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康复治疗中风后感觉性失语的临床观察
针刺联合言语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30例临床观察
![针刺联合言语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30例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01cffc8f71fe910ef12df8b0.png)
焦顺 发. 焦顺 发 头针 【 M] . 2版. 北京 : 人 民卫 生 出 版社 ,
2 0 0 9: 1 1 .
[ 2 ] P u l v e r m t i l l e r F , N e i n i n g e r B , E l b e a T , e t a 1 . C o n s t r a i n t —i n —
1 黑龙 江 中医药 大学 2 0 1 0级硕士研 究 生 , 黑 龙江 哈尔 滨
1 5 0 0 4 0
当的、 多途径的言语刺激 , 反复利用感觉刺激 , 正确的反应 要强化及矫正刺激等进行训练 。
作者简介 : 王伟华 ( 1 9 6 8 一) , 女, 主任 医师 , 硕士 。从 事针灸 临床
5 7 2
利E 中医 2 0 1 3年 4月第 3 5卷第 4期
H e b e i J T C M, A p r i l 2 0 1 3 , V o l 3 5 , N o . 4
针 刺 联 合 言 语 训 练 治 疗 中风 后 运 动 性 失 语 3 0例 临床 观 察
王伟 华 孟 欣
( 黑龙 江 中医药大 学 附属第 二 医院针灸 二病 房 , 黑龙 江
【 关键词 】 失语 , 经皮质运动性 ; 语 言疗法 ; 针灸疗法
哈尔滨
1 5 0 0 0 1 )
【 中 图分奘 号】 R 2 5 5 . 2 ; R 2 5 5 . 2 3 6 ; R 7 6 7 . 6  ̄5 ; K / ' 6 7 . 9 2【 酬
点” 『 3 ] , 且经头部 C T 或M R I 诊断 为脑血 管病意 外。②采
用北京 医院汉语失语症检查评定法评定 为运动性失语 。 1 . 2 . 2 排 除标 准 的言语障碍者 。 1 . 3 治疗方法 1 . 3 . 1 对照组 予针刺治疗 。根据大脑皮层功 能定 位原
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cf597316a300a6c30c229f39.png)
J A .u ,O 7 Vo.3, C M J e 2 0 , 12 NO. 6
针刺 治疗 中风后 失语 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 雪 袁 萍 张玉丽 杨 珩 东贵 荣2指导) , , , , (
(.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黑龙江 哈尔滨 1 00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5 4 ;. 0 上海 203) 0 47 关键词 : 中风 ; 失语症 ; 针刺治疗 中图分 类号 : 266 R 4 . 文献标 识码 : B
患者均 为我 院 20 04年 9月至 20 05年 5月期 问 门 诊及住 院 的患者共 5 8例 , 中男 3 , 2 , 龄 其 3例 女 5例 年
但 3~ 1 , 8 8 岁 平均年龄 5 . 岁 ; 84 病程从发病后 1 天至 6 5 日常 生活 中 能沟通 意愿 , 在 非 日常生 活 或 不 习惯 场 个 月不 等 ; 脑梗 塞 4 例 , 出血 1 。随机 分 为针灸 合下则很困难。4 : 1 脑 7例 级 在大多数场合下几乎无 障碍 , 能 但言语欠 流 畅 , 或对 复杂 谈 治疗组 (0例 ) 西药对 照 组 (8例 )治 疗组 与对 照组 将 自己的 意愿表 达给对 方 , 3 和 2 , 级 仍遗有轻度的障碍 , 患者本 年龄、 性别 、 病性质 、 情 轻 重及 血 压、 糖 、 电 图 话理解上时有障碍 。5 : 疾 病 血 心 人 虽常感 到困难 , 但很少 被别人 注意 。 均无显著性差异 , 具有可 比性。 12 诊 断标 准 . 32 疗 效标 准 , 进步 。 33 治疗 结果 , 见 表 1 。
告 如下 。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 资料 .
舌根斜刺 05 . 寸 , .~08 快速捻转不留针 , 以酸麻感为 宜, 针感 直达 舌根 ; 针 言语 一 区、 区、 区 , 用 三 头 二 三 采 快针刺术 ( 快速进针, 快速捻转达到 20 分 , 0 转/ 快速起 针) 。神庭 、 心俞、 肝俞 、 门、 命 三阴交常规针刺 ; 留针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8bf34c54e53a580217fcfec1.png)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疗效观察目的通过实验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
方法将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施以针刺为主配合运动的治疗,而对照组患者仅使用针刺疗法。
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40%,以95%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以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治愈率高,比单纯采用针刺治疗的疗效要好。
标签:中风后遗症;针刺治疗;康复训练中风为中医病名,现代称为中风,其发病时的主要表现有: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中风是一种脑神疾病,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比较高,有75%~80%的患者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一般患者会丧失基本生活能力,给其家庭增加了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1]。
现今,我国已经取得了丰富的针灸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经验,而康复训练是西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针刺治疗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该病取得显著疗效的实验结果也开始层出不穷,现将本院施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80例,取得的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且均经过临床诊断,其体征及头部CT检查或MRI(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为脑出血或脑梗死。
年龄40~75岁,其中男36例,女44例,病程均有6个月以上。
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中风诊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方法,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医药管理局),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新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
1.3 治疗方法1.3.1 对照组治疗方法针法采用头针、体针适当结合电针;头部取穴:患者两侧头部的感觉区、运动区;体穴:昆仑、解溪、足三里、阳陵泉、环跳、合谷、外关、曲池、肩三针。
中风后失语症采用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
![中风后失语症采用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https://img.taocdn.com/s3/m/fe088a41f01dc281e53af0e7.png)
胆囊结石疾病 为一种较为常见 的、 多发的疾病 , 手术为治疗 该疾病的有效方法 ,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 状。开腹 手术 在治疗胆囊结石疾病临床上具有 治疗彻底 、 操作安全 和适应证广 等优点 , 提高患者生活水平 。但该种手术对 患者组 织到来较 为严 重 的损伤 、 给患者带来较 大痛苦和手术时间较长等 弊端 , 在一定 程度上给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带来影 响, 不利于患者康 复。随着医 学技 术的发展 , 腹腔镜手术逐渐应运而生 , 与开腹手术实施 持续 硬膜外 阻滞麻醉相 比, 腹腔镜手术实施全麻 , 显然麻醉起效更快 。 腹 腔镜胆囊切除术主要是通过 腹腔镜电视荧光图像对 患者 腹腔 发 生率 。 状况进行充分 了解 , 视野更清晰 , 方便操作者手术 , 缩短手术探查 1 . 3 观 察 指标 时间 , 迅速 对病 灶做 出处理 , 减少手术时间 , 降低 术 中出血量 , 操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 、 术 中出血量、 排气 时间、 住院时间和出现 作者 可依据患者具体状况采用相应手术对其实施有效治疗 , 减轻 并 发症 发生 率 。 对 患者组织带来 的创伤和 干扰 , 且该种 手术具有 恢复快 、 切 口小 1 . 4 统 计 学 处 理 和减轻患者痛苦等优点 , 在一定程度上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 ] , 由 本次研 究所有患者 的临床资料均采用 S P S S 1 8 . 0 统计学 软件 于腹腔镜手术在腹 腔内进行 , 避免 腹腔大范 围暴露 , 减 少组织受 处理 , 计 量资料以均数 ± 标 准差 ( ±S ) 表示 , 采 用t 检验 , 计数 损 , 降低术后并发症 。 综上所述 , 在治疗胆囊结石疾病临床上腹腔 资料 以率( %) 表示 , 采用 x 2 检验 , P < 0 . 0 5 为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镜手术获得 良好效果 , 本次研究选取患者 中采用腹腔镜胆囊切 除 2 结 果 手术治疗 患者的手术时间 、 术 中出血量、 排气时间 、 住 院时间和出 2 . 1 对 比两组患者手术 时间 、 术 中出血量 、 排气时问和住 院时间 现并发症发 生率 均同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患者之 间存 在一定差异 治疗 组患者 手术时间 为 ( 3 1 . 5 7±1 . 3 4 ) mi n , 术 中 出 血 量 为 性 , P < 0 . 0 5 。因此 , 腹 腔镜手术值得在治疗胆囊结石疾病临床上推 ( 1 3 . 4 5± 4 . 3 1 ) mL ,排 气 时 间为 ( 1 6 . 5 2±2 . 7 1 ) h ,住 院 时 间为 广 应 用 。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语言障碍临床观察分析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语言障碍临床观察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62391d69eae009581beccc.png)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语言障碍临床观察[摘要]目的:通过对中风后遗症语言障碍患者采取针灸治疗的方法,分析与探讨治疗后语言康复的效果,讨论出更适合于中风后遗症患者的针灸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某医院接受针灸治疗的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将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4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针灸治疗,实验组采用语言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语言表达能力及偏瘫患侧肢体肌力状况进行对比,找出差异,而且采取对于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护理工作。
结果:在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实验组进行针灸与语言康复训练后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好于单纯针灸治疗的对照组,数据显示比较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此外语言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的实验组的患侧肌力也明显好于单纯针灸治疗的对照组,结果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结论:为了提高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语言障碍,文中对患者采取语言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治疗后中风后遗症患者在语言表达能力及肢体肌力都有很好的的疗效。
[关键词]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语言障碍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中风患者也在逐渐增加,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症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以及肢体运动障碍,这两大原因会影响中风患者的预后自理能力身心健康及其社会交往能力的两个重要因素,对于患者中风后遗症患者采取针灸治疗及其语言的综合训练,可以使患者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护理人员在实施语言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观察到语言功能锻炼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针灸治疗的效果和患者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患者肢体肌力恢复也具有促进作用,对于中风后遗症患者不仅要采取合理的治疗还要进行康复的护理工作。
通过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具有一定的优势,配合语言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脑血流,促进脑功能和语言功能的尽早恢复。
本文将分析语言康复训练在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一般资料抽取某医院的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单纯针灸治疗的对照组40例,语言康复治疗结合针灸治疗40例。
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
![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a7822d3ad51f01dc281f12c.png)
颞三针属于头穴疗法 ,头穴疗法是利用针法 、灸法及其他有
关物理方法 ,刺激脑 ( 包括大脑 、小脑 、脑干 )的体表投 影部位 及其临床腧穴 ( 或刺激区 ) ,治疗各种疾病 的一种方法。头穴疗
2 治疗方法
2 1 基础治疗 :全部病例均予 口服拜阿斯匹灵 1 0 、静 . 0 mg
以3号 1 2 寸毫针直刺 02寸行捻转补法,以得气为度 ;神堂、魂 . 门穴以 3 号 1 2 寸毫针直刺 0 3 . 寸行捻转补法 ,以得气为度。 .-0 5 2 3 对照组:基础治疗 +西药 。盐酸培他啶 5 0 ( .2 . 0 ml 0 0g)
4 结果
1 1 1 西医诊断标准 .. () 1 参照 19 年全国第 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 95 准…,并经 C T或MRI 诊断为脑梗塞或脑 出血 , 明有单发病灶; 证 () 2 采用北京医院制定的 ( ( 汉语失语症检查法》 确诊为失语
症者 。
两组失语症 患者语言功能评分的 比较,见表 1 。 经 检验 ,两组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评分治疗前后 比较,有 显著性差异( O O . lo治疗前两组 比较无差异( 0 0 ) .5 ,具有可 比性 ;治疗后治疗组 明显优于对 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0 O < . lo
法治疗 中风源于 《 内经 ( ,( 灵枢 ・ 五乱 “ 气乱于头则为厥逆 ,头 重 眩仆 ……取之天柱” 灵枢 ・ 。 邪气藏府病 形》篇中记载 ,“ 十 二 经脉 ,三百六十五络 ,其血气 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说明了头 部与人体 内的各 脏腑器官的功能有着密切关系 , 颞三针的每一刺 到活血化瘀 ,通经活络作用 ,从而使其功能恢复 。
当代 医学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症疗效观察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症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d82038202af90242a895e539.png)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症疗效观察【摘要】失语是中风病患者常见后遗症之一。
目前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症方法很多,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针刺;康复训练;中风失语症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66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659-01失语症是指与语言功能有关的脑组织的病变,如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脑部炎症等,造成患者对人类进行交际符号系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损害,尤其是语音、词汇、语法等成分、语言结构和语言的内容与意义的理解和表达障碍,以及作为语言基础的语言认知过程的减退和功能的损害。
失语症不包括由于意识障碍和普通的智力减退造成的语言症状,也不包括听觉、视觉、书写、发音等感觉和运动器官损害引起的语言、阅读和书写障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入住我院的中风失语症的患者,患者的病症不尽相同,有的是语言障碍和不同程度上的上下肢功能障碍,存在着这些问题的患者均符合第二次脑血管病诊断标准,还要对其进行确诊,运用ct和mri进行诊断。
我们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
我们运用高素荣等定制的汉语失语检验法来对患者进行失语分类,对患者的病例进行全面的系统正规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运动形式与郑的是26例,感觉性失语症的有6例,传导性失语的有6例,丘脑性失语的有2例。
1.2 治疗方法1.2.1 针刺取穴主穴取:金津、玉液、哑门、通里、廉泉。
配穴:上肢偏瘫取极泉、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
下肢偏瘫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悬钟、昆仑、解溪、三阴交嘱患者健侧卧位,暴露穴位,先针刺哑门、通里、廉泉及其余的配穴,留针30min后取针;而后让患者取坐位,令其微仰头、张口,用压舌板将舌体向上翻卷,暴露出金津、玉液两穴,选用5ml注射器针头快速点刺两穴各2-3次,不留针,使两穴各出血约1ml。
隔2日治疗1次,5次1个疗程,其余体针10d1个疗程。
针灸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观察
![针灸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a4839d1228ea81c758f578cb.png)
针灸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40例确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取百会、哑门、通里、廉泉为主穴配合其它穴位予针刺治疗,金津、玉液点刺放血配合语言康复训练。
对照组20例,仅予语言康复训练。
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结果治疗组20例,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0%;对照组20例,显效4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0.0%。
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风失语症针刺放血【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3-0377-02中风失语症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中风后遗症之一,是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言语交流能力障碍,包括各种语言符号(口语、文字、手语等)表达或理解能力受损或丧失,造成沟通困难,社交能力下降。
随着老龄化日渐加重,环境污染,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中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风失语的治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笔者采用针灸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症患者2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并与单纯语言康复训练作对比,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40例患者均为2010年~2013年在本院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2~78岁,平均65.3岁;其中脑梗死16例,脑出血4例。
对照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41~73岁,平均60.2岁;其中脑梗死17例,脑出血3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分布情况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①患者经脑CT或MRI诊断为脑梗死或出血,符合《神经病学》[1]中对脑梗塞、脑出血的诊断标准②经采用王氏制定的《汉语失语症检查法》确诊为失语症者[2]。
1.3 排除标准①神智模糊或不清②有严重并发症如:感染难以控制,心衰、肾衰、呼吸衰竭等脏器衰竭,有癌症、再障等严重基础疾病③既往有听力、视力障碍的或有听视器官残缺④有精神障碍⑤依从性差,不能按医嘱执行治疗,难以追踪疗效的。
针刺疗法联合语言训练治疗卒中后失语症25例临床观察
![针刺疗法联合语言训练治疗卒中后失语症25例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efa543f1700abb68a982fbb0.png)
或脑 出血 ; 全身基础状况较差 , 合并严重视力 、 听力 障碍 。
1 . 3 治 疗 方 法
1 . 3 . 1 对照组
予 以语 言 训 练 治 疗 。 采 用 S c h u e  ̄ 刺 激
不 同程度 的听、 说、 读、 写的功能障碍… 。卒 中后失语症 约 占急性卒 中后遗症 的 3 8 %_ 2 J , 降低患者 的生活质量 , 影 响
5 7 0
医2 0 1 3年 4月 第 3 5卷 第 4期
H e b e i J T C M, A p r i l 2 0 1 3, V o l 3 5 , N o . 4
针 刺 疗 法 联 合语 言 训 练 治 疗 卒 中后 失语 症 2 5例 临 床 观察
李 小艳 赵 亚 军 马建芳 陈长香
梗死 1 2例 , 脑 出血 1 3例 ; 基底节性 失语 1 2例 , 完全 性失
语 7例 , 经皮质运动性失语 1 例, 运动性失 语 1例 , 丘脑性
失语 2例。2组一 般 资 料 比较 差 异 无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 具有统计学意义 。 1 . 2 病例选择 1 . 2 . 1 诊断标 准
患者 的情 绪 及 运 动 功能 恢 复 J 。2 0 0 9一O l —2 0 l 1 —1 2 , 我
疗法 、 交 流效 果 促进 法 ( p r o m o t i n g a p h a s i c s c o m mu n i c a t i o n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 P A C E ) 、 功能性交际治疗 ( f u n c t i o n a l c o m m u n i . c a t i o n t h e r a p y , F C P)等 综 合 语 言 治 疗 方 法 。J , 每 日 3 0 ai r n , 每周 5次。S c h u e l l 刺激疗 法 : 对 患者损 害 的语言 符号 系统应用 可控制强 听觉刺激 , 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 的 语 言再建 和恢 复。P A C E: 将一叠 图片正 面 向下放桌 上 , 训 练者与患者交替摸取 , 不让对方看见 自己手 中的图片 的内
针药并举治疗中风后失语52例临床观察
![针药并举治疗中风后失语52例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5d59a4fd0d233d4b04e690d.png)
针药并举治疗中风后失语52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04例中风后失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治疗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针刺结合中药治疗中风后失语临床疗效较好,对于改善临床症状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很大帮助。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3-0052-02失语症是由于脑损害所致的语言交流能力障碍,即后天获得性的对各种语言符号(口语、文字、手语等)的表达及认识能力的受损或丧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风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增高,而在中风患者中伴发失语症的为21--38%[1],中风后失语严重影响中风患者的生存质量。
笔者采用针药并举治疗中风后失语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科门诊及住院确诊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男29例,女23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62.8岁,病程最短15 d,最长3个月;治疗组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63.2岁,病程最短15d,最长4个月。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经x2检验,P>0.05,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2.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 1996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2](试行)。
1.2.2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1995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标准,并经脑CT或MRI诊断为脑梗死或脑出血者,确定有单发病灶[3]。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的患者;②小学以上文化程度;③生命体征稳定;④年龄:35—70岁。
1.4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诊断标准者;②严重的听力和视力障碍者;③心、肺、肝、肾、脑功能衰竭者;④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
针刺督脉及舌体治疗中风失语症临床观察
![针刺督脉及舌体治疗中风失语症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95cf9fcdad51f01dc281f1bb.png)
针刺督脉及舌体治疗中风失语症临床观察摘要目的:研究针刺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及机理。
方法:针刺督脉百会、水沟、哑门及舌体金津、玉液治疗中风失语症34例,观察针刺前后”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评分及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变化。
结果:针刺后”汉语失语症检查法”中口语表达、听理解的积分值均显著增高(P60%为显效,25%~60%为有效,3 3 34例中风失语症针刺前后”失语症检查法”评分变化口语表达、听理解积分值由针刺前13 4±12 1、21 8±13 8经针刺后分别增高至22 1±13 9、29 9±11 1,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 05),详见表2。
]3 4 中风失语症针刺前后及对照组ERP靶刺激各成分潜伏期、P300波幅的变化中风失语症针刺前N2、P300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 05),详见表3。
4 讨论中风失语症为风阳痰瘀阻于脑窍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病久髓海空虚,脑失所用,表现为对语言符号表达和理解能力的损害。
研究表明,针刺督脉百会、哑门、水沟等穴对中风急慢性期均有较好疗效[6~8];治疗言语障碍以头颈项部及舌体穴位为主,主张强刺激和舌体放血[8]。
为此,用督脉分布在头面项部的百会、水沟、哑门和舌体的金津、玉液为主穴,给予电针及手法的定量刺激,以期在中风病整体治疗中突出失语症的治疗。
为客观评价本针刺法的临床疗效,应用能定量显示失语症的类型、言语康复治疗的动态性改变及疗效评定的”失语症检查法”,根据评分变化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中风失语症针刺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口语表达、听理解、阅读和书写障碍;针刺后其口语表达及听理解有显著改善,而阅读和书写恢复相对较差,这可能与阅读及书写需要大脑皮层更复杂的整合功能有关[9]。
中风失语症的康复是语言再学习过程,是以大脑功能恢复为基础,加上外部语言的不断刺激而完成,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针刺能改善失语症的症状,必然对大脑功能有内在影响。
头穴透刺配合康复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临床观察
![头穴透刺配合康复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9cc14ad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c.png)
头穴透刺配合康复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临床观察王伟华;陈奥;吕凌【摘要】目的观察头穴透刺配合言语康复技术对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言语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康组及康复组,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作用,并分别采用北京医院汉语失语检查法、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言语功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头穴透刺配合言语康复技术能够提高患者的言语功能,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康复组(66.7%,P<0.05):在言语功能的评分及失语严重程度分级方面,针康组均优于康复组(P<0.01).结论头穴透刺配合言语康复技术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方法,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11(030)008【总页数】2页(P532-533)【关键词】失语;运动性;中风;透针;康复技术【作者】王伟华;陈奥;吕凌【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尔滨,15000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6中风病是现今人类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约1/3以上的中风病患者留有失语症。
其中运动性失语是失语症的最常见类型。
本研究将针刺方法与现代康复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治疗中风后失语,现报道如下。
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科住院治疗的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60例。
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针康组和康复组。
针康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68岁,平均(53±8)岁;病程最短7 d,最长83 d,平均(29.1±9.2)d;脑梗死19例,脑出血11例。
康复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66岁,平均(49±8)岁;病程最短8 d,最长79 d,平均(33.8±9.8)d;脑梗死16例,脑出血14例。
针刺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
![针刺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https://img.taocdn.com/s3/m/e8b06cf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4.png)
针刺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针刺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中风后的并发症之一是运动性失语症,这是一种由于脑卒中引起的运动神经系统受损而导致的语言障碍。
针刺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在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探讨针刺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的原理、应用方法以及疗效评估等相关内容。
针刺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的原理与机制可大致分为三个方面:神经系统调节、促进血液循环和改善功能恢复的作用。
首先,针刺可以通过神经末梢刺激,调节大脑皮质的活动,活化神经系统,提高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大脑功能的恢复速度与效果。
其次,针刺刺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营养物质和氧气的供应,改善受损神经细胞的代谢功能,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最后,针刺还可以通过调节人体内的生物活性物质,如脑内啡肽、多巴胺等,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在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的针刺治疗中,常用的穴位包括手太阴肺经的“太渊”、足太阳膀胱经的“璇玑”和足太阴脾经的“太白”等。
针刺操作通常采用刺入穴位后进行得气、得酸等感觉为宜。
选择适当的针刺深度和刺激力度,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针刺治疗通常结合其他康复训练手段,如物理治疗、语言康复训练等,以更好地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针刺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的疗效评估主要通过患者的语言能力、语言流利度、语音逻辑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临床实践中发现,针刺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性失语症状,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同时,针刺治疗对患者的精神状况和生活质量也有积极的影响。
然而,在应用针刺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时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针刺治疗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其次,治疗过程中需要遵守有关针刺操作的规范,避免感染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
最后,治疗期间患者需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的康复态度,配合医生进行其他康复训练。
辨证施治联合针刺治疗中风恢复期失语的临床研究
![辨证施治联合针刺治疗中风恢复期失语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7e7d55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f.png)
辨证施治联合针刺治疗中风恢复期失语的临床研究
刘海平;王艳
【期刊名称】《中外医药研究》
【年(卷),期】2024(3)3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辨证疗法联合针刺治疗中风恢复期失语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菏泽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中风恢复期失语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中医辨证治疗,观察组接受中医辨证联合针刺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失语症的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语言能力评分、总体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脑中风后康复期的失语症进行中药辨证施治,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言语能力,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总页数】3页(P102-104)
【作者】刘海平;王艳
【作者单位】临沂市中心医院;菏泽市中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7.7
【相关文献】
1.中医辨证论治中风恢复期失语症的临床研究
2.拇指药罐联合中医辨证施护对气虚血瘀型中风恢复期上肢功能障碍病人的影响研究
3.涤痰活血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
恢复期失语临床观察4.中风胶囊联合针刺治疗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型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5.中风失语症的辨证施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症39例临床观察
![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症39例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0ba7e80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e.png)
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症39例临床观察
王森;梁希森;霍晓宁
【期刊名称】《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6(29)4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所有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9例采用针刺治疗,选取哑门、天鼎、关冲、间使四个穴位为主方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刺激促通疗法训练。
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逢周末休息。
连续治疗1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2%,对照组总有效率69.9%。
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总页数】2页(P23-24)
【关键词】针刺;中风;失语症;刺激促通疗法
【作者】王森;梁希森;霍晓宁
【作者单位】云南大理州中医院;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5.3;R741
【相关文献】
1.加减薯蓣丸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症临床观察 [J], 谭子虎;刘煜;李妮
2.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临床观察 [J], 屈毅莹;黄丽娟;严要苗
3.针刺腧穴治疗中风后并发失语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全玲玲;柏强;
4.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症49例临床观察 [J], 战军林; 祝国歆
5.针刺结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后失语症32例临床观察 [J], 陆倩;康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刺配合语言康复治疗中风后感觉性失语的临床观察周蕾1 胡浩宇2郑水红2徐雪2作者单位:321000 金华,金华市中医院针灸科(周蕾);金华市中医院神经科(胡浩宇、郑水红、徐雪)通信作者:周蕾, Email:zjjhzhoulei@[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语言康复治疗中风后感觉性失语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6例中风后感觉性失语患者按就诊单双日分为治疗组32例(针刺加语言康复,单)和对照组34例(语言康复组,双)。
针刺组采用头皮针(语言二区、三区、运用区及视区)、舌针、体针相结合,并在头皮针留针时进行语言训练,对照组仅予语言康复训练。
两组治疗前后予《汉语失语检查法》评定失语状况,并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针刺加康复训练治疗感觉性失语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及自发谈话、理解、复述、命名功能都有差异(P<O.05)。
结论针刺加康复训练治疗感觉性失语疗效优于单纯语言康复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关键词] 中风;感觉性失语;针灸疗法;语言疗法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ment of stroke-induced Wernickeaphasia by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language training ZHOU Lei1, Huhao-yu2 , ZHENG Shui-hong2,Xu xue2(1.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Jinhua Municipal Hospital of TCM, Zhejiang,321000,China; 2.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Jinhua Municipal Hospital of TCM,Zheng,32100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Zhoulei, Email:zjjhzhoulei@[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ombined acupuncture and language training on Wernicke aphasia of stroke patients.Methods The selected cases of stroke with Wernicke aphasia were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of 32 cases(single-date)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34 cases(double-date) through the date of seeing a doctor.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by acupuncture including scalp-acupuncture ,tongue- acupuncture and body- acupuncture besides language training.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language training only. Outcome measurements of aphasia evalua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s In total efficiency and the function of spontaneous conversation , understanding, naming and retailing there are differences(P<O.05) on therapeutic effect between the combined acupuncture and language training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Combined acupuncture and language training can produce significantly effect on Wernicke aphasia of stroke patients betterthan language training alone. It deserts to study deeply.[Key words] Stroke;Wernicke aphasia;acupuncture therapy;language training感觉性失语又叫Wernicke失语、接受性失语,为中风后言语障碍失语症的常见类型,主要是大脑后动脉区域,或大脑后动脉与大脑中动脉交界的分水岭区,即大脑的枕、颞叶交界区损伤,表现为患者能讲话、书写、看懂文字,也能听见别人的发音,就是听不懂别人讲话的内容和他自己讲的语意[1]。
我院近5年来应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32例中风后感觉性失语进行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病例选择标准本研究选择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和针灸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中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66例,所有受试者均严格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
1.1 诊断标准均符合1995年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
失语症评定标准参照北京医科大学高素荣等制订的《汉语失语检查法》[3]。
1.2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的中风后感觉性失语患者。
②为首次发病,年龄阶段50岁一75岁,且失语起病3个月以内。
③发病后在支持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稳定。
④签署知情同意书1.3 排除标准①大面积脑梗塞、脑出血>20ml。
有严重意识障碍者。
②合并有严重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者,无法完成本研究治疗者。
③有精神病史,听力及认知障碍、言语障碍在本次中风前已存在者。
④其它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超过中风者。
2.分组受试者66例,按就诊单双日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单日),男17例,女15例;年龄58.40±7.42岁;平均病程17.28±10.26天;其中脑梗死22例,脑出血10例;对照组34例(双日),男18例,女l6例;年龄58.75±7.27岁;平均病程19.18±11.34天;其中脑梗死23例,脑出血11例。
经检验,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变性质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3. 疗效评定标准疗效评价由经过培训的专业医师担任,并对治疗过程单盲。
采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的记分标准,记录自发谈话、理解、复述、命名4项言语的得分,并依此评定疗效。
痊愈:治疗后得分达总分的90%以上。
显效:治疗前总分达50%以上,治疗后有10%以上进步;治疗前总分在50%以下,治疗后20%以上进步。
有效:总分有进步,但未达以上两项成绩,且至少一方面以上言语功能有1级以上进步。
无效:治疗后总分无明显变化,各方面言语功能均无显著改变,甚至有退步[4]。
二、治疗方法1.治疗组以针刺配合康复训练为主治疗中风后感觉性失语。
1.1针刺治疗头针、舌针配合体针辩证治疗。
1.1.1头针针具选用0.30mm*25mm华佗牌针灸针;选穴:焦氏头针的语言二区、语言三区、运用区及视区;操作方法:穴位常规消毒后,用毫针与皮肤成15度角快速刺入皮下,达帽状腱膜,以200转/分钟快速捻转,每穴运针2分钟,留针4小时。
留针时先行舌针、体针操作,后语言康复治疗师予语言康复训练的同时每10分钟运针1次,共2次。
1.1.2舌针针具选用0.30mm*50mm华佗牌针灸针,选穴金津、玉液。
其方法是:患者仰卧,张口,舌舔上腭。
毫针自舌系带两侧凹陷处分别向舌根部方向快速刺入,以出现酸、麻、胀等感觉,并向喉部放散为佳,得气后立即起针。
1.1.3体针针具选用0.30mm*50mm华佗牌针灸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辩证选穴:⑴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⑵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⑶痰热腑实加曲池、内庭、丰隆;⑷气虚血瘀加气海、血海;⑸阴虚风动加太溪、风池,诸穴以得气为度,留针30分钟。
1.2语言康复治疗主要以Schuell失语症刺激疗法为主兼顾心理治疗,训练过程由易到难,强调激励患者的训练热情,避免打击患者的训练积极性、训练方法以强化听觉刺激、多途径语言刺激、反复利用感觉刺激及根据刺激反馈调整刺激方式为原则,着重听理解障碍的语言训练。
语言治疗师在训练过程注意词汇频率、信息长度、句法复杂性的合理性安排,并应用警觉性语言、前刺激、示范等提高患者注意力及依从性。
训练首先从词水平开始采取听语指图或指物作业,然后选择发音转换、文字构音训练,听理解、会话、复述训练、看图说话、听写训练,随着患者语言能力的提高,逐步过渡到实用交流能力的训练并利用实用的对话结构、信息,达到对话的双向交互传递,充分调动患者残存的语言功能,以获得实用化的交流能力。
每天训练一次,每次45分钟。
2.对照组仅采用上述语言康复训练。
治疗组、对照组均予脑血管意外对症支持治疗。
三、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对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本研究x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数据符合正态性分布,采用(s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治疗前两组语言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语言情况(自发谈话、理解、复述、命名)进行比较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O.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表1 治疗前两组语言情况比较组别例数自发谈话理解复述命名治疗组 32 1.78±0.67 9.78±1.88 3.83±1.11 6.42±0.99对照组 34 1.79±0.59 9.56±1.97 3.89±1.20 6.37±0.862.治疗后两组语言情况比较2.1两组感觉性失语患者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64.7%,X2=4.66,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有差异(P<O.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语言总体疗效比较例(℅)组别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 (n=32 ) 11(34.4) 12(37.5) 5(15.6) 4(12.5) 87.5对照组 (n=34) 8(23.5) 10(29.4) 4(11.8)12(35.3) 64.72.2两组治疗前后语言情况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在自发谈话、理解、复述、命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