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

合集下载

(完整)综采放顶煤工艺

(完整)综采放顶煤工艺

综采放顶煤工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煤炭作为我国最主要的能源,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在内蒙中西部,有很多年产千万吨的矿井。

由于蒙中西煤田煤层厚度大、赋存稳定,地质条件比较好,因此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工艺被这里的大型煤矿广泛应用,并因此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工艺是一种能够实现高产、高效的开采工艺,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开采工艺已经十分成熟。

在多个大型矿井的应用实践证明,开采煤层厚度在6~13米的情况下,一个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工作面年产500~600万吨以上完全能够实现。

一、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以下简称综放)的适用条件:煤层厚度在5~6米以上,倾角不大,赋存稳定,工作面走向长度较长,切眼长度一般在150~250米,最长达300米以上.煤质相对较软或者裂隙发育,在底层回采后上部煤层和顶板容易垮落。

二、综放工作面示意图。

上巷(又叫回风顺槽)主要用来回风和运输物料、行人;切巷(又叫切眼、工作面)安装综采放顶煤支架和前、后溜子以及采煤机,下端头向外安装装载机(含破碎机),下巷(又叫运输顺槽)安装皮带运输机。

前溜把采煤机割下的煤运输到下巷铺设的转载机上(前溜同时也是采煤机的运行轨道),后溜把支架后部放出的煤也运输到转载机上,由转载机转到胶带运输机。

下巷铺设的胶带输送机把转载机转过来的煤运输到下巷外口的溜煤眼,由大巷胶带输送机运走。

溜子、转载机、皮带的连接方式为搭接。

给工作面设备供电的移动变电站、开关车、电缆车和为支架供液的液压泵站也放置在下巷靠近下端头附近,并随工作面的不断推进而向外移动.在下巷较宽时,下巷一般采用机轨合一,就是在胶带输送机和下巷上帮之间铺设一条轨道,用来放置移动变电站、开关车、电缆车和液压泵站(都放在板车上),便于外移(也有可能使用临时轨道,又叫梯子道)。

而且轨道也可以用来运送部分物料。

三、综放工作面的主要设备:双滚筒采煤机、放顶煤液压支架(基本架、过渡架、排头架、端头架)、刮板输送机(两部)、转载机(破碎机)、胶带输送机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液压泵站、移动变压器、开关等(各设备在工作面的布置工作面见下图)。

综采工作面设计

综采工作面设计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表1第二节煤层本工作面设计开采煤层为3上层煤,通过地质资料分析和现场巷道、切眼掘进证实,该工作面范围内,煤层赋存稳定,煤厚变化不大,煤层平均厚度为7.2m,煤层以亮煤为主,少量镜煤和暗煤,玻璃光泽,煤岩类型为半亮、半暗型煤。

具体情况如表二所示。

煤层情况表表2第三节煤层顶底板煤层顶底板表表3附图一:3111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1:500)第四节地质构造一、断层情况以及对回采影响:该面煤岩层基本构造形态为一小背斜(张庄背斜),背斜西翼走向105°,倾向15°,煤岩层倾角平均10°;背斜东翼走向168°,倾向78°,煤岩层倾角平均10°;根据巷道的实际揭露资料,工作面内构造比较简单,除面北部的巷道揭露断层情况表表4DF12和西部的F29断层外,只在工作面切眼上部揭露一条落差1m的正断层f1,对工作面的正常回采影响不大,另根据物探资料,在工作面中部有一条落差0~3m的正断层,对工作面的正常回采有一定的影响,在回采过程中预计还会揭露个别小断层。

巷道揭露及物探探明的断层情况详见下表:二、褶曲情况及对回采影响根据现有地质资料,本面基本上无褶曲影响。

三、其它因素对回采影响根据现场工作面掘进巷道实际观察,工作面没有陷落柱和火成岩侵入。

附图二:1、3111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平面图(1:1000)2、3111工作面皮带顺槽下帮、轨道顺槽上帮、切眼西帮巷道素描图(1:500)第五节水文地质情况一、含水层分析影响回采的含水层主要有3煤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和3煤底板三灰岩溶裂隙含水层。

1、3煤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根据副井实测资料,3煤顶板砂岩含水层累计厚度为29.1m,分为两段:第一段位于3煤以上4.6m,厚度为15.6m;第二段位于煤3以上26.15m,厚度为8.9m。

3煤底板砂岩含水层厚36.18m。

12160采煤工作面开采设计

12160采煤工作面开采设计

12160采煤工作面开采设计
一、工作面布置
1.根据地质构造条件选择最佳的工作面布置,尽量减少断层、褶皱等
地质构造带对采煤作业的影响。

2.采煤巷道的曲线半径要根据矿井的开采技术要求和设备条件进行设计,保证采煤机等设备正常工作。

3.根据顶底板条件选择合适的采煤机和支架,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稳定。

4.煤层的倾角影响采煤方式的选择,对于倾斜煤层可以采用控制性采
煤或者无极限长壁采煤。

二、开采方法
控制性采煤是指在煤壁上开设一定规模的通风井巷,通过井巷的组织
和阻隔对采煤工作面进行控制和管理。

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根据煤层的倾角和顶板条件,确定合适的工作面长度和斜向
支护方式。

2.其次,根据煤壁的稳定性和煤层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如
液压支架、动力钉等。

3.确定通风井巷的位置和规模,采用适当的通风方式,保证工作面的
通风和瓦斯抽放。

4.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包括主风井、回风井和配风井等,保证矿井
的通风和安全生产。

5.根据工作面的需求,设计合适的煤层掘进参数,如掘进速度、掘进深度和回采厚度等,保证掘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支护方式
四、煤层掘进参数
根据实际情况和设备的工作性能,确定合理的掘进速度,以保证较高的产量和工作效率。

掘进深度的设置应考虑到煤层的稳定性和支护条件,避免煤层断层和顶板下沉等问题。

回采厚度的确定应综合考虑煤层的倾角、顶板条件和开采设备的工作要求,保证掘进过程的安全稳定。

综放面在地质条件复杂区域全走向大坡度开采技术

综放面在地质条件复杂区域全走向大坡度开采技术
2 9 第6 0年 期 0
鸯 舛l 瞧晨 技

综放 面在 地质 条件 复 杂 区域全 走 向大 坡度 开 采技 术
崔 长生
( 岗矿业集团 , 鹤 黑龙 江 鹤 岗 摘 14 0 ) 5 10 要 南山煤矿北 五外 区】 5层地质 条件复 杂, 设计综放 面全 走向大坡度 开采, 通过对 Z 2 0 /6 2 F 00 1/ 4轻型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 的推拉千斤
min x ei cs o eft emii ei n r u tni o pe el i l odt n g no l ehnzdcvn c. n gepr ne rh u nn ds adpo ci cm l goo c n iosri ful m c ai aigf e i e f t ur g n g d o n x g ac i eo fy e a Ke od tt —sielres p hg n xr yw rs o l tk ag l e a r o ihadet a—hg e. srg spr i rs r ie p s p lfreo p s i s n pa u e —hg p se p s uh& u o c f uh—pljc h  ̄l h e u p l ulak
1 采 区 概 况
2 采 区上 下 两 巷 和 支 架 配 套 选 型
南山煤矿北五外区 1 5层综放回采工艺时 , 地质条
件复杂 , 冲击地压现象 , 有 在设计工作 面时上下两巷选 择大断面(21 ) 1 3 掘送 , 1 . 2 采取锚网锁联合支护 方式 。这 样就保证 了综放工作面安装排头支架需要 。工作面上
下两端头有 了排头支架 , 就可 以做到采煤机 自开缺 口, 减少 了因人工开缺 口工序 ( 小班每次人工开一遍缺 口,

14402综采工作面设计

14402综采工作面设计

14402综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第一节工作面概况矿井14402工作面位于一采区西南侧,为一采区首个综采工作面,工作面地表高程范围为+130m~+180m,工作面标高为-130m~-220m,煤层埋深厚度260~400m,平均埋深330m。

工作面范围内分布有ZK62与ZK63勘探线内有5个见煤钻孔,走向平均坡度3°~20°,西北侧临14401采空区,南面为回风石门及运输大巷,东面为一采区进风巷及回风巷。

14402工作面倾斜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开采。

工作面走向长度平均580m,切眼长度180米。

工作面皮带巷、轨道巷、回风巷净宽3.2m,高2.2m,净断面7.04m2。

三巷均采用锚网支护。

工作面倾向长180m,走向平均长约580m 。

开采煤层为Ⅳ4煤层。

Ⅳ4煤层煤层厚度1.3~1.7m,平均厚度1.5m。

14402可采储量22.9万t。

此工作面对应的地表从井上下对照图上看出,14402工作面对应地面位置为山坡树林,丘陵地势,无重点保护建筑物。

第二节地貌概况14402工作面对应地面位置为山坡树林,丘陵地势。

第三节煤层与围岩性质一、煤层性质14402工作面所采煤层为Ⅳ4煤层:褐黑色,条痕棕褐色,油脂光泽,薄层至中厚层状,亮煤、半亮煤夹暗煤,条带状结构,易燃。

显微特征为:条带状结构,薄~中厚层状,有机组份占71~81%,矿物组份为19~29%。

二、围岩性质Ⅳ4煤层直接顶和老顶以泥质、泥灰岩为主,近煤层处层理发育,局部发育成楔状,不易破碎,伪顶厚0.2~0.5m,易碎,易冒落,直接底为泥灰岩,层理发育,厚2.0m,该面直接顶为2类中等稳定,老顶为Ⅱ级,底板为Ⅲb级14402综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第四节水文地质一、地表根据广西煤炭地质一五〇勘探队于2013年1月提交的《广西田阳县田阳探区XXXX矿段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及评审意见书,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在近右江河地带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复杂。

根据2016年05月,XXXX矿编制的《百色右江XXXX煤矿有限公司XXXX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及评审意见书,本设计按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进行设计。

综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综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第一部分矿井概况第一章编制依据1、二○一一年版《煤矿安全规程》2、二0一零年版《采矿工程设计手册》3、《同生树儿里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4、《同生树儿里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地质报告》5、3#煤层西盘区8101综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6、同煤集团矿井采掘生产技术管理办法7、3#煤层西盘区8101综采工作面巷道布置图第二章矿井概况一、矿井简介树儿里井田位于大同市左云县境内小京庄乡树儿里村南部,距大同市城区西南87公里。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7′54″~112°39′18″,北纬:39°48′28″~39°48′47″。

西部8Km处有右玉至山阴的柏油路,距山阴县岱岳镇45km,在岱岳镇交于大(同)—运(城)公路及北同蒲铁路,北距109国道约23km。

井田内地形平坦,村与村之间有公路相通。

井田位于洪涛山脉的西侧,非梁峁状黄土丘陵区。

为缓坡丘陵,是黄土覆盖在波状起伏的丘陵古地形上而成。

地势总体为东北部较高,西南部较低。

最高点位于井田东部边界处,海拔1480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部,海拔,相对高差为。

井田内主要河流有酸茨河,为季节性河流,平时干涸无水,只在雨季才有短暂洪流,向西注入原子河,原子河向东南归入桑干河。

井田属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桑干河支流。

井田形状为一不规则多边形,东西长,南北宽,井田面积。

地质资源量为,工业资源储量为。

设计资源储量为,设计可采储量为。

矿井设计规模为a。

矿井服务年限为,本矿井为单水平开采,水平服务年限为。

二、井田开拓方式本井设计按照调整后井田开拓方式为:新掘主斜井、将原副斜井改为回风斜井、原主斜井调整为副斜井,三个井筒位于一个工业场地内。

原有主斜井坡度25°,斜长428米,砌碹,半圆拱断面,净断面,兼并重组后,将其功能调整为副斜井,由于原有井筒采用砌碹支护,受井筒断面的制约也无法对提升设备进行改造,在确保井筒墙体稳定性和满足支架宽度与提升高度的前提下,拆除井筒内原有胶带,对原主井井筒进行扩刷,铺设30kg/m单轨,提升方式为单钩串车提升,主要担负全矿井提矸、下料等任务,兼做进风井及安全出口。

斜沟煤矿标准23103工作面设计

斜沟煤矿标准23103工作面设计

西山晋兴斜沟煤矿XISHAN COAL ELECTRICITY JIN XING XIE GOU MINE23103综放工作面设计说明书矿长:总工程师:编制:编制单位:编制日期:会审单位总工程师:日期:年月日生产副总:日期:年月日机电副总:日期:年月日地质副总:日期:年月日运输副总:日期:年月日安监处:日期:年月日生产技术科:日期:年月日机电供应科:日期:年月日地测科:日期:年月日通风科:日期:年月日矿调度:日期:年月日目录设计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采矿设计手册》、《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等煤炭行业有关标准。

2、《山西焦煤集团公司生产技术管理若干规定》、《煤矿总工程师手册》。

3、《矿井生产技术管理基础工作若干规定》(西山煤电发〔2006〕25号)。

4、《西山煤电集团采煤工作面设计审批和验收管理规定》(西山煤电发〔2011〕10号)。

5、《生产矿井安全管理及质量标准化检查标准评分办法》(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1月)。

6、地测科提供的《23103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

7、现场调研的有关基础资料及相近工作面采掘经验。

第一章:工作面概况1.1概述设计工作面名称:21采区13号煤23103综采工作面。

工作面位于魏家滩镇和黄家沟村东南侧,黄家沟横穿工作面北部,石吉塔沟位于工作面南端。

工作面位于黄土山梁下,地势总体南高北低,地形复杂,盖山厚度255~414米。

工作面位于21采区西,东侧、北侧、西侧均为实煤区,南侧依次为21采区回风、带式输送机、辅助运输上山三条大巷,上部为8号煤层18109和18107采空区。

钻孔1004、ZK15524位于工作面东侧。

第二章:地质情况及储量计算2.1 地质情况附:工作面平面布置示意图(见图1—2)2.2 储量计算工作面储量情况见表2-2。

表1-1 储量计算表2.3 综合柱状图第三章:工作面巷道布置3.1 工作面保护煤柱留设根据采区设计,工作面切割位置按小二楼村庄保护煤柱确定,留保护煤柱20m;停采线位置根据一号副斜井保护煤柱确定,留保护煤柱150m。

大倾角较薄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主要工艺参数

大倾角较薄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主要工艺参数

大倾角较薄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主要工艺参数首先是开拓工艺。

大倾角较薄厚煤层的开采主要采用掘进工艺。

掘进工艺应根据地质条件和煤层倾角选择适当的开拓方法,常用的有钻孔爆破法、短支撑法和机械化掘进法等。

钻孔爆破法是利用钻机在煤层中钻孔并进行爆破,破碎煤层后进行掘进;短支撑法是利用钻孔进行支护后进行掘进;机械化掘进法是利用掘进机对煤层进行掘进。

开拓工艺的选择应根据煤层的地质条件、倾角和厚度以及设备的适应性等因素综合考虑。

支护工艺是指对开采工作面进行支护的方法。

由于大倾角较薄厚煤层的自稳性较差,开采过程中容易形成松散圈和龙骨,因此在支护上需要采用适当的工艺。

常用的支护方法包括液压支架支护、锚杆支护和锚杆网片支护等。

液压支架支护是利用液压支架对煤层进行支撑,通过调节支架的高度和倾角来适应工作面的变化;锚杆支护是利用预埋的锚杆对工作面进行支撑,提高工作面的稳定性;锚杆网片支护是利用锚杆网片对工作面进行支撑,增强煤层的整体性,防止松散圈的形成。

运输工艺是指将煤炭从工作面运出煤矿的过程。

大倾角较薄厚煤层的运输主要采用载人车和皮带机联合运输的方法。

载人车主要用于运送人员和工具,通过坡道或斜井将煤炭运出矿井口;皮带机主要用于煤炭的连续运输,将开采的煤炭由工作面运送到杆头集中处理区或矿井口。

通风工艺是指对工作面进行通风的方法。

大倾角较薄厚煤层的通风主要采用局部通风的方法。

局部通风是指通过设置局部风机和导流设施将新鲜空气供应到工作面,排出煤尘和有害气体。

通风工艺的设计应考虑到煤层倾角和厚度、工作面长度、风量和风压等因素,以确保工作面的安全和舒适。

安全工艺是指保障工作面安全生产的措施和方法。

大倾角较薄厚煤层的安全工艺主要包括防尘、防火、防突水和瓦斯抽放等。

防尘工艺主要采用喷雾降尘和悬浮物浓度监测等方法,控制煤尘扩散,减少尘肺病的发生;防火工艺主要采用消防器材和自动灭火系统,随时保持工作面的防火状态;防突水工艺主要采用注浆封孔和地质预测等方法,防止煤层开采过程中的突水事故;瓦斯抽放工艺主要采用抽排瓦斯和煤层瓦斯抽放等方法,减少瓦斯事故的发生。

神东布尔台煤矿综放开采设计与应用实践

神东布尔台煤矿综放开采设计与应用实践

神东布尔台煤矿综放开采设计与应用实践李建军【摘要】布尔台煤矿42102-1大采高综采面开采期间存在矿压显现剧烈、顶板管理困难、采空区自然发火管理困难等问题.根据42103工作面煤层地质、技术条件,对42103工作面采用综放开采工艺可行性进行论证,提出42103工作面采用综放开采工艺可行.从工作面回采率、煤炭资源损失、搬家倒面费用、顶板维护费用四方面对42102-1综采工作面与42103综放工作面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42103综放开采应用效果良好,对于厚度变化较大和顶板控制难度大的厚煤层,若煤层放冒性较好,可优先考虑采用综放回采工艺.%During the mining of 42102-1 fully-mechanized high cutting mining face in Buertai coal mine , there we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intense manifestations of mine pressure ,difficulty in roof management and in managing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 goaf areas ,and so on .According to the coal seam geology and technical conditions of mining face 42103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feasibility of fully-mechanized caving mining technology for 42103 ,and proposed that it is feasible for adopting this technology for 42103 .In addition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42102-1 and 42103 were compared from four aspects :the recovery rate of mining face ,the loss of coal resource ,the expenses of moving face and the cost of roof maintenance .If the coal seams have a good risk of flaking ,thick coal seams with large variations in thickness and difficulty in control of their top plate may be preferred for the fully-mechanized caving mining technology .【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8(027)0z1【总页数】4页(P249-251,260)【关键词】厚煤层;大采高综采;综放开采工艺;矿压显现;经济效益【作者】李建军【作者单位】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哈拉沟煤矿 ,陕西神木7193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820 引言我国煤炭储量丰富,其中厚煤层储量所占比例约45%[1-2],大量厚煤层开采不断丰富了厚煤层开采方法。

综采工作面采煤工艺

综采工作面采煤工艺

综采工作面采煤工艺一、前言综采工作面采煤工艺是指在煤层开采过程中,通过各种工艺手段将煤炭从地下开采出来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综采工作面采煤的整个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掘进、支护、通风、运输等方面。

二、准备工作1.选址选址是指在进行开采前,需要对煤层进行勘探和评价,确定最佳的开采位置。

选址需要考虑到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

2.布局设计在选定好开采位置之后,需要进行布局设计。

布局设计包括综合布置、巷道布置和支架布置等方面。

合理的布局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3.设备准备设备准备包括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两部分。

机械设备主要包括采煤机、传送带等;电气设备主要包括配电柜、变压器等。

三、掘进1.钻孔爆破法钻孔爆破法是一种常用的掘进方法。

该方法首先需要进行钻孔作业,然后在钻孔中放入炸药,最后进行爆破。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地开采出大量的煤炭。

2.机械掘进法机械掘进法是一种利用机械设备进行掘进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使用采煤机等设备,将煤层挖掘出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硬的煤层。

四、支护1.钢架支护法钢架支护法是一种常用的支护方法。

该方法需要使用钢架将巷道周围的岩体支撑起来,防止其坍塌。

这种方法具有支护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点。

2.木材支护法木材支护法是一种传统的支护方法。

该方法需要使用木材将巷道周围的岩体支撑起来,防止其坍塌。

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易于操作等优点。

五、通风通风是综采工作面采煤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风可以保证工作面空气新鲜,减少尘埃和有害气体对工人身体的危害。

六、运输1.皮带输送法皮带输送法是一种常用的运输方法。

该方法需要使用传送带将采出来的煤炭从工作面运输到地面。

这种方法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

2.车辆运输法车辆运输法是一种传统的运输方法。

该方法需要使用车辆将采出来的煤炭从工作面运输到地面。

这种方法具有适用范围广、灵活性高等优点。

七、安全措施在综采工作面采煤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措施。

主要包括防止火灾、防止事故、防止尘肺病等方面。

采煤工作面设计规范-

采煤工作面设计规范-

采煤工作面设计规范一、范围1、本规范规定了采煤工作面设计的程序、依据、技术内容、设计说明书编写的格式。

2、本规范合用于综采工作面、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水采工作面的设计。

二、设计程序1、采煤工作面设计由矿生产技术部门按采煤工作面衔接安排,确定工作面设计或者项目设计负责人。

2、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科(部)室,根据采区设计研究确定采煤工作面设计的具体原则。

3、设计负责人根据设计指令下达设计通知单,通知有关单位提供相关基础资料或者通知各专业根据相关基础资料进行专业设计。

4、设计负责人或者各专业根据确定的设计原则及采集的相关资料进行采煤工作面设计。

5、编制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6、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单位负责人对采煤工作面设计进行审查。

经修改通过后报送长治公司进行审核备案。

三、设计依据1、长治公司批准的采区设计。

2、矿总工程师批准的掘进地质说明书。

3、采面位置、范围,井上、下关系及四邻采面的地质情况。

包括煤层赋存情况、水文地质、瓦斯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赋存情况与涌出特征,煤层爆炸倾向,煤层自燃发火倾向及分类情况。

4、采面内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岩移特点及上、下煤层间及夹矸关系;邻近工作面同一煤层的矿压观测资料。

5、邻近工作面及边界小窑采空区、积水情况资料。

6、编制内容必须符合《矿产资源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7、采煤工作面设计的编制必须以经集团、公司和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设计文件(矿井设计、矿井改扩建设计、水平延深设计、区域设计等)和经审批的采区地质说明书为依据。

四、工作面设计内容1、工作面所处位置及编号,所采煤层位置(编号),巷道布置、巷道断面,支护形式及支护材料的选择计算,掘进设备。

2、工作面几何尺寸、位置、边界、煤柱,邻近工作面开采情况,采动对地面的影响预测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工作面储量计算及回采率。

综采工作面设计技术标准

综采工作面设计技术标准

采煤工作面设计技术标准一、设计程序1、回采工作面设计由矿生产设计部门按回采工作面衔接安排,确定工作面设计及项目设计负责人。

2、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科室根据采区设计研究确定回采工作面设计的具体原则。

3、项目设计负责人根据设计指令下达设计通知单,通知有关单位提供相关基础资料。

4、项目负责人根据确定的设计原则及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采煤工作面图纸设计。

5、编制回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6、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单位负责人对回采工作面设计进行审查。

经修改通过后报送上级及矿有关单位。

二、设计依据1、集团公司批准的采区设计。

2、矿总工程师批准的该分阶段的地质说明书。

3、采煤工作面位置、范围、井上、下关系及相邻采煤工作面(边界)的地质情况。

包括煤层储存情况、水文地质、瓦斯及二氧化碳储存情况与涌出特征,煤尘爆炸倾向,煤层发火倾向。

4、采煤工作面内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岩移特点及上、下煤层间及夹矸关系;邻近工作面同一煤层的矿压观测资料。

5、邻近工作面及边界小窑采空、积水情况资料。

6、研究确定的工作面设计的具体原则。

三、工作面设计(包括)内容1、工作面(阶段)所处位置及编号,所采煤层位置(编号),巷道断面及支护形式、掘进设备,采掘比例关系。

2、工作面几何尺寸、位置、边界、煤柱,邻近工作面开采情况,采动对地面的影响预测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工作面储量计算及回收率。

3、回采工艺、顶板管理、采煤方法、设备选型、生产能力、可采期及工作制度。

4、工作面绝对及相对瓦斯及二氧化碳涌出量的预测,通风系统、设施、风量计算及风量的验算。

5、工作面煤、材料、设备、人员运输设施及能力,并附系统图(示意)。

6、供电系统设计及能力核定。

7、供排水系统设计(包括供水系统、涌水量的确定、排水方法的确定、排水设备及能力的选择、小水仓的设置)。

8、通风及照明系统设计。

9、监测系统设计。

10、综合防尘、防火、防瓦斯及煤尘爆炸的隔爆设施、措施及灌浆系统的确定。

11、防治瓦斯、煤层突出,火灾、透水及其它危险现象的安全技术措施。

辉坡煤业3205放顶煤设计8.8出

辉坡煤业3205放顶煤设计8.8出

山西襄矿辉坡煤业有限公司二采区3205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汇报材料二O一四年九月山西襄矿辉坡煤业有限公司二采区3205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汇报材料各位领导、专家:下午好!我现将山西襄矿辉坡煤业二采区3205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望指正。

一、矿井基本概况山西襄矿辉坡煤业有限公司隶属于山西襄矿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

该矿井批准开采3号—15号煤层,生产规模45万t/a,井田面积2.4888km2,开采标高+870m~+520m。

该矿采用斜、立井混合开拓方式,采用单水平开采3号煤层,水平标高为+779.8m。

井田内共有主斜井、副立井、回风立井三个井筒。

现开采3号煤层,采用综采放顶煤回采工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该矿全井田范围内共划分二个采区,分别为一、二采区。

一采区已回采完毕,目前在二采区进行采掘作业。

二、采区概况二采区位于井田北部,西部、北部均与井田边界相接,东与二采区三条采区巷相接,南与一采区采空区相接。

划定二采区区域范围内面积为0.3562km2,煤层平均厚度为 5.6m。

估算二采区工业资源/储量为281.3万t。

计算二采区设计可采资源/储量为143.3万t,二采区服务年限为2.27a。

二采区沿南北方向布置回风巷、运输巷、轨道巷三条巷道。

采区运输巷、采区轨道巷道均沿煤层底板布置,采区回风巷沿煤层顶板布置。

三、3205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基本情况该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式布置,由西向东推进,北临井田边界保护煤柱,南部为3203采空区,西部为井田边界保护煤柱,东部为皮带、轨道、回风三条大巷。

工作面煤层底板标高为+580m~+625m,地面标高为+980m~+1001m。

煤层平均厚度为5.6m,倾角为3~12°,平均倾角为6°。

共含2层夹矸,厚度分别为0.01m、0.09m,煤层结构属较简单类型。

工作面切眼长度为120m,工作面沿推进方向设计长度316m,可采长度为286m。

综放工作面综合管理技术方案的研究和应用

综放工作面综合管理技术方案的研究和应用

综放工作面综合管理技术方案的研究和应用1. 引言综放工作面是煤矿开采中的重要部分,它关系到矿山的生产能力和安全性。

为了提高综放工作面的管理水平和效率,研究和应用综合管理技术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综放工作面综合管理技术方案的研究和应用,在提高综放工作面管理水平和效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综放工作面综合管理技术方案的定义综放工作面综合管理技术方案是指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来提高综放工作面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水平的一种管理方法。

这些技术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现代化的采煤设备和机械、智能化的监测系统、安全管理系统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等。

3. 综放工作面综合管理技术方案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为了研究综放工作面综合管理技术方案,需要进行以下的研究内容和方法:3.1 综放工作面现状分析首先对综放工作面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工作面的规模、生产能力、安全等级等方面的评估。

可以使用的方法包括数据收集、文献调研、现场考察等。

3.2 综放工作面技术手段分析对当前可用的综放工作面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包括采煤设备、机械设备、监测系统等。

通过对比不同技术手段的优劣,选择适合综放工作面的技术方案。

3.3 综放工作面管理方法研究研究综放工作面的管理方法,包括安全管理、生产管理、信息化管理等。

通过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综放工作面的管理水平。

3.4 综放工作面综合管理技术方案设计在综放工作面现状分析、技术手段分析和管理方法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综放工作面实际情况的综合管理技术方案,并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可以采用数学模型、仿真实验等方法对方案进行测试和评估。

4. 综放工作面综合管理技术方案的应用案例综放工作面综合管理技术方案在实际的矿山开采中已经得到应用。

以下是一个应用案例的介绍:4.1 矿山A公司的综放工作面综合管理技术方案矿山A公司在综放工作面管理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生产效率低、安全隐患多、信息管理不规范等。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矿山A公司研究并应用了综放工作面综合管理技术方案。

放顶煤开采工作面方案设计编制提纲

放顶煤开采工作面方案设计编制提纲

放顶煤开采工作面方案设计编制提纲
1.引言
顶煤开采是煤炭开采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式,能够提高煤
炭采收率,优化煤炭采选工艺流程,降低煤炭开采成本,提高安全
性能,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在顶煤开采过程中,制定合理的工
作面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顶煤开采工作面方案设计的内容、原则、流程等方面进行探究。

2.工作面方案设计的内容
(1)地质条件分析:对矿区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分析,包括
煤层走向、倾角、厚度、断层、岩浆岩等地质条件及其对采矿的影响。

(2)选煤机选择和排布:根据地质条件及矿区的采煤机具
种类和数量确定采掘方式,并确定采掘工作面及采掘机械设备的排
布方案。

(3)采煤工艺选择及设计:根据煤炭性质、采煤机类型、
采掘工艺及采掘面条件等因素,确定合理的采煤工艺方案、采煤流
程及机具配置方案等内容。

(4)工作面排水方案:制定合理的工作面排水计划,根据
水文地质条件及排水流量,选择合适的排水设备和排水方式。

(5)通风方案:制定合理的通风方案,根据采取的采煤方式、工作面长度、采高、工作面的气压等因素进行通风计算,并保
证风量、风速合适,降低瓦斯浓度,维持工作面环境安全。

1。

综放工作面规程1讲解

综放工作面规程1讲解

受控:发放号:01编号:3116-01XX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XX煤矿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工作面名称:3116综放工作面编制人:XXXXXXX区队长:施工单位:XXXXXXXXXX编制日期: 2008、02、29执行日期: 2008、03、29目录第一章概况 (3)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3)第二节煤层 (3)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4)第四节地质构造 (6)第五节水文地质 (7)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9)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9)第二章采煤方法 (9)第一节巷道布置 (9)第二节采煤工艺 (10)第三节设备配置 (13)第三章顶板管理 (17)第一节支护设计 (17)第二节工作面顶板管理 (20)第三节顺槽及端头顶板管理 (22)第四节矿压观测 (27)第四章生产系统 (29)第一节运输系统 (29)第二节通防与监控系统 (31)第三节排水系统 (38)第四节供电系统 (40)第五节通讯照明系统 (42)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43)第一节劳动组织 (43)第二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46)第三节工作面质量规定 (47)第六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48)第一节避灾路线 (48)第二节灾害预防措施 (49)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55)第一节一般措施 (55)第二节顶板管理 (57)第三节防治水 (63)第四节“一通三防” (63)第五节运输管理 (64)第六节机电管理 (76)第七节火工品及井下放炮管理 (83)第八节煤质管理 (88)第九节资源回收 (89)第十节其它 (89)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3116面是一次采全煤厚放顶煤工作面,开采山西组3层煤。

工作面走向长633m,倾斜长194.5m,采放平均厚度8.5m,可采储量121.0万吨,工作面3煤底板标高-381.6~-333.6m。

具体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如表一所示。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表一水平名称-300水平采区名称一采区地面相对位置地面位于XXXXX,XXXXXX西3500m,地表多为沼泽地及鱼塘。

肖家洼煤矿110805综采工作面瓦斯抽采设计

肖家洼煤矿110805综采工作面瓦斯抽采设计
煤的自燃倾向性
2015年10月中国矿业大学对肖家洼煤矿 采取的两个煤样进行了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 经鉴定8号、13号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I类, 自燃倾向性为容易自燃。
110805工作面瓦斯来源分析
瓦斯含量测定
根据《山西省河东煤田兴县肖家洼井田补充勘探地质报告》资料,+500m 标高以浅区域,4煤瓦斯含量为0.19~2.67m3/t,6煤瓦斯含量为0.59 m3/t,8 煤瓦斯含量为0.03~2.05m3/t,13煤瓦斯含量为0.1~6.77m3/t。煤层瓦斯含量 普遍较低,从瓦斯含量与煤层埋深关系可见随着煤层埋藏深度的增大,煤层 瓦斯含量有增大的趋势。
一、瓦斯涌出量 预测110805工作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0.86m3/min,最大相对瓦
斯涌出量为3.57m3/t。
二、主要抽采方式 肖家洼煤矿110805工作面采用抽采采空区(主要抽采源为上隅角瓦斯)
的抽采瓦斯方法。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瓦斯抽采系统抽采规模
抽采系统设计抽采瓦斯量9.01m3/min,布置2台ZWY-260/355-G型水环 式真空泵,1用1备。 2、抽采系统服务范围
肖家洼煤矿110805综采工作面 瓦斯抽采设计
设计讲解
单位:XXX 姓名:XXX
项目背景

肖家洼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8.0Mt/a,矿区面积为60.338km2。井田内
可采煤层主要为山西组的4、6、8号煤层和太原组的13号煤层。全井田分
为上下两个煤组,前期开采+500m标高以浅区域,包括11、12、13、21、
1.7
26.7
70
0.44
上邻
6
1.46
4.12
1.7
19.8

煤矿开采的综放工作面技术

煤矿开采的综放工作面技术
煤矿开采的综放工作面技术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1

CONTENCT

• 综放工作面技术概述 • 综放工作面的设备与设施 • 综放工作面的生产工艺 • 综放工作面的安全管理 • 综放工作面的技术优化与创新 • 综放工作面的环境保护与治理
01
综放工作面技术概述
综放工作面的定义与特点
综放工作面是指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技术的工作 面,具有生产能力大、安全高效等特点。
治理效果
定期监测和评估生态恢复与治理的 效果,确保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 保护和改善。
矿区废弃物处理与利用
废弃物分类
对矿区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 包括煤矸石、矿井水、废气等。
处理方法
资源化利用
对处理后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 如煤矸石用于生产建材、矿井水用于 灌溉等,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 化利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综放工作面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和完善,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综放工作 面技术体系,并在多个矿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综放工作面技术的应用范围
综放工作面技术适用于厚煤层 、倾斜和急倾斜煤层的开采, 尤其适用于煤层赋存稳定、顶 底板条件较好的矿井。
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
应急预案
制定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应急 组织、Hale Waihona Puke 援流程和资源调配方案。事故处理
一旦发生事故,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同时 做好事故调查和原因分析,采取措施 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05
综放工作面的技术优化与创新
采煤工艺的优化
采煤方法的改进
采用先进的采煤方法,提高采煤效率,降低采煤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02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第一章工作面概况一、工作面位置1.地面情况:3102工作面地面相对位置为西楼沟回风井井口西南,蹄底梁以南与车道沟以东一带,地表为山梁沟谷,无农田及房屋,煤层埋藏深度197 m~275m。

2.四邻关系:3102工作面东侧为3204机掘巷,北接3401运输下山与3501回风下山巷,西侧为实体煤,南部附近F6断层,上部为2#层采空区。

二、地质构造1、构造形态:工作面总体呈南西倾向的单斜构造,地质构造中等偏复杂。

2、走向、倾向、倾角:本工作面煤岩层走向大致为东西向,倾向南东,倾角1~5°3、断层及其他:根据已掘巷道资料,本工作面共发现多条断层,其中对回采有较大影响的有一条正断层。

位于距顺槽巷口310m处走向北55°西倾向北东,倾角80°,落差5m。

三、煤层与煤质1 、煤层工作面布置在3号煤层中,具体特征如下:3号煤层位于2号煤层之下0.70~1.76m,平均1.40m,煤层总厚6.27~8.55m,平均7m。

煤层层位稳定,厚度大,全区可采,结构复杂,局部与2号煤层合并,顶底板及夹矸岩性一般为砂质泥岩、高岭质泥岩、粉砂岩等,是本区主要可采煤层之一,属全区稳定的可采煤层。

2、煤质3号煤层为中灰、低硫煤,挥发分较高,有害元素含量低,焦油产率较高,化学反应性低,低-中高热值煤,灰成分中Al2O3含量较高,为较高~高软化温度灰,根据《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划分,1.40浮煤的Vdaf%均大于37%,GR.I在35~77,煤层牌号为气煤。

四、区域水文地质1、主要含水层1). 奥陶系岩溶裂隙含水层下统为浅灰、灰色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夹深灰色结晶白云质灰岩,中统为浅灰、灰色厚层-薄层灰岩,总厚240m。

2) .太原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太原组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含水层主要分布在3、5号煤层之间及8号煤层上部。

2、主要隔水层本区隔水层主要为石炭系中统本溪组地层,本组地层分布稳定,延续性好,是煤系下伏良好的隔水层。

3、断层水本区小断层发育,北西向断层为导水断层,断层延伸距离远。

由于在断裂构造部位,构造裂隙相对发育,为奥陶系岩溶水富水部位,因此当掘进推进到断层附近时,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以防止奥灰水通过导水断层突入矿井,造成矿井淹没。

4、水文地质类型地表黄土覆盖,冲沟切割剧烈,受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制约,煤系砂岩裂隙含水层富水性极弱,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煤系下伏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岩溶裂隙发育,是本区主要含水层,富水性中等。

由于奥灰水水头压力大,3号煤层位于奥灰水位之下,奥灰水可能会通过导水断层进入工作面,但3号煤层与下伏奥陶系灰岩间隔水层较厚,产生底鼓、底板突水问题的可能性不大。

综上分析,本区水文地质类型为二类二型,属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预计正常涌水量为45m3/h,最大涌水量为60m3/h。

五、瓦斯、煤尘、煤的自燃性及地温1、瓦斯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文件晋煤安发[2007]2030号《关于朔州市所属132座矿井2007年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矿井最大瓦斯涌出量绝对值1.13m³/min,相对瓦斯涌出量1.19m³/t,属低瓦斯矿井。

2、煤尘根据鉴定报告,3号煤层的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煤尘爆炸指数39.96%。

3、煤的自燃倾向根据鉴定报告,3号煤层为易自燃煤层。

自燃等级Ⅰ级(4).地温本区域属地温正常区。

六、储量310工作面走向长度1070m,倾向长度120 m。

确定走向长度应考虑西楼沟风井留够一定的保安煤柱50米,距顺槽巷口留够130米,这样走向长度定为1200-130=1070(米)。

工业储量:1070×120×7×1.4≈126(万吨)第二章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一、巷道布置工作面总体沿3号煤层底板布置两条巷道。

为工作面两条顺槽。

两顺槽均为矩形断面,两顺槽巷局部顶板为砂岩,根据北京煤科院为我矿该顶板做的物理力学试验,并结合我矿多年的开采经验,顺槽巷顶板为砂岩时不需支护,如顶板遇构造不稳定时,采用锚索和锚杆联合支护;其他巷道段均采用锚索和锚杆联合支护,两帮各打一排护帮锚杆。

3206皮带顺槽:净宽为4200mm,高为2800mm;3205回风顺槽:净高为3600mm和2900mm;工作面切眼净宽7200mm,采用三排锚索、八排锚杆加两排木点柱混合支护。

两排木点柱,排距3000mm,柱距2000mm,其中一排支在距工作面煤壁2000mm 处。

3102工作面两顺槽长度为1200m, 工作面走向可采长度1070m,工作面长度为120m。

二、生产系统1. 运输系统:(1)运煤: 3102工作面→3206皮带巷→3#-5#溜煤眼→5#集中皮带→8#-5#溜煤眼→8#集中皮带→主煤仓→平峒→地面(2)运料: 平峒→北大巷→8#集中轨道下山→材料暗斜井→3401轨道巷→3205回风顺槽→工作面2.通风系统:(1)新鲜风流: 平峒、草沟进风井→北大巷→8#集中轨道下山→材料暗斜井→3401轨道巷→3206运输顺槽→工作面平峒、草沟进风井→北大巷→8#集中皮带下山→5#集中皮带巷→3401轨道巷→3206运输顺槽→工作面(2)污浊风流:工作面→3205回风顺槽→3501回风巷→西楼沟回风井→地面3.配电系统:井下中央变电所→工作面4.供水、供液、排水系统:(1)管路布置:回风巷布置两趟2吋管路。

一趟为静压水管,每隔100m出一个三通截门,以供冷却,冲洗巷道及水幕用水;另一趟为排水管,排出巷道低洼处积水和防治工作面透水。

皮带巷设置2吋管路:一趟供架间喷雾、乳化泵供水、机组冷却及前后溜子电机冷却等用水;另一趟为排水管,用于排除巷道低洼处积水和防止工作面透水。

另外皮带顺槽还设立4吋注氮管道两顺槽巷各布置一趟2吋压风管路。

(2)供水、排水系统:①洒水:地面高压净化水塔—→平峒—→北大巷—→轨道下山—→集中轨道巷—→3205、3206巷及工作面各用水点②排水:工作面及3205、3206巷→3501回风下山→5#集中运输下山→8#主水仓→西楼沟风井—→地面5、照明系统:3205、3206巷每隔30米安装一套防爆灯管;工作面每隔12米安装一套隔爆支架灯;转载机头、皮带头各安装一套防爆灯管。

照明系统电源由采区1140V配电点经BBZ-4型信号照明综合保护装置提供。

6、通讯系统:工作面溜头、顺槽皮带头及皮带下山皮带头、煤仓分别安置一部防爆调度电话。

皮带下山皮带头处安装通讯声光信号器。

7、安全监测系统:矿井装备了完善的安全监测系统,本工作面监测传感器与矿井安全监测系统联接完好。

依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工作面及采区主要巷道监测传感器布置如下:①工作面回风流中(回风巷距机尾10米内)及工作面上隅角安装甲烷传感器一台,瓦斯报警浓度1%,断电浓度1.5%,复电浓度小于1%。

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②采煤机上安装机载式断电仪一台,当机组附近瓦斯浓度达到1%时,发出报警,达到1.5%时,自动切断采煤机电源。

③在联络风门处均安装风门传感器。

④各台传感器及各台传感器的主机安装质量要符合规定要求。

第三章:采煤方法一、采煤方法选择1、采煤方法采煤方法采用长壁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的采煤方法,顶板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

根据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所对3号层顶煤冒放性分析论证及3101综采工作面开采实践,不需采取顶煤弱化措施,顶煤在超前支承压力作用下破碎,可从放煤口顺利放出,直接顶能随采随冒。

2、开采3号煤时回采工作面情况一采区3号煤层的平均厚度7m,依据3号煤层可采厚度,设计确定一采区3号煤层回采工作面的采煤机割煤高度2.8m,放煤高度为4.2m,采放比1:1.5,回采工作面长度为120m。

3、工作面采煤、装煤、运煤方式及设备选型工作面采煤设备:选用MGTY250/600-1.1D型电牵引双滚筒采煤机,截煤高度1.8m~3.5m,截深0.8m,电机功率600kW。

工作面运煤设备:前部采煤运输设备和后部放煤运输设备均选用与采煤机配套的SGZ764/250×2型可弯曲刮板输送机,铺设长度150m,运输能力800t/h,电机功率250×2kW。

根据工作面运煤设备的运输能力,回采工作面胶带顺槽运煤设备选用SSJ-1000/2×160型可伸缩胶带输送机,铺设长度1280m,运输能力1000t/h,电机功率2×160kW。

破碎机选用PCM132型锤式破碎机,破碎能力1200t/h,电机功率132kW。

转载机选用SZZ764/160型桥式转载机,输送能力1100t/h,电机功率160kW。

4、工作面液压支架选用ZFG6000/18/31型放顶煤液压支架,支撑高度1.8~3.1m,工作阻力5600kN,支架重量19.2t。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端头支护配备6架与工作面放顶煤支架相配套的ZFG6000/18/31型过渡放顶煤支架,并配备了DZ40-20/110Q型单体液压支柱120根和相应的Π型钢梁。

5、采煤工作面年推进度采煤工作面采煤机截深为0.8m,日循环次数为4次,则日循环进度为0.8×2×2=3.2m。

采煤工作面年推进度按下式计算:年推进度=日循环进度×年工作日×循环率采煤工作面年推进度=3.2×330×0.9=950.4(m)6、采煤工作面生产能力计算采煤工作面生产能力按下式计算:Q=n× L×l×M1×γ×K1×K3+ n× L×l×M2×γ×K2×K3式中:n——工作面数目,1个;L——年推进度,950m;l——工作面长度,120m;M——采高,M1机采平均高度2.8m;M2放顶煤平均高度5.72m;γ——容重,1.43t/m3;K1、K 2——工作面回采率,K1机采93%,K2放顶煤85%;K3——工作面正规循环率,95%;回采工作面生产能力:Q = 1×950×120×2.8×1.43×93%×95%+1×950×120×5.72×1.43×85%×95%=1156251.9(t)≈1156.2(kt)7、循环产量.割煤产量:120×2.8×0.8×1.4×0.95=358吨放煤产量:(120-9)×4.2×0.8×1.4×0.8=417吨合计:358+417=775吨8、日产量日正规循环次数为4次,则日产量为:775×4=3100吨9、可采期D=Q÷T(T/日)=113×104/3100=364(日)月正常工作日数按30天计算,则可采期:364÷30=12(月)二、采放工艺3102工作面为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放煤工艺定为一采一放,即采煤机割煤一刀,放煤一次,循环进度0.8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