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百校联盟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广东省百校联盟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广东省百校联盟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广东省百校联盟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徽学的学科及学术价值尽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徽学有一个被人们不断认识、熟悉、理解、接受和深化的过程。

但是,首先必须明确其学科性质,确认其学科研究对象与研究主体。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说过,“古来新学问兴起,大都由于新发现。

有孔子壁中书出,而后有汉以来古文家之学;有赵宋古器出,而后有宋以来古器物、古文字之学”。

他还论及了殷墟甲骨文、敦煌塞上及西域各地之间的简赎、敦煌千佛洞之六朝唐人所书卷轴、内阁大库之书籍档案和中国境内之古外族遗文等五项发现,认为:“此等发现物,合世界学者之全力研究之,当会产生新的学科。

”如今,甲骨学、敦煌学、简牍学和明清档案学早已创立了各自的学科研究体系,并为学术界所广泛接受和认可。

而徽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则形成较晚,它的创立,主要得力于20世纪40 年代后期以来至今徽州近50万件原始文书的大规模发现。

加之有包括徽州族谱在内的9000 余种徽州典籍文献传世,可供与文书契约互相参证。

现存8000余处徽州地面文化遗存,更是明清以来至民国时期徽州人生产与生活的真实见证。

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徽学这座大厦坚实的学术支撑。

因此,以徽州社会经济史特别是明清徽州社会经济史研究为中心,整体研究徽州历史文化和徽人在外地活动的徽学,正是建立在包括徽州文书在内的大量新资料的发现这一基础之上的。

徽学研究的意义在于,它是以徽州文书为中心,结合其他文献和地面文化遗存等资料,综合研究明清社会实态,以重新反省和认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历程,并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脉络和规律。

这正是徽学的学术价值之所在。

因此,徽学研究的内容与对象尽管涉及各个领域和方面,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特征,但就学科性质而言,应当隶属于历史学研究范畴。

徽学是以历史学科为主、多学科交叉的专门史研究的学科。

2018届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届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海珠区2018学年高三综合测试(二)语文11.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涂考生号。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信息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沉疴./呵.叱瞳.仁/脚踵.空降./降.格以求B. 杂烩./荟.萃和煦./熙.和行.情/贸然行.事C. 捭.阖/脾.气坼.裂/牵掣.否.定/否.极泰来D. 圈.养/豢.养粗糙./糟.粕难.堪/毁家纾难.2.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每一种文体,其独特的审美意义,都令写作者竞相折腰,阅读者为之倾倒。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种叫小小说的文体萌芽发轫。

它简约通脱,雅俗共赏。

这种从民间兴起的文学诉求,让原始的文学情结复苏并空前高涨。

三十多年来,一大批个性鲜明的小小说作家脱颖而出,构成一种群星灿烂的创作景观;美轮美奂的小小说佳作令读者耳目一新,每年数量众多的小小说作品进入语文教学及中考高考试题。

A.折腰B.雅俗共赏C.脱颖而出D.美轮美奂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说话方式不当往往容易引起人与人之间的猜忌、误解、隔阂,使得人与人失去了真诚的交流,陷入孤独的人生困境之中。

广东省2018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2018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广东省语文模拟试卷(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须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其贴在指定位置,而后用0. 5 毫米黑色笔迹署名笔将自己所在的县(市、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的指定地点,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的“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变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 5 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一)阐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以下小题。

草原文化精神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动向的、踊跃的、以个体奋斗为主要内容的进步性文化。

北方草原拥有独到性,它既有深远悠久的民族村歌情调式的生活方式,又有严酷杀伐的沧桑、厚重的历史,从而以致了草原民族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特别认识。

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极为直接、亲密,人对自然的依靠性突出,因此对自然的亲密之感、逼近之念、忧愁之情更为突出、深厚;它不似江南山川对人的细膩轻抚,更不像士子优游于小桥流水,流溢着新奇而精微的艺术感想,而是将民族生计与自然环境直接联系起来,把对草原的关切与民族的整体性发展联络起来,发出了“草原不在、民族何存”的呼喊,汉代流传的《匈奴歌》就是此中代表。

另一方面,人与自然架构开初步的生态美学桥梁。

蒙古民族第一部史传文学《蒙古秘史》中间就显现着极为浓烈的生态看法。

因为生计环境的严酷、邪恶、变化多端,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动向生计看法异样鲜亮。

草原民族生计的“动向”和“变化”的特点令人的适应能力和突破自然环境约束的能力格外突出。

草原民族重申人在强盛的自然环境和社见眼前的力量、智慧、意志力,从而形成一种对英豪的崇敬的看法。

《史记·匈奴传记》中的冒顿单于和《蒙古秘史》中的札木合就是鲜活的例证,只不事后者还显现着激烈的崇信重义之美。

2018年广东省高三七校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2018年广东省高三七校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2018届高三七校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县(市、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的指定位置,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的“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丑中之美庄子及其后学以“道”的自然无为为美,其根本表现是在个体人格的自由上。

因而,在庄子及其后学看来,人的外形的丑丝毫也不妨碍他具有精神的美,得到人们的爱慕。

庄子一方面赞赏他理想中的“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的“神人”,另一方面又丝毫不歧视形体残缺丑陋,却具有精神人格美的人。

在中国美学史上,也是庄子第一个明确地谈到了丑的问题,指出了在丑的外形之中完全可以包含超越于丑的形体的精神美。

《德充符》中通过许多寓言说明了这个道理。

卫国的哀骀是一个奇丑的人,“以恶(丑)骇天下”,然而“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

鲁哀公和他相处不过数月就想请他当宰相。

庄子以文学的夸张笔法,描写了这个奇丑者得到了包括妇女在内的许多人的爱慕,同时又借孔丘之口说明了他之所以得到爱慕的原因:“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

”而所谓“使其形者”就是精神。

人们之所以爱这个奇丑的人物,就是爱他的“全德”,爱他的精神美。

“闉跂支离无脤”“瓮盎大瘿”都是一些腰弯及于脚趾、形体残缺没有嘴唇、身上长着像盆瓮一样大的瘤子的奇丑人物,然而前者说卫灵公,后者说齐桓公,都得到了赏识和喜爱,以至卫灵公、齐桓公看起那些形体齐全的人来,反而觉得“其脰肩肩”,矮小可怜了。

2018.11广东百校联考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11广东百校联考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11广东省百校联考高三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中国故事的来源与路径多种多样,从民间故事中寻找资源是一种有效方式。

许多古老的神话传说、民间童话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脉气象,是能够彰显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中国故事。

但对这样的中国故事,过去大多停留在收集和整理的层面上,缺少有效的改编、重述、传播与推广,使之大众化,回到今天的读者中间。

如果对民间文学中的“好故事”加以改编,变成适合儿童阅读和家庭教育的故事,让中国故事滋养童心、影响童年、引领成长,就更有价值了。

民间童话、神话传说是人类的童年叙事,也是文学艺术的原始叙事。

美国叙事学家伯格就说过,作为原始叙事的童话的各种因素在经过派生和发挥之后,可以引发出大多数其他通俗文化样式。

他曾以一篇欧洲的民间王子和公主的童话故事为例,来分析其中的叙事元素,认为其中就包括了不同的通俗文学样式的萌芽:怪动物(恐怖小说的元素)、出发去寻找被绑架的公主(侦探小说的叙事元素)、类似于火箭飞船的魔毯(科幻元素)、与怪物搏斗(动作冒险小说的元素)、与公主结婚(浪漫故事元素)。

伯格的这种童话叙事学分析说明,民间童话作为人类童年叙事对后来的叙事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今天,科幻小说、探险故事和侦探小说等很多通俗文学样式,都是有民间故事这个根的。

除此之外,要充分认识民间故事改编的价值和意义。

欧洲儿童文学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经历了一个民间故事的改编期。

它们直接影响了家庭和孩子的成长,也奠定了欧洲人的童年阅读,为后来的儿童文学创作、儿童读物出版及语文教育奠定了广泛的读者基础,甚至直接推动了欧洲现代学校教育与文学经典的接受和传播。

不过,民间故事的改编并不容易。

改编和重述,不是抄写与重复,而是再创造,用新的语言和思维,用现代观念来再现民间故事的魅力,也使民族传统文化得到重新传播与发扬。

广东六校联盟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广东六校联盟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广东六校联盟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本试卷总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不变应万变”才是中医最大的特色与优势张效霞①①2003初,SARS在广东首先爆发。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SARS患者60人,无一例死亡。

全体医护人员中,无一人被感染。

60例中没有使用过任何抗病毒西药,仅有4例用过常规量(50mg)以下的类固醇。

全部治疗以中药为主,配合必要的西医对症、营养支持疗法。

退热快、痊愈快、住院费用低。

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中医药课题组提交的《中医药完全能解决艾滋病问题——民间中医防治艾滋病调研报告》云:“中医药完全可以解决艾滋病问题,效果远远优于西医药;而且可以在3~6个月内使90%以上患者达到临床治愈,相当一部分患者痊愈。

而西医药顶多能使40%患者临床治愈,不可能痊愈。

”②对SARS、艾滋病这些新近才出现的新病种,古老的中医之所以能取得“压倒对方的有利形势”,依靠的是其“独特的色彩、风格”——以人为本,通过调动和调节人机体自身的功能来祛除疾病,不伤害和破坏人体的生理结构。

不论是病菌还是病毒,中医均认为是“邪”气,而人体主要靠的是正气来战胜病邪,也就是说调整好人的正气,同时给邪气以出路,就能战胜病邪,使患者得以康复。

在西医面临抗生素研发困境的当下,中医的优势不言自喻。

③中医的这种“独特的色彩、风格”,一言以蔽之——以不变应万变也。

运用中医理论对病人进行具体的个体化分析,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研究和把握不同的疾病在不同个体、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发生、演变的客观规律,辨析出患者临诊时的病机之所在,然后据“机”立治法、选方药。

这种带有明显的个体化、技艺化的临床决策思维特点,恰恰与现代医学临床决策思维高度的规范化、逻辑化形成强烈的反差,表现出独特的色彩、风格,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2018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毕业班第二次统一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毕业班第二次统一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毕业班第二次统一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本试卷共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古代“家”具有三重文化意蕴①从“对话”的视角看中国古代之“家”,不难发现,“家”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从祭祀、生产再到住所的过程。

换言之,“家”是人与神灵对话、人与自然对话以及人与人对话之所。

②家是人与神灵对话的场所。

祭祀对中国古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不仅是对神灵和超自然对象的臣服,也是人与神灵交流的一种方式。

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

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

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祀祖先和灶神。

《孝经·士章疏》就有“祭者,际也,人神相接,故曰际也”的说法。

祭祀就是人与神灵交接对话的一种方式。

③祭祀需要场所,而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祭祀的场所。

《礼记·王制》曰:“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庶人祭于寝”。

天子七庙指的是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

诸侯五庙指的是父、祖、曾祖、高祖、始祖之庙。

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

④普通的老百姓只是“寝祭”。

寝祭在古代是一种普遍的对祖先的祭祀方式。

贵族统治者的庙祭,是在寝祭基础上形成的。

有意思的是,宗庙的主室是庙,王宫的主室是朝,而庶人住屋的主室则是寝,三者其实具有相同的功能。

⑤庶人的主室既称为寝,又可以称为家,寝祭就是家祭。

通过这种对话,人们既可以表达对鬼神的敬畏,也可以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⑥家是人与自然进行对话的载体。

这种对话首先以生产的方式实现。

夏商周时期,中国最基本的社会制度就是宗族制度。

而宗族作为政治、经济和生活的综合体,成为社会基本组织形式。

此时的个体家庭,则是组成宗族的最基本的单元。

《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庶人的具体家庭已经成为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只不过土地仍然为宗族所有。

2018届百校联考语文答案

2018届百校联考语文答案
• 解析:C项,“却对远去岭南的友人充满了担忧之 情”理解错误,“更贻魑魅忧”是说自己生病,增 加了朋友的担忧,E项,没有豁达,昂扬向上,而是深 沉惆怅。
• 15.①用羊祜、贾谊作喻,赞叹王昌龄的政绩和才 华。羊祜是西晋名将,镇守一方;贾谊是文学家, 富有文学才华,作者将其作比,充分赞扬了王昌龄 的政绩和才华。②用羊公常感叹人事短暂,贾谊 有才也遭贬的人生经历,表达了对朋友远谪岭南 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忧虑之情,③对朋友依 依惜别之情,“爱”字借羊公常与友人游山之事写 出了两人友情的深厚第1:1页”,共愁17页。 “字鲜明地刻画出分
第16页,共17页。
写作
• 参照2017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 【立意提示】可以“龙”“功夫”为关键词,
展现中国人作为龙的传人,经过砥砺前行,向 世界展示的“中国制造、中国名牌”等的中 国功夫;可以 “烹调”“功夫”为关键词, 探讨中国的美食文化;还可以“长城” “陶瓷”“丝绸”为关键词,展示中华文明 灿烂的历史文化,再联系“一带一路”谈谈 传承与发展。
第13页,共17页。
• 18.D • A项句式杂糅。删除 “由于”或 “的原因”, • B项中途易辙,前一分句的主语是”中国图景
“,后面应接“中国图景”怎么样,但后面直 接说“美国的《福布斯》网站就曾刊文指出” 转换了话题。
• C项语序不当(或搭配不当),根据前面的外在 形象和精神内质的统一,应将”原味的历史质 感“与“原生的田园风光“位置互换;另 外,“遵循”后面缺了宾语中心语,可在“统一” 后加上“的原则”)
2018届百校联考语文
参考答案
第1页,共17页。
论述文文本阅读
• 1.C解析:A“首先必须明确其学科性质、学科 研究对象与研究主体”错误,原文是“首先必明 确其学科性质,确认其学科究对象与研究主体”; B徽州原始文书被大规模发现后,综合世界学者 的力量一定会促使徽学兴起“理解错误,它不属 下王国维的看法D“才可与煌学和藏学并称为 中国三大地方学”误,由原文“更遑论敦煌学与 藏学从未称自己为地方学”信息可知。

2018年广东六校联盟高三联考语文试卷

2018年广东六校联盟高三联考语文试卷

广东六校联盟2018 届高三联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众所周知,在阳明心学的思想体系中,“万物一体”论是其重要的理论组成部分。

这一命题的完整表述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然而以往人们在讨论这一命题时,往往容易突出“万物一体”而刊落后面的“仁”字,这就使得阳明学的万物一体论与历史上其他形态的万物一体论的理论界线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有观点认为阳明此说与庄子“万物与我为一”的道家观点存在某种渊源关系。

为了澄清这类似是而非的观点,有必要重新探讨王阳明“一体之仁”的仁学思想的意蕴,以揭示阳明学万物一体论的理论特质及其思想意义。

必须指出,在“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命题中,“一体之仁”无疑是核心概念。

其中,“一体”是对“仁”之特质的一种描述。

具体而言,“一体”即整体义、全体义,“一体之仁”是强调“仁”,不仅是人心的德性存在——心体,更是遍在于万物而与万物融为一体的本体存在——仁体,表明宇宙存在一种基本的精神特质。

我们关注“一体之仁”而非单独的“仁”字,目的在于揭示阳明学万物一体论的思想精髓。

唯有用“一体之仁”的观念才能充分展现,同时也可以藉由“一体之仁”来表示阳明学万物一体论的理论特质有别于历史上其他形态的万物一体论,我们称之为“仁学一体论”,即仁学形态的万物一体论。

从历史上看,大致有两种形态的万物一体论,一种是先秦诸子时代的传统万物一体论,另一种是宋代道学思潮中出现的新形态的万物一体论。

前者可以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尽心上》)、庄子“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惠施“泛爱万物,天地一体”(《庄子·天下》)为代表,后者可以程颢“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以及“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二程集》)的仁者境界说为代表。

阳明学的万物一体论与这两种理论形态都有所不同,它是建立在良知心学基础上的新形态的“仁学一体论”。

广东省2018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广东省2018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广东省2018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广东省2018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草原文化精神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动态的、积极的、以个体奋斗为主要内容的进取性文化。

北方草原具有独特性,它既有深远悠长的民族牧歌情调式的生活方式,又有严酷杀伐的沧桑、厚重的历史,从而导致了草原民族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特殊认识。

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极为直接、密切,人对自然的依赖性突出,因而对自然的亲近之感、迫近之念、忧虑之情更为突出、深挚;它不似江南山水对人的细腻轻抚,更不像士子优游于小桥流水,流溢着别致而精微的艺术感触,而是将民族生存与自然环境直接联系起来,把对草原的关切与民族的整体性发展联结起来,发出了“草原不在、民族何存”的呐喊,汉代流传的《匈奴歌》就是其中代表。

另一方面,人与自然架构起初步的生态美学桥梁。

蒙古民族第一部史传文学《蒙古秘史》当中就显现着极为浓郁的生态观念。

由于生存环境的严酷、险恶、千变万化,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动态生存观念异常鲜明草原民族生存的“动态”和“变化”的特点使人的适应能力和冲破自然环境束缚的能力分外突出草原民族强调人在强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面前的力量、智慧、意志力,从而形成一种对英雄的崇拜的观念。

《史记·匈奴列传》中的冒顿单于和《蒙古秘史》中的札木合就是鲜活的例证,只不过后者还显现着强烈的崇信重义之美。

北方草原多地处边陲,因而在地域上形成了一种相对封闭和独立的特征。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又不得不产生与外界文化交融的必然性,于是草原文化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开放的不断出新的文化,对于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的动机和活力较农业文化更主动、更积极。

这在元代西域文人那里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著名学者刘大杰曾称元代萨都剌的诗歌“代表了元诗的活力与变化的趋势”。

【全国市级联考word版】广东省广州市2018届高三4月综合测试(二模)语文试题

【全国市级联考word版】广东省广州市2018届高三4月综合测试(二模)语文试题

2018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语文2018.4 本试卷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态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来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审美是人的一种特定的生存方式与生活方式,人的审美具有共通性也具有民族的相异性。

西方人称“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中国人则称“生生为美”。

“生生美学”产生于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具有明显的区别于西方美学的中国气派与中国风格。

“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是“生生美学”的文化背景。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具有根本性的文化传统,是中国人观察问题的特有立场和视角,影响甚至决定了中国古代各种文化艺术形态的产生发展与基本面貌,构成“生生美学”之文化背景。

“天人合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天人关系的理解,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对一种宏阔的东方式“中和之美”的诉求,相异于西方古代希腊对微观的物质的“和谐之类”的诉求。

阴阳相生的古典生命关学是“生生美学”的基本内涵。

“天人合一”构成了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天人合一”之“一”就是“生”,即生命。

“生”有一个中间坏节是“气”,阴阳之气为生命化生之本,二气交感诞育万物,成为宇宙人生的根本规律。

《周易》言“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之道成为万事万物社会人生包括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

阴阳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善的统一体,也是中国古代生命哲学的艺术体现。

三省十校2018年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卷及答案(广东、江西、福建)(word版)

三省十校2018年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卷及答案(广东、江西、福建)(word版)

三省十校2018年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卷及答案(广东、江西、福建)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总体来看,近年来我国社会心态正变得越来越理智成熟、开放多元、积极主动,并且更加具有世界意识。

但也不可否认,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良社会情绪。

比如,自卑自馁情绪有之,“牢骚太盛”情绪有之,懈怠散漫情绪亦有之。

这些社会心态虽不是主流,却会对社会发展和改革进程产生消极影响。

如不及时修复,不仅会伤及个人幸福生活,还会影响整个社会心态,甚至会阻滞社会主义现代化脚步。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社会心态必须强起来。

社会心态是一段时间内社会成员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价值观的总和,属于社会意识范畴。

一个国家的社会心态与其发展实际密切相关,是时代的“晴雨表”“风向标”;它同时会影响每个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甚至影响整个国家发展大局。

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是个人、社会、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社会心理基础,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用短短几十年时间从“饥寒交迫”变为总体小康、从“一穷二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世界边缘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现在正阔步走在“强起来”的大路上。

在这个“强起来”的新时代,应当有与之匹配的社会心态。

心态强起来应增强自尊自信。

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尊自信的民族,自尊自信是中华民族精气神的集中体现。

新时代,自尊自信源于深入了解“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

它要求我们既不妄自菲薄,看到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拒绝照抄照搬别国发展模式;也不妄自尊大,拒绝其他文明优秀成果。

只有清醒认识我国历史走向、准确定位我国历史方位,才能更加自尊自信。

只有不断增强自尊自信,才能更加敢于正视自身不足、敢于承认别人长处,进而取长补短,更好迈向伟大复兴。

心态强起来应更加理性平和。

2018届广东省六校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答案

2018届广东省六校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答案

2018届广东省六校第二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1A (举中医治疗SARS和艾滋病的例子,只能说明在治疗新病种时中医有优势)2C (原文是“这种(指中医)带有明显的个体化、技艺化的临床决策思维特点,恰恰与现代医学临床决策思维高度的规范化、逻辑化形成强烈的反差,表现出独特的色彩、风格”没有“高度的规范化、逻辑化”,不等于“不需要规范和逻辑”。

)3D ( A项原文谈到“不论是病菌还是病毒,中医均认为是“邪”气,而人体主要靠的是正气来战胜病邪,也就是说调整好人的正气,同时给邪气以出路,就能战胜病邪,使患者得以康复。

”所以中医不需要专杀特定病毒和病菌的特效抗生素之类。

B项“亚健康”即疾病潜伏前期的状态,中医的治疗在于“调整好人的正气”以战胜邪气,可以预防疾病。

C原文举了中医治疗SARS的例子中说“退热快、痊愈快、住院费用低”,这个例子说明中医可以治疗急重病的。

D 作者认为“中医药优势病种”的研究没有抓住中医的根本优势去发扬中医,“难道几千年不断发展的中医药学就只剩下文中所说的那点优势吗”并没有说这种研究没有意义)4. D ( A没有给二狗造船作铺垫;B、金发蛮横霸道没有根据;C、二狗不是小说的线索。

5. ①塑造人物。

“收船粮”作为小说的矛盾冲突,突出了文中金发的贪心爱财、村民的忍气吞声的人物形象。

②推动情节。

小说围绕收船粮一事展开,引出渡船之争的故事情节。

③渲染气氛。

金发加倍增收船粮激起了村民的不满,二狗造船义务摆渡,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气氛。

④暗示主题。

人们顺顺溜溜交了船粮,背后却心怀不满;收船粮事件凸显出社会的丑态,开始引发读者对主题的思考。

(答出两点4分,三点5分)6. ①趋炎附势。

大伙“面面相觑”,而最终选择了走向金发的船,因为金发是支部书记的弟弟而不敢得罪他,让人联想到社会中屈从权势一边倒的现象。

②盲目从众。

有第一个人走向金发的船,其他的人也都上了金发的船,让人联想到社会中很多人随波逐流的现象。

③怀疑高尚。

广东省百校2018届高中三年级第二次联考(语文)

广东省百校2018届高中三年级第二次联考(语文)

省百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徽学的学科及学术价值尽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徽学有一个被人们不断认识、熟悉、理解、接受和深化的过程。

但是,首先必须明确其学科性质,确认其学科研究对象与研究主体。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说过,“古来新学问兴起,大都由于新发现。

有孔子壁中书出,而后有汉以来古文家之学;有宋古器出,而后有宋以来古器物、古文字之学”。

他还论及了殷墟甲骨文、敦煌塞上及西域各地之间的简赎、敦煌千佛洞之六朝唐人所书卷轴、阁大库之书籍档案和中国境之古外族遗文等五项发现,认为:“此等发现物,合世界学者之全力研究之,当会产生新的学科。

”如今,甲骨学、敦煌学、简牍学和明清档案学早已创立了各自的学科研究体系,并为学术界所广泛接受和认可。

而徽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则形成较晚,它的创立,主要得力于20世纪40 年代后期以来至今徽州近50万件原始文书的大规模发现。

加之有包括徽州族谱在的9000 余种徽州典籍文献传世,可供与文书契约互相参证。

现存8000余处徽州地面文化遗存,更是明清以来至民国时期徽州人生产与生活的真实见证。

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徽学这座大厦坚实的学术支撑。

因此,以徽州社会经济史特别是明清徽州社会经济史研究为中心,整体研究徽州历史文化和徽人在外地活动的徽学,正是建立在包括徽州文书在的大量新资料的发现这一基础之上的。

徽学研究的意义在于,它是以徽州文书为中心,结合其他文献和地面文化遗存等资料,综合研究明清社会实态,以重新反省和认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历程,并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脉络和规律。

这正是徽学的学术价值之所在。

因此,徽学研究的容与对象尽管涉及各个领域和方面,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特征,但就学科性质而言,应当隶属于历史学研究畴。

徽学是以历史学科为主、多学科交叉的专门史研究的学科。

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部分学者将徽学与敦煌学和藏学并提,称之为“中国三方学”,甚至是“三方显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百校联盟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徽学的学科及学术价值尽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徽学有一个被人们不断认识、熟悉、理解、接受和深化的过程。

但是,首先必须明确其学科性质,确认其学科研究对象与研究主体。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说过,“古来新学问兴起,大都由于新发现。

有孔子壁中书出,而后有汉以来古文家之学;有赵宋古器出,而后有宋以来古器物、古文字之学”。

他还论及了殷墟甲骨文、敦煌塞上及西域各地之间的简赎、敦煌千佛洞之六朝唐人所书卷轴、内阁大库之书籍档案和中国境内之古外族遗文等五项发现,认为:“此等发现物,合世界学者之全力研究之,当会产生新的学科。

”如今,甲骨学、敦煌学、简牍学和明清档案学早已创立了各自的学科研究体系,并为学术界所广泛接受和认可。

而徽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则形成较晚,它的创立,主要得力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以来至今徽州近50万件原始文书的大规模发现。

加之有包括徽州族谱在内的9000余种徽州典籍文献传世,可供与文书契约互相参证。

现存8000余处徽州地面文化遗存,更是明清以来至民国时期徽州人生产与生活的真实见证。

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徽学这座大厦坚实的学术支撑。

因此,以徽州社会经济史特别是明清徽州社会经济史研究为中心,整体研究徽州历史文化和徽人在外地活动的徽学,正是建立在包括徽州文书在内的大量新资料的发现这一基础之上的。

徽学研究的意义在于,它是以徽州文书为中心,结合其他文献和地面文化遗存等资料,综合研究明清社会实态,以重新反省和认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历程,并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脉络和规律。

这正是徽学的学术价值之所在。

因此,徽学研究的内容与对象尽管涉及各个领域和方面,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特征,但就学科性质而言,应当隶属于历史学研究范畴。

徽学是以历史学科为主、多学科交叉的专门史研究的学科。

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部分学者将徽学与敦煌学和藏学并提,称之为“中国三大地方学”,甚至是“三大地方显学”。

这其实是误解了敦煌学和藏学的学科性质,同时对徽学的认识肢浅所导致的。

应当指出的是,徽学研究的任务远非徽州地方史所能担当,徽学研究的性质亦非徽州地方学,更遑论敦煌学与藏学从未称自己为地方学。

徽学实际上是以更宏大的背景、更广阔的视野,从整体史的角度,来考量和审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经济、历史与文化发展。

徽学是20世纪一门新兴的学科和专门的研究领域,徽学所研究的徽州整体历史文化既是区域历史文化,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小徽州”和“大徽州”的有机结合。

徽学的学科建设,不仅关系到徽学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直接涉及中国地域文化研究理论和范式的创新问题,是徽学融入全球化视野,与国际接轨、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和构建徽学学科平平台的重要基石。

因此,徽学一定要从包括敦煌学、藏学在内的较为成熟的相关学科建设中汲取营养,以整体史的视野,构建严密而科学的徽学理论体系,这是徽学健康发展和走向世界的基本前提。

(摘自卞利《徽学:20世纪一门新兴的学科》〉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徽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首先必须明确其学科性质、学科研究对象与研究主体。

B.王国维认为:徽州原始文书被大规模发现后,综合世界学者的力量一定会促使徽学的兴起。

C.徽学的研究内容和对象涉及多领域多方面,就其学科性质而言应属于历史学研究范畴。

D.徽学有了自己的学科研究体系后,才可与敦煌学和藏学并称为“中国三大地方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二段谈及王国维关于“新学问”产生的观点,目的是说明徽学是新兴学科。

B.文章论述了徽学研究的对象、学科性质以及徽学研究的意义等多方面的内容。

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捎带批评了部分学者将徽学与敦煌学、藏学归为地方学的肤浅认识。

D.文章最后从徽学可持续发展、构建徽学学科平台等角度论及徽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没有殷墟甲骨文、敦煌塞上及西域各地之间的简牍等文物的发现,可能就不会出现甲骨学、敦煌学、简牍学等学科研究。

B.徽州现存8000余处的地面文化遗存是明清以来至民国时期徽州人生产与生活的真实见证,它才是徽学研究的坚实支撑。

C.徽学融入全球化视野,与国际接轨、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和构建徽学学科平台,关键在于徽学的学科建设能力。

D.徽学只有从较为成熟的相关学科建设中汲取营养,以整体史的视野,构建严密而科学的徽学理论体系,才能健康发展。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清水湾阎连科①世界是相异相悖的。

②北京很夸张地把湖称为海,不知是见识所致,还是狂傲的结果。

都城嘛,也许是应该的。

云南那,那么巨大的湖,竟就叫为池,相比北京就真有边陲仆从的感觉了。

而港岛的东陲西贡,有一地方叫作“清水湾”,以中文和中原的世俗文化去理解,清水湾既是一地名所赐,那就一定缘于一条河流的弯道和弯道所箍围的村落。

潺潺水澈,袅袅烟青,如同一首诗或是一篇富有韵致的散文吧。

③然而,清水湾并没有那河水的湾流和坎烟。

原来在山上——原来香港是岛也是山;原来世上的岛屿都是山;原来世上所有的岛山都是被海裂从地下挤压出来的肿岩而被时间拂抚为世间杂乱、闹垢中的一点点的洁净和圣清——原来香港也是这样儿。

而落寞在西贡山上的清水湾,现在却还持重禀赋,无瑕玉守成这样儿。

在一片岛山云雾里,匿藏了香港固有村屋中的“丁户房”和山脉间的筋道与人烟。

那房无所谓好,也无所谓丑;无所谓现代、传统和落伍,它就那么方方正正,半高不高,千篇一律地守着它的颜色、模样和岁月,承继着自己的记忆与文化。

九龙、港岛那里的繁闹是在它的窗眼下面开始的。

整个香港云空中的摩楼、飞机和百余年的建设、纷争、怒斗与潜吵,也都被它完整地收拾、摆放在它的记忆里,如同一位百岁老人,整齐地收藏在他的杂物箱中的旧发卡和废锅勺。

时间于它就像无始无终的海,记忆于它就是海里的点点岛码和礁石。

时间比记忆长到无法说,一如大海比起岛屿大到无法说。

可是那又怎样呢?虽然你生了我,而我依着你的嘱托,默默地守着和活着,持之以恒地记忆着,当你需要人类的物是物非、人是人非时,不是还要到我的百宝箱中去翻找、取用和挪拿吗?④我活着,就是为了记忆。

被遗落,则是为了更好地记忆和证明。

⑤当记忆丰满、久远到如同一座岛屿上四季不衰的翠青时,我就长生了,如同海水、山脉、时间、星辰、云流和土地。

清水湾就是这么去想的,也是这么去做的。

这么守在繁闹香港西贡边远的山皱里,如被时间设置在荒芜间的路标和岁月中桩钉不锈的钉子。

取名清水湾,并不依着一条四季不息的河,也不取悦于一首诗或一篇文,而是那么散散撒撒,坐落下来的一处处的村屋,一丁户又一丁户的老房。

大家都一概儿环湾赋形,依光走向,面对着阔大云连、无边无际,又水碧云澈的海——原来村村户户都拥有一片这样的海。

原来清水湾间的村屋丁户们,竟都坐落在一湾碧澈的海边和山间的林木里。

因为这样它才叫了清水湾。

一湾儿海水和海水中错落有致的一个又一个的岛,都是时间的永存和常翻常新、永远翻掀不尽的老挂历。

有海不说海,如同北京和云南,是湖不说湖。

但它把自己拥有的大海谦为一湾时,却没有滇池那种卑气和仆从心,也没有北京的北海、中南海那样称谓的狂傲和虚浮心。

“湾”是一种态度、性情和人格力;“清”是一种守持、禀赋和魂灵性;而“水”,就是常人、常心,那与谁都是一样的普罗大众了。

⑥清水湾,真是一个好名字。

⑦从前年到了这儿后,朋友和同仁就使我心遂所愿地每年都到这儿来,如朝圣的人每年都到西藏去,都到耶路撒冷的圣山与圣墙的下面。

然后呢,清水湾就不再是一个名字了,而成了一个人的人生去处和心终之地了。

如同一个农人终于认定深山中的一棵枯枝老树,它不是一棵树,而是一棵神树。

(选自2017年6月21日《扬子晚报》)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用“世界是相异相悖的”开头,既统领了全文,又引出北京把湖称为海、云南把湖称为池,再引出清水湾这个叙述对象。

B.清水湾坐落在一片岛山云雾里,虽然落寞,但仍保留着人世间杂乱、闹垢中的一点点的洁净和圣清。

C.作者介绍清水湾取名时,将其与北海、中南海、滇池比较,突出它没有卑气和仆从心,也没有狂傲和虚浮心的特点。

D.结尾写作者自从到香港后就年年带着朝圣般的虔诚来到清水湾,体现了清水湾在其心目中的分量。

5.文章的第③④⑤自然段在叙述清水湾时,多次变化了人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分)6.请结合全文探究“清水湾”的深厚意蕴。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经常网购的消费者会发现,拆包裹时都会有“很费力”的感受。

但是,为了防止商品在运输过程中被损坏,卖家和快递公司只好在包装上下功夫。

为什么不少扎点胶纸或胶带呢?某快递网点负责人说:“我们也想节约成本,但如果因为包装问题,在物流过程中商品损坏,造成损失,就得不偿失了。

”市邮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中国200万个快递员运送了350亿个包裹。

包裹多了,肯定会产生垃圾。

快递只是使用环节,而且我们国家没有关于快递包装的环保标准。

记者了解到,我国现行的多为推荐性指标,约束力不强,执行有难度。

快递带来的包装垃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包装过度”与“安全所需”,如何在两者之间获取平衡,如何使商家与消费者尽量采用环保材料,如何实现回收——循环——再利用,这些正在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选自2017年3月2日《深圳特区报》) 材料二:(选自《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材料三:在对待快递包装问题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烦恼。

买家既想让“宝贝”拥有“金钟罩”,又为家里堆积如山的快递包装物烦恼;店家担心快递途中物品受损便“里三层外三层”地包个严严实实,成本自然就高出许多;快递公司面对五花八门的包装只好望“包”兴叹,回收与不回收也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在我国大力推动绿色经济的背景下,对“两高一剩”(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企业的规范和整治是重点,而由于电商蓬勃发展所催生的物流行业所带来的环保问题,目前还看不到有效的管理与规范方式。

绿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整个社会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大到国家的产业政策,小到人们的日常环保意识,缺一不可。

而这些日常细节需要从人们很小的时候进行教育和规范,知识和规则需要不断地在人们头脑中强化,因此,真正推动环保和绿色事业,需要从基础的教育工作抓起。

(选自《快递包装的“纠结”与绿色金融》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德国出台《包装废弃物管理办法》,提出包装废弃物管理应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最终处置”的顺序进行,并设定了不同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目标和时限,强制要求包装生产商、销售商对包装回收共同负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