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选择题汇总
马原试题及答案

马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答案:A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A. 商品B. 价值C. 剩余价值D. 资本答案:C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C. 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D. 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答案:D4.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社会基本矛盾C. 科学技术D. 人的意志答案:B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B. 生产资料公有制C. 计划经济D. 消灭了阶级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主要内容。
答案:马克思主义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内容包括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秘密;科学社会主义则阐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实现途径。
7. 阐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答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源泉,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这一理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8. 简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原理。
答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所引起的。
这种矛盾导致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进而引发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周期性的现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调节机制。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马原选择题库(全)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l、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木观点和基木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在19 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 核心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A、德国B。
马原选择题参考答案

哲学部分第一章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c)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b)A.哲学与世界观毫无关系 B .哲学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C.哲学与世界观没有区别D.任何世界观都是哲学3、“万物皆备于我”是(d )A.形而上学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即是否承认(c)A.世界的运动和发展B.世界的统一性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中存在是第一性D.世界的可知性5、“上帝在我心中”的观点是(c)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由客观唯心主义转向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一切唯心主义的观点6、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概念的关系是(b)A. 本源和派生的关系B. 普遍和特殊的关系C.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7、先有桥的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桥,表明( b )A.意识产生物质B.意识转化为物质C.意识决定物质D.意识创造物质8、把世界的本质单纯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是(c)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9、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b)A.不存在静止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C.运动就是物质D.除开运动物质不具有任何别的属性10.物质的惟一特性是指(c)A.它的具体性B.客观性C.客观实在性D.变化、运动性11、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在于只有这样,才能(a)A.确定地区分事物B.理解事物的统一性C.理解运动的形式D.理解运动的原因12、“世界统一于存在”的观点是(a)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掩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观点13、“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这是(d)A.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B.否认意识存在的庸俗难物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观点14、关于意识的本质问题,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c)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B.夸大物质决定意识的作用C.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D.片面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15、“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任务是:A. 批判反动的哲学体系B. 提供党和人民的思想武器C. 了解自然和社会的本质D. 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答案:B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A. 革命性B. 实践性C. 科学性D. 主观性答案:B3.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以什么为核心?A. 实践B. 理论C. 无产阶级D. 党的建设答案:A4.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发展过程一般分为几个重要阶段?A. 三个阶段B. 四个阶段C. 五个阶段D. 六个阶段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观点是:A. 实践决定意识B. 意识决定实践C. 实践和意识相互作用D. 实践与意识无关答案:A二、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什么?它对社会发展有什么指导作用?答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它指出,生产力的发展逐渐与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引发社会变革的动力。
这一矛盾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它与传统历史观的区别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观点是: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强调阶级斗争是驱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内在规律。
与传统历史观相比,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更加强调社会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刻揭示了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论述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强调实践在人类认识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请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论述。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类认识和历史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
例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决定意识",指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感知和理解客观世界,并在实践中不断改变和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另外,马克思主义强调的革命实践也是实践观的体现。
马原选择题

作为附录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精选选择题单选103题, 多选121题,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创立C. 十月革命的胜利D. 剩余价值论和唯物史观的发现【A】2. 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科学性B.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C. 阶级性D. 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B】3. 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指出: 全部哲学, 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 是()A. 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 思维与实践的关系问题D. 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B】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不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也是()A. 一切科学的基本问题B. 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基本问题C. 辩证法中的基本问题D. 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D】5.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 是否承认世界具有统一的本原B. 对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C. 有“高尚的理想”D. 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6.“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 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是()A.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B. 辩证唯心主义的物质观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D. 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物质观【A】7.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A】8.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运动B. 客观实在性C. 时间和空间特性D. 可知性【B】9.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形态是全面的, 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 并且形象地比喻为骨骼系统和血肉系统, 其中的血肉系统是指:A.上层建筑B经济基础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D文化意识形态【A】10. 【选择题Ⅰ】范缜说: “神之于质, 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 犹刃之于利。
大二马原考试题库和答案

大二马原考试题库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历史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B)A. 欧洲的启蒙思想B.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C. 德国古典哲学D. 法国大革命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C)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C.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D)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 以上都是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A)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C)A. 决定作用B. 否定作用C. 反作用D. 无影响二、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ABC)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文化学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中,以下哪些是正确的(ABC)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 新自由主义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ABC)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 坚持改革开放D. 以阶级斗争为纲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BD)A. 政治斗争B. 社会基本矛盾C. 文化发展D. 阶级斗争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以下哪些是重要的历史节点(ACD)A.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B. 改革开放的提出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三、判断题1.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正确)2.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
(正确)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完整)马原选择200题附答案

单项选择题1.哲学是( )。
A.研究自然界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 B.研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如何回答()。
A.世界的运动和发展问题 B.世界的统一性问题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 D.世界的可知性问题4.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A.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分裂 B.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践相分裂C.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裂 D.自然观和社会观相分裂5.黑格尔在对待辩证法问题上的错误在于()。
A.把辩证法的规律应用于整个世界 B.认为自然界和人类历史的发展没有规律C.把辩证法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 D.认为思维规律是自然界和历史规律的反映6.哲学党性或党派性是指().A.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B.可知论同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C.能动的反映论和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和斗争D.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8.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C.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 D.有限与无限的关系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B.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C.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D.绝对真理的体系10.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是()。
A.朴素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B.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C.德谟克利特原子论、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1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马原试题单选及答案

马原试题单选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心主义B. 唯物主义C. 辩证法D. 形而上学答案:B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A. 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哲学B.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C. 唯物史观、辩证法、政治经济学D. 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答案:C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理念答案:B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A. 理论的基础B. 理论的来源C. 理论的检验标准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人与自然的矛盾B. 人与社会的矛盾C. 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 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C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A. 剩余价值理论B. 劳动价值论C. 资本积累理论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A7.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 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B. 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矛盾C. 资本家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D. 工人与工人之间的矛盾答案:A8.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公有制经济B. 计划经济C. 无产阶级专政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社会革命C. 社会基本矛盾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C10.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途径是:A. 暴力革命B. 和平过渡C. 经济危机D. 社会改革答案:A。
马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马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于它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事物发展的结构和层次C、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正确答案:A2.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出“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正确答案:A3.资本主义经济细胞和包括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是:A、雇佣劳动的存在B、劳动商品的出现C、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的存在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存在正确答案:C4.概念、判断、推理是: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C、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正确答案:C5.“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这是鲁迅对《三国演义》的点评。
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A、对事物既要认识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认识其矛盾的次要方面B、对事物既要看到其现象又要抓住事物的本质C、对事物既要把握其同一性又要把握其斗争性D、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正确答案:D6.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人民群众B、社会基本矛盾C、科技革命D、阶级斗争正确答案:B7.真理的绝对性是指:A、真理的无条件性B、真理的运用不受条件限制C、真理不能继续发展D、真理不需要检验正确答案:A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为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橘逾淮为枳说明了()A、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过程B、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C、任何实体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D、事物的发展变化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正确答案:D9.“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A、形而上学观点B、诡辩论观点C、唯物辩证法观点D、不可知论观点正确答案:B10.物质的根本属性是:A、运动B、层次性C、客观实在性D、结构性正确答案:A11.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A、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B、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C、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正确答案:D12.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A、人与人的思想关系B、人与人的经济关系C、人与人的政治关系D、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正确答案:B13.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A、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B、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C、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等D、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正确答案:B14.制约人们行为及其动机的根本条件是:A、传统意识B、阶级关系C、政治制度D、生产方式正确答案:D15.“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个论断是:A、唯物论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辩证法的观点D、决定论观点正确答案:B16.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超越空想社会主义,是因为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A、科学的思想体系上B、共产主义者同盟上C、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D、批判空想社会主义上正确答案:C17.“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的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一观点是:A、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B、庸俗唯物论观点C、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D、相对主义诡变论观点正确答案:A18.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马原试题(内含答案)

马原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存在和思维何者为第一性”可将哲学派别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发展科学技术不属于生态文明建设;3.马克思主义诞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1848《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4.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理论对行动有指导作用5.马克思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与时俱进6.钉子——马——国家:事物是普遍联系的7.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存在和思维何者为第一性;意识是否可以认识物质】8.真理的辩证法:绝对性与相对性9.诗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发展趋势【辩证否定观】10.马克思哲学理论体系不包括:共产主义战胜资本主义11.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12.恩格斯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13.“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对意识能动性的客观解释14.相互对立的哲学观点不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5.正确指明意识的本质的是: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6.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17.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两次飞跃: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18.认识论中最重要的哲学派别是:反映论(唯物主义)与先验论(唯心主义)19.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0.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2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最重视: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22.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23.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使用价值24.马克思在哪一方面引起世界的关注(正确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25.跟着感觉走(保证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26.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7.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8.主观唯心主义(心外无物,心外无理)29.蝴蝶效应(一种现象可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和另外事物进行联系)30.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31.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立场(阶级性)32.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心在动(认为精神是运动的主体,主观唯心主义)33.第一次明确提出哲学基本问题的哲学家(恩格斯)34.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统一(唯物辩证)35.手推磨(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36.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7.英雄史观的出发点(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38.一言可以兴邦(英雄史观)39.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40.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41.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二、辨析题1.和谐使矛盾完全消除错误。
考研马原选择题

选择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物质B. 意识C. 客观精神D. 主观精神(正确答案:A)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外部推动B. 内部矛盾(正确答案)C. 人的意志D. 自然规律关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实践的目的B. 认识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检验标准C.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答案)D. 认识和实践是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主要体现在:A. 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B. 社会意识的内容根源于社会存在(正确答案)C. 社会意识可以脱离社会存在而独立发展D. 社会意识的形式是由社会存在直接决定的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认为:A. 英雄人物创造历史B. 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C.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正确答案)D.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但不受任何条件限制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A. 主观对客观的反映B. 客观对主观的反映C. 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正确答案)D. 绝对不变的认识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生产力的发展总是适应生产关系的变化B. 生产关系的变化总是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正确答案)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不存在矛盾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A. 逻辑推理B. 实践经验(正确答案)C. 权威意见D. 个人信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中,决定性作用的是:A. 地理环境B. 人口因素C. 生产力的发展(正确答案)D. 上层建筑。
马原期末复习选择题(附问题详解)

马原期末复习选择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根本理论、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开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根本理论、根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开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根本理论、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根本理论、根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开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根本理论、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B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根底和实践根底是〔 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开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C 〕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 〕A、合理核B、根本核C、精髓D、核心9.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A、以实践为根底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0.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C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2.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A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3.学习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14.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是〔 B 〕A、客观性B、实践性C、历史性D、社会性1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 A 〕A、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的开展和矛盾激化以与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B、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C、德国古典哲学D、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研究16.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费尔巴哈哲学中的“根本核〞是〔 A 〕A、唯物论思想 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17.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完整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C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共产党宣言》C、《德意志意识形态》D、《资本论》18.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 A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B、唯物论和辩证法C、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D、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19.从〔 D 〕上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马原试题库与答案

马原试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A、概念——判断——推理B、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C、实践——认识——实践D、感觉——知觉——表象正确答案:C2.“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是:A、《资本论》中的一段话B、《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C、《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D、《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正确答案:C3.哲学上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A、形式和内容的关系B、一般和特殊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本源和派生的关系正确答案:B4.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
这里讲的“有限的范围”是指:A、物质能否被意识所正确反映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C、意识是否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意识是否根源于物质正确答案:B5.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人民民主专政B、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现实C、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D、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正确答案:C6.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C、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D、科学实验正确答案:A7.真理是:A、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意见B、客观事物及其规律C、人们有用的观点或理论D、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正确答案:D8.区分和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是:A、矛盾的特殊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普遍性D、矛盾的同一性正确答案:A9.概念、判断、推理是:A、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D、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正确答案:B10.“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B、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C、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D、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正确答案:A11.下列是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是:A、真理是正确认识B、真理是社会规律C、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D、真理是自然规律正确答案:C12.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大学马原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马原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它包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分别是: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学说C.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D.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答案:D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能量答案:B3.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剩余价值的产生是通过:A.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B.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C. 超额剩余价值生产D. A和B答案:D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 生产过剩B.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答案:D5.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目标是:A. 实现个人自由B. 建立无阶级社会C. 消除贫富差距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A. 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生产方式D. 上层建筑答案:B C7.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市场调节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 资本家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答案:A B C8.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A.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B. 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C. 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D. 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答案:A B三、简答题9.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主要内容。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探讨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以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基本原理。
政治经济学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剥削关系,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过程,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科学社会主义则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
马原练习题(附答案)

马原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社会基本矛盾是: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C、生产和消费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正确答案:D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正确答案:B3.制约人们行为及其动机的根本条件是:A、政治制度B、生产方式C、传统意识D、阶级关系正确答案:B4.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是: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诡辩论的观点C、经验论的观点D、旧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A5.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A、反动阶级对革命政权的篡夺B、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C、统治阶级内部政权的更替D、思想、文化、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正确答案:B6.“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A、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B、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C、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D、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正确答案:D7.《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这段记载中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A、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B、精神是运动的主体C、精神运动时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正确答案:B8.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A、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B、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和熟练程度决定的C、劳动者为资本家创造的剩余价值决定的D、劳动者劳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正确答案:A9.现阶段,先进生产力集中体现为:A、管理方式B、科学技术C、劳动对象D、劳动者正确答案:B10.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靠:A、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B、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C、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D、工作日不变,增加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正确答案:A11.社会意识的本质特点在于:A、它是全社会人的共同意识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独立性C、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D、它是独立于社会存在之外的精神实体正确答案:B12.哲学上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一般和特殊的关系C、本源和派生的关系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正确答案:B13.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治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理念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A. 直线上升的B. 螺旋式上升的C. 波浪式前进的D. 静止不变的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A. 剩余价值理论B. 资本积累理论C. 劳动价值论D.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关系理论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阶级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人与自然的矛盾5.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是:A. 实现共产主义B.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 实现共同富裕D.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此处省略15题)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一是唯物主义,即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二是辩证法,即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矛盾的统一;三是历史唯物主义,即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 简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答: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此处省略2题)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
答: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表现为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断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同时导致劳动者失业和贫困化,加剧了贫富差距,最终可能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2. 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优越性。
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按劳分配原则、人民民主专政等。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于能够更好地发挥社会化大生产的优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权益,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15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100道马原选择题(答案修正版).

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概论(历年考试相关资料)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B )A 、辩证法思想B 、唯物主义思想C 、可知论思想D 、决定论思想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D )A 、古希腊罗马哲学;B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 、法国启蒙哲学;D 、德国古典哲学3、“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 C )A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基本内容;B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功能作用;C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理论品质;D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实践基础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ABCD )A 、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B 、现代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C 、以三大发现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新成就;D 、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锐化;E 、现代西方哲学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有(BCD )A 、控制论;B 、细胞学说;C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D 、生物进化论;E 、信息论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A 、客观实在性;B 、运动变化性;C 、可知性;D 、广延性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D )A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D 、绝对和相对的8、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东西而已,这表明(B )A 、人脑是意识的器官和源泉;B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 、观念和物质没有本质区别;D 、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9、庄子提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他只强调事物的联系,否认事物之间的区别,这是一种(B )A 、唯心主义观点;B 、唯物主义观点;C 、相对主义观点;D 、形而上学观点10、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B )A 、普遍性和特殊性;B 、斗争性和同一性;C 、绝对性和相对性;D 、变动性和稳定性11、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提示事物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C )A 、否定之否定规律;B 、对立统一规律;C 、质量互变规律;D 、内容决定形式的规律12、下列选项中,体现坚持适度原则的是(A )A 、掌握火候,适可而止;B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C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D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13、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C )A 、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 、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C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 、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原理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C)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2、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A. 运动B. 物质可以认识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D. 客观实在性3、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C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是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 C.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 C )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A)A.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B.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曲折性 C.既一定又否定 D.既前进又倒退7、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B)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8、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C )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D)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量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0、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 C )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创造物质 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意识依赖于物质11、中国古代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马原选择题库

马原选择题库(总19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革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B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3.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D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关于人的本质问题C.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4.“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B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5.毛泽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行一千河”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B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空间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C.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间空间的有限性的统一D.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6.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蛛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蛛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A )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7.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在于( C )A.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B.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C.人类是否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D.人类能够保持生态平衡8.辩证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D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9.“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马原考试题库及答案本科

马原考试题库及答案本科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D. 法国启蒙思想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A. 物质B. 意识C. 精神D. 存在答案:A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表现在()A. 正确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B. 以实践为基础C. 以无产阶级的解放为己任D. 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答案:C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表现在()A. 正确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B. 以实践为基础C. 以无产阶级的解放为己任D. 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表现在()A. 正确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B. 以实践为基础C. 以无产阶级的解放为己任D. 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答案:D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表现在()A. 正确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B. 以实践为基础C. 以无产阶级的解放为己任D. 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答案:B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客观实在性B. 可知性C. 运动性D. 多样性答案:A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B. 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反映C. 物质和意识相互决定D. 物质和意识没有关系答案:A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时间和空间是()A. 物质的唯一特性B. 物质的固有属性C. 物质的存在形式D. 物质的运动形式答案:C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运动是()A. 物质的唯一特性B. 物质的固有属性C. 物质的存在形式D. 物质的运动形式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C.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 实践性答案:ABCD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表现在()A. 正确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B. 以实践为基础C. 以无产阶级的解放为己任D. 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答案:CD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表现在()A. 正确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B. 以实践为基础C. 以无产阶级的解放为己任D. 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答案:AB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表现在()A. 正确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B. 以实践为基础C. 以无产阶级的解放为己任D. 以改造世界为目的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B. 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反映C. 物质和意识相互决定D. 物质和意识没有关系答案:A三、判断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原选择题汇总(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1. D 2. C 3. D 4. A 5. D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2)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
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A.客观性B.有限性C.相对性D.一维性(3)在听完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仅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
”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有效性B.客观规律性C.主体能动性D.直接现实性(4)“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
”这一说法表明()A.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B.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C.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D.文化是历史进步的源泉(5)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增殖过程的分析,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A.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和生产价值的时间B.转移旧价值的时间和创造新价值的时间C.生产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D.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6)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
这个范围是指() 6. A 7. D 8. B 9. C 10. A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重要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7)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
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B.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绝对性所预设的C.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8)列宁说,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个活生生的形态,既有“骨骼”,又有“血肉”。
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活的有机体,其“骨骼”系统是指()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B.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C.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D.由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等构成的社会意识形态(9)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B.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D.自由理性的外化(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质是()A.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B.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C.消除或防止经济危机的爆发D.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11)某钢厂因铁矿石价格上涨,增加了该厂的预付资本数量,这使得该厂的资本构成发生了变化,所变化的资本构成是()A.资本技术构成11.B 12.A 13.C 14.D 15.CB.资本价值构成C.资本物质构成D.资本有机构成(12)恩格斯用《共产党宣言》中的下面这段话表述了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这段话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B.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C.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D.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13)有一则箴言:“在溪水与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
”“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D.有其因必有其果(14)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融化,致使北极熊无处可去的场景,颇具震撼力。
它给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发出的警示是()A.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B.生态失衡已成为自然界自身周期变化不可逆转的趋势C.自然地理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D.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身活动的重要前提(15)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16)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的是()A.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B.马克思主义哲学16.B 17.B 18.A(B)19.D 20.D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人类学(17)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A.唯物论和辩证法B.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C.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D.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18)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C.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19)“居安思危”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B.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C.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0)“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这是一种( )A.庸俗进化论的观点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C.激变论的观点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21)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任何具体实践活动都()21.D 22. A(D)23.B 24.D 25.AA.具有客观性B.具有能动性C. 具有社会性D.具有历史局限性(22)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
这件事说明()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C.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认识发展的动力(23)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C.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24)社会规律和自然界的规律的区别表现为()A.社会规律是主观的,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B.社会规律是有阶级性的,自然界的规律是没有阶级性的C.社会规律是不可捉摸的,自然界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D.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自然界的规律是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25)生产关系的根本内容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B.分配关系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参加生产劳动与否(26)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26.B 27.A 28.C 29.C 30.A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C.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2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是()A.价值增殖过程B.劳动过程C.价值形成过程D.价值实现过程(2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A.商品的不等价交换B.小生产者有人身自由C.劳动力成为商品D.资本的原始积累(29)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A.俄国共产党B.中国共产党C.共产主义者同盟D.法国共产党(30)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初期经历了()的过程。
A.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B.从新经济政策到战时共产主义C.从土地革命到工业革命D.从农村暴动到城市起义1.在人类新千年到来之时,西方媒体纷纷推选千年风云人物。
在英国广播公司和路透社等媒体的评选中,多次名列千年思想家前两位的是( )A.马克思、爱因斯坦B.牛顿、爱因斯坦C.马克思、牛顿D.达尔文、牛顿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曾经被称为“时代的歌中之歌”的是()A.《共产党宣言》B.《资本论》C.《反杜林论》D.《国家与革命》3.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A.《共产党宣言》B.《资本论》C.《反杜林论》D.《国家与革命》4.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的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人类学5.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6.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的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历史学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D.致力于消灭私有制和剥削现象8.关于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影响的错误理解是()A.证实了马克思主义B.证伪了马克思主义C.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D.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9.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10.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完整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共产党宣言》C.《德意志意识形态》D.《资本论》11.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B.唯物论和辩证法C.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D.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12.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A.实践性B.科学性C.革命性D.阶级性1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14.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共产党宣言》C.《德意志意识形态》D.《资本论》15.马克思“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共产党宣言》C.《德意志意识形态》D.《资本论》16.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根本的方法是:()A.理论联系实际B.分析与综合 C .归纳与演绎 D.历史与逻辑的方法17.从( )上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