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全国Ⅲ卷试题及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新课标Ⅲ卷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
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
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
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
14年四川高考语文试题及试卷分析
2014年四川省高考语文试卷分析一、基础题:字音、词语考查方式有所变化,相对较简单。
与2013年试卷相比,2014年高考四川卷的还是4道题,分别是字音、字形、词语(成语)判定以及病句道题。
总体来看,难度系数相比2013年而言,难度相当,只是判断方向各有千秋。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眼睑.(jiǎn)哺.育(bǔ)扎.辫子(zā)亘.古未有(ɡèn)B. 嫩.绿(nèn)铲.除(chǎn)紧箍.咒(kū)一蹴.而就(cù)C. 抽噎.(yē)迸.裂(bènɡ)户口簿.(bù)不屈不挠.(láo)D. 愤懑.(mèn)要挟.(xiá)绊.脚石(bàn)恃.才傲物(shì)【解析】正确答案为A选项。
2013年第一题也是考查字音辨析,不过却未出现拼音,而是给出了每个选项四组形近字(多音字),从选项中选出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
2014年的该题,则增加了拼音,重新回到12年、11年的题型模式。
此题主要涉及到多音字如“扎”“簿”,更多的是四川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发音习惯的不同,如平翘舌、鼻音和边音、甚至于形声字的误读现象等考察。
难度不大。
A选项中,容易读错的音为“哺育”,“扎辫子”的“扎”有三个音,做动词“刺、驻扎、钻”等意思时,读成“zhā”;“挣扎”时读成“zhá”;只有在用成动词“捆,缠束”的意思时,如“~辫子”和当成量词“把儿,捆儿”,如“一~线”读“zā”。
如B选项,错误的读音是“紧箍咒”的“箍”字,其实该字很常见,如《西游记》和应该读作“ɡū”音,但四川方言常读错。
而“蹴”字,容易读错成“jiù”,这次没有错。
C选项中,错误的字音是“不屈不挠”的“挠”,声母应为鼻音“n”,读成“náo”。
D选项中的愤懑不太常见,有考生可能易错。
该选项中错误的是“要挟”一词,应读成“xié”,《三国演义》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也。
2000年——2010年四川省语文高考试题集锦(字音字形)教师版
2000年——2010年四川省语文高考试题:字音字形1.(2000年)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A.拖沓娇生贯养伶俐倜傥不羁B.造次索然寡味迁徙惨绝人圜C.描摹幅员辽阔惶恐法网恢恢D.窥测慷慨激昂装祯提要钩玄[解析]答案是C,考查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
A项中“娇生惯养”的“贯”应为“惯”,B项中“惨绝人圜”的“圜”字应为“寰”,D项中“装祯”的“祯”应为“帧”。
该题的难度相对1999年卷有所降低:一是考查的字数减少,1999年卷总共有6个错别字,今年只有3个;二是考查内容单一,1999年既考查了音同形异,又考查了音同形似,而今年只考查音同形似字。
2. (2001年)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BA.璀璨(càn)憧(chōng)憬饮鸩(zhân)止渴B.凝(níng)固分泌(bì)孜(zī)孜不倦C.蹊(qī)跷省(xǐng)悟穷形尽相(xiàng)D.端倪(ní)宝藏(zàng)未雨绸缪(mïu)[答案]B[分析]第1题重点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记。
能力层级为A级。
由于我国方言复杂,各方言区之间的语音差别很大,各地考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识别能力有所不同,所以前两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没有考查语音的题目。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作这方面的要求。
2001年10月,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语言文字通用法》正式颁布实施。
推广和普及现代汉语普通话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001年度的《考试说明》将语音作为考查的内容,所以恢复了这个题目。
与过去对语音的考查一样,试卷中只要求考生识记字音,不要求拼写。
今年为了降低难度,考查形式作了进一步的调整。
一是由过去的选正确项改成选错误项,即只有一组的读音有错误,这就减少了错误读音识别时对考生的干扰。
二是只考查声母的误读,不涉及因方言不同而造成的声调问题。
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考点解析(全国卷)
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考点解析(全国卷)全国甲卷一、现代文阅读1. 论述类文本阅读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徐良高的《以考古学构建中国上古史》,论证中国考古学取得的巨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文章展现了中国上古史构建的广阔学术前景。
文中列举的诸多考古发现,有助于考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鼓励他们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
2. 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摘编自德国科普作家彼得•渥雷本《树的秘密生命》第6题要求学生回答,人工栽培的植物要经常喷洒农药带给人们什么思考,引导学生在充分掌握和理解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对从材料引申出来的问题作深入思考。
3. 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用巴金的散文《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文章赞美机械具有“创造的喜悦”和“散布生命”的诗性,以独特的视角塑造工人形象,礼赞劳动,引导考生思考“机械的诗”背后是工人的辛勤创造。
二、古代诗文阅读1. 文言文阅读(单文本)材料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文中周尧卿是一位出色的学者,事母至孝、周济亲族、为官爱民。
第11题B选项将文中“何怨”与教材中李白《行路难》“今安在”的结构进行比较。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试题不要求考生具备系统的文言文语法知识,只需要熟悉课文中同类句子即可。
2. 古代诗歌阅读材料选用宋代晁补之的《临江仙》,是一首典型的“言情”之作,面对未来与友人的离别,词人愈加珍视与朋友的相聚时光,词作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两人间深厚的情谊。
词中有被后人赞为“绝妙”的两句“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第15题要求学生分析这两句的“妙处”,引导考生借助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和感受,品味诗词的语言之美。
3. 名篇名句默写(1)《行路难》(2)《邹忌讽齐王纳谏》(3)以花喻雪或以雪喻花三、语言文字运用材料摘编自张志公的《说工具》一文,通过介绍三位教师对成语“破釜沉舟”的不同教学方法,引入对语言作为思维和交流工具的思考。
2016全国高考语文3卷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全国Ⅲ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使用地区:重庆、广西、陕西,四川)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8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考生作答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邹,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2013高考语文试题汇编(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 (1)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 (2)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 (3)2013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解析 (5)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8)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9)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10)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11)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12)2013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14)2013年湖南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15)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 (16)2013高考语文江西卷(详解版) (18)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20)2013高考语文山东卷(详解版) (22)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四川卷)及答案 (24)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25)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B 2. D 3.C二、古诗文阅读。
(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A5.B6. D7.(1)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敢望其项背的。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练习解析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练习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本题共2小题,9分)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①杜甫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②。
此时③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注】①裴迪寄了一首题为《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的诗给杜甫,表示对杜甫的思念。
杜甫深受感动,便写此诗作答。
②何逊在扬州:何逊在扬州见梅花盛开,作有《咏早梅》一诗,何逊是杜甫所喜爱的南朝梁代的诗人。
③此时:指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末、二年(761)初,正是安史叛军气焰嚣张、唐朝岌岌可危、万方多难之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首联将裴迪与何逊相比以赞美裴迪的咏早梅诗,以此来表达对裴迪和他所赠之诗的推崇。
B.“此时对雪遥相忆”是说裴迪送客时雪中遇梅,突出梅之洁白,衬托裴迪的高洁情操。
C.颔联承“动诗兴”而来,遥想裴迪对自己的相忆,突出了诗人与友人心心相印的情谊。
D.颈联表达庆幸之意,庆幸裴迪没有折梅寄来,要不然诗人面对折梅一定会感慨万千的。
【解析】“突出梅之洁白”和“衬托裴迪的高洁情操”属无中生有,从诗句内容得不出这一结论。
2.诗歌尾联中说“朝夕催人自白头”,是什么催诗人“白头”的?请结合全诗分析。
(6分)【答案】①忆友之情。
从诗歌的颔联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②暮年之愁。
从颈联中的“伤岁暮”可以看出,诗人因自己上了年岁而伤感。
③思念故乡之愁。
从颈联下句“若为看去乱乡愁”可知,诗人唯恐梅花会引发思乡之愁,实际上是表达自己满怀思乡之愁。
④忧国忧民、感时伤世之情。
从诗歌的注释来看,国家处于战乱的困境,诗人面对乱世心急如焚。
(答出三点即可)【解析】本诗首联赞美裴迪咏早梅诗:你在蜀州东亭看到梅花凌冬盛开,诗兴勃发,写出了如此动人的诗篇,倒像当年何逊在扬州那般高雅。
颔联上承“动诗兴”,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心心相印的情谊。
四川省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四川省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
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
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
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
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及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第一部分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题文】A0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伶俜(pīn) 酝酿(niàng) 脑髓(suǐ) 余勇可贾(gǔ)B.薰(xùn)菌夹(jiá)缝凝睇(dì) 夙(sù)兴夜寐C.悲怆(chuàng) 晕(yùn)车蹩(bié)脚鹬(yù)蚌相争D.煞(shā)尾延宕(dàng) 栏楯(shǔn) 靡(mí)靡之音【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
【答案和解析】答案:C解析:A项,伶俜(pīng);B项,薰(xūn)菌;D项,靡(mǐ)靡之音。
【思路点拨】如何掌握多音字的读音:①学习多音字时,一定要把字音和它所组成的词语结合起来去认识和记忆,这样才能达到准确无误。
②有些多音字在读音上是有规律的,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发现,注意总结。
③有一种好的方法可以借鉴,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一些比较难的多音字结合所学课文中的词语单个击破。
把每单元出现在课文中的多音字组成的词语积累在已建立的多音字本,利用早读时间和课前预备找朗读能力强的学生带读已积累的多音字,边读便书空字音,天长日久,掌握多音字能力在逐步提高。
【题文】B0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战栗联袂连篇累椟家有敝帚,享之千金B.喋血震慑鞠躬尽瘁食不厌精,脍不厌细C.绻缩缔造蕙质兰心涸泽而渔,焚林而猎D.匏樽喧阗插科打诨失之东隅,收之桑萸【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
【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A连篇累牍;C 蜷缩;D收之桑榆【思路点拨】区别形近字的方法:①从字音上区别,②要从字形上区别,③从字义上区别。
总之,区分形近字,一定要从音形义等方面入手。
2023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及解析
2023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及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研究有两条腿,一条是文学史,一条是文学批评,在一条腿向前迈的时候,另一条腿就要先停一停,踏在地上;否则,我们的身体就不容易保持平衡了。
文学史框架建立在相对确定的价值体系之上,要据这个价值体系分出优劣、高下、主次乃至正反两个方面,在一定时期,首先确定的是文学批评的共同标准,这就是那时所建立的文学史框架的要求,文学史框架要有统一性,不能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各行其是,一旦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文学史就不要一天一改。
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说明研究者已经对其中一系列主要问题有了相对集中的认识,至少那些文学史的编写者承认这个框架是合理的,是有他们自己的文学感受和理解做根据的,不是人云亦云,不是别人一有异议就要改弦易辙的,文学史有自己的力量,尤其是文学史教材,文学史教材因其编写者大多是学科里有权威性的专家和学者,而有着更广泛的可信度,能够让更广大的文学史阅读者或教材使用者放心接受,人们首先通过文学史建立起对这个学科范围内的作家与作品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印象,一旦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就不必担心不同人有不同的观点,因为这些与文学史框架的要求不同的观点,充其量只是将自己的不同意见充分表达出来罢了。
它们对文学史框架的影响只是局部的,对现行文学史有局部的充实和微调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那些在文学史上已经得到充分论述的作家和作品的认识,人们不会从认识到杜甫诗的文学价值而至于认识不到杜甫诗的文学价值。
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甲卷
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甲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3题。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
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
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
藜麦在安第斯山脉地区生长了数千年,从墨西哥中部到阿根廷北部,人们对其非常熟悉。
直到20世纪70年代,它才开始在其他地区受到关注。
藜麦热潮的兴起,使安第斯山区的一些小村庄发生了变化。
以前,这里的农民主要种植传统作物,如土豆和玉米。
现在,他们中的许多人改种藜麦。
藜麦价格较高,能为他们带来更多收入。
但是,藜麦的大规模种植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例如,在玻利维亚的科恰班巴,藜麦的种植面积从2007年的5000公顷增加到2016年的8万公顷。
这导致了一些传统作物种植面积的减少,而且由于藜麦种植需要大量的水,还可能引发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藜麦的价格波动也比较大。
2008年,藜麦的价格开始大幅上涨,这主要是由于需求的突然增加。
一些健康食品店开始大量销售藜麦产品,消费者对其营养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也推动了价格的上涨。
到了2013年,藜麦的价格突然下跌,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一些新的藜麦种植地区开始大量供应藜麦,增加了市场的供应量;另一方面,一些消费者开始转向其他健康食品,减少了对藜麦的需求。
藜麦的故事并非个例。
在全球化的今天,许多传统作物都面临着类似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一些传统作物可能会成为新的“超级食物”,受到全球消费者的追捧。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关注这些作物种植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当地农民的利益。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藜麦适合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食用,并且营养均衡,被美国宇航局认为是宇航员的理想食物之一。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是:A. 精疲力竭B. 源远流长C. 骄阳似火D. 畸形病态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璀璨夺目(璀璨——璀璨)B. 碧波荡漾(荡漾——荡桨)C. 畅行无阻(畅行——畅想)D. 畏首畏尾(畏首——唯首)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潜伏(qián fú)潜藏(qián cáng)潜水(qián shuǐ)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B. 潮湿(cháo shī)潮流(cháo liú)潮涌(cháo yǒng)潮汕(cháo shàn)C. 剔除(tī chú)剔拔(tī bá)剔牙(tī yá)剔股(tī gǔ)D. 剔透(tī tòu)剔刻(tī kè)剔节(tī jié)剔削(tī xiāo)4、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龙B. 雨C. 河D. 江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充分展示了我国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的决心。
B.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增设一些选修课程,如音乐、美术、体育等。
C.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D. 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他却因缺乏社会实践经验而在就业市场上显得有些竞争力不足。
6、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和字义都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沉默(mò)——默然(mò)B. 陶醉(zuì)——沉醉(zuì)C. 洒脱(tuō)——洒脱(tuō)D. 拼搏(pò)——拼搏(bó)7、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拘泥(ní)倾巢而出(cháo)艳阳高照(yàn)B. 妩媚(wǔ)恣睢(zì)青出于蓝(qīng)C. 脱颖而出(tīng)雕梁画栋(diāo)青荇(xìng)D. 振聋发聩(kuì)纷至沓来(tà)青丝白发(qīng)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本质。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含答案解析版)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一、现代文阅读(35分)论述类文本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
高考满分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在人类文明史上,有一些文化现象,它们跨越时空,超越了国界,影响了无数人的生活。
这些文化现象就像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熠熠生辉。
其中,最为耀眼的莫过于中国的汉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它以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生动地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历程。
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楷书,汉字的字形经历了多次演变,但其基本结构和意义始终没有改变。
汉字不仅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更是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字的魅力在于它的表意性。
每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抽象的概念。
例如,“水”字由三个点组成,形象地表达了水流不息的特点;“山”字由两个“山”字叠加而成,象征着高耸入云的山峰。
这种独特的造字方法,使得汉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汉字的音韵美也是其魅力所在。
汉字的发音独特,音节丰富,具有音乐美。
古代诗词歌赋,都是以汉字为基础,运用音韵美来表达情感。
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诗,通过“光”、“霜”等字的音韵美,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乙】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电子设备,汉字的书写和使用逐渐减少。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汉字的文化价值在降低。
相反,汉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其价值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首先,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道德、哲学等方面的丰富内涵。
学习和传承汉字,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其次,汉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现代社会,汉字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日常生活中的书写、交流,到文化、艺术、科技等领域,汉字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例如,计算机的汉字输入法、网络用语等,都是汉字在现代社会的新发展。
最后,汉字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汉字逐渐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字,研究汉字文化。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新高考全国Ⅰ卷)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评分参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 (19分)1. (3分) A2. (3分) C3.(3分)D4. (4分)①材料一围绕莱辛《拉奥孔》提出的“诗画异质”观,从缘由、推论到结论,纵向展开,引述其观点,并结合作者个人的理解,以举例、引证的方法加以阐释;②材料二点出莱辛“诗画异质”的核心观点后,以札记形式列举中国古人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讨论,与莱辛观点形成照应。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 (6分)①根据莱辛的观点,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手挥五弦”和“目送归鸿”这两句诗都含有动作;②而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③与“手挥五弦”相比,“目送归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画。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 (16分)6.(3分) B7.(3分)D8.(4分)①具有渲染效果,把故事描述得更充分;②具有延宕效果,迟迟不讲下文,引发听众的好奇与追问。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分)①现实生活中的门是木头门,洪子店村民以砖头堵门;②在王木匠的故事加工中,砖头门变成了“石头门”,战斗故事随之变成了传奇的“石门阵”;③王木匠从现实中明白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的道理,即只有保卫国门,才能守护家门,才有实现“夜不闭户”的希望。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 (20分)10.(3分)B 11.(3分)D 12.(3分)B13.(8分)(1)(4分)皇上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暗地里叫身边人贿赂官员进行试探。
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2分;“患”“密”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磐石凋敝开源节流原形必露B、诋毁孝悌再接再厉声名鹊起C、赝品洗练喧宾夺主嘎然而止D、蝉联剽窃不径而走脍炙人口解析:A项“原形必露”应为“原形毕露”,意指本来面目完全暴露,指伪装被彻底揭开;C项“嘎然而止”应为“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D项“不径而走”应为“不胫而走”,意指没有腿却能跑,多指消息无声地散播。
故只有B项全部正确。
(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性格内向,一遇到人多热闹的场合就显得局促不安,现在让他去组织这个活动,真是赶鸭子上轿——难为他了。
B、小张同学为人诚恳,乐于助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许多同学都愿意向他请教,真是墙倒众人推。
C、老李虽然年近六十,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干起活来还是风风火火的,一点也不显老态。
D、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读来让人不忍释卷,真可谓是抛砖引玉之作。
解析:A项“赶鸭子上轿——难为他了”比喻强迫别人做力所不及的事情,此处语境不合;B 项“墙倒众人推”比喻在一个人受挫折的时候,大家乘机打击他,此处望文生义;D项“抛砖引玉”是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此处谦敬失当。
只有C项“风风火火”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也形容很活跃,很有劲头,使用正确。
(答案)C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和冰川融化,海平面将会上升,海水入侵和沿海低地被淹没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C、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D、他做事非常认真,一点也不马虎,真是应该值得我们学习。
解析:A项搭配不当,“海水入侵”和“风险”不搭配,应改为“海水入侵的威胁和沿海低地被淹没的风险也随之增加”;C项成分残缺,滥用介词导致主语缺失,应去掉“通过”或“使”;D 项语义重复,“应该”和“值得”重复,应去掉“应该”。
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四川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1 . 1 无 以终余 年 落 霞 与 孤 鹜 齐 飞 3 ()
不 坠青 云之 志 ( ) 云天 2碧 响 穷彭蠡 之 滨 苟非 吾之所 有 虽一 毫 而莫取 水光 接 天 纵 一苇 之所 如
1. 1“ 9 ( ) 爱戴 ” “ 改 爱护 ” ( ) 您 的犬 子 ” ;2 “ 改 “ 郎” “ 的孩 子 ” ( ) 鼎 力 相 助 ” 为 令 或 您 ;3 “ 改 “ 力 而 为 ” ( ) 惠 赠 ” 为 “ 赠 ” “ ” 尽 ;4“ 改 敬 或 送 。 () 话 说 :来 而 不 往 非 礼 也 ” 5俗 “ 。改 为 俗 话 说 :来 而不往 I  ̄ 也 。 ( 改 四处 即 可 , 一 “ IL ” 修 改
妫 蚋
属御窖厨
21 0 高 考 语 文模 拟 试 题 ( 川 卷 ) 1年 四 参 考 答 案 及 解 析
口贾 进
一
、
(2 ) 1分
6D . 智者乐 (a) , yo水
( 淆 概 念 。查 “ 文 学 家 曾 观 测 混 天
1D ( . A.提 ( 1 防 d)
到 类似 的大 规 模 X 射 线 喷 射 来 源 , 仅 有 来 但 自星系 的射 电喷射呈 现 大规模 范 围 , 且持 续 并 喷射 ” 段 , 文 是 “ 有 ” 是 “ 一 原 仅 不 只有 ” 是“ , 大 规模 范 围” 而非 “ 规模 范 围大 ” ) 。
3C ( . A.以致 : 词 , 在 下 半 句 话 的 连 用
开头 , 示下 文 是 上述 的原 冈所 形 成 的结 果 , 表 而且多 指不好 的结果 。应 该 用 “ 以至 ” .哺 。B 育: 比喻 培 养 。应 该用 “ 育 ” .摸 着 石 头 孕 。C 过河: 比喻办 事谨慎 , 干边 摸索 经 验 。D.抛 边 砖 引玉 : 谦辞 , 比喻 粗浅 的 、 不成 熟 的意见 引 出
2021-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高考语文试卷
2021-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高考语文试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强求/牵强纤夫/纤尘不染来日方长/拔苗助长B.宿仇/宿将落笔/失魂落魄差可告慰/差强人意C.解嘲/押解蹊跷/另辟蹊径一脉相传/名不虚传D.卡片/关卡度量/置之度外方兴未艾/自怨自艾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井冈山、遵义、延安和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几处。
2.“开发西部战略”的目标之一就是我国东西部的差距。
3.几项调控房价措施相继出台,说明政府房价增长过快的态度相当坚定。
A.胜地缩小控制B.圣地减少控制C.圣地缩小抑制 .D.胜地减少抑制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我们真诚地希望常昊夺取世界冠军之后再接再厉,不断带给人们惊喜。
B.我国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神舟”六号太空飞行的各项准备工作。
C.市中心许多商业广告牌被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的宣传画取而代之。
D.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4.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A.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
B.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C.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D.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植物睡眠之迷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运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张开叶子,晚上会合上叶子“睡眠”;捕绳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
像含羞草、合欢等植物的这种“睡眠运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可是植物为什么会睡眠,却一直是个不解之迷。
18世纪,法国生物学家德梅兰把含羞草放到光线照不到的洞穴里,发现它的叶子依然以24小时为周期开合。
这说明含羞草体内存在一种不受外界光线等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解析)A .猝.然/精粹 B.讥诮/硝烟 ..C.商埠/阜盛.. D.朔日/溯源 .. 答案:B . 汗渍/啧啧 ..土坯/胚胎..敕造/赦免.. 嗔怪/嗔目 .. 粮囤/囤积 .. 果脯/胸脯 .. 复辟/辟邪 .. 落枕/落款 .. 冠冕/分娩 .. 跬步/硅谷 .. 箭镞/簇拥 .. 渎职/赎罪 .. 【答案解析】今年的字音的考查与11年、12年有一定区别,11、12年要求的是选出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什么,而今年要求选出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什么,难度要比前两年大一些,由以前考查16个词增加到32个词,但考查的词语本身难度不高,都是比较常见的,无生僻字。
各项的读音分别读: ù/cuì、zì/zé、dùn/tún、mi~ào/xiāo、pī/pēi、fǔ/pú、ku/guīù/fù、chì/shè、bì、zú/cùò/sù、chēn、lào/luò、dú/shúACD 三项都有一组读音相同,只有B 选项符合要求,故选B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平添B.砥砺C.硫璃D.飞碟 算账 麦杆 称颂 疏浚 声名鹊起 徇私舞弊 关怀备至 出尔反尔 厉行节约 好高骛远 有恃无恐 突如奇来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解析)语文本试题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第一部分1至3页,第二部分4至6页,共6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种。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1.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注意事项:2.本部分共3大题,9小题。
每小题3分,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答案:A【答案解析】字形题是比较常规的,难度不大,没有偏怪难出现,都是我们常见的易错字。
B.麦杆—麦秆,C.硫璃—琉璃,D.突如奇来—突如其来,采用排除法,选择A。
3.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现代自然科学是研究单个的事物,还要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研究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这就使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体系。
(2)在芦山地震灾难面前,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的战斗堡垒,他们行动迅速,组织有力,帮助群众有序疏散,及时救治伤员,成为灾区百姓的主心骨。
(3)从此以后,黑格尔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每当要出现、贬低别人、粗暴打断别人说话苗头的时候,他都会想到父亲的提醒:"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A.不止C.不止答案:B 无坚不摧坚不可摧自以为是自行其是B.不只D.不只坚不可摧无坚不摧自以为是自行其是【答案解析】该题属于B(理解)能力层级的题,考查的是关联词与成语的运用。
(1)"不只"和"还要"连用,故排除AC;(2)"坚不可摧"与"无坚不摧"的区分稍微要难一些,"无坚不摧"多形容力量的强大,而"坚不可摧"指非常坚固,摧毁不了,这里说"什么样的战斗堡垒"所以最好用"坚不可摧";(3)区分"自以为是"和"自行其是","自以为是"是指自己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自行其是"是指自己认为对的就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句子说的是"每当出现什么什么的苗头"出现的只是想法并没有去做,所以这里应该选"自以为是"。
故选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市防汛指挥部指出,今年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有关部门要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城市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把防汛部署落到实处。
B.青铜器馆门窗的构成是由磨砂板和防砸板两部分组成,磨砂板可隔绝紫外线,防砸板有强大的抗砸击功能,均按古建筑保护要求设计安装。
C.目前国家发布司法解释,明确危害食品安全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如将"地沟油"用作食用油等行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就被定罪。
年财富全球论坛是成都自改革开放以来举办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盛会,是成都推进和发展国际化建设进程面临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答案:C【答案解析】病句辨析相对于1、2、3题难度要大一些,但今年考得比较常规。
A.句式杂糅"有关部门要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城市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由"有关部门要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城市发展负责"(对??负责)和"有关部门要有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城市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有??的态度)杂糅而成。
B.语义重复"由磨砂板和防砸板两部分组成",去掉"两部分"。
D.搭配不当"推进和发展国际化建设进程"中可以"推进??进程",但不可以"发展??进程"。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明代花鸟画明代初期,因太祖朱元璋对南宋院体画风青睐有加,花鸟画大致延续了宋代院体工笔画风格,没有新突破。
明宣宗朱瞻基同宋徽宗一样,雅好诗文书画,尤好花鸟画。
他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有延续南宋院体花鸟画艳丽典雅风格的工笔重彩画家边文进,有出自北宋徐熙野逸风格的没骨画家孙隆,有笔墨洗练奔放、造型生动的水墨写意画家林良,还有精丽粗健并存、工笔写意兼具的画家吕纪。
不过,这些风格面貌大多沿袭宋代花鸟画,并无根本突破。
从意境与格调方面看,这时期的花鸟画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
事实上,明代花鸟画的大突破直到中期以后才出现。
明代中期,文人越来越多地参与花鸟画创作,他们的创作风格一开始就与院体画大相径庭,最有代表性的是吴门画派。
吴门画派的成就主要在山水画方面,代表人物有兼擅人物、山水、花鸟的"吴门四家",即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
沈周与文徵明主要延续宋、元文人画传统,疏简而不放逸;唐寅与仇英主要吸收南宋院体画风,并融入了时代的精神特质,体现了当时的市民趣味。
他们的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处鲜明的个性特征,在美术史上颇有影响。
严格地说,吴门画派的花鸟画是对前代的延续,并没有开宗立派的意义。
然而,到吴门画派的弟子一代,花鸟画在陈淳、陆治、周之冕那里结出了硕果。
陈淳早年习元代绘画,后学于文徵明,花鸟、山水兼擅。
他将书法和山水画笔法融入花鸟画,运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巧妙地表现花叶的形态与阴阳向背,简练放逸又不失法度,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
如果说陈淳的大写意花鸟充分表达了笔墨的特性与画面的形式感,那么徐渭的作品则充分发挥了大写意花鸟托物言志的功能,浇胸中块垒,书澎湃激情。
在绘画语言风格方面,他吸收宋、元文人画即林良、沈周、陈淳的长处,兼融民间画师的优点,同时将自己擅长的狂草笔法融入绘画。
在其笔下,梅兰竹石被赋予了他强烈的个性,以狂怪奇崛的姿态傲视万物。
他是第一个使用生宣作画的花鸟画家,利用生宣良好的吸水性来控制画面水墨渗化效果,表达特殊韵味。
他还以泼墨法作花鸟,用笔墨的纵横捭阖表达自身的愤懑情绪。
徐渭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的新体派,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海派乃至齐白石都曾受其影响。
他的成就超越了早于他的陈淳,后世将二人并称为"青藤白阳"。
5.下列关于明代花鸟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明宣宗时,宫廷画院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但意境与格调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
B."吴门四家"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基础上发展处鲜明个性特征,取得重大突破。
C.陈淳的大写意花鸟画充分表达了笔墨的特性与画面的形式感,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
D.徐渭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的新体派,其成就超越了早于他的陈淳,对后世影响深远。
答案:B【答案解析】B.第二自然段结尾说的是"在美术史上颇有影响","取得重大突破"无中生有6.下列对明代花鸟画取得丰硕成果的原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画家们广泛地学习和借鉴院体画家、文人画家及民间画师的优良画风。
B.文人参与花鸟画创作以后,绘画作品更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特质。
C.画家们具有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激情和狂放奇崛、傲视万物的强烈个性。
D.画家们大胆尝试,或借鉴山水画笔法,或引书法笔法画人物,或使用新材料。
答案:C【答案解析】文意理解题,采用排除法。
C.在原文中第三自然段说的是"在徐渭的笔下,梅兰竹石被赋予了他强烈的个性,以狂怪奇崛的姿态傲视万物"并没有说"画家们具有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激情和狂放奇崛、傲视万物的强烈个性。
"所以属于无中生有,故选C。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明宣宗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只是沿袭宋代花鸟画的风格面貌,没有取得突破。
B.明代中期,吴门画派的花鸟画由于创作风格一开始就标新立异,所以取得了最高成就。
C.陈淳学习文徵明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表现花叶的技法,画风简练放逸又不失法度。
D.徐渭将狂草笔法、泼墨法融入大写意花鸟画,很好地表现了他的澎湃激情和愤懑情绪。
答案:D【答案解析】该题也是属于文意理解,但要求的是选出正确的一项,也就是说要找出其他三项错在哪里,相对于5、6题难度要大一些,可采用排除法。
A.选项"只是"过于绝对,原文说"他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不过,这些风格面貌大多沿袭宋代花鸟画,并无根本突破。
"B."标新立异"与原文不相符,原文是"明代中期,文人越来越多地参与花鸟画创作,他们的创作风格一开始就与院体画大相径庭,最有代表性的是吴门画派"。
而且,"取得了最高成就"也不一致,原文"严格地说,吴门画派的花鸟画是对前代的延续,并没有开宗立派的意义"。
C."陈淳学习文徵明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表现花叶的技法"与原文不相符由原文"陈淳早年习元代绘画,后学于文徵明,花鸟、山水兼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