,幼红细胞体积偏小,胞浆少,血红蛋白形成不良,粒系及巨核细胞系正常。

铁染色铁幼粒细胞极少或消失,细胞外铁缺如。

血清铁<8.95μmol/L,总铁结合力>64.44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15%。

血清铁蛋白测定<14ng/L作为缺铁的依据,炎症、肿瘤及肝病时可以升高,应结合骨髓铁染色和临床表现分析。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测定>0.9μmol/L(50μg/dl)或>4.5μg/gHb时,表示血红素合成障碍,此为反应缺铁较敏感的方法,但在一些非缺铁的情况下,如铅中毒及铁粒幼细胞性贫血,FEP也可升高,临床应注意鉴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