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蛙心收缩的记录和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合集下载

蛙心的兴奋与收缩、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实验

蛙心的兴奋与收缩、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实验

蛙心的兴奋与收缩、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实验实验时间:周五下午实验人:13335169 王晓雅13335155 唐浩能一、实验目的1. 蛙心在体心搏过程的描记;2. 蛙类心脏收缩与电兴奋的关系;3. 蛙类心室肌的期外(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二、实验原理(一)蛙心结构与兴奋收缩1. 蛙心的结构两栖动物蛙类的心脏结构为二心房、一心室,位于其心房背部膨大的静脉窦是心脏的起搏点,发挥着与哺乳动物窦房结相似的作用,且保留了节律性收缩与舒张的功能。

静脉窦兴奋与收缩的节律最高,心脏活动的节律主要取决静脉窦的节律。

蛙的心率约为36~60次/分,随着季节的不同而不同。

利用张力换能器和计算机采集系统将心脏的活动以张力变化的形式描记下来,得到的曲线称为心搏曲线。

2. 蛙心收缩的描记蟾蜍在体心脏搏动曲线3. 蛙心兴奋收缩耦联与功能合胞体特性心肌先发生兴奋,然后通过兴奋-收缩耦联,产生收缩。

由于心肌结构与功能上的特征,静脉窦、心房和心室各自表现出同步性的兴奋与收缩。

兴奋的时程较长,收缩是“全或无”似的。

心脏收缩的机械活动,与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电活动,是两个不同的生理过程。

在描记心搏曲线的同时,用心电图记录心脏的生物电变化,可用于观察心脏的机械收缩与电变化之间的关系。

(二)兴奋性的周期变化和心肌收缩的关系1. 心肌兴奋的不应期与其收缩的收缩时相持平A.由于电压依赖的Ca2+通道的开启,心肌动作电位有一个长的平台期。

通过这些通道进入细胞的Ca2+虽然是少量的,但是对于SRCa2+通道的开启却是关键的。

SRCa2+释放使细胞内[Ca2+]有足够程度的升高,并暴露肌动蛋白上肌球蛋白的结合位点,进而产生收缩。

当细胞内[Ca2+]由于SR的Ca2+回收和肌膜Ca2+泵及3Na+-1Ca2+逆向转运体的排Ca2+作用而降低时,产生舒张。

B.心肌长时间的动作电位(持续时间约300ms)跨越了收缩期间,导致长的不应期,并降低强直收缩发生的可能性。

青蛙期前收缩与代偿性间歇实验报告

青蛙期前收缩与代偿性间歇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康复2班实验小组:第三组姓名:卢锦锟实验日期:2015年9月29日(一)实验项目:蛙类期前收缩和代偿性间歇的观察(二)实验目的:学习在体蛙心心跳曲线的记录方法,通过在心脏活动的不同时期给予刺激,观察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了解心肌兴奋性的特点,验证心肌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的特征。

(三)基本原理:(要求对写出关键点)心肌在经历一次兴奋后,其兴奋性会发生一系列周期性的变化。

心肌兴奋后的兴奋性变化特点是其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约相当于心动周期的整个收缩期甚至包括舒张早期。

在此期中,任何强大的刺激均不能使之产生动作电位。

此后为相对不应期,可对强刺激产生动作电位。

最后为超常期。

后两期均发生在心肌的舒张期内。

因此,在舒张期内(有的不包括舒张早期),给予心室一次阈上刺激,便可以在正常节律性兴奋到达心室之前,引起一次扩布性的兴奋和收缩,由于该兴奋和收缩发生在正常节律性兴奋之前,故称为“期前收缩”(亦称“早搏”)。

而正常的节律性兴奋到达时,心肌正好处于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因而不能引起心室的兴奋和收缩,此时心室停留舒张状态。

直至下一次正常节律性兴奋到达时,才恢复正常的节律性收缩。

这种期前收缩后出现的一次时间较长的舒张间歇期,称为代偿间歇。

(四)实验主要设备和仪器、药品和用品(要求分类、简洁、清晰表述)1、仪器设备: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铁架台,张力换能器,微调固定器,蛙类手术器械,娃心夹,刺激电极等;2、药品用品:丝线,滴管,烧杯,任氏液,胶泥等;(五)实验的步骤与方法(列出主要步骤、方法要点)1、动物手术:在体蛙心标本的制备(1)破坏青蛙的脑和和脊髓:左手持青蛙(或蟾蜍),用食指下压其头部前端,拇指按压背部,使头前俯。

右手持探针在头后缘的枕骨大孔处垂直刺入皮肤,再将针折向前方插入颅腔,并左右移动捣毁脑组织;然后将探针退出至枕骨大孔出,将针尖向后,插入椎管捣毁脊髓。

待其四肢肌肉僵直消失、肌肉松弛、反射消失、无自发运动,即表示脑、脊髓已完全破坏。

实验三 蛙类心脏的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实验三  蛙类心脏的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实验三、蛙类心脏的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一、实验目的:学习蛙类心脏活动曲线的描记方法,验证心动周期中心脏兴奋性变化的规律及有效不应期长的特点。

二、实验原理:心肌舒张早期以后,下一次正常的窦性节律性兴奋到达前出现的收缩,称为“期前收缩”。

同正常节律兴奋到达之前,有效不应期后,给心脏施加一个合适刺激就能引起一次期前收缩。

期前收缩也有一个较长的不应期,因此,如果下一次到达时,正常的窦性节律性兴奋正好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就不能引起心肌收缩,这样,期前收缩结束后到第二次正常的窦性节律性兴奋到达前往往出现一个较长时间的间歇期,称为“代偿间歇”。

三、实验步骤1.动物准备取蟾蜍,破坏脑和脊髓,仰卧位固定于蛙板上。

2.手术⑴从剑突下将胸部皮肤向上剪开(或剪掉),再剪掉胸骨,打开心包,暴露心脏。

⑵将有联机的蛙心夹在心室舒张期夹住心尖,蛙心夹的线头连至张力换能器的悬梁臂上。

此线应有一定的紧张度。

将刺激电极固定于万能支台,使其两极与心室接触。

3.连接实验仪器装置张力换能器接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第一通道(亦可选择其它通道)。

刺激电极与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刺激输出相连。

4.蟾蜍心室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的观察打开计算机,启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点击菜单中的信号输入,在一通道选张力。

在实验项目中选循环实验,并在“子菜单”中选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5.描记正常蛙心的搏动曲线,曲线上升支代表心缩期,下降支代表心舒期。

6.选择一适当的刺激强度,分别在心室收缩期、舒张早期、中期和晚期对心室施加同样的电刺激,观察心搏曲线有何变化。

注意每刺激一次,须等心室恢复正常跳动后再给下一次刺激。

四、实验结果:(1)用中等强度(2-3V)的单个阈上刺激分别刺激心室收缩期和心室舒张期:前者不出现期前收缩;后者出现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A ④①②五、实验结果分析心肌细胞兴奋性变化的特点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在此期间将不会接受任何新的刺激,产生新兴奋,只有进入舒张期后才能接受新的刺激,所以不会出现复合收缩的现象,也不会发生强直收缩,只能是一次次舒、缩交替的单收缩。

蛙心起搏点观察,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蛙心起搏点观察,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实验三、蛙心起搏点观察,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目的要求: 1.学习暴露蛙类心脏的方法,熟悉心脏的结构,观察
心脏各部分自动节律性活动的时相及频率。 2.观察心室在收缩活动的不同时期对额外刺激的反应
,了解心肌兴奋性的变化及代偿间歇的发生机理。
基本原理
➢ 两栖类动物的心脏为两心房、一心室。正常情况下,心脏 的活动节律服从静脉窦的节律,其活动顺序为:静脉窦、 心房、心室。这种有节律的活动可以用机械方法或通过换 能器记录下来,称为心搏曲线。
➢ 心肌的机能特征之一是绝对不应期几乎占整个收缩期。在 心室舒张期给以单个阈上刺激,则产生一次正常节律以外 的收缩反应,称为期外收缩。在期外收缩之后,就会出现 一个较长时间的间歇期,称为代偿间歇。
方法与步骤
蛙心起搏点观察
1.暴露心脏,观察心脏的结构 2.观察心搏过程:仔细观察静脉窦、心房及心室收缩
的顺序和频率。分别进行斯氏第一结扎和斯氏第二 结扎。待心室恢复搏动后,计数每分钟心脏各部分 的搏动次数。 3.记录心搏曲线仔细观察曲线各波与心脏各部位活动 的关系。
1期.将前蟾收蜍缩捣与毁代脊偿髓后间暴歇露心脏,背位固定于蛙板上。用系
线的蛙心夹夹住少许心尖肌肉,将系线固定在通用杠杆上 。连接张力换能器和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2.开动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正常心搏曲线作为对照。
3.选择刚能引起心室发生期外收缩的刺激强度(于心室舒 张期调试),分别在心室收缩的收缩期和舒张期给予单个 刺激,观察心搏曲线有无变化。
4.以同等刺激强度,分别在心室舒张的早期、中期和晚期 给予单个刺激,观察心搏曲线的变化。
装置图和收缩波型
1. 讨论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产生的原因。 2.心肌有效不应期长有何生理意义? 3.当心率过速或过缓时,期前收缩后是否一定会出现代 偿间歇?为什么? 4.本实验如果实下 载

蛙心自律性、蛙心室期外收缩和代偿间歇

蛙心自律性、蛙心室期外收缩和代偿间歇

蛙心自律性、蛙心室期外收缩和代偿间歇一、实验结果1.蛙心自律性观察结果:暴露蛙心后,腹面可观察到心房、心室和左右主动脉(粗,颜色较浅)。

背面可见心房、静脉窦(暗红色)及与之相连的静脉血管,静脉窦与右心房交界处的窦房沟(半月形白色条纹)。

蛙心按静脉窦→心房→心室,依次收缩。

起搏点及自律性:(单位:次/min)由上表可知:①正常生理条件下,静脉窦、心房、心室三者收缩频率基本相符。

②斯氏第一结扎后,静脉窦收缩频率下降,心房和心室立即停止跳动。

③斯氏第二结扎后,静脉窦收缩频率相比于第一结扎后有所上升,心房、心室恢复跳动,且心室收缩频率很低。

2.蛙心室期外收缩和代偿间歇由于仪器问题,未成功获得图像。

二、分析与讨论1.蛙心自律性窦房结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心房、心室是潜在起搏点。

正常情况下,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心房次之,心室最低。

心脏的心跳节律服从窦性节律,窦房结以外的心脏自律组织(心房、心室)因受窦房结兴奋的控制,不表现其自律性。

但在窦房结自律性降低、兴奋不能下传或者潜在起搏点自律性增高等情况下,心脏将按潜在起搏点的节律搏动。

结扎前,窦房结通过抢先占领和超速驱动压抑两种方式控制心房、心室。

斯氏第一结扎后,窦房结和心房的兴奋传导中断,心房和心室马上停搏。

抢先占领解除,然而由于超速驱动压抑,心房和心室的的节律性受到明显的抑制,不能立即恢复,故收缩频率为0。

斯氏第二结扎后,心房与心室的兴奋传导中断,由于此时超速驱动压抑的作用已消除,心房、心室的的自律性恢复,故以各自的节律搏动。

2.蛙心室期外收缩和代偿间歇心肌的有效不应期长,几乎占据了整个心肌收缩期和舒张早期,这一时期对任何刺激均不会产生兴奋和收缩。

在心肌舒张的的中晚期(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给予心室一次阈上刺激可在正常兴奋到达心室前引起一次兴奋和收缩,称期前收缩。

期前收缩也有自己的有效不应期,若正常节律性兴奋到达心室时,正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不能引起心室的兴奋和收缩,直至下一次正常节律性兴奋到达时,才恢复正常的节律收缩,此较长的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蛙心肌收缩、代偿间歇

蛙心肌收缩、代偿间歇

蛙心肌期前收缩、代偿间歇和影响骨骼肌的因素一、实验目的1.掌握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2.观察刺激强度和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3.学习蛙心收缩曲线的记录方法,通过对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的观察,了解心肌兴奋性的变化特点,并比较心肌和骨骼肌收缩和兴奋性的异同点。

二、实验原理1.、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阈下刺激刺激→局部电位※达到阈强度的刺激→动作电位→肌肉收缩2、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刺激强度固定在引起肌肉最大收缩的最小强度→选用连续刺激→逐渐增加刺激强度低频刺激→单收缩刺激频率增加→不完全强直收缩刺激频率进一步增加→完全强直收缩3、心肌收缩心肌兴奋性周期性变化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三、实验步骤1、期期前收缩,代偿间歇1.1 毁脑毁脊髓1.2打开胸腔1.3剪开胸包膜、暴露心脏1.4用蛙心夹夹住心尖并与传感器相连1.5刺激电极-心室在收缩期或舒张期,能与刺激电极相接触。

2、肌肉神经实验-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2.1.毁脑毁脊髓2.2.剔除内脏(任氏液,洗手)2.3.分离坐骨神经干,腓肠肌,股骨2.4.与神经肌肉盒,传感器相连观察项目:2.5阈强度:引起肌肉最大收缩的最小刺激强度2.6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四.实验注意1.玻璃分针去除神经周围组织。

2.操作中滴加任氏液。

3.每次刺激后必须让标本有一定休息时间。

4.标本连线松紧合适,不能过分牵拉。

五、思考题1.肌肉收缩强度与刺激强度和刺激频率关系?2.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的产生机制是什么?3.心肌能否发生强直收缩?为什么?六、实验结果七、分析与讨论心肌在一定刺激强度下发生兴奋时,心肌不能产生新的动作电位的这段时间为有效不应期。

从曲线上看,心室肌在有效不应期之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之前,如果受到外来刺激,心室肌可提前产生一次兴奋与收缩,称为期前收缩。

心肌细胞产生期前收缩的原因可能有:1)由心肌细胞异常自律性所导致冲动形成,在外来刺激下,可能心肌细胞对不同离子浓度的改变,使舒张期自动除极而加速,从而使心肌自律性增强,而产生过早搏动2)在本实验中,心肌受到牵拉后而引起心律失常。

蛙心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实验报告

蛙心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实验报告

蛙心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实验报告蛙心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实验报告篇一:青蛙期前收缩与代偿性间歇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康复2班实验小组:第三组姓名:卢锦锟实验日期:2015年9月29日(一)实验项目:蛙类期前收缩和代偿性间歇的观察(二)实验目的:学习在体蛙心心跳曲线的记录方法,通过在心脏活动的不同时期给予刺激,观察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了解心肌兴奋性的特点,验证心肌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的特征。

(三)基本原理:(要求对写出关键点)心肌在经历一次兴奋后,其兴奋性会发生一系列周期性的变化。

心肌兴奋后的兴奋性变化特点是其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约相当于心动周期的整个收缩期甚至包括舒张早期。

在此期中,任何强大的刺激均不能使之产生动作电位。

此后为1相对不应期,可对强刺激产生动作电位。

最后为超常期。

后两期均发生在心肌的舒张期内。

因此,在舒张期内(有的不包括舒张早期),给予心室一次阈上刺激,便可以在正常节律性兴奋到达心室之前,引起一次扩布性的兴奋和收缩,由于该兴奋和收缩发生在正常节律性兴奋之前,故称为“期前收缩”(亦称“早搏”)。

而正常的节律性兴奋到达时,心肌正好处于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因而不能引起心室的兴奋和收缩,此时心室停留舒张状态。

直至下一次正常节律性兴奋到达时,才恢复正常的节律性收缩。

这种期前收缩后出现的一次时间较长的舒张间歇期,称为代偿间歇。

(四)实验主要设备和仪器、药品和用品(要求分类、简洁、清晰表述)1、仪器设备: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铁架台,张力换能器,微调固定器,蛙类手术器械,娃心夹,刺激电极等;2、药品用品:丝线,滴管,烧杯,任氏液,胶泥等;(五)实验的步骤与方法(列出主要步骤、方法要点)1、动物手术:在体蛙心标本的制备(1)破坏青蛙的脑和和脊髓:左手持青蛙(或蟾蜍),用食指下压其头部前端,拇指按压背部,使头前俯。

右手持探针在头后缘的枕骨大孔处垂直刺入皮肤,再将针折向前方插入颅腔,并左右移动捣毁脑组织;然后将探针退出至枕骨大孔出,将针尖向后,插入椎管捣毁脊髓。

期前收缩-代偿间歇实验报告

期前收缩-代偿间歇实验报告

期前收缩-代偿间歇实验报告课程:生理实验基础医学院系级班姓名:学号:组员:【实验目的】学习在体青蛙心脏收缩、舒张曲线的记录方法。

观察在心脏收缩的不同时期给予刺激后心脏收缩活动的反应,并分析产生心脏代偿间歇的机制。

【实验动物】蟾蜍【实验药品】任氏液等。

【实验步骤】1. 破坏脑和脊髓一手持蛙,一手持金属探针在蟾蜍枕骨大孔凹陷处刺入椎管,再向上插入颅腔并左右搅动,以彻底捣毁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然后将金属探针退至枕骨大孔皮下,将针尖转向朝下插入椎管中并上下移动捣毁脊髓。

此时蟾蜍出现四肢松软、呼吸消失,表示蟾蜍中枢神经系统已被完全破坏,否则重复上述操作。

2. 暴露心脏将破坏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蟾蜍仰卧位,用蛙足钉固定在蛙手术板上,用手术剪由剑突处向两锁骨肩峰端呈三角形剪开皮肤;用大剪刀剪去胸骨,暴露胸腔;用镊子提起心包膜,眼科剪将其剪开,暴露心脏。

3. 仪器设置打开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软件,依次选定“实验模块”→“循环实验”→“期前收缩-代偿间歇”项。

张力换能器连接于系统一通道上,4. 连接换能器将连有丝线的蛙心夹在心室舒张期夹于心尖部,丝线另一端与张力换能器应变片相连接,调节换能器张力,调节至心脏收缩曲线能较好的显示。

5. 安放刺激电极将刺激电极的两极与心室肌相接触,接触部位不得妨碍心脏收缩。

【实验结果】000000001050 设备温度19.9 ℃设备湿度47.0 RH% 大气压力98.2 kpa实验设备:BL-420N 设000000001050 设备温度19.9 ℃ 设备湿度47.0 RH% 大气压力98.2 kpa 实验设备:BL-420N 设完成报告:2019 年 10 月 25 日 批改报告: 年 月 日教师签名:【实验讨论】【实验结论】。

牛蛙代偿间歇实验报告(3篇)

牛蛙代偿间歇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观察牛蛙心脏在不同刺激条件下的搏动情况。

2. 研究牛蛙心脏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现象。

3. 了解心肌兴奋性及其在心脏活动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心肌细胞在发生兴奋后,其膜电位变化,Na+通道经历激活、失活和复活过程,兴奋性发生周期性变化。

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在此期间,任何强大刺激均不能引起心肌细胞兴奋而收缩。

有效不应期之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到达之前,受到一次额外刺激,或窦房结以外传来异常兴奋,就可引起一次提前出现的收缩,称为期前收缩。

当正常窦房结节律性兴奋正好落在心室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时,不能引起心室兴奋和收缩,出现一次兴奋脱失,需待下次正常节律性兴奋到达时,才能恢复到正常的节律性收缩。

因此,在期前收缩之后就会出现一个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三、实验器材1. 牛蛙一只2. 牛蛙解剖器械一套3. 电刺激仪4. 记录仪5. 任氏液6. 蛙心夹7. 棉线8. 蛙板9. 蛙钉10. 刺激电极四、实验步骤1. 将牛蛙置于蛙板上,用蛙钉固定四肢。

2. 按照常规解剖方法,暴露牛蛙心脏,并夹持心脏。

3. 用任氏液保持心脏湿润。

4. 将刺激电极连接到电刺激仪上,调节刺激强度和频率。

5. 用蛙心夹夹住牛蛙心脏的左侧心房,记录心脏正常搏动情况。

6. 在心脏舒张期给予一次阈上刺激,观察期前收缩现象。

7. 在心脏舒张期给予多次阈上刺激,观察代偿间歇现象。

8. 改变刺激强度和频率,观察心脏搏动情况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1. 心脏正常搏动情况:心脏搏动规律,心房和心室收缩交替出现。

2. 期前收缩现象:在心脏舒张期给予一次阈上刺激后,出现一次提前出现的收缩,心室收缩时间缩短。

3. 代偿间歇现象:在心脏舒张期给予多次阈上刺激后,出现一次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4. 改变刺激强度和频率:随着刺激强度和频率的增加,心脏搏动加快,收缩时间缩短。

六、实验分析1. 本实验成功观察到了牛蛙心脏的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现象,验证了心肌兴奋性及其在心脏活动中的作用。

蛙心搏的观察与描记,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实验报告

蛙心搏的观察与描记,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实验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 学号专 业 生物科学 年级、班级 14课程名称 动生实验 实验项目蛙心搏的观察与描记,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实验类型 实验时间 2016 年 10月20日实验指导老师 刘文晓、胡学军老师 实验评分一、实验目的1.学习暴露蛙类心脏的方法和蛙类心搏曲线的描记方法2.熟悉蛙心的结构和各部分的自动节律性活动3.观察描记蛙心的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二、实验原理蛙类心脏有两个心房和一个心室,心脏活动具有自律性,蛙心脏的起搏点是静脉窦。

心房、心室的自律细胞称为潜在起搏点。

静脉窦的节律最高,心房次之,心室最低。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活动节律受控于静脉窦的节律,其活动顺序为:静脉窦、心房、心室。

如果静脉窦的兴奋传导受阻,潜在起搏点可取代静脉窦引发心房、心室收缩活动。

静脉窦、心房、心室的收缩活动可以通过张力传感器描记下来。

自律细胞的兴奋性和节律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体温是影响兴奋性的重要因素。

分别单独加温心室、心房、静脉窦,观察其节律变化,可以证明三者节律性的高低。

心肌的技能之一是具有较长的不应期,绝对不应期几乎占整个收缩期,有效不应期几乎相当于心室整个收缩期及舒张期的前三分之一。

在心室收缩期内给予任何刺激,心室都不发生反应。

在心室的舒张期特别是舒张的中后期,给予心室一个阈上刺激,则引发一次正常自律性以外的收缩反应,成为期前收缩或期外收缩。

期外收缩本身也有一个有效不应期,当静脉窦传来的正常节律性兴奋刚好落在这个不应期内时,心室不再发生收缩反应,须待静脉窦传来下一次兴奋才能发生收缩反应。

因此,在期外收缩之后,就会出现一个较长于正常节律性活动的间歇期,称为代偿间歇。

心肌组织的这个特点,使得心肌不会像骨骼肌那样产生完全强直收缩,保证心肌始终作收缩与舒张的节律性活动,从而使心脏有血液回心充盈的时期,实现心脏的泵血功能。

三、实验器材LabChar7 软件系统、PowerLab 实验系统、蛙、常用手术器械、棉线、任氏液、张力传感器、两个针形插入电极、蛙心夹四、实验步骤1 蛙心搏的观察与描记1)暴露心脏:取一只蛙,将其双毁髓(破坏脑与脊髓),背位(仰卧)固定于蛙板上。

3蛙心收缩的记录和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3蛙心收缩的记录和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蛙心收缩的记录和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一、实验目的:了解心肌收缩特性以及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并掌握其记录方法二、实验原理:蛙心肌的特性之一是具有较长的不应期。

绝对不应期占据了整个收缩期,因此给心脏连续刺激并不能形成强直收缩。

这种特性对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在相对不应期给予单个阈上刺激,其后便产生一个较长的代偿间歇。

心肌还具有“全或无”特性。

在其他条件都恒定的情况下,心肌对任何强度的阈上刺激放的同样大小的反应。

三、实验用品:1.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机械-电换能器,刺激电极,铁支架,双凹夹,蛙类手术器械一套,蛙板,娃钉,蛙心夹,棉线,滴管,任氏液,胶泥。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1.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后,将其仰卧钉于蛙板上,暴露心脏2. 在心室舒张期,用蛙心夹夹住心尖约1mm3.仪器连接,观察记录4.依据试验项目,给以心脏中等强度的单个刺激,观察心电图变化;2)注意事项1、破坏蟾蜍脑和脊髓要完全。

2、用蛙心夹夹住心尖时应当避免刺破心脏3、实验过程中,要经常用任氏液保持心脏的湿润。

4、在刺激心脏之前,先用刺激电极刺激腹部肌肉以检查电刺激是否有效。

5、每刺激一次心室后,要让心脏恢复2~3次正常搏动后,再行下一次刺激。

6、注意避免刺激电极的短路。

3)实验观察项目(1)描记正常心跳曲线,观察心脏收缩期与舒张期相对应的心跳曲线。

(2)在心脏收缩期间,给以中等强度的单个刺激,观察心电图变化;(3)在心脏舒张期间,给以中等强度的单个刺激,观察心电图变化(4)结扎静脉窦与心房之间,此时心脏停止跳动,给予阈下刺激及强度增加的阈上刺激五、实验结果观察与记录以及分析:1正常心跳曲线:2在心脏舒张期间,给以中等强度的单个刺激分析在心脏一次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后、正常的窦性节律到来之前,给以中等强度的单个刺激,观察到期前收缩,即心室产生一次窦性节律之外的收缩活动;在心脏期前收缩后,来自窦房结的兴奋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中,因此在此时便有一段较长的间歇,即代偿间歇。

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实验报告

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生理学实验名称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一、实验目的熟悉:观察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的方法掌握:在体蛙心心跳曲线的记录方法二、实验原理及要求在一次心动周期中,当心肌经历一次兴奋收缩后,其兴奋性将会出现一系列周期性的变化。

心肌兴奋后其兴奋的变化特点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约相当于整个收缩期,甚至可延续到舒张早期。

在此期中,任何刺激均不能使之产生动作电位并引起心肌的再次兴奋收缩。

随后为相对不应期,在此期给予心肌以强刺激可使其产生动作电位,最后为超常期,后两期均发生在舒张期内。

因此,如果在心室肌舒张期内,引起一次扩布性兴奋和收缩,这次提前发生的兴奋收缩,称为期前收缩或过早搏动。

而随后到达的正常的节律性兴奋,正好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因而不能引起心室的兴奋和收缩,此时,心室较长时间地停留在舒张状态,直至下一次正常的节律性兴奋到达时,才恢复原来的正常节律性收缩,这个在期前收缩后出现的持续时间较长的舒张间歇期,称为代偿间歇。

在显示器上可观察到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三、实验仪器设备蟾蜍、BL-420F生理信号处理系统、张力换能器、铁支架、双凹活动夹、蛙板、蛙类手术器械、蛙心夹、玻璃小烧瓶或培养皿、吸滴管、任氏液、胶泥四、实验步骤1.用探针损毁蟾蜍的脑、脊髓、仰卧位固定于蛙板,打开胸腔,暴露心脏,剪开心包膜。

在心舒期用蛙心夹夹住心尖,将系于蛙心夹的线于张力换能器连接调节张力换能器高度,使连线保持垂直,松紧适当。

张力换能器输入端连接BL-420F系统1 通道。

将刺激电极固定,刺激电极与心室接触良好。

2.打开计算机,启动BL-420F生理信号处理系统。

进入“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实验菜单,调节参数。

3.实验观察(1)记录正常的心跳曲线。

观察辨认心房波和心室波,确定曲线收缩期和舒张期。

(2)先描记几个正常心跳曲线作为对照,然后选择适当强度的阈上刺激,用同等强度单个电刺激分别在心室舒张的早、中、晚期刺激心室(注意每刺激一次后,要待心室恢复正常几个心搏后在进行第二次刺激),观察心跳曲线有何变化?课程名称生理学实验名称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3)以同等刺激强度,在心缩期给予心室一次刺激,观察心跳曲线是否发生变化。

蛙的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实验报告

蛙的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实验报告

蛙的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实验报告蛙的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实验报告引言: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通过不断地收缩和舒张来泵血循环,为身体提供氧气和养分。

然而,有时心脏的节奏会出现异常,如期前收缩,这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本实验旨在探究蛙心脏在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时的反应和适应能力。

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选取健康的蛙作为实验对象。

2. 实验装置:使用心电图仪记录蛙心脏的电活动,并通过压力传感器测量心脏的收缩力。

3. 实验步骤:a. 麻醉蛙,将其固定在实验台上。

b. 将心电图电极插入蛙的心脏,确保良好的信号质量。

c. 通过压力传感器测量心脏的收缩力。

d. 通过心电图仪记录蛙心脏的电活动。

e. 通过刺激蛙的心脏,引发期前收缩,并观察心脏的反应。

f. 在期前收缩后,观察心脏的代偿间歇现象。

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显示,在刺激蛙心脏后,出现了期前收缩的现象。

期前收缩是指心脏在正常节奏之前的额外收缩,通常由心房或心室中的异常电活动引起。

在期前收缩后,心脏的收缩力明显减弱,心电图上也出现了异常的波形。

在代偿间歇阶段,心脏会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反应来恢复正常的节律和功能。

首先,心脏会延长收缩相的持续时间,以增加每次收缩的血液排出量。

其次,心脏的收缩力会增加,以弥补期前收缩时的减弱。

最后,心脏的节律会加快,以保持正常的心率。

这种代偿能力表明蛙心脏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恢复能力。

然而,频繁的期前收缩可能会导致心脏功能的长期损害,甚至引发心律失常等严重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保持心脏的健康,避免引发过多的期前收缩。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到蛙心脏在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时的反应和适应能力。

期前收缩会导致心脏收缩力的减弱和心电图的异常,而代偿间歇则是心脏通过一系列生理反应来恢复正常功能。

这些发现对于进一步研究心脏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尽管本实验主要以蛙心脏为对象,但对于人类心脏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心脏的功能和适应能力,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维护自己的心脏健康,预防心脏疾病的发生。

11.蛙心兴奋与收缩实验(2013)

11.蛙心兴奋与收缩实验(2013)
4.从图中可以看出,心脏收缩是有相当高的节律的。
(二)蛙类心脏收缩与电兴奋的关系。
上图为心脏兴奋电位图,下图为对应的心脏收缩张力图
心电
200ms/div
0.3g
直流
30HZ
张力
200ms/div
10ml
0.2s
30hl
1.心肌先发生兴奋,然后通过兴奋-收缩耦联,产生收缩。
2.由于心肌结构与功能上的特征,静脉窦、心房和心室各自表现出同步性的兴奋与收缩。兴奋的时程较长,收缩是“全或无”似的。
3.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正常情况下,窦房结产生的每一次兴奋传播到心房肌或心室肌的时间,都是在前一次兴奋的不应期终结之后,因此,整个心脏能够按照窦房结的节律而兴奋。但如果心室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受到人工的或窦房结之外的病理性异常刺激,则可产生一次期前兴奋,引起期前收缩或额外收缩。期前兴奋也有它自己的有效不应期,当紧接在期前兴奋之后的一次窦房结兴奋传到心室肌时,常常正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因而不能引起心室兴奋和收缩,形成一次“脱失”,必须等到再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传到心室时才能引起心室收缩。这样,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出现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性间歇。随之,才恢复窦性节律。
六.实验讨论
(一)实验注意点:
1.心血管类生理学实验尽量减少动物的出血,避免伤及血管。
2.使用蛙心夹,既要夹牢蛙心,防止滑脱,又不能夹伤心室或影响心室的正常收缩。
3.在体心脏不象离体的骨骼肌,与传感器之间的连线不要拉太紧。
4.刺激电极的两金属丝与蛙心要接触良好。
5.实验中注意标本的休息,不时滴加任氏液,保持心脏的活性。
2.如果心室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受到人工的或窦房结之外的病理性异常刺激,则可产生一次期前兴奋,引起期前收缩或额外收缩。

机能学实验报告范文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机能学实验报告范文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实验三: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专业: 14 级临床七年制一系组员:甘茂程洛崔文昊陈仁杰陈勇强【实验目的】学习在体蛙心心跳曲线的记录方法,经过在心脏活动的不一样期间赐予刺激,察看期前缩短与代偿间歇,认识心肌喜悦性的特色,考证心肌有效不该期特别长的特色。

【实验原理】心肌细胞在发生喜悦以后,膜电位变化,Na+通道经历激活、失活和复活过程,其喜悦性也会发生周期性变化:有效不该期,相对不该期和超长久。

心肌细胞有效不该期特别长,在此期中,任何强盛刺激均不可以惹起心肌细胞喜悦而缩短。

在有效不该期以后,下一次窦房结的喜悦抵达以前,遇到一次“额外”刺激,或窦房结以外传来“异样”喜悦,便可惹起一次提早出现的缩短,称为期前缩短。

当正常窦房结节律性喜悦正好落在心室期前缩短的有效不该期内时,不可以惹起心室喜悦和缩短,出现一次喜悦“脱失”,需待下次正常节律性喜悦抵达时,才能恢复到正常的节律性缩短。

所以,在期前缩短以后就会出现一个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实验器材】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张力换能器,刺激电极,铁支架,双凹夹,蛙类手术器材一套,蛙板,蛙钉,蛙心夹,棉线,滴管,任氏液。

【实验步骤】○1坏蟾蜍脑和脊髓,翻开胸腔,剪高兴包,裸露心脏。

○2固定蛙心及实验仪器。

○3使用计算机系统达成察看及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及剖析】A期前收代偿间D B C图期前缩短及代偿间歇实验剖析:刺激 A、B、C 落在缩短期,未惹起反响;刺激 D 落在舒张中后期,惹起期前缩短和代偿间歇【思虑题】(1)解说期前缩短和代偿间歇产生的原由。

答:心肌细胞有效不该期特别长,在此期中,任何强盛刺激均不可以惹起心肌细胞喜悦而缩短。

在有效不该期以后,下一次窦房结的喜悦抵达以前,遇到一次“额外”刺激,或窦房结以外传来“异样”喜悦,便可惹起一次提早出现的缩短,称为期前缩短。

当正常窦房结节律性喜悦正好落在心室期前缩短的有效不该期内时,不可以惹起心室喜悦和缩短,出现一次喜悦“脱失” ,需待下次正常节律性喜悦抵达时,才能恢复到正常的节律性缩短。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蛙心灌流-chen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蛙心灌流-chen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蛙 心灌流-chen
• 引言 •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 蛙心灌流实验 • Chen的研究成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期前收缩
指在心脏正常节律周期之前,心房或 心室提前产生的一次兴奋。
代偿间歇
在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一个相对较长 的间歇期,以补偿期前收缩造成的提 前兴奋。
通过比较不同药物处理或不同刺激条件下 的心脏反应,可以深入了解药物的作用机 制和心脏肌肉的生理特性。
04
Chen的研究成果
Chen的研究背景与贡献
Chen是一位著名的生理学家,他在生理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在心脏电生理和心血管系统 方面。
Chen的研究背景源于对心脏电活动的兴趣,他致力于探究心脏电信号在心脏功能中的作用,以及这些 信号异常对心脏疾病的影响。
表现
代偿间歇期间,心跳会相对较慢,有 时会有较长的停顿,但一般不会影响 整体的心率。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的关联
关联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是相互关联的,期前收缩可能导致代偿间歇的出现,而代 偿间歇也可能引发期前收缩。
影响
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都可能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长期存在可能对心血管健康 产生不良影响。
03
02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期前收缩的定义与特征
定义
期前收缩是指在心脏的电信号传 导过程中,心肌细胞提前兴奋, Βιβλιοθήκη 致心脏提前收缩的现象。特征
期前收缩通常表现为心跳不规则 ,有时会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 。
代偿间歇的概念与表现
概念
代偿间歇是指在期前收缩后,心脏为 了调整自身节律,会有一段时间的间 歇期。
蛙心灌流实验
蛙心灌流的实验原理

蛙心自律性、蛙心室期外收缩和代偿间歇

蛙心自律性、蛙心室期外收缩和代偿间歇

蛙心自律性、蛙心室期外收缩和代偿间歇一、实验结果1.蛙心自律性观察结果:暴露蛙心后,腹面可观察到心房、心室和左右主动脉(粗,颜色较浅)。

背面可见心房、静脉窦(暗红色)及与之相连的静脉血管,静脉窦与右心房交界处的窦房沟(半月形白色条纹)。

蛙心按静脉窦→心房→心室,依次收缩。

起搏点及自律性:(单位:次/min)由上表可知:①正常生理条件下,静脉窦、心房、心室三者收缩频率基本相符。

②斯氏第一结扎后,静脉窦收缩频率下降,心房和心室立即停止跳动。

③斯氏第二结扎后,静脉窦收缩频率相比于第一结扎后有所上升,心房、心室恢复跳动,且心室收缩频率很低。

2.蛙心室期外收缩和代偿间歇由于仪器问题,未成功获得图像。

二、分析与讨论1.蛙心自律性窦房结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心房、心室是潜在起搏点。

正常情况下,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心房次之,心室最低。

心脏的心跳节律服从窦性节律,窦房结以外的心脏自律组织(心房、心室)因受窦房结兴奋的控制,不表现其自律性。

但在窦房结自律性降低、兴奋不能下传或者潜在起搏点自律性增高等情况下,心脏将按潜在起搏点的节律搏动。

结扎前,窦房结通过抢先占领和超速驱动压抑两种方式控制心房、心室。

斯氏第一结扎后,窦房结和心房的兴奋传导中断,心房和心室马上停搏。

抢先占领解除,然而由于超速驱动压抑,心房和心室的的节律性受到明显的抑制,不能立即恢复,故收缩频率为0。

斯氏第二结扎后,心房与心室的兴奋传导中断,由于此时超速驱动压抑的作用已消除,心房、心室的的自律性恢复,故以各自的节律搏动。

2.蛙心室期外收缩和代偿间歇心肌的有效不应期长,几乎占据了整个心肌收缩期和舒张早期,这一时期对任何刺激均不会产生兴奋和收缩。

在心肌舒张的的中晚期(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给予心室一次阈上刺激可在正常兴奋到达心室前引起一次兴奋和收缩,称期前收缩。

期前收缩也有自己的有效不应期,若正常节律性兴奋到达心室时,正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不能引起心室的兴奋和收缩,直至下一次正常节律性兴奋到达时,才恢复正常的节律收缩,此较长的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蛙心收缩的记录和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一、实验目的:
了解心肌收缩特性以及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并掌握其记录方法
二、实验原理:
蛙心肌的特性之一是具有较长的不应期。

绝对不应期占据了整个收缩期,因此给心脏连续刺激并不能形成强直收缩。

这种特性对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在相对不应期给予单个阈上刺激,其后便产生一个较长的代偿间歇。

心肌还具有“全或无”特性。

在其他条件都恒定的情况下,心肌对任何强度的阈上刺激放的同样大小的反应。

三、实验用品:1.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机械-电换能器,刺激电极,铁支架,双凹夹,蛙类手术器械一套,蛙板,娃钉,蛙心夹,棉线,滴管,任氏液,胶泥。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1.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后,将其仰卧钉于蛙板上,暴露心脏
2. 在心室舒张期,用蛙心夹夹住心尖约1mm
3.仪器连接,观察记录
4.依据试验项目,给以心脏中等强度的单个刺激,观察心电图变化;2)注意事项
1、破坏蟾蜍脑和脊髓要完全。

2、用蛙心夹夹住心尖时应当避免刺破心脏
3、实验过程中,要经常用任氏液保持心脏的湿润。

4、在刺激心脏之前,先用刺激电极刺激腹部肌肉以检查电刺激是否
有效。

5、每刺激一次心室后,要让心脏恢复2~3次正常搏动后,再行下一次刺激。

6、注意避免刺激电极的短路。

3)实验观察项目
(1)描记正常心跳曲线,观察心脏收缩期与舒张期相对应的心跳曲线。

(2)在心脏收缩期间,给以中等强度的单个刺激,观察心电图变化;(3)在心脏舒张期间,给以中等强度的单个刺激,观察心电图变化(4)结扎静脉窦与心房之间,此时心脏停止跳动,给予阈下刺激及强度增加的阈上刺激
五、实验结果观察与记录以及分析:
1正常心跳曲线:
2在心脏舒张期间,给以中等强度的单个刺激
分析在心脏一次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后、正常的窦性节律到来之前,
给以中等强度的单个刺激,观察到期前收缩,即心室产生一次窦性节律之外的收缩活动;在心脏期前收缩后,来自窦房结的兴奋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中,因此在此时便有一段较长的间歇,即代偿间歇。

3 在心脏收缩期间,给以中等强度的单个刺激,观察心电图变化
分析心脏收缩期接受刺激,引起兴奋
4结扎静脉窦与心房之间,此时心脏停止跳动,给予阈下刺激及强度增加的阈上刺激
分析心肌具有“全或无”特性。

在其他条件都恒定的情况下,心肌对任何强度的阈上刺激放的同样大小的反应。

六、思考题
1、心脏的特性
心脏有兴奋性、自动节律性、传导性、收缩性、“全或无”特性
2、什么情况下期前收缩后可能没有代偿间歇?
紧接在期前收缩后来自窦房结的兴奋恰好落在有效不应期结束后的一瞬,可能没有代偿间歇
3心脏有效不应期长的意义
心脏有效不应期特别长,超过了心肌收缩时的缩短期,使心肌不会出现复合收缩,也不会强直收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