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菌计数法

合集下载

活菌数的测定方法

活菌数的测定方法

活菌数的测定方法
一、直接计数法:
1.显微镜计数法:将样品通过适当稀释后涂布在平板上,然后在显微
镜下直接观察,将显示出的活菌数量进行计数。

2.罗氏计数室法:将适当稀释后的样品放在罗氏计数室中,通过显微
镜下观察菌落数并计数,然后根据稀释倍数计算活菌数。

3.涂布法:将稀释后的样品均匀涂布在琼脂平板上,在适宜温度下培
养一段时间,然后观察并计算菌落的数量。

二、间接计数法:
1.白细胞计数法:用白细胞计数板进行白细胞计数,由于白细胞数与
活菌数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通过白细胞计数的结果进行推算。

2.生物标志物法:通过检测样品中特定的生物标志物,如ATP、葡萄
糖等,间接反映出活菌的数量。

3.代谢产物测定法:通过测定样品中的代谢产物(如氧气消耗量、二
氧化碳产生量等),间接推测出活菌的数量。

以上是常见的活菌数测定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实际应用场景。

在选择测定方法时,需要考虑样品类型、检测目的、测定时间和精确
度等因素。

另外,为了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还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湿度、培养时间等。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活菌数的测定方法只能提供大致数量,无法直
接得到准确的数值。

因此,在进行活菌数测定时,需要结合其他的检测方
法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细菌计数简述

细菌计数简述

细菌计数【目的要求】1、掌握倾注培养法、活菌计数法和光电比浊计数法。

2、熟悉菌落形成单位(cfu)含义。

【器材和试剂】1、器材无菌平皿(直径90mm)、孵育箱、水浴箱、菌落计数仪、无菌刻度吸管、灭菌空试管、坐标纸。

2、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每支15ml)、液体培养基。

3、其他待检样品,如饮用水、饮料、食品、药品、化妆品等。

【步骤和方法】1、倾注培养和活菌计数(1)按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和医药化妆品检验国家标准(GB)的要求处理样品,如固体标本用无菌研钵研碎制成匀浆、油脂类物品用分散剂Tween-80、医药标本宜加入消除药物作用的中和剂等。

所有操作过程必须严格无菌,防止污染。

(2)将标本用无菌生理盐水按10-1、10-2、10-3、10-4、10-5梯度稀释。

(3)取不同稀释度液体1ml注于直径90mm的无菌平皿,迅速加入已熔化并冷却至50℃的营养琼脂15ml,立即在平面上向同一方向平稳转动,使之混匀,待凝固后翻转平板。

一个稀释度接种两个平板。

(4)置35℃孵育18~24h,计数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fu),求出每毫升或每克标本中所含活菌数。

1ml标本中活菌数=全平板cfu×稀释倍数(5)菌落计数方法:1)平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察,必要使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

记下各平板上的菌落数后,应求出同一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供下一步计算时应用。

2)在求同一稀释度的平均数时,若其中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3)若片状菌落不足平板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数分布均匀,则计数后乘2代表全平板菌落数,然后再求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6)不同稀释度平均菌落数的确认:1)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①若两个稀释度的比值<2,报告两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如表1-3-1例2;若比值≥2,应报告两个稀释度中较大菌落数者,如表1-3-1例3、例4.②当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时,即以该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如表1-3-1例1。

微生物活菌计数方法

微生物活菌计数方法

杂菌数 亿/g
细菌杂菌 (亿 / g ) 10 8 19 .3 10 4
100 0.19 10 .10 0.1
重复 1 2 3 菌落 平均数
稀释倍数 (霉菌在马丁培养基 上) 103 104 105 6 / / 7 / / 8 / / 7.0 /
3
/
霉菌数 个/g 0.69×106
两个稀 释倍数 度菌落 数之比 / / / 1.1 2.5 / /
菌数 亿 /g,mL 25.3 3.2 0.38 0.30 / 0.032 0.015
无法数 无法数 无法数 313 289 无法数 32 15 315 38 32 136 5 3
3.2 标准差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距离 (离均差)的平均数,它是离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用δ表 示。标准差体现随机变量取值与其期望值的偏差。 标准 NY411-2000 固氮菌肥料的7.2.6.2。
浮液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透光度成反比,与光密度成正 比,所以,可用光电比色计测定菌液,用光密度(OD值)表 示样品菌液浓度。根据浊度计算出细菌的数量。该方法一 般可以估计出细菌的数量级。
经常用于一些特殊的微生物的快速计数,如光合细菌和
藻类的测数。但是由于该方法仅能估测菌数,不能准确定 量,而且由于一些颗粒和添加剂的作用,不能正确反映该 样品的质量,所以在质检过程中不予采用。
微生物活菌平板计数方法和技术
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检中心 曹凤明
微生物计数方法种类


1. 2. 3.
直接计数法 核酸计数法 活菌计数法(培养法)
MPN(Most-Probable-Number )最大可能数法 混菌法 平板技术法

活菌计数实验报告稀释蜂蜜

活菌计数实验报告稀释蜂蜜

活菌计数实验报告稀释蜂蜜
1、直接计数法:
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检测方法,我们可以利用计数板或计数仪直接得出活菌数目。

2、活菌稀释蜂蜜计数板:
首先制备活菌悬液,蜂蜜取一定体积的样品活菌悬液置于活菌计数板的计数池内,用显微镜观察计数。

根据计数室刻度内的活菌数,计算样品中的含菌数。

特点:所需设备简单,测定结果较准确,可迅速得到结果,而且在计数的同时能观察到所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特征。

不能区分是否为活菌,不能区分活活菌和死活菌。

单位:个/mL计算方法:
(1)25×16的计数板:
每毫升活菌数量=(100小格内的细胞数/100)×400×1000×稀释倍数。

(2)16×25的计数板:
每毫升活菌数量=(80小格内的细胞数/80)×400×1000×稀释倍数。

3、电子计数器计数法:
电子计数器也属于直接计数法,其工作原理类似于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小孔中液体的电阻变化,小孔仅能通过一个活菌,当一个活菌通过这个小孔时,电阻明显增加,形成一个脉冲,自动记录在
电子记录装置上。

计数单位:x个/mL。

特点:该法测定结果较准确,但它只识别颗粒大小,而不能区分是否为活菌。

因此,要求菌悬液中不含任何碎片。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作者:刘华来源:《神州·下旬刊》2013年第02期摘要:微生物生长情况可以通过测定单位时间里微生物数量或生物量(biomass)的变化来评价。

通过微生物生长的测定可以客观地评价培养条件、营养物质等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或评价不同的抗菌物质对微生物产生抑制(或杀死)作用的效果,或客观地反映微生物生长的规律。

因此微生物生长的测量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微生物测定方法计数法生理指标法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有计数、重量和生理指标等方法。

1、计数法此法通常用来测定样品中所含细菌、孢子、酵母菌等单细胞微生物的数量。

计数法又分为直接计数和间接计数两类。

⑴直接计数这类方法是利用特定的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里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此法的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

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上面有一个特定的面积l mm2和高0.1mm的计数室,在1mm2的面积里又被刻划成25个(或16个)中格,每个中格进—步划分成16个(或25个)小格,但计数室都是由400个小格组成。

将稀释的样品滴在计数板上,盖上盖玻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计算4-5个中格的细菌数,并求出每个小格所含细菌的平均数,再按下面公式求出每毫升样品所含的细菌数。

每毫升原液所含细菌数=每小格平均细菌数×400×l000×稀释倍数⑵间接计数法此法又称活菌计数法,其原理是每个活细菌在适宜的培养基和良好的生长条件下可以通过生长形成菌落。

将待测样品经一系列10倍稀释,然后选择三个稀释度的菌液,分别取0.2ml 故人无菌平皿,再倒人适量的已熔化并冷至45℃左右的培养基,与菌液混匀,冷却、待凝固后,放人适宜温度的培养箱或温室培养,长出菌落后,计数,按下面公式计算出原菌液的含菌数:每毫升原菌液活菌数=同一稀释度三个以上重复平皿菌落平均数×稀释倍数×5此法可因操作不熟练造成污染,或因培养基温度过高损伤细胞等原因造成结果不稳定。

活菌计数操作方法

活菌计数操作方法

活菌计数操作方法
活菌计数是一种用于确定样品中活着的微生物数量的技术。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活菌计数操作方法:
1. 准备培养基:选择适当的培养基,根据需要添加适当的营养物质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

2. 取样:从样品中取一定量的液体或固体样品。

对于液体样品,可以直接取样;对于固体样品,需要将其加入适量的缓冲液中进行均匀分散。

3. 稀释:将取样的液体稀释为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

这样做是为了确保培养基中的微生物数量处于可计数范围内。

4. 接种:将已稀释的样品溶液分别加入培养皿或培养瓶中,然后将培养皿或培养瓶密封。

5. 培养:将密封的培养皿或培养瓶放置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培养。

不同的微生物需要不同的温度和环境条件。

6. 计数:在培养一定时间后,使用显微镜或其他计数装置进行活菌的观察和计数。

活菌通常会产生可见的生长。

7. 计算:根据每个培养皿或培养瓶中观察到的活菌数量,结合稀释倍数和取样量,计算出原始样品中的活菌数量。

注意事项:
- 操作过程需要做好无菌操作,以防止细菌的交叉感染。

- 操作要求精确和细致,避免误差的出现。

- 需要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物品和仪器来进行实验。

-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对自身和他人造成伤害。

微生物活菌数影响因素与计算方法

微生物活菌数影响因素与计算方法

微生物活菌数影响因素与计算方法Abstract: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number of live bacteria were obtained by analyzing the counting methods of microecological agents in recent years, which provided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of microecological agents in the future.By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onditions and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on the number of living bacteria, the main factors which can affect the number of living bacteria were obtained.Results showed that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fermentation time and culture medium we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number of live bacteriahe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and fermentation time were controlled in the process of optimization of microecological preparation process.Keyword:viable count; microecologics; preparation process;微生态制剂源自于微生态学原理学, 其具有保护或调节微生态平衡的功能, 通过对宿主产生益生菌或者通过促进有益物质生成而制备成的制剂, 主要起到预防、调节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活菌培养计数方法

活菌培养计数方法

活菌培养计数方法1.2 它也是衡量很多工作效果的一把尺子。

比如说在环境治理中,想要知道治理措施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活菌计数能给我们答案。

这就如同在农田里,农民伯伯要知道地里有多少害虫,才能判断防治措施有没有用,活菌计数就是这样一个判断微生物相关工作成效的关键手段。

二、活菌培养计数的常见方法2.1 平板菌落计数法。

这是个经典的方法,就像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一样靠谱。

把样品稀释后,接种到琼脂平板上,让细菌们在平板上“安营扎寨”,一个细菌经过繁殖就会形成一个菌落。

然后我们就像数星星一样去数这些菌落,再根据稀释倍数算出原来样品中的活菌数量。

不过这个方法也有点小麻烦,就像绣花一样,得小心操作,不然容易出错。

比如说稀释的时候手抖了一下,那结果可能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2.2 液体稀释法。

这个方法有点像玩猜数字的游戏。

把菌液进行一系列的稀释,然后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

观察哪个稀释度的培养基最后有细菌生长,哪个没有。

通过这种方式来推算出原来菌液中的活菌数量。

但是这个方法有时候就像雾里看花,不是那么直观,得有一定的经验才能准确判断结果。

2.3 膜过滤计数法。

这个方法就像是用筛子筛东西一样。

把样品通过特定的滤膜,细菌就被留在滤膜上了,然后把滤膜放到培养基上培养,最后数菌落。

这个方法对于那些菌量比较少的样品特别适用,就像大海捞针的时候,这个方法能让你更容易找到那根针。

3.1 操作过程要严格无菌。

这是重中之重,就像士兵上战场要带好武器一样。

一旦有杂菌混入,那就会像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结果就完全不可信了。

所以在操作的时候,要像做手术的医生一样小心翼翼,从培养基的制备到接种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3.2 培养条件要合适。

不同的细菌就像不同的植物,有的喜欢阳光,有的喜欢阴凉。

细菌对温度、湿度、氧气等条件都有要求。

如果培养条件不合适,就像把热带植物种到寒带一样,细菌可能长不好或者干脆不长,那计数结果肯定也是不准确的。

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公式

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公式

显微镜计数法即血球计数法,事先把菌液稀释到一定的倍数,然后通过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

此法计数比较精准。

活菌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一系列10倍稀释,然后选择三个稀释度的菌液,分别取0.2ml放入无菌平皿,再倒入适量的已熔化并冷至45℃左右的培养基,与菌液混匀,冷却、待凝固后,放入适宜温度的培养箱或温室培养,长出菌落后,计数,按下面公式计算出原菌液的含菌数:每毫升原菌液活菌数=同一稀释度三个以上重复平皿菌落平均数×稀释倍数×5稀释涂布平板法是一种粗略的活菌计数法,即通过一定的稀释倍数,涂布到平板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后,观察活菌数。

平板划线法是用来分离单菌落的一种方法,不是计数的方法。

如果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符合30~300这个范围
则以该稀释度平均菌落数除以涂布平板所用稀释液体积(0.1mL),乘以稀释倍数作为该样品的细菌总数
如果有两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符合要求
则按照两者菌落总数之比来决定
如果小于2,取两者的平均值
如果大于2,取较小的菌落总数
本题的46*10^3与295*10^2的比之为1.6
应取两者的平均值
(46*10^3+295*10^2)/0.1/2=3.775*10^5
相当于统计学里面的比较差异,
如果多比少大于2倍,则梯度浓度差异是10倍的情况下,其菌落是有很多重叠或者链接在一起的,这样就无法计算清楚是否为单菌落了,所以只有选择较小的菌落数。

来保证以上要求。

统计活菌数目的方法

统计活菌数目的方法

统计活菌数目的方法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统计活菌数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活菌数目的准确统计可以帮助科研人员了解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抗菌药物的疗效以及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

因此,科研人员需要掌握一些准确、可靠的方法来进行活菌数目的统计。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统计活菌数目的方法。

首先,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计数法。

这种方法是将待测样品均匀涂布在富营养培养基的平板上,然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待菌落形成后进行计数。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且结果准确可靠,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研究中。

其次,膜过滤法也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活菌数目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水样、空气样等微生物含量较低的样品。

具体操作是将待测样品通过特制的滤膜,然后将滤膜放置在富营养培养基的平板上进行培养,最终统计菌落的数量。

膜过滤法可以有效地集中微生物,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统计方法。

另外,流式细胞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活菌数目的统计。

这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微生物进行快速、自动化的检测和计数。

流式细胞术具有高通量、高精度的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样品的检测,因此在临床诊断和环境监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一些新兴的技术被引入到活菌数目的统计中,例如荧光显微镜技术、基因测序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在提高统计准确性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统计的效率。

总的来说,统计活菌数目的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科研人员在选择统计方法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研究目的进行合理的选择,以确保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简述一种活菌计数方法

简述一种活菌计数方法

简述一种活菌计数方法引言活菌计数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实验技术,用于定量检测样品中活着的微生物细胞数量。

活菌计数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对于食品、医药、环境和农产品等领域的微生物研究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简要介绍一种常见的活菌计数方法,并对其原理和步骤进行说明。

原理一种常见的活菌计数方法是平板计数法,也称为表面计数法。

该方法基于假设,即每一个菌落抱有着一个活细菌。

该方法的核心步骤是将待测菌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平板表面上,经过一定时间后,观察并计数菌落的数量。

计数结果可以通过菌落形态和颜色进行初步鉴定,进一步鉴定需要进行镜检、荧光检测以及生化试验等。

实施步骤以下是平板计数法的一般实施步骤:1. 准备培养基根据待测微生物的特性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一般情况下,常用的培养基包括琼脂培养基、牛肉膏和肉汤等。

2. 涂布培养基使用酒精灯或火种,将培养皿和不锈钢镊子进行消毒。

取出培养皿,将待测菌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平板表面上。

可以使用吸管、针筒或震荡器等工具来实现均匀涂布,确保菌液分布均匀、培养基平整。

3. 培养将涂布好的培养基放置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让细菌进行生长。

通常情况下,细菌培养需要在恒温培养箱内进行,温度和时间根据目标菌株的特性选择。

4. 计数经过一段时间,通常为24-48小时,观察培养皿表面的菌落。

使用放大镜、计数器或计数盘等工具,对菌落进行计数。

注意避免重复计数和遗漏计数,以提高准确性。

5. 数据分析根据计数结果,可以计算得到待测样品中的活菌数。

通过统计学方法,可以计算出可信的活菌数量区间,以反映样品中的微生物负载水平。

结论平板计数法是一种常见且易于实施的活菌计数方法。

该方法在微生物研究和质量控制中具有广泛应用,可用于食品安全、医药研发、环境监测等领域。

但该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不适用于复杂样品的计数(如含有大量细菌的食品),以及可能导致细菌聚集和均匀性差异等问题。

因此,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活菌计数方法,并结合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验证和补充,以得到准确可靠的活菌计数结果。

益生菌活菌计数方法比较研究

益生菌活菌计数方法比较研究

益生菌活菌计数方法比较研究作者:张旻杭晓敏来源:《食品界》2016年第08期益生菌活菌计数方法现状随着益生菌功能研究的深入,益生菌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食品和保健食品中,“活菌数”是保证其相关产品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

提高益生菌活菌计数方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可以为企业生产过程中对益生菌相关产品质量的控制、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可以更好地应用于监管部门的专项抽查、风险监控、执法检验等活动中。

目前较普遍使用的益生菌活菌计数方法是参照国家标准GB 4789.3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乳酸菌检验》。

(1)食品用乳酸菌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食品加工用乳酸菌;第二类是具有健康功能的活的乳酸菌,又称益生菌。

与食品加工用乳酸菌特征指标不同的是,益生菌产品的活菌数通常都很高,可达到100亿至1000亿以上,而冷冻干燥菌粉原料中活菌数甚至可达到1000亿至10000亿,且生产日活菌添加量与保质期内活菌稳定性通常是益生菌产品最关键的质量标准和功效指标,也是衡量益生菌原料与终端产品市场价值最核心与关键的因素。

现行国标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进行高活菌密度、某些特殊剂型及配方或含有某些新菌种的益生菌产品的活菌计数时,常常出现结果不稳定或检验结果明显低于生产时活菌添加量的情况。

影响计数结果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稀释液和计数培养基。

样品稀释时,三个因素对活菌的准确计数影响最大:稀释比例、稀释液组成和pH值。

综述前人的研究经验(2):样品制备的稀释比例为1:5-1:10;稀释后样品悬液的pH值最好与最佳生长pH值一致;因益生菌具有氧敏感性,稀释液中应该含有抗氧化剂。

日本研究者Masamichi MUTO和Fumiaki ABE等(2010年)在研究了多种稀释液配方后认为,Mitsuoka’s缓冲液适用于含有严格厌氧的双歧杆菌活菌产品的稀释,该缓冲液含有磷酸盐、半胱氨酸和吐温80,前2个成分分别具有缓冲能力、抗氧化能力,而吐温80则可改善产品在稀释液中的分散能力。

统计活菌数目的方法

统计活菌数目的方法

统计活菌数目的方法统计活菌数目是微生物学实验中的重要步骤,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从而为后续的实验和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在实验室中,有多种方法可以用来统计活菌数目,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方法是平板计数法。

平板计数法是通过在琼脂平板上培养微生物,并根据菌落的数量来统计活菌数目。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将样品经过适当稀释后均匀涂布在琼脂平板上,然后将琼脂平板在适当的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最后根据菌落的数量进行统计。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而且可以直接得到微生物的数量,因此在实验室中被广泛应用。

其次,滤膜计数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滤膜计数法是通过将样品过滤到膜上,然后将膜放置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培养,最后根据膜上的菌落数量来统计活菌数目。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含有大量杂质的样品,因为过滤可以去除杂质,从而更准确地统计微生物的数量。

另外,涂布法也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活菌数目的方法。

涂布法是将样品均匀涂布在琼脂平板上,然后进行培养,最后根据菌落的数量来统计微生物的数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一些微生物数量较少的样品。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方法,比如荧光显微镜法、流式细胞术等,这些方法在统计活菌数目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的来说,统计活菌数目的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根据实验的需要和样品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方法,从而获得准确的统计结果。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为大家在微生物学实验中的活菌数目统计提供一些帮助。

EM菌活菌总数检测方法

EM菌活菌总数检测方法

活菌数的检测方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活菌总数的测定方法;本方法适用于EM菌中活菌总数。

2方法提要活菌总数是指水样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和时间、pH、需氧性质等)所得1mL水样所含菌落的总数。

3 培养基与试剂3.1 营养琼脂成分LB培养基:(用于检测酵母菌数)蛋白胨1%,酵母膏0.5%,NaCl 1%,琼脂2%。

121℃,30min灭菌。

MRS培养基:(用于检测乳酸菌数)葡萄糖2%,蛋白胨1%,牛肉膏1%,酵母膏1%,乙酸钠0.5%,Tween-80 0.2%,柠檬酸铵0.2%,K2HPO4 0.2%,MgSO4·7H2O 0.06%,MnSO4·H2O 0.02%,pH 6.5,琼脂2%,115℃,30min灭菌。

3.2 制法: 将上述成分混合后,加热溶解,调整pH为7.2,分装于玻璃容器中(如用国产含杂质较多的琼脂时,应先过滤),经121℃灭菌20min,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3.3生理盐水的制备:按总体积的0.9%称量NaCl并混合均匀,然后用移液枪或移液管吸取9ml生理盐水加入到试管中,并在121℃灭菌20min备用。

4 仪器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箱,培养箱,36±1℃,电炉,天平,冰箱,pH计,灭菌试管,平皿(直经9cm)、刻度吸管等。

5活菌计数方法5.1 固体样品取5.0g,溶于95mL蒸馏水(此时稀释20倍),加入适量已灭菌玻璃珠,于200rpm摇床中振荡20min;液体样品直接吸取1ml样品液至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进行梯度稀释。

5.2用移液枪从锥形瓶取1ml样品液至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逐步稀释至适当梯度。

5.3 吸取0.2mL适当稀释梯度的菌液放入对应平板中,用已灭菌的涂布棒来回涂匀。

5.4 涂匀的平板置于30℃培养箱中培养20~30h,待长出清晰可见的菌落,进行计数。

6菌落计数及报告方法作平皿菌落计数时,可用眼睛直接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

活菌计数的方法及在药典中的应用

活菌计数的方法及在药典中的应用

活菌计数法在药典中的应用 平皿法 薄膜过滤法
用稀释液稀释成1∶10、1∶102、 1∶103 等稀释级的供试液。
一、 平皿法
方法 取供试液1ml,置直径90mm 的无菌平皿中,注入15~20ml 温
度不超过45℃的溶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或酵母 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混匀,凝固,倒置培养。每稀释级每种 培养基至少制备2 个平板。 凝固,倒置培养。每种计数用的培养基各制备2 个平板,均不得有菌 生长。

阴性对照试验 取试验用的稀释液1ml,置无菌平皿中,注入培养基, 培养和计数 除另有规定外,细菌培养3 天,霉菌、酵母菌培养5 天。
逐日观察菌落生长情况;点计菌落数。必要时,可适当延长培养时间 至7 天进行菌落计数并报告。菌落蔓延生长成片的平板不宜计数。点 计菌落数后,计算各稀释级供试液的平均菌落数,按菌数报告规则报 告菌数。若同稀释级两个平板的菌落平均数不小于15,则两个平板的 菌落数不能相差1 倍或以上。

膜过滤法
膜过滤法是当样品中菌数很低时,可以将一定体积的湖水、海 水或饮用水等样品通过膜过滤器。然后将滤膜干燥、染色,并 经处理使膜透明,再在显微镜下计算膜上 ( 或一定面积中 ) 的 细菌数
比浊法
比浊法原理是在一定范围内,菌的悬液中细胞浓度与混浊度成 正比。即与光密度成正比,菌越多,光密度越大。因此可以借 助于分光光度计,在一定波长下,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以光 密度 (O . D . ) 表示菌量。实验测量时一定要控制在菌浓 度与光密度成正比的线性范围内,否则不准确。微生物计数法, 发展迅速,现有多种多样的快速、简易、自动化的仪器和装置 等方法。
基本操作:样品的稀释--倾注平皿--培养48小时--计数报告。

活菌计数应注意什么

活菌计数应注意什么

活菌计数应注意什么活菌计数是一种用来测定特定样品中活跃菌落数量的方法。

它是微生物学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手段,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饮料等各个领域。

在进行活菌计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不同菌种对培养基的要求不同,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应选择适合目标菌种生长的培养基。

此外,培养基的成分应均匀分布,并具有足够的营养物质满足细菌的生长需求。

其次,样品的采集和处理要规范。

在采集样品时,要避免外界的污染,以免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

对于液体样品,应使用无菌技术进行采样,并确保样品从采集到测定前保持在低温环境下,以尽量减少活菌数量的变化。

对于固体样品,应从各个部位均匀采样,并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

另外,培养条件的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

菌落的形成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含量等条件。

在进行活菌计数时,应根据目标菌种的生长特性,选择合适的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

同时,还要提供适量的氧气和水分,以促进菌落的形成和生长。

此外,长时间的培养也可能导致菌落的过度生长,从而影响到活菌计数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要合理控制培养时间。

在进行活菌计数时,还需要注意细菌的离子状态。

细菌在培养基中分布是非常不均匀的,有的细菌聚集成簇,有的则分散在培养基中。

因此,在进行活菌计数时,要进行适当的稀释,以保证每个菌落都能够被分开计数。

此外,还要注意避免溢出或传染其他菌种,以免造成结果的偏差。

最后,实验的重复性和准确性也需要注意。

为了充分了解样品中活菌的分布情况,应进行多次重复实验,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注意消除操作过程中的误差,减少实验中可能产生的干扰因素,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活菌计数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分析技术,正确进行活菌计数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培养基,规范样品的采集和处理,合理控制培养条件,注意细菌的离子状态,重视实验的重复性和准确性。

只有在注意这些关键点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活菌计数结果。

细菌计数方法

细菌计数方法

细菌计数-基本资料细菌计数counting of bacteria 指测计酵母、细菌等的细胞数。

有总菌计数和活菌计数两种计数法。

后者是测计试样中的活细菌数。

二者都是先把试样稀释成适于测计的浓度,再用种种方法进行细胞数的测计。

一般认为用细胞计数器测计更为精确。

有的方法是把细胞用血球容量计进行离心沉淀,从其刻度的容积进行换算;还有一种方法是比浊法。

在测计固氮细菌时,可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有机氮(或是蛋白态氮),然后换算成细菌数。

进行活菌计数时,先把样品稀释,然后将一定量稀释样品混入依菌性质制成的溶融状态的琼脂培养基中进行平面培养,再根据菌落数进行统计。

对已鉴别过的菌种或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细菌来说,活菌计数比较简单,但对土壤微生物区系量的分析就比较复杂了。

细菌计数-各种计数1、计数器测定法即用血细胞计数器进行计数。

取一定体积的样品细胞悬液置于血细胞计数器的计数室内,用显微镜观察计数。

由于计数室的容积是一定的(O.1mm3),因而根据计数器刻度内的细菌数,可计算样品中的含菌数。

本法简便易行,可立即得出结果。

本法不仅适于细菌计数,也适用于酵母菌及霉菌孢子计数。

2、电子计数器计数法电子计数器的工作原理是测定小孔中液体的电阻变化,小孔仅能通过一个细胞,当一个细胞通过这个小孔时,电阻明显增加,形成一个脉冲,自动记录在电子记录装置上。

该法测定结果较准确,但它只识别颗粒大小,而不能区分是否为细菌。

因此,要求菌悬液中不含任何碎片。

3、活细胞计数法常用的有平板菌落计数法,是根据每个活的细菌能长出一个菌落的原理设计的。

取一定容量的菌悬液,作一系列的倍比稀释,然后将定量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根据培养出的菌落数,可算出培养物中的活菌数。

此法灵敏度高,是一种检测污染活菌数的方法,也是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所采用的方法。

使用该法应注意:①一般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过多或过少均不准确;②为了防止菌落蔓延,影响计数,可在培养基中加入O.001%2,3,5一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③本法限用于形成菌落的微生物。

微生物活菌计数方法

微生物活菌计数方法

微生物活菌计数方法
微生物活菌计数是一种定量的方法,用于确定给定环境样品中存在的活跃的微生物的数量。

常用的微生物活菌计数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平板计数法:将样品制备成不同稀释度的溶液,均匀分配到琼脂平板上,放置在适当的条件下培养,通过计算每个平板上菌落的数量,以得出样品中微生物的活跃数量。

2. 液体计数法:将样品制备成一系列稀释度的液体悬浮液,分别在培养基中培养一定时间后,使用显微镜观察计数室进行计数。

3. 膜过滤法:将样品通过膜滤器,并将膜滤器放置在含有适宜营养物的琼脂平板上培养,通过计算每个平板上菌落的数量,以得出样品中微生物的活跃数量。

4. 流式细胞计数法:使用流式细胞术来计数活跃的微生物。

通过将样品中的微生物标记上荧光染料,并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计数和分析。

在进行微生物活菌计数时,需要注意样品的制备过程、培养条件的控制以及计数过程中的技术操作等因素,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同时,根据目标微生物的特性和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计数方法和适宜的培养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

活菌数量计算公式

活菌数量计算公式

活菌数量计算公式活菌数量计算公式是微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之一。

活菌数量通常表示为CFU(Colony Forming Unit)/mL或g,是指1mL(或1g)液体或食品样品中的生长能力活细菌数量。

微生物学实验的目的是检测不同物质中的菌落总数,以评估食品的质量和卫生状况。

活菌数量计算公式包括两部分:菌落总数的计数和活菌数量的计算。

以下是详细解释。

1. 菌落总数的计数:a. 食品样品的处理:首先需要将食品样品处理成适合菌落生长的状态。

通常,用稀释液稀释食品样品,分别加入不同的无菌平板培养基,将处理好的样品分别均匀涂抹在平板上,在运输过程中需注意保存条件。

b. 平板培养:将处理好的样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培养,促进菌落的生长。

c. 菌落计数:菌落生长后,需要手动计数。

每个菌落都要视为1CFU,然后将所有可见的菌落数相加以得到总菌落数。

菌落计数需要进行重复实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通常使用平均数法来计算得到最终结果。

2. 活菌数量的计算:a. 活菌的定义:在进行菌落计数时,只有活菌才能算作CFU。

活菌是指具有生长和繁殖能力的细菌。

b. 活菌数量计算公式:活菌数量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进行计算:CFU/mL(或g)= 菌落总数 / (分离液的体积 x 稀释倍数)例如,如果在1 mL(或g)的食品样品中,分别种植了100个菌落,用30 mL的分离液进行稀释,在菌落计数后得到稀释液中菌落总数为100,那么活菌数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CFU/mL(或g)= 100 / (1 x 30) = 3.33 CFU/mL(或g)公式前半部分是总菌落数,后半部分是分离液的体积与稀释倍数的乘积。

因此,由于菌落的稀释、分布和生长等因素的影响,活菌数量的计算需要注意这些方面。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了解菌落生长和稀释液制备的理论知识,仔细进行操作并注意卫生和安全问题。

此外,实验结果可能受到试剂、培养基和装备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实验控制,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滤前后的完 整性。水溶性供试液过滤前先将少量的冲洗 液过滤以润湿滤膜。油类供试品,其滤膜和 过滤器在使用前应充分干燥。为发挥滤膜的 最大过滤效率,应注意保持供试品溶液及冲 洗液覆盖整个滤膜表面。供试液经薄膜过滤 后,若需要用冲洗液冲洗滤膜,每张滤膜每 次冲洗量不超过100ml,总冲洗量不得超过 1000ml,以避免滤膜上的微生物受损伤。
Thank You!
平板法
上述平皿法还可以将稀释的菌液取 0.2ml 加到已制备好的平板上,然后用无菌涂棒将 菌液涂布整个平板表面,放入适宜温度下培 养,计算菌落数,再按上公式计算出每毫升 原菌液的所含活菌总数。
薄膜过滤法
原理:将供试液通过已灭菌的膜过滤器。然后将滤 膜置于适宜培养基上培养,计算长出的菌落数。
操作:取相当于每张滤膜含1g、1ml 或10cm2 供试 品的供试液,加至适量的稀释剂中,混匀,过滤; 若供试品所含的菌数较多时,可取适宜稀释级的供 试液1ml 进行试验。用pH7.0 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 冲液或其他适宜的冲洗液冲洗滤膜。冲洗后取出滤 膜,菌面朝上贴于适宜培养基平板上培养。
每毫升原菌液活菌数=同一稀释度三个以上重复平皿
菌落平均数×稀释倍数× 5
❖ 注意: 此法可因操作不熟练造成污染,或因 培养基温度过高损伤细胞等原因造成结果不 稳定。但由于该方法能测出样品中微量的菌 数,仍是常用的一种测定细菌数的有效方法。 细菌、酵母、芽孢与孢子等的数量均可用此 法测定。但不适于测定样品中丝状体微生物。
活菌计数法
活菌计数的方法
❖ 平皿法 ❖ 平板法 ❖ 薄膜过滤法 ❖ 比浊法
平皿法
原理:每个活细菌在适宜的培养基和良好的生长条 件下可以通过生长形成菌落。
操作:将待测样品经一系列 10 倍稀释,然后选择 三个稀释度的菌液,分别取 0.2ml 放入无菌平皿, 再倒入适量的已熔化并冷至 45℃ 左右的培养基, 与菌液混匀,冷却、待凝固后,放入适宜温度的培 养箱或温室培养,长出菌落后,计数,按下面公式 计算出原菌液的含菌数:
比浊法
原理:在一定范围内,菌的悬液中细胞浓度与浑浊 度成正比,即与光密度成正比,菌越多,光密度越 大。因此可以借助于分光光度计,在一定波长下, 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以光密度(OD值) 表示菌量。 操作:取适量供试液于适宜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4h, 在一定波长下,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 注意:实验测量时一定要控制在菌浓度与光密度成 正比的线性范围内,否则不准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