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的质量管理
第五届中国质量奖质量管理模式
第五届中国质量奖质量管理模式
第五届中国质量奖的质量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者的领导力:注重企业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和能力,推动实施质量管理的各项工作。
2. 客户导向:通过了解客户需求、改进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增加市场竞争力。
3. 组织管理:通过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流程,确保各项质量管理活动顺利进行,并在整个组织中落实质量管理的责任和义务。
4. 过程管理:通过分析和改进各个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绩效。
5. 绩效评估和检查: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对各项管理活动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6. 持续改进:将持续改进作为企业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不断优化和改进各项管理活动,提高企业整体质量水平。
7. 这些质量管理模式旨在帮助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并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质量管理政策的发展史
中国质量管理政策的发展史
中国的质量管理政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
以下是中国质量管理政策发展的主要里程碑:
1. 1953年至1958年:质量管理的起步阶段。
中国成立了第一个质量管理机构——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开始组织和推动质量检验工作,并制定了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2. 1959年至1978年:质量管理的深化阶段。
中国在这一时期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TQM),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逐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3. 1979年至1992年:质量管理的市场化进程。
中国在这一时期进行了改革开放,引进了市场经济体制,质量管理开始向市场导向转变。
中国成立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现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监管和推动质量管理工作。
4. 1993年至2000年:质量管理的国际化进程。
中国在这一时期加入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开始积极参与国际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推广。
5. 2001年至今: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与创新。
中国在这一时期继续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创新和改革,注重质量标准的提高和质量监管的加强。
中国也成立了国家质量奖,鼓励和表彰优秀的质量管理企业和组织。
总的来说,中国质量管理政策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深化阶段,
再到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中国质量管理政策的发展与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市场化进程密切相关,对于促进中国企业和产品的质量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质量管理案例
中国古代质量管理案例世界上最著名的“质量管理学”不是起源于西方,而是起源于东方。
23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扁鹊见蔡桓公》和《魏文王问医扁鹊》——两则著名的典故,道出了质量管理的最高境界。
扁鹊因此被“现代商学”称为“质量管理学的祖师爷”,“扁鹊质量管理学”也成为世界质量管理学的源头和经典。
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我们的前辈总结了很多的经验,尤其是通过一些典故,生动形象地讲述关于质量的故事。
近日收集整理了6个质量典故,一起来看看,你从中是否有些启发。
质量典故之一:三种人路上有个坑,第一种人是等人掉进去后救人,第二种人是树立牌子,建立标识,第三种人是填埋了坑。
人们会感激第一种人,记住第二种人,忘记第三种人。
质量管理(QA)就是第三种人,预防质量事故的发生,但领导反而看不到你的工作和成绩。
第一种人是被动质量管理,出了质量问题我来解决,此时老板看到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费用或浪费,花了老板的钱而又能得到老板的赏识和奖励,何乐而不为!第二种人是“绕道而行”,能避开问题却不能最终解决问题。
虽然工作效率低了或成本大了,但是老板也能知道避免了质量事故,还是会得到老板的肯定。
第三种人是预防管理,化质量事故于萌芽之中。
以预防措施来保证产品质量,质量管理员(QA)就是第三种人,工作就是填坑,排除质量隐患,预防质量事故的发生,但领导反而看不到你的工作和成绩。
质量典故二:麻雀虽小,五脏六肺俱全一个产品的质量,来源于技术、工艺、设备、原料等质量管理的综合,技术的因素是先天性的,是产品开发期的重点因素,而一旦产品进入成熟生产期,综合管理决定了产品的质量。
据统计,各种产品质量方面的事故,绝大多数都是人为的过错或是漫不经心引起的,而不是工艺的原因。
技术管理要有科学的态度,工艺参数的准确可靠,技术细微处的总结和积累;设备管理日常化,保证设备状态的完好,设备参数的准确可靠,我们要会“管设备”,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修设备,更惨的是往往设备还修不好;质量管理讲究全过程,原料质量决定了产品质量,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质量记录(批生产记录、批检验记录)全面真实,生产记录是技术分析、总结、提高进步的基础和依据,也是质量分析、追溯的依据,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生产、卫生、记录”是GMP工作任务的三大块。
中国灯塔工厂的精益生产与质量管理
中国灯塔工厂的精益生产与质量管理近年来,中国灯塔工厂在精益生产与质量管理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
通过不断创新与改进,灯塔工厂成功地在全球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声誉。
本文将从生产流程优化、质量控制和员工培训等方面介绍中国灯塔工厂的精益生产与质量管理。
一、生产流程优化灯塔工厂在生产流程方面采用了精益生产的理念,通过减少浪费和提高效率来不断优化生产过程。
首先,灯塔工厂进行了价值流分析,详细了解每个环节的价值增加和浪费情况,识别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瑕疵点。
其次,采用连续改进的PDCA循环模式,不断寻找改进机会并实施改进措施。
最后,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和精确控制,提升整体生产效率。
二、质量控制在质量控制方面,中国灯塔工厂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确保产品的质量。
首先,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监控、过程控制和质量检测等环节,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和客户需求。
其次,进行全面的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对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严格的把控。
此外,灯塔工厂还重视员工的质量意识培养,通过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三、员工培训灯塔工厂深知员工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因此注重员工培训和发展。
首先,灯塔工厂制定了全面的培训计划,包括技术培训、管理培训和团队协作培训等多个方面。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内部学习活动,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
其次,鼓励员工参与持续改进活动,并提供奖励机制,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
最后,灯塔工厂注重建立健康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团队氛围。
综上所述,中国灯塔工厂通过精益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不断优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生产流程的优化、质量控制的严格和员工培训的重视,使得灯塔工厂能够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并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中国灯塔工厂在精益生产与质量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不仅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也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中国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中国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GB/T 19001:这是中国国家标准,对于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与ISO 9001(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相一致。
它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要求和实施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
2. GB/T 24001:这是中国国家标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与ISO 14001(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基本一致。
它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实施方法,旨在帮助组织管理和改善其环境绩效。
3. GB/T 28001:这是中国国家标准,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与ISO 45001(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相一致。
它规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实施方法,以确保组织创造和维护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
4. GB/T 9000:这是中国国家标准,对于质量管理的基本术语和定义提供了统一的规定。
它旨在使质量管理领域的各方在沟通和理解质量管理概念时具有一致性。
除了上述国家标准外,中国还参考和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相关标准,如ISO 26000(社会责任指南)、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统)等。
这些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旨在帮助组织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提高组织的绩效并满足利益相关方的期望。
具体的标准应根据组织的特定需求和行业要求进行选择和应用。
中国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行业日益繁荣,工程质量管理成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
我国工程质量管理经历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标准化、科学化的转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国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
一、工程质量管理的内涵工程质量管理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全面、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评价和改进,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功能,实现工程项目的预期目标。
二、我国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1. 政策法规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工程质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等,为工程质量提供了法律保障。
2.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意识提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施工企业对工程质量的认识不断加深,质量管理意识逐渐提高,纷纷加强内部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3. 科技创新助力质量管理:我国在建筑工业化、绿色建筑、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工程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4. 培训和教育体系逐步完善:我国高度重视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和教育,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素质,为工程质量提供人才保障。
三、我国工程质量管理的挑战1.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意识薄弱,施工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现象,影响工程质量。
2. 监督检查力度不足:部分地方和部门对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导致工程质量问题难以得到及时发现和整改。
3. 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工程技术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制约了工程质量管理的提升。
四、提高我国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1. 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完善工程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2. 提高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引导施工企业加强内部质量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素质,确保工程质量。
3. 强化监督检查:加大对工程项目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4. 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和教育,提高人才素质,为工程质量提供人才保障。
中国灯塔工厂的精益生产与质量管理
中国灯塔工厂的精益生产与质量管理灯塔工厂作为中国著名的灯具生产企业之一,一直以来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产品给顾客。
为了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灯塔工厂引入了精益生产和质量管理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灯塔工厂如何运用精益生产和质量管理手段来改进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
1. 精益生产精益生产是一种以消除浪费为核心目标的生产管理方法。
灯塔工厂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消除不必要的浪费,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
首先,灯塔工厂注重价值流分析,通过精确确定顾客需求,深入分析生产过程中每一道工序,并排除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环节。
通过追踪与测量,灯塔工厂准确掌握生产数据,并及时作出调整和改进。
其次,灯塔工厂强调班组管理和员工参与,通过培养员工对质量、成本和交货期的责任感,促进团队的协作和沟通。
通过精细化的排班管理和合理的生产布局,灯塔工厂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第三,灯塔工厂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致力于持续改进和员工培训。
定期召开内部培训和讲座,提高员工技能和知识水平,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工作积极性。
2.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灯塔工厂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通过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
首先,灯塔工厂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
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灯塔工厂都制定了明确的质量标准和流程控制,严格把控产品的质量状况。
其次,灯塔工厂注重产品检验和测试。
在生产过程中,灯塔工厂设立了专门的产品检验点,通过严格的检验和测试流程,确保产品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并且,对于不合格产品,灯塔工厂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第三,灯塔工厂重视客户反馈和持续改善。
通过建立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灯塔工厂主动向客户收集反馈信息,及时解决客户关注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及时纳入生产和质量改进的范畴。
3. 精益生产与质量管理的效果通过引入精益生产和质量管理的方法,灯塔工厂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生产效率得到提升,产品交付周期明显缩短。
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注意事项
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注意事项庞大的质量管理体系总是让很多质量人头痛,望闻生怯。
那么面对质量管理体系这个庞大的数据,应该怎么样去注意细节呢?接下来的24条总结,希望能帮助你了解质量管理体系。
1. 编制的文件,应该注重的是“给谁使用”而不是“给谁观看”。
2. 注重性格,中国式管理一定要注重中国人的性格。
3. 分层审核,人数多的企业比如百人以上的规模,建立分层审核制度。
4. 前期的策划很重要,工作做不好,很多是由于PDCA循环的“P”没有被重视。
5. 员工的价值,领导的职责就是要善于发现员工的价值,而不是让竞争对手去了解你的员工。
6. 问题分析,如果对于问题把握不精准,那就从自己对问题的分析上找问题,是自己对问题的分析不够透彻。
7. 公司团队,对于公司的团队而言,能力、道德、性格都很重要。
8. 精益生产,用最少的资源,进行最优秀的组合,实现快、好、省的生产。
9. 标准化作业,要使公司的流程更加规范化,最好的方式就是优化表单建立模板,将标准化固化。
10. 对于公司管理者的建议,不要动不动就改革,更不能想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公司发展更重要的是稳健的传承和延续。
11. 解决问题,必须组建一个团队,问题里“举一反三”的“三”很重要。
12. 管理者的办公地点,应该设在企业最薄弱的环节。
13. 作业指导书,应该让一线员工都参与进去,才能贴近实际操作,体现全员参与的原则,最忌讳的就是坐在办公室拷贝。
14. 以人为本,企业管理就算对人的管理,围绕4M1E持续改善,人才是最核心的元素,提升空间大。
15. 建立信任,作为一名员工,你必须相信身边的同事没有庸才,只有放错位子的人才,如果有,那也是对方站的位置不适合他而已。
16. 工作方法,质量体系关注的是在满足顾客要求和持续改进方面的有效性,工作方法应该关注它的可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17. 持续改进,关键方法是不断地寻找改善突破点,把每一个瓶颈问题当做项目来做。
18. 程序文件方面,很多公司把程序文件看的太重,其实程序文件只是流程的文字说明,真正需要用到文件的人极少,编修文件远不如改进表单。
我国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发展
我国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发展一、引言工程质量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体现,影响着国家和人民的安全、经济利益以及社会稳定。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其完善与发展对于提高工程质量、推动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分析我国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建议和措施。
二、我国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1. 解放前我国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情况解放前我国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相对简单,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管理机制,导致工程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工程质量问题频发,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不便,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来规范和监督工程建设活动。
2. 新中国成立后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建设的初步探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建设,相继颁布了《建筑法》、《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建立了初步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同时,各地政府也陆续建立了一些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深化和完善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工程建设规模迅速扩大,工程质量管理制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法》等,进一步完善并规范了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同时,我国加入WTO后,引进了国际先进的工程质量管理经验和技术,提升了我国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4. 当前我国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现状当前我国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已经初步建立,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政策执行不到位;二是监管机构职能不清晰,责任不明确;三是监督力度不够,监督手段单一;四是工程质量监测和评估体系不够健全,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五是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完善,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三、我国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 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完善,缺乏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请谈谈你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和体会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请谈谈你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和体会公司安排本次全面质量管理培训,是为了提高我们公司员工管理能力,对公司来说是一个无偿的行为。
但对我们员工自身来讲时一个很好的学习的机会,通过本次培训自己也学到了许多管理方面的知识,对全面质量管理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学会应用了统计技术分析方法。
而企业要持续发展,应该遵循一个科学的管理程序。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包含产品质量、工作质量与服务质量。
我以前认为全面管理就是判定产品的好与坏,是检查的工作。
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质量管理是全体员工的工作,是所有一切工作的质量的提高。
我们要成立一整套方法和体系,并能不断完善与提高。
现阶段,我车间的生产能力逐步增强,产量也有显著的提高,如何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如何去发现设备中存在的问题,怎样去维护保养好设备,解决实际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通过这次学习,结合我车间设备品种多,设备总量大的特点,为保证设备长周期、稳定、安全运行,开展设备质量管理很有必要性。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了全面质量管理建设与方案提升体系,而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进一步有效的贯彻落实全面质量管理建设方案,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品质及产品的品质,成为持续的工作要求。
联系自身实际工作中,应进一步着力学习全面质量管理建设方案,专业性上持续加强,这是提高自身工作品质和产品品质的根本,工作上不断精细化,这是提高工作品质和产品品质的有效方法,要整合完善相关信息的收集,不断完善管理系统,这是提高工作品质的必然要求。
通过本次全面质量管理培训,我学会了应用统计技术来分析问题。
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问题。
1、首先要对自己的管理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使工作逐步细化无论是设备的日常管理还是遇到紧急情况都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
遇事不慌。
更要有信心来做好每项工作。
2、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多思考问题,遇到不懂得要善于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发现问题。
应用文-中国古代质量管理体制的演变
中国古代质量管理体制的演变'一、问题的提出\xa0质量管理体制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它可以有效地促进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更体现在它能够创造推动质量长期稳步提升的良性质量。
中国当前面临的严峻的质量问题使得质量管理体制的建设更具紧迫性。
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品的质量水平总体上呈稳定上升趋势,但各行各业(食品、药品、、家电、家具、汽车、电子、等等)的质量事件频发,甚至一些知名品牌和国家免检产品也屡屡曝出质量缺陷,危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乃至生命安全。
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后面临的压力进一步暴露出国内质量管理体制的缺陷,中国制造的“毒玩具”、“毒饺子”、“毒奶粉”等在国际市场上风波不断,导致“中国制造”一度在西方成为“质量低下”乃至“危险”的代名词,与中国古代尤其是盛唐时期以产品质量闻名于世的境况形成了巨大反差。
不仅如此,一些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后也出现了频繁的行为失范现象,可见质量问题不应简单地归咎于企业自身,更与国家质量管理体制这一大环境密切相关。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制是解决中国质量问题的根本途径。
\xa0 [JP+1]由于质量管理体制的具有很强的历史延续性,反观中国古代质量管理体制无疑可以为当前质量管理体制的建设与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学界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古代质量管理体制,这些研究可以归为以下几种:其一,对古代手工业生产质量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的研究,邹依仁(1988)以《考工记》《武经总要》《梦溪笔谈》《天工开物》等文献为依据评述了先秦、宋代、明代和清代的质量管理方法,丘光明(1996)对先秦诸子百家的质量管理思想、保证手工产品制作质量的具体管理措施和质量管理法规进行了逐一分析;其二,对古代市场质量管理体制的研究,周明星(1995)以《周礼正义》为据考察了先秦市场管理中的各级职官设置,蒋铁初(2005)对唐代市场管理法律关系的主体、市场管理的内容及其为我国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带来的启示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田璐(2007)以政策规定、行政管理及其实施背景为维度对唐宋市场管理政策进行了探讨,凌蕊苹(2008)考察了明朝律典中的市场管理法制;其三,对于古代质量管理体制的宏观性观照,宋京军(1989)通过追溯古代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对古代质量管理制度的内容与特点进行了分析和。
中国古代质量管理体制的演变
“ 中 国制造 ” 一度 在 西方成 为 “ 质 量低 下” 乃 至“ 危 险” 的代 名 词 , 与 中 国古 代尤 其是 盛 唐 时期 以产 品 质量
闻名 于世 的境况 形成 了巨大 反差 。不 仅 如此 , 一些 跨 国公 司 进入 中国市 场 后 也 出现 了频 繁 的行 为 失 范
现象 , 可见 质量 问题 不应 简单 地归 咎 于企业 自身 , 更 与 国家质 量 管理体 制这 一 大环境 密 切相关 。建 立健
全 的质 量管 理体 制是 解决 中国质 量 问题 的根本 途径 。
*黄 文 杰 , 武汉大学艺 术 学 系 , 邮 政 码 : 4 3 0 0 7 2 , 电 子 邮箱 : j e n — s p l e n d i d @ wh u . e d u . e F l 。 本 文 为 科 技 部 公 益 性 行 业 科 研 专 项 ( 2 O l 2 1 0 1 1 7 ) 的 阶 段 性 成 果 。 感 谢 匿 名 审稿 人 的 建设 性 意 见 , 文 责 自负 。 、
由于 质 量 管 理 体 制 的 发展 具 有 很 强 的历 史 延续 性 , 反 观 中 国古 代 质量 管 理 体 制 无 疑可 以 为 当前 质 量 管 理体 制 的建 设 与改 革 提 供 有益 的借 鉴 。 自二 十世 纪 八 九 十 年 代 以来 , 学 界 开始 有 意 识 地 关 注 古 代 质 量管 理 体 制 , 这 些 研 究 可 以归 为 以下 几种 : 其一 , 对 古代 手工 业 生 产 质 量 管 理 制 度 与 管 理 方 法 的研 究 , 邹依仁 ( 1 9 8 8 ) 以《 考工记》 《 武 经 总要 》 《 梦溪笔谈 》 《 天工开物》 等 文 献 为 依 据 评 述 了先 秦 、 宋 代、 明代 和 清 代 的质 量 管 理 方法 , 丘光明( 1 9 9 6 ) 对先 秦 诸 子 百 家 的质 量 管 理 思 想 、 保 证 手 工 产 品制 作
中国建筑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中国建筑项目质量管理制度中国建筑项目质量管理制度一、前言建筑项目质量管理制度是指建筑企业为保障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规范项目组织管理与工程实施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实现优质、高效、安全和经济的施工目标。
建立完善的建筑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对于提高建筑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减少质量事故对社会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
并且建筑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工程特点和合同要求,结合工程项目管理实践,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工作细则。
三、质量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建筑工程施工中实行“安全第一”的方针。
建筑企业应为了保障工程施工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积极推行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规范标准操作程序,加强安全知识培训,促进安全文化建设。
2. 稳定质量建筑企业应实现稳定质量的目标,确保工程质量稳定,并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3. 精益求精建筑企业应推行“精益求精”的作风,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水平。
同时,建筑企业应该关注工人的精神状态和生理健康,及时处理工人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4. 不断创新建筑企业应尝试各种可行的改进工程质量的措施,努力在科技和现代化工具的基础上,保证工程质量的高度和精度。
四、标准化管理建筑企业应建立标准化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工程特点,制定规范的施工质量控制标准、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建筑企业要始终遵循“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把质量控制、质量保证等工作严格落实在施工过程中。
五、质量控制1. 预防性控制在施工前,建筑企业应着重开展技术策划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质量控制计划。
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有风险和隐患的施工环节和工序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和控制,及时消除施工过程中的缺陷和不妥,确保工程质量。
2. 准确检查建筑企业应积极组织施工现场制造的构件和产品的检查,确保其符合质量规范。
3. 完善问题管理当出现工程质量的问题时,建筑企业应及时开展问题分析和处理,并且着重对原因进行分析和控制,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全面质量管理在中国的发展
全面质量管理在中国的发展
第一阶段:学习与推广(1980s1990s)
第二阶段:实践与探索(1990s2000s)
在这个阶段,中国企业在全面质量管理方面开始进行更深入的实践和探索。
他们逐步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如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同时,企业开始关注供应链的质量管理,将供应商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之中。
企业还注重员工培训和团队建设,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第三阶段:全面深化(2000s至今)
在这个阶段,全面质量管理在中国得到了全面深化。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施TQM,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中国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产品质量的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增强等。
同时,政府也加强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支持和引导,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设立国家质量奖、推动企业实施质量管理等。
全面质量管理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学习与推广、实践与探索、全面深化三个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不断学习、改进和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我相信,在未来,全面质量管理将在中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贡献力量。
中国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
中国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中国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 突出质量第一的理念。
中国企业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时,始终将质量视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务,坚持不懈地追求卓越的质量,以满足客户需求。
2. 强调持续改进。
中国企业在全面质量管理中,注重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通过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以满足市场需求。
3. 注重全员参与。
中国企业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时,强调全员参与,每个员工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活动,共同推动企业实现质量目标。
4. 强化供应商管理。
中国企业在全面质量管理中,注重对供应商的管理,建立起稳定的供应链体系,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从根源上保障产品质量。
5. 强调客户导向。
中国企业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时,将客户需求置于首位,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通过创新满足客户的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
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它推动了中国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了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它推动了中国企业的创新和转型升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再次,它推动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提升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竞争力。
最后,它促进了中国企业对环境和社会责任的履行,推动了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中国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企业将进一步弘扬“质量第一”的理念,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以满足客户需求。
中国企业将继续强调持续改进,注重全员参与,强化供应商管理,强调客户导向,推动中国企业实现质量管理的卓越成就。
总之,中国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下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要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中国企业实现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更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赢得竞争的有力武器。
相信在全面质量管理制度的指导下,中国企业将取得更大的发展成就,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中国质量管理体系
中国质量管理体系一、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原则中国质量管理体系致力于营造安全生产文化,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坚守以下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及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始终将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积极开展事故预防工作,综合运用管理、技术、教育等手段,确保安全生产。
2. 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提高安全意识,主动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持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3. 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4. 遵守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监管: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监管,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二、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及组织机构1. 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工作机构(1)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安全生产计划,开展安全生产培训,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处理安全生产事故等。
(2)安全生产技术部门:负责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制定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组织安全风险评估等。
(3)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负责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和检查,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提出安全生产整改措施等。
(4)其他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配合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安全生产目标顺利实现。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1、项目经理安全职责项目经理作为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项目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其主要职责如下:(1)制定项目安全生产计划,明确安全生产目标、措施和责任人。
(2)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明确自身安全职责。
(3)组织项目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4)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
中国制造从设计源头入手的产品质量管控之道
中国制造从设计源头入手的产品质量管控之道中国制造业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提升,但产品质量问题仍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难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设计源头入手,加强产品质量管控。
本文将探讨一些关键的措施,帮助企业改善产品质量。
首先,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设计流程.设计是产品质量的基础,好的设计能够为产品提供坚实的品质基础。
企业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设计流程,将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确保产品的设计质量。
同时,要注重市场需求的调研和客户意见的反馈,及时了解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其次,要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管控。
供应商是产品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企业应该建立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从供应商选择、评估和监管等方面入手,确保供应商的质量可靠性。
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通过共享信息和技术,提升产品的质量水平。
此外,建立高效的生产线是关键。
生产线的高效运作对于产品质量的保障至关重要。
企业应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干预,降低因人为因素引起的质量问题。
同时,应该加强对生产线的管理,建立科学的生产计划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最后,要加强质量检测和监控的力度。
质量检测是产品质量管控的重要环节,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系统,确保产品在出厂前经过严格的检测和监控。
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同时,要充分利用数据分析和统计技术,对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和监控,及时掌握产品的质量状况,并进行持续改进。
综上所述,要解决中国制造业产品质量问题,我们应该从设计源头入手,加强产品质量管控。
通过建立完善的设计流程,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管控,优化生产线和加强质量检测和监控,可以有效地改善产品的质量水平。
只有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中国制造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中国式质量管理体系
中国式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 的评审人员在对某公司进行评审时发觉:这家公司的制度专门完善,工作程序也完全符合ISO9000年版标准的要求,程序文件所规定的表单记录的填写专门完整。
这家公司因此获得了ISO体系的认证。
半年后进行追踪时发觉,报表记录依旧填写得专门完整,符合程度相当高.又过了半年,当评审小组再次来到这家工厂进行考察时,公司老总却要求将评审略微延期,因为他们要完成的数据报表实在太多,还没有填完。
在后来的交谈过程中,老总埋怨报表太多,认为实施 ISO体系没有什么真正的实际意义。
在没有实施ISO之前,公司的流程专门顺畅,每天吃完早饭就在工厂里面到处走走,靠着多年的体会就能发觉公司存在的问题;自从实施ISO 后,他的时刻变得越来越少,由于要填写大量的报表,公司的治理人员从原先的5人增加到了15人。
老总每天起床后,来不及吃早饭就匆匆忙忙地签报表,到工厂里转一圈,发觉工厂里的人也都在忙着写报表。
由于整天都忙于制作报表,全然没有时刻去了解公司怎么说发生了什么情况。
ISO9000 一方面在我国进展得如火如荼,一方面却遭受到绵绵不绝地谩骂声,有时候连企业自己也搞不清晰,企业实施ISO9000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证书?依旧规范基础管理?依旧先是证书,再期望规范治理,事实上不管是哪一种目的,ISO9000只是一种差不多工具,工具使用的好坏,全在于企业本身,与ISO9000实在没有多大关系。
事实上ISO好不行?抛开谈论条条款款。
ISO是什么?质量治理体系。
那么什么样的质量治理好呢?合理的质量治理确实是好。
关键是合理。
在美国车靠右行驶,确实是合理,到了英国,车靠左行使,合理。
我们能不能说车靠哪一便确实是合理呢?不一定。
美国有美国的合理,日本由日本的合理,中国又有中国的合理。
为什么质量治理标准,在国外推行的那么好,而到了中国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有些西方的东西并不适合中国:如此你才了解,你跟美国人打交道是一套,跟中国人打交道是一套。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中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和体会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中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和体会古今中外有很多质量管理的生动案例,这些案例将一个个真实的“质量”、全面的“质量”、立体的“质量”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都知道“质量强则国家强,质量兴则民族兴”,所谓质量,就是说事物或事情贴合要求,它应当有确定的规范加以说明,以便使人们清楚地明白是否到达要求。
如果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到达了要求的标准,也就是说具有质量,就不会因为返工而产生不必要的费用。
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呢?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感想:第一,领导的重视是提升质量意识的关键。
经过近期学习质量管理相关知识,其在八项基本原则之二就是领导作用,指的就是领导的行为,所以,要想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良好的质量意识,首先要在企业领导层面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在对待每一个工作的疏忽和差错应严肃认真。
其次,应在公司营造一个良好重视质量氛围。
第二,教育对质量意识的构成十分重要。
要提高质量意识,就要对员工进行不断的教育和培训,让他们真正理解下道工序就是客户,自我的工作结果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用户满意。
众所周知“100-1=99”,但搞质量工作必须遵循”100-1=0”,因为1%的不合格品送到用户那就是100%不合格;第三,产品质量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换位思考”。
对于客户而言,“质量好是最大的节俭,质量差是最大的浪费”,这种意识也同样适用于每一位员工,仅有这样才能实现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质变,才能不断地满足为客户服务。
第四,坚持“零缺陷”标准。
每一位员工都要养成“第一次做对”的质量意识,不理解、不制造、不传递缺陷,这样不仅仅大幅度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并且迅速增长企业经济效益。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意识是企业发展根基。
每一位员工要深刻地认识到“以质量求生存”的真实含义,要努力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第一次就做对,敢于否定,持续改善”的质量文化,以饱满的热情把质量文化融入到自我的工作当中,实现追求完美和实施零缺陷管理,关键是在于企业和员工对待产品的质量意识的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式的质量管理
ISO9000的评审人员在对某公司进行评审时发现:这家公司的制度非常完善,工作程序也完全符合ISO</A>9000年版标准的要求,程序文件所规定的表单记录的填写非常完整。
这家公司因此获得了体系的认证。
半年后进行追踪时发现,报表记录依然填写得非常完整,符合程度相当高.
又过了半年,当评审小组再次来到这家工厂进行考察时,公司老板却要求将评审稍微延期,因为他们要完成的数据报表实在太多,还没有填完。
在后来的交谈过程中,老板抱怨报表太多,认为实施体系没有什么真正的实际意义。
在没有实施之前,公司的流程非常顺畅,每天吃完早饭就在工厂里面到处走走,凭着多年的经验就能发现公司存在的问题;自从实施ISO后,他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由于要填写大量的报表,公司的管理人员从原来的5人增加到了15人。
老板每天起床后,来不及吃早饭就匆匆忙忙地签报表,到工厂里转一圈,发现工厂里的人也都在忙着写报表。
由于整天都忙于制作报表,根本没有时间去了解公司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ISO9000一方面在我国发展得如火如荼,一方面却遭受到绵绵不绝地谩骂声,有时候连企业自己也搞不清楚,企业实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证书?还是规范基础管理?还是先是证书,再希望规范管理,其实无论是哪一种目的,ISO9000只是一种基本工具,工具使用的好坏,全在于企业本身,与ISO9000实在没有多大关系。
其实ISO好不好?抛开谈论条条款款。
ISO是什么?质量管理体系。
那么什么样的质量管理好呢?合理的质量管理就是好。
关键是合理。
在美国车靠右行驶,就是合理,到了英国,车靠左行使,合理。
我们能不能说车靠哪一便算是合理呢?不一定。
美国有美国的合理,日本由日本的合理,中国又有中国的合理。
为什么质量管理标准,在国外推行的那么好,而到了中国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有些西方的东西并不适合中国:这样你才了解,你跟美国人打交道是一套,跟中国人打交道是一套。
你跟美国人讨价还价,全世界的人都在讨价还价,不仅仅是中国人讨价还价。
那是错误的观念,全世界都在讨价还价,议价。
你跟美国人讨价还价,他拿计算机出来算,如果他告诉你这样我不够成本,我不能卖给你,他的结论就是“我不卖给你”。
中国人不是,中国人你跟他讨价还价,他拿计算机算了半天,嘴巴上讲“这样我不行,这样我不够成本,我没有办法卖给你。
”把计算机一收,结论是什么?“卖给你算了”。
中国人不是口是心非,他有另外一套思维方法。
这套方法,你没有搞清楚你没有办法跟中国人打交道。
一个美国小姐,她100块美金买个东西回来,你问她多少钱买的?她马上告诉你“100块美金买的,100 dollars”,这是美国人。
中国人你看,我们这里小姐、女士很多,你花800块人民币去买个东西回来,你这样问“你多少钱买的?”你会说800块钱买的吗?不会的。
你只有一个答案:“你猜猜看”。
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有没有中国式的质量管理体系?
中国人如果观点和领导不一致,做法与美国人和日本人是不一样的,美国人会怎么样,我们经常看美国的一些电影,美国人争论时,两个人各说各的,看谁说得快,突然一下,都不说话了,一个人说,SORRY,争论结束,达成一致意见,如果还没有取得共识,继续说,想尽办法说。
而日本人如果观念不一致,日本人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把观点说出来。
中国人呢?中国人观点不一致,不吭气,然后把领导活活气死,日本领导和美国领导都是累死的,而中国呢?是把领导气死。
举个例子:有一笑话,说某航空公司,规范服务用语,航空小姐在送餐时问一顾客“请问您要鸡肉面还是牛肉饭?”,顾客答“牛肉饭”,答曰“对不起,牛肉饭没有了”。
顾客十分不悦,要了一分鸡肉面;接着,航空小姐问下一位顾客“请问您要鸡肉面还是牛肉饭”?
顾客“牛肉饭”,答曰“对不起,牛肉饭没有了”,此顾客大怒“没有了你还问什么”答曰“这是我们ISO9000的要求。
”你说我们的空中小姐,气不气人,你说她智商高不高,每天在天上,肯定高,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要气领导。
为什么要起领导呢?因为她不服气?为什么不服气?因为她讨厌那么多规章制度,条条款款,你让我按规章,好,我就按规章,看看会怎么样。
因此说,实施ISO在美国容易,在欧洲容易,在中国就比较难。
美国人头脑很简单的,都是按规章办事,只要有了法律,规定,我按规章按法律办就行了,错了是法律规章的事,因此,在西方有恶法胜于无法。
中国人会不会接受这一观点,我们在座的各位会不会接受这一观点。
西方人会说,这个法律虽然不好,总比没有法律要好。
中国人呢?不好,不好就要改嘛。
中国人更厉害的是只做规章制度没有制定的,一旦你制定了,他就再做新的规章制度所没有制定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嘛。
西方人研究管理,研究来研究去,最后成了权变理论,不同的情况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权变到了中国可谓如鱼得水。
同样一句话,在中国10个人解释就有10种不同的说法,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你说不能迟到,中国人马上会解释,当然不能迟到,只不过我有特殊原因,权变理论嘛,不能迟到是一般情况,不适合于特殊情况。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会找理由的人,可谓理由专家。
最后实在找不到理由,哎呀,不好意思,我忘记了。
不好意思,在中国也应该是使用的最多的词语之一了。
只要中国人不服,就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
事实上我们知道,ISO9000:2000版是相当灵活的,我们也已经讲过从94版的20个要素变为现在的8项原则。
然而为什么会搞出那么多事,老板会忙得不可开交呢?道理很简单,不是老板忙得不可开交,而是气得不可开交,就像我们前面所举的空中小姐的例子,员工并没有真正接受ISO,因此会找出各种方法来气你,你说我不对,我按规章办事,条款上怎么写,我就怎么做,你该怎么办。
规章制度永远都不可能所处所有情况的,例如空中小姐那例,我们可以写新的要求:如果没有牛肉饭,那就只问顾客要不要鸡肉饭。
那下一次配餐中心配出排骨饭来,空中小姐会怎么问?中国人最厉害的就是会脑筋急转弯了,你看赵本山,每次在春节联欢晚会上,都是用脑筋急转弯来娱乐大家。
我们现在就规章制度试举一例。
也可以算作谜语:
定义:乌龟的屁股=规定,
迷面:乌龟倒立;(谜底:上面有规定),
迷面:乌龟翻跟头;(谜底:一个规定又一个规定)
迷面:大乌龟背上背着小乌龟;(谜底:上面又有新规定)
我们考虑一下我们的规章制度会不会让人接受,我们再试举一例,中国人不看规章制度。
如果你问一人,规章制度重不重要,他一定会说,规章制度当然很重要。
那你为什么不看呢?那还用看,我一想就明白了,合理就是合法。
如果你告诉他,合理不一定合法,他会反问,合理不一定合法吗?如果合理却不合规章制度,那么表示这个规章制度根本不合理,那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你还让我遵守吗?更厉害的是,他会告诉你,规章制度每天在变,看的规章制度也是过时的规章制度,过时的规章制度当然不需要看了。
为什么过时?因为不合理。
过时了也就不符合现在的制度?既不合理有不合法,看它又有何用。
任何东西到中国来都会变,ISO9000也不例外,中国的文化最有包容性,佛教在国外跟其它宗教打的不可开交,到了中国变了,佛教和中国的道教,融洽的很好,许多和尚和道士关系很好,例如:金庸的书中就经常写到少林的和尚与武当的道士关系甚佳。
ISO9000作为西方传来之物,到中国一定会变的,到底会变成什么样,我也不知道,但是只要变得合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