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物理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1. 下列能完全正确反映物体的状态改变的是:A. P=IVB. \(\Delta U = W + Q\)C. \(\frac{{\rm d} Q}{{\rm d} t} = mc\frac{{\rm d} T}{{\rm d} t}\)D. F=mA2. 光的色散效应与以下说法不符的是:A.不同种类的介质对光的色散效应不同B.光速与介质折射率的乘积是一个常数C.颜色与波长成正比D.红光折射率大于蓝光3. 提高机械能的建议是:A.加速物体的速度B.减小物体的重量C.提高物体的高度D.减小摩擦力4. 一辆汽车以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20 s内所走的路程为:A.40 mB.80 mC.100 mD.200 m5. 乒乓球运动员发出的声音是一种:A.声波B.横波C.纵波D.电磁波6. 下列各项中,能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是:A.不变磁场与线圈的相对运动B.变化磁场与线圈的相对运动C.变化电场与线圈的相对运动D.不变电场与线圈的相对运动7. 平抛运动中,当抛体运动到最高点时它的速度方向只有一个,这一点导致:A.运动结果产生转折B.抛体的加速度方向改变C.抛体的加速度大小变为0D.抛体的加速度方向改变,并且加速度大小变为08. 下列现象中能反映物体具有机械波性质的是:A.日晷的阴影移动B.磁子弹的偏转C.实验小汽车的行驶D.泥块的飞溅9. 等质量、等形状的物体,山区下的A物体与山区上的B物体之比是:A.小于1B.等于1C.大于1D.大小关系不确定10. 其中一个用途是束缚质子和中子的场B- 是:A.电磁场B. 引力场C.核场D. 重力场11. 下图所示是一个匀速圆周运动的示意图,如质点从P位置运动至Q位置,则在此过程中质点所受力的方向是:____/ | Q\ __| PA. 沿向心力的方向B. 沿切向的方向C. 垂直于物体速度方向的方向D. 垂直于切线的方向12. 一个电路中连接三个相同电阻的电阻器,当它们都接入电源时,此时每个电阻器电压之比为:A. 1:2:3B. 1:1:1C. 2:1:1D. 4:2:113. 单位时间内运动距离与所用时间之比叫做:A. 速率B. 速度C. 力D. 加速度14. 在两个截面的钳质间施加电压为U,则电子的漂移速度临界值为:A. \(\frac{U}{e \cdot b}\)B. \(\frac{e \cdot U}{b}\)C. \(\frac{b}{U}\)D. \(e \cdot b \cdot U\)15. 当电阻相同的情况下,将导线的长度变为原来的2倍,其电阻将变为原来的:A. 4倍B. 3倍C. 2倍D. 不变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是同一概念B. 动量是质量乘以速度C. 1千赫等于100千克D. 碰撞的合外力为017. 声音由媒质传递,声音最快的传输方式是:A. 真空中的传输B. 声音通过铁制材料的传输C.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输D. 水中的传输18. 为制成一个宽光谱的衍射光栅,下列什么参数应该改变:A. 减少光栅的缝宽B. 增加光栅的厚度C. 减少光栅的刻槽间距D. 增加光栅的刻槽数19.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物体在匀变速运动过程中,位置随时间变化规律方程为\(x=at^2+bt+c\),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 该质点的加速度始终保持不变B. 该质点的初速度为bC. 该质点的加速度为2aD. 该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增加呈二次函数变化20. 钢丝中传播的一种横波称为:A. 声波B. 弹性波C. 机械波D. 电磁波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1. 将转速为1200 rpm的发电机接到50 Hz的交流电网上,此时发电机转速为__________转/分。
2024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版)附解析

2024年下学期期末测试卷高一物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全部、选修性必修第一册第1章。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图是某-家用体育锻炼的发球机,从同一点沿不同方向发出A、B两球,返回同一水平面时,两球落至同一位置。
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关于两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球运动至最高点时,两球速度相等B.两球运动过程中,A加速度大于B球加速度C.两球飞行时间相等D.从抛出至落回同一水平面,A球速度变化量大于B球速度变化量2.研究乒乓球发球问题,设球台长2L,网高h,如图乒乓球反弹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且不考虑乒乓球的旋转和空气阻力(设重力加速度为g),从A点将球水平发出,刚好过网,在B点接到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网高4Lh =B.发球时的水平初速度02gv Lh=C.球落到球台上时的速度2v gh=D.球从A→B所用的时间24htg'=3.如图所示,一同学表演荡秋千,已知秋千的两根绳长均为4m,该同学质量为50kg,绳和踏板的质量忽略不计,当该同学荡到秋千支架的正下方时,踏板速度大小为4m/s,此时每根绳子平均承受的拉力最接近()A .100N B.200N C.330N D.360N4.如图所示,B和C是一组塔轮,即B和C半径不同,但固定在同一转动轴上,其半径之比R B∶R C=3∶2,A轮的半径大小与C轮的相同,它与B轮紧靠在一起,当A轮绕过其中心的竖直轴转动时,由于摩擦作用,B轮也随之无滑动地转动起来。
湖南省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测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永州2024年高一入学考试物理部分(答案在最后)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1.如图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在河岸上的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向左飘,两条船运动状态是()A.A船肯定向右运动B.A船肯定是静止的C.B船肯定是向右的D.B船可能是静止的【答案】C【解析】【详解】AB.因为河岸上旗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么根据旗帜的飘动方向判断,风是从左向右刮的。
A 船上旗帜向右,有三种可能:①是A船不动,风把旗帜刮向右;②是A船向左运动,风相对于旗帜向右,把旗帜刮向右;③是A船向右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旗帜刮向右,故AB错误;CD.B船一定向右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比风速快,这样才会出现图中旗帜向左飘动的情况。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如图所示,自行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车轮外边缘半径为R,气门芯距轮心的距离为r,自行车行驶过程中轮胎不打滑,初始时刻气门芯在最高点,不考虑车轮的形变。
气门芯从初始时刻到第一次运动至最低点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π+A.气门芯通过的路程为2r RB.气门芯通过的位移的大小为2rC.D.【答案】C【解析】【详解】BC .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轮子向前运动半个周长,如图所示气门芯的位移大小为x ==故B 错误,C 正确;AD .气门芯通过的路程为曲线,不等于位移大小,故AD 错误。
故选C 。
3.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232(m)x t =+,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 =4t (m/s )。
则该质点在t =2s 时的瞬时速度和t =0到t =2s 间的平均速度分别为()A.8m/s 、4m/sB.4m/s 、8m/sC.8m/s 、6m/sD.6m/s 、8m/s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可知,当t =2s 时,该质点的瞬时速度为42m/s=8m/sv =⨯t =0到t =2s 时间内,根据质点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可知质点在这两秒的位移为220(322)m-3m=8mx x x =-=+⨯平均速度为8=m/s=4m/s 2x v t =故选A 。
2023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2023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30分)1.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C.以金星为参考系,太阳是静止的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2.如图所示,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原来的速度是1v,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2v,Δ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
由图中所示信息可知()A.汽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B.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2v的方向相同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反3.遥控汽车比赛中汽车(可看成质点)沿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已知遥控汽车从零时刻出发,在2T时刻恰好返回出发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T与T~2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B .遥控汽车在T ~2T 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C .T 秒末与2T 秒末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2D .0~T 与T ~2T 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4.如图所示,一小球从A 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 点时速度为v ,到达C 点时速度为2v ,则:AB BC x x 等于( )A .1:1B .1:2C .1:3D .1:4 5.如图所示,小球甲从距离地面高度为115m h =处以速度010m /s v =竖直向上抛出,同时小球乙从距离地面高度为220m h =处开始自由下落,小球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210m /s g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乙落地前,两小球的速度差逐渐变大B .落地前的运动过程中小球甲、乙的平均速率之比为1∶2C .至小球乙落地时,甲、乙两球的位移大小之比为3∶4D .小球甲、乙在落地前最后1s 下落的高度相同6.我国高铁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十分平稳。
高一物理必修一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试题(考试时间:4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内一个人看乙车没有动,而乙车内的一个人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观察说明()A. 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 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C. 甲车向西,乙车向东运动D.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运动2.以下计时数据指的是时间的是()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19时开播B.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5秒“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C.足球比赛上下半场各45分钟D.在某场足球赛中,甲队于开赛9分26秒时攻入一球3.上体育课时,某同学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2R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2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2R 4.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是:s = 4t—2t2,s 和t的单位分别是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A.4m/s 和2m/s2 B.4m/s 和—4m/s2C.4m/s 和4m/s2 D.4m/s 和05.足球以8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足球以12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s,设足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这段时间内足球的加速度是()A.- 200m/s2B.200m/ s2C.- 100m/ s2 D .100m/ s2 6.如图1所示,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图18.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C.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也为零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9.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s与开始刹车后6s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1:1 B.3:1 C.3:4 D.4:310.一个物体从静止出发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后,改作以t 时刻末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2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 A.34at B.43at C.3at D.12at 二、不定项选择题 (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1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 1 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 以下哪组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A.千克、秒、牛顿B.千克、米、秒C.克、千米、秒D.牛顿、克、米2. 物体放在水平川面上,以部下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A物体碰到的重力和支持力B物体碰到的支持力和地面碰到的压力C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和支持力D物体碰到的重力和地面碰到的压力3 关于惯性的大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简单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B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论速度大小,它们的惯性的大小必然相同C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要比保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所以物体静止时惯性大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简单,所以质量相同的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4.关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所受合力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物体必然处于静止状态B.只有合力发生变化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发生变化C.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时,物体的速度必然不为零D.物体所受的合力不变且不为零,物体的运动状态必然变化5.两质点甲与乙,同时由同一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象以下列图.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第 4s末甲、乙将会相遇B.在第 2s末甲、乙将会相遇C.在 2s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D.在第 2s 末甲、乙相距近来6.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以下列图。
在 A 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 B 点时,物体速度为零,尔后被弹回。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从 A 下降到 B 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小。
B.物体从 B 点上升到 A 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大。
C.物体在 B 点时,所受合力为零。
D.物体从 A 下降到 B,以及从 B 上升到 A 的过程中,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7.如图1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滑轮,两物块P 、Q 用轻绳连接并超出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 P 悬于空中, Q 放在斜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 Q 时, P 、 Q 仍静止不动,则() A. Q 碰到的摩擦力必然变小B. Q 碰到的摩擦力必然变大C.轻绳上拉力必然变小D.轻绳上拉力必然不变8、甲、乙两人发生吵嘴,甲打了乙的胸口一拳致使乙受伤,法院判决甲应支付乙的医药费。
全国高一高中物理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一高中物理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以下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有()①位移;②路程;③瞬时速度;④平均速度;⑤时间;⑥加速度;⑦速率。
A.只有①③④⑥B.只有①③⑥C.只有①⑥⑦D.只有①⑥2.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的物理量B.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C.当加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是零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零C.做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是零D.做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是零4.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m/s2,对于任意1s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总是大3 m/sB.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C.某1 s初的速度与前1 s末的速度相等D.某1 s末的速度比前1 s初的速度总是大6 m/s5.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正确的有()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6.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二、多选题1.如图所示,横坐标为时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若纵轴表示位移,图象中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若纵轴表示速度,图象中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若纵轴表示位移,由图象可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D.若纵轴表示速度,由图象可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2.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5m/s2,则()A .读作“5米每秒二次方”B .读作“5米每二次方秒”C .表示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是该秒初速度的5倍D .表示某秒内的末速度与初速度相差5m/s三、填空题1.汽车从车站开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0.4m/s 2,表示___________;经5s 后汽车的速度增加到___________m/s 。
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高一物理测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高一物理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单选)质量为m的汽车,启动后沿平直路面行驶,如果发动机的功率恒为P,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一定,汽车速度能够达到的最大值为v,那么当汽车的车速为v/4时,汽车的瞬时加速度的大小为()A. P/mvB. 2P/mvC. 3P/mvD. 4P/mv参考答案:C2. 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小球在距地面相同的高度以相同的速率分别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和斜抛,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关于这四个小球从抛出到落地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每个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相同B.每个小球落地时的速度相同C.重力对每个小球做的功相同D.重力对每个小球落地时做功的瞬时功率相同参考答案:C3. 飞机在飞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率的平方成正比,若飞机以速率v匀速飞行时,发动机的功率为P,则当飞机以速率n v匀速飞行时,发动机的功率为A.np B.2np C.n2p D.n3p参考答案:D4. 火车在某转弯处规定行驶速度为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当火车过弯道的速度大于v时,轮缘挤压内轨;②当火车过弯道的速度小于v时,轮缘挤压内轨;③当火车过弯道的速度大于v时,轮缘挤压外轨;④当火车过弯道的速度小于v时,轮缘挤压外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参考答案:C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B. 平均速度即为一段时间内初、末速度的平均值C.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D. 瞬时速度可看做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参考答案:ACD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在一个行星上,一昼夜的时间为T,若在行星上用弹簧秤测同一物体的重力,发现在赤道上仅为在两极的90%.设想该行星的自转角速度加快到某一值时,赤道上的物体会自动飘起来.则该行星上的一昼夜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7. 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被一个竖直向上力F托着,处于静止状态,则A物体一共受_______个力,B物体一共受_______个力。
高一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一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本文为广大高一学生提供一份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同学们备战考试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 答案:D解析:首先能量守恒定理中包括能量的守恒,无论是能量初始状态的能量总量,还是每一时刻能量变化量,也都能够计算,而动量守恒定理,不涉及能量,它固有的限制只有在动量不变的这个范围内,才能保证动量守恒,因此二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2. 答案:C解析:在Q3中测得的电流,首先要消耗电势能,使电荷穿过电源(3×2=6 千焦),然后再进行化学反应,即完成电解,放出一部分能量(5千焦)。
消耗和释放的能量是有差别的,此题故选择余热功率最接近11kW的答案。
3. 答案:B解析:本题让求的是,这两枚小球相撞之后产生的合成球的动能与此前两小球动能之和的比值,显然,它是与速度和质量有关的,根据动量守恒,不难列出:m1v1 = m2v2v = (m1v1+m2v2)/m总合成小球的动能:E = 0.5m总 v² = 0.5(m1v1+m2v2)² / m总合成小球的动能与此前两小球动能之和的比值:E/ E1+E2 = (m1v1+m2v2)² / (2m1v1²+ 2m2v2²)经过计算,最接近0.8的答案为B。
4. 答案:A解析:两个导体在不存在电生磁的情况下相对运动,导体中的自由电子会从一个导体传移到另一导体,使得它的电势差降低,因此在两导体相对运动的情况下,电动势会减小,导体内电阻增大,因此选项A是正确答案。
5. 答案:C解析:根据三角函数,斜抛运动下的垂直方向位移变化量为:H=x·tanα - (gx²)/(2(u²cos²α)其中:- 「x」为斜抛运动的水平位移- 「α」为发射角- 「g」为重力加速度- 「u」为发射速度将题目的数据代入,带入公式计算后得出: H=100·tan45° - (10·100²)/(2(100cos45°)²)化简后可以得到H ≈ 45 m,故本题答案为C。
高一必修一物理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必修一物理综合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力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B.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D. 力是物体运动的结果答案:D2.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只有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才会改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不变B. 物体受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不变C. 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 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可能不变答案:C3.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所受合力为零B. 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C. 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D. 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答案:A4.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系统所受外力为零时,系统动量守恒B. 系统所受外力不为零时,系统动量守恒C. 系统所受外力不为零时,系统动量可能守恒D. 系统所受外力为零时,系统动量不一定守恒答案:A5.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下落速度越来越快B. 物体下落速度越来越慢C. 物体下落速度保持不变D. 物体下落速度先快后慢答案:A6.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相互转化B. 能量可以在不同物体之间相互转移C. 能量可以凭空产生D. 能量可以凭空消失答案:AB7.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物体将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 物体将做曲线运动答案:B8.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所受合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B. 物体所受合力与物体质量成反比C. 物体所受合力与物体加速度成正比D. 物体所受合力与物体加速度成反比答案:C9. 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一物理试题精选】速度测试题(含答案和解释)

速度测试题(含答案和解释)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B.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的平均值相等
C.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
D.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答案 A
解析当时间非常小时,物体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在这段很小时间内的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故A正确;平均速度是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比值,而不是各时刻瞬时速度大小的平均值,故B错误;根据定义,平均速度的大小不是平均速率,故C错误;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是路程跟时间的比值,故D错误.
2下面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
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
C.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答案 AC
解析每个时刻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但是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等于零时,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不一定等于零.例如质点的往复运动,A项对,B项错;匀速直线运动中,由于。
重庆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测试一含答案

重庆市高2027级高一(上)测试一物理(答案在最后)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位移、速度、力都是矢量B.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运动的描述是相同的C.描述物体运动时,只有体积小的物体才能可视为质点,体积大的物体不能视为质点D.单向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就是路程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发生力的作用必须相互接触B.同一个物体在赤道时所受的重力比在两极时所受的重力大C.细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木块放在桌面上对桌面产生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3.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长度的关系”实验中,通过实验画出弹簧弹力F(N)与弹簧总长度x(m)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的劲度系数是300N/mB.弹簧的原长0x是0.2mC.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形变量不成正比D.当弹簧的弹力大小是15N时,弹簧总长度一定是15cm4.一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5.一个滑雪的人沿斜坡匀加速直线下滑,从某时刻开始计时,他在第1s 内的位移为4m ,第3s 内位移为12m ,则关于此人的运动情况的判断中错误的是()A .运动的加速度是4m/sB .第2s 内的位移是8mC .计时开始时人的速度为θD .前3s 内的平均速度是8m/s6.如图所示,一颗松子沿倾斜冰面AB 从顶端A 点由静止匀加速滑下,1s 后松鼠从A 点以1.5m/s 的初速度、23m/s 的加速度沿直线匀加速追赶松子.追赶过程中,松鼠与松子相隔的最远距离为9m 8,且松鼠恰好在冰面底端B 点追上松子,则()A .松子沿冰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24m/s B .冰面AB 的长度为9mC .松鼠从A 点出发后,经过3s 追上松子D .在松鼠与松子相隔最远时,松鼠的速度大小为6m/s7.“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它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潜水器。
高一物理运动学测试题4套(含答案)

二一、选择题1、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作如下分析,(分别用v1、a1表示物体在0~t1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v2、a2表示物体在t1~t2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v2方向相同,a1与a2方向相反A.vB.v1与v2方向相反,a1与a2方向相同C.v1与v2方向相反,a1与a2方向相反D.v1与v2方向相同,a1与a2方向相同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很大而加速度可能为零B.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为零而加速度可能不为零C.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可能增大D.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正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3.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B.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C.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减小D.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4.图示甲、乙两个作直线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同一个坐标原点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C.乙比甲早出发t1时间D.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5.对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B.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是1∶3∶ 5C.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D.在相邻两个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9.8m6.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 1s末的速度是 6m/s,第 2s末的速度是 8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初速度是 3m/sB.物体的加速度是 2m/s2C.任何 1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 2m/sD.第 1s内的平均速度是 6m/s7.如图所示的v-t图象中,表示物体作匀减速运动的是 ( )8.某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设它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1,运动到中间时刻的速度是v2,经过全程一半位置时的速度是v3,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v1>v2>v3B.v1<v2=v3C.v1=v2<v3D.v1>v2=v39.物体沿一条直线作加速运动,从开始计时起,第1s内的位移是1m,第2s内的位移是2m,第3s内的位移是3m,第4s内的位移是4m,由此可知( )A.此物体一定作匀加速直线运动B.此物体的初速度是零C.此物体的加速度是1m/s2D.此物体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10.某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A、B两点,经A点时速度是v A,经B点时速度是v 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通过AB段的中点时的瞬时速度等于 AB段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11.几个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位移最大的是( )A.加速度最大的物体B.初速度最大的物体C.末速度最大的物体D.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12.图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速度图线,其中t2=2t1,则( )A.在t1时刻乙物体在前,甲物体在后B.甲的加速度比乙大C.在t1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D.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二、填空题13.质点从坐标原点O沿y轴方向运动到y=4m后,又沿x轴负方向运动到坐标为(-3,4)的B点,则质点从O运动以B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m,位移大小是_________m。
高一物理测试卷(含答案)

高一物理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每题4分,共16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标量的运算一定遵守平行四边形法则B .若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在减小的过程中,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C .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与力的关系并且推翻“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和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亚里士多德、牛顿.D .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可能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2、图中所示A 、B 、C 为三个相同物块,由轻质弹簧K 和轻线L 相连,悬挂在 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若将L 剪断,则在刚剪断时,A 、B 的加速度大小a A 、 a B 分别为( )A .a A =0、aB =0 B .a A =0、a B =gC .a A =g 、a B =gD .a A =g 、a B =0 3、关于功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是矢量,位移是矢量,所以功也是矢量B .功有正、负之分,所以功可能有方向性C .若某一个力对物体做功,说明该物体一定发生位移D .若物体发生了位移,则力对物体一定做功4、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小B .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大C .所有卫星的速度均是相同的,与半径无关D .所有卫星的角速度都相同,与半径无关二、不定向选择:(每题6分,共24分)1、关于物理量或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时间为三个基本物理量B .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牛顿”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C .1N/kg =1m/s 2D .“米”、“千克”、“牛顿”都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2、某科技兴趣小组用实验装置来模拟火箭发射卫星.火箭点燃后从地面竖直升空,t 1时刻第一级火箭燃料燃尽后脱落,t 2时刻第二级火箭燃料燃尽后脱落,此后不再有燃料燃烧.实验中测得火箭竖直方向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设运动中不计空气阻力,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推力大小恒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t 2时刻火箭到达最高点,t 3时刻火箭落回地面B .火箭在0~t 1时间内的加速度大于t 1~t 2时间内的加速度C .t 1~t 2时间内火箭处于超重状态,O t 1 t 2 t 3 第2题图t 2~t 3时间内火箭处于失重状态D .火箭在t 2~t 3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3、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系统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发生相互作用的系统做功之和一定为零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的大小可以不相等C .一对静摩擦力对系统做功为零D .一对滑动摩擦力对系统一定做负功4、在宽度为d 的河中,水流速度为v 2 ,船在静水中速度为v 1(且v 1>v 2),方向可以选择,现让该船开始渡河,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最短渡河时间为1d v B .最短渡河位移为dC .不管船头与河岸夹角是多少,渡河时间和水速均无关D .只有当船头垂直河岸渡河时,渡河时间才和水速无关三、实验题:(共一题,计14分)1、杨小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小车搁置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纸带连接车尾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来测定小车的加速度a ,小桶通过细线对小车施拉力F 。
全国高一高中物理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一高中物理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评委为体操运动员刘璇的“跳马”动作评分,可将刘璇看做质点B.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但现实中是存在的C.物理学中的“质点”跟几何学中的“点”没有区别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无关的或次要的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2.在有云的夜晚,抬头望月,发现“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时取的参考系是()A.月亮B.云C.地面D.观察者3.第31届奥运会将于2016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下列有关运动项目的说法正确的是()A.篮球比赛中的篮球不能看做质点B.羽毛球比赛中的羽毛球一定能看做质点C.乒乓球运动员在打出弧圈球时乒乓球不能看做质点D.铅球比赛中的铅球一定不能看做质点4.伦敦奥运会冠军、美国名将苏尔在美国室内撑竿跳比赛中,以5米02的成绩,打破了俄罗斯选手伊辛巴耶娃创造的5米01的世界纪录.撑竿跳高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项目,一般来说可以把撑竿跳高运动分为如下阶段:助跑、撑竿起跳、越过横杆.关于这一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教练员针对训练录像纠正运动员的错误时,不能将运动员看成质点B.教练员在分析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时,不能将运动员看成质点C.裁判员在测量其所跳高度(判断其是否打破记录)时,不能将运动员看成质点D.其他运动员在学习研究名将苏尔的各项技术动作时,能将运动员看成质点5.要描述在水平地面上爬行的蚂蚁的位置时,应选用的坐标系是()A.直线坐标系B.二维坐标系C.三维坐标系D.以上坐标系无法描述6.一只猴子静止在悬挂于天花板的细棒上,现使悬挂棒的绳子断开,猴子和细棒一起向下运动,甲说此棒是静止的,乙说猴子是向下运动的,甲、乙两人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甲选的参考系是地球,乙选的参考系也是地球B.甲选的参考系是地球,乙选的参考系是猴子C.甲选的参考系是猴子,乙选的参考系是地球D.甲选的参考系是猴子,乙选的参考系也是猴子7.飞机着陆后还要在跑道上滑行一段距离,机舱内的乘客透过窗户看到树木向后移动,乘客选择的参考系是()A.停在机场的飞机B.候机大楼C.乘客乘坐的飞机D.飞机跑道8.如图是某次日全食时的美妙景象,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观测日全食时可将月球看成质点B.在观测日全食时不能将月球看成质点C.月球绕地球转动,这是以太阳为参考系来描述的D.月球绕地球转动,这是以地球为参考系来描述的9.如图所示,质点由西向东运动,从A点出发到达C点再返回B点静止.若AC=100 m,BC=30 m,以B点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系,则:出发点的位置为________m,B点位置为________m,C点的位置为________m,A到B位置变化为________m,方向________,C到B的位置变化为________m,方向________.二、多选题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哈雷彗星的公转时,哈雷彗星可看做质点B.花样滑冰运动员正在表演冰上舞蹈动作,此时该运动员可看做质点C.用GPS定位系统确定正在南极考察的某科考队员的位置时,该队员可看做质点D.因为子弹的质量、体积都很小,所以在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2.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电梯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生活中,为大家带来了快捷和便利.而观光电梯是适应人们的进一步需求而产生的,乘坐人员可以观看电梯外面的景色,享受现代设备带来的视觉感受.正在乘坐电梯下楼的一位同学看到身旁的大楼拔地而起,大声惊叫:“楼不是静止的吗?怎么动起来了?”对于大楼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楼只能是静止的,不可能运动B.楼实际在运动,不可能静止C.看到楼在运动是以乘坐的电梯为参考系D.看到楼静止是以地面(或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三、填空题研究火车的各种运动情况时:(1)研究火车进站的时间,火车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被视为质点;(2)研究火车从北京到重庆的时间,火车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被视为质点;(3)研究火车车轮上某点的运动情况时,火车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被视为质点.四、简答题1.如图所示,一条绳子长1.5 m,放在高0.8 m的桌子上,有一部分悬在桌外,留在桌面上的部分长1.2 m,以地面上的一点O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求绳的最低端的坐标.2.如图所示为A、B、C三列火车在一个车站的情景,A车上的乘客看到B车向东运动,B车上的乘客看到C车和站台都向东运动,C车上的乘客看到A车向西运动.站台上的人看A、B、C三列火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全国高一高中物理同步测试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评委为体操运动员刘璇的“跳马”动作评分,可将刘璇看做质点B.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但现实中是存在的C.物理学中的“质点”跟几何学中的“点”没有区别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无关的或次要的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答案】D【解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影响不大,或者可以忽略时,物体可以看做一个有质量的点,评委需要根据体操运动员的动作情况打分,所以不能看做质点,A错误,D正确;质点是理想化的模型,现实中是不存在的,B错误;几何中的点没有质量,而质点是一个有质量的点,C错误;本题选D。
高一物理必修一 期末测试题 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每空4 分,共48 分)1、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伽利略、牛顿等许许多多科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选项中符合伽利略和牛顿的观点的是()A.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B.两匹马拉车比一匹马拉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则速度就越大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轻的物体下落慢D.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2、一艘船的船头始终正对河岸方向行驶,如图所示。
已知:船在静水中行驶的速度为,水流速度为,河宽为d。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船渡河时间为B .船渡河时间为C .船渡河过程被冲到下游的距离为D .船渡河过程被冲到下游的距离为3、一本书静置于水平桌面上,则()A.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大小等于书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B.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书所受的重力与它对地球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4、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就越大B.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D.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总是一致5、.某校航模小组正在操场上试射火箭模型,若某次竖直向上发射时它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一2s内火箭模型匀速上升B. 2一4s内火箭模型静止不动C.6 s末火箭模型的加速度为零D.10 s末火箭模型恰好回到出发点6、如图,物体A静置于长木板B上,当B与水平面的夹角θ缓慢增大时,A仍静止在木板B上,则物体A所受的弹力N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A.N增大,f减小B.N减小,f增大C.N减小,f减小D.N增大,f增大7、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大小为2N的力F作用下向下运动,如图所示。
高一必修一物理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必修一物理综合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关于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C. 力是物体运动的结果D. 力是物体静止的原因答案:A2.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不受力时,一定静止B. 物体不受力时,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 物体受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不变D. 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答案:C3.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kg,其重力大小为:A. 20NB. 10NC. 19.6ND. 2N答案:C4. 已知一物体的加速度为2m/s²,初速度为5m/s,那么2秒后的速度是:A. 9m/sB. 11m/sC. 12m/sD. 14m/s答案:B5. 以下关于惯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B. 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C.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D. 惯性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答案:D6.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所受合力越大,加速度越大B. 物体所受合力越大,速度越大C. 物体所受合力越大,加速度越小D. 物体所受合力越小,加速度越大答案:A7.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²,那么4秒内通过的位移是:A. 8mB. 16mC. 32mD. 64m答案:B8. 以下关于动量守恒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A. 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动量守恒B. 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动量不守恒C. 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动量可能守恒D. 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动量一定不守恒答案:C9.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A. 重力B. 支持力C. 推力D. 拉力答案:C10.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可以创造B. 能量可以消灭C. 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D. 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_______。
四川省成都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性测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成都高2026届12月阶段性测试物理试卷(答案在最后)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答题前,用蓝色或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并用2B铅笔把准考证号对应的标号涂黑;选择题的作答: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的作答:用蓝色或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区域内。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8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24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的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定义的B.Hz、N、2m/s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C.千克是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物理量之一D.质量和时间都是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答案】B【解析】【详解】A.力的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故A错误;B.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有m、kg、s、A、K、cd、mol等七个。
Hz、N、2m/s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故B正确;C.千克是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之一,故C错误;D.质量和时间的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故D错误。
故选B。
2.图像法能简洁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所给的图像中不能反映做直线运动物体回到初始位置的是A. B.C. D.【答案】B【解析】-图像,x t-图像都只能表示直线运动【详解】v tA.由图可知,物体开始和结束时的纵坐标均为0,说明物体又回到了初始位置,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位移不断增大,故不可能回到初始位置,故B符合题意;C.物体在前1s沿正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大小为==⨯=x vt12m2m物体在后1s沿负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大小为==⨯=x vt12m2m2s末时物体的总位移为零,故2s末物体回到初始位置,故C不符合题意;D.物体第1s内沿正方向,位移大小为112m1mx=⨯⨯=2第2s内位移为1m,沿负方向,2s末时物体的总位移为零,故2s末物体回到初始位置,故D不符合题意。
2022-2023学年北京新城子中学高一物理测试题含解析

(1)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7甲所示,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还应该采取的两项措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1∶t2∶t3=__________.(设子弹在木块内做匀减速运动)
参考答案:
( - ):( -1):1
8.如图所示,地面上有一高h=3.75m的平台,平台下有一倾角可调的挡板,挡板的一端与平台边缘A点的正下方B点重合。将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以v=5m/s的速度水平推出。小球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适当调节挡板的倾角θ,小球会刚好垂直撞在挡板上,则小球运动时间t=_____s,挡板倾角θ=_____。(g取10m/s2)
(2)如图7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乙,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要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除位移、速度外、还要测出的物理量有.
参考答案:
11.一物体A从某一行星(行星表面不存在空气)表面竖直向上抛出。从抛出时开始计时,得到如图所示的s-t图像,则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m/s2。2s后,在同一地点以初速度10m/s竖直向上抛出另一物体B,则再经过________s两物体在空中相遇。
(2)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得: ,解得: 。
(3)设力F作用的最短时间为 ,相应的位移为 ,物体到达B处速度恰为0,由动能定理:
,整理可以得到:
由牛顿运动定律: , ,整理可以得到: 。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最后7页为答案及解析)答题卡: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说法中,指时间间隔的是()A.五秒内B.前两秒C.三秒末D.下午两点开始2、一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三个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可能为零的是()A、6N,3N,4NB、7N,5N,3NC、4N,5N,10ND、1N,10N,10N3.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的大小为20N;则当它们之间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A.40N B.10N C.20N D.10N4.右图中的四个图象依次表示四个物体A、B、C、D的加速度、速度、位移和滑动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中物体可能受力平衡的是()5.如图2-4所示,物体A放在水平面上,通过定滑轮悬挂一个重为10民N的物体B,且已知物体A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4N,要使A静止,需加一水平向左的力F1,则力F1的取值可以为()A.6N B.8N C.10N D.15N6.(2008·高考海南卷)如图2-5,质量为M的楔形物块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使之匀速上滑,在小物块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为()A.(M+m)g B.(M+m)g-FC.(M+m)g+F sinθD.(M+m)g-F sinθ7.(2009·扬中模拟)如图2-6,质量均为m的物体A、B通过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相连,开始时B放在地面上,A、B均处于静止状态,现通过细绳将A 向上拉起,当B刚要离开地面时,A上升距离为L,假设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内,则()A.L=B.L<C.L=D.L>8.(2009·石家庄模拟)如图2-7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0.6 kg,弹簧测力计读数为2N,滑轮摩擦不计.若轻轻取走盘中的部分砝码,使总质量减少到0.3 kg时,将会出现的情况是(g取10 m/s2)()A.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小B.A仍静止不动C.A对桌面的摩擦力不变D.A所受的合力将要变大9.质量均为m的a、b两木块叠放在水平面上,如图2-8所示,a受到斜向上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F作用,b受到斜向下与水平面成θ角等大的力F作用,两力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此时两木块保持静止,则() A.b对a的支持力一定等于mgB.水平面对b的支持力可能大于2mgC.a、b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D.b与水平面之间可能存在静摩擦力10.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置物体B,B的上方再放重量为G的物体A,A的左侧系一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轻绳,绳的一端系在墙上,如图2-9所示,当在B物体上施加一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时,A、B始终静止,则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将()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保持不变D.无法判断怎样变化二、实验题(共16分)11.(6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2-10(a)所示,其中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2-10(b)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图(b)中的__________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____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2)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答:__________(选填“变”或“不变”).(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12.(10分)橡皮筋也像弹簧一样,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量x与弹力F成正比,即F=kx,k的值与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时的长度L、横截面积S有关.理论和实践都表明k=Y,其中Y是一个由材料决定的常数,材料力学中称之为杨氏模量.(1)在国际单位制中,杨氏模量Y的单位应该是()A.N B.m C.N/m D.Pa(2)有一段横截面为圆形的橡皮筋,应用如图2-11(a)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测量出它的杨氏模量Y的值.首先利用测量工具a测得橡皮筋的长度L=20.00 cm,利用测量工具b测得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时的直径D=4.000 mm,那么测量工具a和b应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如图2-11(a)所示的装置就可以测量出这种橡皮筋的Y值,下表为橡皮筋受到的拉力F与伸长量x的实验记录,请在图2-11(b)中作出F-x图象.(4)由以上实验可求出该橡皮筋的Y值为__________(保留一个有效数字).三、计算题(共44分)13.图2-13(8分)如图2-13所示,物体A重100N,物体B重20N,A 与水平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30N,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这时A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多大?如果逐渐加大B的重量,而系统仍保持静止,则B物体重量的最大值是多少?14.(10分)如图2-15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m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恒力F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求物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受到的合外力和从开始到此时物块A的位移d.(重力加速度为g)15.(12分)(2010·哈尔滨三中月考)在图2-17所示的装置中,斜面倾角α=37°,A的质量m1=10 kg,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B的质量m2=20 kg,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为使B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应当用多大的力F沿斜面方向向下拉A?(g取10m/s2,sin37°=0.6,cos37°=0.8)16.(14分)质量为M的木楔倾角为θ,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当将一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斜面上时正好匀速下滑,如果用与斜面成α角的力F拉着木块匀速上升,如图2-18所示.求:(1)当α=θ时,拉力F有最小值,并求出此最小值;(2)此时水平面对木楔的摩擦力是多少?答案与解析:1、解析:时间间隔指一段时间,三秒末和两点开始都是时刻,指一个时间点答案:AB2、解析:判断分力是否可能为零只要这三个力的大小可以构成三角形即可。
答案:ABD3、解析:由题意可知,当F1与F2夹角为90°时,20=F1,所以F1=10N;当F1与F2夹角为120°时,合力与分力相等,即F合=F1=10N,故选B.答案:B4、解析:受力平衡的特征是合外力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发生变化,所以A、B图中物体不处于平衡状态;C图中x-t图象是一条直线,所以物体的速度不变,受力平衡;D图中只给出了滑动摩擦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物体可能还受到其他的外力,滑动摩擦力和其他外力的合力有可能等于零,所以有可能处于平衡状态.答案:CD5、解析:若最大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时,由平衡条件得F m+F1=m B g,得F1=6N;若最大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时,有F1=m B g+F m,得F1=14N,F1的取值范围为6N≤F1≤14N,应选择ABC.答案:ABC6、解析: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可得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F N=(M+m)g-F sinθ,D正确.答案:D7、解析:拉A之前,A静止,mg=kx1,弹簧的压缩量为x1,当B刚要离开地面,弹簧的伸长量为x2,mg=kx2,所以A上升的距离L=x1+x2=,故A正确.答案:A8、解析:当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m1=0.6 kg时,F+F f=m1g=6N,F f=4N,可知A与桌面的最大静摩擦力至少为4N.当总质量为m2=0.3 kg时,设A仍不动,有F不变,F+F f′=m2g,F f′=1N<4N,故假设成立,A仍静止不动,A对桌面的摩擦力减为1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故只有B正确.答案:B9、解析:对a、b整体,合外力为零,故地面与b之间无摩擦力,否则无法平衡,D错;由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可知两个力F的竖直分量平衡,故地面对b的支持力等于2mg,B错;对a采用隔离法分析,受到竖直向上的b对a的支持力、竖直向下的重力、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和力F四个力的作用,摩擦力不可能为零,否则a不能平衡,由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条件知b对a的支持力小于a的重力mg,A错,C对.答案:C10、解析:当拉力F逐渐增大时,A、B两物体仍能在光滑水平面处于静止,则是绳子的拉力的水平分量与F平衡,当绳子拉力的水平分量增大时,绳子的拉力也随之增大,绳子拉力竖直向下的分量也随之增大,所以物体A对物体B 的压力也随之增大.答案:A11、解析:(1)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得到的是实验的理论值,直接测量得到的是实际测量值,故应填F、F′.(2)细绳的作用是对结点O施加不同方向的拉力F1、F2,用橡皮筋拉是一样的.(3)力的合成与分解就是使用的等效替代法,选项B正确.答案:(1)F F′(2)不变(3)B12、解析:在国际单位制中k、S、L的单位分别是N/m、m2、m.代入k=Y进行单位计算得Y的单位为N/m2,即Pa.由于橡皮筋的长度的测量结果准确到1 mm,所以其测量工具为毫米刻度尺.而直径的测量结果准确到0.01 mm,所以测量工具为螺旋测微器.根据表格的数据,作出F-x图象,由图象求出k值,将有关数据代入公式k=Y,求出Y值.答案:(1)D(2)毫米刻度尺螺旋测微器(3)如图2-12所示(4)5×106Pa13、解析: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2-14所示.x轴上:F T A=F T cos45°,y轴上:F T B=G B=F T sin45°.两式联立得F T A=G B tan45°=20N.以A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可得F f A =F′T A=F T A=20N,方向水平向右.当逐渐增大B的重量时,要使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当A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B物体的重量达到最大.由上述表达式可知:GB max==30N.故A受到的静摩擦力为20N,B物体的重量最大值为30N.答案:20N30N14、解析:B刚要离开C时,弹簧弹力大小:F弹=m B g sinθ.图2-16以A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2-16所示,故合力F合=F-F弹-m A g sinθ=F-(m A+m B)g sinθ开始时弹簧压缩量Δx1=,B刚要离开挡板时,弹簧伸长量Δx2=,所以A的位移d=Δx1+Δx2=.答案:F-(m A+m B)g 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上15、解析:对A由平衡条件得:F+m1g sinα-F f1-F T=0,F N1-m1g cosα=0,由摩擦力公式得F f1=μ1F N1,同理对B有:F T-m2g sinα-F f1-F f2=0,F N2-m2g cos a-F N1=0,F2=μ2F N2,联立以上各式解得:F=124N.答案:124N16、解析:(1)物体m放于斜面上时,正好沿斜面匀速下滑,则有mg sinθ=μmg cosθ,得μ=tanθ.图2-19当力F作用于m后,受力情况如图2-19所示,有F cosα=mg sinθ+F f,F sinα+F N=mg cosθ,F f=μF N,解得:F==.当α=θ时,tanθ=μ,F有最小值,F min===mg sin2θ.(2)将M、m看做一个整体,则水平面对木楔的摩擦力F f′=F cos(θ+α)=F cos2θ=mg·sin2θcos2θ=mg sin4θ.答案:(1)mg sin2θ(2)mg sin4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