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期末历史试卷分析总结高一
期末历史试卷分析总结高一一、习题分类及难度分析本次期末历史试卷共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和简答题四部分,题目涵盖了古代、近现代和现代三个历史时期的内容,试题难度适中。
下面对试卷各部分进行详细分析。
选择题部分:本部分共计25道选择题,考察的知识点包括古代文明、世界历史、中国历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等方面的知识。
题目中涵盖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地理等相关知识点。
难度相对较低,大多数题目答案明确,学生只需基本掌握相关知识即可顺利完成。
少数题目需要考生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稍微有一定难度,但不会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困扰。
判断题部分:本部分共计10道判断题,考察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中国历史和近代史方面。
题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给出的史实是否正确。
这些题目主要测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理解程度。
整体难度适中,学生只需根据自己的知识判断史实是否正确即可,没有什么复杂的推理和分析过程。
填空题部分:本部分共计10道填空题,考察的知识点覆盖了世界历史、古代文明、中国历史和近现代史等多个方面。
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史实和相关知识点填写正确的答案。
整体难度适中,学生只需记得相关知识点,能够比较准确地填写答案。
但对于一些相似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学生需要更加细致地区分才能准确回答。
简答题部分:本部分共计5道简答题,考察的知识点涉及了古代、近现代和现代三个历史时期的内容。
题目要求学生针对所给的问题简要回答,需要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
这部分的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一定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
同时,在回答问题时需要条理清晰,用词准确。
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这部分可能是较为困难的。
二、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试题难度过于简单,缺乏一些挑战性的题目。
希望在今后的历史试卷设计中,能加入一些较难的题目,既能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试题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有些题目难免重复。
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及试卷分析人教实验版
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及试卷分析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期末试卷及试卷分析【模拟试题】(答题时间:12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 单项选择题:(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禹死后,儿子启继承了王位,中国开始进入“家天下”的局面,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根本上讲是()A. 社会历史的倒退B. 禅让制腐朽的结果C. 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D. 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2.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
余各以次受封。
上述史料反映的是()A. 分封制B. 世袭制C. 禅让制D. 嫡长子继承制3. 《苟子·儒教》记载: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说明()①周的封国中,周王亲属做诸侯的居多②利用血缘纽带跟分封制度相配合,团结同姓贵族③西周初年民族隔阂严重④利用同姓贵族排斥功臣和先代贵族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④4. 秦始皇在全国X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是指()A. 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B. 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C. 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D. 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地行政管理5. 唐代负责政务的六个重要行政单位分别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合称“六部”,请问它们属于哪个机关()A. 中书省B. 门下省C. 尚书省D. 御史台6. 我国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①建立皇权绝对权威②皇权控制中央机构③削弱地方权力④注重思想控制A. ①③④B. ①②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7. 雅典实行某某制的根本目的不包括()A. 增强本邦公民的凝聚力B. 维护所有公民的权力C. 在城邦竞争中保持独立D. 夺取异邦的财富和奴隶8. 英国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A. 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B. 宣布了英国为某某国C. 1688年光荣革命D.《权利法案》的通过9. 下列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 巩固了三权分立的某某体制B. 巩固了国家政权C. 否定了奴隶制度和种族歧视D. 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0. 以下关于美国某某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实质上都是资产阶级统治②国家最高领导人都由选举产生③都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④都有利于防止独裁和专制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1. 之所以把第二次鸦片战争称为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二者在本质上()A. 都是对某某首先进行侵略B. 都是为了强占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原料C. 外国侵略者都以武力挫败了清政府的抵抗D. 都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中心12. 甲午中日战争使列强开始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对中国的民族工业带来了巨大危害,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 外国资本为民族资本主义提供了发展所需的资金B. 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扩大C. 外国在华设厂带来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D. 列强资本输出迫使清政府鼓励民办工业13. 从对时代发展的认识看,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运动的最大不同在于()A. 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地主阶级B. 主X建立“均贫富”的理想社会C. 进行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D. 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主X14. 辛亥革命后某某临时政府颁布的《临时约法》中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这句话的最本质意义是()A. 使人民获得了广泛的政治权利B. 确立了某某某某政体C. 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D. 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15. 中国新某某主义革命的开端始于()A.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 五四运动C. 国共第一次合作D. 辛亥革命的爆发16. 五四运动的主旋律是()A. 某某主义B. 科学主义C. 爱国主义D. 社会主义17.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A. 组织严密,纲领明确B. 共产国际的积极帮助C. 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D.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18.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实践过程是()①八七会议②秋收起义③某某起义④开辟、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A. ①②③④B. ③①②④C. ③②①④D. ①③②④19.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共中央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其主要的意义在于()A. 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B. 解放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C. 加快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D. 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20.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A. 国民政府统治最终覆灭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经结束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确立D. 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21. 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政党制度,这一制度初步建立于()A. 某某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被推翻B. 1949年举行的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 新中国宣告成立D.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22. 新中国实行的既能体现民族平等,又能保征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基本政治制度是()A. 某某改革B. 和平共处C. 政治协商D. 民族区域自治23. 在1984年提出:“统一后,某某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高一历史试卷分析(大全5篇)
高一历史试卷分析(大全5篇)第一篇:高一历史试卷分析HB2012-2013学年上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历史试卷分析本卷命题范围是必修Ⅰ全册,以现行教材及省学科指导意见命题,很少涉及删减或阅读内容。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考试满分为100分, 分值设置选择题50分与非选择题50分。
试题以“2012年省高考卷及各省新课程卷所呈现精神为命题方向”要求,虽然难度大的题型较多,题量较大,但基本做到“起点适当,坡度适宜,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命制,下面从几方面加以具体分析。
一、概述1、试题精心构思设计,既考察了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又反映了学生理解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2、试题设置符合教学大纲,考查范围基本涉及本学期教学内容,主观题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
二、试卷特点:通过抽样调查分析,及学生做题情况来看,试卷从总体上说结构合理,有难度,有梯度,试题角度新颖灵活,信息量多,知识覆盖面较广,不回避重难点,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
如既考查了图片信息题(如选择题22,24题),又考察了材料情景题;既考查了再认再现的识记能力,又考查了历史的比较思维能力。
但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高一学生来说试题偏难,特别是本校学生相对本市名校基础更是薄弱,所以本试卷并不太适合本校学生。
三、典型错误1、选择题第2题:本题考查的是“封建”一词的意思,但学生被“封建时代恰恰是人性之花开的最盛最美的时代”,理解偏差,以为问的是哪个朝代是封建时代里人性开的最盛最美的时代,因此就判断失误,错选B,正答率仅占13.7%。
2、选择题第4题:本题考查的是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经济的差异造成上层政治思想的不同,出题较新颖,但是难就难在学生不理解,加上A、C说的是制度和思想方面的原因,很贴近答案,因此错选A、C项的非常多,正答率仅占2.2%。
3、选择题第9题:本题考查了孙中山对国家的贡献,受到海峡两岸的爱戴,但学生材料分析能力较差,再加上基础知识薄弱,所以没理解题目意思,就按选项内容错选C、D项,正答率仅占16.2%。
高一历史试卷分析与教学建议
高一历史试卷分析与教学建议一、试题评价(一)关于试卷命题科学性的分析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遵循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要求,突出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紧紧围绕高一历史核心知识,围绕初步运用历史基本能力来命制题目,试卷比较科学,考查目标合理、明确,题目表述规范。
容量比较适中,对于一个半小时,题量稍显不足。
题目的覆盖面合理,几乎覆盖了必修一的所有主干知识。
材料题的梯度明显,材料题的第三问都给学生留下了发挥的空间。
(二)关于命题知识和考点的分析考查目标立足于三位课标,淡化对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查,突出考查学生的历史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突出考查情感态度价值观。
试题立意较高,材料题注重专题间的关联,符合文科综合历史的考查特点。
考点分布合理。
(三)对试卷题型、卷面的分析试题中选择题20道,60分;材料题2道,40分。
由于学生未来是分文理班,而理科班的同学只要通过历史的学业水平考试,做选择题就可以了。
所以,材料题的分值和数量稍显大了。
卷面设计合理,压缩在四个页面中呈现。
答题卡的27题的3、4问答题空间稍微不足。
二.学生成绩分析分值段0-910-1920-2930-3940-4950-5960--人数11108202156682811百分率四、对今后教学的思考1、重视错题分析,让练习到位。
个别题目在期中考中做过,但学生错了一次,还是继续做错。
学生不重视错题反思,老师们在复习指导方面也不重视方法指导。
有些学生能够自觉地整理“错题本”,这种做法值得大力表扬并大范围推广。
如果有老师引导学生仔细分析错题,应该能够让更多学生避免“掉进同一条河里”。
2、历史基本概念模糊,经常写错别字,如“嫡长子”、“权利法案”等。
这证明学生学习过程中极少练笔,上课不记笔记,课后抄作业。
作为高一的师生们,学科多、时间少、作业量多,我们难以改变现行的教育高考制度,所以就不能以“减轻学生负担”为借口,来掩饰师生们偷懒的行为。
“时间是挤出来的”,只要我们像挤海绵一样,还是能够挤出5分钟、10分钟,来落实学生的听写、默写工作。
高一历史期末考质量分析
高一历史期末考质量分析第一篇:高一历史期末考质量分析高一历史期末考质量分析一、出题宗旨及试卷难度考试范围在历史必修一共五单元,重、难点知识面的覆盖率几乎达到百分百,但难度适中。
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综合分析题,选择题每单元5--6题,综合分析题每单元大约一道,主要考察平时学生听课效率。
二、考试中出现的亮点、考试成绩、暴露的问题每班及格人数,实验班50到43个不等,平行班27到36个不等,每班均有5到10个上80分以上。
最高分90分,最低分10几分,分数差距较大。
与平时单元考相比,出现了学生敢于作答的尝试,跨学科知识迁移的能力也表现较明显。
多数学生选择题得分率较低的是第3、7、12、16、18、19题,主要暴露了学生的审题能力较差以及复习的范围不广,例如不懂什么叫“行政区划”,“宪法依据”,“国家政权体系”等等;一些选择题的答案出现在书本小字部分,但学生在复习的时候忽略了。
综合分析题旨在考察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概括组织语言的能力以及比较能力,也初步涉及几个历史专业观点,如以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上的法律、制度,诸如“西周的宗法制”、“罗马法”等等,以历史的、阶级的观点客观看待事物的发展,不以今天的标准去衡量过去的制度等。
另一方面,评价标准较宽的开放性问题的尝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林珍华2010.7.8第二篇: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日期:2010年5月24日出处:长海高中编辑:chgzlw 阅读:72次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高一历史备课组刘蔚本次期中考试采用岫岫岩高中试卷,现做考试质量分析如下:一、考试成绩统计:本次期中考试年段最高分90分,及格人及格率37.33%;年段平均分55.11分。
各班详情见教务处的质量分析表(excel)。
二、命题设计:考试范围为必修2第一、二、三、单元。
考题覆盖面广,重点突出。
并有旧教材的知识点。
本次考试目的是检测开学以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为下阶段教与学提供有效依据,从而有针对性地根据学情,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与学质量。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分析
高一历史必修1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贾翠珍
一、试题评价
本次高一历史期末考试由新区统一出题。
试卷难易程度适中,知识点分布合理,覆盖了必修一的整个主要知识点;重点考查了学生识记、理解与分析归纳的能力,对于高一学生而言,有利于规范历史学习。
考试时间70分钟,试题中选择题32道,64分;材料题3道,36分。
二、典型试题分析
(1)选择题:本次选择题以材料型试题为主,既有文字试题,又有图片型试题,可谓图文并茂。
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有知识的记忆能力,又要有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因为平常练习也较多,答题情况还算可以,但有一部分同学答得不好,成绩较低。
(2)材料题:
学生对这个类型的题目到目前为止,学生还不善于读材料,从材料中捕捉历史信息,把材料看懂后再去看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去看材料;可能由于前面学生对于材料题不爱看材料或者懒得读材料,所以虽然题目不难,但在答题时却答不到要点,材料题失分较多,得分率较差。
学生不会史论结合,材料与观点联系不强;部分学生不知从何入手解答。
三、对今后教学的思考及建议
1、讲练结合。
虽然课时有限,但是在课堂上还是尽量精讲精练,适当布置作业,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
2、落实学生的知识记忆。
史学科的特征是要识记知识点,将知识线索化,所以注重学生课后笔记的整理。
3、材料分析能力。
虽然这次考试没有材料解析题,但是立足考试趋势,课堂上应适当引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得出观点,史论结合。
4、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高一阶段,重在积累,重在基础,重在学习规范养成。
高一(1)(2)班历史试卷分析
高一(1)、(2)班历史期末试卷成绩分析试卷分析人陈方本人担任高一1班、2班的历史教学工作。
按照学校高一教学要求,由学校组织,于6月29 日统一安排进行了期末考试。
一、试题命题范围及其试题的难易程度(赋分)1、测试范围(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
客观题25道,每题2分,计50分;主观题4道,计50分。
此次命题严格按照考题范围出题,试题涵盖历史学科必考知识点,题量适宜。
测试重点:1、二战后世界格局、冷战政策。
11分(主观题26题)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计14分(主观题27题)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计15分(主观题28题)4、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儒家思想的发展。
10分(主观题29题)2、题型、赋分及试卷难易程度此次命题紧扣考纲双基目标要求,注重考查历史重基本概念、重基础知识、重基本解析材料的能力。
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难易度适宜,与高一的学生学业水平测试难度相当。
试卷满分100分。
题型:客观题 50分第1—25题 2分/题主观题 50分第26—29题(11分,14分,15分,10分,共50分)3、试题难易度出卷人预计试卷难度系数0.54三、试卷中反映出的几个问题1、处理信息能力不强,基础知识不扎实,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不强,甚至有些“心理障碍”。
错误较多的题是26题第一问2、审题不仔细,有待加强。
例如27题第二问。
3、不扎实;答题没有条理,不按照要求分别回答;解答综合题的能力不够。
有些同学停留在死记硬背层面上,所以一些平时很努力的学生此次成绩不高,就是知识迁移能力差。
学历史不背不行,但仅停留在背的层面也不够,必须是理解记忆、活学活用。
错别字多。
4、1班成绩有进步,但与2班差距较大。
与学生平时重视理科学习,轻视学习历史的想法有关联,学习任务打折扣,缺乏学习目标。
早读时不能有效学习,需要老师严厉督促才能保证进行。
家庭作业抄作业现象屡禁不绝。
改进措施1、抓牢双基,狠抓学生基础知识记忆、巩固环节。
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分析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分析篇1一、命题指导思想和特点(一)、指导思想纵观试题,普遍体现了能力素质观和新课标对考试三维目标的要求,从而发挥历史教育测量的诊断导向功能。
(二)、试题特点1、总体平和,难度适中试题的结构、类型和容量适中,具有一定的效度和区分度。
难度适中。
没有哪个题目是所有学生都写不起的,也没有哪个大题目能让相当一部分考生得满分。
全卷基本都是按照高考的要求,所以分科后的文科生有必要看高考模本的题目。
2、立足基础,贴近教学试题侧重于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
特别是对一些重要概念和结论的准确理解,对重大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本质认识,对历史发展进程的规律性总结。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从阅卷和抽样结果来看,主要存在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科能力未形成、考试偏差较大、写作不规范、缺乏新课程意识五个方面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牢固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尤其是一些概念性的知识。
2、审题偏差大这次考试因为考试失误丢分特别严重。
考试中抓不住关键词,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导致理解错误,不能按要求作答,答非所问。
3、书写不规范大部分学生的字迹不规范,不清晰;学生语文知识欠缺,不能有效组织回答,主要表现在知识点不清,没有层次,口语化,表达不严谨;不能使用历史学科的语言或术语答题,无效词多;关键词写错别字。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1、加强对历史基本概念的教学这次考试说明学生的历史观念有很大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把基本的历史概念讲清楚,让学生把一些历史概念背熟。
并适时跟踪检查,通过课前默写、课后作业、抽查等方式,增强对历史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2.教学重、难点分析应加重学生参与的力度包括新课教学、测试练习和点评,在培养分析问题能力的同时,要给学生更多参与的平台和机会,因为学生的参与可以有效及时地纠正思维方法上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偏差。
3、适度进行基本的史学方法和史学理论的教学4.对试题的解答,除加强对答题格式的规范外,更应该加强对解题方式的引导。
(完整)高一历史期末市统考试卷分析
高一历史期末市统考试卷分析米易中学高一历史备课组一、试卷分析本次期末攀枝花市统考历史试卷,既重视考查历史的“双基”知识,又注重对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全卷基本上是以基础题考查为主,既注意到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又注意在试卷中突出对历史学科的归纳概括、灵活运用等能力的考查,试题导向与近年来四川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趋向基本一致,考试内容符合高一上期的教学进度,与市教科所事前公布的考试范围一致, 对今后高中文科的历史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全卷试题从总体上看既突出考查学生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的掌握,也强化了对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主干知识,以及提取、解读历史信息、并能比较准确的理解、判读和分析所提取的信息,运用历史学科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的考查。
从试卷的难易结构来看也比较合理,其中基础题大概占45%,中等难度题占30%,难题占25%,全市统计出来的难度系数为0.47 也可印证这点。
我校高一学生的历史成绩平均为51 分,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平均分在全市的排名列第5位;全市统计的结果,历史单科达标分为61,我校共达标76 人左右,与我校已进行文理分科的情况基本相符(因为分科后的文科生源质量相对教差,理科学生虽好却又不愿意花费时间学习文综学科,历史学科必然得分不高);在我校自己划定的校达标的文科前20 名达标学生中,历史学科单达标为72 分,单达标共21 人,历史双达标共9 人,其有效达标率为45%。
这次市统考的历史试题总体上难易适当、导向作用较好,是一套命题质量教高的历史学科检测试题。
二、本次考试暴露出的问题简析1、由于学生生源质量等原因,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较薄弱,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掌握得不理想。
一些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反复强调和要求的重要内容也未掌握好,在试卷上出现许多不应该的错误;许多学生仍习惯于初中那种“死记硬背”的方法,知识的过手能力也还需加强。
2、对课本重视不够,平时不会读书,不少学生在提取、解读历史信息以及理解、分析所提取的信息能力较差,解答材料题的能力比较低下,学生解答选择题的技巧也存在问题。
高一历史试卷质量分析报告,1200字
高一历史试卷质量分析报告高一历史试卷质量分析报告一、引言历史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并考察学生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本报告对高一历史试卷的质量进行分析,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二、试卷结构分析1. 试卷题量合理分布:本试卷题量适中,涵盖了历史学科的各个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并合理安排了难易程度,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学科内容。
2. 试卷题型多样化:试卷中设置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简答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既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试题分析1. 选择题:选择题是历史试卷中常用的题型,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本试卷的选择题涵盖了各个重要知识点,题目设置了一个干扰项和一个正确答案,对学生的辨析能力提出了要求,能够有效区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2. 填空题:填空题能够考察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记忆和对历史概念的理解。
本试卷的填空题设置较多,试题内容既有基本的历史事实,又有一些抽象的历史概念,能够全面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判断题:判断题是对学生对历史知识准确性的考查。
本试卷的判断题设置了一些常见的历史观点,要求学生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判断来选择正确答案,更好地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4. 简答题:简答题是一个较灵活的试题形式,既可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描述能力,又可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本试卷的简答题设置了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能够规范学生的回答,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
四、试卷评价1. 试题选材合理:本试卷的题目覆盖了历史学科的各个知识点,涵盖面广,选材恰当。
试题内容既有历史事实,又有历史概念和历史观点,能够全面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
2. 题目难易分布合理:本试卷的题目设置了易、中、难三个层次,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学科内容。
高一历史期末质量分析
高一历史期末成绩质量分析本次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一单元至第七单元,考试题型与试卷结构:选择32个,共48分,非选择3个,共52分,试题难度:0.7左右,各部分比例:中国古代史30分,中国近现代史35分,世界史35分。
平均分:56.56,及格率:41.91,优秀率:0.57,平均分与县平均分相差13.79。
一、命题指导思想和特点(一)指导思想纵观整个试题,总体体现了以能力和素质立意的理念和新课标对三维目标的考查要求,以发挥历史教育测量的诊断功能和导向功能。
(二)试题特点总体平和,难度适中,试题的结构、题型与容量适度,立足基础,贴近教学,试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识记和理解。
尤其是对一些重要概念和结论的准确理解,对重大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本质认识,以及对历史发展过程的规律性总结。
二、存在的问题1.基础知识不牢固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特别是对一些概念性的知识没有真正把握。
结论理解不深、不透,缺乏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
2.审题偏差大本次考试因审题失误而失分显得特别严重。
审题中抓不住关键性字词,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导致理解偏差,不按照要求回答,答非所问。
3.书写不规范多数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晰;学生语文知识匮乏,不能有效组织答案,主要表现为知识要点不明确,没有层次性,出现口语化,文字表达不够严谨;不会使用历史学科语言或术语答题,出现许多无效文字;关键字词写成错别字。
三、改进措施1.教学中要依据课标,讲清主干知识,突出重点,解决难点问题。
2.基础知识点巩固要落实到位。
严抓学生的落实,准备在适当的时候考虑采用默写的方式强化对一些重点难点知识的掌握。
3.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注意把握有效信息回答问题。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材料、图片信息,按照审题及答题的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答题训练。
按照每课、每单元选取经典试题进行训练。
练习与讲评相结合,借讲评习题,帮助学生解决前一时期历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充分利用好改错本。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备课组长:武宇红一、教学情况:从以上数据可得,本次历史期末考试均分66.71,优秀率为14.01%,及格率为74.15%,期中考试优秀率10.63%,及格率85.99%,由此数据可看出学生文理科的偏科现象逐渐显示。
各班级均分最高71.63分,最低64.43分,相差7.2分,除去3班外,各班相差不大,相差在3分之内。
这是近两个月以来,基本上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每位教师认真二次备课上课的成果。
二、试卷分析:1、试卷以现行教材为依托,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题目容量适中,难度适中,无怪题、偏题,试卷中还出现了一些多次做过的题目。
2、试卷组成和结构:本次试卷分为选择题、材料问答题,两者比例为6:4。
题型仍采用单项选择题与材料题两大类;单项选择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材料题有2大题,共40分。
三、学生出错原因分析:(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仍然是一个大问题,70分以下的学生,尤其是不及格的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就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记忆模糊。
(2)审题不清,很多学生存在看题只看一半就做题的坏习惯,看题不够全面。
(3)理解不到位,选择题题意与每项选项理解不够透彻,对于知识点的本质理解以及教材相关知识理解不到位。
(4)利用史料的能力不够好,不能全面利用材料,不能通过材料分析出题目要求的答案,有较多同学经常脱离材料作答。
(5)学生逐渐显示出文理偏科的现象,不能很好的利用课堂时间,学生作业完成也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
(6)课时紧张,几乎没有时间来给学生讲解题目,而历史学科的性质却是每堂课的知识容量都很大,很难实现在课堂上落实题目的目标。
四、以后的努力方向(1)加强集体备课,认真编写教学案和批改作业。
当没有时间落实题目讲解时,课堂的有效性及作业的批改显得尤为重要。
(2)强化基础知识巩固: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前提。
高一历史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高一历史期末试卷质量分析一、试卷分析:白山市统考历史科的试题体现出基础性,重点考查主干知识。
考查的历史知识均为经济史的主干知识,覆盖面广,实现对历史必修二史实部分的全面考查。
每道试题均依据史料,设置一定的不同的情境,由此引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注重试题的新颖性。
试卷简约,体现梯度。
试题内容简洁、易懂,考生阅读无障碍,便于考生准确作答。
选择题由浅入深。
材料解析题中所设置的问题的难度也呈阶梯式递进。
此外试题还重视历史素养的培养与现代公民教育,但不刻意追求热点。
历史知识与现实热点问题有机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试题在注重考查历史学科基础史实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重视联系现实。
如第22、23、32、33题等,都不同程度地联系到当前世界与中国的社会现实,体现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选择题选择题错误率较高的有第1、4、20、26小题。
如第4题错选“倡导依法制国”项的的较多,主要是未认真审题和对“小农经济”的概念理解不够到位以及发展过程认识不清,忽视题干中的关键字眼“重农”的理解。
第20题主要是对“罗斯福新政政策”等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而导致判断失误。
(2)非选择题第32题主要依托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三则材料,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史学研究方法。
第(1)小题考生能读懂材料,但对“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理解不到位,基本误答“铁犁牛耕”,很少回答“精耕细作”。
第(2)小题考查中国近代史的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大部分学生较能准确判断,但表述不够准确,专业。
第33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重建“,通过阅读材料,主要考查提取并概括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
第(1)小题遗忘旧知识现象严重(罗斯福新政相关内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好;部分学生理解其影响,但表述不够准确。
第(4)小题反映出学生的读史料的能力缺陷,带有明显的习惯性思维特点,没有根据材料实际内容云作答,而是总习惯于美国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而随意答题。
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分析一、试题评价本次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基本依据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主要考察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考察了学生在材料阅读、问题分析和历史阐释等方面的能力。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卷注重基础,知识点覆盖面广,难易适中,题型多样,很好地体现了高中历史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不够准确,理解不够深入,影响了对问题的判断和作答。
2、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试卷中的材料题,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材料的核心内容和问题,影响了对问题的判断和作答。
3、历史阐释能力有待加强。
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虽然能够列出教材中的知识点,但不能很好地结合材料进行阐释,影响了得分。
4、答题规范性有待提高。
部分学生在答题时,没有按照要求进行作答,影响了得分。
三、教学建议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事件和基本发展线索,形成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
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要引导学生多读历史材料,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眼光。
3、加强历史阐释能力的培养。
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事实,还要让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对历史进行评价和解释。
4、规范答题要求。
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和完整性,避免因为不符合要求而失分。
四、总结本次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反映出学生在基础知识、阅读理解能力、历史阐释能力和答题规范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加以重视和改进。
通过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阐释能力、规范答题要求等措施的实施,相信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和历史素养。
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分析一、分析目的本次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分析的目的是对试卷的结构、内容、难度和信度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 副本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1.试题基本贴合教材,基本符合《新课标》和《考试说明》要求。
2. 本次考试试卷的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单项选择题30个共60分,材料分析题大题2个,共40分。
考查的范围为必修1。
试卷难度整体比较容易。
三、学生的答卷情况分析全级平均分69.67,最高分93分,最低分31分,90分以上7人,80-90分以上95人,不及格91人。
1.客观题存在的问题(1)基础知识记忆不牢固,课后背诵较差。
25题考察的是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这在平时一再强调,但还是有不少同学错误。
(2)做材料型选择题的能力不足。
这次考试有大概百分之六十是材料型选择题,学生对这类题型还并不是很熟悉。
2.主观题存在的问题(1)答案无条理。
答题规范还未养成,一段式答题,没有分点。
(2)基础知识记忆不牢固,上课听讲不认真,课后背诵较差。
这次考试的考点绝大部分是老师一再强调的知识点,有的甚至在考试老师刚刚复习的知识点,但是一些同学的回答情况及其差。
(3)卷面潦草,修改凌乱。
字迹大小不一,不成行。
(4)答案组织不会用专业名词。
一些学生用一些冗长、通俗的字词答题。
四、应对问题的措施1.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他们从初中的学习习惯中脱离出来,更好的适应高中的学习方法,考试方向。
2.要加大力度督促学生的课外记忆背诵,如组织学生对每课的重要知识点进行默写。
3.上课对重要考点要经常提问,加强学生的熟悉度。
4.在平时的作业批改、评讲中药注意规范学生的答题形式,让学生能够做到答题规范卷面干净、有条理、用专业名词。
5.针对落后的学生,做好谈话和监督的工作。
尽快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调动学生的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让更多学生对于学习政治有信心有动力。
6.在平时讲解练习题是,要逐渐培养学生解答材料型选择题的能力。
理解高一历史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理解高一历史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引言
本文档旨在对高一历史试卷进行质量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试
卷的设计和评价试卷的质量。
通过对试卷的内容、难度、命题方式
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准备和应对历史考试。
试卷概述
本次分析的试卷为高一历史试卷,试卷包含了多个单元的内容,如古代史、近代史等。
试卷的题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
答题等。
试卷的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质量分析
1. 内容合理性
试卷的内容涵盖了多个历史单元,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历史的
发展和变革。
试题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全面,并且能够考察学生对历
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难度适中性
试卷的难度适中,既有简单的基础知识题,也有需要较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应用题。
题目的难度分布合理,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
3. 命题方式
试卷的命题方式多样,既有直接考察记忆和理解的题目,也有需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应用题。
试题的命题方式灵活多样,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
4. 评分公正性
试卷的评分标准明确,能够准确评价学生的答题水平。
答题要求明确,评分时能够根据学生的答案给予准确的评分。
评分过程公正公平,能够客观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结论
综上所述,高一历史试卷在内容合理性、难度适中性、命题方式和评分公正性等方面表现良好。
通过对试卷的质量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试卷的设计和评价试卷的质量,从而更好地准备和应对历史考试。
希望本次分析对于教师和学生都能有所帮助。
高一历史学科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期末测试质量分析高一历史备课组董治平1、试卷的基本情况: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包括两部分:客观题与主观题。
客观题题型为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主观题淡化题型分类,以材料情境、学习情境引出问题(3题,共50分)。
试卷所涉及的教材内容:分布于高一历史教科书中的二大主题。
2、学生得分情况分析:参考人数:466人,优分人数:5人,及格人数:215人,优分率:1.1%,及格率:46% 。
选择题最高分:50分,最低分:12分。
主观题失分最多的是第27题。
3、试卷的命题基本特点:注重基础知识考核的同时注重理解和能力的考查;忠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体现课改的精神。
淡化题型分类,以材料情境、学习情境引出问题。
从历史学的思想和方法来看,历史来自于证据,证据来自于史料。
对史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甄别、比对和综合是历史认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以“学习情境”引出问题,其目的不仅仅在于向学生提供可仿效的、启发灵感的学习方式,从而营造合作、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在于以此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由已知到未知,通过探究与实践获得新知的较为完整的学习过程,强化合作交流、实践探究的意识。
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考虑,就必须淡化题型分类,采用专题形式引出问题。
过去那种以题型分类构架试卷的方式,本质上与历史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环境相去甚远,不利于体现历史学习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自然也不利于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而采用专题形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形成完整的认识,更在于能有机地将学到的知识置于实际运用的大环境中,其目的就是为了体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思想,从而使学生形成发散与集中、归纳与演绎相结合,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品质。
客观题考查最基础的历史知识,主观题侧重历史思维能力和方法的运用。
从现代教育学的观点来看:知识与能力是一个平面上的两个部分。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任何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以一定的知识经验为前提,离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力不可能得到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分析
高二杨强
一、试卷的结构特点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选择题占48分,非选择题占52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题内容覆盖了历史必修的3本教材和4本选修教材的内容,总体难度适中。
体现历史新课程的理念,重视历史教学三维目标的考查,代表着高中课改的价值取向,对云浮市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在就这次的期末考试作如下分析。
我校高二学生的历史成绩平均为42.3分,低于全市重点中学平均水平。
其中,历史单科最高分为76分。
这次市统考的历史试题总体上比较难、导向作用较好,是一套命题质量教高的历史学科检测试题。
二、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较差,对历史事件发展细致过程或对一些历史现象评价的细节尚未掌握。
如对教材不熟练,对时间、事件、表现的记忆不准确;对教材中重点知识、关键性字词掌握不好;对知识结构缺乏整体架构,专题知识梳理不清;对历史的空间概念、地理概念有较大漏洞,导致历史事实混淆,乱答错答。
2、审题不清,时间、概念混淆,对同性质或相近似的历史事件的异同比较训练不足。
审题中抓不住关键性字词,阅读材料,理解、归纳能力欠缺,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导致理解偏差,答非所问。
地域概念、空间概念、阅读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缺失。
3、解题技巧有待提高。
表现为文字表达不够严谨、书写不规范、不准确,说大白话,表述口语化或编故事,逻辑混乱,不会使用历史专业语言或术语答题,关键字词写成错别字。
5、比较、分析与综合能力比较弱。
思路混乱,答题缺乏逻辑性。
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学会横向及纵向比较数据的方法。
有的学生不懂对历史的背影材料进行分析,无法找出背影材料和题目的联系;回答问题时不懂运用相关历史材料去分析问题,造成理论与实际相脱节。
三、对教学的讨论与建议
1、注意对考点纵向梳理,横向联系。
因为纵向梳理可以重点突出专题的阶段性历史特征,而横向联系则可理清并形成有关特征的背景和影响,各阶段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一般规律和历史启示,以便形成历史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复习中注意从新课标专题角度重新整合历史专题复习,强化对主干知识细节的把握,注意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特质的抽象训练和比较分析训练。
要关心时事,把握热点,古为今用也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基本目的,当今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在历史考题中体现出来。
2.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将基本史实和基本观点有效结合,力争能促进短时记忆效果的实现。
跟踪检查,增强记忆效果。
通过课后作业、抽查等方式,注重提高对知识的记忆效果,不断反复跟进督促,效果应有很大改观的。
3.教学重、难点分析应加重学生参与的力度,在培养对问题分析能力的同时,能有效及时地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偏向及思考方式的偏差。
4.对试题的解答,除加强对答题格式的规范外,更应该加强对解题方式的引导。
首先要学会读题审题,注意问题的细节,把握问题的时空界限、方向和侧重点;其次,学会读懂材料,有效把握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其主题意旨,能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有全面和清晰的认识;第三,在具体解答上,应注重尽量用教材中的内容或观点来表达,对于需要概括提炼的,力争做到简洁、精确、逻辑合理等;最后,学会查漏补缺,对于审题不表,理解模糊的问题应重新加以审视,尽力做到不遗漏每一个问题,不留下任何一个空白,将能做到的力争做到最好5.鼓励士气,增进信心。
上述目标的实现还须学生们在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信心的基础上来实现,因此应经常鼓励,在严格要求过程中应看到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他们的长处和优势,以利于提高整体水平和效果。
20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