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上的乘数效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导
文萃 150
“9·11”事件因祸得福吗
不过乘数效应也不能生搬硬套, 否则就会失之毫厘, 差之千
里。
2001 年, 美国遭遇“9·11”恐怖袭击, 两栋大厦被摧毁。当美国
人沮丧万分时, 有些不识趣的经济学家却跳出来发表了一番令人
哭笑不得的言论, 说这次恐怖袭击对美国的宏观经济大有好处。
他们的理由是美国国会批准了 400 亿美元的紧急预算, 这些
80%用于支出……如此下去, 你会发现, 最初是商店老板支出 1000 元, 但经过不同行业老板的收入与支出行为之后, 所有人的总收入 增加了 5000 元。所以商店的橱窗被打碎了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 情。
其原因何在呢? 经济学家用乘数原理回答了这一问题。 在社会经济中, 增加一笔投资很可能引起国民收入成倍增加, 这就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乘数效应。乘数是指最初投资增加所引起 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在上述例子中, 最初的投资就是玻璃店老 板购买玻璃的 1000 元, 这种投资的增加引起的服装店, 食品店等 等部门收入增加之和为 5000 元, 所以乘数就是 5 经济学中为什么会有乘数效应呢? 因为国民经济中各部门之 间是相互关联的, 一个部门的支出就是另一个部门的收入。如此循 环下去, 一个部门支出的增加就会引起国民经济各部门收入与支 出的增加, 最终收入的增加将是最初支出的好几倍。 把这个例子换为财政支出增加, 你就可以看出乘数效应多么 重要了。比方说, 国家准备投资 100 万元建设道路, 其中 30 万元是 工资, 50 万元是建材原料, 20 万元是其他费用, 那么, 劳动者小乙 在付出价值 1000 元的劳动后领取工资, 然后去消费。假 如他把 300 元用于购买食物, 200 元 用 于 给 孩 子 交 学 费 , 300 元 用 于 买 化 肥, 这样, 有了小乙的消费刺激, 食品生产企业至少得生产足够小 乙消费的食品。但食品生产企业再生产这 300 元的食物之前先得 拿出一部分钱向上游原料企业比如说面粉企业采购, 于是, 面粉厂 在生产面粉的同时又得向农民收购粮食, 而生产粮食的农民为了 增加产量就得去采购化肥……最终, 小乙的这 1000 元带动了几千 元的生产, 而国家投资的这 100 万元则带动了几百万元的 GDP。
钱创造了第一轮的需求和增收, 估计一年内就会见效。这个开支增
加又会继续创造下一轮的需求。经济学家经过一番推算后认为, 在
美国经济目前不景气的时候, 这 400 亿美元的增加开支, 可以使国
民生产总值最终增加 1000 亿美元……在一个经济已经不景气的
时刻, 财政开支的增加不失为一剂强心针。
这似乎有些奇怪了, 如果损失两栋大楼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发
展的话, 美国人为什么不自己动手炸掉几栋大楼, 何必劳恐怖分子
的大驾呢?
也有人根据乘数原理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乘数原理既然可以
放大好处, 也可以放大坏处。那几栋大楼很值钱, 里面死伤的各路
精英更是无价之宝, 所以美国经济将会节节败退, 进入恶性循环。
然而事实证明, 美国经济在“9·11”之后, 既没有突飞猛进, 也
经济学上的乘数效应
□王晓月
一群无法无天的小流氓砸碎了一家商店的橱窗后逃之夭夭。
店主自认倒霉, 只好花 1000 元买了一块玻璃换上。这个时候一个
经济学家走过来, 说要恭喜店主, 正在窝火的店主见有人说风凉
话, 气得要揍这个经济学家一顿。经济学家不慌不忙一番解释, 居
然让店主目瞪口呆。
经济学的乘法


没有一败涂地。两种结论都错误了吗?或者乘数效应错了?
其实, 问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 “乘数效应”不只一宗, 而是 竞

无数宗。不是说“乘数效应”不存在, 而是说不能只盯着一宗“乘数
时 代
效应”。要知道, 无数宗“乘数效应”会互相抵消, 会互相排斥, 其结

果是无法预料的。争术( 摘自《读者》)领导
151 文萃
经济学家这样说, 玻璃店老板因为商店橱窗的损失得到 1000
时 代
元收入, 假设他支出其中的 80%, 即 800 元用于买衣服, 服装店老

板得到 800 元收入。再假设服装店老板用这笔收入的 80%, 即 640 争

元用于买食物, 食品店老板得到 640 元收入。他又把这 640 元中的
领导
149 文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