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动物的消化力与饲料的可消化性
各种养分的消化率随饲料或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表3),而有机
物质和粗蛋白质本身消化率的变化最明显。猪和家禽的饲料或饲粮蛋白
质水平对养分消化率的影响也存在同样趋势,但没有反刍动物明显。
表3 粗蛋白质水平对各种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引自许振英,1987)
饲料粗
消化率
蛋白质 有机物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纤维 无氮浸出
营养物质的能力称为动物的消化力。饲料的可消化性和动物的消化力是
营养物质?肖化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消化率是衡量饲料可消化性
和动物消化力这两个方面的统一指标,它是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饲
料养分的百分率,计算公式如下。
饲料中可消化养分:食入饲料中养分一粪中养分
饲料某养分消化率:[(食入饲料中某养分-粪中某养分)/食入饲料中某
葡萄糖硫苷、棉酚等,影响维生素消化利用的抗营养物质有脂氧化酶
(能破坏维生素A、胡萝卜素)、双香豆素(能影响维生素K的利用)、甲基
芥子盐吡嘧胺(影响维生素B1的利用)、异咯嗪(影响维生素B2的利用)。
各种抗营养因子都不同程度地影响饲料消化率。
(三)饲养管理技术
1.饲料的加工调制 饲料加工调制的方法很多,有物理、化学、微生
响消化率。影响消化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动物、饲料、饲料的加工调
制、饲养水平等几个方面。
(一)动物
1.动物种类 不同种类的动物,由于消化道的结构、功能、长度和容
积不同,因而消化力也不一样。一般来说,不同种类动物对粗饲料的消
化率,差异较大。牛对粗饲料的消化率最高,羊稍次,猪较低,家禽几
乎不能消化粗饲料中的粗纤维。精料、块根茎类饲料的消化率,动物种
(2)粗纤维 实验证明,随饲料中粗纤维含量增加,有机物质的消化率下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作
用
磨碎、增加表面积 和消化液混合 大分子变为小分子 结构降解,新物质合成
化学性 微生物
大肠
酶
结构降解,新物质合成
(1)物理性消化
10
表2-2 动物种类特异性
动 物 营 养 学
种类
牛、羊 禽 猪 马
部
位
作用程度
大 大 小 较大
口腔(反刍) 肌胃(石头) 口腔 口腔
(2)化学消化
动 物 营 养 学
32
(1)饲料的加工调制 猪对不同粉碎粒度大麦的消化率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有机物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纤维 NFE 整粒 中等粉碎 磨细
33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动 物 营 养 学
3.饲养管理技术 (2)饲喂水平 猪 影响小 草食动物 影响大
复习思考题
动 物 营 养 学
(2)年龄与个体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动 物 营 养 学
31
2.饲料 (1)种类 (2)化学成分 粗蛋白和粗纤维影响大 反刍动物 养分消化率随粗蛋白水 平提高而提高 猪、禽 趋势与反刍动物相同,但 不明显 (3)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3.饲养管理技术
动 物 营 养 学
11
动物 猪
牛羊
禽
部 位 口腔 胃 小肠 口腔 胃 小肠 腺胃 小肠
养 分 作用程度 淀 粉 弱 蛋白质 中 CP、NFE、EE 强 淀粉 极弱 蛋白质 中 CP、NFE、EE、MCP 强 蛋白质 弱 CP、NFE、EE 强
消化道的主要酶类
12
来源 唾液 胃液
酶 唾液淀粉酶 胃蛋白酶 凝乳酶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消化率差异最大的是粗饲料,尤其是CF: 牛>羊>猪>家禽。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动物对干草的消化率比较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动物对玉米籽实的消化率比较
精饲料 差异小
瘦肉型与脂肪型猪消化率比较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一)动物 2、品种 培育过程中形成外形、体质和消化器官发育不同,对养分消化率也有差异。报道不一致。奶牛>肉牛。
第二节 消化率及其影响因素
消化率 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一、消化率
饲料某养分消化率=
食入饲料中某养分-粪中某养分
食入饲料中某养分
×100%
1、消化力:动物消化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能力。 2、消化性:饲料可被动物消化的性质或程度。 3、消化率:衡量饲料消化性和动物消化力的统一指标, 是指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饲料养分的百分 率,计算公式如下: 饲料中可消化养分 = 食入饲料中养分-粪中养分
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饲料 化学成分 粗纤维 含量多,对养分的消化率有不良影响,非反刍动物表现尤其明显。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二)饲料 2、化学成分 (3)CHO 其增养分消化率降低,对反刍动物,如果NFE含量多,就先利用NFE,把CF留下。CHO多时,产生脂肪酸量增加,脂肪酸一方面促进肠蠕动,就会造成食物很快通过消化道,吸收量减少。另一方面也减少食物发酵机会。 (4)V:缺乏A、B、C都会出现消化不良,食欲降低及其它病症,也会破坏消化道的蠕动和分泌机能。 (5)有机酸及粗蛋白的分解产物 有利于消化,这些物质可促进消化腺的分泌机能。
不同动物微生物消化特异性
First week
3-4 months
Mature
3瘤胃 25 % 65 % 80 % 4网胃 5 % 5 % 5 % 5瓣胃 10 % 10 % 7-8 % 6真胃 60 % 20 % 7-8 %
动物营养学-02第二章
二、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3)
3.禽类
禽类口腔没有牙齿,靠喙采食饲料。嗉囊具
有贮存、湿润和软化饲料的作用;肌胃壁肌肉
坚厚,可对饲料进行机械性磨碎。 禽类对饲料中养分的消化类似于猪,但比猪 弱许多。
动物种类特异性-物理消化
种类 牛、羊 部位 口腔(反刍) 作用程度 大
禽
猪
肌胃(石头)
口腔
大
小
马
口腔
功能、长度和容积不同,消化力也不一样。 年龄及个体差异:动物从幼年到成年,消化器 官和机能发育的完善程度不同,则消化力强弱不
同,对饲料养分的消化率也不一样。
动物消化道容积(%)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猪 牛 马 狗
胃
小肠
盲肠
大肠
动物消化道长度(%)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小肠 盲肠 大肠 猪 牛 马 狗
饲料粗蛋白水平 有机物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纤维 无氮浸出物
8.8 12.5 17.2
60.7 65.4 66.3
54.5 64.0 72.7
52.5 56.0 61.3
59.6 61.4 56.5
62.8 68.9 70.9
消化系统的结构
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 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系统的结构
消化腺:唾腺、肝、胰、胃腺、肠腺
瓣胃
网胃
真胃
瘤胃
猪消化道结构
鸡消化道结构
马消化道结构
牛消化道结构
兔消化道结构
第一节 饲料的可消化性
消化系统根据其结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3种: 1单胃类 2反刍类 3禽 类 包括单胃肉食类、单胃杂食类、单 胃草食类。
(完整版)动物营养与饲料.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的方式
1、物理性消化 2、化学性消化 3、微生物消化
1、物理性消化
物理性消化主要靠动物的咀嚼器官-牙齿和 消化道管壁的肌肉运动把食物压扁、撕碎、磨烂, 增加食物的表面积易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把 食糜从消化道的一个部位运送到消化道的另一个 部位。
1、禽类对饲料的消化
1)禽类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见图)
禽类的消化系统由喙、口腔、食道、 嗉囊、腺胃、肌胃(砂囊)、小肠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 直肠和泄殖腔组成。
2)家禽对饲料的消化和吸收
1、家禽口腔内没有牙齿。分泌唾液浸湿食 物,仅含少量的α-淀粉酶,对消化食物不 起多大的作用。
将糖类和蛋白质分解成挥发性脂肪酸、 NH3等物质,同时微生物发酵也产生 CH4、
carbon dioxide 二氧化碳、 H2 、O2 、 N2 ,等气体,通过嗳气排除体外。 微 生物利用这些营养物质来合成菌体蛋白。 绵羊瘤胃中约82%属菌体蛋白。
瘤胃微生物在反刍动物的整个消化过程 中,具有两大优点:
(4)瘤胃温度 38.5°C ~ 40 °C。
2)瘤胃内消化
瘤胃内微生物: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原生动物,如纤毛虫和鞭毛虫; 另一类是细菌。 瘤胃内容物每毫升含原虫106个,含细菌
1010。微生物在瘤胃内充分繁殖时,约占 瘤胃液的10%。
瘤胃微生物能分泌?淀粉酶 、蔗糖酶、 呋喃果聚糖酶、蛋白酶、胱氨酸酶、半 纤维素酶和纤维素酶。
胰液 蔗糖酶 蔗糖 葡萄糖、果糖
胰液 胰淀粉酶 精、麦芽糖
淀粉 糊
胰液 胰核酸酶
核
酸
核苷酸
肠液 肠液 肠液
氨基肽酶 双肽酶 麦芽糖酶
畜禽对饲料的消化与利用
动物采食饲料后,经物理性、化学性及微生 物性作用,将饲料中大分子不可吸收的物质分解
为小分子可吸收物质的过程。
二、消化的方式
3种: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和微生 物消化 动物种类不同,消化道的结构和功能亦
不同,消化方式的侧重不同
请看各类动物的消化道结构——
猪消化道结构
鸡消化道结构
1.物理消化
对于各类动物,均不提供粒度过细的饲料 饲料粉碎过细: ①肠胃蠕动减弱,酶分泌能力下降 ②不利于酶与饲料混合,易形成食团
③不利于吞咽,可引起呼吸道疾病
④会使畜舍空气变差,易滋生微生物
⑤增加加工能耗
1.物理消化
商品料应适当的粗而均匀 反刍动物的粗饲料被粉碎过细,则会出现面部 浮肿。家禽(鸡,鸭,鹅)主要通过肌胃收缩的 压力和饲料中的硬物质料的切搓,达到改变饲料 粒度的作用,这是在禽类笼养的条件下日粮中添 加硬质沙石的依据。
表观消化率与真消化率
真消化率的计算
[食入养分-(粪中养分-粪中内源养分)] 真消化率= 食入养分
×100%
表观消化率与真消化率
消 化 率
TD
AD
关于AD、TD的要点:
采食量
① 饲料TD大于AD
② 饲料脂肪含量较少时,其AD受内源代谢来源脂肪和分 析误差掩盖,测量值有波动。 ③ 饲料矿物制消化率更易受消化道内源代谢、矿物质循
(一)、消化力与消化性
动物的消化力:
动物消化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能力。
饲料的可消化性:
饲料被动物采食后,在消化道内能被消化的 性质或程度。
饲料的消化率:
饲料可消化养分量占食入养分的百分率。是度 量动物的消化力和饲料的可消化性的综合指标。
(一)、消化力与消化性
动物营养学(动物的消化)
➢ 酚酸也为多酚类化合物,包括对羟基苯甲酸、香 草酸、咖啡酸和介子酸。酚酸中的酚基也可和蛋 白质结合形成沉淀。
碎,其中砂粒有助于饲料的磨碎和消化。 ▪ 未消化食物残渣和尿液通过泄殖腔排出。
三、消化后营养物质的吸收
▪ 概念:饲料中营养物质在动物消化道内经物 理的、化学的、微生物的消化后,经消化道 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
▪ 吸收部位:各种动物营养物质主要吸收在小 肠。非反刍动物,胃可以吸收少量葡萄糖、 小肽和水。但反刍动物的瘤胃可吸收氨和挥 发性脂肪酸,其余三个胃主要吸收水和无机 盐。
动物营养学
主讲:徐奇友
东北农业大学
第二章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第一节 动物的可消化性
一、各种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 二、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三、消化后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二节 动物的消化力与饲料的可消化性
一、消化力与消化性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第一节 饲料的可消化性
动物的种类不同,消化道结构和功能也不 同,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却有许 多共同的规律。本节主要讲述下面几个问 题:
(一)非反刍动物
▪ 单胃杂食动物主要为酶的消化,微生物消化较 弱。
▪ 猪的特点:饲粮中粗纤维主要靠大肠和盲肠中 微生物发酵消化,但消化能力较弱。
▪ 马和兔的特点:马胃容积较小,盲肠和结肠发 达,消化能力与瘤胃相似;
▪ 兔盲结肠有明显的蠕动与逆蠕动,保证微生物 对粗纤维充分消化。
二、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及消化过程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及消化过程一、草食动物的消化方式及过程草食动物主要以植物为食,因此它们的消化系统适应了植物纤维的消化。
首先,草食动物会用牙齿将食物咀嚼成较小的颗粒,增加食物表面积,便于后续消化。
然后,食物进入胃部,在胃中会与胃液混合,胃液中的酸性环境有助于杀死细菌和开始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
接下来,食物进入到食道上部的瘤胃,瘤胃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它们能够分解植物纤维素,将其转化为可被动物吸收利用的简单糖。
然后,食物进入到食道下部的真胃,真胃中继续进行消化,将食物分解为更小的颗粒。
最后,食物进入到小肠,在小肠中,食物会与胆汁和胰液混合,胆汁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胰液则能够分解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将其转化为更小的分子,以便被小肠壁吸收。
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则进入大肠,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电解质,最终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二、肉食动物的消化方式及过程肉食动物主要以肉类为食,因此它们的消化系统更加简化。
首先,肉食动物的牙齿通常较为锐利,适合撕咬和切割食物。
然后,食物进入胃部,在胃中与胃液混合,胃液中的酸性环境有助于杀死细菌和开始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
接下来,食物进入到小肠,在小肠中,食物会与胆汁和胰液混合,胆汁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胰液则能够分解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将其转化为更小的分子,以便被小肠壁吸收。
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则进入大肠,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电解质,最终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三、杂食动物的消化方式及过程杂食动物既食用植物也食用肉类,因此它们的消化系统结构较为复杂。
杂食动物的消化方式和过程与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的消化方式结合了起来。
首先,杂食动物会根据食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牙齿咀嚼食物。
然后,食物进入胃部,在胃中与胃液混合,胃液中的酸性环境有助于杀死细菌和开始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
接下来,食物进入到瘤胃和真胃,瘤胃中的微生物有助于分解植物纤维素,真胃中继续消化食物。
然后,食物进入到小肠,在小肠中,食物会与胆汁和胰液混合,胆汁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胰液则能够分解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将其转化为更小的分子,以便被小肠壁吸收。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与养分吸收
代谢组学
通过分析动物体液和组织中的代谢物变化, 揭示饲料成分对动物代谢的影响以及代谢物 与消化和养分吸收的关系。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2 3
精准饲喂技术
结合动物的基因型、生理状态和饲养环境,制定 个性化的饲喂方案,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动物生产 性能。
新型饲料添加剂研发
针对动物消化道的生理特点和微生物菌群结构, 研发具有促进消化、提高养分吸收效率的新型饲 料添加剂。
黏液
胃黏膜分泌的黏液能够保护胃黏 膜免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 同时也有助于润滑胃壁,促进饲 料的通过。
肠道微生物群落参与消化
微生物发酵
肠道内的微生物能够发酵饲料中 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多糖,生 成短链脂肪酸等易于吸收的营养
物质。
维生素合成
某些肠道微生物能够合成维生素, 如维生素K、维生素B12等,为动 物提供额外的营养来源。
功能型饲料添加剂
开发具有提高动物免疫力、 改善肠道健康等功能的饲料 添加剂,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和产品质量。
饲料资源多元化
拓展非粮型饲料原料来源, 如利用农作物秸秆、食品加 工副产物等,降低饲料成本 并缓解粮食安全问题。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加工处理技术
饲料的加工处理如粉碎、蒸煮、发酵等可以改变饲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影响其消化率和吸收效率。适当的 加工处理可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营养价值。
饲养环境及管理措施
温度和湿度
饲养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可以影响动物的消化功能和养分吸 收。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都可能降低动物的消化率和 吸收能力。
饲养密度和通风
对饲料进行调质处理,如蒸汽调质、膨 化等,改善饲料的物理性状和适口性, 提高动物的采食量和消化率。
16简述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
16简述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微生物性消化17简述氮平衡实验的理论依据,1)动物从饲料中摄入的N经过消化,吸收和体内代谢过程,其中一部分被动物体利用另一部分则以粪,尿和气体的形式排出体外。
2)食入量与排出量的差值即为机体代谢部分3)如果社入的部分大于排出的部分,则称等平衡。
18奶牛干乳的方法,逐渐干乳和快速干乳,逐渐干乳是指停奶时,改变挤奶的次数和日粮的组成,快速干乳法是指到停奶之日,将乳房中乳完全挤干净后,用杀菌液将乳头消毒后注入青霉素软膏,在对乳头表面进行消毒,用火棉胶涂抹乳头孔附近。
19级进杂交应注意的事项,1)正确选择改良品种,选择适应性好生产力高选择能力强的品种2)正确掌握级进杂交的代数,当后代既有改良品种的优良性状,有适当保留被改良品种原有的良好繁殖力和适应性等优点时,就要不失时机的进行横交自繁。
3)必须为杂种创造合理的饲养条件20简述温度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温度与家禽的生产性能密切相关,其影响主要是通过家禽的热调节作用而起作用,在低温中生产力下降主要是因为大量的饲料能量消耗于维持体温,用于生产的能量减少,在高温中,生产力下降是集体为减少产热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21简述蛋白质在动物体内有哪些营养生理作用,1)蛋白质是建造集体组织细胞的主要原料2)蛋白质是机体内功能物质的主要成分,3)蛋白质是组织更新修补的主要原料4)蛋白质可功能和转化为糖、脂。
22生物工程分为哪些,1)基因工程,应用人工方法把生物的遗传物质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拼接和重组,导入宿主细胞和个体,从而改变遗传品性,优势还是新的遗传信息在新的宿主细胞或个体中大量表达,以获得基因产物。
2)细胞工程,以细胞为单位在体外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地使细胞的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改良生物品种和创造新品种,加速繁育动植物个体,或得到有用的物质过程3)酶工程,利用酶、细胞器或细胞所具有的特异催化功能,或通过对酶进行修饰和改造,并借助生物反应器和工艺过程来生产人类所需产品的一项技术,4)蛋白质工程,在基因工程基础上,结合蛋白结晶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蛋白化学等多种学科的基础知识,通过对基因的人工定向改造等手段,从而达到对蛋白质进行修饰、改造、拼接以生产能满足人类需要的心性蛋白质的一种技术。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禽
嗉囔 CF
小
大肠 粗纤维
小
蛋白质
大
马
大肠 粗纤维、CP 大
15
瘤胃内环境
1)内环境特点
动 物
—食物稳定地进入,提供微生物作用底物;
营 养
—唾液NaHCO3不断进入,维持pH在6-7(5.0-
学 7.5),呈中性而略偏酸;
—通过与血液间的离子交换使渗透压接近血浆
水平;
—通过发酵产热使温度维持在38-42℃(38.5-
40 ℃ ),通常超过体温1-2℃ 。
16
2)瘤胃微生物
动 物 营
厌氧细菌,1011个/ml,二类:
养 学
一类可利用纤维素、淀粉、葡萄糖等
二类可发酵第一类细菌的代谢产物
原生动物,106个/ml,吞噬食物和细胞颗 粒, 并可利用纤维素
细菌作用 > 原生动物
17
动 物
3)反刍动物微生物消化的重要性:
等)。
2.消化道结构 (图2-1、2-2、2-3、2-4)
4
动 物 营 养 学
图2-1 猪消化道结构
图2-2 鸡消化道结构
5
动 物 营 养 学
图2-3 马消化道结构 6
动 物 营 养 学
7
动 物 营 养 学
图2-4 牛消化道结构
3.消化方式
8
(1)物理性消化:主要靠动物口腔内牙齿和消
动
物 营
平提高而提高
猪、禽 趋势与反刍动物相同,但
不明显
(3)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32
3.饲养管理技术
动 (1)饲料的加工调制
物 营
猪对不同粉碎粒度大麦的消化率
动物生产中的饲料消化与吸收研究
动物生产中的饲料消化与吸收研究动物生产中的饲料消化与吸收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研究领域。
了解动物对不同饲料的消化过程,对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饲料的消化与吸收过程,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饲料成分与消化过程1.1 主要饲料成分饲料主要包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
这些成分在动物体内经过一系列的消化反应,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
1.2 饲料消化过程动物在饲料消化过程中主要依靠消化酶。
在胃部,胃液中的盐酸和消化酶会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
进入小肠后,胆汁和胰液会分解脂肪为脂肪酸和甘油。
同样,碳水化合物也会在小肠内被消化酶分解为葡萄糖等简单糖类。
二、饲料吸收与代谢2.1 营养物质吸收饲料消化后,营养物质会通过肠壁进入血液,然后被运至肝脏供给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其中,葡萄糖和氨基酸是主要的能量来源,脂肪酸被参与脂肪代谢的细胞所吸收。
2.2 代谢过程摄入的营养物质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代谢反应,被转化为能量或储存起来。
葡萄糖经过糖酵解和细胞呼吸产生三磷酸腺苷(ATP),提供细胞运动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部分葡萄糖会被转化为糖原储存于肝脏和肌肉中,以备不时之需。
脂肪酸则会被合成为甘油三酯储存在脂肪组织中。
三、饲料消化与吸收研究进展目前,针对饲料消化与吸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
以下简要介绍几个重要研究领域:3.1 饲料酶的研究饲料酶的功能是分解饲料中的复杂物质为简单的能被动物吸收的形式。
研究人员通过对不同动物的消化系统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不同种类动物体内的酶的种类和催化效率存在差异,这为改进饲料组合、提高饲料利用率提供了依据。
3.2 肠道微生物的作用肠道内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群落,它们参与了饲料的消化、代谢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可以改善动物对饲料的利用效率,减少饲料能量的浪费。
3.3 营养物质吸收通道的研究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吸收通道是一个关键因素。
动物对饲料的三种消化方式
动物对饲料的三种消化方式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可以分为三种:机械消化、化学消化和微生物消化。
1. 机械消化:机械消化是指动物通过咀嚼、咽喉和胃肠道的运动来将饲料进行粉碎和混合的过程。
在咀嚼过程中,动物的牙齿会将饲料磨碎,同时唾液中的酶也会开始消化一部分碳水化合物。
咽喉运动将食物推入胃中,胃中的肌肉将食物搅拌并分解成更小的颗粒。
2. 化学消化:化学消化是通过消化液中的酶将食物颗粒分解成更小的分子。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
在动物的消化系统中,胰腺分泌的胰液包含多种酶,如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可以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分解为更简单的分子。
在小肠中,这些酶与食物颗粒混合,使其被进一步消化和吸收。
3. 微生物消化:微生物消化是指动物体内一些微生物菌群通过分解食物中难以被动物本身消化的成分。
例如,反刍动物的胃中有一种特殊的微生物菌群,可以分解纤维素,从而消化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
这些微生物通过发酵作用将纤维素分解为短链脂肪酸,然后被动物吸收和利用。
微生物消化对于一些素食动物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能够利用植物材料中的养分。
动物的消化系统及消化方式
饲料中的营养成分,除水、矿物质和维生素可被机体直接吸收利用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都是较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不能直接吸收,必须在消化道内经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微生物的消化,分解成为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
饲料在消化道内的这种分解过程叫消化。
饲料经过消化后,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叫吸收。
一、消化系统的构造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局部组成。
消化道为饲料通过的管道,起始于口腔,经咽、食管、胃、小肠、大肠,止于肛门。
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腺体。
包括唾腺,肝、胰、胃腺和肠腺等。
消化系统根据其不同构造可以分为以下3种类型:1.单胃类包括单胃肉食类、单胃杂食类和单胃草食类。
2.反刍类3.禽类二、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动物按其采食习性可分为肉食类,如狗、猫等;杂食类,如家禽、猪等;草食类,如牛、马、羊、兔等。
它们消化道的构造和功能均有差异,但是它们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却具有许多共同的规律,其消化方式主要归纳为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和微生物消化。
1、物理性消化口腔中的物理性消化。
动物口腔内饲料的消化主要是物理性消化。
它主要靠动物的咀嚼器官——牙齿和消化道管壁的肌肉运动把食物压扁、撕碎、磨烂,增加食物的外表积,使其易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把食糜从消化道的一个部位运送到消化道的另一个部位。
家禽口腔内没有牙齿,靠喙采食饲料。
喙也能撕碎大块食物。
鸭和鹅为扁平状的喙,边缘粗糙面具有很多小型的角质齿,也有切断饲料的功能。
饲料与口腔内分泌的黏液混合,再吞咽入胃进展酶的消化。
猪口腔内牙齿对饲料的咀嚼比拟细致,咀嚼时间长短与饲料的柔软程度和猪的年龄有关。
一般粗硬的饲料咀嚼时间长,随猪年龄的增加,咀嚼时间相应缩短。
非反刍草食动物,马主要靠上唇和门齿采食饲料,靠臼齿磨碎饲料,咀嚼比猪更细致。
咀嚼时间愈多,饲料的润湿、膨胀、松软愈好,愈有利于胃内继续消化。
草食性的家兔,靠门齿切断饲料,臼齿磨碎饲料,并与唾液充分混合而吞咽。
动物消化吸收详解
瘤胃细菌
纤维分解菌的特点是: (1)对瘤胃PH最为敏感, PH 6.4~7.0最佳,PH < 6.2 受影响, PH < 6.0 完全停止; (2)纤维分解菌为严格厌养菌; (3)纤维分解菌以主要氮源为饲料在瘤胃降解所产生的氨,但支 链脂肪酸如异丁酸、异戊酸对生长速度也很重要。也即纤维 分解菌不能完全靠NPN作为其唯一的氮源,必须在日粮中有 一定的蛋白质或供给足够的支链脂肪酸才能达到其最大生长 速度; (4) 纤维分解菌对脂肪较为敏感,添加后会使采食量和消化率下 降。这可能是脂肪在纤维表面形成了一层薄膜阻碍了微生物 的作用。有的人认为,脂肪对微生物是有毒的。脂肪通过保 护处理,如皂化,可消除这一影响。
反刍动物
哺乳动物 原兽亚纲(Prototheria) 鸭嘴兽 后兽亚纲(Metatheria) 袋鼠 真兽亚纲 (Eutheria) 18目 500种 不反刍亚目 (Non-ruminantia) 猪科(Suidae) 河马科(Hippopotamidae)
偶蹄目 Artiodactyla
骆驼科(Camelidae) 反刍亚目 鹿科(Cervidae) (Ruminantia) 牛科(Bovidae) 长颈鹿科(Giraffidae) 牛科(Bovidae):野牛(Bos gaurus) 黄牛(Bos taurus) 大额牛(Bos frontalis) 牦牛(Poephagus grunniens) 水牛(Bubalus bubalua) 山羊(Capra hircus) 绵羊(Ovis aris) 羚羊(Saiga tatarica)
瘤胃细菌
三.半纤维素降解菌 所有纤维降解菌都具有降解半纤维素的能力。能降解木聚糖的 有:真细菌(Eubacterium)、栖瘤胃普雷沃氏菌、溶纤维丁 酸弧菌、黄化瘤胃球菌和白色瘤胃球菌。能降解淀粉的有:多 毛毛螺菌、螺旋体、栖瘤胃普雷沃氏菌、溶纤维丁酸弧菌、溶 糊精琥珀酸弧菌等。 1.多毛毛螺菌(Lachospira multipara)(multiparus) 2.螺旋体(Spirochaetes) 密螺旋体(Treponema spp.)布氏密螺旋体(Treponema bryantii)糖密螺旋体(T. saccharophilum) 3.溶糊精琥珀酸弧菌(Succinivibrio dextinosolvens) 4. 真细菌(Eubacterium species) 反刍兽真细菌(E. ruminantium) 溶纤维真细菌(E. cellulosolven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者均用消化率来表示
饲料可消化某养分 =食入饲料某养分—粪中某养分量
饲料中某养分消化率(%)
=饲食 料入 中饲 可料 消某 化养 某分 养分 100
❖ 饲料中某养分真消化率(%)
= 食入某 食 (粪 养 入 中 分 饲 某 代 料 养谢 某 分性 养 )1养 分 0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 蛋白分解菌 ➢ 产氨菌 ➢ 产甲烷菌 ➢ 脂肪分解菌 ➢ 维生素合成菌等
瘤胃环境
➢ 养分和渗透压 ➢ 温度 (超过体温1~2℃,38.5~40℃ ) ➢ pH值 (5.0~7.5 )
瘤胃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
1.碳水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
➢ 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降解, 实质上也属化学(酶)消化过程, 是微生物释放出各种酶来实现对各 养分的消化降解。 ➢ 不同的微生物不底物(营养物质) 有一定特异性,如全毛原虫就不能 释放消化淀粉和纤维素的酶。
磨细 84.6 84.4 75.5 30.0 89.6
表 不同饲养水平对饲粮有机物消化率的影响(%)
动物
1L
2L
3L
阉牛
69.4
67.0
64.6
绵羊
70.0
67.7
65.5
※ L 示动物维持饲养水平
二、化学性消化
动物对饲料的化学消化,实质上指酶 的消化过程。
1. 口腔的酶消化 2. 胃内的酶消化 3. 小肠内的酶消化
三、微生物的消化
瘤胃微生物
嫌气性的纤毛原虫 细菌
0.2~2.0×106个 / ml瘤胃液 0.4~6×106个 / ml瘤胃液
少量的酵母类 型的微生物和 噬菌体
瘤胃细菌
➢ 纤维素分解菌 ➢ 半纤维素分解菌 ➢ 淀粉分解菌 ➢ 利用糖类细菌 ➢ 利用酸细菌
➢ 饲料脂肪中的不饱和脂酸从酯类化合 物中释放出来后又被细菌氢化。
➢ 瘤胃微生物还合成大量脂类,其中含 有一些不常见的FA(如含有支侧链的 脂肪酸),这些脂肪酸参与反刍动物 乳脂和体脂的合成。
4.维生素的合成
瘤胃微生物可以合成B组维生素和维 生素K
5.非反刍动物微生物消化
➢ 非反刍的草食动物的微生物消化也 是非常重要的。它们的盲肠类似于 瘤胃。
44
74
44
72
35
73
43
76
19
91
30
99
65
97
21
69
表 CP水平对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饲料CP
消化率(%)
水平 有机物 CP
EE
CF NFE
8.8 60.7 54.5 52.5 59.6 62.8
12.5 65.4 64.0 56.0 61.4 68.9
17.2 66.3 72.7 61.3 56.5 70.9
72.4
25.1 ~30Βιβλιοθήκη 066.130.1 ~35
61.0
猪
马
68.9 81.2
65.8 74.9
56.0 68.6
44.5 62.3
37.3 56.0
表 不同粉碎程度大麦对猪消化率的影响 (%)
处理 有机物 CP
EE
CF NFE
整粒 67.1 60.3 36.7 11.6 75.1
中等粉碎 80.6 80.6 54.6 13.3 87.7
动物:动物的种类、年龄、生理阶段与个体差异 饲料:饲料种类、化学成分与抗营养因子 饲料加工调制与饲养水平
表 不同动物消化率的差异(%)
动物 有机物
牛
65
绵羊
63
马
60
猪
66
牛
87
绵羊
94
马
94
猪
88
CP EE
青苜蓿
78
46
75
35
79
23
71
0
玉米籽实
75
87
78
87
87
81
56
46
CF NFE
➢ 对于猪和禽类来说,微生物消化的 营养意义不大 。
四、已消化养分的吸收
已消化的各种养分经消化道上皮细胞 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
➢ 养分吸收机制(方式): 胞饮吸收 主动吸收 被动吸收
§ 2.2 动物的消化力与 饲料的消化性
一、消化力与消化性
饲料养分可被动物消化的程度或性质,称
为饲料的消化性。 而动物的消化力则是指动物消化饲料
动物营养学
§2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2.1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与 消化性
消化方式
一、物理性消化(机械性消化) 二、化学性消化 三、微生物的消化
一、物理性消化(机械性消化)
物理性消化主要是指动物依靠牙齿和消 化道管壁的肌肉运动把食物压扁、撕碎、磨 烂,以增加食物的表面积,使之与消化液充 分混合,并把食糜从消化道的一个部位运送 到消化道的另一部位。
21.9 69.6 79.0 55.4 55.1 74.2
26.7 69.7 82.7 54.5 61.7 67.2
32.2 77.5 84.6 71.8 72.1 73.9
表 CF水平对饲粮有机物消化率的影响(%)
CF占饲粮DM,% 牛
10.1~15.0
76.3
15.1 ~20.0
73.3
20.1 ~25.0
➢ 降解过程
2.蛋白质的消化
➢ 饲料中的蛋白质经瘤胃微生物的作用 水解成肽和氨基酸,其中一些氨基酸 又进一步降解为有机酸、氨和CO2 。
➢ 微生物再以氨基酸、NH3等作为底物来 合成微生物体的蛋白质(MCP)。
3.微生物对脂类的消化
➢ 饲料中的甘油三酯在瘤胃基本上都能 被细菌脂肪酶水解,磷脂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