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二年级语文上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附答案)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3b29d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5.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葫、芦、藤”等11个汉字,会写“棵、谢、想”等8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2.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你见过葫芦吗?大家说说它是什么样子吧!生:教师给学生呈现课件内容,结合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葫芦的相关知识,为本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1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与葫芦有关的课文《我要的是葫芦》,那么题目中的“我”是谁啊?他得到葫芦了吗?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给学生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生动的情境画面加之规范的课文朗读,为下面课文的进一步讲读做了很好的铺垫。
教师可以结合PPT资源,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行初步感知与思考。
2.听完范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
三、学习生字,了解词语1.教师播放课件,给学生呈现本课要求会读会写的字、词:葫(葫芦)(西葫芦)芦(芦苇)(芦荟)藤(草藤)(藤蔓)谢(感谢)(谢谢)哇(好哇)(对哇)蚜(蚜虫)(棉蚜)盯(盯住)(盯着)赛(比赛)(决赛)感(感觉)(感受)怪(怪事)(奇怪)慢(缓慢)(快慢)2.学生自学(1)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自学。
放声朗读,要求想办法把音读准。
(2)自学检查师:抽4位小朋友每人读一段。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反思(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反思(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3f2b5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8.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反思第【1】篇〗《我要的是葫芦》是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
这篇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
课文紧紧围绕“葫芦”不断发展下去。
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围绕两个问题展开讨论: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那个人喜爱葫芦?2、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通过朗读、勾画出那个人爱葫芦表现在:(1)、“那个人每天都去看几次。
”(2)、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让学生通过看图,观察那个人的神态,想象他的心理活动,揣摩他的语言,体会那个人对葫芦的喜爱,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表现出来。
在理解“赛过”一词时,学生说不好,我就用简笔画的形式在黑板上画一个大南瓜,然后又在南瓜边上画上一个大大的葫芦,学生都笑了,但是也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我想通过这一幕,学生对这一词的理解是不会忘记的。
接下来引导学生解决: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最后却没有得到葫芦,为什么呢?让学生抓住:1、他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2、当邻居劝他时,他感到很奇怪:“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抓住这两个句子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从而体会出那个人不懂得叶子、蚜虫、葫芦之间的关系,还有那个人不听邻居的劝告,最后导致没能得到葫芦。
从而使学生明白了本课蕴含的道理。
为了培养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提高语文写作能力,我又设计了课后的一个练习“假如,你们是种葫芦的人,冬去春来,转眼到了第二年,又开始种葫芦了,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使读和写紧密地结合起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反思第【2】篇〗《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简短精悍,一类字二类字一共12个生字。
教学中,我重点指导学习“葫、芦”,读好轻声。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名师教案(含反思)14我要的是葫芦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名师教案(含反思)14我要的是葫芦](https://img.taocdn.com/s3/m/b8677a9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8.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名师教案(含反思)14 我要的是葫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展开学习,具体内容为《我要的是葫芦》。
该文讲述了一个小男孩种葫芦、期待葫芦生长的故事,通过故事传递了耐心、细心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耐心等待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课文情感,理解故事道理。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颗葫芦实物,让学生观察,引发学生兴趣。
2. 例题讲解:(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讲解生字词。
(3)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调。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2)完成练习本上的生字词练习。
4. 小组讨论: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品质,引导学生学会耐心、细心。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要的是葫芦》2. 生字词:葫芦、种、长、细、心、耐、心3. 重点句子:我要的是葫芦,不是叶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关于葫芦的画,并配上一句话。
答案:示例:这幅画表现了小男孩期待葫芦长大的心情,配句为“我要的是葫芦,不是叶子。
”2.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发现部分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这个故事,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同时,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学会耐心、细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关注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2. 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二、详细补充和说明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在课堂上,我着重强调了生字词的学习。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34b7b2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5.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第【1】篇〗学习目标:1、会认葫、芦、藤等六个字,会写言、每、治等八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出示课件,看图说话。
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了解葫芦。
(了解葫芦的茎、藤、叶、花、果,认识生字葫芦。
)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提问:这个我是谁啊?他得到了葫芦吗?二、学习生字,感知课文。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认识生字,能把生字读准,并能组成词语。
巩固生字认识。
读一读: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
朗读课文试回答:1、葫芦长的怎么样啊?后来有什么变化?2、那个人得到了葫芦了吗?三、首尾对比朗读感悟。
1、引导朗读理解第一段。
2、用一用量词。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葫芦。
花谢后,葫芦藤上挂了几()小葫芦。
3、比较句子。
葫芦藤上长满了叶子,开出了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葫芦。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引导学生感受第二句话把葫芦的形状、颜色和果实的大小写得更具体,更仔细。
4、朗读体验。
指导朗读第4、5句,从每天好几次几个次要中感受那个种葫芦人急切希望葫芦快快长大的心情。
5、设疑导出第4段。
那个人那么喜欢小葫芦,希望它快快长大,而结果呢?看设疑:为什么没过几天,那可爱的小葫芦会慢慢变黄落了呢?四、感悟体会,深究原因。
1、导读课文2、3段。
(当叶子上爬满了一些蚜虫时,那个人怎么想?怎么说的?)2、指导学生读好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感悟人物的内心,进行语言转换训练。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体会那个人说我要的是葫芦这句话时,心里怎么想的?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小葫芦变黄落了的原因。
[设计意图:课文第2、3段是课文的重难点。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第十四课《我要的是葫芦》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第十四课《我要的是葫芦》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4d4db65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66.png)
第十四课《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读通顺、流利《我要的是葫芦》,能够理解课文大致内容。
2. 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3. 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故事的意思,领会其中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读通顺、流利《我要的是葫芦》,能够正确认识和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故事的意思,领会其中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葫芦的图片和背景音乐,引起学生对《我要的是葫芦》的兴趣和关注。
2. 呈现环节教师介绍《我要的是葫芦》的作者和历史背景,并让学生了解故事的意思和思想。
3. 实践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的实践,并让学生注意语音的准确和节奏的流畅,对难点进行示范和讲解。
4. 创新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创造力,对故事的情节进行改编和创作,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
5. 合作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贡献。
6. 评价环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并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学习和进步。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实践+创新+合作。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示范指导、合作实践等。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练习环节教师通过出示相关练习题,测试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2. 作业环节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故事进行朗读,体会其中的道理和寓意。
3. 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对作业的实践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学课件:包含《我要的是葫芦》原文、作者介绍、历史背景、故事鉴赏等相关资料。
2. 工具和材料:朗诵用麦克风、背景音乐、图片、字典等。
七、结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读通顺、流利《我要的是葫芦》,正确认识和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故事的意思,领会其中的道理,提高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同时培养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932470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17.png)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及反思一、教案1. 教材分析《我要的是葫芦》是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篇课文,本篇课文内容主要讲述了小女孩草莓、小男孩西瓜为了争夺一只葫芦而展开争斗,最终却因为葫芦里出现了彩虹而不再争斗,学生通过这个故事可以感受到分享的快乐,明白争斗的后果。
2. 教学目标1.了解葫芦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2.理解有时候放弃一些东西,反而会获得更好的东西。
3.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分享精神。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分享的快乐和争斗的后果。
2.教学难点:理解放弃一些东西,反而会获得更好的东西。
4. 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课本、黑板、彩笔。
2.教学环境:安静、整洁、宽敞的教室。
5.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宣布教学目标,并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西瓜和草莓要为一只葫芦争吵呢?2.导入活动(10分钟)老师让学生围坐在一起,发现在教室里,一些物品是每个人都能用到的,比如说:橡皮擦、铅笔等。
而有一些物品只能由几个人共同使用,比如说:计算器、尺子等。
老师引导学生,为什么有些物品我们要相互分享才能使用呢?3.阅读理解(20分钟)让学生读一遍课文,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再读一遍。
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草莓和西瓜为什么会为一只葫芦争吵呢?4.语文实践(30分钟)a.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册上的习题。
b.学生分组,根据自己的想象,用简短的语言写一下葫芦里出现了什么颜色的彩虹。
5.活动实践(25分钟)a.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制作一张手抄报,内容主要包括:葫芦的生长环境和特点、为什么会出现争斗、分享的快乐、放弃的价值等。
b.学生分组,编写一个故事情节,让故事结尾可以体现出“有时候放弃一些东西,反而会获得更好的东西”的主题。
6.课堂总结(5分钟)老师让学生总结和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同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情况。
二、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反思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f0c56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dd.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反思第【1】篇〗《我要的是葫芦》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讲读课文,属寓言性质。
文章短小精悍,语言活泼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是深爱孩子们喜爱的一篇课文。
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一至三年级“要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并能在阅读中不断积累词语。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作了如下的几点思考:一、明确一种思想——以读品文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孩子阅读文章的兴趣,引导孩子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
因此,在教学中教者应始终把语言的学习、体会、感悟作为重点,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且能结合各自生活的实际赋予其不同的内涵。
而对语言感受的最重要手段就是“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可见“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多读可以训练学生的语感,多读可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多读可以丰富孩子的表象。
可谓是一举多得,事半而功倍,何乐而不为呢?但这所谓的“读”必须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匠心设计下,有针对性去阅读。
是为着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更深层次的感受语言而选择的最佳途径。
在《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中,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通过品读、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选择读,引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
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最终达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境界。
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让孩子们养成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习惯,从而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找准一个切入点——以题导文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有一个切入点。
找准了切入点,将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春艽蟮姆奖恪U馇腥氲阌倘缡钦障嗌阌笆毖扒蟮淖罴呀嵌龋又如高明的服装设计师在衣料上最关键的一剪。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48d90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25.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第1篇】教师的说、谈、问、讲等课堂语言要字斟句酌,该说的一个字不少说,不该说的一个字也不能说,要做到恰当的安排。
下面是关于《我要的是葫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了解!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葫、芦、藤、哇、盯、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叹句的语气。
3、学写“挂、哇、每、慢”这四个字。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
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学习难字“挂、怪”。
2、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出示图画--葫芦,这是什么?葫芦可以入药,能治病。
2、今天我们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
请同学们读一读,纠正读音:芦: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老师再读。
想一想怎么记?3、范读课文。
认真听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自学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把树叶里的生字读正确,并想一想该怎么记。
2、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3、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指读课文,评议。
我在每个组请一个同学读每人读一节其他同学当一当小评委评一评他们读的怎么样四、学习课文,知其意1、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人的葫芦园去看看吧!自由读课文第一节,思考:葫芦一开始长得好吗?你从那里看出来?(细长的葫芦藤“藤”藤字怎么记:这长长的顺着竹竿爬上去的就是葫芦藤。
点雪白的葫芦花绿色的葫芦叶可爱小葫芦)你知道可爱的小葫芦是怎么长出来的吗?你能用先……再……最后……来说一说吗?绿色的葫芦叶和可爱的葫芦有关系吗?看课件葫芦的叶、果的关系。
葫芦根葫芦茎和葫芦叶向小葫芦输送养分小葫芦渐渐长大了。
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这么可爱,他从心底里发出感叹。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记“哇”字这是什么句?应该怎么读。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反思(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33013ee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1.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反思第【1】篇〗《我要的是葫芦》写的是一个种葫芦的人因为没有治葫芦叶上的蚜虫,所以他的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
从而告诉人们做事情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课文的内容短小,蕴涵的哲理浅显。
在第二课时我主要把以读促悟作为教学的重点,力求使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品悟课文语句里包裹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一、教学思路清晰,重点较突出本课教学主要抓住三个训练重点:(1)朗读的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人物的对话进行朗读指导,体会种葫芦的人一心只要葫芦和邻居着急的心情。
(2)句式的训练。
通过朗读比较两组句子不同的语气并体会每组的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并通过练习巩固。
(3)补白策略的训练。
我结合文章的空白之处,设计了想象说话的内容,想象说一说:如果你就是种葫芦的人,你会怎么做?请你用上上面的句子,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说出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重视感悟和体验。
教学设计以读为主,在学习过程中重视阅读感悟和体验,学生自由朗读、同桌合作读、分角色伙伴合作朗读、个别展示朗读等阅读方式突出了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使学生在不同的阅读实践中自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最终内化为学生的语言积累。
三、教学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1、板书设计和教学内容不同步。
2、学生做了讲学稿上的练习没有全班展示交流。
3、上完课了没有小结。
4、教学反馈及应变能力有待于提高。
在教学中,随时都有学生当堂的生成,即兴语言的表达,如何围绕教学目标,充分肯定,及时地促进学生,我觉得做得还不够好。
这一点,我想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磨练,另外,在听课时多多学习其他老师好的做法。
5、教学语言的再精炼。
我觉得在教学时,语言的.指向性要更明确些;语言的目标性应更明了些。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反思第【2】篇〗《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寓言故事。
【K12学习】我要的是葫芦 教案及反思
![【K12学习】我要的是葫芦 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75bc40f83c4bb4cf6ecd134.png)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及反思《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梅周红设计意图:《我要的是葫芦》写的是一个种葫芦的人因为没有治葫芦叶上的蚜虫,所以他的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
从而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课文内容短小,蕴涵的哲理浅显。
在第一课时,我把“生字教学”与“写字指导”作为教学的重点,在朗读指导中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大概,并注重朗读与理解相结合,引导学生积累词语,以读促悟让学生融入文本,从而更好地品悟语句中包含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会认“葫、芦、藤”等6个字,会写“挂、哇”等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与理解相结合,让学生体会葫芦的可爱及种葫芦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
3.能够掌握“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小花”等词语搭配,学会积累词语。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认“葫、芦、藤”等6个字,会写“挂、哇”等字。
难点:借助图片帮学生了解课文大概,并引导学生通过“找句、找词”朗读体会葫芦的可爱以及种葫芦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认识“葫芦” 1 小朋友,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新朋友,你瞧,认识它吗?跟它打声招呼吧!指名读,齐读请你再观察一下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是呀,像这样跟植物有关的字我们一般都用草字头,我们再来叫叫它的名字。
2.揭题你喜欢它吗?为什么?老师也很喜欢它,因为它不仅可以炒着吃,可以做成瓢,还可以做成葫芦丝和精美的工艺品,让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14.我要的是葫芦。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下面先请你仔细看看我们的阅读小提示,然后打开课本63页自读读课文。
出示阅读小提示:1.认真读,读通顺。
2.找伙伴,相互学。
1.生自读课文 2.识字教学看小朋友读得这么认真,生字宝宝们要来考考大家了。
瞧,你认识它们吗?出示:“藤、盯、邻、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学习“藤、盯、邻”过渡:刚才读的时候老师发现有三个字特别难念,你瞧。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d7bf8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7.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学情分析二年级的语文学习重点还是字词教学,为了能落实这一重点。
在字词教学注意音形义的结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孩子们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自学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觉得不仅要让学生会读、会认、会写,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如“葫”“藤”“邻”和“盯”是形声字,在教学时,我让学生根据“盯”的偏旁猜猜它的意思,有意识地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形声字的特点,因为在汉字当中,形声字占了很大一部分。
这也是学习、记忆汉字的一种方法。
其中“邻”是一个特殊的形声字,在这节课中舍得花时间扎扎实实地进行学习。
“哇”,仅让学生明白这是一个语气词,同时与前面学过的语气词联系起来,既学到了新知,又巩固了旧知。
换一换偏旁、编字谜等方式都在无形中交给孩子趣味性识字的方法。
二、教材解析《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看图学文,这篇寓言故事生动有趣,共有四个自然段,简短精悍。
讲一个人种葫芦,眼睛只盯着葫芦,不听邻居的劝告,不去管理叶子上的蚜虫,却只想得到葫芦。
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葫芦慢慢变黄,最后葫芦都落了,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
三、设计思想本设计基于故事性文本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考虑低年段阅读教学的关键,努力实现识字与写字、朗读中随文识字、理解词语与指导朗读的巧妙融合,于情趣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以及学生言语表达的生长。
四、教学目标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
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谢、盯”等8个生字。
(重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edbb3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4.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重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重点)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难点)课前准备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学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图画导入,课前质疑(用时:8分钟)1.课件出示“葫芦”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葫芦。
2.课件出示生字:葫、芦,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这两个生字有什么共同点?3.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读题质疑。
1.观察图片,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认识葫芦的藤、叶及果实。
2.(1)自读生字,读准字音,强调“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
(2)仔细观察字形,说出两个字都有“艹”,明白含有“艹”的字和植物有关。
3.反复读课题,自主质疑:是谁要葫芦?他不要的是什么?他得到葫芦了吗?有关质疑导入:教师要引导学生紧扣课题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解惑(用时:10分钟)1.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2.组织交流课前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同桌合作学习。
(1)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画生字,同桌互考生字,相互正音。
(2)同桌相互交流,试着解决问题。
2.小组同学间相互补充,总结课文内容。
初读课文时要逐字逐句地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同桌互相正音。
三、学习生字,读通课文(用时:12分钟)1.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圈画的生字,课件出示:棵、藤、谢、蚜、想、盯、啊、言、赛、邻、治、感、怪、慢。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1)课件出示以上几个生字所在的句子。
引导学生看图认识“藤”,理解“盯”和“邻居”的意思。
(2)引导学生:“盯”和眼睛有关,“棵”和树木有关,“怪”和心情有关。
3.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d8ef3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1.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第【1】篇〗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识本课生字新词,学写部分生字;3、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通过人物的对话,结合看图体会人物的心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预习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葫芦、蚜虫等知识。
二、检查预习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三、提问1、学生提问,“通过预习,你有什么问题想知道?”根据学生的问题相机介绍葫芦藤、蚜虫等知识。
2、教师提问: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四、讨论、讲解,指导朗读1、讨论:那个人喜欢葫芦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1)“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指导看图:葫芦长的怎么样?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2)“他盯着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指导看图,理解“盯”、“自言自语”的意思;指导朗读那个人说的话。
2、讨论:那个人这么喜欢葫芦,他最后得到葫芦了吗?为什么?(1)不懂得“虫叶葫芦”之间的联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
(2)不听邻居劝告。
指导分角色朗读。
3、小结、扩展练习五、练习1、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习生字,练习书写。
六、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表演这个故事。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的一篇看图学文。
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
教学这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一、自读发现与探究自读是学生对课文最初的接触与认识,也可称为初读。
它必然伴随着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和思维活动。
自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目标: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根据自己的认识初步理解课文内容;3、发现问题,或借助工具自行解决,或留于课堂讨论。
因此在这一阶段,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地去读。
阅读必然伴随着发现和疑问,在读通顺的基础上再让他们说说都知道了些什么?并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精推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精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ec8fc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0.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的11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2、能正确读出要求学会的词语。
3、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
教学准备:1、课前让学生收集葫芦的实物和图片。
2、葫芦的实物、《我要的是葫芦》的.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指着葫芦实物)这是什么?这么可爱的葫芦是怎么来的呢?(学生各抒己见,预设学生心理:葫芦是农民伯伯在地里种出来的。
)把种子放在地里后,可爱的小葫芦又是怎样长出来的呢?我们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就会知道了。
(齐读课题:第七课《我要的是葫芦》指导读好“葫芦”一词,注意“芦”字要读轻声)二、读文、识字、感悟。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学生根据要求独立读课文。
)2、看图(.课件显示),图上有什么?这些内容在课文的那一段?谁来读一读?他读得怎么样?(学生评议学生读的字、词的正确读音。
并出示本课要读好的词语:葫芦藤、挂了、一些)3、谁认为比他读得更好?好,我就请你当一当小老师。
(让学生跟着学生读,进一步熟悉第一段。
)4、读了第一段后,你明白了什么?(看.课件,结合学生回答,指点理解:谁来说说葫芦是怎样长出来的?长满绿叶和可爱的葫芦有关系吗?板书葫芦的叶、花、果的关系。
)“挂了”在这里可以换成什么词?那个词用得好?(观看.课件感悟。
)指导朗读,那个人看到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心情怎么样?比一比,看看哪组读出了高兴的心情?(分组比赛读)5、观看.课件,这么可爱的小葫芦都怎么样了?这些内容在课文的哪一段?看到葫芦变黄了,落下来了,心情怎么样?我们来比一比,男同学和女同学谁能读出伤心的语气。
(男女同学比赛读,并相机纠正读音。
板书“变黄都落了”)三、合作、探究、识字。
6、读了第四段后,你们有什么问题想要提出来?(预设学生心理:为什么可爱的小葫芦会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7、请四人小组合作找一找,在课文里找出为什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fdcc5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09.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葫、芦”等6个生字,会写“言、每”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吸取种葫芦的人的教训,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重点难点:1、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2、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实物——葫芦,让学生认一认,这是什么?葫芦可以作中药,能治病。
2、今天我们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
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一读,纠正读音:芦:字音是l*,第二声。
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老师再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
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2)看投影,读词语。
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教师板书。
(4)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5、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6、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让学生结合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2、看投影,读词语。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精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1395f9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7.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第1篇】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6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
3.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种葫芦的人只盯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是教学的重点。
2.了解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课前准备:放大的教学挂图或幻灯投影片,或CAI课件一葫芦的实物标本。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出示实物标本或CAI课Pte-一葫芦,形象生动地描绘葫芦,简介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指导看图。
1.课文共有几幅图?2.按顺序观察每幅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图上有几个人?在干什么?3.想一想这两幅图说了一件什么事?三、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3.课文分为几自然段?在每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找出与两幅图相对应的段落。
4.范读课文,听准字音。
看看课文是怎样表达图意的。
5.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并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6.重点指导:四、分析字形。
1.重点指导:芦:上下结构,下边是“户”。
挂:右边的“圭”由两个“土”字组成。
邻:左右结构,左边是“令”,不是“今”。
居:认识“尸”(尸字旁)。
半包围结构。
感:上下结构。
2.练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图文对照,学习课文。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第1自然段描绘的是哪幅图的内容?2.第1自然段写了几句话?每句话写了什么内容?3.这棵葫芦长得好吗?画出写葫芦长得好的句子。
4“长满”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为什么用“挂”,不用“结”?(出示第一幅放大的挂图或CAI课件,对照课文观察葫芦的长势,凭借图理解“挂”的含意。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092ae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e.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第1篇】教学目标:1、写好“言、每、棵、怪、慢”6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悟,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态。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及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读中感悟,看图与学文相结合。
3、懂得当自己做错事情时一定要听别人的劝告。
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1、写好“言、每、棵、怪、慢”6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悟,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态。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及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读中感悟,看图与学文相结合。
教学重点:懂得当自己做错事情时一定要听别人的劝告。
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通过读读、找找、想想、说说、编编、画画等方法让学生充分阅读,自主探究。
另外,由于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学生很喜欢读,因此,教学中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师读生评价、分角色读)再加上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以及所蕴含的道理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物的神态、语言都通过看图和朗读得到充分的感悟。
教学流程:游戏导入——学习一、四自然段——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拓展延伸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找不同画面。
2、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找出不同。
3、请学生带着游戏中的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为后文找出课文插图的不同做好铺垫。
)二、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
2、学生齐读课题,教师质疑:从课题中你们读懂了什么?3、学生自主交流。
4、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自主交流从课题中读懂了什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生更能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情。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语文上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附答案)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要求】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发挥学生的想象,续编结尾。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时课时目标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学会生字、新词。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教学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我们班的同学们是最聪明的小朋友,那这个谜语你们能猜出来吗?说我是丝瓜,我比它圆,说我是梨子,我比它大,我中间细,两头圆。
小的时候,我可以做成一道美味,年老时,我可以用来做药和装酒,还能吹出动听的乐曲!猜猜我是谁?孩子们,果然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葫芦的小故事,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咦?怎么葫芦不高兴啦!原来是你们把它的名字叫错了,“葫芦”的“芦”字儿单个读二声,它们合在一起的时候应该怎么读?声音很洪亮,如果把那个“葫芦”的“芦”字读得再轻点就更好了。
二、识字解词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ēxièxiǎnɡdīnɡyánlínzhìɡuài棵谢想盯言邻治怪,读好前鼻音“言、邻”,后鼻音“想、盯”以及整体认读音节“治”。
出示新词葫芦藤蚜虫花谢盯着赛过感到奇怪慢慢地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小老师领读,齐读。
理解、记忆。
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整体感知内容。
借助拼音读懂课文。
种葫芦的人种的葫芦,叶子上长出了什么?邻居是怎么劝告他的?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结果怎样?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出示生字田字格:棵谢想盯言邻治怪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
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加一加:“木”加“果”是“棵”;“讠”加“射”是“谢”;“相”加“心”是“想”;“忄”加“圣”是“怪”。
换一换:“钉”减“钅”换“目”就是“盯”。
“领”减“页”换“阝”就是“邻”。
“抬”减“扌”换“氵”就是“治”。
减一减:“信”减“亻”是“言”。
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指导写字:师范写,重点指导“谢、言、想”并讲述:出示生字田字格:“谢、言、想”。
“谢”:左右结构,“身”基本站在田字格的正中央,横折钩压住竖中线。
这三个部分都要写得狭长一些,不要出格。
“言”:这个字的横较多,注意不一样长,最上面的一横最长,口要写扁一些。
“想”的下面的“心”要写好,第二笔是卧钩,一定卧倒,三个点的位置排放好:点不要写在卧钩底下,在卧钩起笔的地方即可,第二点在卧钩上面,最后一点在卧钩收笔的地方。
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
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见到了许多小葫芦及它们的主人。
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课外作业新设计抄写会写字,各四个。
给下列汉字组词。
棵领抬盯颗邻治钉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木:氵目:阝答案:略。
棵领抬盯颗邻治钉木:氵目:阝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发挥学生的想象,续编结尾。
教具准备教学。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识字导入。
小朋友们,这一课的生字你还能认识吧?如果你还认识,就准确的,大声的叫出它的名字,叫两遍。
孩子们读得都很认真,老师现在要把你们带进葫芦园去摘一摘小葫芦。
:。
孩子们刚才都自己给生字组了词,老师也给每个生字都组了词。
:葫芦图片。
看,这是什么?。
葫芦两头圆,中间细,多可爱啊?想要吗?你把它读准了,这葫芦就送给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要的是葫芦》。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小朋友们表现得这么棒,这些生字娃娃现在都跑到课文中去了,你还能认识吗?我请大家轻声地读这篇课文,读准字音,还要把课文读流利。
读完了就坐好。
现在老师要请四个小朋友站起来读读,听的同学当小老师,如果发现他读错了,就等他读完后帮他纠正过来。
请孩子们再去读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地方。
请大家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从前,有个人种了,叶上长了,他不治,后来。
三、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学习第1自然段。
.这棵葫芦一开始长得怎么样呢?你们从哪里知道答案的?出示第1自然段.自由地轻声读课文第1自然段。
用横线勾出描写这棵葫芦的句子。
生汇报成果。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你们是找的这些句子吗?老师找的也和你们一样。
我们一起来把找到的句子读读。
.这是一棵怎样的葫芦?可爱在哪些地方呢?“长满绿叶”,“长满”是什么意思?“雪白的小花”,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近义词是什么?挂了几个小葫芦,挂上去,风一吹,和我们打招呼呢!你能不能把葫芦的可爱读出来给大家听听。
还有谁想来读读,让人一听就喜欢上这可爱的葫芦。
老师从你们的朗读声中觉得葫芦太可爱了。
老师也想来读读,请孩子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想不想去看看?葫芦树图片欣赏完了这棵葫芦,你们能把这些句子补充完整吗?的葫芦藤上长满了,开出了几朵的小花,花以后,藤上了几个。
多么的小葫芦啊!.孩子们,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们喜欢吗?还想不想再读读?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把这棵可爱的葫芦记在心里吧!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我们喜欢,那个种葫芦的人比我们小朋友更喜欢。
他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越看越喜欢。
这棵可爱的葫芦如果继续健健康康地生长,小朋友想一想,到最后,它会长成什么样呢?学习第4自然段.结果是不是像小朋友想的那样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孩子们,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们,学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吗?学习第2、3自然段这些答案都在课文的第2、3自然段中,有没有信心把答案找出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知道什么原因了吗?⑴⑵.他看见了蚜虫,心里怎么想的?又怎么说的呢?请同学们轻声的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直线勾出想的句子,用波浪线勾出说的句子。
谁来告诉我他想的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通过这一句,你觉得那个人看着这几个虫子的态度是什么。
那你再来读读,把他的不怕读出来。
孩子们,看这个标点符号是什么?那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把这一句读好呢?既要读出感叹的语气又要把他的不怕读出来.请自己练习练习.孩子们真会读书,老师听出来了,那个人根本不怕这几只蚜虫.小朋友们,你们怕不怕这些蚜虫?老师也很怕,因为蚜虫可厉害了,这种害虫专门吃叶子,而且它们会慢慢的把叶子吃光的.蚜虫这么厉害,可那个种葫芦的人根本没把蚜虫放在心上。
看见叶子上的一些蚜虫,“那个人”说了些什么?是怎样说的?①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盯:一动不动地看,说明那个人的眼里只有小葫芦。
②他盯着小葫芦说了什么?孩子们,这句话是对谁说的?对自己说的。
“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自己对自己说话。
咱们平时大都“自言自语”过,同学们把“那个人”说的话读一读,体会体会,然后说一说怎样读才算是“自言自语”。
“自言自语”是自己对自己说话,当然声音要低一些,速度要慢一些。
另外,读时还要注意“那个人”说话时是一种什么心情。
大家练一练,看谁既能读出“那个人”自言自语的语气,还能读出他的心情。
③不简单!你能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中的感情,让我们为他鼓掌。
不过,老师想补充一点,“那个人”说的话,其中有两个感叹号,表示他心里特别④哪些小朋友能演出来?拿上小葫芦,没有的可以用双手。
学习第3自然段.种葫芦的人眼里只有小葫芦,根本不管叶子上的蚜虫。
可有一天还有谁看见了?邻居是什么态度呢?请同学们仔细的听对话。
邻居看到了蚜虫说了什么?通过这句话你们觉得邻居的心情怎样?蚜虫越来越多,邻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谁想来读读邻居说的话。
还有谁也想来劝劝?是啊,快治治吧,再不治就来不及了。
种葫芦的人听了邻居的去劝告,他的反映是什么?心里顿时冒出两个大问号——“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他为什么觉得奇怪?那个人心想,叶子上生了虫子,关葫芦什么事,所以他认为叶子上的虫我要的是葫芦。
.我请小朋友起来分角色朗读一下我知道大家都还想读读,现在老师读旁白,女生读邻居说的话,男生读种葫芦的人说的话。
.叶子上的蚜虫不治,他要得到葫芦吗?为什么要不到?葫芦叶与葫芦的关系可大着了,孩子们看图,这些小小的葫芦叶,通过太阳公公的帮助,制造出营养,输送给小葫芦,让小葫芦快快长大。
那个人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不久之后,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一个一个的变黄,都落了!孩子们你现在知道葫芦落了的原因了吗?.他那么喜欢小葫芦,可他的小葫芦却都落了,你们猜,他看着这些落了的葫芦,他的心情会怎么样?他可能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用的句式想象说一句话。
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一下,师下去指导。
①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后悔地说:“都怪我不好,要是我当初听了邻居的话,我肯定可以收到葫芦。
”②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伤心地说;“如果我治了叶子上的蚜虫,我的小葫芦就会长得比大南瓜还要大呢。
”③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自责地说:“我真糊涂,我真傻!我当初要是听邻居的劝告,现在不就收到很多大葫芦了吗”那我们以后生活中做事情也应该要怎样?四、总结提高,课外拓展学会了这么多道理,老师心里真的很高兴,我们的小朋友变得更加懂事和可爱了。
想想,如果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个葫芦,结果会怎样?请孩子们编一个小故事。
学生想故事,编故事,说一说,写下来。
全班交流展示自己的小故事。
课外作业新设计种葫芦的人为什么一个葫芦也没有得到?把下面句子换个说法: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把《我要的是葫芦》讲给别人听。
答案:因为他没有治葫芦叶子上的蚜虫,葫芦得不到养分,所以葫芦都落了。
变成: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变成: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
略。
【板书设计】húlu我要的是葫芦蚜虫叶子落了【教学反思】《我要的是葫芦》课文共四个自然段,主要讲述了一个种葫芦的人,眼睛只盯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也不治,结果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