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之隧道洞门
隧道洞门设计
![隧道洞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b6dbc361711cc7931b716cf.png)
**隧道端洞门设计一,技术标准及执行规范1、技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40km/h隧道主洞建筑限界净宽:1、50+0、25+2×3、5+0、25+1、50=10、50m隧道建筑限界净高:5、0m路基宽:8、5m2、遵循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二、工程概况根据隧道需风量分析确定,本隧道采用自然通风。
隧道内的供电照明负荷与应急照明按一级负荷考虑。
1、地形、地貌隧道区地貌属于丘陵低山地貌。
隧道地处山体的左侧山坡地段,地形起伏较大,山高坡陡,山体走向近SN向,隧道走向与其基本平行。
在隧道的进出口地段发育路线走向呈小角度相交的小冲沟,呈“U”字型沟谷。
隧道轴线通过路段地面标高222~310m,相对高差约88m,隧道顶板上覆围岩最大厚度约87、0m。
地形坡度25~55°左右。
山坡植被稀少,主要为灌木丛,坡面多出露基岩。
隧道通城端洞口段地处冲沟附近的G106底下,地形较平缓,覆盖层较厚,洞口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小角度相交。
黄泥界端洞口段地处SN向冲沟内的G106底下,地形较缓,基岩裸露,洞口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小角度相交。
2.围岩分级根据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岩块室内岩石试验成果可知,该隧道片岩与花岗岩均为强风化,饱与抗压极限强度Rb小于30Mpa,为软质岩,岩石抗风化能力弱。
根据计算结果,强风化片岩与花岗岩围岩分级均为Ⅴ级。
3、水文地质根据调查,隧道区的山体上未发现地表水体,亦未发现地下水出露点。
根据钻孔内抽水试验可知:其地下水量<0、20t/d,但雨季受降雨影响,地表水将沿陡裂隙下渗,富集在F断层内,严重影响洞室的稳定,施工时应特别注意。
毕业设计——青龙山隧道设计计算说明书
![毕业设计——青龙山隧道设计计算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2eb8eb4b55270722182ef71f.png)
毕业设计——青龙山隧道设计计算说明书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3)1.1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3)1.2国内外研究状况 (4)1.3设计依据 (5)1.3.1 设计标准 (5)1.3.2 技术标准 (5)1.4建筑材料选用 (5)1.5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6)1.6本章小结 (6)第2章青龙山隧道总体设计 (7)2.1青龙山隧道工程地质资料 (7)2.1.1 地形地貌 (7)2.1.2 区域稳定性 (7)2.1.3 地层岩性 (7)2.1.4 地质构造 (7)2.1.5 水文地质 (7)2.2围岩等级的确定 (8)2.4青龙山隧道选址 (8)2.4.1 隧道选址原则 (8)2.4.2 青龙山隧道选址 (6)2.5隧道洞口选择及线型设计 (9)2.5.1 洞口选择和线型设计的原则 (9)2.5.2 洞口位置的选择 (9)2.6隧道纵断面设计 (7)2.7隧道横断面设计 (10)2.7.1 建筑限界 (10)2.8本章小结 (15)第3章洞门设计 (16)3.1洞口段地质评价 (16)3.1.1 上行出口端 (16)3.1.2 下行入口段 (16)3.2洞门设计 (16)3.2.1 洞门类型选择 (16)3.2.2 洞门设计 (17)3.2.3 洞门建筑材料 (17)3.3洞门强度及稳定性验算 (18)3.3.1 洞门结构计算 (18)3.3.2 抗滑动稳定性验算 (20)3.3.3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20)3.3.4 基底合力偏心距验算 (21)3.3.5 基底压应力验算 (21)3.3.6 墙身截面强度验算 (21)3.4本章小结 (22)第4章明洞设计 (23)4.1明洞长度确定 (23)4.2明洞设置 (23)4.2.1 明洞基本参数设置及配筋 (23)4.2.2 衬砌内力计算 (20)4.2.3 衬砌截面强度检算 (35)4.2.4 明洞衬砌内力图 (41)4.3本章小结 (41)第5章衬砌设计 (42)5.1概述 (42)5.2荷载计算 (43)5.2.1 计算断面参数选择 (43)5.2.2 浅、深埋的判断 (44)5.2.3围压的确定 (59)5.3.1 计算方法 (61)5.3.2 计算图示 (62)5.3.3衬砌几何要素 (63)5.3.4主、被动荷载作用下的衬砌压力的计算 (93)5.3.5最大抗力值的计算 (96)5.3.6衬砌总内力计算(不同围压级别) (104)5.4衬砌验算 (70)5.4.1 超浅埋断面衬砌验算 (70)5.4.2 浅埋断面衬砌验算 (116)5.4.3 深埋断面衬砌验算 (80)5.6隧道衬砌内力图 (126)5.6.1 浅埋、超浅埋界限截面内力图(超浅埋) (126)5.6.2 深埋、浅埋界限截面内力图(浅埋) (127)5.6.3 浅埋、超浅埋界限截面内力图(深埋) (127)5.5本章小结 (128)第6章通风照明设计 (129)6.1通风设计 (129)6.2照明设计 (130)6.2.1 洞外接近段照明 (130)6.2.2 洞内照明 (131)6.2.6 照明计算 (90)6.3本章小结 (139)第7章隧道防排水设计 (139)7.1防水设计 (139)7.1.1 防排水标准 (139)7.1.2 防水措施 (140)7.1.3 复合式衬砌防水系统 (140)7.1.4 二次衬砌防水系统 (140)7.2隧道洞内排水 (141)7.2.1 围岩疏导排水 (141)7.2.2 路侧边沟排水 (141)7.3洞口与明洞防排水 (143)7.3.1 洞口防排水 (143)7.3.2 明洞防排水 (144)7.4本章小结 (144)第8章施工工艺 (100)8.1施工方法 (100)8.2辅助施工 (100)8.3施工注意事项 (100)本章小结 (101)结论 (102)参考文献 (103)致谢 (150)摘要本设计为五海公路青龙山隧道隧道设计。
铁路隧道明洞及洞门施工方案范本
![铁路隧道明洞及洞门施工方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a111864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b6.png)
铁路隧道明洞及洞门施工方案简介在铁路运输领域中,隧道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构造。
为了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顺畅,隧道的建造必须采取严谨的工程规划和专业的施工方案。
本文将主要介绍铁路隧道的明洞及洞门施工方案,旨在为参与铁路隧道建设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铁路隧道的明洞施工方案明洞明洞是铁路隧道中供给采光和通风的地方。
它是隧道内的一个类似于窗户的开口,常常被称为“隧道的眼睛”。
明洞的设计是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隧道建设的安全和顺利。
下面是明洞的施工方案:1.明洞的确定在施工前,需要根据地形、气象、环境等要素进行科学地明洞定位。
此外,还需要注意下面两个问题:•明洞位置的选取:从隧道的结构特点、地形条件、能量节约和光环保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明洞的大小:根据地质情况、隧道直径、地形高程等因素进行合理的比例确定,并要求经过风洞测试等严格的科学论证。
2.明洞建造在施工中,需要考虑明洞的位置、尺寸、材料、保护等问题。
•明洞的位置:选择地形和地质条件良好的地方,避免施工过程中在明洞位置造成地层变形和其他不良影响。
•明洞的材料:根据隧道地质情况和明洞大小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材料。
此外,还需要注意明洞的加固和保护,不断监测明洞的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明洞的排水:要以充分的排水技术为基础,采取合适的方法做好隧道内的排水治理。
3.明洞工期明洞工期的长短与设计要求和实际难度有关。
需要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进行科学估算,并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标准。
铁路隧道的洞门施工方案洞门洞门是通向铁路隧道的正门。
它不仅是铁路隧道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必要措施之一。
随着铁路运输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洞门的设计施工也不断升级,设计者和建造者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科学的设计和施工。
下面是洞门的施工方案:1.洞门的确定在确定洞门的位置之前,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洞门的数目和尺寸:根据具体铁路、隧道和交通运输的要求进行科学规划;要根据气候条件、疏散方便和多层桥等因素审慎决策。
二、隧道洞门及衬砌设计
![二、隧道洞门及衬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b890ddd5acfa1c7ab00cc6f.png)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二设计题目:隧道洞门及衬砌设计院系:河海学院专业:地质工程年级:2011 级班姓名:指导教师:翁其能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2014年6月25 日说明:本次《地下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依据重庆交通大学的课程设计有关要求、地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指导办法编制,主要用于河海学院学院地质工程专业《地下工程》课程设计的任务安排,是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依据文件之一。
进行《地下工程》课程设计的学生应认真阅读、理解本设计任务书,完成本任务书所要求的课程设计任务。
本次《地下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按照有关要求包括以下二个部分。
第一部分: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任务与工作准备第二部分:课程设计成果及要求第一部分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任务与工作准备一、课程设计的题目及意义本次课程设计为《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题目为:隧道洞门及衬砌设计。
课程设计的意义:结合学生课堂学习内容,根据地下工程的实际要求,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本次课程设计要通过资料收集、方案选择、结构受力分析、结构设计等过程,达到加深对《地下工程》所学知识认识的目的,并对《地下工程》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应用,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通过课程设计环节,锻炼实际工作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本次课程设计包括两个方面内容——隧道洞身的设计和隧道洞门的设计。
课程设计内容应具备:隧道横断面设计,隧道衬砌的设计,隧道洞室防排水设计,隧道开挖及防排水方案,洞门的相关设计,相关图纸。
四、课程设计的任务1.通过资料收集、整理,确定所选项目的设计依据、工程概况等。
2.洞身包括衬砌的计算。
3.洞门计算和验算。
4.提交课程设计成果。
五、课程设计的工作准备1.按照本任务书制定课程设计的工作计划, 依据本设计任务书对时间进行有效安排。
2. 为课程设计工作进行准备,比如提前安排好电脑的使用、网络的使用、调查计划的执行、图书资料的查阅等。
[PPT]隧道洞门设计讲义85页
![[PPT]隧道洞门设计讲义85页](https://img.taocdn.com/s3/m/6afeb181caaedd3382c4d359.png)
验算内容
❖ 1、计算土压力 ❖ 2、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 3、抗滑动稳定性验算 ❖ 4、墙身偏心距验算 ❖ 5、基底偏心距验算 ❖ 6、基底应力验算
土压力计算
❖ 隧道门端墙、翼墙及洞门挡土墙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1 最危险破裂面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
tan2 tan tan (1 tan2)(tan tan)(tan tan)(1 tan tan)
环框式洞门
❖ 当洞口岩层坚硬、 整体性好(I级围 岩)、节理不发 育,路堑开挖后 仰坡极为稳定, 并且没有较大的 排水要求时采用
削竹式洞门
❖ 当洞口为松软的堆积层时,通常应避免大刷 坡、边坡,一般宜采用接长明洞,恢复原地 形地貌的办法。此时,可采用削竹式洞口。
❖ 洞口坡面较平缓,一般应与自然地形坡度相 一致。
4-山脊突出部进入型;5-沟谷部进入型
洞口位置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洞口的边坡及仰坡必须保证稳定。 ❖ 2 洞口位置应设于山坡稳定、地质条件较好处。 ❖ 3 位于悬崖陡壁下的洞口,不宜切削原山坡;应避
免在不稳定的悬崖陡壁下进洞。 ❖ 4 跨沟或沿沟进洞时,应考虑水文情况,结合防排
水工程,充分比选后确定。 ❖ 5 漫坡地段的洞口位置,应结合洞外路堑地质、弃
岩石地基≤B/4~B/5;土质地基≤B/6(B 为墙底厚度) ≥1.3 ≥1.6
5、各式隧道洞门实例
❖ 鸡雄山隧道梅州端(东端) 设计主题:《绿色演绎》 设计意念: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以渐变的手法构成
画面——绿色树形演变成一行巨雁,强调森林与鸟类的生 态平衡关系,突出梅河高速公路生态环保的主题。
❖
❖ 2、隧道的组成 ❖ 洞身:隧道结构的主体部分,是列车通
行的通道。 ❖ 直墙式-施工简单,山体较稳定时用它。 ❖ 曲墙式-施工复杂,山体破碎不稳定时
隧道洞门设计完整版
![隧道洞门设计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7aa796749649b6648d747e2.png)
隧道洞门设计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隧道端洞门设计一,技术标准及执行规范1.技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40km/h隧道主洞建筑限界净宽:++2×++=隧道建筑限界净高:路基宽:2.遵循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二、工程概况根据隧道需风量分析确定,本隧道采用自然通风。
隧道内的供电照明负荷和应急照明按一级负荷考虑。
1、地形、地貌隧道区地貌属于丘陵低山地貌。
隧道地处山体的左侧山坡地段,地形起伏较大,山高坡陡,山体走向近SN向,隧道走向与其基本平行。
在隧道的进出口地段发育路线走向呈小角度相交的小冲沟,呈“U”字型沟谷。
隧道轴线通过路段地面标高222~310m,相对高差约88m,隧道顶板上覆围岩最大厚度约。
地形坡度25~55°左右。
山坡植被稀少,主要为灌木丛,坡面多出露基岩。
隧道通城端洞口段地处冲沟附近的G106底下,地形较平缓,覆盖层较厚,洞口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小角度相交。
黄泥界端洞口段地处SN向冲沟内的G106底下,地形较缓,基岩裸露,洞口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小角度相交。
2.围岩分级根据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岩块室内岩石试验成果可知,该隧道片岩和花岗岩均为强风化,饱和抗压极限强度Rb小于30Mpa,为软质岩,岩石抗风化能力弱。
根据计算结果,强风化片岩和花岗岩围岩分级均为Ⅴ级。
3.水文地质根据调查,隧道区的山体上未发现地表水体,亦未发现地下水出露点。
根据钻孔内抽水试验可知:其地下水量<d,但雨季受降雨影响,地表水将沿陡裂隙下渗,富集在F断层内,严重影响洞室的稳定,施工时应特别注意。
隧道洞门与洞门结构
![隧道洞门与洞门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4d1dc69f960590c69ec37657.png)
- 偏压斜墙式拱形明洞
• 适用于地形倾斜,低侧处路堑外侧有较宽敞的地面供回填土石,以增
加明洞抵抗侧向压力的能力。
• 承受偏压荷载,拱圈为等截面,内侧边墙为等厚直墙式,外侧边墙不
等厚斜墙式。
- 半路堑单压式拱形明洞
• 受单侧的压力,结构内轮廓与隧道一致,左右对称,结构截面左右不
同,内侧边墙为等厚直墙,外墙需要相对地加大,而且必须把基础放在 稳固的基岩上
---洞门结构的构造
- 拱形明洞门
- 拱形明洞门可分为路堑式和半路堑式两类。路堑式明洞门有端墙式 (常用柱式)和翼墙式两种,与一般隧道门形式相类似
柱式拱形明洞门路堑式
翼墙式拱形明洞门路堑式
隧道洞门与洞门结构
---洞门结构的构造
- 半路堑式明洞门多用于傍山线路,其山侧与原地层相接,为了适应 傍山、横向地面坡陡的地形,一般也多以台阶形式加高端墙,并在山 侧设置挡墙支挡边坡,降低开挖高度,
• 当线路位于有可能被淹没的河滩上或水库回水影响
范围以内时,隧道洞口标高应在洪水位以上,并加上 波浪的高度,以防洪水倒灌到隧道中去
隧道洞门与洞门结构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为了保证洞口的稳定和安全,边坡及仰坡均不宜开挖过高,不
使山体扰动太甚,也不使新开出的暴露面太大。一般情况下,设
计各类围岩中隧道洞口上方的仰坡和路堑的边坡控制高度和坡度 可参考下表
---明洞的构造
- 棚洞:当山坡的坍方、落石数量
较少,山体侧向压力不大,或因受地质、 地形限制,难以修建拱式明洞时可采用 棚式明洞。
棚式明洞常见的结构形式有盖 板式、刚架式和悬臂式三种。
- 盖板式棚洞
•盖板式棚洞是由内墙、外墙及
隧道工程本科毕业设计-洞门设计
![隧道工程本科毕业设计-洞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626da25aaea998fcd220e04.png)
3 洞口与洞门3.1 洞口工程理想的洞口位置应选在地质条件好,地势开阔,施工方便,技术、经济合理之处。
选择隧道洞口位置时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洞口不宜设在垭口沟谷的中心或沟底低洼处,不要与水争路;洞口应避开不良地质地段,如断层、滑坡、岩堆、岩溶、流沙、泥石流、多年冻土等,以及避开地表水汇集处;不破坏或少破坏地表坡面;减少洞口路堑段长度,延长隧道提前进洞;洞口线路宜与等高线正交;当线路位于有可能被水淹没的河滩或水库回水影响范围以内时,隧道洞口标高应高出洪水位加波浪高度,以防洪水灌入隧道;为了确保洞口的稳定和安全,边坡及仰坡均不宜开挖过高;当洞口附近遇有水沟或水渠横跨线路时,可设置拉槽开沟的桥梁或涵洞,排泄水流;当洞口地势开阔,有利于施工场地布置时,可利用弃渣有计划、有目的地改造洞口场地,以便布置运输便道,材料堆放场,生产设施及生活用房等。
合理地选择洞口位置,是保护环境和保证顺利施工、安全营运及节省工程造价的重要条件,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考虑边坡、仰坡的稳定,结合洞外有关工程及施工难易程度,本着“早进晚出”的指导思想,全面综合地分析确定。
该隧道洞口位置受地形或气象的影响,隧道轴线基本近似与坡面正交,施工前采取清刷、支挡等措施消除洞口山坡局部土石失稳及危石存在的隐患,保证了施工安全。
由于成洞面处边坡及仰坡高度接近15m,洞口段设了一段明洞,保证了边仰坡的稳定,降低了坡面高度和施工难度,对洞口自然景观也有一定的美化作用,减少土方开刷量和堆渣场的用地,保护环境。
通过设置管棚超前支护和型钢支架强行掘进,待进入稳定土层后,改用锚喷支护,形成隧道挖掘后的承力体系,保证开挖隧道的安全。
在进行洞口段的施工前,应先做好山坡上截水沟,明洞段的边坡防护工程及仰坡防护工程应边开挖边喷锚。
3.2 洞门工程隧道洞门形式的选择与隧道大跨度地形、地质条件以及隧道照明需要有关。
洞门是隧道的咽喉,也是外露部分,要适当进行洞门和洞口环境的美化和协调。
隧道洞门和衬砌的隧道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隧道洞门和衬砌的隧道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b8e0393bccbff121dd368363.png)
隧道路面采用双面坡,路面水通过开口流入缝隙管,缝隙管设在两侧,洞内缝隙管主要排放消防及清洗水,使衬砌背后围岩水与污染水分离排放。隧道中央排水管设置了沉砂井、检查井,边墙脚纵向排水管设置了检查井,使隧道排水设施具有了可维修性。
隧道如遇涌水地段,应对于可能发生涌水的地段采用堵水处理,根据国内外堵水经验和隧道的具体情况,再采用超前探水等物理勘探手段,查明隧道前方地下水分布状况及水量后,适时采取预注浆,将大量水尽可能封堵在围岩内,使隧道开挖后不出现大量涌水,为隧道后续施工创造条件,以确保隧道施工能安全、按时完成。
3.1隧道洞内防排水
隧道防排水设计以复合式结构衬砌原则进行设计,隧道二次衬砌以自防水为主,衬砌采用防水混凝土。根据隧道围岩裂隙水的大小采取不同的防排水措施,主要防排水措施为: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设置PVC防水板(2mmEVA防水板+300g/㎡无纺土工布)防水,并实现无钉铺设;并采用半圆排水管、EVA排水管等形成完善的防排水系统。
Ⅲ级围岩采用短台阶新奥法施工,台阶长度5米。台阶上部钻眼深度1.7m,光面爆破,每次进尺1.5米,台阶下部钻眼1.7m光面爆破,每次进尺1.5米。开挖过程中,初期支护紧跟工作面,尽快完成支护体系。
爆破设计当循环进尺在2.0m以内时采用二级斜眼复合楔形掏槽,当循环进尺大于2.0m时采用直眼掏槽。隧道边墙及拱部均按“光面爆破”设计,爆破后不得有欠挖,线性超挖控制在15cm以内。
铁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设计)
![铁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ea4a26025c52cc58bd6bee7.png)
绪论随着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铁路隧道已经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
在贯穿我国山区的新建铁路线上,修建了大量的隧道,使我国铁路隧道的座数和总延长量,都跃居为世界各国的前列,同时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了较先进的技术,也为铁路隧道的设计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和数据。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隧道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被用于隧道工程的实践中,如:隧道的管线位移应力应变分析可以考虑采取数值模拟,把隧道与管线当作一个系统考虑——将隧道施工与管线的变形作为一个整体计算。
这样就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单元模拟不同土体、管-土接触关系、管线类型以及考虑不同的隧道施工方法等,从而实现对“隧道-管线”的整体分析。
以及许多隧道的维护、整治和科研中计算机都成来一件有力的武器,隧道事业的脚步是越来越快,超长隧道、电气化隧道被人类更多的关注。
隧道工程的理论方面,分析结构内力的方法,已经从结构力学的计算转到以矩阵分析的方式用计算机计算,并进一步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从不地层压力视为外力荷载,到把围岩和支护结构组成受力统一体系的共同作用理论;从过去认为地层为松散介质,进行考虑岩体的弹性、塑性和黏性,以及各种性质的转变,拟出各种能进一步体现岩性的模型,进行受力的分析;在隧道的设计计算理论中已经引入了不确定性的概念,现在正向可靠度设计过渡。
本文首先,通过该地区的地质、地形条件确定隧道的位置及控制高程,结合一些实际条件计算绘制边、仰坡的开挖线的有关数据并在地形图上绘制开挖线、做纵断图;然后,根据地质条件和围岩级别选择合适的隧道洞门,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稳定性检算,以便确定洞门能否合格;接下来,根据洞门和地下水情况确定合适的隧道衬砌,并依照计算程序进行衬砌强度检算,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如果不合格通过调整必要的资料来重新检算;最后,按照以上设计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安排施工进度及主要施工方法,合理调配施工机械设备,还要组织有效的质量保证措施及安全保证措施,这样就完成本设计的主要内容。
隧道之隧道洞门形式
![隧道之隧道洞门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5bac2b3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02.png)
隧道之隧道洞门形式
三、隧道洞门形式
1、洞门:隧道洞⼝⽤圬⼯砌筑并加以建筑装饰的⽀挡结构物。
它联系衬砌和路堑,是整个隧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隧道进出⼝的标志。
2、洞门结构:常由坡⾯稳定构造物、坡⾯截排⽔系统、碎落阻挡构件组成。
3、隧道常⽤的洞门分为:有墙洞门和⽆墙洞门两类。
4、⼏种洞门的形式:
(⼀)端墙式洞门端墙式洞门俗称⼀字式洞门,适⽤于⾃然⼭坡陡峻,岩质稳定的Ⅳ类以上围岩和地形开阔的地区是最长使⽤的洞门形式。
(⼆)柱式洞门柱式洞门是从端墙式洞门发展起来的,它实际也是⼀种端墙形式的洞门。
(三)翼墙式洞门翼墙式洞门,是在端墙式洞门的两侧或⼀侧加设翼墙(挡墙)⽽成。
(四)台阶式洞门傍⼭隧道洞⼝,地⾯横坡较陡,为了适应地形,减少开挖,多采⽤台阶式洞门。
(五)环框式洞门当洞⼝岩层坚硬、整体性好、节理不发育,且不易风化,路堑开挖后仰坡极为稳定,并且没有较⼤的排⽔要求时采⽤。
(六)削⽵式洞门当洞⼝为松散的堆积层时,通常应避免⼤刷仰、边坡。
⼀般宜采⽤接长明洞,恢复原地形地貌的办法。
此时,可采⽤削⽵式洞门。
(七)遮光棚式洞门当洞外需要设置遮光棚时,其⼊⼝通常外伸很远。
遮光构造物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之分
(⼋)建筑物洞门结合洞⼝通风房、管理站的建筑物修建洞门,形式更加多样化,建筑物⼀般要体现当地民风、民俗或重要事件意义。
隧道单线双洞施工毕业设计
![隧道单线双洞施工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2d43a55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0f.png)
隧道单线双洞施工毕业设计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隧道单线双洞施工毕业设计一、绪论隧道工程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两地、减少通行距离、缓解交通压力的重要功能。
隧道工程洞门课程设计方案
![隧道工程洞门课程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ba5bb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3.png)
隧道工程洞门课程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隧道工程是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洞门作为隧道的入口和出口,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和工程复杂度。
因此,学习和掌握隧道工程洞门设计的知识和技能对于隧道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讲解和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隧道工程洞门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实践技能,为其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1. 了解隧道工程洞门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隧道工程洞门设计的相关规范、标准和技术要求;3. 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隧道工程洞门设计中的问题;4. 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课程内容1. 隧道工程洞门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隧道工程洞门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理论;3. 隧道工程洞门设计的规范、标准和技术要求;4. 隧道工程洞门设计的实际案例分析;5. 隧道工程洞门设计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四、课程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方式,系统介绍隧道工程洞门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隧道工程洞门设计相关的实际操作和模拟练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想碰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4.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隧道工程洞门设计中的问题,加深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课程评估方法1. 作业和实验报告:学生完成课程作业和实验报告,展示他们的理论掌握和实践能力;2. 课堂互动:课堂上的讨论、提问和回答等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参与程度;3. 期末考试:设立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于隧道工程洞门设计知识的掌握情况;4. 课程项目:设计相关课程项目,考察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课程教学资源1. 教学用书:选用《隧道工程洞门设计手册》等相关教材;2. 图书资料:配备一定数量的隧道工程洞门设计方面的专业书籍和资料;3. 实验设备:提供相关的隧道工程洞门设计实验室设备和工具;4. 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到相关单位进行实习,了解实际工程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翠峰山洞门设计
洞门位置选择
1、入口端
根据隧道洞门处地形和岩性确定入口为(上行线K256+200,下行线K258+254)
2、出口端
根据隧道洞门处地形和岩性确定出口为(上行线K258+270,下行线K256+212)洞门类型选择
翠峰公路隧道为分离式单向行车双线隧道。
洞口进出口皆为Ⅳ级围岩,围岩为强弱风化硅化板岩,裂隙较发育,岩体被切割成块石状,自然边坡都较为稳定,围岩地质状况都较好。
洞门形式皆采用翼墙式洞门。
洞门构造要求
(1)洞门仰坡坡脚至洞门墙背后的水平距离不小于 1.5m,水沟沟底与衬砌拱顶外缘的高度不应小于1.0 m,洞门墙顶应高出仰坡脚0.5m以上。
(2)洞门墙基基底埋入土质地基的深度不应小于 1.0m,嵌入岩石地基的深度不应小于0.5m ,墙基底埋设的深度应大于墙边各种沟、槽基础底埋设的深度。
(3)松软地基上的基础,当地基强度不足时,可采用扩大,加固基础等措施。
洞门建筑材料选择
洞门建筑材料的选择应该符合结构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同时满足抗冻、抗渗和抗侵蚀的需要。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的规定,洞门建筑材料选用如表:
表洞门建筑材料
洞门强度和稳定性验算
该隧道翼墙式洞门采用等厚直墙,墙身微向后倾斜,斜度约为1:,洞口仰坡坡脚至洞门墙背后的水平距离为2m ,洞门端墙与仰坡之间水沟的沟底到衬砌拱顶外边缘的高度为2m ,洞门墙顶高出仰坡坡脚0.8m ,水沟底下填土夯实。
洞门基底埋入土质地基的深度为1.5m 。
表 洞门设计计算参数
洞门设计参数见表,洞门材料选用C25混凝土,重度3'/23m KN =γ。
3.5.1 洞门验算图
洞门为翼墙式洞门,翼墙厚度为1.7m ,翼墙长度为6.5m ,如图
图 翼墙式洞门横断面图
1、验算翼墙时取洞门端墙前之翼墙宽1延米处(条带Ⅰ宽1m ),取其平均高度,按挡土墙验算其强度及稳定性,从而确定翼墙尺寸与截面厚度。
2、验算洞门主墙受力最大的A 部分与翼墙共同作用部分(条带Ⅱ宽1m )作为验算条带的滑动稳定性。
3、验算端墙时取B 部分(条带Ⅲ宽0.5m )作为验算条带,视其为基础落
在衬砌顶上,而与A 部分无联系的挡土墙检算其强度和稳定性,验算其强度和稳定性。
3.5.2 洞门土压力计算
翼墙计算高度取距洞门前0.5m 处高度H=8m ,洞门后填土高度m H 2.7'=,翼墙厚度B=1.7m ,洞门墙背距仰坡坡脚a=2m,由图的0 1.74h m =。
1 土压力计算
(1)侧压力系数λ的计算
已知:1.0tan =∂ 1tan =ϕ 364.0tan =ε
)
tan tan 1(tan )tan 1(tan )
tan tan 1)(tan )(tan tan )(tan tan 1(tan tan tan tan 2
22εϕϕεεϕεϕϕεϕω∂--+∂-∂+-+-∂+=
()
式中:-ω最危险破裂面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
-ϕ围岩计算摩擦角; -∂墙面倾角;
-ε地面坡角;
代入得:
=
则:33.128o ω=
(tan tan )(1tan tan )
tan()(1tan tan )ωελωφωε-∂-∂=
+-
()
式中:ω
—墙背土体破裂角(°) b —洞门墙计算条带宽度,取b=1m ξ—土压力计算模式不确定性系数,可取ξ= a —仰坡坡角到墙背的距离 代入得:
000.55260.92tan(33.128+450.552⨯⨯)= (2)计算土压力:
'(tan tan )h ω∂
=
-∂
()
土压力E :
[]
ζ
γλb h h h H E )(21
0'02-+= ()
式中:-E 土压力,kN ;
-γ围岩重度kN/3m
-b 洞门墙计算条带宽度,m ,取1m ;
-ζ土压力计算模式不确定系数,取。
代入得:
()1
200.223664 1.743.629 1.7410.62⨯⨯+-⨯⨯⎡⎤⎣⎦73.94KN =
土压力E 距墙角点距离:m
H C 4.232
.73'1===
端墙自重G :
根据初步拟定的端墙洞门,墙高为12m ,厚2m ;采用浆砌片石回填墙身,其重度为γ=23KN/ m 3。
'G Hsb γ= () 式中:'
γ—自身重度
H —墙的高度 s —墙的厚度
b —洞门墙计算条带宽度 代入数据得:
23811.7312.8kN ⨯⨯⨯=
2 稳定性及强度的检算
(1)倾覆稳定性验算
312.8,73.9414N G kN E E kN ====∑∑
∑∑⋅=⎪⎭⎫ ⎝⎛
+⨯=⎪⎭⎫ ⎝
⎛+⨯=m kN B H N M y 12.51627.18.08.31221.0
1
73.9414 2.4177.4592M E C kN m =⨯=⨯=⋅∑∑
y
M K M =
∑∑ ()
式中:∑y M
—竖直方向力作用在墙趾O 点的力矩
∑0
M
—水平方向作用力在墙趾O 点的力矩
代入数据得:
512.12
2.91 1.6
177.4592=> 满足倾覆稳定性要求。
(2)滑动稳定性验算
c
Nf K E =
∑∑
()
式中:E —土压力(KN ) —端墙基底摩擦系数,取f = 代入数据得:
312.80.35
1.48 1.3
73.9414⨯=> 满足滑动稳定性要求。
(3)合力的偏心距验算
y
M M C N -=
∑∑∑
()
代入数据得:516.12177.4592
1.0827
312.8-=
0.23270.28326B B
e C =
-=-<=
满足基底合力偏心距。
基底压应力验算
对于
6B e <
⎪⎭⎫ ⎝⎛±=∑B e B N 61min max,σ
[]max 312.860.2331335.16001.7 1.7kPa kPa σσ⨯⎛⎫=
+=<= ⎪⎝⎭ []min 312.860.233132.96001.7 1.7kPa kPa σσ⨯⎛⎫
=
-=<= ⎪⎝⎭
满足基底压应力要求。
5)墙身截面偏心验算
合力距距形心距离C :
m C 6.14.228
=-=
73.9414 1.6118.306M E C kN m =⋅=⨯=⋅∑∑
118.306
0.3780.30.51340b M
e m d m G
=
=
=<=∑
⎪⎭⎫
⎝⎛±=±=
b e b N W M F N b 61σ
max min 312.860.3781429.621.7 1.7312.860.378161.611.7 1.7kPa kPa σσ⨯⎛⎫
=+= ⎪⎝⎭⨯⎛⎫
=
-=- ⎪⎝⎭
因为σ出现负值,故尚因检算不考虑圬工承受拉力时受压区应力分布的最大压应力。
通过应力从分布,受压区的最大压应力。
[]max 22312.8
56.815001.7330.378822b N kPa kPa
B e H σσ⨯=
=
=<=⎛⎫⎛⎫--⨯ ⎪ ⎪⎝⎭
⎝⎭
满足墙身截面强度要求。
本章小结
本章对洞门位置,类型,建筑材料进行选择并对洞门的强度及稳定性进行了验算。
入口端上行线桩点
K256+200,下行线桩点K258+261;出口端上行线桩点K258+252,下行线桩点
K256+203。
两端洞门形式均采用翼墙式洞门,根据规范要求对材料进行选择且最终满足强度及稳定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