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哭脸和笑脸教案
大班主题教案《哭脸和笑脸》
![大班主题教案《哭脸和笑脸》](https://img.taocdn.com/s3/m/2280b9e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74.png)
大班主题教案《哭脸和笑脸》一、教学背景在幼儿园教育中,情感教育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情感教育,幼儿能够学会情绪的表达和控制,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品质。
本教案以《哭脸和笑脸》为主题,旨在通过活动和游戏,引导幼儿认识和表达不同情感,并倡导积极乐观的心态。
二、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并区分哭脸和笑脸。
2.能够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3.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品质。
三、教学内容与活动1. 观察哭脸和笑脸•活动目的:帮助幼儿认识和区分哭脸和笑脸。
•活动步骤:–制作卡片,上面分别画上一个哭脸和一个笑脸,每个幼儿分发一张卡片。
–老师出示哭脸和笑脸的图片,引导幼儿发现图片中的表情,并与手中的卡片进行对比。
–引导幼儿描述哭脸和笑脸的区别,例如,哭脸的眼睛会眯成一条线,嘴角向下;笑脸的眼睛会眯成两条弯弯的线,嘴角向上。
–让幼儿按照指令,举起对应的卡片,例如,看到笑脸的时候举起笑脸卡片。
2. 表情游戏•活动目的: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活动步骤:–老师模仿不同的表情,例如,生气、害怕、高兴等,引导幼儿猜测并描述老师的表情。
–幼儿轮流做出各种表情,其他幼儿猜测并描述。
–提问:“当你生气、害怕、高兴时,你会怎么做?”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例如,当生气时,可以深呼吸,数到十来冷静下来;当害怕时,可以找到安全的地方等。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某种情感下的真实经历,并引导其他幼儿给予支持和安慰。
3. 制作情感表情册•活动目的:通过制作情感表情册,让幼儿能够自觉地表达和记录自己的情感。
•活动步骤:–将一张白纸平铺在桌面上,将确切的情感词引导幼儿用彩笔在纸上画出对应的表情。
–让幼儿将自己的表情涂满纸上的空白区域,同时鼓励幼儿互相观察、交流和讨论表情的含义。
–将几层白纸叠在一起,用针和线将它们装订在一起,形成一本小册子。
–鼓励幼儿在情感表情册上记录自己每天的情感变化,例如,早上醒来时是什么表情,中午吃饭时是什么表情等。
大班我的心情主题活动哭脸和笑脸教案
![大班我的心情主题活动哭脸和笑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44b78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7.png)
大班我的心情主题活动哭脸和笑脸教案一、主题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哭脸和笑脸的不同含义,知道表达自己心情的方式。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学会用哭脸和笑脸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情绪,学会关心他人,懂得分享和帮助。
二、主题活动内容1. 主题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幼儿对哭脸和笑脸的兴趣,导入主题活动。
2. 认识哭脸和笑脸:讲解哭脸和笑脸的含义,让幼儿认识到哭脸代表不高兴,笑脸代表开心。
3. 表情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不同的情绪,学会用哭脸和笑脸来表达。
4. 情绪分享:让幼儿分享自己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情,引导他们用哭脸和笑脸来表达。
5. 情感教育:讲述一个有关积极情绪的故事,引导幼儿学会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
三、主题活动过程1. 主题导入:教师出示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导幼儿猜测,引发对哭脸和笑脸的兴趣。
2. 认识哭脸和笑脸:讲解哭脸和笑脸的含义,让幼儿认识到哭脸代表不高兴,笑脸代表开心。
3. 表情游戏:设置一个情境,让幼儿通过表演哭脸和笑脸来表达不同的情绪。
4. 情绪分享:让幼儿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情,引导他们用哭脸和笑脸来表达。
5. 情感教育:讲述一个有关积极情绪的故事,引导幼儿学会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
四、主题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哭脸和笑脸的游戏,培养幼儿表达情绪的能力。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哭脸和笑脸的元素,引导幼儿观察和交流。
3. 区域活动:设置一个情绪表达的区域,让幼儿在区域内通过哭脸和笑脸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五、主题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哭脸和笑脸的认识。
2. 关注幼儿在情绪分享环节的表现,了解他们表达情绪的能力。
3. 结合家园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应用哭脸和笑脸的情况。
4. 通过幼儿的作品和行为表现,评价他们在主题活动中的收获和成长。
六、主题活动六:情绪角色扮演1. 活动目标: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不同情绪对应的不同表情和行为。
幼儿园大班哭脸和笑脸主题教案
![幼儿园大班哭脸和笑脸主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3b975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0a.png)
幼儿园大班哭脸和笑脸主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哭脸和笑脸,了解它们代表的含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表达自己情绪的能力,学会用哭脸和笑脸来表示自己的情绪。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二、教学内容:1. 哭脸和笑脸的定义:哭脸代表难过、不开心,笑脸代表快乐、开心。
2. 情绪表达:学会用哭脸和笑脸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如高兴、难过、生气等。
3. 情绪传递:学会关心他人的情绪,用笑脸去感染他人,传递正能量。
三、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一个关于哭脸和笑脸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
2. 游戏互动: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哭脸和笑脸的情绪变化。
3. 情景模拟:设置一些情景,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运用哭脸和笑脸表达自己的情绪。
四、教学步骤:1. 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关于哭脸和笑脸的故事,引导幼儿认识它们。
2. 游戏互动:开展“笑脸大赛”游戏,让幼儿通过表情展示笑脸,培养积极情绪。
3.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表演,让幼儿学会在适当的时候运用哭脸和笑脸。
4. 总结反思: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和情景模拟中的收获,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
五、作业设计:1. 亲子作业:与家长共同完成一张关于哭脸和笑脸的手工制作,增进亲子关系。
2. 日常实践: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用笑脸面对困难,传递正能量。
3. 观察记录:让幼儿观察周围人的情绪,记录他们所看到的哭脸和笑脸,培养同理心。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哭脸和笑脸的认知程度。
2. 关注幼儿在游戏和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情绪表达和传递能力。
3. 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不断调整教学方法。
七、教学资源:1. 故事课件:制作一个关于哭脸和笑脸的故事课件,图文并茂,吸引幼儿注意力。
2. 游戏道具:准备一些笑脸和哭脸的道具,如贴纸、卡片等,用于游戏互动。
幼儿园大班哭脸和笑脸主题教案
![幼儿园大班哭脸和笑脸主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6053d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6.png)
幼儿园大班哭脸和笑脸主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能够识别和表达哭脸和笑脸,了解哭脸和笑脸所代表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乐观积极的心态,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哭脸和笑脸的定义:哭脸代表伤心、难过,笑脸代表开心、快乐。
2. 哭脸和笑脸的用途:哭脸用于表达自己的不满、伤心、痛苦等负面情绪,笑脸用于表达自己的满足、高兴、愉快等正面情绪。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识别和表达哭脸和笑脸,了解哭脸和笑脸所代表的意义。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在适当的情境下使用哭脸和笑脸,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哭脸和笑脸的图片,引导幼儿描述其特点和所表达的情感。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哭脸和笑脸的经历,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3. 实践法:设置情境,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运用哭脸和笑脸表达相应情感,培养幼儿的情境应对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哭脸和笑脸的图片、卡片,情绪表达的游戏道具。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六、教学步骤1. 引入主题:通过一个故事或歌曲引入哭脸和笑脸的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哭脸和笑脸:解释哭脸和笑脸的含义,让幼儿了解它们所代表的情感。
3. 观察和描述:展示一些哭脸和笑脸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和所表达的情感。
4. 小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哭脸和笑脸的经历,并讨论其情境和应对方式。
5. 情境演练:设置一些情境,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运用哭脸和笑脸表达相应情感,并互相交流。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他们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情境应对能力。
2. 收集幼儿在小组讨论和情境演练中的分享和表现,评价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大班主题教案《哭脸和笑脸》
![大班主题教案《哭脸和笑脸》](https://img.taocdn.com/s3/m/c547ff8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2.png)
大班主题教案《哭脸和笑脸》一、教学目标1.让孩子能够正确认识哭脸和笑脸的含义以及它们对应的情感表达;2.能够通过模仿、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孩子感受到不同情境下哭脸和笑脸的表达方式;3.提高孩子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培养孩子健康积极的情感品质。
二、教学内容1.介绍哭脸和笑脸,引导孩子区分并理解它们的含义;2.模仿表演活动,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感受哭脸和笑脸的不同表达方式;3.互动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不同情境下哭脸和笑脸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首先给孩子展示哭脸和笑脸的图片,问孩子们是否知道哭脸和笑脸的含义,然后请孩子们自己试着模仿哭脸和笑脸的表情。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通过观察图片,感受表情,从而理解表情的含义。
2. 学习•表情介绍: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哭脸和笑脸的图片,提问等方法,引导孩子区分哭脸和笑脸,理解它们的含义,并为孩子们编撰简单的故事来贯穿教学。
•模仿表演:请孩子们分别模仿哭脸和笑脸的表情,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在模仿表演时尝试自己的变化,比如哭脸可以有很多种,可以尝试不同的哭脸表情。
•角色扮演:在学习了哭和笑的表情后,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活动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练习表情和语言,比如学习如何在角色扮演中用语音和表情来让人更好地理解自己。
•互动游戏:互动游戏永远是幼儿最为喜欢的活动之一。
为了能更好地让孩子们认识到不同情境的哭脸和笑脸的表达方式,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游戏,比如扮演不同角色,如模仿角色像魔法世界中的巫师在施法时发出神秘的笑声,同时还可以增添角色语言设定,来呈现角色的情绪状态。
3. 结束在结束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讲述自己的学习感受,并尝试给予他们更多的反馈和肯定,来提升孩子们的兴趣和自信心,同时也要适当地表达对孩子们的期待和要求。
最后孩子们可以用所学的笑脸和哭脸来完成一张作品纸以此为结束。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堂上很好地采用多种活动的形式让孩子们认识到哭脸和笑脸的含义和情境表达方式,在课堂上对于帮助孩子们提高情绪认知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哭脸和笑脸》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哭脸和笑脸》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71720d2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3c.png)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哭脸和笑脸》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得哭脸和笑脸的区分,学会区分不怜悯感表达;2.培育幼儿们的情感认知本领,加强情绪管理本领;3.通过察看、游戏和绘画等活动,进展幼儿的察看和表达本领;4.提高幼儿的协作和沟通本领。
二、教学内容1.认得哭脸和笑脸的区分,学会区分不怜悯感表达。
2.情感认知本领培育。
3.绘画和游戏活动。
三、教学过程1.老师通过呈现不同的表情图片,让幼儿察看并说出这个表情代表的情感,并对不怜悯感进行简要的解释。
2.让幼儿通过身体语言表达不同的情感,例如站立时头低垂代表的情感是什么。
3.进行游戏环节,让幼儿分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轮番表演某种情感,并让其他小组的幼儿猜想。
4.老师激励幼儿描述和共享本身的情感和经过,以此培育幼儿的情感认知和表达本领。
5.进行绘画活动,让幼儿自由发挥,画出不怜悯感的表现形式,并介绍不同颜色的情感代表。
例如,红色代表发怒,绿色代表安静等。
四、教学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孩子们的情感状态,假如幼儿有情感障碍或不乐意共享,老师应当以平和充分关怀的态度与幼儿交流,关注幼儿的需求,帮忙幼儿理解和表达本身的感受。
2.在情感认知环节中,可以通过唱歌和舞蹈活动,加深幼儿对于不怜悯感的认得,并让幼儿通过参加体验情感表达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加强幼儿的情感管理本领。
3.在绘画和游戏环节中,老师应当快捷应对,依据幼儿的情感状态和个性特点,针对性地设计活动,激励幼儿充分发挥个人创意和想象力,磨练幼儿的协作和沟通本领。
4.在教案设计时,应当注意与家上进行沟通协调,实现家园合作,共同关注孩子们的情感需求和成上进展,为幼儿营造一个充分爱和关怀的学习环境。
主题活动哭脸和笑脸教案0
![主题活动哭脸和笑脸教案0](https://img.taocdn.com/s3/m/acf21696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2.png)
一、主题活动背景主题活动“哭脸和笑脸”旨在让幼儿认识和理解情绪的表达,培养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
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哭脸和笑脸是情绪的直接表现,通过这个主题活动,让幼儿学会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调节情绪。
二、主题活动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理解哭脸和笑脸代表的不同情绪。
2. 培养幼儿的情绪观察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学会关心和安慰他人。
三、主题活动内容1. 哭脸和笑脸的认识:让幼儿观察和描述哭脸和笑脸的外貌特征,理解哭脸代表伤心、难过,笑脸代表开心、快乐。
2. 情绪体验: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让幼儿体验不同情绪,学会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3. 情绪表达:引导幼儿用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适当表达和调节情绪。
4. 情绪调节方法:教授幼儿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身体、寻求帮助等。
5. 关心他人: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知道如何安慰他人。
四、主题活动实施1. 哭脸和笑脸的认识: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让幼儿观察和描述哭脸和笑脸的外貌特征,理解哭脸代表伤心、难过,笑脸代表开心、快乐。
2. 情绪体验:设计相关的故事、游戏等活动,让幼儿体验不同情绪,学会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3. 情绪表达: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幼儿用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适当表达和调节情绪。
4. 情绪调节方法:教授幼儿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身体、寻求帮助等,并进行实践操作。
5. 关心他人: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知道如何安慰他人。
五、主题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哭脸和笑脸的认识程度。
2. 通过观察幼儿在情绪体验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情绪观察和表达能力。
3. 评价幼儿在情绪表达和调节实践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掌握情绪调节方法的程度。
4. 观察幼儿在关心他人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同理心。
哭脸和笑脸大班科学教案
![哭脸和笑脸大班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459bae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1d.png)
哭脸和笑脸大班科学教案引言:在幼儿园的班级中,教师有时会遇到一些难以控制的情绪表达,例如哭脸或笑脸。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情绪表达是通过面部表情来展示的,而教师可以借助科学教学方法来帮助幼儿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本文将介绍一个大班幼儿科学教案,旨在引导幼儿认识哭脸和笑脸,并探索这些表情背后的原因。
一、目标:通过这个教案,幼儿将能够:1. 分辨哭脸和笑脸的不同特征。
2. 讨论和理解哭脸和笑脸所代表的情绪。
3. 探索和表达哭脸和笑脸的原因。
二、教学材料:1. 幼儿教学画板。
2. 哭脸和笑脸图片。
3. 幼儿故事书。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教师在画板上画一张半哭脸半笑脸的图画,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画中的表情,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个表情代表什么吗?”接着,教师出示哭脸和笑脸的图片,让幼儿分别观察并描述两种表情。
教师要引导幼儿注意表情的不同特征,例如嘴巴弯曲的方式、眉毛的形态等。
步骤二:讨论教师向幼儿提问:“当你们感到开心时,你们的脸上会怎样?”并鼓励幼儿口述自己在愉快的时候的表情和感受。
教师可以记录孩子们的答案,并谈论笑脸背后的原因,例如得到礼物、玩得开心等。
接着,教师问幼儿:“当你们感到难过时,你们的脸上会怎样?”并鼓励幼儿口述自己在不开心的时候的表情和感受。
同样地,教师可以记录孩子们的答案,并讨论哭脸背后可能的原因,例如摔倒、失去玩具等。
步骤三:幼儿故事时间教师选择一本关于情绪表达的幼儿故事书,读给孩子们听。
故事中可以有角色经历开心或难过的事情,并展示相应的表情。
通过故事,幼儿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笑脸和哭脸的情绪含义,并学会关注他人的情绪变化。
步骤四:分角色活动教师将幼儿分为小组,并分配每个小组一个情景,例如得到礼物或失去玩具。
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扮演相应的角色,并表演出相关的情绪和表情。
其他小组的孩子们观察并分析表情,猜测代表角色的情绪。
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笑脸和哭脸的理解。
步骤五:创作表情画教师提供纸张和彩色笔给幼儿,并鼓励他们用画画的方式表达不同的情绪。
大班我的心情主题活动哭脸和笑脸教案
![大班我的心情主题活动哭脸和笑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e9298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8.png)
大班我的心情主题活动哭脸和笑脸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哭脸和笑脸的含义,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心情。
2. 通过观察、讨论、绘画等环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教育幼儿学会关心他人,懂得分享快乐和安慰他人。
二、活动准备1. 哭脸和笑脸的图片若干2.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3. 与心情相关的歌曲或故事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哭脸和笑脸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哭脸和笑脸的含义。
2. 讨论: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哭,什么情况下会笑。
引导幼儿认识到不同的心情会表现出不同的表情。
3. 绘画:发给幼儿画纸和绘画材料,邀请幼儿画出自己的笑脸和哭脸,并说出自己画这幅画的原因。
4. 分享: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在画这幅画时的感受。
5. 总结:教师总结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教育幼儿要学会关心他人,懂得分享快乐和安慰他人。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观察幼儿在家庭中的心情表现,与幼儿一起讨论心情的变化。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心情墙”,让幼儿把自己的笑脸和哭脸作品贴在墙上,营造一个关心、互助的氛围。
3. 区域活动:在绘画区或手工区提供相关材料,让幼儿自由创作与心情相关的作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哭脸和笑脸的认识。
2. 关注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搜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心情表现的变化。
4. 通过与幼儿的互动,了解幼儿对关心他人、分享快乐和安慰他人的认识。
六、活动内容1. 学习表达不同心情的词汇,如快乐、悲伤、生气、害怕等。
2. 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学会在不同情境下表达自己的心情。
3. 引导幼儿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七、活动准备1. 心情卡片若干,分别代表不同的心情词汇。
2. 角色扮演道具,如帽子、围巾等。
3. 轻松的音乐背景。
八、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心情卡片,引导幼儿说出卡片代表的心情词汇。
幼儿园大班哭脸和笑脸主题教案
![幼儿园大班哭脸和笑脸主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df8e4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8.png)
幼儿园大班哭脸和笑脸主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哭脸和笑脸,了解它们代表的意义。
2. 培养幼儿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懂得关爱他人。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哭脸和笑脸的定义及特点2. 哭脸和笑脸在生活中的应用3. 情感表达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认识哭脸和笑脸,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2. 难点:培养幼儿关爱他人,懂得在适当的时候使用哭脸和笑脸。
四、教学准备1. 哭脸和笑脸的图片或卡片2. 画纸、画笔、彩泥等绘画材料3. 故事书《哭脸和笑脸》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哭脸和笑脸。
2. 新课讲解:讲解哭脸和笑脸的定义及特点,让幼儿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让幼儿用绘画、手工等方式制作自己的哭脸和笑脸,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 情景模拟:设置不同情境,让幼儿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使用哭脸和笑脸。
5. 故事分享:《哭脸和笑脸》的故事,引导幼儿懂得关爱他人,正确使用哭脸和笑脸。
7. 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展示所学内容,并尝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
六、教学活动1. 情感体验: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哭脸和笑脸的情感表达。
例如,扮演快乐的小丑,让幼儿展示笑脸;扮演伤心的小狗,让幼儿展示哭脸。
2. 情感分享:鼓励幼儿在适当的时候,向他人展示哭脸和笑脸,表达自己的情感。
例如,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向朋友展示哭脸,寻求帮助;在取得成绩时,可以向家人展示笑脸,分享喜悦。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哭脸和笑脸的认识及运用情况。
2. 关注幼儿在情感分享环节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运用哭脸和笑脸的情况。
八、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哭脸和笑脸,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
2. 组织家长座谈会,分享哭脸和笑脸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促进家长对幼儿情感教育的关注。
大班我的心情主题活动哭脸和笑脸教案
![大班我的心情主题活动哭脸和笑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27c01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7.png)
大班我的心情主题活动哭脸和笑脸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哭脸和笑脸代表的情绪。
2. 培养幼儿表达和识别自己的情绪。
3. 引导幼儿学会关心他人,懂得分享快乐和安慰。
二、活动准备:1. 准备一些哭脸和笑脸的卡片或者贴纸。
2. 准备一些关于情绪的图书。
3. 准备一首关于情绪的歌曲。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讨论他们知道的哭脸和笑脸,让幼儿描述哭脸和笑脸是怎样的,分别代表了什么情绪。
2. 故事分享:给幼儿分享一些关于情绪的图书,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哭脸和笑脸。
3. 情绪体验:让幼儿尝试不同的情绪,用哭脸和笑脸来表达,并让其他幼儿猜测他们表达了什么情绪。
4. 歌曲演唱:和幼儿一起唱一首关于情绪的歌曲,让幼儿通过歌曲进一步理解情绪。
四、活动延伸:1. 让幼儿回家后,和父母一起制作属于自己的哭脸和笑脸贴纸。
2. 让幼儿在家人或朋友情绪低落时,用笑脸贴纸安慰他们。
3. 让幼儿在家人或朋友开心时,用哭脸贴纸分享他们的快乐。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哭脸和笑脸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能正确表达和识别自己的情绪。
3.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活动的看法,以及幼儿在家庭中应用哭脸和笑脸的情况。
六、教学活动:1. 情绪角色扮演:教师准备一些情绪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哭脸或笑脸以及对应的表情描述。
邀请幼儿选择一张卡片,尝试扮演卡片上的情绪,并用自己的语言和表情来表达这种情绪。
其他幼儿猜猜看扮演的是哪种情绪。
2. 情绪日记:教师给每个幼儿准备一个心情日记本,鼓励他们在每天结束时画上一个哭脸或笑脸,并写上一两句关于当天的心情描述。
教师可以定期查看幼儿的心情日记,了解他们的情绪变化,并与他们进行交流。
七、家庭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尝试不同的情绪,并用哭脸和笑脸来表达。
家长可以拍摄照片或录制视频,并在第二天与教师分享。
2. 家长与幼儿一起阅读关于情绪的图书,并讨论故事中的角色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的。
大班我的心情主题活动哭脸和笑脸教案
![大班我的心情主题活动哭脸和笑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202b7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9.png)
大班我的心情主题活动哭脸和笑脸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识别和理解哭脸和笑脸的不同含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表达和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关心他人。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哭脸和笑脸的卡片、情绪表达的游戏道具。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有利于幼儿专注参与活动。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哭脸和笑脸的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和说出它们的名称。
2. 讲解:教师讲解哭脸和笑脸的不同含义,哭脸代表不高兴、伤心,笑脸代表开心、快乐。
3. 游戏环节:开展“情绪猜猜看”游戏,幼儿通过观察同伴的表情,猜出他们的情绪是开心还是伤心,并说出相应的哭脸或笑脸。
4. 情景模拟:教师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导幼儿表现出相应的情绪,并用哭脸或笑脸表示。
5.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活动内容,引导幼儿认识到情绪的变化,并学会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四、活动延伸:1. 家庭延伸: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并在家庭中引导幼儿表达和调节情绪。
2. 环境延伸: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情绪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进行情绪表达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哭脸和笑脸的认识。
2. 关注幼儿在游戏环节中情绪的表达和调节能力。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情绪表达和调节的情况。
六、活动步骤:1. 引入主题:教师通过展示哭脸和笑脸的手工制品,引起幼儿的兴趣,询问幼儿对哭脸和笑脸的认识。
2. 讨论情绪: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不同情绪的表现,如开心、伤心、生气等,并让幼儿举例说明。
3. 制作心情卡片:教师分发彩纸、颜料、贴纸等材料,指导幼儿制作属于自己的哭脸和笑脸心情卡片。
4. 心情分享:鼓励幼儿拿着自己制作的心情卡片,分享当前的心情,并解释原因。
5. 情绪游戏:组织幼儿进行情绪猜猜看游戏,一个幼儿表现出某种情绪,其他幼儿猜测是哭脸还是笑脸。
七、活动注意事项:1.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绪,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制作心情卡片。
大班主题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教案
![大班主题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25843d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e.png)
大班主题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教案【主题】大班主题: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和区分不同的情绪表达,如笑脸和哭脸。
2.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思考问题,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不同情绪,提高情绪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3.为学生建立正确认识,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通过卡通图片、小故事、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笑脸和哭脸的不同表达方式。
2.通过情感课堂、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体验不同情绪,并学会解决情绪问题的方法,如安慰、分享、倾诉等。
3.通过教育游戏、绘画等方式建立学生积极、正向的情绪和价值观,如感恩、互助、包容等。
三、教学步骤1.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情绪表达方式教师用具有明显情绪表达的卡通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对不同情绪进行辨别与认知,然后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情绪,并告诉他们对应情绪对话或行为的差别。
如:(1)卡通图片:指着一副笑脸图片,教师问:“这个是什么表情?”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表情,并描述一个人为什么会这样笑。
然后指着一副哭脸图片,问:“这个是什么表情?”同样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表情,并描述一个人为什么会哭。
(2)小故事:讲一些幼儿能够理解的小故事,让他们模仿故事中人物的情绪表达方式,并帮助他们思考自己在同样的情境下会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方式。
(3)情感课堂:让学生集体自由发言,分享自己所做或所闻的有趣、有意义、或悲伤的事情,或有什么内心的困惑和情绪,让别人给出建议和解决办法,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处理情感问题。
2.提高学生情绪认知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分别扮演“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让小组的其他成员用不同的语言和行动安抚和关爱他们。
在活动结束后,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这种体验式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验到不同情绪,理解别人的情绪,增强学生的情境意识和表达能力。
3.建立积极的情绪和价值观为学生创造积极、活泼而开放的环境,广泛收集各种素材(如图片、歌曲、励志故事、美景)等,帮助学生在环境和氛围中建立一个积极、正向的情绪和价值观。
大班我的心情主题活动哭脸和笑脸教案
![大班我的心情主题活动哭脸和笑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68f11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d.png)
一、主题活动名称:大班我的心情主题活动——哭脸和笑脸二、主题活动目标:1. 了解哭脸和笑脸代表的心情,能用相应的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2. 学会关心他人,愿意帮助有困难的人。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三、主题活动准备:1. 准备一些哭脸和笑脸的图片,或者制作哭脸和笑脸的道具。
2. 准备一些关于心情的故事书籍。
3. 准备一个愉快轻松的环境,可以放置一些色彩鲜艳的装饰品。
四、主题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一些哭脸和笑脸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它们代表的心情。
2. 故事分享:给幼儿讲述一个关于哭脸和笑脸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不同的心情,并学会关心他人。
3. 情境体验:设置一些情境,让幼儿体验不同的心情,并尝试用哭脸和笑脸来表达。
4. 创意活动:让幼儿用画笔、剪刀等工具,制作自己的哭脸和笑脸,并分享给大家。
5. 总结:引导幼儿说出他们在活动中的感受,总结哭脸和笑脸所代表的心情,以及如何关心他人。
五、主题活动延伸:1. 让幼儿在家里尝试用哭脸和笑脸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并记录下来。
2. 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记录,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与孩子进行沟通和引导。
3. 在幼儿园的其他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和表达不同的心情,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活动名称:大班我的心情主题活动——情绪认知游戏七、教学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识别和理解不同情绪的名称和表达方式。
2. 提升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学会适当表达和处理情绪。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游戏中相互理解和支持。
八、教学活动准备:1. 准备情绪卡片,包括快乐、悲伤、生气、害怕等不同情绪的图片。
2. 准备游戏场地,设置障碍物和隐藏点。
3. 准备小奖品或奖励机制,以激励幼儿参与游戏。
九、教学活动过程:1. 导入:向幼儿介绍情绪卡片,让他们观察并说出不同情绪的名称。
2. 游戏规则说明:解释游戏规则,包括如何使用情绪卡片,以及在游戏中如何表达和识别不同情绪。
幼儿园大班哭脸和笑脸主题教案
![幼儿园大班哭脸和笑脸主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7c364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0.png)
幼儿园大班哭脸和笑脸主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哭脸和笑脸的含义,知道它们代表的不同情绪。
2. 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懂得如何关心他人。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哭脸和笑脸的定义:哭脸代表伤心、不高兴的情绪,笑脸代表开心、愉快的情绪。
2. 情绪的表达:学会用语言和表情表达自己的情绪。
3. 关心他人:学会在他人哭泣时给予安慰,在他人开心时分享喜悦。
三、教学准备:1. 哭脸和笑脸的图片或卡片。
2. 彩色笔、画纸等绘画材料。
3. 音乐、故事等教学资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开心和伤心的事情,引导幼儿认识到不同情绪的表达。
2. 主题活动一:认识哭脸和笑脸。
展示哭脸和笑脸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含义。
3. 主题活动二:情绪的表达。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幼儿学会用语言和表情表达自己的情绪。
4. 主题活动三:关心他人。
通过故事、讨论等方式,教育幼儿在他人哭泣时给予安慰,在他人开心时分享喜悦。
5. 实践活动:让幼儿用彩色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的笑脸和哭脸,并分享给大家。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哭脸和笑脸的认识。
2. 关注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能用语言和表情表达自己的情绪。
3. 评估幼儿在关心他人方面的表现,如是否能给予他人安慰、分享喜悦等。
六、教学活动:制作情绪脸谱1. 目的:让幼儿通过手工活动,进一步理解不同情绪的表现。
2. 准备:彩纸、颜料、画笔、剪刀等手工材料。
3. 过程:a. 教师向幼儿展示如何用彩纸和颜料制作情绪脸谱。
b.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自己的情绪脸谱。
c. 完成制作后,让幼儿展示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七、教学活动:情绪角色扮演1. 目的: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不同情绪的应对方式。
2. 准备:相关情绪的卡片或图片。
3. 过程:a. 教师展示情绪卡片,让幼儿选择一种情绪进行角色扮演。
大班主题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教案
![大班主题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d17339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3.png)
大班主题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教案大班主题教案: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一、教学目标:通过对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的认识和区分,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情商。
二、教学内容:1、认识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的特点及区别;2、学习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喜、怒、哀、乐等情感,尤其是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
三、教学方法:情感教育法、课堂讨论法、示范教学法、情境激发法等。
四、教学过程:1、游戏互动教师先拿出两个娃娃,一个是笑脸娃娃,一个是哭脸娃娃。
然后问幼儿:“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娃娃的不同之处,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读绘本读绘本《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然后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书中人物的情感,并找出娃娃中出现的情感词汇。
3、游戏训练教师设计情感游戏,引导幼儿学会根据情感自己选择哭脸娃娃或笑脸娃娃。
比如,教师模拟失落感时,要求幼儿在选择娃娃时,选择哭脸娃娃,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为什么选择哭脸娃娃。
4、情境创设教师通过灯光,音乐等各种工具营造不同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自己的情感,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感。
比如,让幼儿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选择笑脸娃娃,而在阴雨天气或遇到困难时选择哭脸娃娃。
五、教学策略:1、情境激发法教师通过灯光,音乐等各种工具营造不同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自己的情感,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感。
2、情感教育法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以情感教育为主”的教育理念,引导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情商。
3、课堂讨论法教师通过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幼儿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加强对情感的认知。
4、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所选绘本进行示范教学,让幼儿模仿,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情商。
六、教学评估:1、幼儿能准确分辨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的特点和区别。
2、幼儿能在不同情境下,根据自己的情感选择不同的娃娃,并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感。
3、幼儿能理解书中人物的情感,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七、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教学,幼儿能够准确分辨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的特点和区别,并在不同情境下,根据自己的情感选择不同的娃娃,并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感。
幼儿园大班哭脸和笑脸主题教案
![幼儿园大班哭脸和笑脸主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e47a1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a.png)
幼儿园大班哭脸和笑脸主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哭脸和笑脸,了解它们代表的含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表达自己情绪的能力,学会用笑脸和哭脸来表示自己的情绪。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分享快乐和安慰。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哭脸和笑脸:讲解哭脸代表伤心、难过,笑脸代表开心、快乐。
2. 表情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会用笑脸和哭脸表达自己的情绪。
3. 情绪分享:让幼儿分享自己开心和不开心的经历,学会表达和倾诉。
4. 关爱他人:教育幼儿在生活中关心同伴,遇到哭脸时要给予安慰,共同快乐。
5. 手工制作:制作笑脸和哭脸贴纸,增强幼儿对主题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哭脸和笑脸,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难点:培养幼儿在生活中关爱他人,学会分享快乐和安慰。
四、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表情游戏让幼儿参与其中,体验情绪的变化。
2. 讲述法:讲解哭脸和笑脸的含义,让幼儿理解情绪的表达。
3. 实践法:让幼儿在现实生活中尝试用笑脸和哭脸表达自己的情绪。
五、教学准备:1. 教具:笑脸和哭脸贴纸、画纸、彩笔等。
2. 环境: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3. 经验: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程度的情绪体验。
六、教学步骤:1. 导入:以一个有趣的表情故事引起幼儿对哭脸和笑脸的兴趣。
2. 认识哭脸和笑脸:讲解哭脸和笑脸代表的情绪,让幼儿认识到开心和伤心时的不同表情。
3. 表情游戏:组织幼儿进行表情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情绪的变化,学会用笑脸和哭脸表达自己的情绪。
4. 情绪分享:让幼儿分享自己开心和不开心的经历,引导幼儿用笑脸和哭脸表达自己的情绪。
5. 关爱他人:教育幼儿在生活中关心同伴,遇到哭脸时要给予安慰,共同快乐。
6. 手工制作:制作笑脸和哭脸贴纸,增强幼儿对主题的认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判断他们是否能够用笑脸和哭脸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大班主题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教案
![大班主题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62963f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d2.png)
大班主题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教案大班主题: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
2. 理解笑脸和哭脸的含义。
3. 发现身边的事物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的图片、音乐、故事书、玩具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向孩子们展示笑脸和哭脸的图片,问孩子们知道这些表情吗?是否能说出这些表情的含义?2. 儿歌唱跳(10分钟)教师播放《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的儿歌,让孩子们跟随音乐做出相应表情。
3. 讲故事(15分钟)教师向孩子们讲述一个小故事:小狗迷路了,它走到森林里,看到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它会怎么选择呢?教师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小狗会选择哭脸娃娃?为什么我们要保持笑脸?孩子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4. 互动游戏(15分钟)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分组,玩游戏“笑脸和哭脸接力赛”。
每组选出一名成员,手拿笑脸或哭脸娃娃,和队员们做出相应的表情,快速传递给下一名成员,直到传到终点线上。
5. 制作手工(15分钟)教师准备纸板、颜料、毛笔等材料,让孩子们制作自己的笑脸和哭脸娃娃。
通过制作手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笑脸和哭脸的含义。
6. 结束活动(5分钟)教师向孩子们总结当天的活动,鼓励孩子们将今天学到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中,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笑容的人。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孩子们认识了笑脸和哭脸,理解了它们的含义。
同时,通过互动游戏和手工制作,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互动,引导孩子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增强了课堂氛围。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孩子们的直觉性体验,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事物。
五、延伸活动1. 观看动画片《愤怒的小鸟》:通过观看小鸟们的表情和行为,让孩子们理解开心和愤怒的区别,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2. 不同情景下的表情练习:让孩子们模拟生活中的不同情景,如开心、难过、紧张等,通过表情练习,培养孩子们感知自身情绪的能力。
大班我的心情主题活动哭脸和笑脸教案
![大班我的心情主题活动哭脸和笑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153d7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27.png)
一、主题活动名称:大班我的心情主题活动——哭脸和笑脸二、主题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哭脸和笑脸代表的不同情绪,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情绪变化。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能够通过表情和语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学会关心他人,能够主动询问并安慰情绪低落的同伴。
三、主题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哭脸和笑脸的图片、情绪卡片、画笔和颜料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有经历过不同的情绪变化。
四、主题活动过程:1. 导入部分:通过一个故事引发幼儿对情绪的讨论,引导幼儿认识到人们会有不同的情绪。
2. 主题活动部分:a. 教师向幼儿展示哭脸和笑脸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哭脸和笑脸代表的情绪。
b. 幼儿通过情绪卡片,表达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情绪,并分享自己的情绪变化。
c. 教师引导幼儿通过画笔和颜料,画出自己的笑脸和哭脸,并表达自己的情绪。
3. 总结部分: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到情绪是人的正常心理反应,我们要学会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绪,也要关心他人的情绪。
五、主题活动延伸:1. 家庭延伸:家长协助幼儿记录一天中的情绪变化,并在睡前与幼儿一起回顾,培养幼儿表达情绪的能力。
2. 环境延伸: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情绪墙”,让幼儿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并鼓励同伴之间相互关心和安慰。
六、主题活动名称:大班我的心情主题活动——情绪角色扮演七、主题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不同情绪的表现形式,并能够模仿相应的情绪表达。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语言来表达情绪。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学会同理心,能够关心他人的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安慰和支持。
八、主题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情绪角色扮演卡片、小道具、画纸和颜料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了解不同情绪的表达方式。
九、主题活动过程:1. 导入部分:通过一个故事引发幼儿对情绪角色扮演的兴趣,引导幼儿认识到人们会有不同的情绪表现。
2. 主题活动部分:a. 教师向幼儿展示情绪角色扮演卡片,引导幼儿模仿相应的情绪表达。
哭脸和笑脸幼儿园大班教案
![哭脸和笑脸幼儿园大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62853e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d2.png)
哭脸和笑脸幼儿园大班教案哭脸和笑脸幼儿园大班教案作为一名老师,总不行避开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哭脸和笑脸幼儿园大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关怀到有需要的伴侣。
哭脸和笑脸幼儿园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集合的概念。
2、能进行多维度的排序。
增加幼儿对排序操作活动的爱好,逐步进展幼儿的思维、观看、比较和初步的推断推理力气。
3、教育幼儿按要求排队,不你推我挤,留意平安。
活动重难点:重点:初步感知集合的概念。
难点:能进行多维度的排序。
活动预备:自制娃娃脸若干张,脸部形状有圆脸和椭圆形两种,脸部表情有哭脸和笑脸两种,颜色有红、黄两种。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以谈话形式引入新课:师:在一座树林里住着一户人家,里面有很多的娃娃,有哭脸娃娃和笑脸娃娃,他们有的长着圆形的身体,有的长着椭圆形的身体,有的穿着红衣服,有的穿着黄衣服,可爱极了。
有一天,他们预备分家搬进新居子,娃娃们听说大七的小伴侣很聪慧,想请你们帮忙分家,好不好呀?二、活动指导(一)、娃娃脸分家师:请你们给这些娃娃脸分家,看看可以有几种分家的方法,好不好?(好)小伴侣可以依据娃娃脸的颜色、形状、表情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个别幼儿回答)老师依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画出各种各样的娃娃脸的家,并把相应的娃娃脸送到各自的家。
如画上红色的家,并把红色的圆形笑脸、哭脸,红色的椭圆形笑脸、哭脸四张娃娃的脸贴进这个家;笑脸的家,包括红色的圆形笑脸、椭圆形笑脸,黄色的圆形笑脸、椭圆形笑脸等。
让幼儿获得有关“集合”的阅历。
(二)、娃娃脸排排队1、师:娃娃脸们真兴奋,小伴侣帮他们分好了家,他们想一起出游玩耍!请你们帮他们排排队吧,先四个人排一队,每一队都有特殊的挨次,好不好?老师可先示范一种排序方法,如红色圆形笑脸—黄色椭圆形笑脸—红色圆形笑脸—黄色椭圆形笑脸,启发幼儿进行多种排序。
2、老师依据幼儿的回答,把相应的娃娃脸挨次贴在黑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主题活动课程计划:哭泣的面孔和
笑脸课程计划
大型主题活动哭脸和笑脸教学计划主要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和困难,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初步感知收集的概念,可以进行多维度排序。
提高孩子对分类活动的兴趣,逐步培养孩子的思维,观察,比较和初步判断和推理能力,适合幼儿园教师参加大班主题活动课,来看哭脸和笑脸课程计划。
活动目标:
1.初步认知的概念。
2,可多维排序。
增强儿童对分类活动的兴趣,逐步培养儿童的思维,观察,比较和初步判断和推理能力。
3,教育幼儿按要求排队,不要逼我挤,注意安全。
4.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期间展示孩子的可爱一面。
繁重而艰难的活动:
焦点:初始感知集合的概念。
难点:能够对多个维度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有几种自制婴儿的脸。
有两种脸型:圆脸和椭圆形。
面部表情有两种:哭脸和笑脸。
颜色为红色和黄色。
活动程序:
首先,导入活动
以对话的形式介绍新课程:
老师:木屋里有一个家庭,有许多娃娃,哭泣的娃娃和微笑的娃娃。
其中一些有圆形的身体,一些有椭圆形的身体,有些是红色的。
有些穿黄色衣服很可爱。
有一天,他们准备搬进新房子。
这些娃娃听说大琪的孩子非常聪明,想请你帮忙分开家人。
好的?
二,活动指导
(一),婴儿脸分离
老师:请把这些婴儿脸分开,看看是否有几种方法将它们分开,好吗?(好)儿童可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如婴儿脸的颜色,形状和表情。
(个别孩子的答案)根据孩子的回答,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各种婴儿脸,并将相应的婴儿脸发送到家中。
如画一个红色的家,并戴上一个红色的圆形笑脸,哭泣的脸,红色的椭圆形笑脸,哭脸四个娃娃脸成这个家;笑脸回家,包括红色圆形笑脸,椭圆形笑脸,黄色圆形笑脸,椭圆形笑脸等。
让幼儿获得“收藏”体验。
(2),宝宝脸排排队
老师:宝宝的脸真的很开心。
孩子们帮助他们找到了一个好家。
他们想出去一起玩!请帮助他们排队,前四人排队,每个团队都有特别订单,好吗?
老师可以首先演示一种排序方法,例如红色圆形笑脸 - 黄色椭圆形笑脸 - 红色圆形笑脸 - 黄色椭圆形笑脸,激发孩子进行多种练习。
2.根据孩子的回答,老师将相应的婴儿脸部顺序放在黑板上。
3,老师:宝贝脸上说,你能帮助他们一个团队中的八个人吗?孩子们,你有解决方案吗?这种分类很困难。
教师可以让孩子先填充它,然后逐渐过渡到孩子们进行分类,如红色圆形笑脸 - 红色圆脸 - 黄色圆形笑脸 - ? - 红色椭圆形笑脸 - 黄色椭圆形哭脸。
4.老师指导孩子进行多维分类,并根据孩子的答案,将相应的婴儿脸部顺序贴在黑板上。
二,游戏:排队
老师:我们一起玩一个叫做“票务”的游戏,好吗?每个孩子都有一张娃娃脸,八个孩子组成一个团体。
每组儿童都排出了婴儿脸的排队方法。
看看哪一组孩子准快,快!教育幼儿按要求排队,不要逼我挤,注意安全。
2,孩子玩游戏,游戏可以重复。
3,老师总结:孩子很聪明,可以根据宝宝脸部颜色,形状,表情等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排队。
现在让孩子们在第27页《娃娃脸排排队》打开孩子的书,看看谁是快速和正确的。
老师指导孩子的家庭作业。
老师:孩子们,让我们来看看第一线,红色圆形笑脸 - 红色圆脸 - 黄色圆形笑脸 - ? - 红色椭圆形笑脸 - 红色椭圆形哭脸 - 黄色椭圆形笑脸 - 黄色椭圆形哭脸,应该在广场上画什么?(黄色圆脸哭)对,它是一个黄色的圆形哭脸,请照顾27页的作业。
5,教师导游指导,重点指导贫困儿童完成作业。
第三,事件结束了
1.总结孩子的工作,赞美努力工作的孩子。
2.清理学习设备并结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